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12 Äê µÚ 3 뻭뗚 1 ퟜ뗚 9 2012 3 15 죕돶냦 쇭튻훖킴쪵훷틥 —— é¶ÜÓëÓÌÌ«×Ú½Ì ퟔ좻훷틥벰짺쏼컊쳢 [ 틔즫쇐]Gal Gvili ÏëÏóÏÖ´晗й昀Äѧ ¿Æѧ ×Ú½Ì ÉúÃü 훖훖벣쿳뇭쏷20 쫀볍ퟮ돵뗄벸쪮쓪톧쫇훮뛠첽쳖쿖듺탔틢틥뗄싛헹蔕컐뗄훐탄컄쫔춼볬쫓헢킩쳖싛뗄튻룶랽쏦쯼풴폚뛔ퟚ뷌 탅퇶퓚컄톧룯쏼 —— 쯼춨뎣놻죏캪쫇랴ퟚ뷌 —— 훐쯹냧퇝뷇즫뗄랴쮼뻟쳥쮵컒맘힢뗄쫇 쎩뛜폫폌첫뷌뗄쿠폶컒죏캪쯼듟짺쇋튻훖퓚컄 톧훐뇭쿖짺쏼뗄탂쫓뷇틔벰릹쮼췪쏀뗄컄톧킴 쪵훷틥뗄탂춾뺶1919 쪥뺭냗뮰틫놾뗄돶쿖쫇맘볼쫂볾쫇컒쳖싛뗄놳뺰뺰뷌뷌쪿랭틫뗄쪥뺭컄퇔욬뛎웤돶쿖튪ힷ쯝떽쳆듺좻뛸뺡맜퓚헻룶 1718 쳬훷뷌뒫뷌쪿죧튮믡믡쪿뫍잲쪹믡믡쪿뚼쫇 뗛맺리춢뗄ퟹ짏뇶뿉쫇췪헻뗄컄퇔쪥뺭횱떽 1823 쓪닅돶냦헢룶틫놾평싗뛘뒫뗀믡훺훐맺 쫗캻믹뚽뷌뒫뷌쪿십샯톷Robert Morrison훷돖퓚쯼뗄듸뚯쿂벸쪮룶샠쯆뗄컄퇔맙뮰뫍랽퇔냦놾 럗럗돶쿖1919 뺭맽뷼 30 쓪뗄춨솦뫏ퟷ펢쏀 뒫뷌쪿쏇퓚훐맺훺쫖뗄킭훺쿂돶냦쇋훐컄쫀뷧뗚 튻놾췪헻뗄맙뮰냗뮰틫놾쪥뺭》—— 뻉탂풼좫쫩 맙뮰뫍뫏틫놾》(틔쿂볲돆뫍뫏놾”)。 헽횵컥쯄퓋뚯 놬랢뫍뫏놾쪥뺭뗄돶냦뾪웴쇋훐맺쿖듺탔뷸돌 뗄탂쪱뿌늢폫쿖듺훐맺컄톧폐ퟅ쳘뇰뗄맘솪1920 쓪랢뇭폚놱뺩듳톧뗄퇝쮵훐훜ퟷ죋쳡떽쇋뫍 뫏놾쪥뺭》,늢잿뗷쇋쯼뗄훘튪탔Ê¥ÊéÔÚÖйú ʱµØ¼°Î»Öö¼ÓëÅ·ÖÞ µ±È»²»ÄÜÓÐÍêÈ«Ò»ÖµĽ盪û µ«ÔÚÖйú¹úÓï ÓëÎÄѧµÄ¸ÄÔìÉÏ Ò²±ØÈ»¿ÉÒԵõ½Ð昮à Óë±ãÀû ……Õ簫ë±¾µÄÄ¿µÄ±¾ÔÚ×ڽ̵ ÎÄѧÉÏδ±ØÓеÄ×¢ÖØ È»¶øÒòÁËË鉑÷ÖØ³Ï µÄÒë·¨ Ô×÷µÄÎÄѧȤζ±£´豬ĺܶ ËùÒÔÒ² ʹÒëÎĵÄÎÄѧ¼ÛÖµÔö¸ßÁË 훜ퟷ죋뗄싛쫶쟥컺뗘뇭쏷ퟷ캪떱쪱뷜돶뗄 엺움볒쯻붫폌첫폫믹뚽뷌뺭뗤뗄랭틫뾴ퟶ붨솢 탂컄톧헢튻샺쪷맽돌훐뗄훘튪쫂볾뗄좷춨맽붫 粤믚”、“ 돁싙뢴믮뗈훮뛠탂듊듸죫돵짺뗄 냗뮰컄벤랢탂뗄뻤쪽뷡릹죧퓞쏀쪫틔벰탰쫂 뮻믲헟컄톧탰쫂탎쪽 죧탄샭킡쮵뫍쫣쟩쪫),Õª Òª é¶Ü¶Ô Ê¥¾ ºÍÓÌÌ«×ڽ̵ĹØ×¢ ¶ÔË遧ÄÎÄѧÅ憘ÀºÍд×÷ÓÐÖØÒªµÄÓ° Ò»·½Ãæ Ë鄧Ä´µ×ÔÈ»Ö÷Òå ×·ÇóÕ賁µµØÔÙÏÖÉ忞î ²¢½ÓÊÜÁËÆ葷аüº¬µÄ½ø»¯ÂۺͿÆѧÖ÷ ÁíÒ»·½Ãæ é ¶ÜÒ²³ÐÈϾ«ÉñÒòËØ×÷ΪÈËÉ嵂»¿ÉȱÉÙµÄ×é³É²¿·ÖµÄÖØҪРé¶ÜÈÏΪÐÂÓÌÌ«ÎÄѧÌåÏÖ ×ڽ̵Ä˼Ïë ¼貔ß×ÔÈ»Ö÷Ò蠎ÍÉñÃØÖ÷Ò蠏ÄÇ耘ò ´﨑櫤ÅÒ»ÖÖÉ錞ÌÃ靤´ÈËÉ嶹ÄÐÂдʵÖ÷ Ïò Ëû¶Ô Ê¥¾ ¹ÊʵĸÄд ÔòÊÇÕ籔ÖÐÂдʵÖ÷Ò蠏ÄÒ»´Î³öÉ«µÄʵ¼ù ¹Ø¼ü´Ê é¶Ü ÓÌÌ«½Ì Ê¥¾ ÐÂдʵÖ÷Òå 훜ퟷ죋:《쪥쫩폫훐맺컄톧》,《킡쮵퓂놨》,1921 쓪뗚 2 뻭뗚 4 19

