6
護理雜誌 57 1 期‧中華民國 2 Immigrant Women & Postpartum Depression 10 義守大學護理系講師、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博士班學生、義大醫 院兼任護理長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 國立成功大學 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暨護理學系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兼任教授 ** 受文日期:7 11 日  接受刊載: 10 14 通訊作者地址:陳彰惠  70101 台南市大學路 1 電  話:(0235353554 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李麗君 陳季員 * 陳彰惠 ** 摘 要: 隨著全球移民人數的增加,在台灣新移民婦女 已成為產科照護的一大族群。產後壓力及憂鬱是 產後重要身心健康議題。本文以系統性文獻回顧 方式欲瞭解移民婦女發生產後憂鬱的概況。本文 收錄以英文或中文發表於 MEDLINEPubMedProquestCEPS 等資料庫之文章。由系統性文獻 回顧後共納入 20 篇探討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原 創性研究文章 ,除其中一篇是探討健康照護提供 者照護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的經驗外 ,其餘十九篇 皆為探討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相關因素或其經驗本 質。移民婦女發生產後憂鬱比率較高 ,特別是少 數族群的移民婦女發生率更高。而其影響因素除 社會經濟因素外 ,移民婦女之社會支持與文化涵 化亦為重要預測因素。 關鍵詞: 女性移民 、社會支持 、文化涵化 、產後憂鬱。 前  言 全球化的來臨 ,跨文化的照護成為醫療照護體系 一個新的挑戰。國際通婚在各國是日益頻繁的現象 , 在台灣截至 200 年底外籍配偶或大陸配偶組成的家 庭數約計三十八萬六千餘戶 ,其中大陸及港澳地區佔 5.1%,其餘地區佔 34.% (內政部移民署 ,200)。 因跨國婚姻形成這群長期定居的女性移民,在文化 差異與生活習慣上的不同,他們衍生的包括婚姻生 活適應、婚後生育與母職角色的適應、文化認同的 問題,以及還必須面對種族歧視、階級剝奪與性別 壓迫、刻板印象等(邱,2003)。由 200 年嬰兒出生 數總計 20 5,720 人 ,本國籍者佔 .3%,外籍者佔 11.1%,顯示外籍配偶已成為產科健康照護的一大族 群。 移民婦女受限於語言、文化的差異,影響其孕 產期健康照護接受情形及照護品質。目前國內僅有少 數研究針對外籍配偶產後期的健康進行探討,引發 筆者之興趣,擬進一步瞭解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盛 行率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本文將藉由系統性的文獻回 顧來瞭解新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症狀況與影響因素 ,利 MEDLINEPubMedProquest CEPS 四個常用 之中英文學術資料庫,輸入之關鍵字包括移民(immi- grants)與產後憂鬱(postpartum depression)進行搜尋 , 文獻納入原則包括為原創性研究(original article)、統 合分析研究或系統性文獻查證之文章,其研究對象 (主題)必需要為探討移民女性的產後憂鬱。 資料搜尋範圍 本文藉由資料庫針對搜尋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 研究。在扣除各資料庫重複的文章後,共有 2 篇文 章,最後扣除論述性文章後,納入本文的文章共 20 篇。文章發表時間為 1~200 年間 ,研究對象除了 TengRobertson Blackmore Stewart 2007)是 以 健 康照護者照護移民婦女產後經驗為對象外 ,其餘的研 究對象皆針對新移民婦女產後憂鬱進行探討。在研究 方法部分,多為探索性、相關性文章,其中以量性 研究為主(0.0%),僅四篇為質性研究方法,這四篇 質性研究分別以紮根理論 、現象學及跨文化理論為研 究方法;而量性研究部分,研究工具產後憂鬱量表 的運用以 EPDS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篇最多 ,其次為使用 CES-D Center for Epidemio- logical Studies-Depression)有 篇 ,僅一篇運用 PDSS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量表,有多 篇量性研究皆為大規模 、跨種族的研究。 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盛行率 在已開發中國家婦女產後憂鬱的盛行率約在 12%~1% Gaynes et al., 2005),產後憂鬱一直是女

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 twna.org.t€¦ · 文化涵化程度亦被認為與移民者的心理壓力與憂鬱症 有關。Madianos、Gonidakis、Ploubidis、Papadopou-lou和Rogakou(200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 twna.org.t€¦ · 文化涵化程度亦被認為與移民者的心理壓力與憂鬱症 有關。Madianos、Gonidakis、Ploubidis、Papadopou-lou和Rogakou(200

