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 BCP3063 Sejarah Perkembangan Pendidikan Bahasa Cina Di Malaysia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MODUL PENDIDIKAN JARAK JAUH (PJJ ) Fakulti Bahasa dan Komunikasi Jabatan Bahasa Moden Penyunting dan Penulis: YAU CHEAK FATT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Tanjong Malim 201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

BCP3063

Sejarah Perkembangan Pendidikan Bahasa Cina Di Malaysia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MODUL PENDIDIKAN JARAK JAUH (PJJ )

Fakulti Bahasa dan Komunikasi

Jabatan Bahasa

Moden

Penyunting dan Penulis:

YAU CHEAK FATT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Tanjong Malim

2012

Page 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

目 录

————————————————————————————————

第一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介 8-14

1.1 前言:回顾与前瞻

1.2 华文教育的起源:私塾的设立

1.3 私塾的种类

1.4 私塾的发展与演变

1.5 新式学堂的诞生

1.6 结语

第二章 :现代新式学校教育时期(1902-1940) 15-23 2.1 前言:中国政治动荡的因素

2.2 马来亚现代华教史的开始

2.3 新式教育所产生的效应

2.4 英殖民政府对华校的干预

2.5 结语

第三章 :日治时期华文教育的黑暗时期(1941-1945) 24-31

3.1 前言:日本之占领马来亚

3.2 华文教育最黑暗时期

3.3 毁坏校舍,残杀师生

3.4 文化与教育的日本化

3.5 二战后的政治演变

3.6 结语

第四章 :战后及马来亚独立前的华文教育 (1946-1956) 33-48

4.1 前言:英殖民政府重新掌权

4.2 战后公民权和华文教育

4.3 战后重建及华文教育的困境

4.4 《1951 年巴恩报告书》

4.5 华社对《1952年教育法令》的反对意见

4.6 独立前后华文教育的发展

4.7 50年代华校学运的历史背景

4.8 结语

Page 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

第五章 :独立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 (1957-1979) 49-70

5.1 前言:萧规曹随

5.2 钳制华教的教育法令

5.3 华社对教育法令的反弹

5.4 独中的诞生

5.5 新经济政策与华文教育

5.6 从历史角度看独立中学

5.7 独中面对的困境

5.8 独中的复兴运动

5.9 结语

第六章 :八十年代马来西亚华教的发展 71-87

6.1 前言: 继续受困的华教

6.2 华小制度的争论

6.3 80年代之后华文独中的发展

6.4 南洋大学的创立与关闭

6.5 独立大学的申办过程

6.6 华文民办大专的创立

6.7 结语

第七章 :九十年代马来西亚华教所面对的挑战 88-105

7.1 前言:华社的坚决支持

7.2 《1996 年教育法令》的内容

7.3 九十年代私立大专的发展情况

7.4 母语教育的基本人权

7.5 承认新时代多元化的特征

7.6 华教斗士的贡献

7.7 结语

第八章 :教育法令对华教发展的影响 106-122

8.1 前言:独立初期的教育概况

8.2《1951 年巴恩报告书》条文

8.3《1952 年教育法令》

8.4《1956 年拉萨报告书》的建议

8.5《1957 年教育法令》

8.6《1960 年拉曼达立报告书》

8.7《1961 年教育法令》对华教的影响

8.8《1996 年教育法令》隐藏的危机

8.9 结语

Page 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

第九章 :华教面临 2020 年宏愿的挑战 123-143

9.1 前言:稍微宽松的教育政策

9.2 小学数理英化的实施

9.3 数理英化所产生的问题

9.4 《五年教育蓝图》对华教的影响

9.5 单元教育政策对华教的牵制

9.6 政府拨款不足对华校的影响

9.7 强化国民学校

9.8 教学媒介语的困扰

9.9 培植人力资本,加强竞争力

9.10全民教育和全人教育的推行

9.11 华文教育发展重现曙光

9.12 结语

第十章 : 建立华文大专的意义及政治因素的影响 144-154

10.1 前言:创立民办华文大专的意义

10.2 为华校生开创更多的升学空间

10.3 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

10.4 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10.5 培养更多的多语专业人才

10.6 中国的崛起意义非凡

10.7 政治因素和华人的选票

10.8 华教未来充满挑战

10.9 结语

Page 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

SINOPSIS KURSUS

Kursus ini memberikan pendedahan kepada pelajar tentang sejarah perkembangan

pendidikan Bahasa Cina di Malaysia. Perbincangan dan penelitian mencakupi tahap

perkembangan pendidikan Bahasa Cina pada zaman sebelum merdeka dan selepas

merdeka. Di samping itu, penekanan diberikan terhadap peranan badan-badan

bahasa dan tokoh-tokoh bahasa dalam memperkembangkan bahasa Cina sehingga

mencapai tahap bahasa Cina moden.

(This course exposes students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Malaysia. Discussions focus on the pre and post

independence growth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addition, emphasis would

be given on the role of language institutions and language experts in the stages of

deveplo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o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KUMPULAN SASARAN

Kursus ini ditawarkan kepada semua pelajar yang mengikuti Program PJJ Sekolah

Rendah (Bahasa Cina) bagi ijazah Sarjana Muda Pendidikan di UPSI. Walau

bagaimanapun, modul ini digubal khas untuk pelajar Program Jarak Jauh.

PERUNTUKAN MASA PEMBELAJARAN

Mengikut piawaian UPSI dan MQA, setiap jam kredit memerlukan pelajar

memperuntukkan 40 jam waktu pembelajaran. Oleh itu, bagi setiap kursus ini

pelajar perlu memperuntukkan 120 jam waktu pembelajaran. Anggaran agihan

waktu pembelajaran bagi BCP 3063 adalah seperti dalam Jadual 1.

Page 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

Jadual 1: Anggaran agihan masa pembelajaran BCP 3063

Aktiviti Pembelajaran Jam Pembelajaran

Bersemuka Tidak

Bersemuka

Membaca modul, ulangkaji, menyiap tugasan 40

Tutorial di Pusat 10

Tutorial dalam talian (E-Learning, contohnya

melalui BigBlueButton, Skype, dll.)

46

Forum (E-Learning melalui MyGuru2) 12

Video P&P melalui MyGuru2 10

Kuiz dalam talian melalui MyGuru2 2

56 64

Jumlah Masa Pembelajaran 120

HURAIAN IKON YANG DIGUNAKAN

Situasi yang memerlukan anda berfikir dan membuat refleksi

mengenainya.

Aktiviti yang harus dilakukan untuk memahami konsep yang

dibincangkan. Aktiviti termasuklah menjawab soalan, mengisi tempat

kosong, melakar, dan/atau mencari maklumat daripada Internet, buku,

dan sumber lain-lain.

Kuiz yang perlu diambil dalam talian yang menyumbang kepada markah

kerja kursus.

Forum yang perlu disertai dalam talian yang menyumbang kepada

markah kerja kursus.

Persembahan mikro- dan makropengajaran yang perlu dijalankan dan

dimuat naik untuk dipersembahkan kepada pensyarah dan rakan-rakan

lain.

Aktiviti latihan bagi membina kefahaman dan mengaplikasi konsep yang

dibincangkan. Kadang-kadang disertakan jawapan serta maklum balas

di akhir setiap unit.

Page 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

Aktiviti latihan yang disertakan jawapan serta maklum balas.

A

Page 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

第一章: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介

1.1 前言:回顾与前瞻

关于华文教育何时在本国立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郑良树先生(马来西亚华

文教育发展史·第一分册,页 9)却指出“远在 19 世纪初叶之际,私塾教育已经在华

族聚居的槟城、马六甲及新加坡等地陆陆续续地出现了。”易言之,华文教育可说随

着华人从中国南来马来半岛谋生而展开了新的旅程。在这将近两个世纪的日子里,华

文教育对我国的成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大马建国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文

教育在大马衍生与发展的路向,面对了许多人为的阻扰与障碍,因此一步步走来可说

风雨飘摇,充满艰辛,是华社焦虑与拼搏交织而成的一部斗争史。大马多元的教育体

系可说源自殖民统治时期,是大马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社会的一个特色。华文教育作

为文化传承及深化的一种方式或媒介,它是一种长期延续、不断变化的社会行为,并

深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本模组将着重于论述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也就是从萌芽时期隐含着浓厚的

中国意识和中华文化传统思维,直至与马来亚本土、西方殖民或其他种族文化的交流

和碰撞的过程中,经历许多动荡和冲突,进而产生许多变异。大马的政治环境虽不利

于华教的发展,但国际形势的变化或会淡化许多人为的争执;以前不利的因素因而减

轻或消失。今时今日,由于许多客观因素的改变,尤其是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与文

化舞台上已崛起成为富有影响力的大国,汉语和中华文化已广受瞩目而成为有“市场

价值”的语言和文化,谁还会去特意抗拒或轻视它的存在?大马华文教育虽然还会继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模组后,学生能:

了解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起源;

掌握私塾教育的操作情况;

说出新式华校形成的原因 。

Page 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

续面对一些人为的干扰,但总体来说它今日的精神面貌已大为改观;它生长在这一块

土地上的根,已渐渐扎实和茁壮,不容易倾斜或倒下。所谓时过境迁,以旧观念旧思

维来审视大马的华文教育的发展是不合时宜的。

21 世纪地球村的到来使国土的疆界日益模糊,是时候大马的教育制度应站在不同

的高度望向世界,以培养出有魄力、有学养、有自主能力及多语的大学生,这才是国

家民族之福;如还有政治人物在不同源流学校的范畴内兜圈子或制造问题,那是极之

无谓和短视的言论,肯定会引起许多不满和反弹。华文教育因而有了新的希望和契机,

发展会更为顺畅。

1.2 大马华文教育的起源 :私塾 的设立

早期南来的中国移民,大多数源自中国南部如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的贫苦大众,

他们多数为商人、技工、务农者和劳工;南来之后他们只能在马来亚扮演一些小角色,

如成为小商人、工匠,或在种植园丘和矿场充当劳工,他们的原意是想寻找生计,多

挣些钱然后衣锦还乡。但华人向来关心与重视子女的教育,特别是移居海外的华人面

对的是多元文化环境;南来之后,生活安顿了下来,而移民的人口也渐渐多了,于是

华人移民就会想到须給子女接受教育,传承中华语言和文化。而也有一些“峇峇”

(Wikipedia:峇峇的含义, 一般上指明朝(或之前)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

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淡马锡(新加坡)一带的中国移民后裔;這些明朝后

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峇峇,女

性称为娘惹。他们之中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他们的子女由于受原住民生活习俗的影

响,往往对华语或中华文化不甚了解。),由于景仰中华文化,在经济许可下便创办

了一些华文私塾或义塾,让自己的子女或其他同乡的孩子学习华文。

郑良树先生根据史料考证,证实在 19 世纪初叶私塾教育在槟城、马六甲及新加坡

等地萌芽,其可知悉的情况大致如下:

Page 1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

1.马六甲:根据传教士米勒的报告显示,于 1815 年期间,马六甲已有三间华文学堂,

其中一间是传教士所创办,另外两间,颜清湟认为“是闽人创办的学

校。”1 马六甲出版教会委刊也提出说于 1815 年马六甲有九间华人私塾

学堂,其中八间供福建学童升学,约有 150 名学生;另一间为广东儿童

就读,约有十几名学生。

2. 槟城: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据说槟城有三间华文学堂和一间女校,皆以阅读圣

经为主;鉴于史料有限,详细情况无法进一步了解。

3. 新加坡:在开埠之前,岛上已设有马来古兰经学堂(Malay Koran Schools),也

有不少华人私塾;在 1819 年开埠之际,牧师弥尔敦(Samuel Milton)

在勿拉巴沙律创立一间专供华、巫儿童就读的学堂。1829 年,德国传教

士汤生指出新加坡当时有三间华文私塾,一间是以闽方言教学,坐落在

北京街,学生二十二名;另外两间以粤语教学。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最早可追溯到 19 世纪初叶的说法是可信的。作为海峡殖民

地,当时的马六甲海峡、槟城和新加坡的商业有较大的发展,而华侨人数也逐渐增多。

有一些人开始感到有必要为他们的子女进行中华文化教育。因此,华文私塾纷纷出现。

这些私塾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教师使用闽、粤等各地方言授课,学生也

只限于招收同乡子女。在这个时期的华人对于文化认同首先表现为对血缘关系和祖籍

地的认同。而乡团组织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功能

为华人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条件,成为华人依靠与归属的社会组织。

华文私塾一般由华人社团或个人创办,地点多设在会馆、宗祠或庙宇等建筑物内,

环境条件非常不理想。 学塾设备可说因陋就简,既无科学设备,也无课外活动,教室

空间狭窄且光线暗淡,空气污浊。师资匮乏且无专业训练,一般的教师多由风水先生、

相命师、书记及书信代写人担任。其中较具规模的私塾为建于新加坡的崇文阁(1849

1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一分册),第 9 页,参见颜清湟《海外华人史研究》,页 283-342,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

Page 1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

年)和萃英书院(1854 年);1886 年建于马六甲的华英义学, 1888 年创办于槟城的

南华义学等。私塾教育模仿中国教导《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四书”

之类的经典古籍,同时也教导书法和珠算等。除了修身养性之外,私塾的着重点是实

用,主要是教导华族子女谋生之道,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私塾教育可说没有年龄

的限制,时间或长或短;私塾也可能是短期性的、间歇性的。

1.3 私塾的种类

私塾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富有者“自请”塾师至家中,为自己及亲人子弟授课,此所谓教馆、

坐馆;

第二种是塾师在家中“自设”讲帐,就在家中开馆授课,此所谓家塾、私塾;

第三种是义学或义塾,即由富裕者个人或群体,礼聘教师,在一个公共场所设

塾,公开招收族中子弟或贫寒子弟,免费授课。

当时海峡殖民地之一的新加坡,就拥有上述三种类型的私塾学堂,其中第一和第

二种类型的数目不少,而第三种则“多至不胜言”。设在新加坡的崇文阁(建于 1849

年)和萃英书院(1854 年设立)尤其得天独厚,不但获得侨生峇峇陈金声及新客移民

的支持,也获得福建帮及其他帮派的声援。陈金声受过良好的教育,能操福建方言、

马来语及英语。他于 1844 年协助创立陈笃生医院,并资助创建第一间私塾学堂崇文阁。

由于崇文阁附属在天福宫,发展受到限制,所以五年后,陈金声又创立了萃英学院,

一所正式的学堂,它以一种新的形式教育新生代;它经费充裕,有三间教室,采用闽

南方言教学。

“土生”或“峇峇”虽不尽可能使用中文,但他们仰慕中国文化价值与美德,也

保留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并以中华文化为荣。但现实的问题是,马来语和英语在马六

甲和新加坡乃是商场及上层社会的强势语言,因此,在遵从孔孟儒家思想之际,崇文

阁及萃英书院也教导一些英语科目。由此观之,这两家私塾不但办学认真,而且书院

Page 1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

各方面都已制度化,甚至实行检查学生的成绩及塾师的表现,并进行类似“校外考试”

的鉴定工作,办学可说已进入理想的的轨道了。

可惜的是,萃英书院发展到晚期,由于主持之人陈若锦“醉心西化,视中国教育

为无用”(郑良树,页 27),只好在“业不可亡”的心态下持续,再也无法负起新时

代的任务。

1.4 私塾的发展与演变

华人喜爱办学的习惯由来已久,或许这是导源于“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所谓

“己立人立,己溺人溺”以人为本的情操吧!崇文阁及萃英书院的创办可说是陈金声

及社会贤达,为回馈社会当时的需要而发起的。

1868 年叶亚来担任吉隆坡的甲必丹后,于 1884 年创设私塾学堂,堂址设于今

日谐街广肇会馆的对面,有学生十二人,采用粤语教学,一年后学生增至五十名。过

后,由政府承办,易名为“唐文义学”。“公开式”的义塾较有制度及上轨道,但开

销颇钜,因此叶亚来的义塾难以维持,可想而知。

“自请”或“自设”的教馆和家塾,通常是由塾师以“一脚踢”的形式处理,

因此开销少而较易生存,但其弊端是设备简陋、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参考书极为匮乏,

而又无良师益友的切磋互助,其程度一般都低落。

“两极化”也是私塾学堂的一个弊端,有的趋向学习中文,有的则全学英文,

为人诟病。由于英语为英殖民语言,市场价值大,有志者不可不学,因而华族子弟接

受英语教育的人数众多,华文私塾有下滑的现象。李瑞清(郑良树,页 36)的报道指

出:“……西学横行,华族子弟甘被“楚材晋用”,此局面已是一面倒,而不是两极

化了。”

1.5 新式学堂的诞生

20 世纪初叶为马来西亚华校走向现代化的开始,其导源乃为中国内地所进行的教

育改革(林水檺,页 217)。中国虽为“中原”之国,可在面对西方列强侵袭时却不

Page 1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

堪一击,成为强弩之末,任由宰割;因此,中国在历经鸦片战争(1840-1842)失败的

耻辱之后,民心震撼,而且中国还需为战败而作出巨额的赔偿,割让土地、港口等作

为战争的损失。于是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改革自新之议,学习西方的科技以提升军事配

备。可是陋习积存已久,新的改革却遭受到守旧之士的非议;几十年的自强运动并未

成功,而在中日甲午战争(1894)中,中国再次上演滑铁卢惨遭推行“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於 1867 年即位)的日本所败。这次的羞辱非比寻常,因为中国原是一个历

史悠久的大国,如今却遭受日本一个小国的胯下之辱,情何以堪?

中国知识分子遭受如此大的耻辱,可说刺激良深,于是图谋应急之道在所难免。

康有为、梁启超等所领导的维新派,急切地要求变法以革新朝廷的衰颓之势。光绪皇

帝也觉悟到,要重振如此孱弱的国势、要富国强兵,惟有走向现代化之路才能自救,

而改革教育正是当务之急。于是他在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指示全国进行

教育改革,革除封建保守的科举应试教育,建立起现代式的教育制度。

于是中国旧式的学堂,从京师、省份、书院、义学等学堂,一律改为兼习中西

学的学堂,并予以层次化: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则设小学。同时

奖励私人兴学,并劝导及协助海外华人创办新式学校。清朝廷除停止八股文取士、废

除科举考试(1905)之外,并主张改学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

讲求实学实政为主。这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但在中国国内实施,同时也推广到

海外,包括许多华人移居的马来半岛,以收同声同气之效。马来西亚的华人受到中国

教育改革的影响而展开兴学运动。20世纪之初正是马来西亚现代华教史的开始,当时

的华人凭着对华校的关注及建校的意志,热烈地创办现代学校或革新旧式的学校的体

制。

1.6 结 语

华文私塾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虽普遍存在于华族聚居的市镇,但由于它简陋、守

旧、落伍,而又遭受英文私塾的冲击,因此停滞不前,渐有衰败的趋势。义塾虽好甚

Page 1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

至进行双语教学,但开销庞大而肯解囊者又不多,因此水准参差,发挥受到限制。华

人的崇洋心理,更造成就读于英文学塾的华人子弟日益增多,难以抗衡。总而言之,

不管是主观或客观因素,华文私塾都落在后头;从主观因素观察,华人兴办私塾或学

堂,是由于儒商或某些华社领袖出钱出力所达致;但儒商之中许多是华侨“峇峇”出

身,他们接受的是英文教育,因此义学之中,多双语教学,然后渐渐改为英语。传教

士兴办或主持的学堂一般比较先进、设备也较系统化,并获得家长的认同,所以生存

空间大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客观因素,马来亚是个多元的环境,而掌权的又

是英殖民政府,英语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基督文化的传播也帮了私塾英化一个大忙。

英殖民政府对华文私塾或学堂并不干预,也不闻不问,这造成华文私塾、学堂或义塾

的路特别难走,坎坷不平。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郑良树:《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史》(第一分册),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

会出版,1999。

2. 林水檺:〈独立前华文教育〉,林水檺、何国忠、何啟良、赖观福编:《马来西亚

华人史新编》(第二册),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

3. 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吉隆坡:教育出版社,2009年。

4. 庄兆声:《马来西亚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5. 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第二版),雪兰莪州:董教总教育中心,2002

年。

讨论一:

1. 简述华文私塾兴起的原因、其类型及操作情况。

2. 英语私塾为何比华语私塾更受欢迎?

Page 1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5

第二章:现代新式学校教育时期(1902-1940)

2.1 前言:中国政治动荡的因素

中国连续在鸦片战争(1840-1842)、甲午战争(1894)遭西方联军及日本之舰艇

利炮所败,成为跨下之辱后才惊醒自己军事设备之不足,于是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变革

自新之议,冀能模仿西方之科技以改进军事设施。于是 1894 年光绪皇帝指示全国进行

教育改革。经由中国清朝政府的教育改革,革命浪潮的冲击,科举的废除(1905),

近代的学校制度才于 1901 年开始出现,它取代了中国几个世纪以来陈旧的教育制度。

当时马来亚的华人受到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而展开兴学运动。20 世纪正是马来西

亚现代华教史的开始。当时的华人凭着对华校的关注及建校的意志,热烈地创办现代

学校或革新旧式的学校体制。新式华校陆续出现,这些华校多采用 6 年学制,并以清

朝维新运动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目标作为课程纲领的学校。

2.2 马来亚现代华教史的开始

马来亚的侨民社会向来跟中国保持密切的联系,清朝的大臣如康有为、梁启超,

革命志士孙中山等人,或为保皇或为完成革命志业,时而会到马来亚以寻求资助。20

世纪初期,因受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马来亚开始出现新式华文学校。一些“新

式”的课程如修身、读经、华文、英文、历史、地理、算术、物理和体操等很快便取

代了旧式的四书五经、尺牍等学科。这类华文学校在开始阶段,不论学制或课程,或

是所使用的教科书,都沿用中国的版本。由于采用了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华人方言

群体的观念日渐淡薄而彼此之间的来往较为频密与自然,而血缘宗亲关系和地域文化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模组后,学生能 :

了解新式学校快速成长的原因;

华语在华社所扮演的角色;

说明英政府阻止新式华校发展的理由。

Page 1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6

地位终于让位予整体的中华文化。不论是学堂或学校纷纷改用华语作为教学媒介,并

全面开放招收不同方言群体的子女入学。

1904 年,槟城中华学堂的创办,为马来西亚近代华文学校的开端。之后,相继有

吉隆坡尊孔学堂(1906)和怡保育才(1907)的建立;1915 年槟城阅书报社创办钟灵

学校。

可能是受了西方风气的影响,华人社会在历史上第一次重视女性教育,开始创办

华人女子学校。最早创立的 3 所女校是:吉隆坡坤成女校创立于 1908 年;1914 年怡

保华人女校(后改名为霹雳女校) 也跟着建立;1920 年槟城福建女校(后改名为槟华

女校)也设立起来。1904—1920 年期间,由于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基本上持放任态度,

再加上中国革命思潮,尤其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马来半岛的影响深远,华侨因而

掀起了极大的办学热情。自 1913 年起,在新成立的“华侨学务总会”的倡导下,华社

兴办华文学校已蔚然成风,不论大城小镇,都有华校。根据统计,从 1904 年到 1918

年,新、马的华校已经达到 300 多所。这一时期,华侨因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与中国

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华文教育也逐步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化,教学媒介语也由中国普

通话或华语代替了地方方言,这无疑是一个深具历史意义的发展,其影响可说深远。

2.3 新式教育所产生的效应

新式教育带来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这之前,华社创办的私塾充满了方言与宗亲色

彩,都各自为政并只招收自己方言群的子女,华族之间的隔膜浓厚及难于跨越。新式

教育的诞生及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很好地为华社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从旧式教育过

渡到新式教育,不只象征办学的进步与成长,同时也有效地团结了华社并为华社日后

的发展凝聚了力量。这印证了“语言为民族的灵魂”这句话的真实;缺乏华语作为华

族的沟通工具,不同的华人方言群在交流时会产生“鸡同鸭讲”的情况。他们会互相

猜疑、互不信任,进而为了某些利益而互相殴斗。马来半岛华人党派之间为争夺“地

Page 1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7

盘”而血拼的事件,早已写进了本地历史。因此,华语作为华社的沟通与团结语言,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华人固有的传统儒家重视教育的文化思想,也是新式教育易以发展的主因之一。

当时华人办学是草根儒家思想的一种实践。总的来说,新式华校迅速增加的四个因素

是:

第一,是民族意识提高。康有为的保皇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在南洋一带的

奔走和宣传,无疑地,给各地华社上了一堂民族教育课。他在南洋广设学堂,提倡民

族教育以及推动孔教会,使华族认同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孙中山先生和他的革命党人

士在马来亚风起云涌,宣传恢复汉族的历史文明,鼓吹振兴中华的国际地位,更是唤

醒了本区华族的民族意识。在这样的鼓动之下,华社先知先觉者纷纷带头,成为炽热

的办学热潮的最大原动力。

第二,时代精神的感召。清朝的覆亡,意味着旧时代的结束,一切腐败无能到此

结束;民国的建立,象征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迈向新的制度和希望。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就教育方面而言,其课程内容及教育精神已经和旧时代有很大的

不同。民国元年,蔡元培改革教育使教育摆脱“忠君”、“尊孔”的旧传统,又加强

“体操注重兵式操”的“尚武”精神,使教育和富国强兵挂钩。如此改革,既大胆创

新,也显露出一种新气象。创办新式学校,宣扬这种新的精神和气象,乃成为当时华

社一种潮流。

第三,受学务会的激发。在清末的时期,为了资援及发展南洋各地的华文教育,

清廷在各区都会设置一个学务会。民国开元之后,马来西亚也先后设置类似的组织。

根据资料的记载,当时已有英属“华侨学务总会”(1913 年设立,会址在新加坡)、

槟城华侨教育会(1913)、霹雳华侨教育会(在怡保,成立年份已失考)、雪兰莪华

侨教育会(在吉隆坡,大约在 1910 年代成立)及马六甲华侨教育会。这些教育会,无

疑地,对华教的创办有着很大的激发作用,是华社创办学校的另一个原因。

Page 1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8

第四,是对新生一代的责任心。民族形塑起来之后,秉承儒家思想舍身为人、人

溺己溺、救国爱民的意识特别强烈,尤其是处身于这个由英政府管理统治的国土,环

顾四周,都是不同肤色的种族与陌生的文化,所以华社须自强不息不难理解。经过五

四新文化运动洗礼之后,华族各方言群之间的沟通增加了,而隔阂自然减少。因此团

结华社的呼声以建设大中华的新精神,自然响遍整个社群;许多有远见的华社侨领,

抱着强民富国的精神,扛起了办学的担子。直至今日,在一些校史里,还能读到一些

为建立华校而艰苦奔走、感动人心的故事。这是时代精神的感召,在这多元种族的土

地,为了华裔子女的将来,华社踊跃办学的心态自然流露。

上述几个要点,应该是那个时期华社全民办学热潮的主要原因,也和民国的建立

有直接的关系。民族意识的提高、时代精神的感召,加上和保皇派与革命志士的互动

与联系,促使“学务会”在各州成立,建校运动可说水到渠成,容易得多。因此,国

民政府的创立促成了空前的办学热潮,涵盖马来半岛和东马两州。

2.4 英殖民政府对华校的干预

英殖民政府在开始阶段对华校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不予以协助也不加以阻止。

但华校的发展迅述而教员与学生人数也不断上升,若让华文教育继续滋长而日渐茁壮,

殖民政府深恐有朝一日将难以驾御,使其利益受损。而此时中国动荡局势的发展使英

殖民政府改变初衷。自 1920 年后,英殖民政府因中国掀起抵制日货运动,触怒“英日

同盟”,重掀欧美联军侵略中国的事实,开始加强对华文学校的管制,于是英政府在

1920 年 10 月颁布实施了《 学校注册法令》”( Registration Of Schools

Ordinance 1920)。这个法令规定凡有十名学生的学校都必须註册,任何学校若不获

当局所发出的註册証,就属违法;教员及学校管理人员如校董之类也须申请註册;政

府提学司和督学有权巡视及管制学校,同时他们也有权视察学校的书籍与文件等。若

有学校或教员被认为进行有损殖民地政府及公眾利益的政治宣传活动,政府即可宣布

其为违法,进而取消其註册証。此外,英政府还对华校的课本和课程作了一些规定,

Page 1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9

列英文为华校的必修课之一,并对华校使用的教科书严加审查与限制,一旦发现有政

治色彩,就列为禁书。在此法令下被驱逐出境的有新加坡的庄希泉、陈新政、余佩皋、

宋林木、钟乐臣等华教人士。

《1920 年学校註册法令》表面上虽说是用来管制所有学校,实际上其矛头乃对準

华校,想将之牢控及监督,并且阻止华校师生参加有关政治方面的活动,以免损害殖

民地政府的利益。这个法令实施之后并于 1926、1934、1938 等年度进行多次修改,

以加强对华校的约束和管制。1925 年,英殖民政府针对学校注册法令条款加上一项修

正案,赋予教育总监权力取消参与“颠覆活动”的教师注册,并禁止采用含有反英政

府内容的教科书。1925-1928 年之间,至少有 315 所华校因违反学校注册法令而被关

闭。取消的理由是它们被利用来作为有损殖民地利益的政治宣传工具;政府也同时关

闭为华裔工人和成年人开设的夜校。

该法令的实施为华校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1935 年,殖民政府就禁止了 16 家出

版社的 84 种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之后,还采取通过向被管制的华文学校发放补助金

的办法加强对华校的监控(主要指对课程和教科书的监控)。但因当时绝大部分的华

文学校,既有来自中国的经济资助,又有当地华族社区财力上的支持,故多不接受殖

民地政府有附加条件的资助。如 1931 年马来亚地区共有 881 间华文学校,其中只有

153 间接受殖民地政府的经济资助。当时的教育总监温思德(R.O.WINSTEDT)还规定

只有用方言教学的华校才有资格领取政府的津贴及提供师资和课本。

马来半岛华校所用的教科书大部分来自中国商务印书馆及中华书局,内容皆以中

国文化、人物、地理、历史及党国意识编写。战前的华校师资来源共有五种:

(—)由学校当局从中国聘请过来执教;

(二)在中国师范毕业,亲自来马来半岛谋职;

(三)因清党逃亡到马来半岛谋职;

(四)向往南洋美好的生活,南来任商店财副(账簿员),后来转行当教师;

Page 2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0

(五)华侨子弟由中国学校毕业回来后当教师。(莫顺生,10-23页)

二十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是马来亚华文教育发展蓬勃的时期。除了华小迅速

发展外,华文中学也开始在各城镇建立

起来,导致规模越来越大,学校间数大幅度增加。五四运动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思

潮对马来亚的华文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华文课本由文言改为白话,教学媒介由方

言改为华语,而且增授英语等实用科目。这切合马来亚的多元环境需求,因此华校学

生人数大幅度上升,而英校学生人数则下降。改革后,新的课程内容出现了;课程内

容包括传统文学、历史、地理、伦理、科学、语文、算术、歌唱、体育等。当时马来

亚华文教育的学制、媒介、教学法与教学目标等皆受到中国教育制度的影响。这显示

中国早期关心海外华侨社会的发展及对海外教育的支持,从政治与文化层面考量,中

国负起应有的责任是责无旁贷的。

本地华人因受中国大变动影响,曾进行反日示威和以行动表示对英政府的不满。

英人由于军事侵略中国,同时又榨取中国及其他殖民地的资源,包括马来西亚的经济

利益;因此,眼见华校在马来亚的蓬勃发展,担心其势力的过度膨胀,将有損英人的

殖民统治权。加上英政府心目中以为华校是马来亚以外的政治集团用作宣传的工具,

遂对华教心存戒惧,终于通过法令加以控制,《1920 年学校注册法令》于是因应而生。

此外,英殖民政府也尝试运用其他手段,例如在经济上支援华校,主要是阻止华校师

生参加有关的政治活动,以免危害英殖民政府的利益。1923 年英政府制定有关“津贴”

学校制度,其实是想加强对华校的控制,以金钱来控制华校的发展。政府委任一名副

教育总监与一名督学官,专司华校事务执行监督华校任务。

从 1924 年开始,殖民政府对接受政府检察和监督的华文学校提供津贴,但数目微

不足道。1924 年津贴 33,000 元,只占该年教育总开支的 1.6%;1938 年提高至

195,000 元,只占该年教育总开支的 5.1%而已。据 1937 年马来亚高等教育委员会报告

书所提供的资料,当年华文学校学生共有 86,289 人,约爲英文学校学生的两倍。这说

Page 2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1

明了儘管受到各种压制,华文学校仍然蓬勃发展,表现了它的坚韧生命力。根据另一

项资料显示,到了 1938 年海峡殖民地与马来联邦已有华校 1015 间,学生 91,534 人,

教员 3,985 人,马来属邦柔佛州则有华校 245 间,学生人数达 14,423 人,至於东马,

沙巴州 1939 年有华校 59 间,学生 4,779人;砂拉越州 1938年已有华校 144间。

由此可见,殖民政府对华小的津贴有其政治目的。殖民政府也试图在英校提供免

费学额予某些华校生,以吸引华校生转入英校。1929-1934 年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 担任总督,华校进一步受到控制。许多课本被禁用,华校教师被限制只能

由马来亚出生者担任,以及委任更多监督官等。1935 年的《政府公报》列出英政府禁

止当地注册学校所采用的数十种教科书,同时也多加限制给予华校的津贴。政府大力

资助巫、英学校令华校产生更大的疏离感。金文泰退休后,汤姆斯接任(Sir Shenton

Thomas ),他并不同意金文泰过度强调英文及马来文化的教育政策,继任后不久,他

恢复给予华校津贴的措施。

英殖民政府在 1924 年及 1931 年分别在海峡殖民地及马来联邦增设专司华校事务

的副教育提学司及华文学校视学官,加强对华文学校的管制。东马 19 世纪至 20 世纪

初叶的华文教育也极有进展。本世纪 20 年代,沙巴的华校已有不少过 17 间,砂拉越

则不少过 34 间。1924 年砂拉越设立教育部,设章程,颁布《学校注册法令》等,也

对华校进行管制。政府从 1935 年开始主办华文小学及初中毕业考试,同时政府也津贴

华校师资训练班。1940 年英政府拟定了新的华文小学及中学统一课程。

1930 至 1932 年华校的发展陷入低潮,因为世界经济不景气,马来西亚经济衰退,

百业萧条,造成许多华人离境。虽然如此,鉴于学校和学生的激增,30 年代也出现了

华文高级中学。1930 至 1940 年间,新马的中学就有:新加坡方面,有南洋女中

(1930);槟城有钟灵中学(1931);吉隆坡有尊孔中学(1935)、中化中学

(1939)、坤成女中(1940);新加坡有华侨中学(1938)、中正中学(1939);怡

Page 2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2

保有育才中学(1940);柔佛有中化中学(1940),等等。有了高级中学之后,华文

教育更向前跨进一步,离开完整的教育体系也越来越近。

英殖民政府从漠视、放任到注意、承认,并以监视来管制华文教育,有其政治及

经济利益的考量。1934-1938 年是另一个华教发展高峰,是巩固期;因为不止小学,

连华文中学也已迈开了大步,向前跃进。

2.5 结 语

从漠不关心、放任自由到实行《1920 年学校注册法令》,殖民政府对华校的管制

源于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究其实是担心华校受到强烈的民族主义的影响。中国掀起

的抵制日货运动,触怒“英日同盟”实为主因,因为政治与经济因素挂帅相互影响,

殖民政权担心其利益会受到侵蚀。因此开始加强对华文学校的管制,于 1920 年 10 月

颁布实施了“ 学校注册法令”,镇压与驱逐出境华教异议分子。1935 年,殖民政府

就禁止了 16 家出版社的 84 种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之后,还采取通过向被管制的华

文学校发放补助金的办法加强对华校的监控(主要指对课程和教科书的监控),但因

当时绝大部分的华文学校,既有来自中国的经济资助,又有当地华族社区财力上的支

持,故多不愿意接受殖民地政府有附加条件的资助。

因此,截至 1942 年日本占领马来亚前夕,先后有 315 所华文学校以各种理由被

取消注册。但是总体来说,华文教育仍呈现出发展趋势,有一组统计数字可以说明:

1937 年,马来学校学生为 90436 人,而华文学校的人数接近马来学校数字,达 86289

人。这一时期,华文教育持续发展是多方面的,既有华人认同中国的原因,也有华文

学校收费低廉等原因;当然,侨民身份与中华文化的影响,也是当时华人不能跟华文

教育切割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Page 2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3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郑良树:《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史》(第一分册),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

会出版,1999。

2. 林水檺:〈独立前华文教育〉,林水檺、何国忠、何啟良、赖观福编:《马来西亚

华人史新编》(第二册),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

3. 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第二版),雪兰莪州:董教总教育中心,2002

年。

4. 陈剑虹:〈战后大马华人的政治发展〉,林水豪、骆静山编:《马来西亚华人史》,

吉隆坡: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1984。

5. 教总 33 年编辑室编:《教总 33 年》,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1987 年。

讨论二:

1. 新式教育为华社带来些什么好处?

