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报地址:海口市海垦路13号绿海大厦 邮政编码:570226 订阅处:全国各地邮政局(所) 电话:68919306/办公室 68918507/编辑部 68951994/广告部 传真:0898-68921143 本报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007号 报价每月/10元印刷:海南日报印刷厂 2018年9月19日 4 夕阳红 值班主任/陈勇 编辑/钟颢 美编/余韶钰 电话:31665993 本版邮箱:[email protected] 夕阳茶叙 “夕阳红”需要更多的关爱 邢民 9 月 12 日,《海南农垦报》刊发了庞芝新的报道, 86 岁高龄的庞芝新以耄耋之躯撑起一个家的际遇催 人泪下。笔者可算是他的同龄人,感受尤为深切,一 种同情心油然而生。 庞芝新1953年从广东信宜到海南农垦工作,算 是“垦一代”,是农垦三代人中付出最多、最值得尊敬 的一代,是农垦精神的缔造者,是农垦艰苦奋斗、顽强 拼搏文化的化身。 退休后本应尽享天伦之乐,庞芝新却无奈地以耄 耋之躯撑起一个屡遭不幸的家。全家几口人的生活 全靠他一个人操劳,妻子坐轮椅靠他推,两个患病儿 子连简单的做饭也不会,患病以后再也没有听过他们 叫一声“爸妈”。在这种情况下,庞芝新选择了坚强、 乐观地去和家庭的不幸抗争,他唯一的希望是自己不 要倒下去。 笔者认为,应该从庞芝新的坚强中更深地领略什 么是艰苦奋斗,从他的际遇中读懂什么是农垦精神。 海南农垦正在强力推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在某种 意义上讲,面临的困难要比建设橡胶基地大得多,艰 苦奋斗绝不能松懈,应当自觉地从庞芝新的坚强中领 悟一些排除万难的哲理。 庞芝新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也是一个称职的丈 夫,他肩负的重担同他86岁的高龄很不相称。笔者 认为,庞芝新的遭遇在百万农垦人当中绝不是个例, 是一种不太容易引起关注的民生陈欠,希望引起各级 领导和社会的关注,让他们在逆境中感受到农垦这个 大家庭的温暖。 张国华不但球打得好,还写得一手好文 章,他曾是原东平农场宣传科的专职报道员, 在东平民间素来享有“文爹”“墨客”“记者”的 美誉。2014 年,海南农垦老体协主办的《绿 海夕阳》杂志创刊,张国华被聘为特约记者; 2015 年 3 月,琼海旅游协会旗下杂志《琼海旅 游》力邀他加盟做采编工作。 晚年拾笔,依然宝刀不老,篇篇佳作点亮 夕阳人生路。几年下来,张国华先后在《海南 农垦报》《特区农垦企业》《绿海夕阳》《老年体 育报》《琼海旅游》等各类报刊、网媒刊发稿件 200 多篇。四次荣获《绿海夕阳》年度优秀通 讯员一等奖、被《老年体育报》授予“2017 年 度优秀通讯员”,同时被聘为该报驻海南记者 站新闻中心主任。 张国华扎实的文字功底、精彩的文笔也 受到了作协的青睐,2015年,他被吸收为琼 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2017年6月,张国华被任命为东平居 机关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组 长。他的文笔使他成为宣传东平居的不 二人选,由此又成为了东平居的“专职”报 道宣传员,《东平居党总支举行党员佩戴 党徽仪式》《整治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等 等相关报道先后在《海南农垦报》《琼海在 线》上发表。 忙忙碌碌的张国华年龄越来越大,头衔 却越来越多,可他乐此不疲。他笑哈哈地告 诉记者,打球写作忙到九十九! (本报海口 9 月 18 日讯) 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红色薪火 —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组织党支部书记赴古田培训学习侧记 初秋的太阳依然炽热,一支身着红军衣、 头戴八角帽、脚穿粗布鞋的队伍,迈着整齐的 步伐,行走在革命老区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上。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但没有一人叫 苦,也没有一人掉队……这是省农垦老干部 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古田培训班的培训场景 之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 实加强党支部书记的业务能力和政治修养, 使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充分认识到“思想上 建党”的重要性,带动各支部党员在建设海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实践 中勇当先锋、做好表率,9 月 4 日至 7 日,省农 垦老干部服务中心组织中心 18 个党支部书 记及部分业务骨干,在福建古田举办了“党支 部书记革命教育暨业务知识培训班”。 青山翠柏、古木葱茏,古田会议永放光 芒。培训班充分运用古田的红色教育资源, 通过室内教学、实地学习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分五个主题、十三个教学点进行教学培训。 每一个教学点都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段红 色的记忆、一本鲜活的教材。 第一个主题:坚定理想,家国情怀。学员 们参观了毛主席居住过的“临江楼”、红四军 八大会址、爱国诗人丘逢甲师范传习所;第二 个主题:思想建党,坚定信念。学员们参观了 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纪念馆、毛主席纪念 园;第三个主题:闽西的历史贡献。