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泥路四通八达,村道两边田块纵横,油 菜花大片盛开着。扶贫产业园内,韭菜的收割 正热,一垛垛被垒好放到货车上。村里的小水 库旁,工程队正在拖运泥沙修路。村委会办公 楼附近的一块田地上,一位大爷正在犁地种花 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位于肥东县梁园镇 的护城社区,一切工作开始井然有序起来。 扶贫产业:渠道畅通不愁销 老王一家在护城社区的扶贫产业园内承 包经营韭菜大棚。近期正是韭菜收割的时候, 一茬茬韭菜被割完码好放在小推车上,再由小 推车送到大棚旁停着的货车上。中午十一二 点,老王的儿子开着货车去周谷堆市场,按照 预约量将韭菜送到市场内经营户的手上。 “最近每天能卖三四千斤。”老王的老婆告 诉记者。老王家的韭菜很好卖,跟老王打交道 的人都知道。他原先是农业技术指导员,自己 种了十几年韭菜。2016年,扶贫产业园的大棚 建成后,老王觉得可以试一试大规模种植韭 菜。于是,拖家带口,老王的儿子媳妇和老婆 都来到了护城社区,一家人把心思都花在了韭 菜种植和经营上。 收割需要人力,老王家这些天请了不少村 民来帮忙。一位前来帮忙的村民告诉记者,她 从年前开始在老王家的韭菜大棚内帮忙,每天 可以挣100元,以往没有产业园的时候,她只能 在家种粮。3月19日,老王家的韭菜大棚内,7 个村民分散在不同大棚里收割,她们熟练地挥 着镰刀,干农活赚钱的方式对她们来讲踏实又 满足。 “产业园的蔬菜不愁销。”李甲说。他是护 城社区第一书记,两年前,他被选派到护城。 两年的生活,让他对护城的大小事,心里有了 一本账。他告诉记者,扶贫产业园内几家种植 的叶类菜,品质都比较好,他们也有自己的销 售渠道,并不需要村里帮忙联系销售。这些蔬 菜,都销往合肥市的周谷堆市场和各大生鲜超 市,非常好卖。 村企合作:做好服务筑巢引凤 护城社区的扶贫产业园内共有336亩大 棚,目前由包括老王家在内的4家农户和农 企承包经营,主要种植叶类蔬菜。扶贫产业 园是护城社区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产业 园内的钢架大棚采用企业代建、出租收益的 方式建成,每年,村集体可从中获得租金收 入 34.4 万元。 但是,光靠一个产业是难以让乡村“活”起 来的,李甲想。于是,在他的推动下,2018 年下 半年,相继引进合肥源泉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 企业来护城投资稻虾共养和苗木花卉产业。 这 5 家企业,“带资”进村,而不是靠扶贫资金投 入运转。 “我们做好基础设施,你们负责经营。”李 甲和几家企业的负责人聚在一起时,常常这样 跟他们说。并不是说说而已,企业需要的,但 凡李甲能做到,都会尽量满足。 老王家的韭菜,一茬茬地往外冒,必须及 时收割。但是受疫情影响,用工是一个大问 题。李甲了解情况后,组织产业园2月10日复 工,村里出资购买了额温枪、口罩,李甲又安 排人在产业园入口处检测体温、登记,并组织 2名工人在一个大棚内工作,做好复工的防护 工作。 夏育坤和他的合伙人在护城社区承包了 3000亩土地发展稻虾共养。为了方便货车拖 运,护城社区在连片的水稻田间修了一条水泥 路。“这条路太有用了。”夏育坤的妻子管怀兰 对村里修建这条水泥路充满感激。最近,管怀 兰觉得稻田埂上的地不能空着,和李甲商量是 否可以种些东西增加营收,两人商量后觉得可 以种些景观树、垂柳,李甲也在留意是否能帮 他们争取到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发展问题:用地困难待解决 2014 年 ,护 城 社 区 的 村 集 体 收 入 为 零 , 2019年,该社区村集体收入达到51.24万元,跻 身至肥东县村集体经济强村的行列。 对于护城的发展,李甲有自己的计划目前引进的稻虾共养和苗木花卉两个产业,都 可以朝着田园综合体的方向发展。护城社区 地理位置不错,将农业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 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但是,想法和现实总有出入。摆在李甲面 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用地。护城社 区目前正在联系一家文旅公司,这家公司的想 法是将绿皮车厢移进社区,作为旅游配套。不 过,绿皮车厢往哪儿放?李甲也不知道。 在李甲的规划里,他希望能引进一些餐饮 企业—咖啡馆、文艺品店等,这些都能吸引 人气。同样是用地的问题。护城社区共有 7600亩土地,目前已经流转约5300亩,剩下的 地并不多,且有耕地红线。想要村庄整体发 展,最难的问题在于用地。 至 于 2020 年 脱 贫 攻 坚 收 官 年 、扶 贫 资 金 撤离后村庄是否会恢复原状这个问题,李甲也 在思考。所以,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他推动 引进了稻虾共养和苗木花卉种植5家企业,这 些企业都是老板自己出钱进村生产,是社会资 本。李甲也想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抽离村庄对 扶贫资金的依赖。 村企良性互动 企业进村,实现双赢才能保持乡村的活 力。怎样才能实现双赢呢?村企的良好合作 是前提。