2. 英政府怎样干预新式华校的快速发展?

Page 2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4

第三章 :日治时期华文教育的黑暗时期(1941-1945)

3.1 前言:日本之占领马来亚

正当华校蓬勃发展之际,日军于 1941 年 12 月 8 日向英美宣战,一方面是偷袭珍

珠港,另一方面则挥军南下占领本区,进而攻陷整个东南亚。日军从泰南迅述南下,

只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即 1942 年 2 月 15 日,新加坡也跟着沦陷。本区于是进入三

年零八个月的血腥统治,被践踏在日军的铁蹄下。日军把马来亚改称为“马来”,新

加坡则为“昭南岛”,槟城为“彼南州”。

这之前,华社与华教由于日军的侵略中国,曾多次掀开反日运动;日军之占领马

来亚,使本地华社陷入风声鹤唳之境,危机四伏。华教很快便进入黑暗时期:学校被

关闭,校舍遭破坏,师生受凌辱杀害等,命运悲惨不堪。占领新加坡之后,日军宣布

所有公立学校全部关闭,以作出新的安排。相比之下,在英、华、巫、印四种学校之

中,华校遭受破坏的程度可说最为惨重,是一种疯狂的报复行为!这些不人道的破坏

是蓄意的,可说充满恶意,主要是日军为了发泄内心积累已久的仇恨。

3.2 华文教育最黑暗时期 (1941-1945)

在日军佔领马来亚时期,在我国的三大民族之中,日本侵略军对华人施以极端残

酷的手段。事缘由于日本法西斯主义者在三十年代并吞满洲之后,野心勃勃,企图侵

占中国北部而受到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惨痛教训而心有不甘。华社与华校愤怒抗议帝国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模组后,学生将理解 :

日军占领马来亚后对华校所造成的破

坏;

华校师生在日治时期的牺牲及其原因;

日军的日本化政策。

Page 2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5

主义暴行的浪潮,加深日本侵略军痛恨华族,伺机报复,造成日后的血腥屠杀我华族

同胞。在这种政治背景之下,许多反日的华校教师与学生惨遭杀害,或被迫逃亡。绝

大多数学校被迫停课,奉日军之命而复办的寥寥无几。许多校舍被破坏或佔用,是马

来西亚华文教育所经歷的最黑暗的时期。

1940 年代,日本侵占马来亚时期,举国上下涌起抗日热潮,日军因此展开肃清抗

日分子运动,从新加坡扩展至马来半岛,大事镇压“敌对的华人”。根据统计,1942

年 3 月 3 日,共有 70699 名华族“抗日”分子被扣留。更甚的是,所有华人受到检举,

而那些受怀疑为间谍或情报员者,一律被逮捕、严刑拷问或杀害。尤有进者,有些日

本宪兵对华人新村不分青红皂白指所有村民皆是抗日分子,而展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此外,许多华文学校被关闭,校舍被日本侵略者占用作为军事用途,校园被辟为菜园,

师生被逼种菜,教学设备更是严重毁损。后来虽然允许一些华校复办,开始尚能教华

文、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主科,废英文改授日文;过了几个月,日文、日语为教学

媒介语变成主科,华文每天只有一小时;最后,军政府甚至将校名上的“华文”二字

去掉,改以街名为校名。这不但打击了马来亚华教的发展,而且也削减华教的中华文

化传统特色。

这 段 时 期 的 马 华 社 会 遭 到 空 前 的 浩 劫 , 其 变 化 可 说 翻 天 覆 地 。

日军在占领马来亚的过程中,残杀许多抗日份子;那些被怀疑曾经参与筹款救亡中国

的华社领袖大批被杀害。少部分领袖则逃亡海外,如著名的抗日救亡领袖陈嘉庚逃亡

荷属东印度,方能保全性命。马来亚华人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呻吟;在经济上,

华人被迫交纳“奉纳金”巨款以赎华人战前支持抗日之罪;而此时又适战乱时工商业

务萧条,许多生产事业停顿,华人失业者众多,生活苦不堪言。在文化教育方面,日

军的占领使多数华校关闭,仅存的华校被迫取消校名,并以日语取代华语为主要之媒

介语。同时,勒令师生每日上课前朝东深鞠躬向天皇致敬。在这兵慌马乱时期 ,用于

维系华社的传统价值也受到破坏。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卖友求荣,或出卖民族

Page 2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6

的利益,为日军效劳成为“汉奸”、“走狗”一族,助纣为虐;有些妇女则以出卖肉

体为生。

3.3 毁坏校舍,残杀师生

1941 年年底,日本军队南进,占领了马来亚,把当地的学校作为行政中心或集中

营; 一些学校用来开日文班。英殖民地政府以前所开设的大专学府,师训学院及各语

文源流中小学校几乎完全关闭。

1942 年 2 月,日军攻下新加坡,迫使 13 万之众的英国军队向只有 5 万人的日军

投降,并让日军很快占领了整个马来亚。在日治时期,华文教育被终止。日本政府迅

速推行法西斯统治并继承了英国人对不同种族“分而治之”殖民统治策略,推行更为

极端化的种族政策。他们对华人进行疯狂迫害,对马来人和印度人加以拉拢利用。

1942 年 3 月中旬,日本军政下令所有接受英国与没有接受殖民政府经济支援的华校向

新政府登记。然而,当时的华校教师大部分都已经逃走,那些未逃走的也不听从日军

的命令。结果,这些学校不能在制定的日期即 1942 年 4月 27日重新开课。

占领马来亚后的日军,任意毁坏和关闭学校,并把许多学校改为行政中心或军营;

一些校园则被辟为耕地,以种植木薯、杂粟等。一些学校则用来开办日文班,取代华

文教学。至于一些大专学府,如师训学院、各语文源流中小学校等几乎完全陷入停顿

或关闭状态。此外,日军更通过“检证的方式”对知识分子展开大整肃、大杀害;曾

经积极参与活动的,都遭到清算的命运。而一些学校,例如钟灵以宣扬三民主义作为

创校宗旨,同时对各种中国政治活动作出积极响应,其师生成为日军追捕杀害的对象。

根据统计,遭杀害的教师有8 位,学生则有 46 人。(郑良树,《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史》

第二分册,页 415。)其他学校的师生肯定也面对同样的命运,只是由于战后资料不

足,也没有人去作统计,所以被杀害的人数难以知晓。

在日治时期,华文教育大部分被停课或陷入瘫痪的状态。数据显示,1941 年时新

加坡各源流学校及学生人数甚为可观,英文、马来文及印度文学校共 128 所,学生人

Page 2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7

数 42,800 人;华校则有 370 所,学生人数是 38,000 人。到日治时期,各源流学校

只剩下 80 多所;其中华小 21 所,学生 2,543 人,其他源流 66 所,36 所为英校,22

所马来学校,而印人学校则是 8 所,学生下降至 10361 人。马来亚华小因掀起反帝国

主义浪潮,导致那些涉及华文教育的华人,受到特别残酷的虐待。华小的教师和学生

以及其他外表酷似“知识分子”的都一律被逮捕,从此在人间蒸发。

3.4 文化与教育的日本化

日本政治时期,当局强制推行日本的奴化政策,除大事破坏校舍及关闭学校之外,

日本军当局也全面推行日语运动,把华、英学校改为日文学校;并毁坏华文书籍文献,

禁止使用华文华语,鼓吹“大和精神”,普及日本语言文字。印、巫学校则获暂时保

留原来的教学媒介,而华校则经过慎重调查、部署和策划之后,批准重开但教科书被

禁用。华校获准复办,但其数量落在其他源流学习之后,且附有各种规定来加以压制。

以新加坡为例,只有 25 所华校获准复办,这导致许多儿童不是失学,就是被迫转往日

本学校就读。这些学校所授的课程,重点是日语,许多家长不愿送子女到日军控制下

的学校,便请补习先生教授子女,或知识分子集合几家学童,秘密开班补习华文。

马来半岛的情况相差不远。华校的办学精神向来以传扬丰富的中华文化,举凡校

名、校歌、校训和校徽等,都寄寓深远,以陶冶品德操守为目标;就以校名来说,新

加坡的养正、崇本、爱同及端蒙,吉隆坡的尊孔、坤成等,都是极富中华文化的特色。

日军的此规定使深具中华文化传统特色的校名荡然不复存在。至于校训、校歌、校徽

和课本等,不是明令更改,就是索性禁绝。日军占领本区后,一纸令下所有华校必须

以街道命名,不准沿用旧的名称。这无疑把华校的中华文化特色加以剔除。不久,日

军索性取消校名上的“华文”,改以片假名拼写,以泯灭华校的特色。

为了推行日本教育及文化,日军强行推销日语日文,压迫学生全速学习。除此之

外,也强迫教员全面跟进,召集所有华教教师,成立日语班,采取集中训练的方式。

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每逢星期一及星期四两天,广播电台就播放日本语功课。各学

Page 2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8

校学生人数超过40名,皆安置无线电收音机一部,以便收听日语功课及日语歌曲。日

军也在社会上推行一连串的学习日语运动,为日语全面化及全民化造势,借以带动“

顽固”的华教知识分子。例如:举办“学习和应用日语运动周”和创设日语学习所。

至于其他方面,则是学制的更改,课程内容及教学重点的撤换;此举无非是灌输

日本文化,加速同化及强逼当时的本地社会学习日语及日本文化。以此观之,华校其

实是名存实亡,已无法发挥其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资料显示这时期内华教的学生

“暴跌”最激烈,其次是英校。华社所受的耻辱,实为其他种族之上。

1945 年 8 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华社再度发扬热心华校的传统精神,努力复办华校。

那时候,由于华人帮派色彩逐渐淡薄,为了方便统筹办校起见,有些地方则数间小型

学校合并成间大型的华小。2 这时,华人社会再度发扬热心教育的优良传统精神,奋

力复办并且全面发展各地的华文学校。只不过一年时间,马来亚联合邦的华校以上升

至 1105 所,学生人数172101 人,教员 4513 人,这充分说明华族对子弟教育的重视,

但危机依然存在。

总而言之,独立前的华文教育受着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影响。英殖民政府的干扰与

日军的入侵成为华文教育发展的绊脚石。他们实施的教育报告书和制定的条文都影响

了华文教育在独立前的发展。

3.5 二战后的政治演变

世界二战时日本的南侵,带来深远的意义。日军大败英法荷军队并占领了它们的

殖民地,如马来亚、缅甸、荷属东印度等,击破了传统的所谓“白人较为优越”的神

话,这间接导致并激励东南亚民族主义的兴起。战后,东南亚的欧人殖民地纷纷要求

独立。在这新世界潮流的冲击下,英国殖民地政府逐步以和平协商手段让缅甸和马来

亚独立。马来亚 独立运动直接影响马华社会,给华人带来巨大的挑战。

2庄兆声:《马来西亚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 1 版,第 220 页。

Page 2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29

战后初期,马华社会面对严峻的政治挑战。首先,英殖民地政府重新控制英属马

来亚,并于1946年1月提出宪政改革以巩固其统治。英殖民地政府提出设立“马来亚联

邦”(Malayan Union),把之前的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马来属邦(Non

Federated Malay States)和海峡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中的马六甲和槟

城联合起来组成这新的政治体制。在这新的政体中,所有的成年居民都可以拥有公民

权。这新概念的提出遭到新兴的马来精英份子和马来统治者的反对而改为“马来亚联

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并于1948年1月宣布成立。这新的政体对华社不利,

因为它限制了华人拥有公民权的权力。

华人抗日军与英殖民政府的衷诚合作,由于战后政治势力安排的谈判破裂,导致

抗日军被宣布为非法组织,而它重入森林与政府为敌。作为应对策略,英

殖民政府把大部分乡村地区的华人聚集在新设立的新村范围(《毕利格斯计划》

(Briggs Plan)加以控制,以切断他们给予抗日军的接济;由此也显示出英殖民政府

不再信任华人的忠诚。

战后东南亚和马来亚政治变化迅速,他们了解英国殖民地政府将渐渐地退出东南

亚的政治舞台。为了要保护自身以及华人在马来亚的权益,他们很快的组织起来,在

陈祯禄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华人的权利。1949 年 2 月 17 日,一个代表本地华人利益的

政党──马华公会——正式在吉隆坡宣告成立,这标志着华社本地政治意识的抬头,

而通过马华公会的组织和宣传,华社的本地意识也在逐渐提高。

1950 年代,马来亚华社的本地政治意识更加强化。许多华人都愿意永久定居在马

来亚,而把它当作第二故乡。这新浪潮的高涨是受到两个内在和外在因素所促成。第

一,1950 年 9 月,新加坡立法议会提出回境签证的新条例,规定持有居留证的外侨,

离境后要重返新马必须要领取签证,而签证的有效日期只限三个月。该条例在 10 月起

实施,而马来亚联合邦也实施同样条例。新条例给新马华人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出

外经商,游历或求学等。虽然,新马华社提出强烈抗议,但终归无效。在这新条例下,

Page 3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0

只有持有英籍民或当地公民权者方能免除申请回境签证的麻烦。这新条例大大刺激新

马华人积极申请公民权。

除此之外,代表马华社会权益的马华公会,在 1952 年与代表马来精英份子的巫统

携手合作组成联盟,后来代表印度人的印度国大党也加入。这代表三大民族联合的政

党可以协调种族的利益和冲突,并积极参加选举,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联盟政党在东

姑阿都拉曼的领导下,更积极争取独立。这个新的政治局面给马华社会带来新方向,

而许多华人也极力支持此独立运动,希望通过独立可以保障华社应得的利益。

3.6 结 语

独立前,许多令人辛酸、心痛的故事曾经发生过;而 3 年零 8 个月的日军统治时

期却是血与泪交织而成的日子,印象特别深刻,令人难以忘怀。华校师生惨遭杀害、

华校课室成为灰烬、华裔社群遭杀戮,为的是报复对中国人抵抗日军的侵略,这何等

惨无人道,逆天而行!因此,日军在马来亚采取“分而治之”的手腕可以理解;一方

面对华校大事破坏、烧毁、关闭、占领及进行日本化政策,而另一方面则对英、巫学

校进行怀柔政策,以示好感减轻他们对日军的敌视。1945 年 8 月二战结束以后,许多

学子由于日本在二战时代入侵马来亚实行军政统治,失去了原来的教育,战后生活开

始好转才有机会重新上学,这是华文小学以至华文中学拥有不少超龄学生的原因。

《拉萨教育报告书》建议所有中学必须驱除超龄生,而且以英语取代华文,无疑会被

解说成剥夺殖民地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学习母语的权力,这当然引起华社极大的反

弹,纷纷起而抗之。

Page 3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1

实践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郑良树:《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史》(第二分册),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

会出版,1999。

2.庄兆声:《马来西亚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古鴻廷:《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厦门:厦

门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何国忠编:《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5年 4月

版.

5.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雪兰莪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出版,2002年 3

月版。

活动三:

1. 日军如何践踏或摧残华文学校?

2. 日军以什么方式推介自己的文化?

Page 3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2

第四章 战后及马来亚独立前的华文教育(1946-1956)

4.1 前言:英殖民政府重新掌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殖民政府重返马来亚巩固其政权。由于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华人社群协助盟军落力抗日,英殖民政府对华人社群表示好感,倡言各族群各

自保存文化资产,相互学习及尊重彼此文化;并建议政府提供以马来文、英文、华文

及淡米尔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免费小学教育,同时将英文列入各源流学校的课程,男女

教育机会须均等。此外,英殖民政府也建议后期初等教育分成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而兼

授母语,或以母语为教学媒介而兼授英语两类学校。这种富有善意、多元精神的想法

非常正面,只是事与愿违,这种民族平等的统治方案不能维持太久。新兴的马来土著

政治势力于 1947 年 7 月提出“马来亚联合邦”方案(Federation of Malaya),建议

一个完全由英国人和马来人作为代表的“宪制工作委员会”,使非马来人不易获得公

民权,以确立“马来亚为马来人”的国家体制(曹淑瑶,页 287)。由于当时的马来

亚共产党恐怖活动引起英殖民政府的恐惧,以为许多华人是拥护共产党的,遂对华人

不信任;此后,建立一种“统一的教育制度”的观念便逐渐形成。

4.2 战后公民权和华文教育的发展

战后初期,华人当时并没有很强烈的马来亚意识,还是心怀祖国,并没打算在马

来亚定居。英政府在 1945 年日本投降后重掌政权,于 1945 年 9 月 5 日推行了“马来

亚联邦”(Malayan Union)计划,旨在把苏丹的司法权转予英国国王,以加强殖民地

政府的权利和放宽非巫人的公民条例。殖民地政府此举是有感于非巫人在马来亚的发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模组后,学生将了解 :

战后华校发展的困境;

50 年代多个教育法令的内涵。

Page 3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3

展和保卫国家方面,尤其是在抗日时期所扮演的积极角色。马来亚联邦内容指出马来

人将自动成为马来亚联邦公民,而其他在新马出生,或在马来亚联邦成立前在新马居

住超过十年的非马来人,都获得公民权。

马来社会激烈反对“马来亚联邦”计划,因为根据 1941 年的统计,马来半岛和新

加坡的华人人口合计约占马新总人口的 43%;马来民族主义分子感到恐慌,一旦华人

都取得公民权,马来民族在政治和经济上会受华人支配。另一方面,华社反应冷淡,

华人和印度人对新的政治结构和公民权等重要课题并没作深入研究。

殖民地政府放宽华人公民权的条例,其实对华文教育而言是一个好消息。事缘华

社向来都要求当局把华文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但屡遭当局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

要华社获取公民权后才考虑将华教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可是之后的发展却显示政府的

政策有缺陷。巫裔、巫统和马来统治者极力反对马来亚联邦所提出的普及公民权法令

政策,因为此法令将使马来亚当时 83% 的华人成为公民。

1946 年,英殖民地政府拟定了新的教育政策,建议提供华文、巫文、淡米尔文及

英文源流免费小学教育,而所有的学校都教授英文。1946 年 7 月,8 位英国人和 4 位

马来官员(没有非巫人的参与)组成了工作委员会,草拟了一份“马来亚联合邦”

(Federation of Malaya)以取代“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也称为马来亚同

盟)的建议。此举在于使英殖民政府能像以往一样,能保住他们在政治、经济和军事

上既得的利益。1947 年 7 月英殖民政府公布的“马来亚联合邦宪法”取代了“马来亚

联邦”计划。此宪法乃英殖民政府邀请马来统治者及巫统代表讨论出来者。根据协定,

马来人的特权地位受到明文保障,而有关非马来人申请公民权的条件修改得更为严格,

即除了诞生于槟城、马六甲或新加坡的英籍非马来人将自动成为马来亚联合邦的公民

外,其他州属出生的人士须符合连续居住 8 年的条件才能提出申请;至于在外地出生

者,则必须住满 15 年,他们还必须懂得马来语或英语,并向马来亚联合邦宣誓效忠。

大多数马来人都接受,而非马来人则强烈反对。

Page 3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4

其实,于 1946 年 12 月,受到“马来亚联邦”(Malaya Union)建议所影响而未

被征询意见的各阶层人士联合组成了“泛马联合行动委员会”,包括马来亚民主同盟、

职工会、海峡华英协会、马来亚印度国大和印度总商会等。陈祯禄被推选为联合行动

委员会的主席;较后,陈祯禄组织了马华公会。

1947 年,“泛马联合行动委员会”和“人民力量中心联合会”向殖民地政府提呈

了一份《人民宪法建议书》并提出各种要求,但英殖民地政府对这项抗议视若无睹,

并在 1947 年 7 月继续发表《宪法修正建议书》,这项修正草案和先前的宪制协议书可

说毫无差别。1949 年,马华公会和巫统领导人合作组成各组联络委员会,作为三大民

族上层阶级的“多元种族”论坛。双方在会议上达致的协议为:马华公会同意把英文

和马来文列为接受政府赞助的小学必修科,而巫统则答应放宽公民条例。申请公民权

居留期限已从 15 年改为过去 12 年内,只要有 10 年的居留期,且父母当中有一人是在

本地出生者即可。

殖民地政府一再修改公民权条例,无非是想让华社无法获得公民权,打击华裔接

受母语教育;而华社之努力争取公民权,是确保子女能到华校学习自己的语文和文化。

4.3 战后重建及华文教育的困境

1945 年,日本投降后,英政府重新执政。英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对在大战期间

曾协助盟军抗日的华人社群表示友善。后来,英殖民对华人产生很多怀疑,所以一直

颁布带有威胁性的教育报告书来压制华校,华文教育的发展可谓困难重重。除此之外,

从 1946 至 1956 年之间,正是马来半岛积极争取独立的时侯,由于政治的局势不断地

变化,教育政策也随之频频修改。所以,在这整整十年里,马来亚出现了不少有关教

育的报告书和教育法令。而这些报告里有些对华人有利,相反的有些对华人造成威胁。

就像在 1946 年,英殖民政府公布《白皮书》提出“马来亚联邦”(Malaya Union

Constitution)时,政府也根据这份宪法,拟定了新教育政策。该教育政策建议提供

Page 3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5

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和英文源流的免费小学教育而所有的学校都得教授英文。这

个建议中的教育政策未遭受到任何反对,似乎是可以为各方所接受。

“马来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于 1948 年正式组成;翌年,英殖民

政府成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The Centr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Education),

负责提供有关教育政策以及执行原则的任务。1949 年 “中央教育諮询委员会”提出

以英文爲主要教学媒介语来塑造“共同的国民意识”及提倡“统一教育制度”,这项

建议不但受到华人的非议,也遭到马来人的激烈反对。在这政教扰攘的时刻,为团结

华人及争取华人利益的马华公会于 1949年 2月 27 日正式成立。

1948 年,英政府为了镇压马来亚各党派主张独立的要求,断然宣布许多组织为非

法活动,几乎是全面封闭争取独立的各个政党以及各种民间组织,宣布马来亚进入

“紧急状态”,并以切断武装叛乱的后援为由,驱赶大量乡区华人离开原来开拓的胶

园、矿区,把村民隔离在后来美其名为“新村”的各地集中营,最终计划是要把大量

华人驱逐出境。许多华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因而被拘禁或遣送出境;一些学校,如

雪兰莪州加影华侨学校,因此被迫关闭。此外,爲了杜绝乡村人民接济马来亚共產党

(马共),英殖民主义者在《毕利格斯计划》(Briggs Plan)下把 57 万乡村人民强

行迫迁到简直就像是大集中营的 480 个新村,华校也由於被迫迁和重建而遭受到不同

程度的破坏。与此同时,英殖民政府也进一步扶持英国树胶园丘、锡矿场和出入口商

行财团在马来亚的发展,企图加深英殖资本在马来亚的扩张,改变了英帝国最初利用

华人生产力进行原始积累的面貌。在这一历史时期,英殖民政府和马来亚人民的关系,

尤其是华人,可说是紧绷的。

进入 1950 年代,马来亚开始迈入自治,并且为国家独立逐步进行各种奠基工程。

与此同时,中国抗日战争获得胜利后,其国际地位提升非但激起许多土生土长的华侨

后裔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也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重新认同中国。因此,

Page 3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6

华人社会(简称华社)都积极恢复原有的华文学校,并纷纷将子女送到华文学校就读。

除了兴办新的华文学校,华社也出版了一些华文报刊,以及建立华侨社团。

为了安抚华人与马来人两大民族,政府便邀请牛津大学的巴恩博士(L. J.

Barnes)组成一个委员会,研究马来文教育之问题,将调查结果作为《巴恩报告书》。

《巴恩报告书》(1951)主张在马来亚地区建立“以马来文和英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

学校体制,并建议废除各族群方言学校,以国民学校取代华校和淡米尔学校”。其主

要目的为通过国民学校来培养一个共同的马来亚国家观念,华文及淡米尔在这种教育

制度中都没有地位。这导致华社,特别是华校教育团体,群起反对。

虽然各界的华人都很尽力的保护华文教育免受侵害和积极的抗议种种对华教不利

的活动,但联邦政府还是颁布了《1952 年教育法令》。该法令几乎是《巴恩报告书》

的翻版,并强调政府应开办国民学校,以英语或马来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至于华校及

淡米尔学校逐渐改为国民学校,将华文和淡米尔文当成课程里的一科,而且至少要有

15 名同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提出申请,才能教导这两种语文。这便是马来亚独立前最受

华人诟病以及评击的教育法令了。

1954 年,政府提出了《1954 年教育法令》。《1954 年教育法令》计划在现有的

马来学校、华校和淡米尔文学校加强英语教学,以使这些学校转型成为以英文为主的

国民学校。结果,该教育法令又好像其他的教育法令般,激起了华社民众的激烈反对。

1956 年的“火炬运动”又引起华社的不满,抗议政府不鼓励适龄学童在华校登记入学。

这项运动由“三大机构”组成的工作队,呼吁家长送子女进入华校就读,借此争取开

办更多的华校。

为了确立一个能为联合邦各族群接受之教育政策,新成立的“联盟政府”在当时

的教育部长阿都拉萨的率领下,于 1956 年提出了《拉萨报告书》。《拉萨报告书》提

议政府将小学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是以国语(马来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小学”

或“标准小学”,以及以英文、华文或淡米尔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型小学”或“标

Page 3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7

准型小学”;而第二类则是独立小学,在过渡时期它仍可以获得政府的津贴补助。如

此一来,华文小学就正式被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中。

然而,《拉萨报告书》的第 12 条马来亚联合邦之教育政策,其“最终目标”是要

集中各族儿童于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之下,以国语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语。针对第 12 条之

规定,教总主席林连玉先生联同董总及马华代表于 1956 年 5 月 6 日,即《拉萨报告书》

公布的前一天与教育部长交涉,所幸的是,华教代表最终获得教育部长亲口答应有关

条文不会被列入新的教育法令之内。

1957 年 3 月 7 日,新教育法令通过,即为《1957 年教育法令》。《1957 年教育

法令》指出“非标准或标准型小学”,只有在部长认为它已符合改制条件时,方准予

改为标准或标准型小学后才给予津贴。

4.4 《1951 年巴恩报告书》

“中央教育諮询委员会” 于 1949 年提出以英文作爲中小学主要教学媒介语,以

塑造“共同的国民意识”及提倡“统一教育制度”,却受到华人与马来人的非议与激

烈反对。尝试遭遇挫折后,英殖民政府遂邀请牛津大学的巴恩博士(L.J.Barnes)组

成一个委员会,研究马来文之教育问题,并将调查结果命名为《巴恩报告书》

(Barnes Report)于 1951 年初发表。

1951 年的《巴恩教育报告书》条文建议,为培养共同的马来亚国家观念,建立国

民学校体制(以英语和马来语为教学媒介)以取代华校和淡米尔学校是有必要的。这

导致华社,特别是华校教育团体群起反对;因为这意味着华文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将

全面改制,其最终的命运是被彻底消灭。由于受到当地华社的强烈反弹,英殖民政府

才被迫暂时搁置该计划。显然的,上述报告书的建议已超越委员会所限定的研究范围,

即调查马来学校的教育设备是否充足,特别是涉及马来学校的教育制度、挑选师训学

院的标准、提升及改进学员的学术及教学的表现、师训课程内容以及改进马来人英文

教育的步骤及地方性的教育机构。

Page 3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8

巴恩调查委员会调查的结果,不仅涉及改善马来学校的教育设备,而且还牵涉其

他语文源流的改革。该报告书还间接地表示了以国民学校取代华小和印小,所以导致

华社激烈抗议。各州华校教师会,为了壮大维护华文教育力量,于 1951 年 12 月 25 日

成立“全国华校教师会总会”(简称教总),本着各民族公民权利与义务一律平等及

接受母语教育是基本人权的信念,争取华文教育受承认为国家教育环节的一环,为民

族的语文与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展开不懈的斗争精神。

为了缓和华社对《巴恩报告书》不满的情绪,马来亚联合邦钦差大臣格尼爵士

(Sir Henry Gurney)便委任第二个教育委员会,研究马来亚联邦的华文教育制度。

这个委员会由美国教育专家威廉芬博士(Dr.W.P.Fenn)和联合国官员吴德耀博士

(Dr.Wu Teh Yao)两人主持。调查的结果,1951 年出炉的《方吴报告书》的内容和

之前的《巴恩报告书》大相径庭。《方吴报告书》主张政府承认华教的地位并协助其

发展,使它成为马来亚国家教育的一环。

由于《巴恩报告书》和《方吴报告书》的内容差异大,联合邦政府再委任另一个

以荷根(M.J.Hogan)为主席的 11 人遴选委员会来检讨,并对整个教育政策提出建议,

以制定马来亚联合邦教育法令,这便是《荷根报告书》的由来。国会辩论偏向《荷根

报告书》的建议,《1952 年教育法令》因而产生,这报告书几乎是《巴恩报告书》的

翻版。但过后由于经费问题,政府实际上并没有贯彻此教育法令的建议。另外,华社

与印度族群强烈反对改变教学媒介语,因为这会导致华、印学校的母语教育变质;华、

印学校只接受英文和马来文为必修课;另一个原因,把母语学校一下子全改为国民学

校,会出现缺乏合格教师的严重问题。

1953 年,由马华公会联合教总和董总组成“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通

称“三大机构”,共同向政府争取华文教育公平合理的权益和地位。“三大机构”操

作至 1959年为止的这段期间是董教总和马华关系良好,共同维护华教的利益。

Page 3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39

《1952 年教育法令》不得人心及不能有效地执行。到 1956 年,《拉萨教育报告

书》再次建议华文中学改制,要求华文中学改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拉萨

教育报告书》提出要华文中学按照教育法令 21 项条文改制成“国民型中学”,以此交

换政府津贴或经费,以后华校的师资聘请将由教育部处理,董事部的结构也是政府的

权力。《拉萨教育报告书》也建议,不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可称之为“独立中学”,

即使继续存在,也得不到政府承认学历资格和津贴。

《1952 年教育法令》关系华文教育的存亡,因为凡在设有国民学校的地区,所有

的适龄儿童均被强迫进入国民学校就读。换言之,国民学校愈多愈普遍,则方言学校

将自然而然被消灭。

4.5 华社对《1952 年教育法令》的反对意见

4.5.1 吉隆坡华校教师会:

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鉴于联合邦立法会教育遴选特别委员会发表教育报告书,

与全体华印人士反对之巫文教育报告书(巴恩报告书)半斤八两毫无差异。如遇

将来立法会通过实施后,将影响华校使它自然而然被消灭。

凡在设有国民学校的地区,该区儿童被强迫进入国民学校,其它“方言学校”