学员们学 习了闽西根据地建成背景,闽西在土地革命、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古田会议的历史意义等 内容;第四个主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学 员们参观了瞿秋白、杨成武纪念馆、福建省苏 维埃政府旧址;第五个主题:坚持群众路线, 深入调查研究。学员们参观了毛主席亲笔提 名的“光荣亭”、毛主席才溪乡调查旧址、毛泽 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 历史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红色纪念地 是最好的课堂。在毛主席纪念园,全体学员 神情肃穆,向毛主席雕像敬献花篮,再次重温 入党誓词;在古田会议会址和纪念馆,大家边 看边学边悟,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俯读仰思, 从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中,感悟听党指挥 的真谛;在“光荣亭”前,学员们们聆听讲解员 讲述当年古田人民对红军的爱戴与支持;在 毛主席才溪乡调查旧址,通过教学讲解和点 评,让大家再一次了解和领悟了我党“没有调 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事求是精神…… “闽西革命史是中国革命史的缩影。通 过培训,我们对党的这段重要历史有了更加 清晰正确的认识,正是有了这些为了民族独 立、国家尊严不惜一切代价的老一辈革命家, 无私忘我的付出,才有今天富强的国家和幸 福的生活。”参加培训的 26 名学员纷纷表示, 我们要把闽西收获的精神食粮分享给支部每 一位成员,传递给每一位离退休老同志,使他 们都能珍惜当下,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 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说真话,干正 事,传播正能量,为海南建设自贸区 (港) 做出 应有的贡献。 (高明翠) 老年人秋季保健常识 秋季是老年人易发生疾病的季节,容 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等症状,通常称为 “秋燥症”。因此入秋以后,老年人做好自 我保健尤为重要。 注意皮肤卫生 初秋湿热并重,人们 常常出汗过多,保持皮肤清洁十分重要。 但秋季洗澡不宜过多,以免因皮肤干燥而 发生瘙痒症,洗澡不要用碱性肥皂。 注意加强锻炼 秋季是户外活动的 最好时期,身体好的可爬山、钓鱼、郊游 等。体质差的可做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 散步、打太极拳等。 注意调节饮食 尽量少吃生冷食品 及海鲜类食品,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 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等,不 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秋季常会引起 老年人心中消沉情绪。因而,必须注意心 理上的调适,学会解郁散结。可登高远望, 也可参与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有 怡神解郁、稳定情绪的作用。 (钟颢 辑) 本报报道引关注庞芝新一家获救助 本报海口9月18日讯 (记者 钟颢) 本报 《夕阳红》栏目 9 月 12 日刊发《庞芝新:耄耋之躯 为家撑起一片天!》的报道后,在垦区引起广泛关 注。海垦集团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向相 关单位了解情况,琼海市会山镇东平居、东太农 场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于近日对庞芝 新进行慰问,并在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家住东太农场公司东平基地分公司跃进队 的庞芝新,今年 86 岁,妻子身患重病、无法行走, 两个儿子患精神疾病多年。慰问人员详细了解 庞芝新一家的情况后,决定为他的妻子申请办理 每个月280元的残疾人生活补贴,并改善卫生间 无障碍设施,铺设硬化路面,方便她的出入。同 时,研究对他家房屋进行改造及为其小儿子申请 低保的可行性。 “今后,东太农场公司将继续和属地政府沟 通协商,密切关注各项帮扶政策,如有符合条件 的将会第一时间为其办理,尽可能给予庞芝新一 家最大的帮助。”该公司工会副主席陈建华说。 图为慰问人员为庞芝新送上慰问金及慰问品 图为慰问人员为庞芝新送上慰问金及慰问品吴伟兰 吴伟兰 第一届“农垦老干 中心杯”门球赛开赛 本报海口9月18日讯 (记者 夏贞吉) 为丰富 海垦离退休老年人的文体生活,近日,省农垦老干部 服务中心在海垦东大院门球场举办第一届“农垦老干 中心杯”老年人门球邀请赛。此次比赛邀请了省委老 干部局、海口市委老干部局、三亚市委老干部局等全 省各地的 14 支代表队参赛。 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一群年过六旬的老年人 个个精神焕发,手握重槌,挥杆对垒沉着冷静,弯腰击 球也显得干练十足,击球力度和角度都控制得非常精 准,毫不逊色于年轻人,充分展现了“夕阳红”的活力 及风采。 赛后,运动员们纷纷表示,打门球需要好眼力、 好臂力,而且心要静,这是一项有挑战性的技术 活。门球比赛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而且经过一 番激烈角逐,让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 老有所乐。 “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认真做好比赛的各项 工作,全力以赴为比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各 代表队的老年朋友们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 谊。”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门球运动是一项寓 体、寓智、寓乐的大众体育项目,已成为海垦老年朋 友平常健身活动的喜爱项目。这次比赛,老年同志 们以球会友,切磋技艺,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友 谊,进一步推动海垦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 发展。 据了解,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自2017年3 月23日成立以来,在省委老干部局的坚强领导和 大力支持下,积极为老干部学习、活动和晚年幸福 快乐生活创造条件,通过不断健全工作网络和丰富 工作内容,成立了舞蹈、歌唱、健身球等老年兴趣 爱好团队,极大地提高了老年人身体素质和幸福生 活指数。 张国华自小与乒乓球结缘,六七岁开始 打球。现在依然记得,那年那月在学校露天 的水泥球桌前,拿着木板拍和小伙伴们你推 我挡、一来一往的鲜活场景。 2010年5月,酷爱乒乓球的张国华倡 议组建了东平乒乓球协会,自此带热了山 区的文体活动。被众人推举为会长的张国 华,自掏腰包精心布置球馆,出资 3000 多 元,为30多位队员每人购买一个100多元 的尼龙佩袋,并在袋的正面印上“东平乒 协”字样。而且常常为来访球友比赛垫钱, 购买茶水、饮料、就餐等。逢上协会开展大 型比赛,张国华就施展“乒乓外交”,找农场 领导或海胶分公司老总“化缘”。在他的多 方努力下,东平乒乓球协会成功举办了“迎 春杯”“ 乒协杯”“ 琼安胶园杯”“ 天翼杯”等 诸多赛事。 张国华以东平乒乓球协会为班底组建了 一个球队。他给这个球队取了一个土得掉渣 的名字—“山里巴人”。张国华说,由于地 处山区,所以取楚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雅俗民歌之名,自谦为“山里巴人”。 张国华带着“山里巴人”,以球会友、双 向交流,从东平走向海南,大小赛事近百 场,随着万泉河奔流在山内外,“山里巴人” 球队由此声名远扬。远在广州的“羊城乒 坛八怪”之一区秉后带着球友从广州慕名 而来东平山区与张国华等“山里巴人”队员 交流球技。 张国华将这些事迹,融入个人的深深 情感,以《山里巴人的乒乓情怀》《点燃乒乓 火种 传递美好希望》为题,淋漓尽致地写 出了“山里巴人”对乒乓球的痴情与执着, 先后在中国乒乓球协会、中国体育报业联 合主办的《乒乓世界》杂志发表,轰动了整 个山区。 苦练切磋敢打拼,汗水绘就硕果景。随 着球技的提高,张国华和他的“山里巴人”球 队近几年先后在“庆祝海南农垦60周年华诞 乒乓球比赛”“中网‘联通杯’琼海赛区比赛” “海南农垦第五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等等系 列赛事上屡获佳绩,他和其他四名队员被中 国乒乓协会吸收为会员。 但是,张国华更看重的是,乒乓带给了他 乐观的心态、健康的身体、众多的朋友、充实 的精神。他说,乒乓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 分,他离不开乒乓球了! 从小结缘,乒乓球带给他快乐生活 他是中国乒乓协会会员、琼海市作协会员,年逾古稀却忙碌不息张国华:打球写作忙到九十九! 本报记者 陈勇 钟颢 特约记者 冯清乾 通讯员 符兹威 70 岁 的 年 龄 ,20 岁 的 心 脏。 退休不久就自告奋勇组织乒乓球协 会,并创建了“山里巴人”乒乓球队, 带头每天坚持打球两个小时;晚年 重拾笔耕,采写的新闻稿件、文艺作 品 在 各 类 报 刊、网 媒 发 表 200 多 篇,并有若干篇获奖;他兴趣爱好广 泛,唱歌、跳舞、爬山、游泳样样都有 一手。 他就是东太农场公司东平基地 分公司退休干部张国华。1.65米 的个头,理着小平头,一年四季穿球 服,70 岁的人没有一点老人斑、一 点皱纹,身姿矫健、思维敏捷、经常 乐呵呵,浑身洋溢着“年轻态”。 夕阳最美 晚年拾笔,篇篇佳作点亮夕阳人生路 省老年大学海垦 首家教学点开班 本报海口9月18日讯 (记者 夏贞吉 通讯员 方思琼) 近日,省老年大学海垦首家教学点在省农垦 老干部服务中心举办开班典礼。 “省老年大学在海垦开办教学点,既拓展了自身 教学网络,也是学校服务垦区老年人,助力海南农垦 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这次海垦教学点开设 的是声乐班,以后办学条件成熟后,会陆续开设其他 专业课程,希望能够为垦区老年人搭建一个开心娱 乐、修身养心的学习平台。”省老年大学副校长彭初阳 介绍。 “省老年大学‘送学上门’,让垦区的老同志不 用奔波劳碌,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良好的教学资 源。”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主任李光荣说,此次 教学活动邀请了专业的音乐老师,对报名参加培训 的垦区老年人,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声乐理论基础知 识教学。老同志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 习发声技巧、曲谱演唱等声乐知识,在学习中成 长,在收获中快乐,将会极大地丰富退休后的精神 文化生活。 “学有所成后,我们还要报名参加省里举办的合 唱比赛呢!”结束培训后,学员李景珠高兴地说。 据了解,省老年大学自 1993 年成立以来,始终坚 持“因材施教、以学促为、修德健身、服务社会”的办学 宗旨,现在已经开设有诗词、英语、电脑、书法、摄影、 民族舞、模特表演等18个专业61个教学班,成为一 所教学设备齐全、多学科、多层次、深受老年人欢迎的 学校。 夕阳关爱 张国华近照。 冯清乾 摄 图为“山里巴人”乒乓球队训练场景。 冯清乾 摄