護理雜誌 57卷 1期‧中華民國 ��年 2月

Immigrant Women & Postpartum Depression10�

義守大學護理系講師、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博士班學生、義大醫

院兼任護理長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 國立成功大學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暨護理學系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

兼任教授 **受文日期:�7年 11月 �日  接受刊載:��年 10月 14日通訊作者地址:陳彰惠  70101台南市大學路 1號電  話:(0�)2353535-5�4�

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李麗君 陳季員* 陳彰惠**

摘 要: 隨著全球移民人數的增加,在台灣新移民婦女已成為產科照護的一大族群。產後壓力及憂鬱是

產後重要身心健康議題。本文以系統性文獻回顧

方式欲瞭解移民婦女發生產後憂鬱的概況。本文

收錄以英文或中文發表於MEDLINE、PubMed、Proquest、CEPS等資料庫之文章。由系統性文獻回顧後共納入20篇探討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原創性研究文章,除其中一篇是探討健康照護提供

者照護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的經驗外,其餘十九篇

皆為探討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相關因素或其經驗本

質。移民婦女發生產後憂鬱比率較高,特別是少

數族群的移民婦女發生率更高。而其影響因素除

社會經濟因素外,移民婦女之社會支持與文化涵

化亦為重要預測因素。

關鍵詞: 女性移民、社會支持、文化涵化、產後憂鬱。

前  言

全球化的來臨,跨文化的照護成為醫療照護體系

一個新的挑戰。國際通婚在各國是日益頻繁的現象,

在台灣截至200�年底外籍配偶或大陸配偶組成的家庭數約計三十八萬六千餘戶,其中大陸及港澳地區佔

�5.1�%,其餘地區佔34.�%(內政部移民署,200�)。因跨國婚姻形成這群長期定居的女性移民,在文化

差異與生活習慣上的不同,他們衍生的包括婚姻生

活適應、婚後生育與母職角色的適應、文化認同的

問題,以及還必須面對種族歧視、階級剝奪與性別

壓迫、刻板印象等(邱,2003)。由200�年嬰兒出生數總計20萬5,720人,本國籍者佔��.3�%,外籍者佔11.�1%,顯示外籍配偶已成為產科健康照護的一大族群。

移民婦女受限於語言、文化的差異,影響其孕

產期健康照護接受情形及照護品質。目前國內僅有少

數研究針對外籍配偶產後期的健康進行探討,引發

筆者之興趣,擬進一步瞭解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盛

行率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本文將藉由系統性的文獻回

顧來瞭解新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症狀況與影響因素,利

用MEDLINE、PubMed、Proquest與CEPS四個常用之中英文學術資料庫,輸入之關鍵字包括移民(immi-grants)與產後憂鬱(postpartum depression)進行搜尋,文獻納入原則包括為原創性研究(original article)、統合分析研究或系統性文獻查證之文章,其研究對象

(主題)必需要為探討移民女性的產後憂鬱。

資料搜尋範圍

本文藉由資料庫針對搜尋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

研究。在扣除各資料庫重複的文章後,共有2�篇文章,最後扣除論述性文章後,納入本文的文章共20篇。文章發表時間為1���~200�年間,研究對象除了Teng、Robertson Blackmore及Stewart(2007)是以健康照護者照護移民婦女產後經驗為對象外,其餘的研

究對象皆針對新移民婦女產後憂鬱進行探討。在研究

方法部分,多為探索性、相關性文章,其中以量性

研究為主(�0.0%),僅四篇為質性研究方法,這四篇質性研究分別以紮根理論、現象學及跨文化理論為研

究方法;而量性研究部分,研究工具產後憂鬱量表

的運用以EPDS(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有�篇最多,其次為使用CES-D(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Depression)有�篇,僅一篇運用PDSS(Postpartum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量表,有多篇量性研究皆為大規模、跨種族的研究。

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盛行率

在已開發中國家婦女產後憂鬱的盛行率約在

12%~1�%(Gaynes et al., 2005),產後憂鬱一直是女

Page 2: 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 twna.org.t€¦ · 文化涵化程度亦被認為與移民者的心理壓力與憂鬱症 有關。Madianos、Gonidakis、Ploubidis、Papadopou-lou和Rogakou(200