(指华、淡学校,Vernacular schools)则可宣布关门大吉;换言之,国民学

校愈普遍设立起来,则方言学校亦自然而然被消灭;国宪章第十一章第七十三

节之规定“非自治政府应尊重各民族文化及予各民族平等待遇”,不宜施行强

迫教育,令华人子弟放弃母语。总之,文化被人消灭,竟可与人合作建国,全

世界无此先例,华人决不相信有此可能。

如马来亚真能建国独立,则华文占有其最重要之地位,盖华人占全马人口总数

之一半,且教育发达,其程度且居各民族之首位,此种事实,绝不容忽视者,

而工商业务部门亦有其特殊之重要性。

Page 4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0

吾人之意见赞成前教育司,池土曼先生于一九四六年所提出之方案,即举办免

费初级学校以母语(巫文,中文,印文或英文)教授,更主张各民族学校应列英

文为主要课。 (中国报 18-10-1952)

4.5.2 陈祯禄:

根据教育专家的结论,马来亚的华人,尤其是在家庭里说中国话的华人必须接

受母语教育,因为这样才能使他们依照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充份地发展及树立根

基。

失掉了自己文化熏陶的人们,绝对不会变成更文明的。一个人的方言正像一个

人的影子,不能够和他本身分离的。

我们马来亚华人,一定要保护我们的母语,因为它能灌输良好的道德思想,使

我们成为善良的民族,这个原则鄙人认为是绝对正确的。

(中国报 10.11.1952)

4.5.3 全马华校董教代表大会五大反对理由:

(一)凡由多元民族组成之国家其通用之语文,亦必多元。马来亚之主要民族,为华、

巫、英、印,而华人占全人口之半;用华文操华语之人数超越巫人之上,今竟欲禁止

其多数民族习用之文字代以所谓官方之语文。

推测原政府之意,以为不如此不足以收同化之功。果真推行,愈见其违反现实,

增加无益之反感。

欲推行马来亚新邦之文化,宜依循其现有之基础,师瑞土与加拿大之成法,扶

植各民族之文化,平均发展,兼收并蓄,集各民族之所长,自能收促进及陶冶

于一炉之宏效。

若存心限制或竟摧毁其已成不可摧毁之现实,是无益之劳也。

(二)华文乃联合国法定五种世界性文字之一,且华人占本邦全人口之半数,为求达

成马来亚国族之共荣共存,华文殊不应予摈弃。

Page 4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1

(三)华人之在马来亚,占总人口半数,教育之发展程度,更居各民族之首位,即工商

业各部门,亦有其特殊之重要性,且联合国亦经公认华文为五种国际语言之一,如太

偏重政治性之力量,使华文未来地位,受慢性淘汰,而至消灭。

欲华人效忠于本邦,诚恐世所罕见,教育之最大目的,在不抵触政府法令之下,

应尽量容许其发展与存在,故华文之在马来亚,应使其成为政府与人民所正式

公认之书法。

语言文字,此非但可使华人之效忠于马来亚,获致事半功倍之效,且是种收效,

亦远较用任何政治方式所得者既优且大。

(四)虽说华人无过问当地内政的资格,自公民法案修改后,马来亚华人自动成为公民

的有一百七十余万之多,这一百七十余万人,就有向政府要求保存其固有文化的权利。

(五) 全马我华人占人口总数之五十巴仙强,其完粮纳税不逊其它民族,因马来亚联合

邦,已蒙英政府准为未来自治邦,其享权利机会平等。

无可否认,且在国际公认为华文乃最优秀之文字,事实昭彰,明载国际宪章,

况中华文化有悠久之历史,其伦理哲学仁爱和平,世所公认,未来对马来亚治

安繁荣,实有赖焉 o

4.5.4 官方言论:

(一)国民学校是免费的,在国民学校里也有华文之教学。

(二) 国民学校里有国语(华语)及印语(淡米尔语)的教学。

我们认为国民学校的教授用语(英语或巫语)应该是马来亚联合邦的官方语言,

并且,如果是儿童的父母愿意的话,须给这些儿童以教授国语(华语)及淡米尔

语之便利,惟在一个年级中,最少须有想求利用此种便利之儿童十五名。

“虽然如此,我们接受提学司对我们发表的意见,即彼认为在小学有限的授课

时数中,究竟能拨出多少时间来教授国语(华语)或淡米尔语一问题的最终答案,

Page 4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2

只能从经验上才找得着,如同马来语和英语的教授时间问题一样。我们觉得在

实施我们上面所陈述的一般原则时,应该给教育部以具有相当弹性的权宜。”

(三)所谓“强迫入学”在施行时没有强迫须在国民学校肄业的意思。

“在我们所提议的法令里,我们预备在国民学校中给由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以

强迫教育,或用其它业经批准之方式,予以教学时间充分之教育以代替之。”

所谓“其它业经批准之方式”将包括华文方言学校在内:即“合标准之补助学

校”Conforming Schools 或“特准同意之补助学校”(Special Agreement

schools)或私立学校。

“合标准之补助学校”就是能维持一等于同级或类似之政府学校的水平而且所

收学费曾经教部批准的学校;就华文小学而言,其水平应与政府所办的华文小

学相等。“特准同意之补助学校”,乃指合乎部定标准之学校,以华文小学而

言,即现在领得按人数合法之补助的学校。

(四)方言学校的继续存在。

“要开办充足数量的国民学校,即使是要令大多数的儿童皆能入学,也将是一

极庞大的工作,必须经过多年的努力,因此使得我们认为无法推测,假如可能

的话,究竟何时方言学校方会绝迹”。

很明显的,华文方言学校,乃系我们的教育系统中的-部份,必将长时间的存

在,直至如《芬吴报告书》中所谓“华人自己决定以为他们已不需要了的时候

为止。上述所考虑之各点同样的适用于其它方言学校,所以我们在立法草案中

规定此种学校的继续存在。”

(五)对于方言学校的继续补助。

对于方言学校中的“合标准之补助学校” “Conforming Schools” 或“特准

同意之补助学校”(Special Agreement Schools)继续作经济方面之补助。

(六)学生所受教育,将以家长之所愿为准。

Page 4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3

法令草案中之第八节,教育阁员应使学生所受教育,在一般教育范围内,以各

该生家长之所愿为准。

(中国报 8-11-1952)

4.6 独立前后华文教育的发展

然而,二战后到 1957 年马来亚联邦获得独立这一时期,华文教育面临着殖民主义

和马来土族民族主义的双重打击,致使华文教育处境艰难,马来华人奋起捍卫。战后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也可说是就是华人为争取母语教育权利不懈抗争的历史。

斗争的领导者主要是董教总(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联合会

总会),为争取华人的地位和华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从三个方面显示

出来:

第一,争夺公民权。为建立联邦政府,英殖民地拟定了《马来亚联合邦新宪制》

建议书。该建议书的公民权条款和其他有关条文都充分体现了马来人的特殊地位,而

非马来人则处于不利地位。华人开展了反新宪制运动,但因为华人内部出现分化而失

败。最终不得不接受“根据公民条例,获得公民权的华人仅占了华人总数的五分之一”

的现实。这种不平等,决定了华人的华文教育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平等。

第二,反对“1952 年的教育法令”。殖民政府拟建立一个“统一的教育制度”,

委任以巴恩为首的调查团,就教育问题展开调查,该调查团于 1951 年发表《巴恩报告

书》,建议在马来亚地区,“废除各语文源流学校,而采用英文和巫文为教学媒介的

国民学校取而代之。”该报告书的大部分内容为政府所采纳,并于 1952 年通过了教育

法令。该报告书指出政府应开办国民学校,以英语或巫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并鼓励华

文学校和淡米尔文学校应“逐渐改为国民学校。”华文和淡米尔文只各当成课程里的

一科,也就是将华文学校和淡米尔学校,排除于政府的教育制度之外。除非这些学校

都转变为多元化的国民学校。这一法令引起了华人及印裔人士的抗议和不满,也引起

Page 4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4

一些主张以母语作为小学教育教学媒介的英籍人士的反对,后因缺乏经费等原因而未

能实现。

第三,抵制《1954 年教育白皮书》。1953 年,马来亚联合邦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

研究有关教育之开支问题。次年 10 月,委员会提出《1954 年教育白皮书》,指责华

文和淡米尔文的学校水平低落,宣称只有实行国民型教育制度,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教

育资源的浪费,以及提升其教育水准。同时,政府宣布,自 1954 年接受政府津贴的华

文学校,其所接受津贴所建立教室,必须登记为原来学校的“额外部分”,具有其本

身的教职员记帐目。还指出从 1955 年开始,政府将在各语文学校里附设 250 个以英文

为媒介语的班级等。这一决定,旨在“毁灭华文的教育制度”遭到了教总、马华工会

及其他华人社团誓死抵抗使殖民政府做出让步,指出设立英文媒介班级并非强制性的。

1956 年,英国终于同意让马来亚独立,并在移交政权时积极帮助以马来族为多数

的联盟政府整合国家教育、制定教育法令、进行教育改革。为了达到最终目标,教育

须马来亚化,教育本土化。大马华教的发展在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这两难中要有怎样

的变革,以应对诸多的挑战,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4.7 50年代华校学潮学运的历史背景

1955 年,南洋大学在马来西亚和星加坡各地华裔群众热烈支援和欢呼声中宣告诞

生,标志着本地区的华文教育已发展爲由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但在同一期间,

华文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危机四伏。可惜的是,星、马人民共同创建的南

洋大学,只度过短短的 25 年春秋(1955-1980)便爲“英文至上”的星加坡人民行动

党政府所消灭。不过,她毕竟培养了万多名优秀的南大儿女,而且留下不朽的南大精

神!面对着空前高涨的反殖斗争与独立要求,英殖民政府对具有强烈爱国意识与反殖

传统的华文教育採取了敌视的态度,企图伺机一举加以消灭。

在同一个大背景下,英殖政府对殖民地华人教育事务也格外留意。早在 1951 年的

《巴恩教育报告书》,已经建议华文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全面改制,其最后目标是消灭

Page 4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5

华 、淡文教育;由于受到当地华族社会强烈反弹,英殖民政府才被迫暂时搁置计划。

1956 年,《拉萨教育报告书》再次建议华文中学改制,要求华文中学改用英语作为主

要教学媒介语。拉萨教育报告书提出要华文中学按照教育法令 21 项条文改制成国民型

中学,以此交换政府津贴经费,以后华校的师资聘请将由教育部处理,董事部的结构

也是政府的权力。拉萨教育报告书也建议,不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可称之为“独立中

学”,即使继续存在,也不会获得政府的津贴和承认其学术资格。另外,萨教育报告

书又规定小学生的入学年龄是 7 岁、毕业年龄 12 岁,中学毕业年龄为 18 岁,凡是超

龄学生都不能再留在学校念书。

《拉萨报告书》的两点建议,即不改制的华文中学将成为“独立中学”,而超龄

学生不能继续求学,是 1950 年代的华校学生运动的导火线,显示出英殖民地政府与华

人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从酝酿矛盾到形成冲突的一种伏笔。到了 1957 年,马来

亚联合邦在 8 月 31 日取得独立前后,英殖民政府于淡出马来亚政治前夕,在逐渐移交

政权给当时执政的联盟政府的过程中,不论是英殖民官员或是以巫统为主的联盟政府

本身,基于各种理由及本身的议程,还是继续推行《拉萨教育报告书》的各项建议。

于是,华校中学生在经历了多种不公平的对待之后,终于爆发了不满的情绪,展开罢

课行动。

学潮活动爆发之后,许多华文中学都牵连其间;学生罢课、集会、游行等活动此

起彼落,学生的愤懑情绪可想而知。为控制动荡的局势,政府终于动用紧急法令,逮

捕某些参与示威、罢课的活跃份子,有的则被开除。1957 年学潮的爆发,其主要原因

在于政府想通过新的法令,打压与改变华文中学、推介新媒介语及考试制度;其中不

赋予机会让超龄学生继续学业更惹人非议,并引起日治时期所蒙受的冤屈与受迫害的

情绪再次迸发,最后付诸行动形成激烈的学潮活动。这反映了学生为民族教育的基本

人权奋斗的思维,充分显示出不满于英政府的两种嘴脸,即对日军的怯弱与不堪一击,

但对华文中学却是连番迫害与打压。学生的亲身经历,使他们领悟到不止是受教育的

Page 4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6

权利被剥夺了,甚至整个族群欲通过语言延续民族生命的根本也受到威胁。这肯定会

引起学生担心改变学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包括个人失学和华校的变质等忧虑。

英殖民政府处置马来亚华人的政策细腻且不露痕迹。在教育政策方面,威菲(L.D.

Whitfield)自担任英殖马来亚提学司兼摄教育阁员以来,在他主事期间先后通过了

《1952 年教育法令》、1954 年 67 号教育白皮书,当然让他自己成为华人社会所不欢

迎的对象;然而,他的华文教育威胁论的观点前后连贯,1955 年 4 月 22 日,各报又

报道“联合邦教育部长”威菲的言论:“如果华校多教英文少教中文就可以打击共产

主义在学校滋长,也可以防止共党潜入。”他还说:“华校学生离校前找工作困难,

精神上受挫折,对现实不满,所以容易受共党影响。”这种论调可说危言耸听,自我

逻辑化非常明显。

英殖民政府对华校的钳制是不言而喻的,因为马来西亚的华人早在独立之前与中

国的关系可说互动连连;本地华人不只响应中国抵抗外侮的侵略战争,也传承与接受

中华文化,包括使用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中国在 1949 年“变色”之后更令英政府

提高警惕,担心“红色思想”入侵对政府不利。因此,50 年代在华校发生的学潮,可

说是多种因素形成的;一方面是国际气候在本地造成的具体压力所致,而另一方面则

是长期压制华校的发展而自然产生反弹的现象。社会的运作本来就是这样,压力与反

压力是二元对立的,没什么奇怪。但英殖民政府却动用了过大的力量来加以镇压或摆

平学潮活动,自然有它的隐议程,或许是“反共”的心理因素吧!由此可见,华校的

是非曲直可作各种诠释,不可能是单元的因素。50 年代的学运可说是学生为追求自身

利益的诉求,他们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基本的以母语求学的权利,实不为过。接受母语

教育的权力是联合国允许的,已写进联合国的宪章里;由此推知,许多事情的发生,

是政治因素多于实情,扭曲的现象频仍,必须谨慎理解。何况,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

社会,不该多学几种语言吗 ?

Page 4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7

4.8 结语

处事的心态不公,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考量,自然是疑虑丛生,实情不能完善了

解。英殖民政府的“分而治之”的政治手法细腻婉转,难以觉察。因此,当华校脱离

日治时期的黑暗统治之后,英殖民政府回归并重新掌权,可华校的发展还是困难重重,

纷争与抗衡还是连续不断。华社向来都自食其力,以爱护中华文化及众志成城的心态

落力办学,不寄望有太多来自英殖民政府的资助。20 年代的的“学校注册法令”已阐

明英人欲钳制华校发展的欲念;而后本地华人激烈反对帝国侵略主义的行为也使英人

怀恨于心。因此,发生于 50 年代的学运学潮可说有着为民族教育的基本人权奋斗的明

确方向。由于当时殖民地政府要驱逐华校超龄生以及频频想要改变华校,而且是从学

校考试到教学所用的媒介语下手,冲击的不止是受教育的权利,也冲击了整个族群通

过语言延续民族生命的根本。这肯定会引起学生担心改变学制会导致严重后果,包括

促使许多华裔子弟因而失学和华校的变质。

1951 的《巴恩报告书》和 1956 年的《拉萨报告书》显示了英政府欲强化英巫源

流学校教育,而边缘化或消灭华、印文学校的企图。来到这个地步,可想而知华校以

后的发展道路是崎岖难行的,各种限制或法令从英政府延续到本地人组成的政府,可

说不曾间断或有变本加厉之势,非常不幸。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林水豪、何国忠、何启良、赖观福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 2 册,吉隆坡: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党总会,1998年。

讨论四:

1. 二战之后华校面对些什么难题或危机?

2. 华校超龄生问题特别严重的原因是什

么?

Page 4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8

2.曹淑瑶:<战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困境>,何国忠编:《百年回眸:马华

文化与教育》,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出版,2005年。

3.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雪兰莪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出版,2003年 3

月。

4.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出版,2000年。

Page 4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49

第五章 :独立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

(1957-1979)

5.1 前言:萧规曹随

如前所述,华文教育的发展一路走来充满变数,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往往使问题

复杂化,外来因素的干扰是问题的根源。独立前,英殖民政府尽其所能骚扰华教的发

展,可是独立后华教的发展路向与前途也一样不明朗,因为马来政府和马来精英的负

面看法,使华教面对许多不该出现的、人为的障碍。马来政府执政后延续了英政府耍

弄语文政策的手段,偏重英、巫语教育而轻视华、淡语文,其言论中心是以团结及培

养有国家意识的马来西亚公民为由。因此,国家的教育政策偏向单语教育,即推崇国

语(马来语)教育,认为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单语教育才能

团结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这种教育认知延续至今,往往演变成语文教育和种族

争执的课题,纷扰不息。

5.2 钳制华教的教育法令

1957 年 8 月 31 日马来亚摆脱殖民统治的枷锁,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但华文教

育面对的的苦难与压力,并未因而消除。独立后,华文教育的压力由外转为内,即面

对内部民族的挤压,文化方面也面对消亡或被吞噬的危险。教育报告书或法令也变得

更加频仍、苛刻及严厉。这时期的华文教育慢慢变成现今华文教育模式。一连串的教

预期学习成果

学生读了本模组后,将能:

了解华文教育独立后所面对的的各种

法令条文的约束;

对独中的困境及其复兴的情况有较清

楚的概念。

Page 5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0

育法令、报告书及白皮书不断冲击华文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华族面对更大、前所未有

的危机。

1956 的《拉萨报告书》提议政府将小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国语(马来文)为

教学媒介的国民小学及以英文、华文、或淡米尔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型小学;第二类

是独立小学在过渡时期仍可获得政府的津贴。至于中学部分,报告虽提出“学校可采

用一种以上的教学媒介”的宣告,并未正式否决中学可以以华文为教学媒介,却建议

各源流学校需将英文及马来文列入必修科目,采用共同内容的课程及课表,参加共同

的考试,以培养各族群学生共同的马来亚新观念,形塑共同的政治认同。

拉萨报告书也建议中学也应分为两类:不接受政府援助的“独立中学”和接受政

府援助的“津贴中学”;若华文中学不肯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政府将不予以津贴,而

成为“独立中学”。报告书宣示马来亚教育政策的“最后目标”乃是集中各族儿童于

一种全国性的教育政策下,在“此教育制度下,本邦之国家语文将为主要教学媒介。”

为达到此最终目标,不能超之过急,而需逐渐推行。

1957年 3月 7 日所通过的《教育法令》的主要内容如下:

联合邦之教育政策目的在于厘定一种人民可普遍接受之国家制度,并促进各族

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上之进展;马来文应为本邦之国语,但亦同时保留及支持本

邦及其他民族语言及文化之发展。

非标准(私立)或标准型(国民型)小学,只有在部长认为它已符合改制条件

时,准予改为标准或标准型小学后才给予津贴。

部长以本邦法令之规定,辅助所有在规定日期前接受津贴,或类似之财政援助

之中学。同时,部长在经济许可下,可依本法令之规定,创办或接管其他中学;并赋

予部长接管任何一间中学的权力。

初期华文中学改制问题、考试媒介语问题、超龄学生问题、华校董事部职权问题,

至今一直困扰华文中学教育。中学改制及华文独立中学的发展及复兴,成为华文教育

Page 5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1

的主调。华小也在逆境中发展。目前的华文教育依然在极力争取政府的重视,希望获

得政府的认同。试看看此时期华教多事之秋的历史进程:

1957 年 3 月,立法议会通过根据《拉萨报告书》建议所草拟的《1957 年教育

法令》,实行高初级文凭考试,解决华校一直以来经济、教师待遇与师资训练的问题。

1957 年 11 月,发生了学潮事件。几乎所有著名学校的学生,都展开了罢课行

动。这是因为 LCE 和 FMC 考试以官方语文来进行。政府虽说会为华校生办另一项考试,

却与 LCE 考试地位不同。种种考试和改制的问题,与新上任的教长莫哈默佐哈励的交

涉失败,而导致罢课的事件发生。

1959 年,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召开全国华文教育会议,通过四

项宣言及华社教育的总要求,提呈给联盟政府,最终还是失败。1960 年 2 月 18 日,

《拉曼达立报告书》公布,它检讨《1957 年教育法令》,建议改制华文中学,不改制

的成为独立中学,大马华人社会皆通过反对此报告书,但其内容还是:建议由 1962 年

起,普通实施小学免费教育,提高小学年龄至 15 岁。

非国民中学之获得辅助,仅限于部长认为能使该校符合国民型中学条件之限期

内。此外,政府所举办的公共考试将只用官方语文来进行,因此若华文学校全面接受

津贴而改为国民型中学的学校时,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都必须以官方语文作答。

1959 年,马来亚联合邦政府委派新教育部长拉曼达立(Rahman Talib)召开“教育政

策检讨委员会”,检讨 1957 年教育政策实施情况及提供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1960

年 8 月,《拉曼达立报告书》出炉,建议以英文和马来文两种官方语文作为教学媒介。

5.3 华社对教育法令的反弹

马来(西)亚独立(1957 年 8 月 31 日,马来亚联合邦独立)后到 20 世纪 80 年

代末期,一直是华人社会同马来西亚政府抗衡与争取的年代,以继续发展与开创华文

教育,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Page 5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2

华社不满与反对《1961 年教育法令》显而易见。马来西亚政府采纳了 1956 年的

《拉萨报告书》和 1960 年的《达立报告书》 的建议,颁布了《1961 年教育法令》。

该法令重申,马来语为国语,是马来亚教育制度的主要教学媒介语;享受政府全面津

贴的学校为“国民小学”(以国语/巫语授课)和“国民型小学”(以英语、华语或淡

米尔语授课);国语和英语是所有学校的必修科。在国民小学里,非马来人的母语教

育并不是强制的,可根据两个理由开办:(1)学校至少有 15 名学生家长(同一个年

级)要求开办;(2)由当局开办教授这些母语是合情合理且切实可行。法令的第 21

(2)条文授权予教育部长于适当时机,将以母语授课的国民型小学,改制为以马来语

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小学。既然国民型小学是独立中学的生源,这《1961 年教育法令》

21(2)条文也严重威胁独中的生存。

中学方面,则规定全马只有“全津贴中学”和“独立中学”两种,然后逐步转型

为国民中学。法令也要求接受部分津贴的华文中学,如要继续接受政府津贴,须改制

为以英语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型中学,并大幅度缩减华文的授课时数;而不愿改制的华

文独立中学则不能享受补贴。从 1962 年起,中学之所有公共考试,只能以巫、英语

(官方语文)作为考试媒介语。而从 1977 年起,“全津贴中学”将进一步改为以国语

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中学。

该法令还是坚持“最终目标”为马来亚教育政策的终极目标,“为了国家的团结

——让接受国家资助的学校制度取代各语文中学,以确保各族学生都进入国民与国民

型中学”。该法令的实行对华文教育的打击是沉重的。1961 年,为了诱导华文中学改

制,马来西亚内政部还剥夺了教总林连玉的公民权和教师资格证。政府应允全面援助

改制为“国民型”的华文中学,很自然地使部分华文中学的信心动摇,理由是很多华

文中学都需要政府的资助才能生存。在此情形下,马来亚联合邦境内之 69 所华文中学,

在 1961 年底前,有 54 所接受津贴而改为国民型中学,只有 15 所仍保持独立。华社当

时受了许多政客的怂恿并保证说将会有 1/3 的课程保持以华语为教学媒介;但政府乖

Page 5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3

离了原先的承诺,使华社不满而发出许多异议的声音。尽管如此,华人团体还是不屈

服,继续进行英勇的斗争,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原来修订的华文教育政策,这

是时代的要求使教育有所松绑所致。

《1961 年教育法令》颁布后,政府一直试图将华文小学改制为国民小学。为此华

人与政府的矛盾时有发生。尤其是 1969 年“ 阿兹报告书”(Aziz Report)的颁布,

企图将各源流学校纳入英语和国语的轨道上,并且否定华校董事会的主权等等,致使

教总和华社多次提出报告,以示抗议。《1961 年教育法令》实施之后所催生的一些事

故如下:

1961 年 8 月 12 日,政府采取行动,吊销全国华校教师公会主席林连玉先生的

教师注册证与公民权。

在 1961 年教育法令实施后,许多家长都把子女送入国民、国民型学校就读,导

致独中入学人数剧降,其中一部分必须关闭。此情况一直维持到 79 年代才有所

改变。

1967 年 9 月 1 日,国会通过国语法令,规定巫语为国语及唯一的官方语文。同

年 9 月,教长哈芝阿都拉曼耶谷宣布,国民型英文小学将由 1970 年正月开始逐

渐改为马来文为授课媒介语。

5.4 独中的诞生

马来西亚华教的发展一直都走在坎坷的道路上。许多教育政策以及各种教育法令

都针对着华校的建设与发展。从英殖民政府至马来西亚政府以来,华校的发展一直都

受到制约。从《1920 年学校注册法令》、以《巴恩报告书》作为蓝本的《1952 年教

育法令》至以《1956 年拉萨报告书》作为蓝本的《1957 年教育法令》等各种法令都打

压着华社对华文教育的建设,许多华校因而遭到关闭。

在独中诞生以前,华校只开办华文小学(华小)与华文中学。自从《1957 年教育

法令》和《1961 年教育法令》实施与盛行以后,华校强制受到改制。为了迎合马来西

Page 5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4

亚的多元种族教育制度,政府极力推行各项教育政策和计划,然而华校的改制便是必

然的。简而言之,独中的诞生主要是在马来西亚教育制度的制约下,加上各种不接受

改制的原因以及为了解决各种“外围的”问题而演变、改制至诞生的。

1959 年国会大选,联盟在 104 席中赢得 74 席,继续执政。为了消除华、巫两族

对《拉萨报告书》的不满,联盟政府于 1960 年 2 月成立教育部长达立为主席的教育政

策检讨委员会,检讨《拉萨报告书》规定的教育政策,以及其实施的情况及功效,籍

以提出改进的新建议。经过半年的检讨,8 月 3 日该委员会正式发表其报告书,是为

《拉曼达立报告书》,简称《达立报告书》。

《1960 年教育检讨委员会(拉曼达立)报告书》,就好像《巴恩报告书》一样超

越了它的调查范围,以致我国华文教育制度产生历来最重大的影响。该报告书建议:

其一,接受全面支援的马来文小学将命名为“国民学校”,其他源流小学则命名“国

民型学校”。其二,从 1962 年 1 月 1 日起,政府应停止拨给中学资助金,只有那些已

改制为国民型中学的学校,才可获得政府的全面资助。那些拒绝改为国民型中学的学

校将不附属于国家教育政策,而成为“独立”学校。其三,华文独立中学只要符合以

下条件,将获准继续生存:(a)董事部的委任必须符合政府所立下的规定。(b)依

循《1957 年教育法令》进行注册。(c)必须遵照教育局所列定的共同课程纲要,时

间表和科目等。(d)遵守《1956 年教育(学校纪律)条例》。(e)依循法定的卫生

条件:学校注册总监将取消任何不符合上述条例的学校的注册。其四,独中学生不需

要规定要参加公共考试,但他们可以自愿参加。

《1961 年教育法令》在国会通过后,政府极力推行各项教育政策和计划,建立

一个以马来语文为媒介语的教育制度。首先,政府取消了华文中学的津贴,并限定只

发津贴予接受改制为国民型中学者(即英文中学,英文为媒介语)。1962 年,我国原

有的华文中学被迫改为两个不同的学校体制:(一)接受政府津贴而改制为国民型中

学;(二)拒绝改制,没有得到政府津贴,成为华文独立中学。

Page 5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5

现存独中共有60+1(新山宽柔独中古来分校)所,37 所在西马(16 所坚持不

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和21 所改制为国民型中学后来复办独立中学),23 所在东马。

1962 年,西马坚持不接受改制的16 所华文中学,即:槟城韩江、吉隆坡坤成

和循人、巴生兴华和滨华、芙蓉中华、波德申中华、马六甲培风、居銮中华、麻坡中

化、峇株巴辖华仁、永平华文中学、新山宽柔、新文龙中华、怡保深斋和班台育青。

东马共有23 所独中,即:沙巴的9 所独中:沙巴崇正、亚庇建国、吧巴中学、

保佛中学、丹南崇正、斗湖巴华、古达培正、拿督中学及山打根育源。砂拉越的14 所

独中: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古晋中华第三中学、古晋中华第四中学、诗巫光民、诗巫

黄乃裳、诗巫建兴、诗巫公教、诗巫公民、民都鲁开智、美里培民和廉律、泗里奎民

立、石角民立及西连民众。

后来,其中33 所改制国民型中学的董事部增设独立班(即“兼办独立中学”),

最后成功续办至今的有21 所:亚罗士打新民、亚罗士打吉华、双溪大年新民、大山脚

日新、槟城钟灵、槟城槟华、槟城菩提、吉隆坡尊孔、吉隆坡中华、巴生光华、巴生

中华、利丰港培华、笨珍培群、怡保培南、怡保育才、江沙崇华、实兆远南华、金宝

培元、安顺三民、太平华联及吉兰丹中华。

我国的独中是指采用华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行政经费由本身董事部自行筹

募,没有获得政府津贴的民办学校。

华文独中是华小教育的延续,华小毕业生进入独中,面对语文障碍少,一般上

学习较能顺畅进行;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发挥其最高潜能,既能继承中华文化的传统,

又能接受世界先进的文明科技,无论在品德或学术上均能有良好的表现。为了有效地

保存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及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有必要把母语教育延续下去,这方面

华文独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Page 5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6

5.5 新经济政策与华文教育

创立独大是 1969 年竞选运动中最为突出的课题之一,马华公会最初企图转移阵

线,建议扩展马大华文组和创立”东姑阿都拉曼学院”作为取代独大的方式,以吸纳

华校生,但最后作出让步协助“独大有限公司”申请注册。

1969 年大选联盟失去许多议席,而马华公会的惨败充分显示出华社对马华的语

文与教育政策的不满。巫统也意识到,马华已失去了华社的支持。随着 1969 年 5 月

13 日种族冲突的发生,政府已从新制定各方面的政策,对华文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513 暴乱事件”可说是马来西亚教育史上的分水岭。从这以后,教育政策须符合

“新经济政策目标”,从 1970 年开始,小学一年级(英校)至大学的英文教学媒介逐

渐被马来文取代。1971 年,《玛吉依斯迈报告书》建议本国大学根据大马人口比例,

以录取大学生,这是“固打制”的开始,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土著进入本地大学。

“固打制”的实施使大专院校的马来学生人数大幅增加;1970 年,大专院校计

有 53.7%的马来学生,而这数目增至 1975 年的 71.3%和 1980 年的 73.3%(柯嘉逊,

2002)。

1969 年后华校的学生人数和英校的形成对比,是此消彼长的情况;这是教育政

“国语化”的结果。华人家长已意识到英语至上的传统已改变,他们必须重新为孩子

的教育寻找定位,这或许是他们决心把孩子送入华校的原故。试看以下英校和华校学

生人数的对比:

表 1:1971 至 1978 马来西亚半岛政府全津小学的学生人数:

年份 前英文源流 华文源流

1971 337,560 413,270

1972 336,768 435,266

1973 335,297 450,903

1974 324,576 465,541

1975 313,060 480,984

Page 5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7

1976 304,313 487,877

1977 302,449 493,809

1978 300,753 498,311

资料来源:《1979年内阁委员会教育报告书》

1968 年,《阿兹报告书》(Aziz Report)建议将董事部改为发展部,否定了

董事会的职权。1972 年,国会通过《1972 年教育修正法令》规定教育部长可以在董事

部或委员会上,反对华校校长的任用。教长也有权解散全津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董事会,

此外,董事会必须停止聘请任何教师及其它雇员及不再成为他们的雇主。《阿兹报告

书》已引证几个董事部滥用权力的不法行为,例如干涉学校行政,以裙带关系聘请教

职员,挪用公款等。在华社强烈反对下,教育部长胡申翁(Datuk Hussein Onn)才声

明学校董事部除了不具“雇用及解雇”的权力外,其他一切权力照旧。

为了长远发展华文独立中学,以及提升和加强华文独立中学的水准与素质,董

教总成立了“发展独中工作委员会”(简称“独中工委会”),先后成立了统一课程

编纂委员会、统一考试委员会、独中职业和工艺教育小组等,提出“维护华教、支持

独中”的口号,使得全马各地华文独中逐渐脱离经费缺乏的窘境,学生人数也逐年增

加,基础稳定地继续发展。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某些独中与改制的中学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情况下,

实难以发展,于是为了开拓新的天地,便发动了一连串的筹募建校基金运动,以购置

新校地,建立现代校舍,解决许多独中附属在改制中学校园的困境。之后许多独中改

变面貌,拥有自己的校园、校舍,不但拥有自主权而且硬体设备也获得改善,改变自

己“潦倒”的形象。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1971-1990),使华社的文化和教育也承受了沉重的压力。

1970 年初,随着马来西亚政治趋向单元化,国家的文化和教育政策也朝着这方向发展。

Page 5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8

1971年政府宣布“国家文化政策”,其主要内容有三:一、国家文化应以土著文化为

核心。二、其他文化中适合及适当的项目,可被接受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三、回教

是塑造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很明显的这是以马来文化和回教为核心,而边缘化其他文