Ling yi zhong xie shi zhuyi

  • Upload
    mcgill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2012 年 第 3 卷 第 1 期(总第 9 期) 2012 年 3 月 15 日出版

另一种写实主义———茅盾与犹太宗教、自然主义及生命问题

[以色列]Gal Gvili

想象现代中国文学:科学,宗教,生命

种种迹象表明, 在 20 世纪最初的几十年,文

学是诸多探讨现代性意义的论争漩涡的中心。 本

文试图检视这些讨论的一个方面, 它源于对宗教

信 仰 在 文 学 革 命———它 通 常 被 认 为 是 反 宗 教

的———中所扮演角色的反思。具体说,我关注的是

茅盾与犹太教的相遇。我认为,它催生了一种在文

学中表现生命的新视角, 以及构思完美的文学写

实主义的新途径。1919 年《圣经》白话译本的出现是关键事件,也

是我讨论的背景。景教教士翻译的《圣经》文言片段,其出现要追溯到唐代。 然而,尽管在整个 17、18 世

纪,天主教传教士如耶稣会会士和遣使会会士都是

帝国宫廷的座上宾,可是完整的文言《圣经》直到

1823 年才出版。 这个译本由伦敦传道会资助、中国

首位基督教传教士马里逊(Robert Morrison)主持,在它的带动下,几十个类似的文言、官话和方言版本

纷纷出现。 1919 年,经过近 30 年的通力合作,英美

传教士们在中国助手的协助下出版了中文世界第

一本完整的官话白话译本《圣经》———《旧新约全书

官话和合译本》(以下简称“和合本”)。正值五四运动

爆发,和合本《圣经》的出版开启了中国现代性进程

的新时刻,并与现代中国文学有着特别的关联。 在

1920 年发表于北京大学的演说中,周作人提到了和

合本《圣经》,并强调了它的重要性:圣书在中国,时地及位置都与欧洲不同,

当然不能有完全一致的结果, 但在中国国语

与文学的改造上, 也必然可以得到许多帮助

与便利……这译本的目的本在宗教的一面,文学上未必有的注重, 然而因了他慎重诚实

的译法,原作的文学趣味保存的很多,所以也

使译文的文学价值增高了。 ①

周作人的论述清晰地表明, 作为当时杰出的

批评家, 他将犹太与基督教经典的翻译看做建立

新文学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的确,通过将

“忏悔”、“沉沦”和“复活”等诸多新词带入初生的

白话文, 激发新的句式结构如赞美诗以及叙事转

换或者文学叙事形式 (如心理小说和抒情诗),和

摘 要:茅盾对《圣经》和犹太宗教的关注,对他的文学批评和写作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他鼓吹自然主义,追求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接受了其中包含的进化论和科学主义;另一方面,茅

盾也承认精神因素作为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茅盾认为新犹太文学体现了犹太

宗教的思想, 兼具自然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倾向, 代表着一种深刻描写人生的新写实主义的方

向。 他对《圣经》故事的改写,则是这种新写实主义的一次出色的实践。关键词:茅盾;犹太教;圣经;新写实主义

① 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921 年第 2 卷第 4 期。

19

合本《圣经》有力地推动了白话文运动。①然而,除了

文学发展的形式意义之外, 周作人还提醒读者注

意,作为文本的《圣经》中宗教与文学之间独特的联

系。他相信这种联系对中国文学极为有益。然而,我

想问,为什么这一特别的《圣经》译本会对中国文学

有如此影响? 它与此前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圣经》译

本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宗教与科学的

交叉来寻找这一译本的独到之处, 或者更具体地

说,它的特殊性在于同时使人们对宗教文本与生物

学理论,特别是进化论和种族理论有所认识。19 世纪下半叶, 生物科学首次被新教传教士

如合信(Benjamin Hobson)和傅兰雅(John Fryer)引 进 中 国。 1908 年, 曾 翻 译 了 赫 胥 黎 (ThomasHuxley)《进化论与伦理学》(Evolution and Ethics)等进化论著作的严复, 又将 《马可福音》(GospelAccording to Mark)的前三章和第四章的一部分翻

译成文言文。 在称赞和合本《圣经》之前,周作人把

进化论与文学的结合看成解决中国贫弱处境的一

个方法。 在《人的文学》中,周作人写道:我们所信的人类正当生活,便是这灵肉一

致的生活。 所谓从动物进化的人,也便是指这

灵肉一致的人,无非用别一说法罢了……我们

要在文学上略略提倡,也稍尽我们爱人类的意

思……用这人道主义为本, 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②

生命和文学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地从周作人

对人的文学的呼唤———为了解决人生诸问题———中呈现出来。周作人将人生定义为灵与肉的总和,

通过进化过程,从动物进化为人。 耐人寻味的是,周作人把人生确定为灵肉一致,那么,人生就不仅

仅与生物进化过程相关,而且与灵魂进化也有关。通过此文和关于《圣经》的演说,我们发现,周作人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与表现人生的文学手段

中,包含了科学—进化与宗教—精神因素的结合。实际上, 当许多知识分子与作家们为了创造一个

更强大的中国而重构文学所扮演的角色, 生命—科学—文学—宗教这一公式变成了一个难以置信

的生产工具。刘禾③在鲁迅作品中发现了佛教与进

化论的关联。 刘禾将之定义为“生命模仿”:文学、宗教、哲学和生命科学对于生命也

有着深刻的关切,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对模

仿技术的认识论基础, 获得更加丰富和更加

全面的了解。在本文中,我把这种广义的涉及

生命的模仿技术称之为“生物模仿说”。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可归纳如下: 形式本身———无

论是文学的写实形象, 还 是 科 学 的 写 实 图

像———能否抵达生命的真实? ④

刘禾的洞见使我颇受启发。 本文试图通过个案

对上文提到的“关切生命”进行探究,它发端于犹太

教与进化论的交汇,体现了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思

想, 这两种文学思潮恰恰兴起于进化论流行的 19世纪欧洲。 本文的这一目的和宗教研究的主题,决

定了我对茅盾作品中犹太教与文学写实主义关系

的关注。 这一提醒是重要的,因为晚清与民国时期,不少研究更关注种族或者阶级而非宗教层面,以描

述犹太民族的演进和犹太复国主义的现状。 ⑤在现

① 参见刘丽霞:《官话和合本圣经的成功翻译及其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王本朝:《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的问题构建》,《贵州社会科学》,2001 年第 1 期。