護理雜誌 57卷 1期‧中華民國 ��年 2月

107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性憂鬱的一個重要議題。產後憂鬱的原因可歸類為人

口學因素、婦產史、生物因素、精神病理因素。近

來部分的研究主張社會心理因素為產後憂鬱的重要

因素,並認為東方國家的產後憂鬱較低,主要因素

與坐月子文化有關(陳,2007)。產後憂鬱在不同族群有著不同的盛行率,種族因素、不足的食品、產

次、家庭收入少、懷孕與生產經驗、嬰兒的睡眠模

式及與配偶及家人的關係為影響產後憂鬱之因素(Ab-bott & Williams, 200�)。

由目前已發表之研究歸納可知,移民婦女在使用

產後憂鬱篩選量表的結果發現,不同的量表調查皆顯

示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的情形高於一般婦女。在美加地

區針對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研究指出,不同種族其產

後憂鬱之盛行率不同,Huang、Wong、Ronzio及Yu(2007)指出非西班牙裔的黑人產後憂鬱盛行率最高,其次為菲律賓移民。而Mechakra-Tahiri、Zunzunegui及Seguin(2007)的研究顯示在加拿大魁北克的少數族群的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的比率較高。而針對印度籍

婦女移民美國的研究發現這群婦女有中度的產後憂

鬱,其中有24%的婦女PDSS > �0(Goyal, Murphy, & Cohen, 200�)。而在美國針對12�位墨西哥裔產後婦女之研究則發現有5�%可能有產後憂鬱傾向(CES-D≥ 1�; Heilemann, Frutos, Lee, & Kury, 2004)。在居住於紐西蘭的Pacific婦女產後憂鬱的盛行率從7.�%到30.�%不等(Abbott & Williams, 200�)。另一個澳洲針對亞裔移民婦女所做的研究指出,其產後憂鬱的盛

行率為15.3%,其中以土耳其婦女2�.�%最高,其次為越南籍婦女(�.7%)、菲律賓籍婦女(7.�%)(EPDS > 13; Small, Lumley, & Yelland, 2003)。而在台灣,針對10�位東南亞移民婦女於產後六個月之研究發現有25.5%產後憂鬱EPDS量表得分 > 13(Huang & Mathers, 200�)。由上可知,移民至已開發國家婦女產後憂鬱盛行率較一般婦女為高,且少數族群之移民

婦女產後憂鬱盛行率又更高。另外,移民澳洲的中東

婦女產後憂鬱之生活經驗則包含感覺孤單,被孤立與

缺乏支持系統、自覺沒有能力達到傳統社會期望的母

親角色,也害怕失敗與被貼上壞母親的標籤。對於

產後憂鬱與現存的支持服務不清楚(Nahas, Hillege, & Amasheh, 1���),在其研究結果中顯示患有產後憂鬱之移民婦女經歷負向生活經驗、承受標籤化並且其社

會支持較不足。在台灣東南亞移民婦女在產後半結構

式訪談顯示移民婦女關注自己與孩子的健康,並且有

些婦女認為由家人得到的支持並不足夠,有些婦女則

覺得充滿疲憊;而在健康信念部分,飲食影響著移

民婦女之健康,他們的飲食習慣、偏好與台灣的坐

月子文化有所衝突;在健康照護利用部分,移民婦

女受限於語言與醫護人員、家人溝通仍有困難,僅

有2/3的婦女可由其家人或朋友獲得健康資訊,移民婦女適應新環境雖困難,但會發展其適應生活的策略

(Huang & Mathers, 200�)。

影響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因素

綜合研究結果可發現,影響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

因素可分為人口學因素、社會支持與文化涵化三大部

分。

在人口學因素中發現,青少年、居住在鄉村、

收入少或社經地位低、欠缺食物等的移民婦女與產

後憂鬱有關,且其健康自我評價也較差。除上列因

素外,健康史、懷孕生產史、弱勢人格特質與哺餵

母乳時間、方式亦影響產後憂鬱(Dennis, Janssen, & Singer, 2004; Huang et al., 2007; Mechakra-Tahiri et al., 2007)。另外,Small等人(2003)的研究則顯示移民至澳洲的亞裔婦女其產後憂鬱之影響因素,除健康

狀況外,與感覺被隔離、想家、婚姻關係不良以及

新生兒健康狀況有關。而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為移

民的時間長短,在以色列的研究指出新移民較移民

時間久的婦女有兩倍的產後憂鬱風險(Glasser et al., 1���)。Zelkowitz等人(200�)在加拿大針對11�位移民婦女所做的追蹤研究顯示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的預測

