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ICS 13.020 Z 06 DB34 DB 34/T 3422—2019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monitoring of wetlands of provincial importance and general wetlands 2019 - 11 - 04 发布 2019 - 12 - 0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 Upload
    others

  • View
    1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ICS 13.020

Z 06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422—2019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monitoring of wetlands of provincial

importance and general wetlands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1 - 04 发布 2019 - 12 - 0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Page 2: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Page 3: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2 

4.1 监测范围 ...................................................................... 2 

4.2 监测对象和内容 ................................................................ 2 

4.3 监测准备 ...................................................................... 3 

4.4 外业工作 ...................................................................... 3 

4.5 内业工作 ...................................................................... 4 

4.6 质量管理 ...................................................................... 5 

5 湿地高等植物及其群落监测 .......................................................... 5 

5.1 监测内容 ...................................................................... 5 

5.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 5 

5.3 监测方法 ...................................................................... 6 

5.4 监测时间与频率 ................................................................ 6 

5.5 内业处理 ...................................................................... 6 

6 湿地野生动物监测 .................................................................. 6 

6.1 兽类监测 ...................................................................... 6 

6.2 鸟类监测 ...................................................................... 8 

6.3 两栖和爬行动物监测 ............................................................ 9 

6.4 鱼类监测 ..................................................................... 10 

6.5 底栖动物监测 ................................................................. 11 

7 浮游生物监测 ..................................................................... 13 

7.1 监测内容 ..................................................................... 13 

7.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 13 

7.3 监测方法 ..................................................................... 13 

7.4 监测时间与频率 ............................................................... 14 

7.5 内业处理 ..................................................................... 14 

8 入侵物种监测 ..................................................................... 15 

8.1 监测内容 ..................................................................... 15 

8.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 15 

8.3 监测方法 ..................................................................... 15 

8.4 监测时间与频率 ............................................................... 16 

Page 4: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II

9 湿地环境监测 ...................................................................... 16 

9.1 气象 .......................................................................... 16 

9.2 水文 .......................................................................... 16 

9.3 水质 .......................................................................... 17 

9.4 土壤和沉积物 .................................................................. 18 

10 湿地景观监测 ..................................................................... 18 

10.1 湿地类型及分布 ............................................................... 18 

10.2 植被类型 ..................................................................... 21 

11 湿地生态保护状况 ................................................................. 21 

11.1 监测内容 ..................................................................... 21 

11.2 监测方法 ..................................................................... 21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监测样地信息记录样表............................................ 2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物种凭证标本记录样表............................................ 23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植物及其群落监测样表............................................ 24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兽类监测样表 ................................................... 27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鸟类监测样表 ................................................... 28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两栖爬行类监测样表 ............................................. 30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鱼类监测样表 ................................................... 31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样表 .......................................... 32 

附录 I(资料性附录) 入侵物种监测记录表 ............................................. 33 

附录 J(资料性附录) 湿地环境监测样表 ............................................... 34 

附录 K(资料性附录) 湿地景观监测样表 ............................................... 36 

附录 L(资料性附录) 湿地环境监测样表 ............................................... 37 

附录 M(资料性附录)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监测报告撰写提纲 .......................... 42 

Page 5: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大学、安徽省林业局湿地管理处、安徽省湿地保护中心、湿地生态保护与修

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立志、卢萍、周忠泽、周超群、鹿伦跃、周小春、刘蒿、张颖、田胜尼、皇

甫超河、万霞、蒋忠冠、王杰、陈文文、叶晓馨、李凌晨。

Page 6: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Page 7: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的总则、湿地高等植物及其群落、湿地野生动物、

浮游生物、湿地入侵物种、湿地环境、湿地景观、湿地生态保护管理等监测内容和技术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的生态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750(所有部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11892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T 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3195 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T 24708 湿地分类

GB/T 27648 重要湿地监测指标体系

GB/T 33703 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GB/T 50138 水位观测标准

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HJ 506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HJ 668 水质 总氮的测定 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671 水质 总磷的测定 流动注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 710(所有部分)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HJ 710.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

HJ 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

HJ 710.6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两栖动物

HJ 710.7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

HJ 710.8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柱动物

HJ 783 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物的提取 加压流体萃取法

HJ 803 土壤和沉积物 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897 水质 叶绿素a 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HJ 911 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物的提取 超声波萃取法

LY/T 1213 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LY/T 1219 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

LY/T 1239 森林土壤 pH 值的测定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试行)(林湿发[2008]265号)