② 周作人:《人的文学》,《周作人论文集》,汇文阁书店,1972 年版,第 16-17 页,第 19 页。

③ Lydia Liu. Life as Form: How Biomimesis Encountered Buddhism in Lu Xun. The Journal of Aisa Studies 68, no.1 (Februrary 2009): 23。 又见刘禾著、孟庆澍译:《鲁迅生命观中的科学与宗教》,《鲁迅研究月刊》2011 年第 3、4 期。

④ 同上。

⑤ 当然,由于现代中国的犹太研究相当复杂,我人为地在犹太宗教和种族研究之间划出了界限。 不仅如此,我关注

茅盾对犹太文学的兴趣,也取决于茅盾对犹太人宗教性的认识。 在这方面,他与其他人对犹太人的描述不同。 这

些描述把犹太人看做是特殊的民族,或者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鼓动者。 限于篇幅,我无法对这些论点进行

深入研究。 不过, 下面一些例子无疑值得关注: 中国优生学的创建者潘光旦的几篇文章, 如 《宗教与优生》

(1935)、《犹太民族与选择》(1936),均见于《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年版;

幼雄:《犹太的遗民》,《东方杂志》,1904 年 4 月第 1 卷第 10 号;俞颂华:《犹太民族之现状及其潜势力》,《东方杂

志》,1921 年 第 18 卷 第 12 号; 俞 颂 华:《犹 太 人 与 犹 太 的 复 兴 运 动》,《东 方 杂 志》,1927 年 第 24 卷 第 17 号;

Zhou Xun. Chinese Perceptions of 'Jews' and 'Judaism'. Routledge Chapman & Hall (Juli 2001)

20

2012 年 第 3 卷 第 1 期(总第 9 期) 2012 年 3 月 15 日出版

代中国,作为表现人生的手段,《圣经》、进化论和

文学都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 本文的研究目的

正是建立在三者交汇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由此出

发, 对它们在茅盾文学批评和创作上的影响进行

考察。

通往真实之径:自然主义与人生问题

茅盾丰富多彩的人生难以一言以蔽之。 作为

小说家、批评家、翻译家和《小说月报》的主编,他

是中国现代性最重要的政治与文学设计者之一。在下面的三个部分, 本文将展示茅盾对文学与人

生关系的重要思考, 以及从理论上将犹太文学视

作深刻的写实主义书写的顶点。 最后一部分将是

对茅盾改写的圣经故事《参孙的复仇》的解读。 我

将以此为个案, 尝试说明茅盾对文学文本中具体

化 的 宗 教 精 神 性 及 文 学 写 实 主 义 的 独 特 看 法。1920 年代初茅盾对欧洲自然主义所展示的可能

性的浓厚兴趣,是我讨论的出发点。1922 年, 茅盾备受瞩目的批评理论开始形

成。 他博览群书,受到一些理论家的影响。 如泰纳

(H. Taine) 的文学进化论与科学化的史学理论。赫德逊(W.H Hudson),一位鸟类学家和小说家,是 另 一 影 响 来 源 。 同 样 的 例 子 还 有 韩 德 (T.WHunt),著有《文 学:原 则 与 问 题》(1906),其 中 的

“文学与科学”和“文学与人生”等章节探讨了种族

与 环 境 之 间 的 问 题 。 法 国 自 然 主 义 作 家 左 拉

(Emil Zola)的著作可能对茅盾影响最大。 在或许

是中国对自然主义研究最深入的 《自然主义与中

国现代小说》中,茅盾将左拉的作品描述成自然主

义的典范。 ①在这篇重要的批评文章中,茅盾宣称

作家无法对人生做出精确的再现, 因为他们不能

深入地洞察生活。 小说的重要性在于其描写的能

力,而不是做记账式的报告。 为了实现它,一个作

家必须有正确的和实证的人生观。 茅盾认为中国

作家缺乏客观性, 他们没有一个实在的目标来引

导他们选择主题。 茅盾提出解决方案就是自然主

义,因为自然主义作家的写作具有科学特性,自然

主义能够真实地再现人生:自然主义者事事必先实地观察的精神也

是我们所当引为“南针”的。自然主义是经过近代科学的洗礼的;他

的描写法,题材,以及思想,都和近代科学有

关系。 ②

这里要着重澄清一个事实, 即茅盾没有把自

然主义与写实主义清晰地区分开来。 茅盾是通过

中共的创建者陈独秀的介绍而接触到这两种理

论,后者主张中国文学应一起采纳这两种学说,来

获得对人生的真实再现。因为鼓吹“德先生”与“赛

先生” 而名声大噪的陈独秀希望将现代科学精神

应用到人生的方方面面:社会,政治与个人。 在他

的一篇早期评论中, 他认为科学精神在各个领域

均无所不能,并指出文学中科学与写实主义、自然

主义之间的特殊联系:近世科学家之解释人生也, 此近世欧洲

之时代精神也……此精神磅礴无所不至:见

之伦理道德者,为乐利主义;见之政治者,为

最大多数幸福主义;见之哲学者,曰经验论,曰唯物论;见之宗教者,曰无神论;见之文学

者,曰写实主义,曰自然主义。 ③

在陈独秀看来, 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均有科

学精神, 它们都佐证了文学再现应当植根于实证

主义科学(例如进化论、遗传学、优生学和地理环

境决定论)的观点。茅盾也接受了这一通过科学再

现人生的观点:自然主义是经过近代科学的洗礼的;他的

描写法,题材,以及思想,都和近代科学有关

系。 左拉的巨著《卢贡·玛卡尔》,就是描写卢

贡·玛卡尔家的遗传,是以进化论为目的。 莫泊

桑的《一生》,则于写遗传而外又描写环境支配

个人……进化论,心理学,社会问题,道德问

题,男女问题……都是自然派的题材。 ④

① 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922 年 7 月第 13 卷第 7 期。引自《茅盾全集》18 卷,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9 年版,第 225-244 页。

② 同上,235-236,238。③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新青年》,1915 年第 1 卷 2 期。

④ 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21

茅盾在此通过自然主义作家的创作对生物科

学和社会科学的依赖, 说明了自然主义写作的影

响。 他认为,自然主义结合了进化论、心理学及社

会问题, 这是它能够以客观的方式成功再现人生

的基础。对茅盾来说,自然主义赖以出现的科学精

确性是达到理想的文学再现的最佳途径, 一条从

人生内部呈现它的途径, 因为它有利于更深刻地

认识人生, 这些观点里也有茅盾作为文论家的贡

献。茅盾呼吁作家阅读自然主义作品,研究当代科

学原理,避免写出内容肤浅、鄙陋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学自然派作家, 把科学上发见