化,这也是马来精英份子解决种族纷争的办法。他们认为如非土著可以向马来文化认

同,就不会有种族纠纷。

在塑造国家文化前提下,政府极力提倡土著文化,包括语言,文学,艺术,舞

蹈和音乐等。而华族文化则受到排斥,并以表演准证为手段,限制传统文化的表演,

包括华人传统的舞狮。为了要贯彻“一种语文、一种民族”的政策,府也极力提高马

来语在整个教育制度的地位。1970 年至 1975 年间,政府把英文小学逐步改为马来小

学,又在全国中学及大专院校推行马来语作为教学媒介,取代英语的传统地位。在重

重的压力下,华社只能发挥“自强不息,自立更生”的精神,面对土著化在政经文教

上的巨大挑战。

5.6 从历史的角度看独立中学

华文中学改制后的国民型中学虽然纳入国家的教育系统里,然而,华族社群的

教育问题仍然没有获得解决,尤其是立刻出现的“外围的”问题。首先出问题的是那

些国民型中学无法收容不合格学生。当学校於 1962 年元月转成改制中学时,许多学生

立刻“无书可读”!政府根本不理会这些事,使许多学生成为中学改制的牺牲者。

其次是教学及考试媒介语所引发的问题。这些华文中学改变教学媒介语,课本、

教师及设备等立刻出现问题,加上学生无法适应,于是初级教育文凭(LCE)落第生徒

然增加,成为社会的负担。

为解决这些“外围的”问题,改制中学董事部同时也兼办独立班,或称“独立

中学”,籍于招收这些被人视为失学的学生。另一方面,小学升中学考试淘汰的学生

每年大约在百分之七十,他们对着改制中学徒叹无奈,也被独中所收容。独立中学其

Page 5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59

实是教育的一种畸形现象,尤其是那些依靠在改制中学校舍上课的独立中学,更无法

迈向健康的发展。

在改制的初期,由于被拒改制中学门外的超龄生众多,此外,落第生及无法升

中学的学生为数也甚多,所以,独立中学即使寄人篱下,设备简陋以及师资欠佳,学

生人数依然年年增加,一片好景。

在开始阶段,华文独中有整 70%华小会考落第生报名就读;1963 全盛时期,华

文独中在西马半岛的数目是 84 所。1964 年以后,政府当局取消小学会考,导致大部

分华小毕业生升上国民型中学就读,华文独中的学生来源逐年减少,而到了 70 年代初

期,在惨淡经营之下的华文独中许多被迫关闭,只剩下 38 所在苟延残喘,濒临绝境。

《1961 年教育法令》造就更多华文独中的出现。 该法令规定政府不资助除国

民中学和国民型中学以外类型的中学和坚持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的中学。在政府的威迫

利诱下,如许多政客的游说、林连玉被剥夺公民权等,华校董事会顿时群龙无首,进

而导致大多数华文中学董事会接受改制。根据数据显示,华文中学有原本的 72 间减少

至 16间。也就是说只有 16所华文中学坚持独立。

5.7 独中面对的困境

60 年代华文独中所面对的危机包括教师待遇差,导致没有多少人愿意当教师,所

以使到教职员短缺。此外,1965 年,小学升中学会考取消,华小学生自动升入初中预

备班,接受免费中学教育,使到国民型中学的学生人数大增,而华文独中则面对学生

短缺的困境。许多微型独中几乎难以维持下去,面临关闭。由于没有收入来源,学校

经费缺乏 。此外,每间独立中学须各自制定课程和考试。这是因为没有统一的课程和

考试的标准。这无形中导致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本来中学校舍、校园的主权是由董

事部所拥有的,但申请改制后,校舍校园即拱手送交官方,董事部顿时丧失了主权。

Page 6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0

5.7.1 独中学生来源及人数

由于独中的数目与学额有限,再加上地域限制与个别家庭的经济能力等客观问题,

进入独立中学的华小毕业生并不多,每年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华小毕业生进入独中,

而多数马来西亚华人都把孩子送到国民中学、国民型中学和英语源流学校。部份家长

不选择独中是因为独中生毕业后面对升学与就业问题,因为独中文凭并不受官方承认;

但也有人认为独中生现在的出路广,因为有许多外国及私立大专以及私人领域承认其

文凭。一般上大型独中的学生来源并不成问题,面对学生来源问题的主要是偏远的小

型独中。

数据显示,独中从 2001 年到 2012 年的学生人数并没有大幅增长。虽然独中的学

生人数有所增加,但因受软硬体设备的影响,例如课室不足及教职员人数的限制,增

加的幅度不大;一些城市较出名的大型独中,也只好割爱许多报名的学生,这情形在

2012 年尤其明显。这对大马独中的发展相当不利。以下是 2001 年至 2012 年的独中学

生人数:

2001年:5 万 3千 635人 2007年:5万 5千 818人

2002年:5 万 4千零 48 人 2008年:5万 8千 212人

2003年:5 万 2千 850人 2009年:6万零 481人

2004年:5 万 3千零 5人 2010年:6万 3千 675人

2005年:5 万 3千 402人 2011年:6 万 7千人

2006年:5 万 4千 755人 2012年:6万 9千人

因此独中教改更加应该朝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去办学,培养出更多教育素养更

高、发展更全面的学生, 呈现出另一种现代式教育的品牌, 以改善生源。此外,全国

独中工委会应为全国独中拟定一个办学大方向,使各校有统一的办学方针,树立家长

对独中的信心,送子女来独中就学。如果独中人数的增加是因为竞争对手办学不理想

或国际的利好因素,这并不能体现独中的办学素质,也不是我们乐见的情况。

Page 6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1

5.7.2 经费与运作问题

独中是因为不想放弃母语教育,而拒绝政府的改制献议。因此,《1961 年达立

报告书》列明了独中是“法外”学校。独中可以不受政府所推行的教育体系所影响,

它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可是独中因而无法获得政府的任何津贴。独中所有的经费都是

来自民间,可说自力更生,因此华社的支持是华文独中生存的条件。华文独中的经费

来自学费、筹款、董事部及赞助人的捐献、校产收入及校友会捐助等。

教育政策的修改,对华文独中造成巨大的影响。60 年代初,政府取消小学升中

学会考,使小学毕业生可以自动升上中学,这个决定可说立竿见影,使独中失去了大

量的生源。小学会考通常只有大约 30%的学生能过关而升上中学就读,现却 100%可入

读政府中学,严重地影响独中的收生情况,这使独中出现了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由

于经费不足,独中陷入了无法经营的艰难局面。在收取学费问题上,独中出现了两难

的情况;如果收费高,以当时华人的经济背景将无法负荷,这势必使学生人数剧减。

然而,如果收费少的话,独中也无法凑足经费来经营;不论怎样看,独中都是泥足深

陷,难于自拔。

在未接受改制前,华文中学拥有整个学校空间可资运用。但改制后,多数学校

的拥有权落在国民型中学手中,而独中因此陷入了“反主为宾”的困境。当时的独中,

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另觅校地,以另起炉灶。独中只能屈居于国民型中学之下而生存,

在改制的影响下,独中失去了学校的土地拥有权及话语权。失去话语权之后,独中只

能委曲求全。为了能继续运作,独中只能尽量的配合国民型中学的种种要求,其中包

括了独中上课的时间定在下午。

在一连串的打击下,一群霹雳州的董事与教师检讨了办学失败的原因,并立意

要把独中以补习班自居的心态改变过来,认为只有把独中办成“完全中学”才可能看

到出路。于是,1973 年霹雳州 9 所独中的董事、校长、教师团结一致,通过一项决定:

为 9 所独中筹募一百万发展基金,力保独中的发展与生存。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为华

Page 6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2

文独中救亡的运动,在霹雳州拉开序幕,筹款运动获得巨大的反响,义款源源而来;

始料未及,霹雳州的独中筹款运动蔓延至全国,演变成全国性的华文独中复兴运动,

这证明了华社对母语的爱护与热忱。

5.7.3 师资与教学问题

独中的师资多来自台湾师范、董教总及“留台同学会”和中国所提供的在职培

训课程。在这方面,成立于 2005 年的“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近年来积极推行华教

运动,宏扬中华文化。过去六年,“留华同学会”接受中国国侨办以及各省市侨办的

委托,筹组各类型的短期培训班,如中文师资培训班、校长研习营、幼教班、多媒体

中文教学培训班、普通话正音教学班、文学鉴赏培训班等,让独中教师前往中国相关

大学学习。近年来“留华同学会”更直接邀请中国最优秀的师资到本国主持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及学科教学等师资培训班,致力提升本国中文教学的水平。

“留华同学会”的另一项贡献,是成功争取到“上海师范大学”的应允,在霹

雳州的实兆远市和“南华独中”合作联办为期 4 年的“教育学士”课程,并于 2011 年

开始运作并招收学生。这是一大突破,无形中强化了独中的师资来源,使独中的教学

更上一层楼,深化教学素质。

独中一向面对“师资流动率高”的问题,独中教师在物资与精神两方面的需要

应予以重视,以解决问题。办学者应从老师流失的问题中检讨,可以参照政府与私人

教育界的待遇,提供多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改善教师的福利与待

遇,让老师能够专注在教学及课研方面的工作, 没有后顾之忧。

华文独中之教师待遇菲薄,流动性很大,影响独中之发展。独中教师的起薪约1

千400至1千800,最高可到两千令吉左右。相对国中老师或其它领域的工作,独中老师

的薪水可说是相当的低。为了确保教师生活安定,增加安全感,建议各校应设法调整

并确定一个较好的薪金及服务制度,如连续两年教学良好表现的教师,应永久聘用。

Page 6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3

基于教育法令的限制,民间机构无法培养师资,独中的师资也不获政府培训,

因此独中的师资来自多种管道,学历背景不一、素质参差不齐。根据资料调查所得,

不具有教育专业背景的独中教师仍占相当高的比例。由于专业性不足, 教学容易进入

瓶颈,创新性不足,对工作容易衍生无力感或倦怠感。

同时基于经费有限,教师的待遇相对偏低,无法形成一个具备吸引力的物质环

境,不利于人才的吸纳。教师的素质已被公认为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据马

来西亚《东方日报》2011年12月28日的报道,大马留华同学会会长陈志成于27日早主

持大马留华同学会与中国上海师范大学合作的远程课程——“2011年中文学士文凭班”

入学试后披露,基于大马国内培训师资的制度所限,导致大马现有逾6000名独中教师

当中,有70%没接受过专业师资培训课程,在大学毕业后就直接执教鞭。因此,独中教

育工作者有必要正视教师素质与来源的问题,为教育改革创造成功的条件。根据2006

年董总师资局统计资料显示,全国独中教师仅69.08%具备学士或以上的学历资格,不

具备教育专业训练背景的教师达57.61%。

改制以来,全马独中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明显。由于国民与国民型学校的待遇

较好,薪金较高,许多教师纷纷离开独中涌入国民与国民型学校。独中由于师资不足,

学校素质顿时大打折扣。这现象的严重性使独中校长一度难以维持独中的运作。许多

教师除了负责本科以外,还得兼顾其他的科目。而一些科目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胜任,

在此情况下,教学的质量也下滑了。师资匮乏现象使得家长对独中不再抱着很高的期

望。他们对学校的素质产生了怀疑。因此他们没有信心学校能教好他们的孩子,所以

不再把孩子送往独中就读。

5.7.4 统考不受承认与“双轨制”问题

由于统考文凭未受本国政府承认,一些独中办学者为照顾“现实需要”或满足

家长的要求,长期受“双轨制”所累,师生面对不合理的两种课程与考试的压力。所

Page 6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4

谓的“双轨制”,是和独中的办学方针有关,涉及教学、语言、课程、资源分配等具

体安排,即学校硬性规定初三考统考和 PMR,高二考 SPM,高三考统考。

为了配合这个目标,整个教学课程因此做了调整:初一,初二跑原轨,主攻统

考课程,初三转轨,改换马来文课本,主攻 PMR 课程;高一回到原轨,高二又转轨,

主攻 SPM课程,高三又回轨,专攻统考课程。

由于统考课程的水准程度高于政府课程,转轨期间,教学的内容迁就低下和重

复,只是媒介语从华语变成马来语,因此,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代价是十分巨大的,

学校付出的则是整个教学的资源成本。华教教育专家林国安硕士一针见血地把这种现

象称为教育的“异化”,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违反教育原理。教学与学习以考试为中

心,学校存在着许多违反教育原理的措施或现象,例如减少或取消非考试科目的上课

时间、为考试科目加课加时、标榜考试及格率等等;学校教育明显是以“应试为导

向”。

一些华文独中,由于面对国民型中学办学优势的巨大挑战和家长对子女就读华

文独中升学出路缺乏信心下,采取兼读兼考华文独中“统一考试”(统考,UEC)和

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课程的办学方针。这项方针增加了华文独中学生的求学负

担。一些华文独中在无法兼顾统考文凭成绩,加上马来西亚教育文凭无法和国民中学

相比的情况下,失去坚持母语教育、办好华文独中统考文凭的特色和优势,招致更大

的危机和挑战。

与此同时,为了争取世界各国大专院校的承认,开拓多方的升学管道,统考考

科组合显得庞杂 , 学生负荷过重。这些现象阻碍教育目标的达成,不利于学生全面

的发展。独中的课程设置,向来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科方式,各学科独立运作。各学科

在每周课表内有固定的课程纲要、考试纲要、上课节数、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这种

学科分科方式忽略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整合性,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而且课程

Page 6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5

内容存在著难度高、内容杂的缺点。新时代的学习观已经提出,真正的学习不在于知

识量的堆积,而是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来,由于强调坚持数理科的优越性为办学方针,独中的课程与教学容易忽略

人文与艺能学科,对于人才观产生偏颇(例如“成绩好的一定念理科”、“理科生比

较有出路”)。技职教育或艺能教育,得到的教育资源相对的少。从多元智慧的角度

而言,这样的人才观以及相随而生的措施或决策无疑是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的。

5.8 独中的复兴运动

华文独中的发展可说面对许多困境。 1961 年教育法令规定,不接受改制为“国民

型学校”的华文中学变成“独立中学”,政府不给予补贴。独立中学被排斥于政府教

育体制之外,故必须由华人社会自筹资金,自行管理与发展,可说完全自力更生。由

于独立中学学生毕业后升学无门,而中学生源较差,加上缺乏经费等原因,致使华文

独立中学数目较少,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仅有 60 所左右,而且之后的数目也无多

大的变化;处境可说每况愈下,令人忧虑。

独中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刻,却能在 70 年代重获生机,开始复苏;其主要的原因

有二:一、是独中陷入山穷水尽之境时,华教人士誓死维护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而

奋起寻求脱困的策略;二、是政府为落实同化政策而积极提升马来语作为学校媒介语,

这和英殖民政府之前所推行的以英语为媒介语有所抵触;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华

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而开始把子女送入独中学习。从 1972 年开始,“复兴独中”的

活动在华人社会酝酿,而部分华教人士开始探讨独中失败的原因,大家认为“唯一能

把华文教育,华文独中发展起来的正确路线是恢复完全中学。华文独中才是真正衔接

华文小学的最正确的体制,是完全连续的。”为了让家长把子女送入独中就读,董事

们和教师都做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如:减低学费迁就大部分清寒的家庭;设立借书

制度;逐家拜访学生家长;董事增加出钱,教师自动减薪。

Page 6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6

1973 年 4 月 1 日是独中复兴的转折点,因为这天霹雳州九校聚会,通过了“由九

所独中联函霹雳董事会联合会为九所独中筹募 100 万元发展基金”的建议,各地掀起

了支持独中的热潮,并进一步上升、扩展为振兴华文教育的运动。这项运动受到华裔

同胞热烈响应,分别 以捐献、义卖、义剪、义唱、义走等多样方式大力支持。霹雳州

的瓜拉江沙的其中一个华人新村,即万浓新村成为全国义卖首站。独中复兴运动的创

始者包括有曾敦化局绅、陈孟利先生和胡万铎先生。复兴运动所取得四项重要成果是:

有效地、大规模地发动华人社会支持华文教育;为华文独中筹集到大量的办学资金;

成立一个全国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独中工委会”及明确制定了华文独中的性质与发

展目标。简单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救校运动,就没有今日的华文独中的生存与发展。

一个负责起草全国独中办校方针的“独立中学工作委员会”应运而生,其主要责

任为编写新课本,划一教学课程范围,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统考),举办研讨会及其

他活动,以提高独中教学水平。1973 年 12 月发布的《独中建议书》, 概括了华文独

中的四大使命:

(1) 母语教育:中小学十二年的教育是基本教育,华文独中即为完成此种基本

教育的母语教育。

(2) 桥梁作用:华文独中下则延续华文小学,上则衔接大专院校,实为一必需

之桥梁,间接打造了母语体系的完整连贯。

(3) 文化堡垒:华文小学六年不足以维护及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只提

供华文的最基本教育,必须以华文独中为堡垒,延伸小学的华文教育,教

导学生更高程度的华文教育,方能达致目标。

(4) 文化熔炉:华文独中兼授三种语文(华、巫、英),吸收国内外的文化精

华,融会贯通,实为塑造马来西亚文化的重要熔炉。独中生具有多种语言

能力,比起其他源流学生更占优势,在工商界较为吃香。

根据这四大使命的精神,又提出华文独中办学的六大方针:

Page 6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7

(1) 坚持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传授与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为创造多元种

族社会新文化而做出贡献。

(2) 在不妨碍母语教育的原则下,加强对马来文和英文的教学,以配合国内外

客观条件的需求。(把国文和英文列为必修科,且各有一本主要课本)

(3) 坚决保持华文独立中学数理科目之优越性。

(4) 课程必须符合我国多元民族的共同利益, 且应具备时代精神。 学生同时

学习三大语言,更有效地减少沟通问题。

(5) 华文独立中学不能以政府考试为主要办学目标,若某部分学生主动要求参

加,可以补习方式进行辅导。

(6) 技术和职业课程可按个别学校的需要而增加,但华文独立中学绝不应变为

技术或职业学校,它只提供额外的课程,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独中建议书》是一个重要纲领性文件, 它是对华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深刻

总结和认真探索的结果。以《独中建议书》为标志,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得到蓬勃的发

展。华文独中的复兴与发展, 改变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命运。不但苦于挣扎的华文

独立中学得到发展,而且原来改制的中学也变为华文独立中学。时至今日, 马来西亚拥

有 60 所华文独中, 在校学生人数约 6 万九千人(2012 年数据);而在华文独中复兴

运动前, 在校的独中生只有 2.8 万人,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瞩目的成就!华文独中的复

兴,其实就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新生。独中统考的成功举办,意味着全马华文独中统

一的办学方针,也象征着统一的学习评鉴,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可作为

独中生申请到国外深造的依据。统考的价值,在于获得西方国家 400 多所的大学承认

作为接受入学的标准,这意味着统考毕业生的升学管道已非常广阔,但这也是独中人

才外流的铁证,对国家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从弱化、飘摇的处境转化成稳固、向前持续发展的阶段,七十年代独中的复兴运

动可说是独中发展史中重要的一页,是独中发展的转捩点!这波澜壮阔的救亡运动,

Page 6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8

使独中突破法令上、单元化的政策及各种措施上的重重包围,一跃而起建立了新的办

学体制与精神面貌,变得富有吸引力及获得华社的落力支持,并提升了华族的自尊与

自信,对长久以来所坚持的多语或多元化教育的办学方针,能开始落实并开花结果而

倍感欣慰。

居安思危是人之常情,而本国历年来所实施的各种法令条文,是以团结各民族以

催生马来西亚国族为主要考量,故各种不利华教发展的条文依然存在,且层出不穷。

1975 年当政府以马哈迪教育部长为首的内阁教育检讨委员会,进行检讨教育政策的贯

彻情况时,政府共收到三百余份备忘录和恳请书;华团代表全国华社向政府提呈了一

份备忘录,借以表达马来西亚华裔的感受和意愿,以下是《备忘录》的一些基本要求:

(a) 关于母语教育

《备忘录》指出“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的马来人、华人、印度

人、伊班人等,都珍惜他们语言和文化,因此在国家的宪法下,一个民族的政

府有义务公平及合理地对待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心声和愿望;

“《国际人权宣言》第 26 条规定,政府对国内各民族母语教育负有责任;母语

教育也是提倡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容忍和亲善的基本条件之一。”

《备忘录》也指出各民族在文化、宗教和母语方面所享有的基本人权,与接受

马来文为国语及通用语是完全没有冲突的;

“如果政府片面强调国语而有意无意使其他种族的语言文化处于没落与式微,

我们觉得这种政策的实施,绝不符合基本人权,更无法促进团结,是应该及时

检讨及纠正的。”

华社亦恳求政府在强调国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给华文教育提供多面化的发展

机会,“以创造一个更加丰富的马来西亚文化,否则马来西亚将失去一个丰实

的文化泉源。”

Page 6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69

教育家一般上都一致认为母语教育是最有效的学习媒介语,因此学生应先接受

母语教育,其次才学习其他语文,这是符合学习原理的。

“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其他国家的例子证明,要取得国家团结,完全不在于单元

语文教育。例如瑞士、芬兰、比利时及加拿大,都是多元种族的国家,采用多

种语文,但仍然保持和平亲善。”

(b) 关于小学、中学与高等教育

建议废除对华校产生莫大威胁的《1961 年教育法令》第 21 条(2);根据人民

的需求,建立各源流学校;实际上,华文小学是最不够的。

吁请政府无条件拨款予华文独立中学,并承认其在国家教育制度上的应有合理

地位;此外,政府应鼓励批准私人赞助的高等学府,尤其是独立大学,这符合

我国渴望提供学生更多高等机会的意愿,并可促进国家的发展。

呼吁承认南洋大学、义安工艺学院及台湾大学所颁发的学位。

虽然政府于七十年代通过不利华文教育的《1972 年教育修正法令》,并恫言要对

1975 年举办的统一考试为由,向华文教育工作者采取行动;语气虽充满恐吓、威胁,

但对华校来说,这整 10 年的发展可说充满重大的历史意义。独中统考的举办,扭转了

独中的命运,使独中稳步向前发展,根基变得扎实多了。

5.9 结语

马来亚独立后华文教育的发展,面对许多政治因素及内部的干扰。马来西亚是一

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但其教育政策在国族观念的建构下,变得过于偏向马

来语文的发展,有单元化的现象,这对其他的族裔文化及母语教育产生压迫感,形成

对抗局面实为不幸。华文教育的发展一路走来虽风雨飘摇,但在华社努力不懈之下,

犹能自力更生,奋发向前,难能可贵。华小地位得以维护,独中复兴运动之后生机蓬

勃,充分显示出华文教育的发展富有潜能、弹性、令人有所期待。但环视大马教育领

Page 7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0

域的过于强调及突显单语即“国语化”(马来语化)的教育政策,华文教育发展的路

向坎坷不平是不难理解的;“土著主义”之延伸会继续主宰政治领域,进而影响经济、

文化和教育领域,各种纠结会继续存在,不会一下子消失。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雪兰莪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出版,2003年 3

月。

2.《教总成立 33年——华文教育史料》上册,教总研究中心编印,教总出版,1984.

3.《董总 30 年》下册,雪兰莪加影:董总出版,1987年。

4. <华文中学改制专辑>,《教总教育研究中心简讯》,教总出版,1986 年。

5.《霹雳州华文独中复兴史》,霹雳华校董事会联合会出版,1976年。

讨论五:

1.英文小学 70 年代变成国小帮了华文教育一个大忙,为什么?

2.试论述华社极力反对《1961年教育法令》实施“最终目标”

的原因。

3.论述华文独中能扭转乾坤向前发展的主要原因。

Page 7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1

第六章 八十年代马来西亚华教的发展

6.1 前言:继续受困的华教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华文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政府继续采取改变华校性

质的措施;其中的一些教育制度或课程的更改,使华小陷入是非论争之中,影响其发

展及操作。当然,为此而衍生的问题与纷争如燎原的火种,看去虽小但却一发不可收

拾,带来固定的难以磨灭的伤害。独中方面,在董教总和广大华社的热心支持与策谋

之下,却稳健成长,并且有意外的突破,呈现一片好景。

6.2 华小制度的争论

从 1920年代开始,马来西亚的教育领域就一直在经历不同法令的更迭,例如

《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1952年教育法令》、《1957年教育法令》、《1961年

教育法令》等,这些法令可说对华教大为不利,令人提心吊胆。 1980 年,教育部宣

布在全国各华小实行“三 M”制度。“三 M”就是能读(membaca),能写(menulis),还

有能算(mengira)。在这个制度下,各华小除了华文课本和算术课本为中文之外,其他

科目皆以马来文为主。这项宣布引起华人社会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政府正企图使华

小变质。这是因为三 M计划的详细内容不清楚,而且有关当局迟迟不愿公布。所以在

6月 14日,教总在七个教师专业团体的协助下,召开三 M制研讨会,会议再提呈一份

备忘录。然而,依然如石沉大海,得不到反应。

12 月 28 日,新上任的教长苏莱曼医生在马大教育学院主持一个马来西亚文教师

研讨会时表示,全国所有源流小学将于明年起,全部使用马来西亚语作为教学媒介语。

消息披露后,华社哗然,谴责之声四起。第二天,教长不得不立刻澄清;所谓全国所

预期学习成果

学生读了本模组后,将能了解:

80 年代华教发展的概况,包括所面对的困扰;

华社申办民办大专院校的前因后果。

Page 7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2

有源流小学,不包括华、印文小学。澄清虽然暂时平息了华社的怨气,不过,却暴露

了政府欲藉三 M 蚕食华校的意图。第三天(12 月 30 日),教长终于把当局的意图描

说清楚:

“在三 M 课程的纲要下,华校只有华文和算术课本是用华文编写。

其他科目的有关教材使用马来西亚文编写。其他教材如道德教育、图工

及体育等的课程纲要、教学指南及参考书,皆以马来西亚文编写;不过,

华小及印小的教师可用华语或淡米尔文语讲课……而音乐科里有 50%是

国语歌曲,另 50%是马来歌曲翻译的华文歌。教育部将尽量把有关教材

翻译成华文和淡米尔文……所有小学的各科教材内容一样,华小及印小

的课本是从马来课本翻译过来的,只有华文科的课本稍有差别。”

此项宣布引发了董教总和华社极度的不满和震惊,皆认为上述课程的改革措施将

导致华小变质,而群起反对并且有华小进行“罢课”抗议。后来,经首相马哈迪医生

保证当局不会改变华小的教学媒介语,“小学新课程”所产生的媒介语风波才告解决;

然而华小还是继续受媒介语问题困扰。

1984 年,另一项具有争论性的事件爆发。吉隆坡直辖区教育局发出通告给所有华

小,命令他们在学校集会及其他活动上都必须用国语。这项宣布引起了学校董事部,

教师及其他的华教团体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并且提呈备忘录抗议,要求立即撤销有关通

令。该备忘录重申,华小在教学、教材、考试及行政媒介和集会用语必须是华文华语,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丝毫不可妥协。教总副主席陆庭谕先生甚至在教育部办事处外静

坐以示抗议,并且他的行动受到广大华社的支持。在华教团体及华社的强烈反抗下,

当局终于收回该项通告,撤销上述无理的措施。

1985 年,政府当局以团结各民族为理由,宣布从 1986 年开始将会甄选 18 所小学,

推行“综合学校”(Program Sekolah Integrasi)试验计划。这项计划是把华小、巫

小和印小三个不同源流的小学集中在一个校园上课,通过教育活动增加彼此间的交流、

Page 7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3

合作和团结精神。当局首先在柔佛哥打丁宜直落胜益(Teluk Sengat) 设立第一所“综

合学校” 作为范例,学校里的一切措施和设备皆以马来小学为主导,例如只拥有马来

图书馆、食堂只售卖马来食物、煮食者必须是回教徒等多个不合理的规定。这种安排

引发董教总及当地华社强烈的抗议,并认为这项“综合学校”计划的设施,虽以团结

各族学生为由,却含有消灭华小及淡小的意图,以达到同化的政策。经过一番交涉后,

当局才接受华教界的要求,暂时搁置该项计划。

董教总在与教育部进行会谈时呈上一份《反对综合学校》备忘录给当时的教育部

长拿督斯理阿都拉巴达威(Dato’ Seri 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该备忘录指

出:“政府对华、印族语文、教育与文化歧视,企图通过各种政策及行政措施来强行

实施‘一种语文、一种源流’的同化政策是种族两极化的原因之一。”会议中,双方

同意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代替综合学校计划。该计划本身不会导致华小变质,也

符合教育界所提的建议和要求。

1987 年,华小又见证了另一项与媒介语有关的问题。教育局委派一些不具华文资

格的教师到华小担任学校行政高职,这又引发广大的华社激烈的反应。当时,有关学

校的学生家长计划在校前抗议及罢课。同年 10 月 8 日,董教总联合华团和所有的华基

政党在吉隆坡天后宫举行抗议大会。许多华小也展开罢课行动,以示抗议。由于教育

部不予理会,全国华团政党行动委员会决定所有涉及的华小在 10 月 15 日罢课三天以

示抗议。罢课前一天,内阁 5 人小组与华社协商,最终达成“四一方案”,即除课外

活动一职只需谙华语外,不需强制有文凭,至于其他四职,包括校长、第一副校长、

第二副校长及下午班主任须保留给有正式华文资格的教师担任。行动委员会议决展延

罢课行动,继续争取“五零方案”,同时要求教育部在新学年开始前落实“四一方

案”。

当时的教育部长安华坚持不妥协,他不认为内阁小组委员会能拒绝教育部的决定,

并警告华校若持续罢课将严厉对付。罢课事件越演越烈,演变成了华人和马来人之间

Page 7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4

的矛盾,各自发起大游行。巫统青年团召集了一万人的大集会,其中的布条写上耸人

的字眼如“以华人的鲜血染红马来短剑”、“五一三事件重演”等。

1987 年 10 月 27 日,马哈迪政府当局为避免敏感课题继续燃烧,终于援引《内安

法令》,展开“茅草行动”(Operasi Lalang ) ,进行大逮捕和查封报章。这项行动

逮捕了百多名与政府意见相左的人士,包括董总主席林晃升、沈慕羽、庄迪君、柯嘉

逊等文教界领袖,以及为数不少的政界、宗教界知名人士和民权运动工作者。同时,

政府也关闭了三家具有影响力的报章。事件缓和下来之后,当局把逮捕的人士逐一释

放。 经过种种的争论,政府当局同意了华小的重要高职,除了课外活动主任一职外,

其他的均保留给具有华文资格的教师担任;这就是当年所谓华小高职四一方案的由来。

直至 1995 年,政府提出了“宏愿学校计划”。“宏愿学校计划”的提出,显然是

要改变目前各源流学校并存的现状,其目的就是要将我国三种或两种源流的学校,不

分种族或宗教信仰,统合在一个新的架构下运作。其目的是要逐步实现利用单一语文,

即国语为各源流学校的统一教学媒介。在这种新安排下,各源流小学还可以暂时保留

其课程各基本特征,但是共用一些基本设施,如操场、礼堂、资料中心、食堂以及音

乐室等等。其计划是把各源流的学校集中在一起,共用校地和设备,可以直接和有步

骤的促进学生各族来往和交流,以便从小学阶段起就在学童之间灌输多元社会价值观

及培养种族之间互相了解和容忍的精神。当局认为,宏愿学校将为不同源流的小学提

供一个在“同一屋檐下”互相交流的环境,以更好地培养各族学生之间的团结精神,

并希望借此塑造一个“团结一致的马来西亚民族”。

1985 年“综合学校计划”、1995 年“宏愿学校计划”及 2000 年 9 月《宏愿学校

概念与实施》的提出,其背景都是基于我国各源流学校以目前的方式存在是导致种族

极化或分裂的根源作为理论依据。基于此,董教总坚决反对这种论断,认为都是政府

企图推行一元化教育政策,实现最终目标手段。这是不符合国情及国家宪法的崇高精

神。华社将这些计划看作是华人母语面临的一个挑战,并认为是一项精密部署的华文

Page 7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5

小学改制计划,陷阱处处,华小会慢慢变质而“安乐死”。一旦华小被连根拔起,华

文独立中学及大专院地位不保。尽管董教总激烈的反对此项计划,但是教育部势在必

行,并表示即使华校不参与,也会在国民小学和淡米尔小学推行这项计划。

华小另一项困扰是华小毕业生直升中一的问题。“小学新课程”实施之前,华小

毕业生一般都升入中学预备班先读一年,才可以升上中一。只有在小学考获 6A 者,

才可直升中一。 1990 年,华小 6A 者由于国语程度比国小低,还是得先读预备班后才

能升上中一。华教人士纷纷提出他们的不满。在副部长冯镇安博士积极争取下,当局

最终同意只要华小生考获国小的国语试卷及格,总成绩不低过 4A2C,便可以直升中

一。

此外,师资短缺 是华小长期以来所面对的问题。教总所进行的《1985 年全国华文

小学调查报告》资料显示,师范学院的华文组,每年培训出来的毕业生人数(见表一)

不足以应付华小师资的需求,而导致全国华小每年都得聘请约 10%的临教来填补空缺。

例如,教育部长苏莱曼道勿医生于 1984 年在国会的问答环节时指出:全国华小临

教人数共 1979 名,教师短缺人数 2137 名,而临教平均占总教师人数约 10%。

年度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学员人数 360 800 881 455 900*

表 2: 1980-1984 年师范学院华文组人数统计

* 1984 年的数据引自副教育部长陈忠鸿医生的谈话。

上述调查的结论显示,师范学院录取的学员人数太少,不足于应付华小师资的需

求。城市华小的学生人数一般都拥挤不堪,但却不能增建新的华小;而某些偏远地区

的无形华小却因学生人数稀少而被关闭,因此华小的数目只有减少而不会增加。长期

以往,城市华小学生人数继续膨胀,再加上每年退休的教师人数不少,因而导致华小

师资严重短缺。

Page 7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6

年份 学校间数 学生人数 教师人数

1980

1984

1987

1,312

1,296

1,295

581,696

588,836

582,120

18,131

20,588

21,623

表 3:1980,1984 及 1987 年全国津贴华文小学间数和师生人数统计。

华小上述的问题一直延续到 90 年代。根据 1998 年的统计,华小减至 1,283 所,

学生方面却增至 599,520 人,而全国缺乏华小教师的数据依然超过两千多名。

6.3 八十年代之后华文独中的发展

进入 80 年代以来,华文独中一直呈发展趋势,独中成了学生另一个最佳升学的选

择。独中在硬体建设,教学质量,师资培训等方面都获得令人称道的成绩。除此之外

也组织学生参加独中统考和辅导学生参加政府考试,其他校外考试如商科考试等。独

中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引人注目:

(一) 三语教学获得初步的成功。华文独中兼学三种语言,对学生来说无疑是

种压力,但同时也形成很大的优势。独中生可参加三种考试:一、是全国华文独中统

一会考,以华文作答 ;二、是马来西亚所举办的初高中文凭统一考试(PMR,SPM ),

以马来文作答;三、是马来西亚政府承认海外初、高级文凭考试(O-LEVEL,A-

Level),以英文作答。据调查,学生选择到独中念书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毕业后出

路比较好;二、是提供学习三语的机会;三、是课程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直接衔

接华文小学课程。

(二)今日的独中生源充足、学生质量提高。除了几间小型独中外,大部分独中

已学生爆满,有的学校报名人数超额太多,不得不举行入学考试,淘汰成绩差的学生,

而且学生质量明显提高。

(三)华文独中的经费初步得到解决。自“1961 年教育法令”实施后,独中就没

得分文津贴,全靠华社自己解决。独中经费主要来自这几部分:学杂费、董事部赞助

Page 7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7

人捐款、校产收入、食堂租金和贩卖部收入等。但近年来独中经费发生变化,如组织

非营利有限公司,办校办企业,以校养校等。 独中经费困难虽然存在, 但可以克服。

(四)拓宽了独中毕业生的出路。近年来独中升学之路不断拓宽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国内升学机会增加。本来,国内大学实行“固打制”,华人学生进入大学的比例

极低,独中生就更少。目前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采用自由化和开放的政策,对独中生有

利:国内私人专科院校已大幅增加,政府并且允许私人学院与国外举行联办课程。董

教总教中心开始逐步实施发展华文高等教育的规划如:校外进修式,双联式和分校式,

这增加了华族学生在国内升学机会。

(五)开展技职教育,协助国家培训人才,为就业做准备。华文独中举办技术职

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性和技术性人才,包括工职类

科、商职科、农职类科等。

根据 1983 年董教总调查资料显示,全马华文独中共有 60 所,即大马半岛 37 所,

砂拉越 14 所及沙巴 9 所,教师人数共 2,019 名,约有 70%拥有高等学术资格及专业

文凭,其他 30%教师则属于文凭资格。华文独中采用三三学制,即三年初中和三年高

中。独中的课程纲要是依据政府制定的法令编制。华文是主要的教学媒介,马来文和

英文是必修科。有些华文独中的高中数理 课本采用英文本,因此,高中统考数理科 也

以中英两种语文 出题。一般上,华文独中是以统考课程为主,不过也有华文独中采用

双轨或多元制课程。除了统考,有些独中,如新山宽柔、芙蓉中华、吉隆坡中华、怡

保培南、实兆远南华,在当年也开办政府会考课程,同时主办初级文凭(SRP)、大

马教育文凭(SPM)、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或英文普通水准(O’ level)的各

级会考。

80 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关闭南洋大学,断绝了华文独中生其中一个出国深造的管

道,但他们还可以继续到台湾留学。80 年代中期以后,独中统考文凭开始受到不少国

Page 7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8

内外私立学院及海外大学的承认,开拓了独中生的升学机率,使华文独中充满信心,

迈步向前接受 90 年代及新纪元的挑战。

80 年代后的华文独中采取了三语教学(以华语为主体,兼学英语、马来语)、多

渠道筹措经费、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等措施,从而使华文独中得以稳定发展。有两组

数字可以说明独中的发展现状。从全国看,共 60 所独中,其中西马 37 所,东马 23 所;

1976 年,学生人数为 33395 人,1982 年学生数目发展到 44486 人,到了 1992 年,学

生人数攀升至 58212 人。教师人数 1976 年为 1473 人,1992 年 2411 人。独中生人数

20 年当中增长了 2 万多,前 10 年 增长 26.7%,后十年增长 30.8%。

6.4 南洋大学的创立与关闭

早期的华侨由于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先后设立了许多华文中小学以栽培其子

女成材。虽然如此,只有华文小学和中学还是不足以提供完整的教育。国家独立之后

过了一段时间,华文教育重上轨道,朝向蓬勃的路向发展。华校的学生数量渐渐增加,

特别是想要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其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如果只是袖手旁观看着中学毕

业生们就此辍学进入“社会大学”,觉得有点儿可惜,是社会及国家一大损失。因此,

要如何提升华教,满足学生不断高涨的求知欲,并且为国家造就人才,这些都成为社

会的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于是,华社团体及社会贤达在集思广益及互动之后,开始

发声和提出看法。

1950 年 9 月 9 日,由陈六使在主持福建会馆筹款建校的时候,曾经透露出“兴办

中国大学”的心声。但是,很快的便沉寂下来了。第二年,也就是 1951 年 6 月 26 日,

《南洋商报》在一篇题为《创办中国大学》的社论中重提筹建大学的事,而且也把大

学的学生、教师、校址及经费都设想了,结论是“越快越好”,然而也得不到回应。

1953 年正月福建会馆主席陈六使再一次发出创办华文大学的呼吁。他激动地陈词,

并认为当前华教遭受“外在压力”、“自我摧残”的双重危机。所谓的“外在压力”,

意思就即当地政府对英、巫、华三种学校厚此薄彼的津贴以及面临各种报告书、法令

Page 7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79

的约束。所谓的“自我摧残”就是比如董教不能合作、教师待遇菲薄影响师道以及教

师的欠缺等。为了解决这些困难,他认为只有创办大学这个方法有效。除此之外,陈

六使也以福建会馆的名义,倡议创办华文大学,并捐献五百万元。

这种仁风义举及登高一呼而获得万山响应,所有报章都以明显的版位全面报道这

则新闻。几乎所有华文报章都以此为社论,表达全面及全力支持。文教界非常振奋,

并且随时准备积极参与。当中,最先举起双手支持的是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爵士。之

前,陈祯禄曾在全马华校董教与马华公会联席会议上大肆评击《1952 年教育法令》,

并且高喊“母语如身影,不可须臾分离”,支持华文大学的创办。

1953 年正月 30 日,陈祯禄爵士和马大副校长薜尼爵士在马来亚广播电台作现场

辩论,为大学的兴办辩护。这显示了陈祯禄表现他作为华族领袖爱护自己民族及文化

的精神和风范。其实,创办这所南洋大学,对华社而言有几层意义。第一,华社终于

可以完成引颈以待的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华族深知教育是知识的泉源,而知识不啻

生存的力量,非常重要,所以发展教育体系,是华社长期以来的梦。第二个意义是,

更好地延续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这可从培育南大精神以达致。第三,南大的创

办将显示与凝聚全民的力量和决心。南大固然是来自上层社会的发动,但南大的创设,

是全体民族共同参与的一股草根运动,这显示出华族强韧无比的力量。终于在 1956 年

3 月 15 日,经过华族一番坚强的拼搏与付出,南洋大学终于在新加坡云南园宣布诞生。

1955 年 3 月 15 日,南洋大学正式开学,成为华族在东南亚最高的学府。在新加

坡未获得自治前,殖民地政府发表了《南洋大学评议会报告书》,指南洋大学学术水

准低,学生的语文能力差。1959 年 6 月,新加坡获得自治地位,新、马分家。其主政

者为了摆脱“第三中国”的形象对华文教育采取相当保留的态度,对南大的学位并未

加以承认。在以后的数年间,南大的学生会与政府一再发生冲突,终于导致学生会的

被解散与大批学生被捕。在冲突过程中,南大学生指责政府企图消灭民族教育而政府

则以共产活动和华人沙文主义等罪名指责南大及学生会。1963 年 9 月 21 日,人民行

Page 8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0

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 PAP)获胜。李光耀采取行动对付支持“替共产党出

面做事的人”,吊销南大创办人陈六使的公民权,陈六使旋即被迫辞职。

之后政府为“协助”南洋大学发展。在 1964 年 6 月 5 日,与理事会签订协议并发

表联合声明,“南洋大学改善后,新加坡政府将给予南大与新大同等待遇。使南洋大

学学生各项费用负担减轻,教职员待遇提高,设备日臻完美。”同时,政府也宣布补

助在南大肄业的新加坡学生的学费、拨款供南大购买图书、仪器,还资助叻币 100 万

元建新的图书馆。

鉴于此,一连串的改革开始了。首先,为了有效控制南大的发展便成立了以新加

坡执政党党员为首的南大毕业生的“南洋大学毕业生学会”。目的是为改善南大地位

而努力。再来便是建议建立新学制、实行新课程以及设立“普通学位”以及“荣誉学

位”。1975 年,新加坡教育部长李昭明被任命为南大校长。他推行教学媒介语的改变,

除了中国文学语言学系课程和历史系的中国历史课程外,一律改用英语教学。

1978 年,李光耀发表具有政策性的演讲,指出“南大校园是根深蒂固的华语环境,

英语的应用不容易在这种环境建立起来。因此建议将南大学生“全面浸入”说英语的

环境中。在这之后,两校理事会便联合声明,在新大的武吉知马旧校舍设立联合校园

作为两校学生共同修读课程的地点,也将参加统一的共同考试,并由共同的校内、校

外考试委员会批阅试卷。

自从 1975 年来,华文源流的高中毕业生,越来越少人在第一志愿以南大为首选,

且南大的教职员短缺又“难以聘请资格高深的新教职员”,因此解决办法便是把新大

和南大合并成一间“新加坡国立大学”。除华语中心以外,其他院系生不在南大校园

上课。南大在 25 年中为避免走进历史而一再调整其组织结构以及内容,甚至由私立改

为公立,由独立招生改为与新大联合招生,教学媒介由华语改为英语。最终南大不再

是南大,在 80年代,由于不符合该国的教育政策最终难逃被关闭的命运。

Page 8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1

6.5 独立大学的申办过程

1967 年 9 月 21 日,教育部长佐哈利宣布只有在剑桥文凭(SC)或马来西亚教育

文凭(MCE)马来文获得优等的学生才能到海外大学(包括新加坡南洋大学)深造。这

是不幸的消息,董教总急于寻找新的升学管道,以解决独中毕业生的升学与出路的问

题。在广大的华社支持下,董教总于 1967 年成立力“独大有限公司”,欲筹办华文大

学。独中生升学的问题也由于新加坡政府于 1973 年底宣布次年停止在大马招考新生而

恶化;这导致华社欲创办华文大学的欲望变得更加逼迫。南洋大学由于生不逢时,在

李光耀“英语至上”的施政理念中以及惧于被冠上“第三中国” 而有所避忌,终于把

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南洋大学身上;南大终于在 1975 年从华语媒介改为英语而于

1980年被关闭。

1967 年,董教总提出创办独立大学(以华语为媒介语的大学,是华文教育体系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目的是为 设立一所民办大学,为那些无法进入本地大学的

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尤其是为独中学生的就业开辟更广阔的出路。由于名为民办

(华文)大学,遭遇各种阻拦可想而知;当时的马华公会就以“铁树开花”形容其开

办的难度,认为董教总的申请不可 能成功, 便与之抗衡,于 1968 年提出创办“拉曼

学院”的建议,很快得到政府的批准,于 1969 年正式成立。

“拉曼学院”属于半官方性质的学院,招收华人子弟为主,教学媒 介语为马来语

和英语,可是它不承担华文独中学生的升学任务。而董教总在 1977 年正式提交创办

“独立大学”的请愿书,却遭到政府的拒绝,理由是:(1)独大将采用华文为教学媒

介语,违反教育政策;(2)只招收独中学生;(3)它是以私人机构建立的。之后,

独大理事会再三起诉、上诉,可是碍于 1971 年大专法令条文,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虽然创办独立大学的努力失败了,董教总对创办华文大专的意愿还是坚决不移。

华社改变策略,终于通过与政府折衷的办法,于 1998 年创办了一所大专院校——

南方学院。在授课中,华语仍为行政语文,媒介语为华、英、马来文三种语言。南方

Page 8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2

学院的创办也历经艰辛,但终于成功。南院之诞生,标志着大马华族之教育事业已开

始迈进了新的纪元,是华文教育的转折点。它的创办,为独中生升学提供了更加广阔

的机会,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华文教育体系,并且为独中的发展提供了更 加充足的师

资来源。

6.6 华文民办大专的创立

6.6.1 南方学院(Kolej Selatan)

南方学院的前身是 1975 年宽柔中学成立的专科班。开办宽柔专科班目的是为了提

供华校高中毕业无法升上大专而需就业的学生一些专门技能。办理宽柔专科班的目的

有三:

(1) 新加坡政府宣布停止在大马招考新生,断了升学的出路。

(2) 帮助实现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以保留国家人才。

(3) 使华文教育拥有完整的教育体系。

当时宽柔专科班的设立已有相当的基础,马来西亚政治气氛也从“513 事件”缓

和下来,宽中董事会正式在 1986 年 6 月向教育部申请成立“宽柔学院”。经过多次陈

情会商,终于在 1990 年,教育部批准创办南方学院,并借用宽中图书馆四楼作为临时

校舍;直至 1996 年 9 月 23 日,迁入坐落在柔佛古来的新校园。为了纪念萧畹香先生

捐献校地,南方学院也称为“畹香院”。1997 年,中文系开始招生。南院教学和行政

语文、电脑系和商科系皆以英、华为教学媒介。马来学系和英文系则以巫、英为主要

教学媒介。同时凡是在南方学院就读的学生须修读华文,除了官方语文需要的特殊情

况外,行政语文均用华语。

南方学院的办学使命:

(1) 延续中学教育提供文凭课程,为国家造就人才。

(2) 为青年学子兼授两种或三种语文。

Page 8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3

(3) 为中学毕业生等增辟深造管道。

(4) 为独中提供师资培训。

(5) 培育学生的优良品德和领袖素质。

南方学院的办学方针:

(1) 配合我国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社会的现实客观环境,培育具有正

确意识的新一代。

(2) 学系和课程的设置配合工业化的发展,为国家人力资源的栽培作出贡献。

(3) 以民族教育模式,在宪法所赋予的权力下发扬各族文化、并规定所有学生必

须选修教学媒介语之外的两种语文。

(4) 发展学术风气,建立学术人员的崇高形象;展开学术研究,为社会和国家公

益服务。

(5) 根据需求和情况,逐步为缺乏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就业人士提供普及化的成人

教育。

创立时,南方学院为了排除人们对南院的水准存有质疑便采取各种措施,如:聘

请国外学者为“客座教授”以得到国内外大学对其学术水准给予肯定。如今,南方学

院已开设了 6 个学系,即马来学系、英文系、中文系、商科系、电脑系和电子工程系。

南方学院为我国第一所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文系的民办大专学府,它于 1998 年 4 月

26 日成立马来西亚第一所“马华文学馆”,并于 1999 年设立“推广教育中心”,为

在职青年提供校外进修课程。南方学院现正积极规划以升格为大学,也与中国大陆一

些大专学府进行学术交流,提升校誉。

6.6.2 新纪元学院

踏入 90 年代,政府为了实现“2020 年宏愿”的目标,增加国人接受大专教育的

机会,乃鼓励私人办学,特别是私立学院的双连课程。在这种的趋势下,私立学院如

Page 8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4

雨后春笋 ,纷纷设立,而且发展迅速蓬勃。就在这种松动的形势下,董教总及独大有

限公司于 1993 年决定在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设立一所学院。

1989 年 10 月 1 日年由雪兰莪加影多个主要华人社团组成的“华侨学校产业受托

会”将 8.5 英亩的校地捐献给董教总作为兴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用途。1993 年 11 月 20

日,董教总与独大有限公司的联席会议决定下成立一间非营利有限公司,以便策划及

申办一所学院。其后,经过会议讨论,这所学院将被命名为“新纪元学院”,由董教

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来管理。董教总新纪元学院是马来西亚华社多年以来创办

高等学府心愿的实现。她的成立归功于常期以来热心民族教育、关怀文化发展及人力

发展的人士及华社的不懈努力所致。

多年以来,马来西亚华社兴办华文高等学府以作为华文独立中学延续的决心,从

未动摇过。这点可以从大家热烈响应“筹募新纪元学院建设与发展基金”运动中得到

证明。经过多番的波折,并在教育部修改建议及马华公会的协助下 ,新纪元学院终于

在 1997 年 5 月 28 日获准设立。并在 1998 年 3 月 1 日,新纪元学院正式开课。于是,

第二所华社民办的大专学院终于在大马中部的加影设立,掀开新的一页华教史。

为了完善母语教育的理想,以及落实多元的教育理念,新纪元的办学特色有以下

几点:

(1) 源自社会,回馈社会的的办学理念;

(2) 非营利、非政府、超越政党的组织性质;

(3) 多元文化、全人教育、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命;

(4) 学术自由、学生自治的办学承诺;

(5) 知性发展、艺术发展并重的培养计划;

(6) 科学发展、工艺发展并进的办学方向。

为提升硬体设备,2001 年 9 月,教学楼和饮水思源宿舍大楼落成启用。2002 年 7

月,丰隆集团捐献位于雪邦的百亩地予新纪元学院,作为第二校址。为开拓学生的升

Page 8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5

学管道,新纪元积极展开“学术联系”,先后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双联课

程或学分转移方式,为毕业生继续深造铺路。至 2003 年,新纪元先后与中国大陆的北

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 34 所大学建立联系;也和台湾地区的暨南大学、朝阳

科技大学等 13 所大学,以及新加坡之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之密歇根大学、纽西兰之

维多利亚大学、澳洲之墨尔本大学等,进行了学术联系;此外,也和 20 所外国大学签

订学术合作,也同时和马来西亚境内之史丹福学院、敦拉萨大学、亚太资讯工艺学院

等 9 所私立学院,以“3+0 课程”方式让学生取得对方的学士学位。如此宽阔的学术

联系,你说统考文凭的价值是否已被国际认可;而独中生是否已“胸怀大马,而望向

国际”了呢?还愁没有落脚的学术领域吗?

6.6.3 韩江学院

韩江学院是一所拥有从小学,中学到大专学院的完整教育体系的一所学院。韩江

学校是由当时名为「韩江家庙」的潮州人同乡会馆于 1919 年所创立的,专收潮州人子

弟就学。在 1937 年韩江学校董事部遵照中国教育部的指令,将韩江学校的校名定为韩

江小学。在日军统治马来亚期间,韩江小学就被迫停办直到 1950 年才得以复办,同时

也获得马来亚政府批准设立中学。可是在《1961 年教育法令》实施后,韩江中学则宣

布不接受政府的津贴,主要是为了紧紧守护我们民族的根,所以成为独立中学。1998

年 4 月 8 日,“韩江新闻传播学院”正式开课。韩江华文学校董事长陈国平宣佈,新

闻传播学院的开辦将是该校迈向韩江学院的第一步。翌日,韩江董事会以 HJU

International College SDN BHD 为名,正式注冊成为一间股份公司,承辦“韩江学

院”。就在 1999年 7月 13日时,教育部正式批准“韩江国际学院”的注册。

2000 年 5 月 8 日,韩江学院举行开学典礼,当时的科系有大众传播、商业管理、

电脑资讯及工程 4 个系文凭班。当时该院长王云霞说该院将计划与“南京大学”合作

于九月开办中文系。韩江学院也和美、澳、紐、英及中国大陆的北京大学签约合作,

开设双联课程,希望学生可以搞好英文基础,往西方国家大学深造。

Page 8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6

在 11 月 10 日,韩江与南京大学合作下正式开办了中文系(文凭班)。教学课程

是采用南京大学的教学课程,其中一些课程还由南京大学的老师来教授。因此学生在

韩江学院修完中文系后,还可以继续攻读南京大学的中文系,以取得学士学位。由于

两校的关系密切,在 2001 年 7 月 12 日时达成协议,南京大学与韩江学院合作在马来

西亚开办中文硕士班,好让学生能取得硕士学位。在 2003 年 6 月 29 日也设立了一间

韩江华人文化馆让华裔子弟更深入了解华族历史资料和文化,发杨中华文化的旗帜。

此外,韩江学院也和南京大学合作设立华文研究中心,并在研究中心内设立中文系。

韩江学院在这时期可以说发展得很顺畅,开设的科系也越来越多,学生从 2005 年

185 名增加到 2007 年 800 名左右。 为了配合现实的政治环境,韩江学院不再以“华

文”作为其办学的標榜,而是考量当今社会需求,以双语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更具

有国际视野。 然而,韩江学院也朝着成为一所综合大学的理想努力迈進。政府和各大

财团对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因此,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

局面。

6.7 结语

为追求建立一个马来西亚地区具有共同政治目标,主政者努力以“同化”政策为

主导,力求塑造马来西亚国族,华文教育在他们心目中,自然成为该项建构的阻碍。

但需了解的是,国族的建构并非只靠单元的国家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稳固的基础而

已;一个多元文化、多元族群,在互谅互助及互补的情况下建立的国家,将远比以政

治力量将境内各族群强加绑束的虛拟国族的国家更能生存与发展;有了这样的理念,

国族建构的思维才会渐渐淡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才可能在主政者容许下,有更大

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我国华文教育是经过了重重的风浪与波折才能建立从小学、中学到大

专院校的完整教育体系。华社透过董教总反映了创办华文大专的强烈意愿,在广大华

社的支持与捐赠之下,终于成功在我国创建了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及韩江学院。此

Page 8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7

后,华人拥有一个包含从小学、中学至高等教育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继续为国家的

发展作出不凡的贡献;尤其是今日“地球村”非常讲究人力资源为国家繁荣基石的当

儿,多语的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处境艰难,但是以今日的这种成就和地位,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全世界的海外华人社区中仍然是一道灿烂的文化景观。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2002年 3 月版。

2.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四分册),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

总会,2003年。

3.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4.《教总 33 年》,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87年。

5.何国忠编:《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5 年 4 月。

6.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吉隆坡:教总·林连玉基金,2000 年。

讨论六:

1. 试论述 80 年代华小倍受争议的一些设施。

2. 华文独中在 80 年代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加以论述。

Page 8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8

第七章 九十年代马来西亚华教所面对的挑战

7.1 前言:华社的坚决支持

华社关怀与热爱母语教育是华教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办学精神始于

19 世纪一直延续至今,坚持不息。可从数据方面看,华校的间数不但没有增长,且有

下降的趋势,以下的表 4(柯嘉逊,第 126页)说明了这种情况:

表 4:1957 年至 1997 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系统:

年份/人口/学校类型 华人人口 华文小学 华文中学

1957 2,300,000 1,342 86

1997 5,263,000 1,281 60

上述数据不说自明,它清楚地交代了本国华文学校自独立后整 40 年的光景,其发

展步伐还是停滞不前的;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如政府的施政方针、教育政策的偏颇、

政党不同的观点与视野等,这些都是大马多元种族与多元教育纠纷的源头,已司空见

惯,不足为奇。所以,在大马一方面是国语/官方语文为主要教学媒介的教育制度,而

另一方面却是与之平行的华文独中以三语(主要是华、英语)进行的不同源流的学校

制度;前者是不折不扣的国家教育制度,而后者却是民办(华社)的华文教育,是通

过华社的赞助和维护母语教育的政治意志始能保存下来。其过程充满艰辛及挑战,华

社可说是一步一脚印走来,跌跌撞撞的,心里所受的煎熬不言而喻,不是他族所能理

解、感受得到。

预期学习成果

学生读了本模组后,将能理解:

《1996年教育法令》的条文内涵及其重要性;

《私立大专法案》的条文内容;

九十年代华文私立大专的发展情况。

Page 8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89

7.2 《1996 年教育法令》的内容

时间的流逝使事物有更迭的必要,旧的、已落伍的东西包括一些法令条文都必须

被取代,赋以新的精神和任务。1995 年教育部重新制定教育法令以取代已实施 30 多

年的《1961 年教育法令》;所谓物换星移,不管是从其内涵或制度方面看,该法令已

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有必要修改。这也是为了实现 2020 宏愿目标,使马来西亚成

为国际卓越的教育中心,以建立先进的资讯工业国的形象,为其他发展国家树立榜样。

这项新的法令分为《教育法案》和《私立大专法案》两个主要部分,分别于 1995 年 2

月及 1996年初提呈国会辩论,通过后并于宪报颁布,即刻生效。

《1995 年教育法令》并非是全新的内容,它是以 1957 年和 1961 年的两项教育法

令作为依据的版本,并吸取了一些教育报告书、国家教育哲学、社团的教育备忘录等

建议内容,配合 2020 宏愿的概念、目标和宗旨编定而成,使各领域的发展能更上一层

楼:

(一)国家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

1.国家教育制度

1.1 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后期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1.2 只有三种教育机构

政府教育机构

政府津贴教育机构

Page 9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0

私立教育机构

1.3 除非获得部长豁免,国语必须成为国家教育制度内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的

主要教学媒介语。如果某一间教育机构的主要教学媒介语是非国语,国语

必须规定为必修科。

1.4 部长必须为所有在国家制度内的学校,制定一项国家课程纲要。

1.5 每一间学校必须为其学生准备参加政府规定的考试,除非是在本法令下获

得豁免者。

1.6 所有私立学校,必须遵照国家教育课程的规定,以及准备为其学生在本法

令下规定的考试。

2.学前教育

2.1 所有幼儿园必须在本法令下注册,违例者将被视为一项罪行。

2.2 部长可以在此法令下,成立及维持幼儿园。

2.3 每一间幼儿园必须采用部长所批准的课程纲要。

3.小学教育

3.1 政府小学只有两种类型:

国民小学;及

国民型小学 (《1961年教育法令》下的第 21(2)项条文,即授权教育

部长在适当时把国民型小学(SRJK)改为国民小学的权力已取消;从

1998年起,所有 SRJK 的名称改为 SJK。)

3.2 所有国民和国民型小学都必须提供一项为期 6年的小学教育,但有关课程

亦可在 5至 7 年完成。

Page 9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1

4.中学教育

4.1 部长有责任提供下列各类型的中学:

学术中学;

职业中学;及

由部长确定得其他类型的中学。

4.2 在本法令下,部长可在任何类型中学开办大学先修班,或在任何学术中学

开设预备班。

5.师资教育

5.1 除非得到部长批准,任何人禁止开办师训学院。

5.2 被批准成立的师资教育学院必须在本法令下取得注册。违例者将施予不超

过 3万令吉的罚款,或不超过 2年的监禁,或者两者兼施。

5.3 部长可在师范学院内开办专业文凭课程,以及大学的双联课程。(独中考

试属于内部考试,不受此条例约束。)

(二)私立教育机构

1. 私立教育机构所开办的小学或中学课程,或两者都办,须遵守国家教育课程

纲要,以及为学生准备考试所规定的条例。

2. 部长可命令私立教育机构所开办的后期中学,依规定的课程教导下列的科目:

国语,如果教学媒介语是非国语;

马来西亚研究;

英文,如果教学媒介语是非英语;

为回教学生提供回教教育课程;及

为非回教学生提供道德教育课程。

3. 高等教育

Page 9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2

3.1 除非获得教育部长的批准,任何人不可擅自设立或组织或促成设立高等教

育为目标的活动;违例者被视为一项罪行,可被罚款一万令吉或坐牢 5年

或两者兼施。

3.2 除非已在此法令下获得注册,没有任何教育机构可通过广告、说明书、宣

传单或其他方式进行宣传。

3.3 除非获得教育部长的书面批准,没有任何私立学校或教育机构被允许与马

来西 亚大专学府,或任何机构,来进行任何课程或训练计划。

(三)教育机构的管理

1. 取消政府学校董事会组织,保留政府津贴学校及私立学校董事会;董事会的

权 力已被削减,从 1999年开始,董事会已无权签署学校的政府支票。

2. 如认为适当和需要,教育部长可委任额外董事进入董事会执行任务。

3. 如部长认为董事会已抵触条例,或违反法令,他可以解散有关的董事会,而

委 任一个新董事会或校长或公务员来执行董事会的任务。

4.注册法令:

4.1 所有教育机构必须注册。

4.2 如有关教育机构违反教育法令条文,注册局总监有权取消其注册准证。

4.3 教育机构内的每一位董事或雇员,必须向注册官申请注册准证。

4.4 除了合格教师、已注册的临教和师范学院学员之外任何其他未申请注册准

证的 人士,均不可在任何教育机构内进行教学活动。

1995 年 12 月 8 日教育部长纳吉在国会提呈《教育法令草案》第二读时,在第

50-51段的演词内就有关华文教育的问题而作出澄清说:

“……法令 151 条维持国民型华小和印小现状。法令 151 条保持 60 所华文独立

中学,如《1961 年教育法令》所赋予的地位。对于每年注册需更新的一些独中,教育

部正在采取步骤让他们取得永久注册证。华文独中学生参加的统考,依据 151 条,亦

Page 9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3

如《1961 年教育法令》,同样维持现状。我需要宣布,华文和淡米尔文将扩展至国民

学校,以让更多学生学习这第二个语文。我亦高兴宣布华文和淡米尔文不再安排在课

外教导,而是纳入正课时间表内。所有私立学校、政府津贴学校、及国民型华小和淡

小的董事会,在本法令内继续保留。这意味着所有华文独中、教会和改制中学的学监

会,在本法案里获得保持。…… ”

随着教育部长作出上述的澄清,一些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华社的教育问题,终于

在教育法令下获得解决。不过,董教总认为《1996 年教育法令》比 1961 年的更严峻,

因为不少教育法令条文没有明文可以诠释。新教育法令在国会通过后,紧接下来是国

会于 1996年初,也通过下列四项有关“私立大专法案”:

(一) 私立大专学府法案

这项法案是允许私人界在马来西亚国内建立大专学府,让更多人士有机会接受大

专教育,而减少到国外留学的人数,为国家减少外汇的流出。此外,法案亦授权教育

部监督私立大专的管理和发展,以确保不会乖离国家教育政策。

(二)大专法令修正法案

这项法案是修正 1971 年大专法令的一些条例,主要是为政府国内大学私营化开路,

以便提升大学学术素质和水平,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协助它们达到国际卓越中

心的地位。

(三)国家高等教育议会法案

这项法案是授权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理事会,以策划、制定政策及协调高等教育

的发展。

(四)国家学术鉴定局法案

这项法案是授权政府成立国家学术鉴定局,以制定大专学术鉴定规格,确保国立

大学(IPTA)及私立大专(IPTS)的每项学术课程水平至少达到规定的标准。

Page 9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4

上述在 1996 年初通过的私立大专四项法案,主要是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开放大专

教育,提升大专学术水平,配和 2020 年宏愿 的目标,在 2020 年前,建立国际卓越教

育中心。在这四项法案通过后,从 1996 年至 1999 年,由私人界建立的私立大学已达

九所,而以前已注册的私立大专学院,也有不少开办 3 年大学的双年课程。接下来将

讨论 90年代后期的华文教育的发展。

7.3 九十年代私立大专的发展情况

私立学院在马来西亚扎根,仅有 10 多年的历史而已。早期私立学院的创办,主要

是提供技职课程,让不被接受进入本地大专院校的中学毕业生有机会继续深造,并安

排考取国外职业文凭,以便日后能进入私人工商界工作。90 年代初期,2020 年宏愿的

实行增加了大专院校的教育机会,政府鼓励及批准私立学院开办双联课程,因而导致

私立学院如雨后春笋,纷纷设立。这些私立学院大部分集中在吉隆坡和八达灵再也一

带,为不能挤进高等学府的中学毕业生,提供双联课程,以“2+1” 的方式进行,即

2年在国内私立学院上课,然后在国外有关大学完成最后一年课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政策和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

华文教育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在:

(1)发展经济带动教 育观念的转变。马来西亚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早日建成

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开始加强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经济的因素也带动了教育观念和

体制的变化。不仅领导 做出表率在公开场合讲华语,如 1992 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

长冯镇安在出席一个联欢晚宴上说,政府已经承认华人教育问题是国家的问题,而不

再是敏感问题。 强调指出,在 1996 年教育法令修正法案中,政府同意废除 21(2)条,

并接受华校永远成为马来西亚教育主流的一部分,及鼓励独中继续发展,而且还扩大

华 文的学习范围,如 1995 年政府批准拉曼学院开办大众传播系。马来西亚的马大、

博大(1973-1998为农大,1999正式改名为博特拉大学)也开设有华文班。

Page 9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5

现有的国民型中学,共有 2268 个华文班,容纳 105138 名学生。国民中学则有

6226 个华文班,容纳 193296 名学生。

(2)1996 年以来,华文教育实现“四个”突破。具体而 言,第一,1997 年 6 月

20 日,马来西亚与中国政府正式签署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互相讲学、互相学术交

流、互相到对方高校学习深造等方面等做出了明确 的规定。第二,1997 年 5 月 28 日,

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马来西亚董教总新纪元学院的申办。1998 年 3 月 1 日,开始招生,

设华文等四科,教学媒介语为华语和马来语、英语。这是继独立大学申办失败后,华

人持续努力的结果。第三,1997 年 3 月 17 日,马来西亚教育部批准南方学院开办 中

文系,为独中的学生升学深造创设了良好的条件。第四,1999 年 3 月 1 日,韩江学院

成立(由原韩江中学扩建而成),设有华文等四科。 可以说,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

华文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增加了独立中学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出路,也

为马来西亚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7.4 母语教育的基本人权

随着 21 世纪的降临,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而中国和马来西亚在政治、经

济、商贸、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华文的商业和文化价值在马来西亚增值

是很自然的事。华人经济地位的日渐提高,而学习华文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许多华人

企业家觉察中国庞大消费市场的潜能,因此许多商家有意前往中国发展。由于华人商

家大都能掌握华语华文,这是一个很好的优势;政府和各大财团对华文教育的重视程

度逐步提高。因此,华文教育在大马可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从 19 世纪开始,马来西亚华社就已体会到华人必须维护和推广自己的文化和母语

教育;故华语教育运动能持续不断,并能以世界人权作为斗争的依据。许多国际大会

和公约都承认,母语教育是一项民族权利,这在《1948 年世界人权宣言》、1951 年联

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关于在教育中使用本族语(Vernacular)的会议、《1966 年