Page 8: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监测 Ecological monitoring

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生态因子进行观测,获取数据,并加以分析研

究,以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3.2

省级重要湿地 Wetlandsof provincial importance

本省境内下列范围内的湿地:

a) 安徽省发布的重要湿地;

b) 国家级、省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

c) 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的栖息地、繁殖地、越冬地或者迁徙停歇地,重点保护野生植

物的原生地;

d) 其他典型的、独特的,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或者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湿地。

3.3

省级一般湿地 Provincialgeneral wetlands

安徽省境内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的其他湿地,包括面积 8 hm2(含 8 hm

2)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

地、人工湿地以及河流(宽度 10 m 以上,长度 5 km 以上)湿地。

3.4

监测单元 Mornitoringunit

实施湿地监测划分的湿地斑块、湿地经纬度网格、样地、样带(线)、方(点),包括景观监测中

的图斑。

4 总则

4.1 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为安徽省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

4.2 监测对象和内容

4.2.1 湿地高等植物及其群落

湿地高等植物的种类,国家重点保护高等植物的种群数量、分布格局,群落的结构、组成、盖度、

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等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包括沉水、浮水、挺水、湿生植物及其群落。

4.2.2 湿地野生动物

Page 9: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

湿地野生动物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种群状况和发展趋势,重点以国家和安徽省重点保护和国际濒

危物种、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和指示种、重要经济物种、入侵物种,以及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

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物。

4.2.3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种群密度和群落生物量。

4.2.4 入侵物种

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

4.2.5 湿地环境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4.2.6 湿地景观

湿地类型、面积、分布状况,湿地植被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

4.2.7 湿地生态保护状况

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和受胁状况。

4.3 监测准备

4.3.1 监测目的和任务

明确监测目的和任务,确定监测的区域、对象和内容。

4.3.2 监测方案

明确监测的任务及其来源、技术方案设计、人员组织、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经费预算等。

4.3.3 资料和工具

——资料包括:历史调查资料、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

——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单筒和双筒望远镜、卫星定位仪、单反照相机(配长焦镜头)、水样采集

器、彼德森挖泥器、浮游生物网、样方框、样绳、网具、标本筒等,以及野外记录表格和记录

本等。

4.3.4 人员培训

明确监测要求,统一技术方法,了解监测区域自然条件和监测路线,掌握监测所需设备使用、物种

识别,样地、样线(带)和样方(点)设置,样本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等基本技能。

4.4 外业工作

4.4.1 监测单元

4.4.1.1 经纬度网格

以自然通连的湿地斑块为 大监测单元。在监测单元中设置 0.01 经纬度网格(约 1 km╳1 km)作

为辅助监测单元,进行样地、样线(带)和样方(点)等设置。

Page 10: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4

4.4.1.2 样地、样线(带)和样方(点)

根据地形、地貌、海拔、生境特征,遵循代表性、随机性、整体性及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

定监测样地、样线(带)和样方(点)。

4.4.1.3 标记和编号

4.4.1.3.1 监测样地、样线(带)、样方(点)标记方法

如下:

a) 样地标记四角点,样线(带)标记起始点,样方(点)标记中心点,并每隔 500 m 设一个标

记桩,两标记桩之间每隔 100 m 设置一块标记牌;

b) 在深水区域采用水下沉物水面漂浮法标记,浅水区域采用埋设永久性标桩标记,标识清晰;

c) 标记牌超出 高水位线部分应不小于 20 cm,上面标明样地、样线(带)、样方(点)编号和

经纬度;

d) 用卫星定位仪记录样地四角点、样线(带)起始点和样方(点)中心点的地理坐标,采集样线

(带)轨迹,所有位置信息标记在 1﹕10000-50000 比例尺地形图或卫星影像图上;

e) 记录样地信息。监测样地信息记录表参见附录A。

4.4.1.3.2 样地、样线(带)、样方(点)编号方法

如下:

a) 采用湿地名称首字母+数字组合编号,如 SJH2019,则表示升金湖 2019 年的监测编号;