张国华:打球写作忙到九十九! - epaper.hnnkb.cnepaper.hnnkb.cn/hnnkb/resfile/2018-09-19/004/HNNKB20180919004.pdf“夕阳红”需要更多的关爱 邢民 9月12日,《海南农垦报》刊发了庞芝新的报道,

  • Upload
    others

  • View
    1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本报地址:海口市海垦路13号绿海大厦 邮政编码:570226 订阅处:全国各地邮政局(所) 电话:68919306/办公室 68918507/编辑部 68951994/广告部 传真:0898-68921143 本报广告许可证:琼工商广字007号 报价每月/10元 印刷:海南日报印刷厂

    2018年9月19日4 夕阳红值班主任/陈勇 编辑/钟颢 美编/余韶钰

    电话:31665993 本版邮箱:[email protected]

    夕阳茶叙

    “夕阳红”需要更多的关爱■ 邢民

    9月12日,《海南农垦报》刊发了庞芝新的报道,86岁高龄的庞芝新以耄耋之躯撑起一个家的际遇催人泪下。笔者可算是他的同龄人,感受尤为深切,一种同情心油然而生。

    庞芝新1953年从广东信宜到海南农垦工作,算是“垦一代”,是农垦三代人中付出最多、最值得尊敬的一代,是农垦精神的缔造者,是农垦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文化的化身。

    退休后本应尽享天伦之乐,庞芝新却无奈地以耄耋之躯撑起一个屡遭不幸的家。全家几口人的生活全靠他一个人操劳,妻子坐轮椅靠他推,两个患病儿子连简单的做饭也不会,患病以后再也没有听过他们叫一声“爸妈”。在这种情况下,庞芝新选择了坚强、乐观地去和家庭的不幸抗争,他唯一的希望是自己不要倒下去。