的原理应用到小说里,并该研究社会问题,男

女问题,进化论种种学说。 否则,恐怕没法免

去内容淡薄与用意浅显两个毛病。 ①

为了回应周赞襄、史子芬、周志伊等人对自然

主义作家,特别是左拉的《命运论》的批评,茅盾强

调, 他并不是毫无保留地接受左拉的观点。 他写

道, 中国现代作家需要从欧洲自然主义作家那里

学习的不是命运论,不是冷酷地看待人生,甚至不

是文学主题的选择, 而是实地观察的作风和客观

写实的文风。 ②

在 《自然主义与当代中国小说》 发表一个月

后,1922 年 8 月茅盾在松江学会发表了题为 《文

学与人生》的演讲。③联系周作人提出的“如何表现

人生”的问题,茅盾将文学确定为“人生的反映”。茅盾主张,文学与四个要素关系密切:1.人种:文

学与人种密切相关,因为人们的种族差异,作品的

情调也不尽相同。 文学类型的差别就像不同人种

有不同的肤色、语言、发色和眼睛颜色。 2.环境:作

家身处的社会和家庭、 交际圈对他的文学写作有

巨大的影响,每个作家都是环境的产物,这反映在

他的作品中。 3.时代:特定时代写作的文学,鲜明

地反映了时代精神的要素。 4.作家的人格:革命者

创作革命文学, 热爱自然的人会在作品中表现自

然。

茅盾的一些批评文字中体现了对自然主义的

支持,在这些文章中他也经常使用进化论思想。最

突出的例子恐怕就是他的文学进化论了。他认为,中国文学仍然滞后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

过渡阶段, 因而迫切需要把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

引进中国。 ④另一个有趣例子是他的 《演化与解

释》(1929 年, 上海世界书局初版)。 在这篇文章

中,茅盾探讨了神话的演进过程。他认为神话是代

代相传的, 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了人们的提炼和修

改。 作为个案分析,茅盾列出了西王母、阿芙罗狄

蒂和其他神话人物的性格进行比较。 其中特别有

趣的是,茅盾的观点与其说是从神话进化到科学,不如说是神话的科学进化。 周作人研究并写了关

于神话和神话学的文章, 还翻译了哈里森(JaneHarrison)的希腊神话研究著作,茅盾可能受到周

作人的启发,才开始关注这一话题。周作人为他的

神话研究设计了人类学路径, 并认为神话和宗教

一样承载着社会深层意识, 这一路径带有浓厚的

进化论色彩并且显然对茅盾有所影响。在写下《自

然主义与当代中国小说》7 年之后,又写了《演化

与解释》,说明茅盾在文学批评方面对进化论有着

持久的兴趣。 ⑤

我们看到, 茅盾对文学如何能最真实地反映

人生极为关注。 自然主义由于建立在科学的精确

与进化理论基础上,为这一问题提供了部分答案。当宗教因素加入进来后,这一公式变得复杂起来。

五四时期的宗教与科学之争

现有研究指出,“宗教” 的现代理念很大程度

上来自于 19 世纪欧洲宗教学和美国自由派新教。作为现代性的一部分,它们和“市场”、“民族”、“理

性官僚制”、“警察”、“教育”和“科学”等概念一道,被欧洲殖民和资本主义势力带入亚洲。 (Ashiwaand Wank, 2009)。 表面上看,民国时期的宗教与

① 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② 郎损(茅盾):《左拉主义的危险性》,《茅盾全集》18 卷,第 285-286 页。

③ 这篇演讲首先发表于松江学会的杂志《学术演讲录》1923 年第 1 期,本文摘引自《茅盾全集》18 卷,第 268-273 页。

④ 佩韦(茅盾):《艺术的人生观》,《学生杂志》,1920 年 8 月第 7 卷第 8 期。 引自《茅盾全集》18 卷,第 33-37 页;沈

雁冰:《我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茅盾全集》18 卷,第 2-7 页。

⑤ 引自《茅盾文集》28 卷,第 207-218 页。

22

2012 年 第 3 卷 第 1 期(总第 9 期) 2012 年 3 月 15 日出版

科学泾渭分明, 却总是与迷信联系在一起。 “宗

教”、“迷信” 这两个由日语翻译过来的词语,1901年 通 过 梁 启 超 的 介 绍 而 进 入 中 国 的 公 共 话 语

(Bastid-Bruguière, 1998),并很快引发了关于“什

么是中国宗教”与“中国是否存在过宗教”的激烈

辩论。长期以来, 学界主流总是将五四新文化运动

(茅盾是其中核心一员)叙述为热情拥抱“德先生”和“赛先生”,全盘地反对传统文化和宗教。需要注

意的是,新文化运动想象的科学,目的并非是促进

科学自身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家们致力于以科学

视野看待人生、社会与政治,强调观察、客观性、实

验、因果和对科学坚定的信念。学术界产生了明显

的区别:一派是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非宗教的

新文化运动阵营, 另一派是影响力与规模都稍小

的以梁漱溟和张君劢为代表的传统阵营, 鼓吹恢

复东方的精神传统,拒绝西方的唯物主义。双方的

紧张关系在 1923 年达到了顶峰。中国学术界卷入

了一场或许是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哲学辩论: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 1923 年 2 月 2 日,张君劢