b) 采用 S 001、L001、Q 001 分别作为 1号样地、1 号样线(带)、1 号样方(点)的编号,S、L、

Q 分别表示样地、样线(带)、样方(点)代号,依此类推。

4.4.2 监测方法与频次

4.4.2.1 选择适宜的监测方法开展监测工作,详细填写各类监测表格。

4.4.2.2 根据调查对象的特性等,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并确定调查次数。

4.4.3 监测记录

4.4.3.1 规范标本和监测数据的采集与记录。

4.4.3.2 做好监测记录及工作日记。野外监测时应记录时间、地点、路线、行程,工作经验和体会以

及存在的问题等。

4.5 内业工作

4.5.1 数据和样品、标本的保存和整理

应按照 HJ 710 的规定执行。标本鉴定到种(对于一些研究工作开展较少、资料相对缺乏的类群,

如一些无脊椎动物,可鉴定到属或更高分类等级),鉴定后的标本应妥善保存备查。标本凭证填写参见

附录B。

4.5.2 资料报表的编制、绘图

依据观测和标本鉴定结果,编制动植物物种名录,注明观测和采集地点和分布范围、卫星定位信息

等,并绘制重要物种资源的分布图。

4.5.3 监测报告撰写

Page 11: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5

整理监测成果,形成监测报告。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监测报告撰写提纲见附录M。

4.6 质量管理

4.6.1 质量检查

主要包括:

——监测项目的任务设计及其实施进展;

——监测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正确性;

——监测结果、图、表、文字资料准确性;

——监测表格填写及监测报告撰写规范性。

4.6.2 项目验收

所有监测工作结束并形成成果报告后,监测任务下达单位或委托第三方依据任务书或合同书、监测

计划、监测规范要求,组织验收。

4.6.3 监测资料和成果归档

如下:

a) 任务书或合同书、监测计划以及有关文件;

b) 外业观测原始资料;

c) 监测资料报表;

d) 监测成果报告和验收报告及其附件的电子资料。

5 湿地高等植物及其群落监测

5.1 监测内容

高等植物的种类、数量、高度、生活力、物候期。沉水、浮水、挺水和湿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多度、密度、高度、盖度、频度和生物量,生境特征和群落干扰等。

5.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5.2.1 样地设置要求

如下:

a) 根据湿地高等植物的基本特征,选择典型代表性生境设置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

b) 在湿地自然保护区,覆盖各功能区;在各级湿地公园内,覆盖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等重要功能

分区。

c) 每个永久性监测样地的面积为 100 hm2,按样地总面积原则上不小于湿地面积的 5%确定样地

数量。湿地面积不足 100 hm2 的,按 1 个样地处理。

5.2.2 样线(带)、样方(点)设置要求

如下:

a) 由湖泊、水库、河流和采煤沉陷区的中央向岸边,沿着水浸梯度变化的方向设置;

b) 覆盖种植和养殖区、植被修复区、退田还湖和退耕(养)还湿区等人为扰动区域;

c) 在每个样地内,至少设置 1 条贯穿于样地的样带。

Page 12: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6

5.2.3 样方数量的设定

——单个湿地面积小于 100 hm2,每一单建种群落设置样方数不少于 3 个,共建种群落的样方数不

少于 5 个;

——单个湿地面积大于 100 hm2,每一单建种群落样方数不少于 5 个,共建种群落的样方数不少于

10 个。

5.2.4 样方大小的设定

样方的面积:

——乔木群落 400 m2(20 m×20 m)或 100m

2(10 m×10 m);

——灌木群落 25 m2(5 m×5 m);

——草本群落 4 m2(2 m×2 m)或 1 m

2(1 m×1 m),或 0.25 m

2(0.5 m×0.5 m);

——苔藓群落 0.25 m2(0.5m×0.5 m),或 0.04 m

2(0.2 m×0.2 m)。

5.3 监测方法

5.3.1 样带法

适用于呈随机和均匀式分布的植物监测。在监测物种分布的样地内按不同植被类型均匀布设样带,

样带宽 10 m,长度视监测物种分布范围确定,监测样带内的所有植物。按附录C 表C.1-3 格式记录湿

地高等植物及其群落特征以及人为干扰因素,并拍摄照片。

5.3.2 样方法

适用于呈集群式分布的植物。用 1 m2 采样框采集挺水植物,将方框内的全部植物连根拔起(包括

地下茎部分)。用水草定量夹采集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当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密度过大,

可用 0.25 m2 采样框采集。在沿岸浅水区(水深<1 m)可用小铲或徒手直接采集采样框内的植株。每

个采样点应采集三个平行样本,清理污泥等杂质,装入样本袋内。按附录C 表C.1-3 格式记录湿地高等

植物及其群落特征以及人为干扰因素,并拍摄照片。

5.3.3 实测法

适用于植物分布区狭窄、分布点少、分布面积小、种群数量稀少,且便于直接计数的湿地高等植物

监测。将监测植物分布点标记在地形图、卫星影像图或相关湿地植被分布图上。核实监测植物分布面积、

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按附录C 表C.1,C.4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