因子有產前憂鬱情形、身體不適症狀以及社會支持不

足。

在社會支持部分,在探討社會支持與產後憂鬱之

相關研究,所有的研究均指出兩者呈負相關。亦即社

會支持越多、可運用資源越多者其產後憂鬱發生的機

會越少,其中伴侶與家庭的支持為重要因素(Dennis et al., 2004; Huang et al., 2007; Mechakra-Tahiri et al., 2007; Stewart, Gagnon, Saucier, Wahoush, & Dougherty, 200�)。而在由日本移民至英國的婦女則發現產婦的母親支持與陪伴可降低其產後憂鬱之發生(Yoshida et al., 1��7)。而在加拿大針對1250位自然產的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研究發現與社會支持的不足,使得他們情

緒支持的需求較非移民產後婦女為高(Sword , Watt, & Krueger, 200�)。

在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部分,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IOM)在2004

Page 3: 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 twna.org.t€¦ · 文化涵化程度亦被認為與移民者的心理壓力與憂鬱症 有關。Madianos、Gonidakis、Ploubidis、Papadopou-lou和Rogakou(200

護理雜誌 57卷 1期‧中華民國 ��年 2月

Immigrant Women & Postpartum Depression10�

年將文化涵化定義為人、群體與接待社會在適應外國

文化的過程之要素(包括想法、文字、價值、規範、

行為與機構的適應過程)。在全球化下文化多元主義

為每個社會所追求的,理解並尊重彼此文化的差異。

摒棄濃厚的同化主義思維,以文化涵化的思維來減少

衝突,增加新移民對文化的適應。文化涵化是來自不

同文化的人,在接觸過程中互相採用他人文化的一種

過程,是一種多面向、內在化的過程。其與健康間之

相關性在不同種族與移民社會有所不同且其對健康之

影響為多面向的影響(Lee, Sobal, & Frongillo, 2000)。文化涵化程度亦被認為與移民者的心理壓力與憂鬱症

有關。Madianos、Gonidakis、Ploubidis、Papadopou-lou和Rogakou(200�)針對居住於雅典移民者所做著研究顯示文化涵化程度較佳的移民者其CES-D量表之得分較低。而不同的研究顯示文化涵化與移民婦女

發生產後憂鬱是否有關有不同的研究結果。Martinez-Schallmoser、Telleen和MacMullen(2003)針對美國墨西哥婦女產後憂鬱與社會支持、文化涵化之相關研究

顯示社會支持網路、文化涵化程度為重要的產後憂鬱

預測因子。社會文化確實影響產後婦女的情緒反應,

移民者會受到其既有的傳統性別角色與對母親角色的

期待、傳統育兒習俗等之影響(Nahas et al., 1���)。例如移民至澳洲的中國婦女大多保有原先中國文化中

的產後風俗,仍遵循傳統坐月子文化並且不會因為

移民時間長短而有所差異。影響其對傳統坐月子文化

的因素為移民婦女的教育程度與其價值觀(Matthey, Panasetis, & Barnett, 2002),而遵循傳統坐月子習俗是否會影響其文化涵化過程,未來的研究者可以進一步

探討。另外文化包容與宗教議題,也影響著文化涵化

的過程。例如Reitmanova和Gustafson(200�)在針對移民至加拿大的回教孕產婦之研究指出他們遭受歧視

且宗教信仰與文化習俗不能被理解。孕產期的健康資

訊獲得不足,且所接受的孕產期照護並未考量其回教

信仰及文化習俗的需求。

研究指出移民婦女文化涵化的程度高與其孕產期

的健康呈正相關性(Abbott & Williams, 200�)。但也有研究結果顯示產後憂鬱與文化涵化的情形無相關,該

研究認為應該需要更精鍊與確認文化涵化的概念,以

更清楚的瞭解兩者之相關性(Beck, Froman, & Bernal, 2005)。Kuo等人(2004)針對在美國西班牙裔婦女產後初期產後憂鬱症狀發現雖然文化涵化程度低與產後