在采访中,李甲说:“企业需要的基础 设施,我们尽量满足,这些东西,他们带不走, 对村民也有好处。” 所以,护城社区对进村的企业十分“宽 容”,今年,社区还打算给扶贫产业园内的企业 减少租金,以便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经营。 在李甲身上,我看到了反思精神。作为从 外部进入的帮扶力量,李甲想得更多。他希望 村庄的发展不要局限于政策资金的扶持,而应 该有社会资本的注入。这些社会资本,哪怕在 扶贫资金撤资后也能保留,塑造了村庄的“造 血”系统。 李甲说,如果可以,他愿意再留三年。像 他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已经将自己融入了村 庄生活中。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佩娟/李福凯/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责编 曹军 美编 王 蔚 版式 李阳 责校 海朋 A14 城事 为帮助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种养 殖户带来的损失,近期肥西出台了一系列助 农举措,其中通过用活线上平台,展开在线 义卖、专场推介等活动,帮忙宣传农产品,拓 宽销售渠道,解决贫困户的难题,提升他们 的信心和收入。 眼下正是吃草莓的旺季,然而在肥西县 铭传乡农户吴传胜的草莓大棚里,一垄垄红 彤彤的草莓却无人问津。“在疫情防控的时 候,草莓卖不出去,真是着急啊。”吴传胜摇 摇头道。 吴传胜的草莓种植面积不大,只有三个 棚,但却倾注了他和老伴的心血,也寄托着 一家人脱贫致富的希望。几年来,从栽苗到 杀菌再到日常精细化管理,夫妻俩一点点摸 索出了经验,草莓长势也一年比一年好。“今 年草莓长得最好,还想着好好干,多挣点收 入,哪知道遇上疫情了不好卖。” “跟往年比,三个棚纯收入能挣两万块 钱。但是,如果棚里的这些卖不掉的话,估 计损失会有个五六千块钱。”吴传胜的老伴 陈家翠急得直打转。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吴传胜的 草莓销路受阻,这也急坏了乡里的扶贫干部 们,为了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铭传乡扶 贫办工作人员武家生专门建立了“爱心助 农”微信群,千方百计发动周边资源帮助贫 困户打开农产品销路。 “多少钱一斤?”“草莓看着好。”“帮我留 两箱。”武家生刚在群里发了吴传胜家草莓 的照片,就有不少人说要购买,甚至有人直 接微信转账给武家生。 看着扶贫办的一群年轻人积极地帮自 己在网上推销草莓,吴传胜的干劲又起来 了。虽然腿脚不便,但他还是坚持和老伴一 起在棚间除草、掰枝、打老叶子。“乡里干部 都来帮我了,我更不能灰心丧气,把棚间管 理搞好,争取这一茬多结点果子,多卖一 点。” 武家生表示,相对普通农户而言,贫困 户更加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不仅有 这样的线上销售,接下来,也会在全乡范围 内连续开展在线义买和专场推介活动,帮助 贫困户卖出农产品。” 为帮助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种养 殖户带来的损失,肥西在全县范围开展摸排 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助农举措。其中,通过 用好线上平台,帮忙宣传农产品,拓宽销售 渠道。同时,还组织邀请农业专家在线对贫 困户种植养殖进行技术指导,解决贫困户技 术上的难题。 刘成璐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追逐花香采蜜忙 一个贫困村的“逆袭”: 从集体零收入到集体经济强村 肥西推助农举措解决贫困户难题 用活线上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记者手记 3月20日,合肥市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蜂农何国治、张春荣夫妇正在采收蜂蜜。 近年来,庐江县柯坦镇依托大别山余脉森林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结合脱贫攻 坚工作,引导农民发展养蜂特色产业,全镇60多户蜂农靠养蜂增收致富。蜂农何国治 夫妇,年养蜜蜂 156 箱,年收入 10 多万元,靠养蜂建起了楼房,购买了轿车,走上了致富 之路。 柳晓华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牛国梁 文/图 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一个贫困村的“逆袭”: 从集体零收入到集体经济强村newspaper.hf365.com/hfwb/pc/attachment/202003/23/fec12311-c76… · 从年前开始在老王家的韭菜大棚内帮忙,每天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一个贫困村的“逆袭”: 从集体零收入到集体经济强村newspaper.hf365.com/hfwb/pc/attachment/202003/23/fec12311-c76… · 从年前开始在老王家的韭菜大棚内帮忙,每天