5.4 监测时间与频率

每年 3 次,分别选择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生物量高的时段。

5.5 内业处理

按照 GB/T 27648 和 HJ 710.1 计算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物种频度、群落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

数。

6 湿地野生动物监测

6.1 兽类监测

Page 13: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7

6.1.1 监测内容

兽类物种和数量分布,国家和安徽省重点保护、国际受胁物种的种群数量或各种痕迹数量、成幼比

及其栖息地状况。

6.1.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6.1.2.1 样地设置

参考 5.2.1。

6.1.2.2 样线设置

如下:

a) 根据生境特征,与其他动物的监测样点相结合;

b) 覆盖监测湿地范围内的全部生境类型;

c) 监测样线具有可达性;

d) 样线相对独立,样线间距离不小于 1 km;

e) 样线长度不小于 1 km,单侧宽度 50~100 m;

f) 当湿地面积小于 100 hm2,设置样线 1~2 条。

6.1.2.3 鼠笼布设

如下:

a) 小型兽类分布的主要生境类型;

b) 湿地面积小于 100 hm2设置样带 2 条,每增加 100 hm

2,增设 1条样带。

c) 样带宽单侧 50 m,每一样带布设鼠笼 2 行,按笼距 15 m、行距 50 m 布设,每行 15 笼,共计

30 笼。

6.1.2.4 鼠铗布设

如下:

a) 小型兽类分布的主要生境类型;

b) 湿地面积小于 100 hm2设置样带 2 条,每增加 100 hm

2,增设 1条样带。

c) 样带宽单侧 50 m,每一样带布设鼠铗 2 行,按铗距 5 m、行距 50 m 布设,每行 50 铗,共计

100 铗。

6.1.3 监测方法

6.1.3.1 样线法

适合大型兽类监测。按 1~2 km/h 的速度沿着监测样线匀速行走,观察两侧 100 m 范围内兽类实

体或兽类活动遗留踪迹——足迹、粪便、擦痕、抓痕、洞穴、脱毛、食痕、尿迹等,按附录D 表D.1 格

式记录,并拍摄照片。清除监测对象踪迹。间隔 3~5 d 作 1 次重复监测。

6.1.3.2 笼捕法

适合食虫类、啮齿类等小型兽类监测。傍晚放置捕鼠笼,以花生米作为诱饵,隔天日出前回收,察

看捕捉物种情况,收集物种信息。对每个捕捉到的个体拍摄照片,按附录D 表D.2 格式记录,记录完后

释放。间隔 3~5 d 作 1 次重复监测。

Page 14: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8

6.1.3.3 铗夜法

适合啮齿类等小型兽类监测。铗夜法和笼捕法可任选其中之一。傍晚放置鼠铗,以花生米作为诱饵,

隔天日出前回收,察看鼠铗捕捉物种情况,收集物种信息。对每个捕捉到的个体拍摄照片,按附录D 表

D.2 格式记录。间隔 3~5 d 作 1 次重复监测。

6.1.4 监测时间与频率

丰水期和枯水期各 1 次。

6.1.5 内业处理

样线法数据直接统计监测单元内兽类种类、数量或踪迹种类和数量。参照 HJ 710.3 统计种群密度。

铗夜法和笼捕法直接统计所捕获的动物种类和数量。

6.2 鸟类监测

6.2.1 监测内容

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分布,国家和安徽省重点保护鸟类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大型水鸟的成幼比、种群

数量及其栖息地状况。

6.2.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6.2.2.1 监测分区

如下:

a) 根据具体地势和物种分布情况分区,如对湖泊、水库、采煤沉陷区等面积较大的湿地开展冬季

水鸟调查时,实行分区监测;

b) 分区间有相对明显的景观界限;

c) 观察点视野开阔。

6.2.2.2 样地设置

参考 5.2.1。

6.2.2.3 样点设置

如下:

a) 根据生境特征,与其他动物的监测样点相结合;

b) 鸟类频繁活动和集中分布的主要生境类型;

c) 各样点间距离不小于 1 k m;

d) 当湿地面积小于 100 hm2,设置样点 2~4 个;

e) 水鸟的监测样点半径视野范围小于 1 k m,其他鸟类小于 100 m。

6.2.2.4 样线设置

参考 6.1.2.2。

6.2.3 监测方法

6.2.3.1 分区计数法

Page 15: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9

日出后和日落前 3~4 h 内实施监测(冬季水鸟可在日出后日落前全天监测),大雾、大雨、大风

天气除外。按分区同步直接统计监测分区内鸟类种类及主要物种种群数量。可通过设置若干个观测点,

覆盖监测分区。可借助于单筒或双筒望远镜进行计数。如果群体数量极大,或群体处于飞行、取食、行

走等运动状态时,可以采用团块计数法,即 5、10、20、50、100 等为计数单元来估计群体的数量。按

附录E 表E.1、E.2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各监测分区连续统计两次或由俩人分别统计 1 次,间隔 3~