关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1979 年关于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民族问题

Page 9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6

的小组委员会特别报告》和《1996 年(巴塞罗那)语言权利世界宣言》中,有很好的

关于少数民族母语教育的道义基础的诠释。这些知识与了解,使华社在争取母语教育

的权利时往往能慷慨发言,理直气壮。公约与宣言所赋予的人权,是联合国对各国少

数民族所作出的承诺与保护,凡是会员国都应遵守。

7.5 承认新时代多元化的特征

母语的保存与发展,与母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而母语又与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和

政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华教在马来西亚区的发展是一条艰辛的旅途。从早期英政府

到今日联邦政府的主力巫统,对华教猜疑的态度,使得在马来西亚成功独立后还有人

将华教的组织视为“大汉沙文主义”的代表团体。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中叶

后才有所改善。

我国第四任也就是当时的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于 1981年鼓吹“ 向东学习政策”

(Lock East Policy)。这政策是主张我国学习日、韩等东方国家的科技及它们人们

刻苦耐劳,敬业效忠的工作态度,以促使马来西亚在经济能力上更成功与繁荣。在

1991 年 2 月 28 日,马哈迪提出 “2020 宏愿政策”(Wawasan 2020)以期待马来西

亚在 30 年后能成为先进国。其九大挑战中的第三和第四项列出要达到知识型的发达国

家和拥有良好的教育设施。因此,这政策导致政府对华教政策的松绑。除此之外,为

了有利于迈向先进国的宏愿,华人与日、韩人相似的勤奋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强

而有力的文化与经济能力是值得给机会让它展现开来的。

90 年代初期,“2020 宏愿”政策为了能达到拥有良好的教育措施的挑战而大大

增加了大专院校的教育机会。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及批准私立学院开办双联课程,那些

无缘挤进国立高等学府的中学毕业生们一个继续求学的机会。根据 1995 年的官方统计,

全国的私立学院共有 280 家。而当《1996 年大专法令》通过后,我国的私立学院已增

至 576 家,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韩江国际学院等就是在此法令

Page 9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7

下成立。这三所学院都陆陆续续的开办了中文组好让中文——不管是文字还是传统习

俗都可以传给下一代。

“向东学习”和“2020宏愿”目标的施行,加上华文价值的提高,使得政府对于

华教管制略见松绑,华教终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华教因而展现了较为有利的发展

态势。由于经济发展带动教育观念的改变,大马加强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教育部副

部长冯镇安博士于 1992年的一个联欢晚宴上指出,政府已承认华教问题是国家问题,

而不是敏感问题。1997 年 6 月 20 日,马来西亚政府与中国政府正式签署教育合作谅

解备忘录,在互相讲学、学术交流、互相到对方高校学习深造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决

定。

处于这个新时代,社会与文化的多元性由于地球村的到来显得益发重要,电脑与

互联网使资讯的传播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与人力资源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将来的成

败兴衰。因此,多元文化与多元语言和技能是每个人在职场上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

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竞争。这种多元文化和多元主义是新时代国际社会所强调、重视

的,应通过教育和各种决策中反映出来。这也使各国的少数民族如美国的黑人、爱尔

兰人,加拿大法裔、澳洲土著等特别珍惜与保护自己文化的根与价值。联合国已承认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根本,也是求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工具。大马前首相马哈

迪医生在退休好多年之后,终于承认“同化”政策是行不通的。他接受《时代周刊》

时道出心里的话(柯嘉逊,第 130页):

《时代周刊》 :“您最近说过,各种同化种族的方法并不奏效,现在是改弦易辙的

时候了。”

马哈迪 :“以前的想法是,为了要成为马来西亚人,人民就该成为百分之百

的马来人。我们现在承认,这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我们应该把

桥搭起来,而不是想办法把我们之间的障碍完全拆除掉。我们无意

Page 9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8

要全体华人归依伊斯兰;我们也告诉我们的穆斯林同胞,‘你们不

要想办法强迫人民改变信仰’。”

但遗憾的是,大马许多政策或法令并没有反映或贯彻这种多元文化主义或精神,

许多纠纷或争执更由此而起,使人纳闷和摇头叹息,为马来西亚的前途担心。因为凡

事如果都以种族角度考量的话,就会出现许多人为的偏差,不满、抱怨、纠纷因而产

生,没完没了。马哈迪在卸下首相的职位后才承认要搭“桥”要摒弃“同化”政策,

这反映出他在位时并没有努力去拆除种族之间的藩篱,认为只有“马来化”才能建构

真正的马来西亚人。由此观之,种族之间的真正融合离我们还远,还需要一段很长的

时间和努力,才有望达致。

7.6 华教斗士的贡献

7.6.1 华教族魂英雄---林连玉先生

林连玉先生是马来西亚华教的灵魂人物,他献身华教为维护华教而鞠躬尽瘁,

是华教运动的精神标杆与领导者。1951年,英殖民政府抛出《巴恩报告书》,建议以

英、巫文学校取代华、印文学校。林连玉挺身而出,召开全马华校教师会代表大会,

共谋对策,掀起强大的反对浪潮。大会除议决向钦差大臣提呈备忘录反对《巴恩报告

书》之外,亦决定筹组“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壮大维护华校力量,为日后的

华文教育运动设下“司令部 ”,扮演监督、发声、建议、筹划等角色。

《1952年教育法令》通过后,林连玉先生力挽狂澜,迅速联同董事组织以及马华

公会,组成“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或称为“三大机构”,共同争取华教的

权益。

1954 年 8 月,他以教总名义提出列华语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于同年的 11 月

与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爵士联手努力,使教育部原本想把华校变成英校的企图最终无

法得逞。

Page 9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99

1953年,林连玉出任教总主席,这期间正是我国历史经历大变动的时代。反殖

民的浪潮汹涌澎湃,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响彻云霄。1954 年,殖民议会通过《1954 年

教育白皮书》,规定所有华小都得开设英文班。林连玉看出这是蚕食华校的手段,因

此果敢地向英殖民政府当局宣战。但,反对已通过的法案,在紧急时期可能会被捕!

林连玉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他的言论和行动,很有可能令他自己成为殖民政府的眼中

钉!但是,林连玉说:“我忝居教总总领导的地位,我不入地狱,谁 入地狱?”这种

身先士卒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于是他托妻寄女,作好被捕的准备,愤而发表《反对改方言学校为国民学校宣

言》(这里指的方言学校就是华文学校)。宣言发表后,果然惊动了殖民政府!钦差

大臣麦基里莱爵士,更于10月28日亲临尊孔中学,特别会见林连玉。

1955年1月12日,林连玉率领董教总代表团于马六甲陈祯禄爵士的寓所与东姑阿

都拉曼为首的巫统领导层进行会谈,以自治选举前不提华文列为官方语文问题,以便

利于联盟的竞选,来换取联盟答应若执政将着手废除《1952 年教育法令》中不利华文

教育的部分,及重新厘订对各民族公平合理的教育政策,并增加拨款两百万给华文中、

小学。从此这奠定了董教总代表华文教育的地位。

1956年5月4日,《拉萨教育报告书》提出“一种语文,一种源流”的教育政策

的“最后目标”。在“最后目标”还未发表前,林连玉先生率领董教总代表与教育部

长进行会谈。当时,林连玉与其他华教斗士据理力争,拉萨亲口答应有关目标不会列入

1957年的教育法令中。但此目标却借着1960年的《拉曼达立报告书》借尸还魂,规定

非马来文的中学改制,否则取消津贴,华文中学几乎陷入绝望 的处境。

林连玉挺身而出,他说:“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剥夺,独

立中学不能不办!”,大力反对改制,鼓吹华人社会办华文独立中学。最后,华文中

学的体制得以保存下来,但林连玉却被褫夺了公民权和教师注册证,理由是:

“故意歪曲教育政策,煽动各民族间的恶感和仇视。”

Page 10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0

林连玉深谙组织之道,对各社团及个别人物的性格及作风也了如指掌,每当危

机发生,他就游走各造之间,奔波协调,化解无数危难。宣判华校死刑的“1952年教

育法令”通过后,林连玉费尽心思,巧妙的促成全国董事、教师和马华代表之间的合

作,组成“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通称“三大机构”),依靠集体的力量

,把华校挽救回来。

林连玉虽是主要的推动者,但事成后,他总是退居幕后,把功名让给别人,尤

其是马华第一任总会长敦陈帧禄。由于领导教总取得一连串的成就,林连玉声誉鹊起

,成为这片国土上生活的华人共同敬仰的华教斗士。

1956年8月,林连玉先生巧妙地利用教育部的“火炬运动”,使华人子弟普遍登

记入读华校,奠定华文教育不灭的基础。1961年,为了反对马来亚政府借华文中学改

制之名,行马来语单元教育政策之实,于是他提出警告若接受改制,死路一条,华文

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被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

在林连玉先生的号召下,华社发起华教复兴运动,最后成功复办21所独中,加

上原有的16所,连同东马的23所,组成今天的60所。事实证明了当时,如果没有林连

玉为首的华人有识之士的顽强抗争与不懈努力,华文独中不可能有后来生存的发展。

由于林连玉先生在维护华教事业上鞠躬尽瘁,居功至伟,所以被大家尊称为“族魂英

雄”。此外,我们今天可以用华语学习、交谈、写部落格,林连玉先生应记一功。

7.6.2 教总的永久顾问--沈慕羽先生

在担任教总主席28年期间(1965-1994),为了争取华文教育平等的地位,沈慕

羽总是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勇猛前进。在这期间就包括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运动、

发起创办独立大学运动、推动独大发展运动以及捍卫华小不变质运动如反对3M

、综合计划、华小高职事件及他种种不合里的措施。

在独立前的1951年,英殖民政府便着手废除各民族母语,而以英语及马来语为

主要的教学媒介语。沈老反对此项歧视政策,于是为了团结全国华校的力量,所以成

Page 10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1

立教总。在教总成立之初,沈老积极投入各项创办工作,其中包括代表教总协助大马政

府改编华校教科书,使之具有马来亚背景。

1965年,沈老号召全国教师罢课,发动全国华人社团抗争;于1966年因争取华

文为官方语言而与当时的马华公会会长陈修信产生对立而被马华开除出党。在卸下党

籍后,他全力投入教总以和平请愿方式争取华文权益筹办华文独立大学,虽未成功但

他及其他华教斗士最终创办了华文高等学府新纪元学院,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从

幼儿园、小学、中学到高等教育能衔接起来。

1987年,大批不谙华语的教师出任华小高职。董教总向各地教育局提出强烈抗

议,他本人则到马六甲教育局向教育局长表明,要求收回成命。走过 95 年漫长人生路,

沈慕羽为我国华教、华社服务一生,奋斗一生,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深受晚辈们敬

重与爱戴。 沈老为华教,为社群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及伟大贡献,更可成为晚辈们的

典范。

沈慕羽出身于一个中国革命组织同盟会的家庭,在家学渊源的背景下成长。因

此,沈慕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他接过领导棒子之后,大无畏地以马青

教育主任身份,向马华公会所有中委和马青会议,提呈《争取华文地位及华教地位建

议书》(全文载于董总出版《董总 50年》,2004 年 12月版,页 1194-1197),发扬

林连玉“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精神,高呼“教育尚未平等,同道仍须

努力”号召,大义凛然领导教总和华社继续奋斗。

7.6.3 林晃昇开创董总领导华教运动的新时代

林晃昇沿着林连玉、沈慕羽的抗争路线,坚持发展新纪元学院。华教运动的领

导组织,除了全国华校教师会总会(简称教总)之外,全国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

称董总)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者成立于 1951 年,而后者成立于 1954 年。1970 年

代以前的华教运动是由教总及其领袖为最高领导,并发挥了重大作用,不是因为教总

比董总早三年诞生,而是由于下述社会背景和内在原因:

Page 10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2

(1)当时的华校教师虽是知识分子,工作待遇菲薄,生活艰苦困难,职业毫无保

障,有苦往肚里吞,可说是受压迫受歧视的一个阶层。当时甚至发生一名教师因儿女

众多,贫病交加活不下去,而投水自尽,还遗书告诫子孙永不为教员,这是令人心酸

悲痛的惨事。教师们普遍不满现实,强烈要求改善生活。这也就是林连玉决心组织华

校教师以及之后成立《教师会总会》的行动契机和社会背景。英殖民政府旨在压制民

族教育的《1952 年教育法令》的出台给教总带来新的使命,教总必须领导华人社会进

行长期艰苦的抗争。

(2)华校董事基本上是商人或小商人、小园主阶层,他们大都是地方社团领袖或

马华公会党要,相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经济比较富裕,但因忙于做生意赚钱,也忙

于社团活动或马华公会党务,这些人大部分对华教问题认识不清或缺乏了解,甚至有

很多是不懂教育的。在当时的华校,“董事会”就像“公司”,董事就是“雇主”

(老板),校长教师就是“雇员”(伙计),董教关系是有矛盾的。林连玉曾说,

“没有董事会就办不起华校,有了董事会办不好华校”。在这种情况下,董事组织无

法起先进和领导作用,也就不难理解。

(3)英殖民政府和联盟政府在我国实行民族压迫,特别是对民族教育的压迫,因

而产生了一批具有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敢于向强权统治展开斗争的杰出人物,他们

以林连玉、沈慕羽等人为代表。林连玉出身中国的一个书香世家,具有深厚的中华文

化修养,并在一所现代化的集美师范接受教育,受到现代西方思潮(民主理念)的影

响。他认为,华文教育的斗争是正义的,而为了华社的平等权利而战斗是责无旁贷的。

他曾说,“平等的权利重于生命,不平等毋宁死。”、“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

灵魂;我们的教育机关,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

从 1970 年代初,林晃昇接任董总主席之后,即开创董总领导华教运动的新时代。

廖文辉这么阐述:独中复兴运动以后,出现了教总在华文教育的领导地位渐为董总取

代的倾向。这种转变的出现,有三个原因:

Page 10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3

其一是,《1969 年阿兹报告书》公布后,所有的华文小学校长教师成为公务员,

教总虽是教师总会,但领导层多数是校长,如果称为“校长总会”实不为过,而校长

向各州教育局负责,加上前述公务员的心态,对董事爱理不理,因此对官方都不敢有

尖锐的针对性意见。

其二是,董事会章程规定只有董事可以筹款,独中百万元基金的筹募,就以董

总为主;1973 年独中复兴运动的浪潮由霹雳董联会掀起,自然以董总为领导,统筹大

局。适时,林晃昇开始担任董总主席,他一共担任八届主席(1973 年-1990 年),时

间最长,拥有历来最强的领导班子,兵强马壮。董总的声望与领导地位,在 1970 年代

以后已凌驾教总。

其三是,教师团体及公务员,无疑是个明哲保身、较为保守的组织,而有商业

背景的董事,经济较独立,一般上较积极进取,办事魄力较强。影响教总与董总领导

地位转移,这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见廖文辉著《华校教总及其人物》教总出

版一书,第六章:董教总的定位,页 161)。

7.6.4 坚韧不拔--陆庭谕先生

陆庭谕是位华校教师,长期以来都是教总组织的中坚分子,每当华校面对威胁

或不平等的待遇时,他总是身先士卒发出不平之声。陆庭谕先生发文告之勤,在华教

界可说无出其右者;举凡有任何不利华社、华教或破坏国家种族和谐的事件或言论,

他总是接二连三透过文告,表示抗议,从早期的语文运动、独大事件、内阁教育报告

书、三 M制等都是。

为了抗议联邦直辖区教育总监于1984年10月发出通函,指令所有小学在每周集

会上得使用国语,不得使用母语的这项政策。此事经过董教总交涉后始终不得要领。

于是,他独自一人一声不响到教育部农民银行前静坐抗议,最后迫使教育总监收回成命。

1987 年,华小高职事件爆发。他在马六甲汉都亚礼堂的抗议大会上,当众落发,

以示抗议政府派不谙华文老师到华小担任高职。次年 4 月 27 日,他再次发起每月 28 日

Page 10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4

静坐一天直到华小高职问题圆满解决及四名因“茅草行动”而被捕的华社领袖获释为

止。

7.7 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面对来自几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我国的种

族主义者,这包括来自官僚、人民、掌权者对华校的负面看法,认为华文教育对塑造

国族和单元文化教育是个负累和包袱,因此华校被干扰在所难免。其实,这也是多元

文化社会经常面对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曾被殖民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尼、泰国等,文化

的倾轧经常发生。马来西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它“分而治之”的政治手腕非常细腻

且难于察觉。例如英国官员,威菲(L.D. Whitfield)自担任马来亚提学司兼教育阁

员以来,先后通过了《1952 年教育法令》、1954 年 67 号教育白皮书;他对华教的观

点极端、充满威胁及不可思议。如 1955 年 4 月 22 日,各报章报道“联合邦教育部长”

威菲的言论:“如果华校多教英文少教中文就可以打击共产主义在学校滋长,也可以

防止共党潜入。” 他还说“华校学生离校后找工作困难,精神上受挫折,对现实不满,

所以容易受共党影响。”这种极度负面、偏激的思维令人难以接受。当时英殖官员有

反共与恐共的心理,并在防共的需要之下作了一个简单的推理并予以逻辑化,认为念

中文就等于跟共产思想划上等号,接受了共产思想的影响。这种逻辑是贬低及打压华

教的借口,使华教在日后的发展受尽委屈,被人排斥自不在话下。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讨论七:

1.基本人权是华文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吗?

2.英殖民政府须为华文教育发展所面对的困境

负上一些责任,试论述之。

Page 10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5

1. 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2002年 3月版。

2. 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吉隆坡:教总·林连玉基金,2000 年。

3. 何国忠编:《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5年 4

月。

4.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四分册),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

总会,2003 年。

5. 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6. 古鸿挺:《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厦门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Page 10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6

第八章 教育法令对华教发展的影响

8.1 前言:独立初期的教育概况

马来亚独立后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教育塑造一个和平、繁荣与进步的国家;为达

致这个建国目标,政府认为须落实《1956 年拉萨报告书》中的建议,即通过教育改革

推崇马来文作为学校主要的教学媒介语,建构真正拥有马来亚意识的国族。因此,了

解报告书的内容及其对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才能清楚国家独立后教育发展的方向。

联盟政党于 1955 年举行的联合邦首届国会选举大获全胜,51 议席中横扫 50 席。

1955 年 9 月,联盟政府宣布成立一个以教育部长敦拉萨为首的 15 人的教育委员会,

其中包括 5 名马华公会代表,调查与审视现行的马来亚联合邦的教育政策,作出改革

和修正的建议,以建立一个能被全体联合邦人民接受的国家教育制度。1956 年 5 月 6

日,委员会发表的《拉萨报告书》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一个本邦人民所能接受,且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以促进文化、社会、经济和

政治发展的国家教育制度,它也考虑采纳马来文为国语,同时保存和发扬我国其他种

族的语文和文化。”(Razak Report,页 1)

“……而小学分为两种:(一)以国语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小学;(二) 以英文、华

文或淡米尔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型小学。

自此以后,华文小学正式成为国家教育制度中的一环,但华文中学的地位却含糊:

“建立国民型中学……所有这类学校将致力于达致共同的课程和考试。教学媒介

并非是主要问题……学校可以采用一种以上的教学媒介。”(Razak Report,页 3)

预期学习成果

学生读了本模组后,将能理解:

《1960年拉曼达立报告书》的建议

《1961年教育法令》对华教生存的威胁;

《1996年教育法令》内涵的广度及其对华

教的影响。

Page 10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7

虽然在这些华文中学,马来文和英文被规定为必修科,但并没有明文规定华文中

学不能继续存在或不能以华文作为教学媒介语。虽然教总反对《拉萨报告书》,但成

功促使报告书将 12 段压下不纳入其中,它的内容是“……我国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

必须是各民族儿童接受一个以官方语文作为教育媒介的教育制度。……但为达致此目

标,是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逐步推行。”

上述《拉萨报告书》是为马来(西)亚独立后教育大蓝图的根本,但其保存、发

扬他族的语言和文化的承诺,却被之后的教育报告书或法令抛诸脑后置之不顾,这是

导致教育问题发生争执的原因之一。《1956 年拉萨报告书》于 1957 年在立法议会上

通过,成为《1957 年教育法令》。总的来说,《1957 年教育法令》已将小学阶段的马

来文、华文及淡米尔文母语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它并没有提起

《拉萨报告书》委员会所提及的只采用马来语和英语作为马来亚学校教学媒介语的

“最终目标”,这是各族极力反对的结果。

8.2 《1951 年巴恩报告书》(Barnes Report)条文

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以免费的国民教育培育人民共同的马来亚国家观念。

为达到此目标,该报告书建议在马来亚地区建立以英文与巫文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学校

体制,并进一步建议逐渐废止各族群方言学校。

这项建议降低了华文和淡米尔文的地位。非马来人族群被要求“放弃本族语文

狭隘的偏护,以认同 更广泛的国家意识。

《巴恩报告书》发表后在华人社群产生很大的反响,普遍认为这是当局有意消

灭华文教育,使华校无法生存。华语是华人共同的语言,是沟通各方言族群的桥梁,

华语乃成为华人认同的主要标志,华社当然无法接受此报告书的“苛刻”条文。

在面对华人传统文化及语言无法传承的危机下,华校教师遂于 1952 年 12 月 25

日成立“马来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誓言捍卫华文教育。

Page 10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8

为安抚华社的不安,联合邦政府又委请方威廉 (William Fenn)以及吴德耀

(Teh-yao Wu) 对马来亚地区之华文教育进行调整,完成《方吴报告书》(Fenn-Wu

Report)。《方吴报告书》提出/ 建议:

呼吁 殖民政府和马来人,对华教应采宽大政策,主张承认华教在马来亚地区教

育体制中的地位,协助其发展,使其成为马来亚国民教育的一环;华人愿意让其子弟

学习英巫华三种语文。

中央教育委员会综合两份报告书的意见,拟成一份内容倾向《巴恩报告书》的

报告书,过后制定了《1952 年教育法令》。

8.3 《1952 年教育法令》

强调只有透过单一媒介语,即英语或巫语,才能达到种族间的融洽及对国家的

认同。政府应开办国民学校,以英语或巫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并鼓励华校及淡米尔学

校逐渐改为国民学校。

政府是想以英为文和马来文媒介的国民学校取代华文学校,借此逐渐同化其他

民族,好让他们抛弃自身的民族文化以及根,同时让其他族群接受马来文化等。

华文及淡米尔文将成为课程里的一个科目,而且至少要有15名同一年级学生的

家长提出申请,才能开授这两种语文课。该法令将华文学校及淡米尔学校排除于政府

教育制度之外。

这就是马来西亚独立前最受华人指责以及反对的报告书与教育法令。庆幸的是,

由于该法令所需的经费庞大而最终无法实行。

联合邦政府更进一步实施移民管制条例,规定所有的华人只要回去中国,就不

能再进入马来亚。

它更规定华校教师的任用与课本的采用,须获得教育部当局的批准。此种做法

受到华校教师公会及董事会的强烈反对。

Page 10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09

8.4《1956 年拉萨报告书》的建议

8.4.1 语文教学

所有学校必须教授马来语文;

英文为小学必修科;

如有 15名家长要求教授华文或淡米尔文,校方应为他们开办母语班;

中学生可学习三种语文,或在同一间学校采用一种以上的语文为教学媒介语。

8.4.2 学校制度

小学应分为两类:独立小学 和津贴小学;津贴小学将分为:以国语为教学媒介

语的“标准小学”(国民小学) 及以华、英或印文为教学媒介语的“标准型小

学”(国民型小学)。

中学也应分为两类:不接受政府援助的“独立中学”和接受政府援助的“津贴

中学”。超龄学生问题必须尽速解决,以免适龄生被挤出校门外。任何学生不

可在小学任何年级里留级超过一年。

8.4.3 课程

所有学校均须采用一个共同课程。 唯有这样,华文小学才可以正式的被纳入国

家的教育系统中,成为国家教育的一环。

所有教科书的内容必须含有马来亚联合邦的文化生活要素。

8.4.4 考试制度

小学六年级学生必须参加一项遴选考试,及格后始可升上津贴中学继续学业。

中学应用两次遴选考试:

初级教育文凭(LCE)考试;

联合邦教育文凭(FMC)考试。

Page 11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0

8.5 《1957 年教育法令》

《1956 年报告书》在 4 月公布时,提出有关国家教育政策的最后目标:“集中

各族儿童于一个全国性的教育制度,采用国语(马来文)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语。”

林连玉曾就这项“最终目标”向教育部长阿都拉萨交涉后,得到答应这项”最

后目标“将不列入教育法令执行。

1957 年 7 月立法议会通过根据《拉萨报告书》建议而制定的教育法令阐明马来

亚联合邦的教育政策是“旨在建立一个能为全体人民所接受,并满足人民一切需要的

国家教育制度,促进人民本身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以达致一个以马来

文为本邦的国语,同时维护扶助本国境内定居的其他族群的语文和文化。”

非标准或标准型小学,只有在部长认为它已符合改制条件时,方准予改为标准

或标准型小学后才给予津贴。

部长依本法令之规定,辅助所有在规定日期前接受津贴,或类似之财政援助之

中学。同时,部长在经济情形许可下,可依本法令之规定,创办或接管其他中学。非

国民型中学之获得辅助,仅限于部长认为能使该校符合国民型中学条件之限期内。

政府所举办的公共考试将只用官方语文进行,因此若华文学校全面接受津贴而

改为国民型中学时,所有公共考试都必须以官方语文作答。

为协助转型,部长同意学校升级考试可采用华文或淡米尔文进行。

在此法令下,马来文小学被称为“标准小学”,而英小、华小和淡小被称为

“标准型小学”,皆能获得政府的津贴。马来文中学被称为“国民中学”,华文中学

和英文中学被称为“国民型中学”。“国民中学”和“国民型英文中学”都获得全部

津贴,“国民型华文中学”也继续可以获得部分津贴,但要获得全部津贴则必须改为

以英文为主要教学媒介(即改为国民型英文中学)。

虽说华小和淡小都可以获得政府的津贴,但其金额数目则比马来文小学津贴来

的少,因此华小必须经常自行到外筹款,才有资源来发展华小或进行活动。

Page 11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1

《拉萨报告书》对大马华教发展而言,会构成威胁,但同时也有其有利的一面。

虽然其“最终目标”是将华文学校渐渐改革为“标准小学”或国民学校。不过,最终

在华社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把华文小学给保住了。

“最终目标”假如真正实行,它给华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可说不堪设想:

华小消失,华族文化的“根”终于被拔起,华语不再是小学的媒介语;

华文或只成为小学的一个科目,这意味着华文教师将会过剩,也没有必要再培

训华文教师;华文程度将大幅度下滑,华文的学习不再系统化,就像现在国小华语班

的学习情况一样;

中华文化的传承将受到极大挫折,华族可能渐渐不再重视中华文化;情况可能

和印泰国等国家相似;久而久之,华族在文化上可能被同化,成为无根的族群;华人

将失去华人的特征;

华文独立中学将无法生存, 因为华校已关门大吉;马来西亚骄人的华文教育系

统受到破坏而渐渐没落。

8.6 《1960 年拉曼达立报告书》

1959 年大选过后,第一个民选立法议会成立之后,教育部长阿都拉曼达立受委为

一个委员会的主席,其成员包括三名马华成员,一名印度成员和四名巫统成员,以

“检讨《1956 年教委会报告书》的教育政策……尤其是此政策推行以来的发展情况和

其将来对国家与经济的影响,包括实施免费教育等,并提出建议。”(Report of the

Education Review Committee “Raman Talib Report”,1960,页 1.)这个委员会的

成立主要是应对人民对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满及政府受到各方的压力所致。

《拉曼达立教育检讨委员会》检讨了《1957 年教育法令》,就像《巴恩报告书》

一样,它超越了它的调查范围,作出许多对华校不利的建议,使我国华文教育面对重

大的影响。这份报告书提呈后被纳入《1961 年的教育法令》,作为我国当时教育制度

的圭臬。《拉曼达立报告书》下列的一些建议是华社所不满及反对的:

Page 11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2

1. 接受全面支援的马来文小学将被命名为“国民小学”,其他源流小学则命名为

“国民型小学”,以符合马来文的国语地位;政府为这些小学提供合格教师,

特别是国语教师。

2. 从 1962 年 1 月 1 日起,政府应停止提供津贴给华文中学,只有那些愿改制为国

民型中学的,才可获得政府的全面津贴;那些不愿改用官方语文为教学媒介语

的学校,

可依照学校注册条例,成为“独立”中学,继续受政府条例之限制。

3. 华文独立中学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可继续生存:

(a) 董事部的委任必须符合政府所立下的规定;

(b) 依循《1957 年教育法令》进行注册;

(c) 必须遵照教育局所列定的共同课程纲要,时间表和科目等;

(d) 遵守《1956 年教育法令(学校纪律)条例》;

(e) 依循法定的卫生条件:学校注册总监将取消任何不符合上述条例的学校

的注册。

4. 所有中学的公共考试只以官方语文英文或马来文出题,并建议从 1961 年开始停

办初中会考及华文升中学考试,而 1963 年则取消高中会考。从 1962 年开始,初级文

凭的马来文试卷必须及格。这意味着改制后的国民型中学,虽有“华文”之名,却无

“华文”之实,因为政府公共考试的媒介语是马来文或英文。

上述几个建议,可说震撼人心,粉碎华教工作者的理想。华教工作者发出强烈反

对的声音,主要是《达立报告书》歪曲了《拉萨报告书》的原则、政策与精神。拉曼

达立委员会的成立主要是扮演检讨的角色,它无权修改《拉萨报告书》的内容。当时

国会辩论《1961 年教育法令》时,副首相敦拉萨在维护《达立报告书》之同时也坚持

说:

Page 11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3

“检讨委员会从来没有被指示,也没有权力厘定任何新政策或新制度,或者修

改现有的政策与制度。”(柯嘉逊,页 68。)

《拉萨报告书》、《1957 年教育法令》以及《联邦宪法》152 条文,已很清楚地

列明非马来人的语文与文化在我国所占的地位:“……我国的中学制度应具有一点伸

缩性,如果华文中学是依循上述条件开办,那我们是没有理由制止他们采用华文为教

学媒介的……(Razak Report, 第一段。) 除此,令人不满的是连 《1951 年巴恩报告

书》和《1952 年教育法令》曾述及的 “……当各民族应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团结的马

来亚国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需要丧失其民族特征,而且华巫印与其他种族的文化亦

受到保存和发展,以塑造一个共同的马来亚文化”,却受到《达立报告书》的挑战:

“要在一个真正忠于国家政策的范围内,去满足国内每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与语文的要

求是不可能的。”(Raman Talib Report,页 3。)此外,《拉萨报告书》中根本没有

明文规定政府会考必须以哪一种语文作为考试媒介,可是检讨委员会却把它改成只准

许用两种语文,即英语和马来文。这种作法等于间接否定了之前的法令条文;新的条

文只要能在立法议会通过,便立刻生效,旧的法令条文则自动失去它的有效性。

除华教事务之外,《1960 年拉曼达立报告书》其实也触及其他教育问题,例如该

检讨委员会认为,欲建立一个以发展马来亚教育为基础的国家教育制度,有些教育计

划需根据下列的建议作出调整:

1. 由于大部分小学毕业生不能升上中学而被迫离校,而他们只有 12 岁也很难

找到工作,因此为了避免因失业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产生,委员会建议把离

校的年龄从 12 岁提高到 15 岁,同时继续保留津贴小学及中学的自动升级制

度。

2. 政府为上述的毕业生设立“后续学校”(Sekolah Pelajaran Lanjutan),

提供三年的职业课程,为他们进行各种职业培训。

3. 为解决“后续学校”师资问题,政府开办三年的周末职业课程培训班。

Page 11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4

4. 鉴于工艺及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委员会也建议在吉隆坡、怡保、

槟城以及东海岸或柔佛州设立工艺中学。工艺中学的毕业生可继续升上工艺

学院或马来亚大学攻读专业文凭课程。

5. 为了确保所有学生有机会升上初中三,由 1962 年开始,政府实施小学免费

教育;所有政府津贴的小学可征收不超过 4 元 5 角的杂费,而中学的杂费则

不可超过 6元 5角。

6. 拥有超过 15 名回教学生的学校,政府将开办回教教育班。这些班级的开销

将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双方负责。此外,小学四年级至五年级的非回教学生,

须上道德教育课。一至三年级的地方研究课程纲要,亦须加入公民课程内。

在马来西亚这多元的环境,永远存在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是马来同胞主张以官方

语文英语或国语为主的教育政策,而华社则坚持人民有学习母语的权利。可悲的是,

华社本身往往持有不同的意见。在许多政客之中,有的偏向政府政策,向华教斗士作

出猛烈的攻击,例如梁宇皋便在国会谩骂教总主席林连玉;接着是梁宇皋和翁毓麟等

配合政府全国性的解释和灌输“报告书实为正确意见”的运动,尝试说服华社政府确

无消灭华文教育之嫌,而是维护华文教育。然后是李三春及李孝友领导马青三番四次

地宣传“联盟政府绝对不会消灭华文教育”的论调。马华公会不惜取消华教三大机构

组织,以落实政府改制华文中学的目标,此举引起华社的许多批评。

8.7 《1961 年教育法令》对华教的影响

众所周知,《1961 年教育法令》其实是采用了《拉曼达立报告书》的建议,所以

两者大致上是相似的。《1961 年教育法令》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国家团结,所以新

法令强调“马来亚必须发展一个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教育制度。” 因此新法令

建议让接受国家资助的学校制度取代各语文中学,以确保各族学生都进入国民或国民

型学校。再加上教育法令的第 21条(2)也指出:

Page 11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5

“任何一个时候,只要教育部长认为某一所国民型小学已适当转变为国民小学时,

他可以直接命令有关学校改制为国民学校。”