水泥路四通八达,村道两边田块纵横,油

菜花大片盛开着。扶贫产业园内,韭菜的收割

正热,一垛垛被垒好放到货车上。村里的小水

库旁,工程队正在拖运泥沙修路。村委会办公

楼附近的一块田地上,一位大爷正在犁地种花

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位于肥东县梁园镇

的护城社区,一切工作开始井然有序起来。

扶贫产业:渠道畅通不愁销老王一家在护城社区的扶贫产业园内承

包经营韭菜大棚。近期正是韭菜收割的时候,

一茬茬韭菜被割完码好放在小推车上,再由小

推车送到大棚旁停着的货车上。中午十一二

点,老王的儿子开着货车去周谷堆市场,按照

预约量将韭菜送到市场内经营户的手上。

“最近每天能卖三四千斤。”老王的老婆告

诉记者。老王家的韭菜很好卖,跟老王打交道

的人都知道。他原先是农业技术指导员,自己

种了十几年韭菜。2016年,扶贫产业园的大棚

建成后,老王觉得可以试一试大规模种植韭

菜。于是,拖家带口,老王的儿子媳妇和老婆

都来到了护城社区,一家人把心思都花在了韭

菜种植和经营上。

收割需要人力,老王家这些天请了不少村

民来帮忙。一位前来帮忙的村民告诉记者,她

从年前开始在老王家的韭菜大棚内帮忙,每天

可以挣100元,以往没有产业园的时候,她只能

在家种粮。3月19日,老王家的韭菜大棚内,7

个村民分散在不同大棚里收割,她们熟练地挥

着镰刀,干农活赚钱的方式对她们来讲踏实又

满足。

“产业园的蔬菜不愁销。”李甲说。他是护

城社区第一书记,两年前,他被选派到护城。

两年的生活,让他对护城的大小事,心里有了

一本账。他告诉记者,扶贫产业园内几家种植

的叶类菜,品质都比较好,他们也有自己的销

售渠道,并不需要村里帮忙联系销售。这些蔬

菜,都销往合肥市的周谷堆市场和各大生鲜超

市,非常好卖。

村企合作:做好服务筑巢引凤护城社区的扶贫产业园内共有 336亩大

棚,目前由包括老王家在内的 4家农户和农

企承包经营,主要种植叶类蔬菜。扶贫产业

园是护城社区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产业

园内的钢架大棚采用企业代建、出租收益的

方式建成,每年,村集体可从中获得租金收

入34.4万元。

但是,光靠一个产业是难以让乡村“活”起

来的,李甲想。于是,在他的推动下,2018年下

半年,相继引进合肥源泉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

企业来护城投资稻虾共养和苗木花卉产业。

这5家企业,“带资”进村,而不是靠扶贫资金投

入运转。

“我们做好基础设施,你们负责经营。”李

甲和几家企业的负责人聚在一起时,常常这样

跟他们说。并不是说说而已,企业需要的,但

凡李甲能做到,都会尽量满足。

老王家的韭菜,一茬茬地往外冒,必须及

时收割。但是受疫情影响,用工是一个大问

题。李甲了解情况后,组织产业园2月10日复

工,村里出资购买了额温枪、口罩,李甲又安

排人在产业园入口处检测体温、登记,并组织

2名工人在一个大棚内工作,做好复工的防护

工作。

夏育坤和他的合伙人在护城社区承包了

3000亩土地发展稻虾共养。为了方便货车拖

运,护城社区在连片的水稻田间修了一条水泥

路。“这条路太有用了。”夏育坤的妻子管怀兰

对村里修建这条水泥路充满感激。最近,管怀

兰觉得稻田埂上的地不能空着,和李甲商量是

否可以种些东西增加营收,两人商量后觉得可

以种些景观树、垂柳,李甲也在留意是否能帮

他们争取到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发展问题:用地困难待解决2014 年,护城社区的村集体收入为零,