5 d 作 1 次重复监测。

6.2.3.2 样点计数法

日出后和日落前 3~4 h 内实施监测(冬季水鸟可在日出后日落前全天监测),大雾、大雨、大风

天气除外。到达监测样点后,静候 10 分钟再开始计数。每个样点监测时间为 10 分钟。按附录E 表E.1、

E.2 格式记录,记录观察到或听到的鸟类种类及种群数量,并拍摄照片。每样点间隔 3~5 d 作 1 次

重复监测。

6.2.3.3 样线计数法

日出后和日落前 3~4 h 内实施监测(冬季水鸟可在日出后日落前全天监测),大雾、大雨、大风

天气除外。沿固定样线行进(步行或航行),速度为 1~2 km/h,观察、记录样线两侧和前方看到或听

到的鸟类种类及种群数量,忽略身后向前飞的鸟类。按附录E 表E.1、E.3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每

条样线间隔 3~5 d 作 1 次重复监测。

6.2.4 监测时间与频率

每季度 1 次。迁徙停歇期水鸟监测可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6.2.5 内业处理

编制鸟类监测名录,统计种群数量、重点保护和受胁水鸟和迁徙路线 1%种群数量的鸟种数,借助

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计算水鸟栖息地范围,按照 HJ 710.4 的规定计算多样性指数。

6.3 两栖和爬行动物监测

6.3.1 监测内容

两栖和爬行动物的物种及其数量分布,国家和安徽省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状况。

6.3.2 监测单元设置

6.3.2.1 样地设置

参考 5.2.1。

6.3.2.2 样带设置

如下:

a) 涵盖两栖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生境类型;

b) 每种生境类型设置样带 3 条,每条样带长度 1 km,间隔不小于 100 m;

c) 小型两栖和爬行动物样带单侧宽度为 3~5 m,大型的为 8~10 m;

d) 对于主要活动区域为溪流的种类沿溪流分段布设,样带长度不小于 100 m,总长度为 3 km。

6.3.2.3 样方设置

Page 16: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0

如下:

a) 涵盖两栖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生境类型;

b) 符合其生态学特点;

c) 选择其集中活动的区域;

d) 样方应尽可能设置为方形、圆形或矩形等规则几何图形;

e) 样方面积 10 m×10 m,按照每种生境类型监测面积的 1%确定样方数量。

6.3.2.4 围栏陷阱设置

如下:

a) 针对小型两栖和爬行动物;

b) 选择其集中活动的区域;

c) 覆盖其主要的生境类型;

d) 监测样地中每种生境类型设置围栏 3~5 条,长度 10~20 m,高 40~60 cm。每个围栏设置 3~

5 个陷阱。

6.3.3 监测方法

6.3.3.1 样带法

沿监测样带以 1~2 km/h 速度行进,记录遇见的动物种类、数量和活动状况,并拍摄照片。每条

样带隔 3~5 d 后进行 1 次重复监测。对野外不能确定的物种,需采集少量标本做鉴定。按照附录F

附表F 要求记录。

6.3.3.2 样方法

至少 4 人同时从样方四边向中心行进,仔细搜索并记录发现的动物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每样

方间隔 3~5 d 后进行 1 次重复监测。对不能确定的物种需采集少量标本作鉴定。按照附录F 附表F 要

求记录,并拍摄照片。

6.3.3.3 围栏陷阱法

在监测期隔天上午 7:00~10:00 时察看围栏陷阱,收集物种信息,对每一个捕捉到的个体拍摄

照片,记录完后释放。重复监测 3~5 d。按照附录F 附表F 要求记录。

6.3.4 监测时间与频率

春季(冬眠结束后)、夏季(繁殖季节)、秋季(冬眠前)各 1 次。

6.3.5 内业处理

按照 HJ 710.6 的规定统计种群密度。

6.4 鱼类监测

6.4.1 监测内容

鱼类种类和数量状况,国家和安徽省重点保护物种、珍稀濒危鱼类的种群数量及经济鱼类的捕获量。

6.4.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Page 17: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1

