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 Upload
    lemuel

  • View
    17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母性影响和持久饰变.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 细胞核遗传 ” :由核基因决定的遗传方式。 “ 核外遗传 ” :生物的某些遗传现象决定于或部分决定于细胞核以外的一些遗传物质,这种遗传称为 “ 核外遗传 ” 或 “ 非染色体遗传 ” 。 细胞质遗传:这种由细胞质成分引起的遗传现象叫细胞质遗传 。. 细胞质遗传有何的特点?.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细胞质遗传具有: 细胞质异质性(同一细胞含有不同基因型细胞器) 细胞质分离和重组(子代获得不同基因型细胞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Page 2: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

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母性影响和持久饰变

Page 3: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 细胞核遗传”:由核基因决定的遗传方式。

“ 核外遗传”:生物的某些遗传现象决定于或

部分决定于细胞核以外的一些遗传物质,这种

遗传称为“核外遗传”或“非染色体遗传” 。

细胞质遗传:这种由细胞质成分引起的遗传现

象叫细胞质遗传 。

Page 4: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

细胞质遗传有何的特点?

细胞质遗传 核遗传

正反交

遗传规律

gene 位置回交

遗传方式

Page 5: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细胞质遗传 核遗传正反交 只表现母本性状 结果一致遗传规律 不 符 合 Mendel 定

律符合 Mendel 定律

gene 位置

细胞质成分上 染色体上

回交 后代象母本性状 后代象轮回亲本性状遗传方式 细胞质遗传 单基因遗传

细胞质遗传具有:细胞质遗传具有:

细胞质异质性(同一细胞含有不同基因型细胞器)细胞质异质性(同一细胞含有不同基因型细胞器)

细胞质分离和重组(子代获得不同基因型细胞器)细胞质分离和重组(子代获得不同基因型细胞器)

Page 6: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6

三、母性影响和持久饰变

母性影响

持久饰变

Page 7: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7

1 、母性影响

概念: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

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的

表现型一样,这种现象叫母性影响。

类型:短暂的母性影响、持久的母性影

Page 8: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8

1 )短暂的母性影响

是短暂的,只影响子代的幼龄期。

Page 9: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9

麦粉蛾的色素遗传中的母性影响

Page 10: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10

2 )持久的母性影响

另一是持久的,影响子代的终生。

Page 11: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11

椎实螺的外壳

Page 12: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12

椎实螺外壳旋向的遗传

Page 13: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13

椎实螺外壳旋向的遗传

F2

F3

基因型 表型 比数

1DD 1DD

右旋 32Dd

1/2DD

1Dd

1/2dd

1dd 1dd 左旋 1

Page 14: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14

第一次卵裂

第二次卵裂

左旋 右旋

Page 15: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15

2 、持久饰变

似乎介于母性影响与细胞质遗传之间。一般是由环境因素引起表型改变,这种改变可通过母亲细胞质而连续传递好几代,最终必将消失。其机制尚不清,有人认为是由于细胞质基因的稀释,即细胞质基因的复制赶不上细胞分裂;但也有可能是其它机制。

Page 16: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第二节 叶绿体遗传

Page 17: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17

一、叶绿体遗传的现象

紫茉莉花斑枝条的遗传: 1909 年,德植物学家 Correns 柯伦斯,首先报导了植物质体的遗传现象。

Page 18: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18

紫茉莉花斑状图

Page 19: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19

紫茉莉花斑品系杂交试验的结果

接受花粉的枝条♀ 提供花粉的枝条♂ 子代

白色白色

白色绿色花斑

绿色白色

绿色绿色花斑

花斑白色

白色、绿色、花斑绿色花斑

Page 20: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0

前质体 光照类囊体发育叶绿素合成

叶绿体(正常的的 cpDNA )

白色体(突变的 cpDNA)

白色体

叶绿体

细胞质分离和细胞质分离和重组重组

Page 21: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1

紫茉莉细胞质不均等分配示意图

Page 22: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2

玉米的埃型条斑的遗传—孟德尔遗传

母本正常

Page 23: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3

玉米的埃型条斑的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母本条埃

Page 24: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4

当 ij/ij 玉米用作母本与绿色父本杂交时,子代中看不到典型的孟德尔比例,它们的表型可以是绿、白或条斑型。可见,条斑一旦在纯合体 ij/ij 植株中出现,就可以通过母体遗传下去.这一种特性形成后就与 ij 基因无关了。显示出典型的细胞质遗传,而不论植株的核基因型如何,甚至是在 ij座位上替换了一个正常基因,使其核基因型为 +/ ij ,也不足以把由原来却核基因效应所造成的叶绿体 DNA 中的突变。矫正”过来。 从玉米埃型条斑的例子显示,一方面叶绿体这种细胞器在遗传上有其自主性,另一方面,叶绿体受到核基因突变效应的影响可以发生改变。

Page 25: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5

二、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1962 年,由 kis 和 plant 首先明确肯定植