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题为《人生观》的演说。 为了反

对全盘接受西方的唯物主义与实用主义, 他把科

学定性为客观的和可解析的,并被因果律所限制。因而他宣称科学并不能解决人生观诸问题, 包括

心理与自我意识问题、主观个性和创造性问题。两

个月后,丁文江发表了一篇演说《玄学与科学》回

应张君劢。丁文江将玄学称为“无赖鬼”,并宣称科

学方法是万能的, 因为它能够解决包括哲学与心

理学在内的所有问题。这些话引发了轩然大波。包

括陈独秀、 胡适和梁启超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知

识精英都参与了辩论, 三十多篇文章被整理成文

集,名为《科学与人生观》。这场辩论的意义不仅仅是客观主义对主观主

义或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理论争锋, 也不仅仅

是两个思想派别之间孤立的学术斗争。 科学在现

代中国扮演怎样的角色, 可以引发出其他一些有

关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 如什么是应对社会分裂

与意识形态崩溃的最佳方案, 中国是否应该全盘

西化,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

国,人生的意义应该被客观的、生物学的概念严格

定义,还是应该考虑到精神的、主观的因素? 在中

文和英文学术著作中, 对这场辩论的历史分析都

只是依靠于这本文集中的文章。 科学主义支持者

们的声音在当代学术界有着更强的共鸣, 其中一

些人后来成为中共重要的国家设计师, 因此这些

著作都将科学主义者视为胜利者。 ①我认为这种

描述事实上很不准确。这场吸引了 1920 年代中国

所有一流学者目光的辩论, 同样被各种政治领域

的思想家所关注。在整个 1920 和 1930 年代,基督

教杂志如《生命》和《真理与生命》发表了大量文

章,主要是原创作品与译文,对辩论提出了第三种

意见:精神主义与科学的共存。在辩论达到高潮的

1923 年,许地山在燕京大学神学系发表了一场演

说,题为《我们需要何种宗教》。许地山提到了这场

辩论并把宗教定义为一种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首

先和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人生观问题。许认为,我

们所需要的是一种科学化的精神形式, 鼓吹科学

与精神相分离的人是错误的, 科学拥有对物质世

界的精确认知,而这种认知同样是宗教所需要的。只有在精确认知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正确的信

仰。 在融合宗教与科学以构建现代中国社会这一

思路上,许的演说绝非独唱。不管是在影响广泛的

《新青年》还是科玄论战中,陈独秀普遍被认为是

科学的支持者。不过他也打算研究耶稣的言行,为

建立现代社会打下人类爱的基础(1920)。 周作人

全面地讨论了世界尤其是中国对基督教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国, 因为我们道德的进化赶不上科学

的脚步(1922)。因此我们看到,不能将新文化运动

判然分成科学的支持者与宗教精神的支持者,甚

至也不能简单划分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尽管

茅盾那时身在上海而辩论的主要舞台是北京,他

在这一重要时刻却未冷眼旁观。 虽然我没有找到

茅盾与科玄论战的直接关联,但在一篇题为《精神

主义与科学》的文章中,茅盾承认了“精神主义”的

重要性, 并提及精神主义与科学共存于数位重要

科学家的著作中,他们“曾抬出冒牌的科学来替精

神主义辩护,给精神主义以一次科学的洗礼”。 他

也提到了感情与心理作为行动的推动力对社会所

① Kwok, D. W. Y. 1965. Scientism in Chinese Thought, 1900-1950.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 Bary, Theodorand Richard Lufrano, eds. 2001. 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Vol 2.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3

有成员的重要性, 并用带有主观色彩的术语说:“照个人心理状态讲,受了一回刺激提起了感情之

后,往往有暂时的冷淡沉默与注意力的状态,这是

精神疲倦的缘故……自然,如果群众运动成功了,结果一定不如此;但可说失败了的无不如此。 ”①

综上所述,笔者力图证明,尽管学术界将五四

运动描述为一场反宗教的革命,事实上,科学与宗

教, 唯心论与实证主义仍纠结缠绕在知识分子的

讨论及批评文章中。 那些将圣经译文白话化的新

教徒们同时也把生命科学引入中国。 1923 年的科

学与人生观辩论的对立两方之外, 也有一些思想

家意识到了科学与精神的共存。 茅盾尽管对写实

主义与自然主义抱有坚定信念, 并支持科学为文

学描述人生提供最精确手段的观点, 但他同样没

有忘记作为人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精神要

素。 在当代论证框架中与“迷信”、“玄学”、“宗教”紧密相关的精神, 在茅盾思想中并非是科学和精

确性的死敌。 下面我将进一步讨论茅盾的文学批

评与创作中科学与宗教特别是犹太教的共存。

精神剖析:新犹太文学

作为热衷于 19 世纪及 20 世纪早期欧洲文学

与批评的读者,茅盾对所谓“被损害民族文学”尤

感兴趣, 并在自己的批评中称之为客观描述的典

范、科学文风的榜样。来自波兰或匈牙利等年轻而

新兴的同时曾受过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的作家,创作了这些文学。 茅盾对于被压迫者的认同,很大

程度上无疑源自于他的无产阶级动机,即设想世界

文学是连接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纽带, 正如 IreneEber 所说的“被损害和被压迫的普遍性”。②然而,当

我们对茅盾所理解的被损害民族文学进一步挖掘

时,我们看到了与《文学与人生》中的概念相似的内

容。 为了理解被压迫民族文学的特性,茅盾认为应

当从三个方面来检验:1. 他们的种族从属关系———民族遗传的特性。 2.他们所受压迫的特殊方式。 3.环境的特性———自然与社会的影响。 ③由此可见,茅盾

呼吁阅读与翻译受压迫民族文学,不仅是为了表现

普遍的痛苦与阶级斗争。 正如一年后他在谈论自然

主义的文章中所阐述的那样,文学要与人生发生关

系,就不仅要注重表现被损害者的呼声,更要表现

这呼喊的种族与环境特性:这是理解文学和人生的

关键。 因而对茅盾而言,遗传学是不能与文学分析

分离的,它不仅是作品的,而且是文学批评的重要

内容。1920 年代初期,在介绍被压迫民族文学观念

的《小说月报》上,茅盾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意第

绪文学———或者用他的概念叫“新犹太文学”———的论文。通过英译本和世界语译本,茅盾阅读过这

些作品。他写道,在 19 世纪后半叶,人们目睹了新

犹太文学也即“意第绪文学”的崛起,这是世界文

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④人们可以发现,意弟绪文学

与中国现代文学有许多共同点。 与中国现代文学

相 似 , 意 第 绪 文 学 萌 发 于 哈 夏 夫 (BenjaminHarshav)所说的“现代犹太革命”的时刻,这场革

命是欧洲犹太民族对现代性和现代社会体验的反

应,并导致文化、生活方式与艺术的激进转变。 意

第绪是一种用希伯莱字母书写的独特的犹太语

言,由德国高地语言发展而来,并受到希伯来语、阿拉姆语和斯拉夫语的深刻影响。 19 世纪晚期

Mendele Moykher Sforim (1835—1917)、SholemAleichem (1859—1916) 和 I.L Peretz (1852—1915)的创作拉开了意第绪文学的序幕。 一战后,意第绪文学作品在波兰、 苏联与美国等几个创作

① 《茅盾文集》第 14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 182 页。

② Irene Eber:Chinese and Jews: Encounters Between Cultures (London: Vallentine Mitchel, 2008), 139.③ 茅盾:《被损害民族的文学背景的缩图》,1921 年 10 月《小说月报》第 12 卷第 10 期,引自《茅盾全集》32 卷,第