根据湖泊和水库等开阔水域的自然特征,将水体划分成若干分区,在每一分区内设置若干代表性样

点;根据河流、河流型水库和河道型湖泊的自然特征,将水体划分成若干断面,在同一断面上间隔一定

距离设置一个样点。

6.4.3 监测方法

6.4.3.1 渔获物法

6.4.3.1.1 网箔法

适用于各类水体,特别是湖泊和水库鱼类监测。适于捕获上中和底层鱼类,较适合大中型山谷水库

鱼类监测。布设聚乙烯网片配以浮子和沉子的深水网箔捕鱼网,将鱼类引诱到取鱼部,24 h 后统计捕

获的鱼类。隔 3~5 d 后进行1次重复监测。按附录G 表G.1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

6.4.3.1.2 网簖法

适用于湖泊、池塘、河流等较浅水体区域的鱼类监测。通过聚乙烯网片或竹篾、芦苇等编成箔帘,

布设成各种迂回曲折的形状,将鱼类诱入取鱼部,24 h 后统计捕获的鱼类。隔 3~5 d 后进行 1 次重

复监测。按附录G 表G.1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

6.4.3.1.3 刺网法

适用于水流较缓的河流、湖泊、水库和采煤沉陷区鱼类监测。将单层或多层上端具浮子,下缘具沉

子的不同规格网目长方形网体垂直布设于水体中 24 h,统计捕获的鱼类。隔 3~5 d 后进行 1 次重复

监测。按附录G 表G.1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记录完后,如无采集标本的必要,及时释放。

6.4.3.1.4 地笼网法

适用于湖泊、河流等浅水湿地的鱼类及洞穴鱼类监测。渔具为竹条和铁丝框架、外包尼龙网、网两

端或中间具网兜,鱼进入网兜后无法返回。将渔具垂直布设于水体中 24 h,统计捕获的鱼类。隔 3~5

d 后进行 1 次重复监测。按附录G 表G.1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记录完后,如无采集标本的必要,

及时释放。

6.4.3.1.5 拖网法

适用于湖泊鱼类监测。渔具为拖网,由拖拽缆绳和网具构成。沿一定方向拖动网具,统计单位时间

内的渔获物。隔 3~5 d 后进行 1 次重复监测。按附录G 表G.1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记录完后,

如无采集标本的必要,及时释放。

6.4.4 监测时间与频率

春季、夏季和冬季各 1 次。

6.4.5 内业处理

按照 HJ 710.7 的规定进行渔获物分析,按附录G 表G.2 格式记录。

6.5 底栖动物监测

6.5.1 监测内容

湿地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种群密度、生物量。

Page 18: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2

6.5.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6.5.2.1 样地设置

参考 6.4.2。特别关注湖泊和水库消落带、水下旧河床、河道洄水区。

6.5.2.2 样点布设

如下:

a) 采样点应能覆盖监测单元;

b) 除特殊情况(因地形、水深和监测目标所限制)外,所有采样点应在样地内均匀布设,可采用

网格式、断面或梅花式等布设方式,以便确定监测要素的分布趋势;

c) 采样点应与水质、浮游生物、土壤等的采样点相同。

d) 每个采样点上,应用合适的采样器各采集三个间隔 2~3 m 的平行样品。

6.5.3 监测方法

6.5.3.1 彼得生采泥器采样法

适用于湖泊敞水区以及河流中下游集水区等涉水不可过生境的底栖生物采样。操作程序参照 HJ

710.8 。按照附录H 表H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

6.5.3.2 盒式采泥器采样法

适用于滩涂、沼泽地和潮间带的生物定量采样。采样时,将定量框插入底泥中,用钢铲等工具将围

定区域内的样品挖出,收集底泥样。样品的洗涤、分捡和保存参照 HJ 710.8 的规定。

6.5.3.3 带网夹泥器采样法

适用于软体动物等大型底栖动物采样。操作程序参照 HJ 710.8 的规定。按照附录H 表H 格式记录,

并拍摄照片。

6.5.3.4 D 型网采样法

适用于溪流、浅河等涉水可过的流水生境的底栖动物采样。采样时,将抄网置于采样基底,将抄网

直边紧贴河流底部,逆水流方向从河流下游向上游移动抄网 1 m,使样品随着搅动和流水的冲刷进入网

内,收集网衣中的有机碎屑和底栖动物。样品的洗涤、分捡和保存参照 HJ 710.8 的规定。按照附录H 表

H 格式记录,并拍摄照片。

6.5.4 监测时间与频率

每季度 1 次。

6.5.5 内业处理

6.5.5.1 种类鉴定

软体动物必须鉴定到种;水生昆虫(除摇蚊科幼虫)至少应鉴定到科;水栖寡毛类和摇蚊科幼虫则

至少应鉴定到属;鉴定水栖寡毛类和摇蚊科幼虫时,应制片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观察,一般用甘油做透