憂鬱有關,但經過社經變項的調整發現,文化涵化

程度高者其社經地位較佳且有保險。所以文化涵化程

度高產後憂鬱發生低者,其背後仍是社經因素之影響

(Jones, Bercier, Hayes, Wentrcek, & Bond, 2002)。

未來研究應用與建議

探討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現象,由現有已知的文

獻資料中,我們得知社經狀況與社會支持在所有的研

究皆顯示與移民婦女的產後憂鬱有相關性。且幾乎所

有的文章建議中都提及應提供或重視該族群孕產期之

心理健康照護。但在Teng等人(2007)針對健康照護人員對產後移民婦女的照顧經驗中發現,在實務的照

護經驗裡,顯示對於移民婦女的照顧仍有極大的障礙

諸如語言、健康信念以及標籤化的議題,該作者強

調在多種族與少數族群的照護中,應加強健康照護提

供者的文化照護能力如文化的敏感度、警覺度等。

而在這些研究中,不同的研究對於移民婦女文

化涵化程度對產後憂鬱的影響有不同的結果。Kuo等人(2004)認為文化涵化不影響產後憂鬱,而應與社會支持及保險給付有關。對於文化涵化差的婦女,該

研究建議提供適當的醫療保健介入,心理健康的照

護應該由產前到產後。但Martinez-Schallmoser等人(2003)則認為文化涵化與社會支持為產後憂鬱預測重要因素,特別是文化與環境的部分,無法使用英

文的墨西哥籍產婦與婆婆較易有衝突,甚而產生家庭

的壓力,故而在該研究中建議家庭為中心的提供支持

團體。而兩者研究結果的不同,除了測量變項的差異

外,是否因為不同族群而造成結果的不同未來或許亦

應可進一步由研究驗證。

而在產後憂鬱的測量時間,部分研究測量立即產

後憂鬱、也有的研究測量產後四週、六週、八週、

六個月、一年,其結果顯示產後憂鬱發生率是不一

的。是故,應在哪些時間點測量方式最為合宜的?較

多的研究選擇於產後六個月,甚而一年。而Kuo等人(2004)針對立即的產後憂鬱進行研究,其目的為測量“Baby blue"產後情緒低潮期。或者認為在產後初期即會出現產後情緒低潮期在產後三天即會出現症狀

(30%; Dennis et al., 2004)。而DSM-IV對產後憂鬱的診斷依標準則分為產後情緒低落、產後沮喪與產後精

神疾病。而診斷的依據常為在兩週內負向情緒出現的

頻率,可能出現在產後兩週甚至延遲至一年出現。故

而,產後憂鬱量表之運用除考量DSM-IV的診斷依據外,研究目的亦為重要考量因素。亦或多個時間點的

重複測量亦為可行方法之一。

Page 4: 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 twna.org.t€¦ · 文化涵化程度亦被認為與移民者的心理壓力與憂鬱症 有關。Madianos、Gonidakis、Ploubidis、Papadopou-lou和Rogakou(200

護理雜誌 57卷 1期‧中華民國 ��年 2月

10�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至於運用EPDS與CED-S量表兩工具所測量產後憂鬱盛行率是否有顯著差異?在15篇運用這兩個量表的研究皆未提出討論,這兩個量表雖該量表發展時

皆經過良好的信效度檢定。但在不同文化、種族及

語言的限制是否會影響其工具的測量信效度呢?如在

Mechakra-Tahiri等人(2007)的研究中則提醒應考慮移民者是否在評價心理健康上會有所限制,使得產後

憂鬱的發生率較高,故而研究工具的轉譯與信效度的

測量更顯重要。其中僅有四篇將研究工具轉譯為研究

對象的原母語。而在Yoshida等人(1��7)針對移民英國的11�位日本女性運用EPDS的量表與合併臨床精神科醫師的會談顯示,顯示該量表具有的敏感度與專

一性。故而顯示在移民婦女的相關研究中研究工具轉

譯在研究設計時應為重要方法。

結  論

透過系統性文獻回顧發現,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

情形較高,且年齡、社經地位、收入與產婦本身健

康史、孕產史與育兒經驗與產後憂鬱有關。而社會支

持越高者,其產後憂鬱發生情形較低。至於文化涵化

的程度是否能預測產後憂鬱發生,前人研究有不同的

結果,若進一步分析原因,發現與各研究間測量文

化涵化的量表不同有關。另文獻查證結果發現目前之

移民婦女產後憂鬱研究以歐美國家較多,亞洲國家針

對移民婦女產後憂鬱之研究相對較少。而在搜尋的文

獻中有多篇的研究針對接待國家中移民婦女產後憂鬱

進行跨種族、全面性的調查分析研究,但若能藉由

跨國研究探討移民婦女在不同接待社會產後憂鬱發生

之情形,應更能釐清移民與產後憂鬱之相關性。

參考文獻

內政部移民署(200�).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200�年4月30日取自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03/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 .xls [National Immigration Agency, Ministry of Interior. (200�). Number

of female immigrants from China (including Hong Kong

& Macau) and other countries married to Taiwanese. Retrieved April 30, 200�, from http://www.immigration .gov.tw/aspcode/��03/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 .xls]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台北:時英。[Chiou, S. W. (2003). Sex and movie: Japa-

nese and Taiwan’s Asian bride. Taipei, Taiwan, ROC: Elite.]