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 DNA 。

Page 26: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6

叶绿体 DNA与核 DNA的比较

叶绿 DNA 核 DNA

含量少,环状, G-C 对含量少

G-C对多,含量多,线状

不与组蛋白结合成复合体 与组蛋白结合成复合体

无 5-甲基胞嘧啶 有 25%甲基化成 5-甲基胞嘧啶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分配是随机的

分配是有规律的

Page 27: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7

第三节 线粒体遗传

线粒体遗传的表现

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Page 28: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8

一、线粒体遗传的表现

酵母菌小菌落的遗传

链孢霉的“缓慢生长”遗传

Page 29: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29

1 、酵母菌小菌落的遗传

酵母菌的生活史

酵母菌小菌落的遗传

Page 30: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0

1)酵母菌的生活史

Page 31: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1

2 )酵母菌小菌落的遗传

酵母菌

大菌落 小菌落 1-2%

固体培养基 上通气培养,几天后

大菌落 小菌落 1-2% 小菌落

Page 32: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2

正常酵母和“

小菌落”

酵母杂

Page 33: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3

酵母菌的野生型、分离型小菌落和营

养型小菌落突变型之间的杂交

Page 34: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4

2 、链孢霉的“缓慢生长”遗传

链孢霉的慢性生长性状的母性遗传现象

Page 35: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5

二、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1962 年,由 KIS 等发现线粒体内有 DN

A ,与核内 DNA明显不同。

Page 36: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6

第四节 其它细胞质颗粒的遗传

细胞内共生体的遗传

质粒的遗传

Page 37: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7

一、细胞内共生体的遗传

草履虫的生活史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Page 38: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8

1 、草履虫的生活史

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 2 个小核( 2n )+1 个大核( 2n )

有 2 种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细胞直接分裂形成两个个体。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自合生殖

Page 39: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39

草履虫的接合生殖

Page 40: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0

草履虫的自体受精

Page 41: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1

2 、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放毒型:产生草履虫毒素,能杀死其他

品系;

敏感型:可被毒素杀死的品系。

为什么放毒型的草履虫能产生毒素呢?

Page 42: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2

有 2 个因素决定:

K 基因:显性,存在于细胞核。 卡巴粒( Kappa ):存在于细胞质中的

特殊颗粒,含 DNA 、 RNA 、蛋白质(类似细菌,为细胞内共生体),能自我复制

Page 43: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3

草履虫的放毒型和敏感型

Page 44: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4

履虫放毒型和敏感型的接合

(没有交换细胞质)

Page 45: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5

履虫放毒型和敏感型的接合

(交换细胞质)

Page 46: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6

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的关系

核基因 细胞质

放毒型 KK 或 Kk 卡巴粒

敏感型 kk 卡巴粒(会很快消失)

kk Kk KK 无

Page 47: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7

第五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别及其遗传特点

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的应用

Page 48: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8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别及其遗传特点

植物雄性不育的现象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

Page 49: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49

1 、植物雄性不育的现象

具普通性: 18 个科的 110 多种植物中有不育现象

其最大特点: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可育的花粉。雌蕊发育正常,可产生正常的卵,并可接受正常花粉而结实。

Page 50: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0

雄性不育的玉米:

♀♂ 同株,其上的雄穗的花药发育不正

常,不能开花散粉。雌穗发育正常,只

要接受正常花粉,就能结种子。

Page 51: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1

造成植物雄性不育的原因:

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等,我们要讨论

要讨论的是由基因控制的可遗传的雄性

不育。

Page 52: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2

2 、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

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

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Page 53: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3

1 )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

雄性不育:隐性 ms控制

正常可育:显性 MS控制

Page 54: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4

P msms♀ MSMS ♂

F1 MSms 雄性可育

1MSMS : 2MSms : 1msms

3 可育: 1 不育

Page 55: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5

2 )细胞质雄不育类型

由细胞质基因控制,表现为母系遗传。

S :♂不育细胞质

N :雄性可育的细胞质

Page 56: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6

在玉米中曾发现细胞质雄性不育

S ♀ N ♂ (♂不育) (正常)

S N

S (♂不育)

Page 57: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7

3)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由核基因与细胞基因共同控制的

核内雄性不育基因: rf (隐性)

核内可育基因: RF (显性)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 S

细胞质雄性可育基因: N

Page 58: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8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细 胞 质 基因

核基因 基因型 表型

S rfrf S(rfrf) 不育

S Rf S(Rf ) 可育

N rfrf Rf N( ) 可育

Page 59: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59

二、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的应用

主要应用是在杂种优势上的利用。优越性:如果用雄性不育株做杂交的母

本 ,则可以节省大量的去雄工作 ,且保证杂种后代的纯度 ( 去雄可能会不完全 ) 。

三系 :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Page 60: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60

不育系♀ × 保持系

不育系♀ × 恢复系

可育后代

Page 61: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61

“ 二区三系”制杂交:

一隔离区 二隔离区

♂ 不育系 ♂ 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 +

♂ 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杂种(供大田使用)

Page 62: 第十三章  核外遗传

62

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繁殖 制造杂交种,同时繁殖恢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