明剂。

6.5.5.2 计数

Page 19: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3

每个采样点所采得的底栖动物按不同种类准确地统计个体数,在标本已有损坏的情况下,只统计头

部数量,不统计零散腹部或附肢等。软体动物的死壳不计数。

6.5.5.3 称重

每个采样点所采得的底栖动物除大型蚌类外,按不同种类用电子天平准确地称重。大型蚌类的称重

采用电子秤。待称重样品须满足下列要求:

a) 已固定 10 d 以上;

b) 没有附着的淤泥杂质;

c) 标本表面的水分已用吸水纸吸干;

d) 软体动物外套腔内的水分已从外面吸干,且其保持贝壳完整。

6.5.5.4 生物多样性分析

根据所使用工具的采样面积,进行密度(ind·m-2)和生物量(以鲜重计,g·m-2

)换算,并计算多样

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采用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计算数参照 HJ 710.8 的规定。

7 浮游生物监测

7.1 监测内容

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

7.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7.2.1 样地设置

参考 6.4.2。

7.2.2 样点设置

如下:

a) 江河沟渠分河心区、沿岸带两个采样区。河床较窄地段,于干流中心区采样;河床较宽地段,

还应在近岸处增设采样点;

b) 河流的上、中、下游各段分段采样(依据现场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设点),在河流的主支流汇合

处,应增设采样点;

c) 湖泊或水库在具有代表性的湖区或库区中心处和进、出水口处采样,在湖泊与水库内的特异水

体(如湖湾、库湾等)应增设若干个采样点,视水域岸边的曲度大小适当增设采样点;

d) 湖泊与水库采样点的控制数量,水域面积小于 500 hm2设置采样点至少 3 个,500~1000 hm

2

设 3~5 个,1000~5000 hm2设 5~7 个,5000~10000 hm

2设 7~10 个,大于 10000~15000 hm

2

设 10~15 个,超过 15000 hm2设置采样点 15~20 个。

7.3 监测方法

7.3.1 水样采集法

适用于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的调查。采用有机玻璃采样器,并配合浮游生物

网采集。

7.3.1.1 样品采集

Page 20: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4

定量样品应在定性采样之前用采水器采集。当水深小于 3 m 时,采集表层(距离水面 0.5 m)和

底层(距离底面 0.5 m)的水样;当水深大于 3 m 时,每隔 0.5 m 或 1 m 采集水样,每个采样点应

采水样 1 L。分层采样时,可将各层水样分别定量取平均值,或将各层所采水样等量混匀后取 1 L 再

定量。枝角类和桡足类定量样品应在定性采样之前用采水器采集,每个采样点应采水样 10 L~50 L,

再用 25 号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至 100 mL。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定量样品,可用浮游植物定量

样品,或者采集 10 L~50 L 水样混合后,先取出 1 L 混合水样供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动物定量用,

其余用网过滤后供大型浮游动物定量。

7.3.1.2 样品保存

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轮虫定性样品除留一瓶供活体观察不固定外,立即用鲁哥氏液固定,用量为

水样体积的 1~1.5%。如样品需较长时间保存,则需加入 37~40%甲醛溶液,用量为水样体积的 4%。

枝角类和桡足类定量、定性样品应立即用 37~40%甲醛溶液固定,用量为水样体积的 5%。

按照附录H表H 格式记录。

7.3.1.3 拖网采集法

适用于枝角类、挠足类等浮游动物定性调查,使用 13 号浮游生物网。

——定性采集方法是在水中以 20~30 cm·s-1 的速度作“∞”形循回缓慢地拖动,一般时间为 5~10

min;

——定量采集方法是通过采水器采集指定深度的水,然后将水通过浮游生物网过滤,收集浓缩液。

按照附录H 表H 格式记录,样品的固定和保存同 7.3.1。

7.4 监测时间与频率

每季度 1 次。在蓝藻水华期间,可开展 1 月 1~2 次监测。

7.5 内业处理

7.5.1 水样的沉淀和浓缩

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及轮虫水样带回室内沉淀 48 h 以上,将浓沉淀物移至小塑料瓶(带内盖)中。