406-410 页。

④ 茅盾通过脚注解释意第绪语是一种犹太人使用的语言。 他很有可能是通过周作人的介绍了解到意第绪文学,后

者以中文翻译了几篇意第绪短篇小说。 茅盾认为,在《新青年》发表了一篇 David Pinsky 的剧本译作的周作人在

中国最早介绍了意第绪文学,见沈雁冰(茅盾):《海外文坛消息》,《小说月报》,1921 年 10 月第 12 卷第 10 期。 茅

盾对意第绪语诗歌、剧本、小说都很感兴趣。 1920-1925 年间,他翻译了一些短篇小说、诗歌和剧本,其中大部分

都发表在《小说月报》,其中他往往会附上一些作者小传,并强调他们对世界文学的重要性。 他还出版了两部意

第绪语文学选集:《新犹太小说集》(1924)和《雪人》(1928)。

24

2012 年 第 3 卷 第 1 期(总第 9 期) 2012 年 3 月 15 日出版

中心城市广泛印刷发行。 ①意第绪语报纸与剧院

在巴黎、纽约、莫斯科、柏林甚至上海等城市都很

普遍。 1920 年代初,当茅盾翻译意第绪语剧本、介

绍意第绪文学的时候, 也正是现代意弟绪小说与

诗歌的巅峰时期。 意第绪语包含着口语的丰富表

达能力,以及中东欧犹太小镇的生活风貌。在主题

上,意第绪小说、诗歌和戏剧常聚焦于社会不公、种族主义与阶级鸿沟。作为一种犹太方言,意第绪

语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直到德国启蒙思想传播到

东欧,它才逐渐成为一种文学语言。 哈夏夫指出:这是一个古老的文明,绵延时间最久(除

了中国)的文化。由民众难以读解的两种文字

(希伯来语与阿兰姆语)写成的严格的宗教律

法,使这种文化充满了历史真实和智慧,高尚

的道德以及无谓的皓首穷经。 意第绪语表达

了犹太人自身丰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他们

作为成熟的、自由的族群的当代体验,传播了

伟大的现代社会的事件、成就和理念,并唤醒

了犹太人的活力和民间智慧———犹太文化复

兴的唯一保证。 ②

20 世纪初的意第绪作家们感到他们正在创造

一些新事物,摆脱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在鲜活生动

的通用口语基础上创造一种新传统。 作为新文化运

动的关键一员,茅盾肯定是被意第绪文学的这种特

点和对社会主题的关注所吸引。 茅盾之所以将“意

第绪文学”翻译为“新犹太文学”,恰恰表明茅盾对

它的兴趣是因为这种文学表现了作为一个民族的

犹太人的独特的、新的特质。 正如他所说:“犹太人

本是富于神秘,象征的民族,这是东方民族的特征。古代的犹太文学充满了神秘和象征,这是无人不知

的。 ”③这里的关键词是“神秘”,在茅盾此类文章中,这个词反复出现。 它包含着两个字:神,意思是天

神、神性、神圣的;秘,即玄妙、秘密的。 “神秘”的英

文对译词“mysterious”和“mystical”并不能全部诠释

汉语中它的不同内涵之间的细微差别。 需要注意的

是,当茅盾说犹太人是“神秘”的时候,这个词还含

有宗教的“神圣”、“不可侵犯”之义。茅盾在一篇关于现代意第绪文学的文章中写

下了上述文字。在这篇文章里,他清楚指出了古犹

太文学———主要指希伯来《旧约全书》———和现代

意第绪文学的联系。 正如我们今天很难在 “犹太

性” 的标题之下将这两种彼此独立的文学混为一

谈, 那时的茅盾同样很难对现代和古犹太文学作

出清晰的区分。 这或许是因为现代意第绪文学中

存在着大量的《圣经》典故与表述。 尽管意第绪作

家宣称要从传统中走出,然而他们的历史、习俗、阅读习惯都深深植根于作为文本和宗教传统的

《圣经》。认为犹太文学最可信地描绘了人生,茅盾

因而对从古至今的犹太文学产生了持久的关注,特别是对新犹太文学更感兴趣。

新犹太文学的独特性为何? 为什么茅盾被它

所描绘的人生深深吸引? 答案在茅盾同年发表的

一篇探讨新犹太戏剧的文章中。茅盾写道:从尝试

描写生活出发,新犹太创作趋于“神秘”的领域(神

秘这个词在他宣扬自然主义文学时也曾用到),而

这些神秘描写是以犹太宗教思想为中心:总之,新犹太戏剧的发展,不论从思想方

面从演剧艺术上看,都是渐趋于神秘的境域;他们现在不仅仅满足于描 写 一 段 片 段 的 生

活, 却要描写一个灵魂的被践踏及其激起的

同情。 至于这些描写是以犹太宗教思想为中

心的,自然不待言了。 ④

茅盾写了几篇关于意第绪作家的短文, 强调

了他们融合了自然主义与宗教。例如,茅盾将莫尔

奈(Franz Molnar )———一位匈牙利剧作家和小说

家,描述为一个玄妙的科学家,神秘的解剖学者:莫尔奈可算是写实派的作家, 但又不拘

拘于写实主义的范围里。他的作品,合深入的

观察与神幻的想象而为一。 他用科学家的手

腕,剥去了人类的外皮,看见了内在的真实的

秘密;同时他又用神秘家的头脑,设想到虚无

怪诞的神鬼世界。 ⑤

① Harshav, Bejamin. 1990. The Meaning of Yiddis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② Harshav, Bejamin. 1990. The Meaning of Yiddis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③ 沈雁冰:《新犹太文学概观》,《小说月报》,1921 年 10 月第 12 卷第 10 期。