    笔者认为,应该从庞芝新的坚强中更深地领略什么是艰苦奋斗,从他的际遇中读懂什么是农垦精神。海南农垦正在强力推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在某种意义上讲,面临的困难要比建设橡胶基地大得多,艰苦奋斗绝不能松懈,应当自觉地从庞芝新的坚强中领悟一些排除万难的哲理。

    庞芝新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也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他肩负的重担同他86岁的高龄很不相称。笔者认为,庞芝新的遭遇在百万农垦人当中绝不是个例,是一种不太容易引起关注的民生陈欠,希望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让他们在逆境中感受到农垦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张国华不但球打得好,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他曾是原东平农场宣传科的专职报道员,在东平民间素来享有“文爹”“墨客”“记者”的美誉。2014年,海南农垦老体协主办的《绿海夕阳》杂志创刊,张国华被聘为特约记者;2015年3月,琼海旅游协会旗下杂志《琼海旅游》力邀他加盟做采编工作。

    晚年拾笔,依然宝刀不老,篇篇佳作点亮夕阳人生路。几年下来,张国华先后在《海南农垦报》《特区农垦企业》《绿海夕阳》《老年体

    育报》《琼海旅游》等各类报刊、网媒刊发稿件200多篇。四次荣获《绿海夕阳》年度优秀通讯员一等奖、被《老年体育报》授予“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同时被聘为该报驻海南记者站新闻中心主任。

    张国华扎实的文字功底、精彩的文笔也受到了作协的青睐,2015年,他被吸收为琼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2017 年 6月,张国华被任命为东平居机关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组

    长。他的文笔使他成为宣传东平居的不二人选,由此又成为了东平居的“专职”报道宣传员,《东平居党总支举行党员佩戴党徽仪式》《整治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等等相关报道先后在《海南农垦报》《琼海在线》上发表。

    忙忙碌碌的张国华年龄越来越大,头衔却越来越多,可他乐此不疲。他笑哈哈地告诉记者,打球写作忙到九十九!

    (本报海口9月18日讯)

    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红色薪火——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组织党支部书记赴古田培训学习侧记

    初秋的太阳依然炽热,一支身着红军衣、头戴八角帽、脚穿粗布鞋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走在革命老区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上。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但没有一人叫苦,也没有一人掉队……这是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古田培训班的培训场景之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党支部书记的业务能力和政治修养,使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充分认识到“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性,带动各支部党员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实践中勇当先锋、做好表率,9月4日至7日,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组织中心18个党支部书记及部分业务骨干,在福建古田举办了“党支部书记革命教育暨业务知识培训班”。

    青山翠柏、古木葱茏,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培训班充分运用古田的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室内教学、实地学习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分五个主题、十三个教学点进行教学培训。每一个教学点都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段红色的记忆、一本鲜活的教材。

    第一个主题:坚定理想,家国情怀。学员们参观了毛主席居住过的“临江楼”、红四军八大会址、爱国诗人丘逢甲师范传习所;第二个主题:思想建党,坚定信念。学员们参观了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园;第三个主题:闽西的历史贡献。学员们学习了闽西根据地建成背景,闽西在土地革命、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古田会议的历史意义等内容;第四个主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学员们参观了瞿秋白、杨成武纪念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第五个主题: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学员们参观了毛主席亲笔提名的“光荣亭”、毛主席才溪乡调查旧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

    历史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红色纪念地是最好的课堂。在毛主席纪念园,全体学员神情肃穆,向毛主席雕像敬献花篮,再次重温

    入党誓词;在古田会议会址和纪念馆,大家边看边学边悟,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俯读仰思,从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中,感悟听党指挥的真谛;在“光荣亭”前,学员们们聆听讲解员讲述当年古田人民对红军的爱戴与支持;在毛主席才溪乡调查旧址,通过教学讲解和点评,让大家再一次了解和领悟了我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事求是精神……

    “闽西革命史是中国革命史的缩影。通过培训,我们对党的这段重要历史有了更加清晰正确的认识,正是有了这些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尊严不惜一切代价的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忘我的付出,才有今天富强的国家和幸福的生活。”参加培训的26名学员纷纷表示,我们要把闽西收获的精神食粮分享给支部每一位成员,传递给每一位离退休老同志,使他们都能珍惜当下,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说真话,干正事,传播正能量,为海南建设自贸区(港)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明翠)