陳彰惠(2007).女性與憂鬱.於陳彰惠編,婦女與健康(1�7-171頁).台北:藝軒。[Chen, C. H. (2007). Women and depression. In C. H. Chen (Ed.), Women and

health (pp. 1�7-171). Taipei, Taiwan, ROC: Yi Hsien.]Abbott, M. W., & Williams, M. M. (200�). Postnatal depressive

symptomsamongPacificmothersinAuckland:Prevalenceand risk factors.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40(3), 230-23�.Beck, C. T., Froman, R. D., & Bernal, H. (2005). Accultura-

tion level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Hispanic mother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aternal Child Nursing, 30(5), 2��-304.

Dennis, C. L. E., Janssen, P. A., & Singer, J. (2004). Identifying women at-risk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the immedi-ate postpartum period.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110(5), 33�-34�.Gaynes, B. N., Gavin, N., Meltzer-Brody, S., Lohr, K. N., Swin-

son, T., Gartlehner, G., et al. (2005). Perinatal depression: Prevalence, screening accuracy, and screening outcomes. Evidence Report/Technology Assessment, 11�, 1-�.

Glasser, S., Barell, V., Shoham, A., Ziv, A., Boyko, V., Lusky, A., et al. (1���). Prospective study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an Israeli cohort: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demo-graphic risk factor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9(3), 155-1�4.Goyal, D., Murphy, S. O., & Cohen, J. (200�). Immigrant Asian

Indian women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JOGNN: Jour-

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 Neonatal Nursing, 35(1), ��-104.

Heilemann, M., Frutos, L., Lee, K., & Kury, F. S. (2004). Pro-tective strength factors, resources, and risks in relation to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ldbearing women of Mexi-can descent. Health Care for Women International, 25(1), ��-10�

Huang, Y. C., & Mathers, N. J. (200�). Postnatal depress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 South Asian marriage migrant women in Taiwan: Survey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study. 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45(�), �24-�31.Huang, Z. J., Wong, F. Y., Ronzio, C. R., & Yu, S. M. (2007).

Page 5: 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 twna.org.t€¦ · 文化涵化程度亦被認為與移民者的心理壓力與憂鬱症 有關。Madianos、Gonidakis、Ploubidis、Papadopou-lou和Rogakou(200

護理雜誌 57卷 1期‧中華民國 ��年 2月

Immigrant Women & Postpartum Depression110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nd mental health help-seek-

ing patterns of U.S. and foreign-born mother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 11(3), 257-2�7.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2004). Glossary on

migration (p. 5). Geneva, Switzerland: Author.

Jones, M. E., Bercier, O., Hayes, A. L., Wentrcek, P., & Bond, M.

L. (2002). Family planning patterns and acculturation level

of high-risk, pregnant Hispanic women. Journal of Nurs-

ing Care Quality, 16(4), 4�-55.

Kuo, W. H., Wilson, T. E., Holman, S., Fuentes-Afflick,

E., O’Sullivan, M. J., & Minkoff, H. (2004).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immediate postpartum period among

Hispanic women in three U.S. cities. Journal of Immigrant

Health, 6(4), 145-153.

Lee, S. K., Sobal, J., & Frongillo, E. A., Jr. (2000). Accultura-

tion and health in Korean American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1(2), 15�-173.

Madianos, M. G., Gonidakis, F., Ploubidis, D., Papadopoulou, E.,

& Rogakou, E. (200�). Measuring acculturation and symp-

toms of depression of foreign immigrants in the Athens

are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54(4),

33�-34�.

Martinez-Schallmoser, L., Telleen, S., & MacMullen, N. J.

(2003). The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and acculturation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Mexican American women.

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 14(4), 32�-33�.