上述建议及条文让华社不满及忧心忡忡,认为它好比“架在颈上的一把刀”或

“勒颈绳”会令人失去生命或窒息;这折射出华文教育处境的危险,所以引起很大的

反弹。华小向来都是华裔学生学习自己母语的开始阶段,而独中则是衔接华小教育及

大学中文教育的重要桥梁。因此争取华小永不变质是华社一项重要的课题,而维护及

发展独中则是不可分割的重要活动;两者犹如“连体婴”,互相调适补充养分。如果

没有华文小学,华文教育的“根”便无从生长或茁壮;没有华文独中,华文教育则发

育不健全,无法培养有素质的华文人才或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而要建立一个

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便会出现缺口,难于成事。由此审视,既然华小是独中的生命线,

所以《1961 年教育法令》第 21(2)条文的严重威胁性实在难于等闲视之;它隐含的

意义是,如付之实行,华小与独中这“连体婴”会同时夭折,不能幸免。庆幸的是,

华社所耿耿于怀的 21(2)条文终于在《1996年教育法令》中被删除。

《1961 年教育法令》除了赋予教育部长关闭华小的特权外,还规定国民小学须以

国语授课,国民型小学则以华语或淡米尔语授课,而将英语、马来语列为必修。中学

方面,则规定全马只有“全津贴中学”和“独立中学”两种,法令要求过去接受部分

津贴的华文学校,如要继续接受政府津贴,就必须成为“全津贴中学”,改制为以英

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中学”,而教授华文的时间将大幅缩减,同时教育部将

不再举办华文考试。从 1977 年起,这种以英语教学的“全津贴中学”将进一部改为以

国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中学。从 1977 年起,“全津贴中学”将进一步改为以国语为

教学媒介语的国民中学。不改制的中学,将成为“独立中学”,政府不再补助。

在《1961 年教育法令》下,在“国民小学”里,非马来人的母语教育并不是强制

性的,而是根据两个条件处理:一、校内至少有 15 名同一级学生家长要求开班;二、

由当局开班教授这些母语是合情合理且是切实可行的。华社一般上对《1957 年教育法

Page 11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6

令》都认为符合情理,可当《达立报告书》规定从 1962 年 1 月 1 日开始停止给予华文

中学部分津贴,而全面津贴所有接受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时,他们的信心开始动摇,

原因是许多华文中学都面对经费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的援助。因此“津贴与改制”

在华社掀起滔天巨浪。

“1961 年教育法令”颁布后,教总主席林连玉号召华人坚决反对改制,要克服困

难开办华文独中。势在必行,政府采取强硬手段于 1961 年吊销教总主席林连玉先生的

教师注册,过后并褫夺他的公民权。这两项行动,主要用意在于打击和威胁华教斗士,

逼他们放弃领导华教的责任。与此同时,政府动员马华公会的领袖及新闻官,到处宣

传华文中学改制的好处;梁宇皋写的《事实胜于雄辩》印成册子,四处分发;李三春、

李孝友、谢敦禄及李添润等到广播电台播音,游说及推销华文中学改制。对于华人的

斗争,政府持强硬的态度;面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压力,使到华文中学开始分

化;69 所华文中学之中有 54 所在威迫利诱之下接受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而

15 所不接受改制者成为“华文独立中学”。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华文学校在改制的同

时,又不想完全放弃华文教育,因此当原校变为国民型中学的同时,另外注册私立华

文中学(这是政府吸引华校改制的措施之一),即在国民型中学内附设了华文独中。

东马方面,随着英殖民政府于 1961 年中旬发表的《国家中等教育白皮书》之后,

有 6 所华文中学拒绝改制为英文中学,成为华文独立中学。砂拉越华社除坚持经营原

有的 6 所华文独中之外,更进一步于 1962 年至 1968 年间创办了另外 8 所华文独中,

这就是目前砂拉越仅存的 14 所华文独中。而沙巴目前的 9 所华文独立中学都是在

1960 年代创办的。《1961 年北婆罗洲教育法令》颁布后,英殖民实施统一薪金制,接

受资助的华文中学必须受政府管制。

尽管仍有多所独中存在,但改制运动已使独中的地位、声誉严重受损,而且是被

排斥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学校;独中所承受的压力,所面对的巨大困难如下:

1. 学生人数少,程度参差不齐,根本无法编班;

Page 11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7

2. 收费多,家长无法负担;收费少,学校无以维持;

3. 教师待遇差,无法留住优秀教师;

4. 学生素质差,读书风气无法养成,因而造成各种不良风气。

5. 独中的声誉极差,“社会人士、学生家长,对独中的印象坏到了极点。”

60 年代华文独中所面对的危机包括教师待遇差,导致没有多少人愿意当教师所以

面对教职员短缺问题。此外,1965 年,小学升中学会考取消,华小学生自动升入初中

预备班,接受免费中学教育,使到国民型中学的学生人数大增,而华文独中则面对学

生短缺的困境。许多微型独中几乎难以维持下去,面临关闭。由于没有收入来源,使

许多学校经费缺乏 。此外,每所独立中学须各自制定课程和考试,这是因为没有统一

的课程和考试的标准。这无形间导致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原本中学校舍校园的主权

是由董事部所控制、拥有的,但申请改制后,校舍校园即拱手送交官方,董事部丧失

了任何主权。

此外,1967 年教育部长佐哈里宣布从 1968 年开始,只有持政府承认的文凭的学

生才可出国深造;此宣布意图断绝华文独中学生出国深造的管道。其立竿见影的影响

是,家长们都选择把孩子送往国民型中学或英语源流学校就读。这导致华文独中的学

生来源大幅度下降,使华文独中的处境更捉襟见肘,陷入困境。总的来说,《1961 年

教育法令》对当时华文教育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其影响可说既深且巨,使华社

忧心之余,更需卯足人力物力,始能有望脱困。

8.8 《1996 年教育法令》隐藏的危机

根据 1996 年官方统计,马来西亚华人的人口有 500 多万人,而接受津贴的华小大

约是 1,200 多所,独中则有 60 所左右,此外还有教授华文科目的两所民办高等学府。

可这个数目和 1957年的情况相比,显然没有多大的分别或进展:

Page 11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8

年份/人口/学校类型 华人人口 华文小学 华文中学

1957 2,300,000 1,342 86

1997 5,263,000 1,281 60

表 5:注:1957年的数据仅涉及马来亚半岛(沙巴和砂拉越当时还不是马来亚

联合邦的成员)。 资料来源:《星洲日报》,25-11-1996。

上述数据充分反映出华文教育面对的困扰;在马来西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华文

教育,于国家独立后四十多年的今天,还是依然故我没有多大的发展,这情况值得审

视。华文教育在本国之所以能够延续及生存,全靠获得华社超越政党的支持和争取,

尤其是在经历了许多教育法令的束缚及纠缠之后,犹能脱困舒展,实在庆幸,也展示

了华社对华教的执着与不离不弃的精神。举个例子,《1961 年教育法令》的 21 条 2

款(赋予教育部长可随时把国民型小学改为国民小学)和 26 条 A(教育部长可依自己

的方式解散全津学校的每一个理事会和董事会),就使华文教育在恐惧及忧虑的环境

下困斗了好长一段时间。

随后的教育法令,对华文教育也没显示和悦的脸色,也是捆绑有加。例如在政治

考量上,《1996 年教育法令》并没有禁止增建华小,但其实质的基本政策是不增建华

小。 国阵政府会根据“政治需要”,在必要时(尤其全国大选来临时)才宣布搬迁和

增建一些华小。国阵政府自 1999 年至 2004 年两届大选共批准增建七所华小及搬迁 42

所华小。其实,政府并无增建华小的制度,不主动规划增建华小,也没有鉴定需增建

华小地区﹑数量﹑校地﹑拨款﹑增建计划和时间表等具体方案。政治人物通过“政治

糖果”,令人误以为华小增加了。反之,许多华小却在“低调”中关闭了。

Page 11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19

回顾历史,正当《1995 年教育法令》提呈国会下议院时,华社七大团体向教育部

提呈了一份关于《1995 年教育法令》的备忘录,表示了他们心中的疑虑;以下的内容

充分反映出他们的心声:

新法令没有捍卫非马来人的母语教育,它不如《1957 年教育法令》,因为

《1957 年教育法令》在使用马来语成为国语的同时,曾努力维护“国内非马来人的语

言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国民教育制度”的新定义只强调马来语是“教学、全

国课程及共同考试的主要媒介语。”(《1995 年教育法案》页 12、79、80。)根据新

的的教育法令,母语教育不再是本国非马来人的“权利”,而只是在教育部长的训示

下存在而已。

国民型华文学校与淡米尔文学校的地位不明确,因为第 17 条阐明:“国语将是

国民教育制度中所有教育机构的主要教学媒介语,惟有根据第 28 条开办的国民型学校

或其他凡是获得教育部长豁免而不受这一条款约束的教育机构例外。”

而现在的第 28 条阐明:“根据本法令的条款,教育部长可开办国民学校和国民型学校,

并将维持这类学校。”

法令赋予教育部长超越司法的权力,它可以撤销教育机构和教师的注册,可以

解散董事会及干涉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他的决定在法院里不可挑战。他还有权力制

定国民型小学和华文独立中学有关的条例。

根据新教育法令第 67 条和 77 条,除非教育部长按照新法令第 143 条准予豁免,

否则马来西亚华文独中不能举行自己的统一考试,也不能同统一考试主办机构马来西

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有所联系。凡违反上述条例者可能被罚巨款或监禁或

两者兼施……。

注册总监有权给教育机构及其董事和雇员注册撤消注册,他的权力广泛。注册

总监有权在没有许可证的其概况下,擅自进入学校场地,而《1961 年教育法令》却没

有赋予这种权力。

Page 12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0

从罚款方面看,《1961 年教育法令》之规定罚款为数百元马币,而新的《1996

年教育法令》却可罚高达数万元马币的数目,而所规定的徒刑为一年、两年和五年不

等。从这可以了解,教育部长的权限是无可挑战的,他一个人的决定可判华文教育的

生或死;难怪乎,华社对教长“认为在适当时可把国民型华小改为国民学校”这个条

文是寝食难安的;因此,华人一般的看法是,《1996 年教育法令》比《1961 年教育法

令》更为严峻,因为《1961 年教育法令》中的“最终目标”,是以“逐步”的形式达

致;可是在《1996 年教育法令》中,却表明“上述政策将通过一个提供国语为主要教

学媒介的国家制度来加以实施。”简言之,“最终目标”已变了调,已改成“现行目

标”了。所以华社一再呼吁政府当局必须遵守《联邦宪法》152 条文所赋予华裔族群

学习母语的权利,在实施新的教育法令时,不能忽视这条文的存在;这样华人的母语

教育才有望开花结果,迈向繁荣。

可是这份表达华社心声的备忘录却惹来巫青团过于激烈的反应,恫言要焚烧雪

隆华人大会堂。由于气氛升温,七大华团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唯有暂时把诉求搁下。此

外,1998 年 1 月 4 日,正当《1996 年教育法令》开始生效后,“教育部的内部行政会

议”(Majlis Mesyuarat Pengurusan Kementerian Pendidikan)通过了一份行政指

南,硬将校地属于教育部的国民型学校划为“全资助拨款学校”(sekolah bantuan

penuh),而校地不属于教育部的国民型学校则被划为“资本拨款学校”。这样的划分

法是法令里没有的,以此推想,有关指南只是一份行政指南,并非正式的法律文件。

事实上,教育法令并没有这个名词,更没有根据校地的拥有权来区分华小;这份指南

可说是教育部官员自作主张,法外立法的严重偏差。其实,所有华小都可以获得“全

部资助拨款”和“资本拨款”。

1995 年 12 月教育部教育政策规划和研究组,提呈一份计划书《宏愿学校》给

教育策划委员会,其中的“概念与执行”第一节背景 1.2 中就明确写道“在达致国家

团结方面,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1956 年拉萨报告书》为主干的国家教育

Page 12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1

政策,明确地强调教育政策的目的,是作为团结公民的工具,特别是在小学方面。因

此,国语作为各源流学校统一的媒介语,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且必须逐步全面实行。”

这段话是《1996 年教育法令》把“最终目标”变成“现行目标”的最好证明。

法律条文的诠释,可大可小,微妙之处会令人无从申辩;这也是华文教育发展的困难

和苦楚,数十年如一日,难于摆脱。

8.9 结语

回顾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衰微、复兴、发展,可以领会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艰难

历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能衰而不亡,并寻找机会由衰转盛,华社这种不轻易言败或

放弃的精神获得国际华人的一致赞许。马来西亚的事实告诉我们,华文教育的存活和

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华人不屈不挠的斗争,以及对发展华文教育之路向的积极探索。只

有密切配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定位,树立办学特色,并顺应政策的要求进行

多方面的磨合和争取,才能使华文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长出茂密的花叶,散发

芬芳。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Report of the Education Committee (Razak Report),Federation of Malaysia,

KL Government Press.

2. Report of the Education Review Committee (Raman Talib Report),1960.

3. 柯嘉逊:《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2002年 3月版。

4. 莫顺生:《马来西亚教育史:1400-1999》,吉隆坡:教总·林连玉基金,2000 年。

5. 古鸿挺:《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厦门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讨论八:

1.华社为何强烈反对《拉曼达立报告书》的实施?

2.对华教而言,《1996 年教育法令》为何倍受争议?

Page 12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2

6. 何国忠编:《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5年 4

月。

7. 周聿峨:《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Page 12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3

第九章 2020 宏愿与华教所面对的挑战

9.1 前 言:稍微宽松的教育政策

《2020 年宏愿》是马哈迪掌政期间于 1991 年提出的概念,为全国人民勾画出一

幅把马来西亚打造成先进国的远景,冀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平起平坐。政府采取了

一些较开放的政策,包括允许数百所以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私立大专院校的创设,

使马来西亚成为卓越的区域教育中心。在国际领域,中国的崛起成为经济强国备受瞩

目;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开始加强跟中国的交流和合作,马中也签署了教育谅解

备忘录;在互相进行讲学、学术交流、互相到对方高校学习深造等方面等做出了明确

的规定。政府高层还做出表率承认华文教育问题是国家的问题,以及同意废除“1961

年教育法令”这方案;政府也承认华校永远成为马来西亚教育主流的一部分,及鼓励

独中继续发展,而且还扩大华文学习的范围。因此,除了马大之外,博大(UPM)也开

设了中文系;丹绒马林的伊德利斯教育大学也于 1997 年成立了中文系。此外,教育部

批准董总新纪元学院的申办和招生活动,而且可开设中文系;教育部也批准南方学院

开办中文系,为独中学生的深造创设了良好的条件;韩江学院也跟着在 1999 年成立,

也设有华文专科班。

预期学习成果

学生读了本模组后,将能理解:

国际形势的发展对华教有利;

数理英化的弊端;

《五年教育蓝图》(2006-2010)对华教的响;

全民教育和全人教育的重要。

Page 12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4

9.2 小学数理英化的实行

大学毕业生由于英语能力差而求职无门的新闻时有报导;这是马来西亚教育系统

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20 多年之后的负面效应。地球村的到来讲究的是国际市场的

竞争能力,而偏偏大马的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掌握能力却每况愈下,怎样与他人争一日

之长短?首相马哈迪医生于是想从教育政策上着手,推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以英语教

数理的教育政策。2002 年 5 月初,首相马哈迪医生在吉打州古邦巴素巫统区部(首相

马哈迪选区)的代表大会上提出“数理英化政策”。不久,有关课题就在报章上大事

报导。

在 2002 年 7月 19 日,教育部长慕沙正式宣布,从 2003 年起全国小学一年级及大

学先修班第一年必须全面以英语教导数理科。同时这两个科目也将以国语与英语出题,

学生可任选其一作答。不过,从 2008 年开始,考生必须以英文作答数理科的考试。至

于华小和淡小,教育部长则表示未有决定,必须交由国阵理事会讨论之后再作定夺。

此项政策引起华社的强烈反对,最终在政治妥协下,通过“2-4-3”及“6-2-3-2”双

语教学方案,分别以英文和华文教授数学和科学。“2-4-3”方案是在华小一、二、三

年级实行,即以 6 节华文教数学、4 节英文教数学以及 3 节华文教科学、3 节英文教科

学(见附录表 6);而“6-2-3-2”方案则在四、五、六年级推行,即 6 节华文教数学、

3 节华文教科学以及 2 节英文教数学、2 节英文教科学,以下图表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可说一目了然:

表 6:华小(第一阶段)落实“2-4-3”方案后上课节数的变化

第一阶段

科目 一年级(分钟) 二年级(分钟) 三年级(分钟)

2003 年开始 之前 2004 年开始 之前 2005 年开始 之前

马来文 270 270 270 270 270 210

华文 360 450 360 450 360 450

Page 12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5

英文 60 − 60 − 60 60

数学 180(华)

+120(英)

210

(华)

180(华)

+120(英)

210

(华)

180(华)

+120(英)

210

(华)

科学 90(华)

+90(英) −

90(华)

+90(英) −

90(华)

+90(英) −

道德教

育 120 150 120 150 120 150

音乐 60 60 60 60 60 60

体育 30 30 30 30 30 30

健康教

育 30 60 30 60 30 60

美术 60 60 60 60 60 60

生活技

能 − − − − − −

公民 − − − − − −

地方研

究 − − − − −

校长选

择科目 − 30 − 30 − 30

周会 30 30 30 30 30 30

总数 1500 1350 1500 1350 1500 1350

表 6 显示:

在“2-4-3”方案下,华小第一阶段每周有 180 分钟(6 节)以华语教

导数学及 120 分钟(4 节)以英语教导数学;以及每周各有 90 分钟

(3 节)分别以华语和英语教导科学。

为落实“ 2-4-3”方案,华语媒介的数学、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都被

迫减少 1 节。但从 2005 年新学年开始,三年级的马来文科反而增加

了 2 节。

Page 12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6

为落实“2-4-3”方案,华小第一阶段的上课节数从每周 45 节增加到

50 节,甚至比第二阶段原来每周 48 节的上课时间还来的长,学生被

迫承受沉重的学习压力。

随着英语媒介数理科的增设,再加上一些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科

目被减少,因此自从“ 2-4-3”方案执行后,以华语进行教学的时间

在比例上减少了许多。

在 1983 年的课程改革,英语源流的国民中学改为国语教学,英语被列为一门必修

课来教学。以国语为统一教学的教学媒介语,是马来民族主义尽力达致的目标。然而

进入了 21 世纪,我国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于 2002 年主张数理科以英文教学的建

议提出后,再经过一个短暂的议论与争辩,政府于 2003 年就仓促以强势手法在各源流

学校推行此教学。

董教总、主要华团、反对党及执政党一些华族领袖则极力反对。在批评声中,政

府仍坚持这项计划,只是要求国小,国中和大学先修班一年级的数理科从 2003 年起以

英文教学。在华社强烈反对下,华小最后采纳了 2-4-3 政治妥协方案。在有关方案下,

华小一年级开始,保持 6 节数学、3 节科学继续以母语教学。另外,增加 2 节英文课,

4 节数学、3 节科学以英文教授的所谓“2-4-3”方案。在 2-4-3 方案下,华小虽说是

“双语教学”,实际上这项决定,它已突破了华社长期坚持华小利用母语作为主要教

学媒介语的防线与特征,其影响深远。目前华小师资缺少,大量不会华文的马来教师

将进入华小,华小的行政语言必定随着更改。

对华社而言,全国主要华团,包括董总、教总、华总、七大乡团、校友联总、留

台联总、马来亚南大校友会等等都大力反对以英文教授数理科的政策,并促请政府恢

复各源流小学以母语教导数理科目。而作为最大华人执政成员党的马华公会则表示将

确保小六检定考试华小数学和科学可以继续以华文出题和作答。

由于教育部并没有发出具体和明确推行“2-4-3”及“6-2-3-2”方案的指南,因

此各校都根据本身的情况来执行。不过基本上各校都坚持以华文教数理为主,以教好

Page 12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7

华文的数理科为首要任务,并尽最大努力避免华小在此政策下变质。然而,此项政策

的推行,还是对华小造成很大的影响。

9.3 数理英化所产生的问题

(A)负面的因素

(一)重复的内容,对学生造成影响

根据不同学校的调查显示,不同的学生对于这项方案有不同的反应。一些学习进

度较快的学生将会觉得枯燥;学习进度中等的学生则从重复学习中得到益处;至于那

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则感到吃力。在用双语教数理下,有 60.3%学校认为容易使学

生产生混淆。众所周知,刚踏入小学阶段的华小生对数学与科学这些科目感到陌生与

不熟悉,甚至认为这两个科目不容易,再加上他们的英文基础弱,突然要他们同时以

双语学习数理,这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吃不消,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展。

其次有 40.4%的学校认为,在英语教数理的方案下,学生同时间用两种语言学习

相同的课程,再加上学习时间增长,使学生感到枯燥与厌烦,渐渐地使他们失去兴趣

学习数学与科学。因为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某些科目时都会对它充满兴趣。但是,当他

们在第二次接触相同的内容后将会对这些内容产生厌倦。

其中有 37.9%的学校认为,在学习英文和华文的数理科时,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教

导。很明显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想法、作风和教学方式。这将造成那些学习程

度还嫩的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受到干扰。

(二)增加学生的负担

在数理英化政策下,难免会对华小生造成一定的负担。因为数学与科学必须同时

以两种语言来教导,导致上课时间也随之增加,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加重。在还没实

行此政策时,华小每周总节数是 45 节,但是实行此政策后,华小每周总节数增至 50

Page 12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8

节。因此学生必须长时间在学校学习,功课负担也随之增加。不但如此,当学生在忙

着完成繁重的功课时,也需花更多的时间准备数理科的考试。

除此之外,英语教数理政策将会对一些英文程度不好的学生造成一定的负担。对

于许多刚踏入华小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英语掌握方面都还嫩,因此,他们必须花双倍

或更多的时间恶补英文数理科的功课。一些学生甚至还参加了一些补习班以加强他们

在英语数理科的掌握能力,以求考取好成绩。这将会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或睡眠不足。

不但如此,当中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无法适应英文教授数理科而导致他们产生心理的负

担,如忧虑、痛苦、厌烦等。一些学生甚至对英文数理科产生恐惧感,而逃避英文数

理科。

图表 1 和图表 2 已明确显示,将近三分之一的华小学生对以英语学习数理感到烦

闷,困难,不确定;而感到快乐,轻松,有信心的学生则有三成左右。反之,若以华

语上课,超过一半的华小生会有快乐、兴奋、有趣、有信心、轻松等等的正面感受。

表 7:国小与华小学生对以英语学习科学的“感受”(%)

国小学生以英语学习科学 华小学生以英语学习科学 华小学生以华语学习科学

1. 有趣(68.9)

2. 喜乐(54.3)

3. 快乐(52.8)

4. 兴奋(50.6)

5. 有信心(37.7)

6. 轻松(32.8)

1. 有趣(45.8)

2. 不确定(35.2)

3. 快乐(34.4)

4. 困难(33.1)

5. 轻松(32.0)

6. 有信心(32.0)

1. 有趣(75.4)

2. 快乐(65.1)

3. 轻松(64.6)

4. 有信心(59.8)

5. 兴奋(56.1)

6. 喜乐(53.7)

表 8:国小与华小生对以英语学习数学的“感受”(%)

国小生以英语学习数学 华小生以英语学习数学 华小生以华语学习数学

1. 有趣(64.5)

2. 喜乐(55.5)

3. 兴奋(54.7)

4. 快乐(54.5)

1. 有趣(45.0)

2. 困难(37.0)

3. 不确定(35.5)

4. 轻松(31.2)

1. 有趣(65.9)

2. 轻松(65.9)

3. 有信心(64.3)

4. 快乐(59.0)

Page 12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29

5. 有信心(43.0)

6. 轻松(41.4)

5. 快乐(31.0)

6. 烦闷(31.0)

5. 兴奋(54.5)

6. 喜乐(50.5)

资料来源:http://www.huayan.net.my/UserFiles/File/Rseries/limcsc_no3.pdf

(三)学生用英文学习数理的困难

针对以上的说法,许多华小的校方认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一些学生

因为不能掌握英文而影响英文数理的学习。主要的因素是他们的英文基础弱,造成他

们学习数理科的障碍。这将影响他们的数理科成绩,而且也有可能会令到他们对英语

产生厌倦。不但如此,由于华小生无法掌握英语数学和科学的词汇,因而导致他们不

能以英语作答数理科的考试。根据教育部发布有关 2008 年度 UPSR 考试各源流小学数

理科考试媒介语的选择统计, 仅有 2.86%的华小学生是以英语作答科学试卷,而以英

语作答数学试卷的华小学生也只有区区的 1.29%。由此可见,他们掌握英语的能力弱。

表 9:2008 年度 UPSR 考试各源流小学数理科考试媒介语选择概况

科学试卷

各源流学校 母语 英语 双语

国小 35.53% 37.66% 26.81%

华小 96.19% 2.86% 0.95%

淡小 13.66% 62.76% 23.58%

数学试卷

各源流学校 母语 英语 双语

国小 32.67% 57.44% 9.89%

华小 98.39% 1.29% 0.32%

淡小 5.14% 89.11% 5.74%

Page 13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0

资料来源:

http://web.jiaozong.org.m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94&It

emid=209

(四) 学生数理掌握能力的影响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由于英文和华文数理的节数增加了,他们上课的时间也将比

以往长。在还没实行此政策时,华小每周总节数是 45 节,但是实行此政策后,华小每

周总节数增至 50 节。由于节数的增加,他们必须长时间在学校逗留,因此他们将比过

去学得更吃力,进而影响他们掌握数理的能力。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不同的学生将会产生不同的成效。对于某些英文基础较弱的

学生以英文教学,将会倍感压力,进而影响华文数理的学习,这将导致学生掌握数理

的能力逐步被弱化。因此,英语教数理不但导致华小生无法掌握好数理,也无法掌握

好英语。除此之外,由于 2-4-3 方案,减少了华文数理的节数,这将间接造成一些学

生对数理科失去兴趣。那是因为他们必须以英语和华语学习相同的课程,这将造成华

小生对数理科产生厌倦,进而对数理科失去兴趣。

据了解,此政策实行后,特别是来自乡区学校的华小生数理科的成绩出现下滑现

象。由于大部分的父母亲接受教育的程度皆不高,而且在家中都口操华语,所观赏的

电视节目也是以华语为主。这种种原因将导致他们鲜少接触英语,使他们难以理解英

语数理科的词汇。因此,他们无法了解课业与考试的内容,导致他们的成绩不理想。

表 10:城市和乡村小学数理科成绩比较(%)

学科 城市 乡村

一年级 二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科学 78.3 72.5 69.1 68.0

Page 13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1

数学 63.0 64.4 55.8 55.4

资料来源:http://web.jiaozong.org.my/doc/2009/rnr/yingwen0809.pdf

(五)数理英化对教师的影响

一些被安排负责教授英文数理的教师由于语言的问题,使他们必需花更多的时间

备课,同时也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教师所面对的心里负担就是他们掌握英语的能力

弱,使他们在教授英文数理科时倍感压力及缺乏自信。

根据图表 5 显示,不论是口语表达能力或书写能力,大部分教师的华文程度都远

比英文程度好。略少于五分之一的教师自认英语口语表达“差”,而 89 位或五分之一

的教师则承认自己在英文书写方面有困难。另一方面,仅有 12%的教师承认能够说流

利的英语。因此很明显的,在数理英化政策, 老师必须加强本身英文的程度。与此同

时,他们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备课,以便能以流利的英文为学生讲解数理科的内容。

表 11:教师对本身的国语、华语及英语能力的评估

教学

用语

口语 书写

流利 中等 差 良好 中等 差

国语

英语

华语

262(58.5%)

56(12.5%)

279(90.0%)

186(41.5%)

311(69.4%)

31(10.0)

0(0%)

81(18.1%)

0(0.0%)

211(48.0%)

50(11.4%)

233(75.6%)

227(51.6%)

301(68.4%)

73(23.7%)

2(0.5%)

89(20.2%)

2(0.6%)

资料来源:http://www.huayan.net.my/UserFiles/File/Rseries/limcsc_no3.pdf

根据星洲日报显示,华小在“2-4-3”和“6-2-3-2”双语方案下,不管是第一阶

段还是第二阶段,学生的上课时间都增加到每周 1500 分钟,因此导致每周上课的总节

数增加。上课节数的增加导致学校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再加上教育部没有增派教师,

造成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Page 13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2

此外,教育部给予以英语教授数理科的教师额外的 10%薪金津贴,但这却引起了

其他科目的教师不满。许多教师为了获取额外的 10%薪金津贴,不惜竞相争取教授英

文数理。因此,这造成校长难以分配教师的工作,甚至产生了内部的矛盾。

(六)数理英化对教学的影响

在进行英文教数理的方案下,不管是华文科学还是英文科学都因为节数不足,而

导致教师难以完成教学的任务。尤其是目前在四年级落实的“6-2-3-2”方案,将原本

5 节的科学节,分配成 3 节以华文教学、2 节却以英文教学。这导致教师没有充裕的教

学时间,进而影响教学的成效。在教师们没有充裕教学时间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匆匆

赶课,以便能完成教育部所指定的课程。当教师们匆匆赶课时,一些学习进度较慢的

学生将无法吸收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因此,学生们所获得的知识将不会比预

期好。

此外,根据研究报告显示,一些教师因为节数减少,因此面对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教师将会要求学生在正课以外的时间补课。因此,学生们必须

长时间在学校逗留以完成教师所无法完成的教学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感到疲

惫、无心上课,因此教师也无法达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

(七)学生对华语掌握能力的影响

在推行数理英化政策之前,华小教师在数理科目授课的时间都是以华语教导学生。

但此政策推行后,教育部在 2003 年 1 月开始,在华小实行“2-4-3”和“6-2-3-2”双

语教学方案,导致他们以华语上数理科的节数减少。因此,他们接触母语的机会也随

之减少,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华语程度。星洲日报/言路的作者南方客于 2009 年 7 月 2

日说明:“……华小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時间減少了許多。例如在第一階段,华小

原本每周有 80%的上课時间是以华语來進行教学,但为了落实“2-4-3”方案,過去

一直都以华语來進行教学的数理科、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都被迫減少 1 节。更严重的

Page 13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3

是,华小一、二、三年级每周的华文节数从原有的 450 分钟減少到目前的 360 分钟,

減少了 90分钟。”

在此政策下,华小生也会感到无法适应。某一些英语程度较弱的同学将会把专注

力放在学习英语的数理科以便考取优异的成绩。在《2007 年数理学习趋势报告》指出,

马来西亚在科学科目的排名,已从 2003 年的第 20 名下跌到 2007 年的第 21 名;数学

排名则从 2003 年的第 10 名,连降十级到 2007 年第 20 名。本地大学的研究报告则显

示,英语教数理政策推行以来,学生的水平只提升不到 3%。有鉴于此,语言的教导会

影响学生对数理科的理解。但是英语数理科和华语数理科的内容是一样的,为了理解

英语数理科的内容和词汇,他们会减少某些科目的学习时间。在众多科目中,大部分

的学生会选择放弃华语因为他们认为华语和其他外语相比之下会比较容易掌握。在此

情况下,一些在华语考试中获得优越成绩的学生将会不进则退,而一些华语成绩较差

的学生将会没时间学习华语,进而使他们掌握华语的能力下降。

现今,大部分科技和数学的资讯都是以英语传达。若能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

提高学生们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为了孩子的将来,英语至上的父母都会鼓励孩子注

重英语数理科。因为他们认为学习英语数理科能够提升孩子的英语程度。因此,富裕

的家长会让孩子去补习英语数理科,小学生们就算想要提升自己的华语水平,也无法

抽出额外的时间温习华语科目;家境普通的学生则没有多余的钱花费在补习华语科,

因为他们都把钱花费在补习英语数理科。渐渐地,母语的学习将会被忽略,导致学生

华文的水平逐渐下降。由此可见,英语教数理政策是不利于华小的发展,因为华语的

学习将会逐渐被边缘化了。

(B)数理英化的好处

无可否认,政府推行数理英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加强他们对发

展迅速的科学工艺知识的吸收能力。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因此,大部

分的科技资讯都是以英语传达。若小学生能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英语数理科目,这将

Page 13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4

有助于他们认识更多英语词汇。此外,他们不但比较容易掌握数理发展领域方面的讯

息而且也能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前首相敦马哈迪在他的一篇文章里陈述道:“历史告

诉我们要掌握他族的知识,必须先掌握他的语言。马来民族要强盛必须掌握他族语言

和先进的知识……新知识的数量及其迅速的发展,不是现有少数量马来文翻译者所能

翻译得完的。此外,翻译科学知识不但需掌握马来语和英语,还必须具备其专门知识,

反之当我们以英语来学数理,我们将能直接从英语书刊里获取所有的知识,而不用等

待它翻译成我们的文字。3(Mahathir 2008)

此外,某部分的社会和英文媒介也表示非常赞同此政策,因为他们认为英语在国

际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太阳报》于 2007 年 11 月 20 日呼吁政府“保留英

语教数理政策”( THE SUN, 20 Nov. 2007; Shafie Abu Bakar, 30 Nov. 2007)。4

表 12:“2-4-3”方案落实之前华小第一阶段的上课时间概况

3 张荣强,《英语教数理对华小学生的冲》,

http://www.huayan.net.my/UserFiles/File/journal11/jn11_ykcheong.pdf

4 同上。

20%

80%

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 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

Page 13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5

表 13:“2-4-3”方案落实之后华小第二阶段的上课时间概况

表 14:华小第二阶段落实“6-2-3-2”方案后上课节数的变化

36%

64%

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 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

科目

第二阶段

2006 年开始 之前 2007 年开始 之前 2008 年开始 之前

马来文 180 150 180 150 180 150

华文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英文 120 90 120 90 120 90

数学

180(华)

+60(英)

210

(华)

180(华)

+60(英)

210

(华)

180(华)

+60(英)

210

(华)

科学

90(华)

+60(英)

150

(华)

90(华)

+60(英)