    老年人秋季保健常识秋季是老年人易发生疾病的季节,容

    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等症状,通常称为“秋燥症”。因此入秋以后,老年人做好自我保健尤为重要。

    ●注意皮肤卫生 初秋湿热并重,人们常常出汗过多,保持皮肤清洁十分重要。但秋季洗澡不宜过多,以免因皮肤干燥而发生瘙痒症,洗澡不要用碱性肥皂。

    ●注意加强锻炼 秋季是户外活动的最好时期,身体好的可爬山、钓鱼、郊游等。体质差的可做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注意调节饮食 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鲜类食品,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秋季常会引起老年人心中消沉情绪。因而,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学会解郁散结。可登高远望,也可参与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有怡神解郁、稳定情绪的作用。 (钟颢 辑)

    本报报道引关注——

    庞芝新一家获救助本报海口9月18日讯(记者 钟颢)本报

    《夕阳红》栏目9月12日刊发《庞芝新:耄耋之躯为家撑起一片天!》的报道后,在垦区引起广泛关注。海垦集团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向相关单位了解情况,琼海市会山镇东平居、东太农场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于近日对庞芝新进行慰问,并在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家住东太农场公司东平基地分公司跃进队的庞芝新,今年86岁,妻子身患重病、无法行走,两个儿子患精神疾病多年。慰问人员详细了解庞芝新一家的情况后,决定为他的妻子申请办理每个月280元的残疾人生活补贴,并改善卫生间无障碍设施,铺设硬化路面,方便她的出入。同时,研究对他家房屋进行改造及为其小儿子申请低保的可行性。

    “今后,东太农场公司将继续和属地政府沟通协商,密切关注各项帮扶政策,如有符合条件的将会第一时间为其办理,尽可能给予庞芝新一家最大的帮助。”该公司工会副主席陈建华说。

    图为慰问人员为庞芝新送上慰问金及慰问品图为慰问人员为庞芝新送上慰问金及慰问品。。 吴伟兰吴伟兰 摄摄

    第一届“农垦老干中心杯”门球赛开赛

    本报海口9月18日讯(记者 夏贞吉)为丰富海垦离退休老年人的文体生活,近日,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在海垦东大院门球场举办第一届“农垦老干中心杯”老年人门球邀请赛。此次比赛邀请了省委老干部局、海口市委老干部局、三亚市委老干部局等全省各地的14支代表队参赛。

    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一群年过六旬的老年人个个精神焕发,手握重槌,挥杆对垒沉着冷静,弯腰击球也显得干练十足,击球力度和角度都控制得非常精准,毫不逊色于年轻人,充分展现了“夕阳红”的活力及风采。

    赛后,运动员们纷纷表示,打门球需要好眼力、好臂力,而且心要静,这是一项有挑战性的技术活。门球比赛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而且经过一番激烈角逐,让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老有所乐。

    “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认真做好比赛的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为比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各代表队的老年朋友们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谊。”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门球运动是一项寓体、寓智、寓乐的大众体育项目,已成为海垦老年朋友平常健身活动的喜爱项目。这次比赛,老年同志们以球会友,切磋技艺,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友谊,进一步推动海垦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自 2017 年 3月 23日成立以来,在省委老干部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为老干部学习、活动和晚年幸福快乐生活创造条件,通过不断健全工作网络和丰富工作内容,成立了舞蹈、歌唱、健身球等老年兴趣爱好团队,极大地提高了老年人身体素质和幸福生活指数。

    张国华自小与乒乓球结缘,六七岁开始打球。现在依然记得,那年那月在学校露天的水泥球桌前,拿着木板拍和小伙伴们你推我挡、一来一往的鲜活场景。

    2010 年 5月,酷爱乒乓球的张国华倡议组建了东平乒乓球协会,自此带热了山区的文体活动。被众人推举为会长的张国华,自掏腰包精心布置球馆,出资 3000多元,为30多位队员每人购买一个100多元的尼龙佩袋,并在袋的正面印上“东平乒协”字样。而且常常为来访球友比赛垫钱,购买茶水、饮料、就餐等。逢上协会开展大型比赛,张国华就施展“乒乓外交”,找农场领导或海胶分公司老总“化缘”。在他的多方努力下,东平乒乓球协会成功举办了“迎春杯”“乒协杯”“琼安胶园杯”“天翼杯”等诸多赛事。