④ 沈雁冰:《新犹太戏之发展》,《小说月报》,1922 年 10 月第 13 卷第 1 号。 引自《茅盾全集》31 卷,第 165-166 页。

⑤ 同上。

25

由于意第绪文学兼具自然主义与神秘主义的

写作体式,茅盾将之视为新的犹太写实主义,它是

深刻描写人生的代表,用科学剖开事物的表面,表

现出灵魂的神秘。新犹太文学的写作体式,像茅盾

所说的扎根于犹太宗教神秘主义, 能够提供另一

种表现人生的选择吗? 一些学者曾讨论过茅盾表

现人生的特殊之处,即将矛盾的因素糅合在一起:费 梅 慈(Yi-Tsi Mei Feuerwerker)研 究 茅 盾 如 何

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合在一起; 王德威指出

了茅盾对托尔斯泰人道主义与左拉进化论的结

合。 ①然而,他们都并未提及宗教在茅盾文学批评

中的重要性。 也许是由于茅盾醒目的马克思主义

者身份,或是由于他对实证主义科学的信仰,学术

界似乎对茅盾作品中耐人寻味的宗教性精神元素

视而不见, 不管是托尔斯泰的基督教理念还是犹

太教的神秘主义。我认为,为了重新思考宗教在现

代中国小说兴起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不能忽视

宗教性精神元素的重要性和意义。 正如我在本文

第三部分所提到的, 我们必须超越科学与唯灵论

之间人为划分的界限。 许地山和周作人认识到宗

教性精神和科学一样在创造现代文学和动员当代

社会层面的重要性。 茅盾也从意第绪文学中获得

了灵感, 设想了科学与精神在文学表现人生时的

融合。下面我将以茅盾的一篇短篇小说为例,论证

这一观点。

另类写实主义的实践:茅盾的参孙

1941 年 12 月,在茅盾发表有关自然主义、人

生观、意弟绪文学的文章二十年后,茅盾逃离了日

军占领下的香港,来到了桂林。为了不至引起日本

特工的怀疑, 茅盾只随身携带了一册和合本 《圣

经》。来到桂林后,茅盾受托为一本新杂志《文学创

作》写了几篇短篇小说。 这本杂志由熊佛西主持,他也是教会学校燕京大学文学系的毕业生。 茅盾

回忆道:由于国民党当时严格的新闻审查,采用圣

经主题可能更安全。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耶稣之

死》 描写耶稣基督最后的日子, 以此来 “指桑骂

槐”。 在这篇小说安然通过审查之后,茅盾又写下

了《参孙的复仇》:一篇对《圣经》里参孙与大利拉

故事的改写,发表在张煌主编的《创作月刊》上。下面两则材料,可以作为我们理解《参孙的复

仇》的背景。 罗宾森(Lewis S. Robinson)把小说视

为一则政治寓言:我曾指出, 被剃去头发的参孙代表了被

剥夺了勇气与力量的中华民族 (某种程度上

暗示了满清政府对被征服的中国人推行的剃

发留辫政策),而收受不义之财的大利拉则代

表了时代危局中的奸商……或许在某种意义

上,大利拉也是国民党的象征。 ②

把这篇小说与茅盾对于神秘主义与心理现实

主义的浓厚兴趣相联系,高利克(Gálik)的分析视

野更开阔。然而,他也仅止步于将寓言解释为复仇

与反抗:在《参孙的复仇》中,茅盾力图为国民党

统治下的中国读者塑造一位完美的、 不屈不

挠的斗士……1942 年 10 月 26 日,美军在所

罗门群岛重创日本舰队。或许正是在那时,茅

盾开始在战时的劣纸上重写参孙与大利拉的

故事。 ③

Gálik 和 Robinson 所指出的小说写作时的历

史语境以及寓言效果确实很重要, 特别是作者自

述这篇圣经题材的小说诞生在新闻审查极为严厉

的年代。 然而,将小说仅仅定位为寓言式作品,将

会使我们错失其它一些重要的东西。 我试图通过

茅盾的文学观念, 并联系他关于犹太教和犹太文

学的文章,在寓言性之外,重新探讨《参孙的复仇》的意义。 尽管它写作时间距离茅盾介绍新犹太文

学与自然主义已将近有二十年,可我相信,无论是

在主题上还是文体上, 这些关键的文章仍然与这

篇小说有一定的关联。 我选择这一小说进行分析

的理由有二:首先,如前所述,它几乎没有受到什

① Yi-Tsi Mei Feuerwerker, “The Dialectics of Struggle, Ideology and Realism in Mao Dun's 'Algae'” in Reading theModern Chinese Short Story, ed. Theodor Huters (M.E Sharpe,1990); David Wang. “Mao Tun and Naturalism: ACase of' Misreading'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Monumenta Serica 37, (1986-1987): 169-195.

② Lewis S. Robinson, the Bibl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Fiction, 253-254.③ Gálik, Influence, Translation and Parallels, 317.

26

2012 年 第 3 卷 第 1 期(总第 9 期) 2012 年 3 月 15 日出版

么特别关注,然而确实值得更彻底的分析。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尽管茅盾科学的、生物解剖的视角