Matthey, S., Panasetis, P., & Barnett, B. (2002). Adherence to

cultural practices following childbirth in migrant Chinese

women and relation to postpartum mood. Health Care for

Women International, 23(�-7), 5�7-575.

Mechakra-Tahiri, S., Zunzunegui, M. V., & Seguin, L. (2007).

Self-rated health and postnatal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immigrant mothers in Québec. Women Health,

45(4), 1-17.

Nahas, V. L., Hillege, S., & Amasheh, N. (1���). Postpartum de-pression.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Middle Eastern migrant women in Australia. Journal of Nurse-Midwifery, 44(1), �5-74.

Reitmanova, S., & Gustafson, D. L. (200�). “They can’t under-stand it”: Maternity health and care needs of immigrant Muslim women in St. John’s, Newfoundland.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 12(1), 101-111.Small, R., Lumley, J., & Yelland, J. (2003). Cross-cultural expe-

riences of maternal depression: Associations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for Vietnamese, Turkish and Filipino immigrant women in Victoria, Australia. Ethnicity & Health, 8(3), 1��-20�.

Stewart, D. E., Gagnon, A., Saucier, J. F., Wahoush, O., & Dougherty, G. (200�). Postpartum depression symptoms in newcomers.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Revue Cana-

dienne De Psychiatrie, 53(2), 121-124.Sword, W., Watt, S., & Krueger, P. (200�). Postpartum health,

service needs, and access to care experiences of immigrant and Canadian-born women.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

logic, & Neonatal Nursing, 35(�), 717-727.Teng, L., Robertson Blackmore, E., & Stewart, D. E. (2007).

Healthcare worker’s perceptions of barriers to care by im-migrant women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study. 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10(3), �3-101.Yoshida, K., Marks, M. N., Kibe, N., Kumar, R., Nakano, H.,

& Tashiro, N. (1��7). Postnatal depression in Japanese women who have given birth in England. Journal of Affec-

tive Disorders, 43(1), ��-77.Zelkowitz, P., Saucier, J. F., Wang, T., Katofsky, L., Valenzuela,

M., & Westreich, R. (200�).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depres-sive symptoms from pregnancy to two months postpartum in childbearing immigrant women. 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11(1), 1-11.

Page 6: 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 twna.org.t€¦ · 文化涵化程度亦被認為與移民者的心理壓力與憂鬱症 有關。Madianos、Gonidakis、Ploubidis、Papadopou-lou和Rogakou(200

護理雜誌 57卷 1期‧中華民國 ��年 2月

111新移民女性與產後憂鬱

RN, MSN,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Nursing, I-Shou University; Doctoral Student, School of Nursi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 Adjunct Head Nurse, Department of Nursing, E-Da Hospital; *RN,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College of Nursi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RN, PhD, Professor, Institute of Allied Health Sciences &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djunct Professor, College of Nursi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Received: November �, 200� Revised: June 10, 200� Accepted: October 14, 200�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Chung-Hey Chen, No. 1, University Rd., Tainan 70101, Taiwan, ROC.Tel: +��� (�) 235-3535 ext. 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Immigrant Women & Postpartum DepressionLi-Chun Lee • Jih-Yuan Chen* • Chung-Hey Chen**

AbStrACt:TheimmigrantpopulationinTaiwanhasincreasedsignificantlyoverthepastdecade,andimmigrantsnowcomprisea significantproportionof thewomen inTaiwan receivingmaternalcare.Postpartumstress and depression are important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sues. This article used a systemic review of published articles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mongst immigrant women. Articles reviewed included those published in MEDLINE, PubMed, Proquest and CEPS in eitherEnglishorChinese.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of20 identifiedoriginal researchpapers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immigrant women. One article addressed the experience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responsible to care for immigrant women suffering from post-partumdepression.Other articles discussed factors of influence onpostpartumdepression in immi-grant women or related experiences. Results show that immigrant women have a higher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than the overall population. This incidence is even higher amongst immigrant womenfromminoritygroups.Inadditiontosocioeconomicinfluencefactors,socialsupportandac-culturation abilitieswere also found tob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factors of postpartumdepression inimmigrant women in Taiwan.

Key Words: female immigrant, social support, acculturati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勘誤】 「護理雜誌」5�卷�期第�5頁(圖一)特性要因圖,其中結果(特性)部分由於作者疏失,訂正為「護理人員執行化學治療作業正確率偏低」,特此向讀者致歉。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eeeeeeeee

eeeeeee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