    张国华以东平乒乓球协会为班底组建了一个球队。他给这个球队取了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山里巴人”。张国华说,由于地处山区,所以取楚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雅俗民歌之名,自谦为“山里巴人”。

    张国华带着“山里巴人”,以球会友、双向交流,从东平走向海南,大小赛事近百场,随着万泉河奔流在山内外,“山里巴人”球队由此声名远扬。远在广州的“羊城乒坛八怪”之一区秉后带着球友从广州慕名

    而来东平山区与张国华等“山里巴人”队员交流球技。

    张国华将这些事迹,融入个人的深深情感,以《山里巴人的乒乓情怀》《点燃乒乓火种 传递美好希望》为题,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山里巴人”对乒乓球的痴情与执着,先后在中国乒乓球协会、中国体育报业联合主办的《乒乓世界》杂志发表,轰动了整个山区。

    苦练切磋敢打拼,汗水绘就硕果景。随

    着球技的提高,张国华和他的“山里巴人”球队近几年先后在“庆祝海南农垦60周年华诞乒乓球比赛”“中网‘联通杯’琼海赛区比赛”

    “海南农垦第五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等等系列赛事上屡获佳绩,他和其他四名队员被中国乒乓协会吸收为会员。

    但是,张国华更看重的是,乒乓带给了他乐观的心态、健康的身体、众多的朋友、充实的精神。他说,乒乓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离不开乒乓球了!

    从小结缘,乒乓球带给他快乐生活

    他是中国乒乓协会会员、琼海市作协会员,年逾古稀却忙碌不息——

    张国华:打球写作忙到九十九!■ 本报记者 陈勇 钟颢 特约记者 冯清乾 通讯员 符兹威

    70岁的年龄,20岁的心脏。

    退休不久就自告奋勇组织乒乓球协

    会,并创建了“山里巴人”乒乓球队,

    带头每天坚持打球两个小时;晚年

    重拾笔耕,采写的新闻稿件、文艺作

    品在各类报刊、网媒发表200多

    篇,并有若干篇获奖;他兴趣爱好广

    泛,唱歌、跳舞、爬山、游泳样样都有

    一手。

    他就是东太农场公司东平基地

    分公司退休干部张国华。1.65米

    的个头,理着小平头,一年四季穿球

    服,70岁的人没有一点老人斑、一

    点皱纹,身姿矫健、思维敏捷、经常

    乐呵呵,浑身洋溢着“年轻态”。

    夕阳最美

    晚年拾笔,篇篇佳作点亮夕阳人生路

    省老年大学海垦首家教学点开班

    本报海口9月18日讯(记者 夏贞吉 通讯员方思琼)近日,省老年大学海垦首家教学点在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举办开班典礼。

    “省老年大学在海垦开办教学点,既拓展了自身教学网络,也是学校服务垦区老年人,助力海南农垦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这次海垦教学点开设的是声乐班,以后办学条件成熟后,会陆续开设其他专业课程,希望能够为垦区老年人搭建一个开心娱乐、修身养心的学习平台。”省老年大学副校长彭初阳介绍。

    “省老年大学‘送学上门’,让垦区的老同志不用奔波劳碌,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良好的教学资源。”省农垦老干部服务中心主任李光荣说,此次教学活动邀请了专业的音乐老师,对报名参加培训的垦区老年人,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声乐理论基础知识教学。老同志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发声技巧、曲谱演唱等声乐知识,在学习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将会极大地丰富退休后的精神文化生活。

    “学有所成后,我们还要报名参加省里举办的合唱比赛呢!”结束培训后,学员李景珠高兴地说。

    据了解,省老年大学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因材施教、以学促为、修德健身、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现在已经开设有诗词、英语、电脑、书法、摄影、民族舞、模特表演等18个专业61个教学班,成为一所教学设备齐全、多学科、多层次、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学校。

    夕阳关爱

    张国华近照。 冯清乾 摄

    图为“山里巴人”乒乓球队训练场景。 冯清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