和精神性的内核相糅合的痕迹在其它或更早的文

本中也能看到,①但我认为《参孙的复仇》是对圣

经故事的改编,即对《旧约全书》中的传统宗教故

事的现代改写。 这使得茅盾可以充分展示宗教与

科学的特殊结合, 而其他主题并不容易实现这一

点。《圣经》里的参孙故事见《士师记》第 13—15

章,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关于诱惑、复仇与秘密的故

事。 故事始于以色列人被腓力斯人统治了四十年

后,耶和华的使者出现在无子的玛挪亚(Manoah)夫妇面前, 告诉他们不久将有以色列的救世主出

生在他们家中。当玛挪亚问天使的名字时,天使回

答道:“何必问我的名? 我的名是奇妙的”②(“奇妙

的秘密”充斥于整个故事,并且与生死问题紧密相

关)。 玛挪亚的儿子便是参孙。 参孙的生命以及他

领导下的以色列人的生活都依赖一个秘密, 即参

孙保护以色列人免受腓力斯人欺侮的力量来自上

帝的祝福,条件是“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③。 大

利拉发现了他的秘密,剃去了参孙的头发,使参孙

无助地被敌人抓住。腓力斯人弄瞎了参孙的眼睛,判他做终身苦力。 然而,当参孙的头发重新长出,他的力量又恢复了。 最终参孙推倒了腓力斯神庙

的支柱,杀死了 3000 名腓力斯人。从文体角度看,《圣经》 的叙述缺乏对参孙情

感的细节表现,而是强调了参孙不可思议的神力,如赤手降伏一头狮子,用驴腮骨击杀千人,以及在

迦萨被当地人围困时拆下其城门逃走。 故事的节

奏是反复、独特、快速的:把近二十年的事情浓缩

在短短的三章中。 当我们分析茅盾对这个故事的

改编时,这些地方都值得注意。没有前奏,茅盾直接进入小说的本事。小说开

头就是充满情感张力的句子:“像一石菩萨, 参孙

断然坐在床头,打算给她一个绝对的不理睬。 ”④

故事场景是夜晚, 当时大利拉正试图套出参孙的

秘密。 《圣经》里的情节在小说里更多是靠倒叙交

代。 茅盾选择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时刻来开始叙述

参孙的故事:不是他那奇迹般的降生,也不是他英

雄的事迹,更不是与大利拉的相遇,这些情节都是

参孙在思索如何应付大利拉的请求时, 通过其回

忆告诉读者的。 茅盾以参孙的秘密即将被泄露的

那一刻开始,以内外力量的斗争构成戏剧冲突。被描写为一尊石菩萨,参孙不愿说话。在小说

的首句中他如雕塑一般,完全无动于衷。然而在第

二句, 他那石头般的沉静就与照亮屋子的火苗的

疯狂舞动产生了冲突:“灯台上,黄色的火苗,拼命

的向上拉,忽而一跳,便同跌了个斤斗似的挫矮了

好一段,于是又突突地抖动起来。 ”⑤跳动的火苗

的功能是喻示了斗争,后者是整篇文本的基础:火

苗忽明忽暗, 提示了参孙坚如磐石的内心即将迎

来骚动。茅盾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来描写参孙与大利

拉的身体特征与面部表情:像一条蛇, 大利拉纠结着参孙的粗壮的

躯干;像蛇的尖端开锋的毒头,她那一会儿软

媚……刺进了参孙的耳朵,刺痛了他的脑……参孙的心, 却不能像石头……他记得明白清

楚,就同这事发生在昨天:那时离着第一次试

验不多几天,这妇人又作第二次的无耻的探问

了。 当时他的心一下里缩紧,他眼睛定定地看

着大利拉。 他怎么能够相信人之无良会到这样

的地步, 他简直不能相信这样柔媚的身段,这

样甜蜜的嘴巴会那么无耻而狠毒, 比迦萨那

个妓女还不如……这一切内心斗争将一个万

夫不挡的参孙折磨得没有人形了。 ⑥

① 例如,我们可以把茅盾《当铺前》(1932)开篇对小火轮的描写,看做是对蒸汽轮船技术和它对中国农村日常生活

的影响的一种科学主义分析。 然而,小火轮同时又被描写成“恶狠狠”的神秘的“蛟”,它冲过村庄,激起水浪,使

河水冲进稻田,打破了自然的宁静。 科学技术带来了自然的失衡,这幅景象证明了我所说的茅盾作品中的科学

与精神的双重存在。 不过,这种表现还是在《参孙的复仇》中体现的最突出。

② 《士师记》,13:18。③ 《士师记》,13:5。④ 茅盾:《参孙的复仇》,《茅盾全集》第 9 卷,第 371 页。

⑤ 同上。

⑥ 同上,第 372-373 页。

27

这些文字描写了参孙的决心与大利拉的诱惑

之间的冲突,这冲突刺进了参孙的耳朵和心里,令

他不能保持沉静。在慢节奏的叙述中,茅盾糅合了

两种讲故事的模式, 讲述参孙作为自由人的最后

一夜。 其中既有对参孙的身体力量与表情甚至面

部肌肉活动的医学解剖式的描述, 也有针对他充

满矛盾冲突的内心世界的深入表现。 石像般外表

与骚动内心之间的紧张被不同言说形式的结合所

加剧, 后者通常频繁地由间接引语转为自由间接

引语,最后再变回间接引语。这就造成了一种刘禾

称为“透明的思想”①的错觉,与高度视觉化、逼真

的肉身共同出现在小说中。 类似医学解剖的高度

可视性和多层言说形式的融合, 突出了整个文本

的戏剧性时刻。参孙的秘密一旦泄露,他就失去了

力量。但当参孙在监狱中做着苦力时,他的头发又

重新长出来。 此时,参孙坚守了他的秘密。 当他站

在腓力斯人的神庙上,依靠着柱子,他请求“主耶

和华,请你赐我最后一次神力! ”茅盾在这里用的

“神力”一词是他的创造,和合本、詹姆士王本《圣

经》和希伯来原文都是:“求你纪念我,上帝呀,求

你赐予力量给我参孙一次。 ”选择“神力”一词并非偶然。在茅盾的解读中,

参孙给腓力斯人带来灾难,摆脱奴役地位,都是神

力———他身上那股并未离开的内在力量———的结

果。 他的秘密力量是神力。 这是他作为一个士师,一个以色列人领导者的生命的基础:无疑,这是一

种肉体力量, 但却是由于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而被

神所赐予; 这力量是灵与肉的结合并最终战胜腓

力斯人。 这种二元模式可能与茅盾在犹太民族的

命运与犹太文学中看到的二元模式有关: 作为自

然主义与写实主义 (以科学主义和玄学的结合为

基础)的理想象征,对被压迫者的深入精神深处的

笔触和写实主义的描写,以及一种唤醒了“犹太精

神”的内在力量,在在指向一种新的写实主义。 茅

盾在文学写作中采用这种二元模式, 作为身体视

觉化和思想透明化的结合, 同时以大师般的手法

表现了肉身之勇力与天赋之神力,《参孙的复仇》便成为一部独特、复杂的表现生与死之力的戏剧。

结论

简言之,我结合现代中国社会里宗教、生物科

学和文学叙述,考察了一种特殊的互动作用。这一

互动发生在中国现代性形成时期, 新文学主要推

动者之一与他所观察到的特殊的宗教—写实主义

作品形式之间。 在探索表现人生的新方法的过程

中———这也是许多中国现代作家的共同经历———茅盾通过译介“新犹太文学”,认识了自然主义与

犹太教。他力求避免肤浅,通过意第绪文学发现了

表现现实的重要途径。在他看来,意第绪文学的风

格是兼顾外在肉身与内在灵魂, 通往繁复的实证

主义的现实,却又包含着精神性的真实和“神力”。对于茅盾对他所提出的“犹太的科学写作风格”的

热衷,我们该如何理解?仅仅是对宗教与写实主义

的结合产生的一般兴趣,还是在他看来,犹太宗教

有其他宗教所没有的某些东西? 我们该如何理解

茅盾一直使用“神秘”来形容宗教或者精神性的观

点?他对犹太教历史了解多少?他与上海的犹太移

民有过接触么?他是否接触到 1920 年代流行的希

伯来文学或犹太复国主义文学? 他把理想的写实

主义视作科学与精神因素的结合, 这种观点对文

学读者有多大影响? 《圣经》和宗教—科学—文学

这一三角关系能否提供一个框架, 去理解其他作

家的写实主义策略?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为我提

出的上述问题提供答案。【责任编辑 武新军】

① Lydia Liu.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 China, 1900 -1937(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2-113.

作者简介:Gal Gvili,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译者简介:明月,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