150

(华)

90(华)+60

(英)

150

(华)

道德教

育 120 150 120 150 120 150

音乐 60 60 60 60 60 60

体育 30 30 30 30 30 30

健康教

育 30 30 30 30 30 30

美术 60 60 60 60 60 60

生活技

能 60 60 60 60 60 60

公民 60 60 60 60 60 60

Page 13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6

数理英化政策对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影响,若此政策继续推行,将会带给华小严重

的后果,特别是对于学生掌握数理科的技能,学业表现及智力上的发展都有某种程度

的影响。双语教学不仅使学生产生混淆,他们也会感到枯燥,渐渐的,他们将会失去

学习的兴趣。此外,此政策也加深了教师的负担及导致教学时间不足。

另一方面,究竟以英语教导数理是否能提升小学生的英文程度都还有待证明。无

可否认,在此政策下,学生可以多认识一些英语数理词汇,这将有助于他们日后在大

学、学院或出国深造时,更容易接轨。但这少许的“利”看来并不足于抵消它所带来

的“弊”。如果此项政策长此下去,华小生将会越来越不重视他们的母语--华文,导

致华小面临变质的危机。更严重的是我们中华文化也无法传承,因为华小的莘莘学子

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也在传承华族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们看到华社为维护母语教育所做出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经过许多的风

风雨雨,在 2009 年 7 月 8 日,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宣布废除中、小学以英语教数

理政策。此决定是正确的,这样不但符合“以母语为媒介是儿童最容易明白及带来效

果的教学”的教学原理,新生代也有机会接受完整的母语教育和中华文化的熏陶。因

此,华小恢复以华语作为数理科的教学和考试的媒介语能确保母语即华语发扬光大,

华族的根基—华小也能茁壮地成长。

地方研

究 60 60 60 60 60 60

校长选

择科目 − − − − − −

周会 30 30 30 30 30 30

总数 1500 1440 1500 1440 1500 1440

Page 13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7

9.4 《五年教育蓝图》 (2006-2010) 对华教的影响

教育部所发布的《五年教育蓝图》(2006-2010) 是为了改善我国的教育制度并加

强中小学生的教育素质,以便能够在未来 15 年内顺利达致我国 2020 年宏愿。虽然,

这项蓝图所拟定的计划会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好处,但同时依然会对某些源流学校教育

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我国华社最关注的华文教育。

大蓝图的定位是以教育法令为依据。由于教育法令的基本条文并没有修正,因此

单元语文思维依然继续支配教育措施,一切教育规划、蓝图、措施和实践,还是依归

于教育法令。现在我国的教育法令是依据《1996 年教育法令》,而该法令还是坚持狭

隘的单元政策。这是因为《1996 年教育法令》强制推行华社所不认同的宏愿学校计划;

公开肯定单元教育政策;公开表示政府不会废除教育最终目标;同时也不时发表多源

流学校导致国民不团结的误导性言论,并强调将国民小学发展成全民首选学校,以鼓

励及吸引各族子弟前往国小就读,俾促进“国民团结”。这项教育法令对华校无疑是

个很大的冲击。

这《五年教育蓝图》将配合《2006 至 2010 年国家统合及团结行动蓝图》中所提

出的国家统合及团结政策,鼓励建立一个从学前至中学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统一

的课程纲要和课外活动,以及受相同承认的一种考试和文凭的教育制度。此外,大蓝

图在提出要塑造国语为马来西亚民族的特征外,也强调价值系统、文化和文明回教。

大蓝图要创建的,是一个“民族国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单元思想

并不符合我国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情。但是,国民型学校也被忽视了,虽然它一

再强调不会边缘化华小、淡小。此外,大蓝图并未提到华文独中的存在。政府不但为

了鼓励增添国民学校而暂缓华文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也关闭了少数的微型华文学校,

使华校在我国的数量有减无增,给华教带来不少负面的冲击。

大蓝图的一些建议和设施,对华校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冲击挑战。对华小

及独中办学大方向、策略、行政管理、课程编制、学生升学就业等,都有不同方面的

Page 13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8

影响。大蓝图一再强调,培植人力资本,加强竞争力,走向全球化,并使我国成为区

域卓越教育中心。整个教育体系,自上而下将朝这个方向推进。华小自然无法置身以

外。华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也必然受到国家教育全球化思维的影响。基

建拨款大部分倾注国小,软硬体设备偏向国小,也相应使华小发展赶不上。

9.5 单元教育政策对华教的影响

单元化教育政策就是所谓政府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而“最终目标”就是

“以国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国家教育制度。这项政策只注重国民学校的发展,而

忽略了国民型学校(包括华文学校)的发展。由于政府要以国语为教学媒介语及英化

数理,因此这会慢慢地把母语教育淘汰,并只会注重英文和国文的教学发展,直接影

响华文教育发展。

政府在实行此政策的步骤就是增建国民学校。这使华文学校的发展与增建机会几

乎被剥夺了。此外,国民型学校得到的拨款远远少过国民学校。在小学方面,政府的

单元化政策让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不断出现。较早,政府将国小过剩且不谙华语的华

文教师派到华小。虽然之后因华社反对,政府将有关老师撤走,但据了解,也正因为

要支付这批过剩国小教师的薪金,导致政府没有足够的经费为华小聘请足够的临教,

使到一些华小至今依然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

中学方面,只有国民型中学还有保留华文教学,若要在国民中学报读华文班,必

须要有 15 位学生申请才开办,况且华语老师也非常缺乏。因此,华文科也成了选择性

的科目,很多华裔学生选择放弃华文这科。 这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我们马来西亚的政府

提倡国语为我国第一语言而英文为第二语言,渐渐地造成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觉得华语

不重要。此外,学生为了减少考试科目的负担,他们宁愿放弃华文。最重要的是由于

学生及家长都觉得华文班被安排在课余时间上课会造成种种的困难如交通问题,浪费

时间等。由于以上种种因素,国民中学的华裔学生都逐渐放弃华文这一科目。

Page 13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39

9.6 政府拨款不足对华校的影响

教育部对各源流学校的拨款分成两种,那就是行政津贴和发展拨款。行政津贴是按

学生人数和科目作为拨款的标准以作为学校缴付水电费、电话费、购买教具及其它的

行政开销。而发展拨款是兴建新学校、重建校舍、扩建校舍、维修校舍、购买桌椅及

其它硬体设备的拨款。

然而,在申请发展拨款方面, 华校一直以来都很难获得政府拨出足够的款项,以

作为学校硬体设备建设的用途。这是政府在单元化教育政策下企图边缘化华小所引发

的。在《第九大马计划》之下,小学发展款额共 48.3 亿,华小得 1.7 亿,占 3.6%。

在《教育大蓝图》之下,软硬体设施费 95.6 亿,全数拨予国民小学。另拨 12.9 亿,

建 178 所新国民小学。政府给予华小稀少的发展拨款根本无法应付华小的实际发展需

求。

表 15:各源流小学发展拨款比较

Page 14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0

华小人数占了学生总数的大约 21%,但却只得到 2%多的拨款。华小在第九大马计

划,获得 1 亿 7 千 434 万的发展拨款只占小学发展拨款总额 48 亿 3 千 730 万的 3.6%

而已。教育部却法外立法,自行把校地属于中央政府的学校列为 “全津学校” ,而

校地属于州政府或董事会的学校则列为 “半津学校”。 这剥夺了半津学校应享有公

平拨款的权益。 这使华校面对资金不足的问题而无法发展学校的建设,使学校无法扩

建以应付庞大的学生数额。因此,华社被迫自行筹款建校。保守估计,华社每年至少

必须筹募的数额逾亿来进行学校建筑及设备的维修与发展。

9.7 强化国民学校

近年来英语教数理是华社较为关注的。虽说教育部会检讨小学英语教数理的措施,

但是,英语教数理的措施在国民中学阶段相对的受到很大的肯定。由于大部分华小生

都进入国民中学深造,众多华裔家长都会担心华小生将会面对(英)语文衔接的困扰。

这将会引发华小更加重视英语教学。教育部欲把国民学校发展为主流学校。教育部声

明不会边缘化华小和淡小,但是强化国民学校的目的,在于使它成为全民首选。

在小学方面,具有英语教学优越传统的国民小学,在母语科纳入正规教学后,有

条件发展成为优异水平的精明化卓越学校。在这个功利至上的社会气候环境里,一般

华裔家长都希望子女能被栽培成为具有科学工艺竞争力、创新和创意、有市场价值和

掌握英语和母语的学生。因此,这些卓越国民小学,肯定将会成为吸引华裔生的首选

学校。至于国民型学校(华小及淡小)就相应被忽略了,虽然它一再强调不会边缘化

华淡小。大蓝图并未提到华文独中的存在。

9.8 教学媒介语的困扰

尽管《教育发展大蓝图》提出多么好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方法,如精明教学、新

评估制和方法、师资培训、课本等,在媒介语的应用方面,都是“货不对办”的措施。

华小的教学媒介语是华语,但是师资培训的教学和考试媒介语却是国语,小学共同科

的考试,如数理科等,是以国语媒介出考题,然后才翻译为华语考题。这个措施却是

Page 14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1

违反考试出题原则,更何况翻译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是值得商榷的。唯有回归根本,即

制度化的恢复华语作为华小的师资培训、评估和课本等的教学媒介语,才是华社对

《教育发展大蓝图》实践的其中一个期望。

9.9 培植人力资本,加强竞争力

国家的竞争力在于人力资源的培植,教育乃其捷径,政府有必要通过各种教育设

施,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体育、美术、和音乐教育都是华小的弱项科目。大多数华小

的基本设施,都缺乏提供课外活动的设备和场所,尤其是体育、舞蹈、戏剧表演等文

化活动,再加上华裔家长过分注重子女的学术科目表现,造成华小学生在人文体育方

面,获得不平均的发展。另外基建拨款大部分倾注国小,软硬体设备偏向国小,也相

应使华小发展赶不上。

9.10 全民教育和全人教育的推行

为了发展卓越的学校,使国家教育制度提升至世界水平,优化体育及活动课程,

信息技术要加强运用,教育差距要缩小,教师专业要提升,教育机构须走向卓越化,

办出绩效。教育局要摆脱应试教学,研究校内评估制度。以减少政府考试科目数量,

特定科目则以校内考试为基础检讨小学和中学课程纲要,以注重更高层次的思考技巧 ,

改变教学法,培养热爱知识的文化使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三大素质要予以提升。

强化基本能力,应是主要目标,而不只是准备考试。课程配套,应兼重学术及技职二

方面。体育及活动要加强,评估制度也有必要改革。除了学生和教师外,也要考虑学

生家长的认识和态度。减少政府考试科目数量将可稍缓解但不能摆脱应试教学的现象。

9.11 华文教育发展重现曙光

许多评论家指出,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华文在国际市场的使用

价值也跟着水涨船高,使用的人数急速上升,是英语以外的世界重要的语言之一。马

来西亚不落人后也加强和中国的联系,尤其是两国在教育领域的频密互动,互相承认

Page 14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2

对方的大学学位,为两国日后在学术、经济、文化上的交流铺下较为稳固的基石。这

在在显示华文的商业和文化价值日益提高,华文在马来西亚呈现良好的势头;不但国

小开办华文班,其他的国立大专院校也设立华文基础班,让巫族同胞学习华语。这为

华文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2008 年 3 月 8 日的大选所导致的“政治海啸”是另一个政治转折点。国阵执政 50

年后第一次丧失了三分二的国会议席;民联从国阵手中夺过 4 个州属的执政权,同时

保住了吉兰丹州的政权。之后,国阵与民联之间的政治硝烟鹊起,互相攻讦,各不相

让。华文教育则左右逢源,许多 “人为”的法令条文、限制、禁令等,暂时搁置一旁,

华教因而受惠;在互相竞争以获取华社的支持,第一次华社的许多教育要求都获得良

好回应——拨款增加了、建校允许了、圆桌会议或对话一再举行,更不得了的是霹雳

州的独中获得国阵州政府二千多亩的土地捐赠,协助独中以地养校,解决长期资源匮

乏的困扰;而统考文凭也受政府承认,可进入师范学院,这不是大喜讯吗?现只差华

教发展还没“制度化”,但只要政治氛围偏向两线制模式发展,华教松绑的程度会更

为宽阔,尺度更大。

独中这几年来的发展是令人惊喜的,这有赖于独中教育改革纲领的指引所致。根

据董总调查,独中生升学率从 1980 年的 30%增至 1990 年的 40%以上; 2000 年的 71%

提升至今日的 78%,较政府国民中学升学率的 30%优越得多。独中所推崇的“成人成才”

着重五德的培养,科技之掌握并强调三语学习,使毕业生在商场上更具竞争力;独中

生勤奋好学,谦虚内敛,加上独中统考文凭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也获得中港台的认

可,更成为星加坡人才吸纳的对象,使独中毕业生的出路变得更加宽广,独中人才愈

来愈吃香!

9.12 结语

大蓝图可取之处是采纳了当今先进的两大教育理念,“全民教育”、“全人教

育”。但其基本思想还是同化政策,而非融合、多元共存;可是《大蓝图》的先进教

Page 14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3

育理念,值得关注与参考,如:学术性课程及职业性课程发展、并重、平衡;评价

(测试)机制要有所改善;优化体育及活动课程,信息技术要加强运用,以及教育差

距要缩小,教师专业要提升。

《大蓝图》在“全民教育”和“全人教育”为基调下,也提出许多值得华小思考

回应的教育改革课题。所以华教不应只针对《大蓝图》对华教的负面影响,相反的

《大蓝图》推出的策略和措施给予华教很具体的理念上的启示和行动计划。这将对华

教问题进行反思创造新机运,来拟定华小的因应对策。所以华社必须自强才能持续华

小的生存与发展。

实践与思考:

参考文献:

董教总:《2006-2010 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总体意见书。

邓日才:《自力更生,另辟蹊径,办出特色--因应《教育大蓝图》对华小的挑战》

杨泉 :《国家教育改革——华小的挑战与回应》。

董教总文告:华小拨款课题。

赖兴祥:《力求突破,前瞻未来》教育研讨会总结报告。

Rancangan Malaysia ke-9: Pelan Induk Pembangunan Pendidikan 2006-2010。

参考资料:

星洲日报 ,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16790?tid=35

南洋商报 , http://clcisb.xmuoec.com/showarticle.aspx?article_id=691

http://www.chinaqw.com/hwjy/hjsp/200907/09/170847.shtml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723.html

http://www.djz.edu.my/resource/HWJYDG/20065/hwjy5(PDF)/diaoyan1.1.df

独立新闻在线,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69646

讨论九:

1.数理英化有利也有弊,试简述之。

2. 二十一世纪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将会是一

个怎样的面貌?

Page 14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4

第十章 建立华文大专的意义及政治因素的影响

10.1 前言:创立民办华文大专的意义

华文大专院校,指的是使用华文为其行政及教学语言的学校,而其董事部亦属于

受华文教育的群体。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对华社而言,不仅仅是要符合“国家建构”

而已,更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华人民办而以中文为导向的华文大专学府扮演着

传承文化的角色,也是为了培养社会中产阶层的教育机构。

自 1965 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分家后,南洋大学就属于新加坡所拥有,对马来西亚

华文与华人教育及民族事业(文化及艺术)的发展皆是一项打击。90 年代,政府为了

实现“2020 年宏愿”的目标,增加国人接受大专教育的机会,乃鼓励私人办学,特别

是私立学院的双联课程。在这样的前提下,私立院校如雨后春笋,纷纷在各地设立,

而且发展迅速蓬勃,尤其是吉隆坡及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在大马政局较为

开放的情况之下,华社终于成功创办了三所华文大专学院:南方学院(1990)、新纪

元学院(1997)及韩江学院(1999)。在此特地探讨华社在马来西亚创建华文大专的

意义及重要性,并分析其发展前景是否乐观。

10.2 为华校生开创更多的升学空间

在“新经济政策”下,马政府在教育领域实行固打(比例)制,大学在录取新生

时不以考试分数为录取标准,而是按种族比例分配。2002 年政府虽将固打制改为绩效

制(成绩为准),但未能改变教育歧视政策,许多品学兼优的华裔子女被国立高等学

府拒之门外,并难以获得政府奖学金到国外深造。长期以来,马政府不承认独中的文

预期学习成果:

学生读了本模组后,将能理解:

建立民办华文大专的意义;

中国的崛起与华文教育的关系;

政治因素与华文教育的发展。

Page 145: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5

凭,初、高中毕业生必须在参加政府学校同等的水平考试,才能获得政府承认的相关

文凭,进入高中或大学。

独中生由于文凭不受承认而被迫到中国、台湾等海外留学是长久以来的事(直至

最近大马政府才承认 800 多所中国大学的文凭),这种现象让赴华或留台的学生回国就

业造成困扰,也影响了独中学生到中、台留学的积极性。而且海外留学对于那些家境

不富裕的独中毕业生是一个遥远的梦。由于政府不提供奖学金,加上留学深造的费用

庞大,造成许多学生未能继续升学。是故在本国设立民办的华文大专院校,增加优秀

的华裔子弟升学的机率,以提升他们在职场竞争的能力是迫切需要的。因此,华人民

办大学的建立,拓宽了独中毕业生升学及就业的机会,使他们能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在职场上与他人展开竞争。

10.3 建立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华文大专成立至今,按董教总一直以来的理想与构思,随着南方学院、新纪元学

院等高等学府的创办,即意味着华文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专,一个完整的华文母语

教育体系已经建成。事实上,从升学角度而言,华裔子弟确实可以通过华小、独中、

华文大专完成一个以华文为主的完整求学过程。多年来,华文大专许多毕业生,都具

有华小、独中之教育背景,加上最终到华文大专升学,整个求学过程的确全是名符其

实的华文教育背景,这些毕业生都是货真价实的华校生。

这么一个完整华文母语教育体系,对董教总和华教的发展,非常正面。但必须强

调,董教总所谓完整母语教育体系,不可完全从建立一个完整的母语升学管道来理解。

所谓民办大专院校完善了母语教育体系,乃在于强调这些民办高等学府是华文教育的

一环;从此华文高等教育篇章已开展,华校由小学、中学至大专层叠而上,从此趋向

完善。我们之所以有此强调,原因在于今天绝大多数华裔子弟都是华小生,但从华小

毕业后到独中升学者,仅介于一成至两成之间。换言之,只有少部分莘莘学子有机会

从头到尾在这个完整的母语教育体系里求学。华小、尤其独中,长期处处受压制,华

Page 146: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6

教升学管道,从华小至独中已不完善。因此,我们只能说,随着这三所民办大专院校

的诞生,这一个完整的母语教育体系终于落实。

这些民办大专院校,除了中文系之外也开办其他科系如商学系、新闻与广播、商

业广告,等等,这主要是培训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华裔子弟,以提供职场及社会各种人

才的需求。这意味着某些科系可能也用英文或华英双语作为教学媒介,使学生更能掌

握多种语言,提高他们职场的竞争能力,符合社会的需求。作为完善的母语教育体系

的华文大专,不只增加了来自华文源流背景的学生升学管道,也提升了华文知识及中

华文化传承的厚度,长远来说这对华社的发展是更有裨益的。

10.4 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华文教育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不仅仅是要符合“国家建构”而已,更具有“文

化传承”的作用。华人民办而以中文为导向的大专学府及中文系扮演着传承文化的角

色。长期以来,大马华社通过华人政党向政府提出诉求;“董教总”(大马华文学校

董事联合会总会和大马华文学校教师会总会的简称),作为维护和发展马华文教育的

主要民间机构,为华教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华社、华商出钱出力,支持华小和独中的

生存与发展。大马华文教育能有今天的发展,凝聚了大马华社各政党和一批经济实力

雄厚、热心华文教育的华社有识之士的满腔热血。

族魂林连玉先生说: “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关,就

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1955 年)。所以说兴办华文大专不只是学习母语,而是

体现中国传统美德与精神。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精神家园,那么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而华文教育所传承的优良传统价值观,将帮助国民在面对全球化大环境中保持平衡的

心态和正确的判断。

10.5 培养更多的多语专业人才

华社乃至董教总所强调的多元教育路线,向来是在母语之余,也从不忽视国语与

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掌握多种语文并不容易,但在多元社会里,不可能独沽一味,必

Page 147: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7

须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取得平衡。特别是大专教育,一定要针对就业市场和社会实际需

求,决定媒介语之采用。学生的出路永远是一大考虑。

基于这样的考量,十多年来,民办学府所开办的课程,在该使用什么媒介语问题

上,往往根据该专业在职场上普遍使用的语文以及社会的需要来做决定。例如商业行

政课程,因为商界广泛使用英语,新纪元学院与一般私立大专一样,以英语教学,力

求不与社会脱节。但媒体传播、辅导心理课程,则对应华文媒体和受华文教育民众的

需求,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培养掌握华文的媒体和辅导人才。以华文授课,本是董

教总和民办学院之强项,得心应手之余,又可确保诸如媒体和辅导这些领域的特定需

求受到照顾。

由上述例子,可见民办大专院校如何协助国家培养掌握国、英以外其他语言之专

业人才,以弥补国家单元教育之不足,同时又展现自身多元理想的价值,可谓利己利

人。这是民办大专院校的特色,在国情、民族文化和社会需求,皆有所兼顾。我们相

信,一旦未来毕业生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民办大专院校的贡献必定日益显著。更重要

的是,这证明华社和董教总向来所坚持的多元理念之可行,且符合国情与社会的需要,

比单元政策务实又灵活。

多元的办学策略较有说服力是清楚不过的。以媒体研究课程为例,此课程以华文

授课是贴切的:一、马来西亚华文媒体林立,既然华文媒体的成立获得政府批准,大

专学府就应开办以华文授课的媒体课程。二、中国的崛起导致有关中国的资讯越来越

重要,莫说华文媒体,马来西亚国、英文媒体也需聘用曾以华文接受专业训练的媒体

人才,才可掌握第一手关于中国的资料。这说明了为何目前新纪元学院总共开办了二

十九项课程,其中十项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这十项以华文教学的课程,全部获得高

教部的批准。

华教资源严重不足,不完善处何其多。作为民办的华文大专,它们应该扮演的角

色可说多样化。上述所谈的完整母语教育体系,涉及的范围都是属于升学上的功能,

Page 148: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8

但其他在学术领域、社会功能上所必须扮演的如监督、引领、开创等角色,是责无旁

贷的。

这一方面,新纪元学院最明确的贡献,在于为独中老师提供师资培训,尤其是教

育专业课程,成功提升众多独中老师的专业能力和形象。目前已经毕业和正在修读新

纪元学院教育专业课程的独中老师,人数已经接近一千人。另外,新纪元学院也和国

外一些师范大学合作,开办与教育专业相关的硕士课程,报读独中老师逐年增加。这

一方面的努力,让新纪元学院在独中教育上扮演类似师训学院的角色。

10.6 中国的崛起意义非凡

从长远的前景来看的话,马来西亚华文大专的前景可以说是乐观的,却又充满挑

战性。中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成

功获得 2008 年奥运会及 2010 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目前已成为“世界的工

厂”及“世界的市场”。2002 年中国吸引国际投资达 530 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最

近由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布的“21 世纪世界贸易”预测指出:到公元 2050 年,中

国(包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国内总产值在世界经济比重中将成为世界

第一,超越北美(包含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首。

与此同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关系,影响着全世界华文

教育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一股方兴未艾的

“汉语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日渐升温,间接造成中文实用价值也不断提高。因此,许

多东南亚的国家逐渐恢复及开发华文教育,例如:印尼停顿了 40 年的华文教育于近年

重新开发。

中国的崛起也导致有关中国的资讯越来越重要,莫说马来西亚语媒体,就是英文

媒体也需聘用曾以华文接受专业训练的媒体人才,才可掌握第一手关于中国的资料。

目前全马共有几十家中文报刊杂志,连 Astro 卫星电视也设有多个华语频道,播放华

Page 149: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49

语节目与新闻等。因此,马来西亚需要更多由华文大专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

效劳。

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蓬勃,大马为了便于在中国寻找更大的商机及吸引更多中

国游客来马旅游,需要华文大专培养出更多谙华文的专业人才。因此,大马政府对华

文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对华文教育的态度也有所松动。

在“一个马来西亚”概念下,政府主张保持各种种族文化的特色,鼓励民族交流

及融洽相处,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促进种族之间的和谐。为此,政府对待各族的教

育制度已经逐渐改善,这对华社来说更是好事。

为了实现“2020 年宏愿”,政府也极力倡导大马华、巫经济合作,重新界定土著

企业,减少对华人经济的限制,为华人经济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与之相适应,政府

在华文教育政策上也逐步检讨与调整。例如:政府在近年先承认部分中国大学学位,

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接着又承认了 146 所中

国大学,跟着是一揽子接受和承认 820 所中国大学(请参阅 2012.07.01 的 MQA 网站)。

这充分显示马来西亚政府认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认为

有必要加强彼此间的互动和交流,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应。大马比中国更需要开发对

方庞大的市场以销售大马的农商业产品,尤其是棕油、燕窝、电子产品等。这无形中

提升了华文的市场价值,提供了华文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契机。

10.7 政治因素和华人的选票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社会,华人作为马来西亚第二大种族,人数上有 500 多万,

在马来西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济上,华人资本仍是

马来西亚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马经贸关系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政治上,华人逐步改变过去对政治冷漠的态度,

意识到必须通过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来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近几年,华人在马来西

亚政坛日益活跃,在华人三大政党中,既有在野党,也有参与执政的党,数以干计的

Page 150: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50

华人团体的政治意识也越来越强。在马来西亚国家政治生活中,华人正扮演着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在文化上,华人文化以其渊源流长、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

成为马来西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可以预料,在马来西亚未来的发展中。华人的经

济、政治、文化地位将会继续得以稳固和提高,这就为华文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随着 2008 年的 308 全国大选,华人选票对政局影响日益重要的情况下,大马政府

对华文教育的政策,已比过去宽松多了。政府为了拉近与华社的距离及增加华社对政

府的信任,政府须重视华文教育这一大课题,来重振当年国政一举夺天下的雄风。由

于二线制雏形已逐渐形成,国阵政府必须面对现实采取开放的政策以以赢取民心,减

少种族色彩行政理所当然。

10.8 华教未来充满挑战

目前,本地的华文大专还未达到各项高素质大学应具备的条件。因此,为了要

朝向创立高素质大学的目标迈进,本地民办的三所华文大专须解决目前正面临的关于

经费、师资、生源、建立高素质的学术及行政团队等诸多困难。除此之外,它们还须

面对强烈的竞争,例如:马来西亚众多的私立学院、私立大专、公立大专的挑战。因

此,生存发展并不容易。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一所学府如何在世界和本土之间,寻得自己的定位及特

色,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这将决定该所学府的发展路向与前景。例如:哈佛大学及

剑桥大学都有属于自己及与众不同的办学方针及特色,才能立足于全世界几世纪及举

世闻名。因此,在马来西亚建立华文大专可以参考东南亚这地大物博,文化资源丰富,

拥有各国各族的文化,让它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能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

在逆境中求存的独中,在董教总发出 “维护华教、支持独中”的口号之后,终

于万山响应,使得全马各地独立中学渐渐脱离经费缺乏的窘境,学生人数在独中实行

Page 151: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51

统考后渐渐上升,而独中统考文凭如今更被国内外的许多大专院校接受为入读的衡量

标准。这不啻是积极斗争的甜美果实!

一路走来华社发挥了屡战屡败,而屡败屡战的精神,成就了华教持续向前的动

力,于是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和韩江学院始于 90 年代末陆续被建立起来,完善了华

文教育由小学续办到大专院校的体制。这显示了 “不轻易言败”的办学精神,是华教

在大马社会发展和立足的重要元素,坚强和富有韧性。

近几年来 “数理英化”的教育课题紧扯着大马各民族社会的神经,几近一发不

可收拾!但由于各源流学校及各社群都能整齐步伐,同仇敌忾一致要求小学须以母语

教导数理科目,这样在一呼百应之下,政府终于俯顺民意,恢复小学的数理科须以各

民族的母语来教学!这证明了凡事都积极争取,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现时我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正面的信息。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和韩江

学院,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难升格为大学。但事在人为,本国的社会情

况会受国际的发展情况影响;三、五年之后谁敢断定上述三所民办大专院校不能被提

升为大学!?时代的进步将导致不同观念的转变,“汉语热”如继续燃烧,这对于本

国的华教发展肯定是个有利的因素;所谓天助自助者,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308 大选“变天“之后的大马政治氛围另有一番景象!国阵和民联之间的对弈,

使民间有了更大的言论空间;于是各民族的不满情绪得以抒发,什么“印裔人民从一

出世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宗教信仰的不公平待遇”、“内安法令的存废问题”、

“警方的办事不力及攫夺案的日益猖獗”等控诉,充斥报章无日无之!而和华教发展

的事项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华社的激情关注,华社的提问是:城市华小学生人口爆满,

政府应如何拨地增建华小?

华校师资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华社和华文教育的发展。缺乏有素质的师资,

意味着华文教育水准的下滑与变质,所以华社一直耿耿于怀,不时呼吁政府录取更多

的合格申请者进入师范学受训;而董教总一直扮演监督,不平则鸣的角色。因此,面

Page 152: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52

试者被令跳舞唱京剧的恶作剧公开泄露之后,引起许多反响。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博

士跟进事件的发生,要揪出始作俑者的反应是正确的、积极的,因为凡事只躲在背后

批评,而不敢站出来对峙,只会让别有用意者得逞,打击有心献身教育的青年。

政府处事的双重标准使大马流失了许多人才!SPM 或 STPM 考试成绩非常优异的

学生往往在得不到奖学金的情况之下,而选择了为他们提供丰厚奖学金的国家。于是,

他们流向了新加坡、澳洲和英美等国家,去追求他们的梦想。这些学术精英和专业人

才,留在别人的国度为他国作出贡献,这是很无奈的事。华教的发展应包括怎样积极

地为他们寻找资源,让他们能获得奖学金出国深造,为大马留住人才。华社的商团和

政府内阁的华裔部长们都应责无旁貸地大力为他们争取奖学金,让政府了解双重标准

将是国家长远的无可代替的损失!

10.9 结 语

目前看来,华教的发展似乎是乐观的,这可以从政府所施行的几个政策和制度中

显示出来。首先是独中生的统考文凭,多年来董教总虽一直争取但都不受政府承认。

然而,教育部终于在 2011 年第一次允许让独中生,以统考文凭申请师范学院课程,让

独中生可以成为华小的教师。第一批进入立卑师范学院的 14 名独中生,一部份收到的

录取信是注明国小华文组,另一部份则是华文小学组。今年(2012)四、五月左右,

教育部再次接纳第二批九位独中毕业生进入师范学院就读,只可惜反应不理想;独中

生的态度可说消极无比,与华社和董总长久以来争取政府承认统考文凭可说背道而驰。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所释放的光芒,促使大马与中国在学术方面的交流日渐

频密;而马中和马台互相承认对方学位的建议近几年已成为热门的话题。在热切盼望

之下,大马政府终于于 2011 年 4 月 28 日承认了中国 146 所大学的学位,并于 2012 年

7 月 1 日全面承认建议中 800 多所中国大学的学位。这意味着到海外升学(例如中国

和台湾)的独中生学位不受承认的问题已获解决。

Page 153: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53

此外,马来西亚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表示,他相信未来 3 年内,前往中国深造的

大马留学生人数将上升至每年约 5000 人,而前来大马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预料也能上升

至约 2 万人。他深信两国政府签署此协定后,双边学生留学人数的增加是必然的发展。

签署协定后,凡在中国就读受中国教育部承认的大学将获得大马的承认,而大马认可

的大学也将获得中国承认。这政策肯定有利于促进两国在华文教育及学术上的交流。

这是两国高等教育领域合作与交流的一个重大突破,为两国的莘莘学子开拓更广的求

学管道;更重要的是,在减少人才外流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并鼓励更多华青投身于公

共领域;这无疑将引领我国的华教发展达到另一个新的层次。

引颈以待的马来西亚大选的脚步日益靠近,为华文教育捎来许多好消息。政府不

只给华校发放了许多拨款,而且还批准在关丹兴建中华独中分校的申请,速度之快可

说惊人,印证了为与不为之间的差别,什么“办学契约”都可搁置一旁。而昔加末华

教人士也打铁趁热,呼吁政府俯顺民意,允许在昔加末增建华仁分校,以了却华社数

十年来的心愿。今时今日,华教发展的势头可说空前有利,这不只拜大马政治变迁所

赐,也因为中国的崛起,经济实力超强所致;国际如今所强调的是,学术交流之重要

性,它能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的视野与人文观,以形塑拥有广阔、前瞻的未来领袖。

马来西亚的华教发展已来到一个转捩点,即经历了与中国、台湾等国家的大学学

位互相认证之后,华教持续发展的空间已自由宽松得多;或许马来西亚各民族自由学

习母语的权力,于不久的将来会真正落实;届时,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文化、多元种族

的国家才能实至名归,而国家会更加迈步向前,达致另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拭目以

待吧!

Page 154: Ycf Pjj Sr - Modul Bcp 3063 (PDF 2)

BCP3063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 Page 154

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何國忠(2005),《百年眸:马华文化与教育》。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黄文斌(2012),《黄文斌师暨大论近六十年华文大专》。下载于 2012年 4月 5日于

http://www.utar.edu.my/ics/index.jsp?fcatid=236&fcontentid=2433&f2ndc

ontentid=3768

顾洪兴(2005),《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情况》。下载于 2012年 4月 3日于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my.chinaembassy.org/chn/zt/nycf/t3

14470.htm

莫顺宗(2012),《迈向新纪元大学:董教总高教之路》。下载于 2012年 4月 3日于

http://www.newera.edu.my/principal_cn.php?id=50

郑良树(2001),《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四分册)》。吉隆坡:马来西亚华

校教师会总会。

讨论十:

1.你认为民办华文大专院校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你对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及韩江学院升格为大学

有何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