2019年,该社区村集体收入达到51.24万元,跻

身至肥东县村集体经济强村的行列。

对于护城的发展,李甲有自己的计划——

目前引进的稻虾共养和苗木花卉两个产业,都

可以朝着田园综合体的方向发展。护城社区

地理位置不错,将农业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

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但是,想法和现实总有出入。摆在李甲面

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用地。护城社

区目前正在联系一家文旅公司,这家公司的想

法是将绿皮车厢移进社区,作为旅游配套。不

过,绿皮车厢往哪儿放?李甲也不知道。

在李甲的规划里,他希望能引进一些餐饮

企业——咖啡馆、文艺品店等,这些都能吸引

人气。同样是用地的问题。护城社区共有

7600亩土地,目前已经流转约5300亩,剩下的

地并不多,且有耕地红线。想要村庄整体发

展,最难的问题在于用地。

至于 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年、扶贫资金

撤离后村庄是否会恢复原状这个问题,李甲也

在思考。所以,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他推动

引进了稻虾共养和苗木花卉种植5家企业,这

些企业都是老板自己出钱进村生产,是社会资

本。李甲也想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抽离村庄对

扶贫资金的依赖。

村企良性互动企业进村,实现双赢才能保持乡村的活

力。怎样才能实现双赢呢?村企的良好合作

是前提。在采访中,李甲说:“企业需要的基础

设施,我们尽量满足,这些东西,他们带不走,

对村民也有好处。”

所以,护城社区对进村的企业十分“宽

容”,今年,社区还打算给扶贫产业园内的企业

减少租金,以便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经营。

在李甲身上,我看到了反思精神。作为从

外部进入的帮扶力量,李甲想得更多。他希望

村庄的发展不要局限于政策资金的扶持,而应

该有社会资本的注入。这些社会资本,哪怕在

扶贫资金撤资后也能保留,塑造了村庄的“造

血”系统。

李甲说,如果可以,他愿意再留三年。像

他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已经将自己融入了村

庄生活中。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佩娟/文 李福凯/图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责编 曹军 美编 王 蔚 版式 李阳 责校 海朋A14城事

为帮助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种养

殖户带来的损失,近期肥西出台了一系列助

农举措,其中通过用活线上平台,展开在线

义卖、专场推介等活动,帮忙宣传农产品,拓

宽销售渠道,解决贫困户的难题,提升他们

的信心和收入。

眼下正是吃草莓的旺季,然而在肥西县

铭传乡农户吴传胜的草莓大棚里,一垄垄红

彤彤的草莓却无人问津。“在疫情防控的时

候,草莓卖不出去,真是着急啊。”吴传胜摇

摇头道。

吴传胜的草莓种植面积不大,只有三个

棚,但却倾注了他和老伴的心血,也寄托着

一家人脱贫致富的希望。几年来,从栽苗到

杀菌再到日常精细化管理,夫妻俩一点点摸

索出了经验,草莓长势也一年比一年好。“今

年草莓长得最好,还想着好好干,多挣点收

入,哪知道遇上疫情了不好卖。”

“跟往年比,三个棚纯收入能挣两万块

钱。但是,如果棚里的这些卖不掉的话,估

计损失会有个五六千块钱。”吴传胜的老伴

陈家翠急得直打转。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吴传胜的

草莓销路受阻,这也急坏了乡里的扶贫干部

们,为了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铭传乡扶

贫办工作人员武家生专门建立了“爱心助

农”微信群,千方百计发动周边资源帮助贫

困户打开农产品销路。

“多少钱一斤?”“草莓看着好。”“帮我留

两箱。”武家生刚在群里发了吴传胜家草莓

的照片,就有不少人说要购买,甚至有人直

接微信转账给武家生。

看着扶贫办的一群年轻人积极地帮自

己在网上推销草莓,吴传胜的干劲又起来

了。虽然腿脚不便,但他还是坚持和老伴一

起在棚间除草、掰枝、打老叶子。“乡里干部

都来帮我了,我更不能灰心丧气,把棚间管

理搞好,争取这一茬多结点果子,多卖一

点。”

武家生表示,相对普通农户而言,贫困

户更加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不仅有

这样的线上销售,接下来,也会在全乡范围

内连续开展在线义买和专场推介活动,帮助

贫困户卖出农产品。”

为帮助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种养

殖户带来的损失,肥西在全县范围开展摸排

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助农举措。其中,通过

用好线上平台,帮忙宣传农产品,拓宽销售

渠道。同时,还组织邀请农业专家在线对贫

困户种植养殖进行技术指导,解决贫困户技

术上的难题。

刘成璐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追逐花香采蜜忙

一个贫困村的“逆袭”:从集体零收入到集体经济强村

肥西推助农举措解决贫困户难题用活线上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记者手记

3月20日,合肥市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蜂农何国治、张春荣夫妇正在采收蜂蜜。近年来,庐江县柯坦镇依托大别山余脉森林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结合脱贫攻

坚工作,引导农民发展养蜂特色产业,全镇 60多户蜂农靠养蜂增收致富。蜂农何国治夫妇,年养蜜蜂156箱,年收入10多万元,靠养蜂建起了楼房,购买了轿车,走上了致富之路。

柳晓华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牛国梁 文/图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