标明采集时间、地点以及样品沉淀浓缩前后的体积等。

7.5.2 种类鉴定

借助显微镜进行物种鉴定,优势种类应鉴定到种,其它种类可鉴定到属。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种类鉴

定用定性样品,其它浮游生物的种类鉴定还须使用定量样品作补充,用定量样品进行微型浮游植物等鉴

定须在定量观察后进行。

7.5.3 计数

7.5.3.1 浮游植物计数

用计数框行格法或目镜视野法计数水样中浮游植物的个数或细胞数。在 10×40 倍显微镜下,在

0.1 mL 计数框内按要求计数 100 个~300 个视野内的个数或细胞数。

7.5.3.2 浮游动物计数

7.5.3.2.1 原生动物

Page 21: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5

将定量样品充分摇匀,在样品瓶内液体的垂直中间位置迅速吸出 0.1 mL 置于 0.1 mL 计数框内,

在 10×20 倍显微镜下全片计数。每瓶样品计数两片,取其平均值,再换算成 ind./L。

7.5.3.2.2 轮虫

将定量样品充分摇匀,在样品瓶内液体的垂直中间位置迅速吸出 1 mL 样品,置于 1 mL 计数框内,

在 10×10 倍显微镜下全片计数。每瓶样品计数两片,取其平均值,再换算成 ind./L。

7.5.3.2.3 枝角类、桡足类

用 5 mL 计数框将定量样品中的浮游甲壳动物分若干次全部计数。如样品中个体数量过多,可在浓

缩样品中取 5 mL~10 mL,稀释后全计数,再换算成 ind./L。

7.5.3.2.4 无节幼体

样品中如果无节幼体数量不多,可直接计数,如过多可采用稀释法计数。

7.5.4 生物量的测定

通过体积法或直接称重法测定浮游生物生物量。

7.5.5 生物多样性分析

采用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计算浮游生物多样性,计算方法参照 HJ 710.8 的规定。

8 入侵物种监测

8.1 监测内容

湿地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和入侵特征,包括:

a) 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植物等入侵物种;

b) 入侵物种的出现的具体地点、生境基本状况、分布面积;

c) 入侵物种的种群数量、种群结构。

d) 入侵物种的生活力、入侵途径、繁殖方式、扩散方式、危害状况、防治措施。

8.2 监测单元设置要求

8.2.1 样地设置

同 5.2.1。底栖动物和鱼类监测样地参照 6.4.2。

8.2.2 样带设置

同本地类群。

8.3 监测方法

8.3.1 样带法

沿监测样带行进,定点记录入侵物种信息并拍摄,按附录I 表I 格式记录。

8.3.2 样方法

Page 22: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6

记录样方内入侵物种信息并拍摄,按附录I 表I 格式记录。

8.4 监测时间与频率

同本地类群。

9 湿地环境监测

9.1 气象

9.1.1 监测内容

气象监测内容包括: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雨量、大气压力、CO2 浓度、总日照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蒸发量、地表温度、日照时数等。

9.1.2 监测方法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按照 GB/T 33703 的规定执行,每天汇总记录 1 次,按附录J 表J.1 格式

记录。

9.2 水文

9.2.1 监测内容

湿地水文监测内容包括:水源补给状况、流出状况、积水状况、水位、水深、蓄水量、积水深度、

积水时间、 大积水面积、 小积水面积、丰水面积、枯水面积、流速、 小流量、 大流量等。

9.2.2 监测方法

通过野外观测获取湿地水文数据,对野外难以获取或无法进行野外观测的,可以从附近的水文站和

生态监测站等调取数据,但应注明该站的地理位置(经纬度)。

湿地水文监测项目与方法见表1,监测结果按附录J 表J.2 格式记录。

表1 水文监测项目与方法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方法 引用标准 适用范围

水源补给状况a — 实地观测或从水行政管理部门获取 - 湖泊(库塘)湿地、沼泽湿地

流出状况b — 实地观测或从水行政管理部门获取 - 湖泊(库塘)湿地、沼泽湿地

积水状况c — 实地观测或从水行政管理部门获取 - 湖泊(库塘)湿地、沼泽湿地

水位d m 自记水位计或标尺测量,或从水行政

管理部门获取 GB/T 50138 湖泊(库塘)湿地

水深e m 测深仪测量或从水行政管理部门获

取 - 湖泊(库塘)湿地

蓄水量 104m3 从水行政管理部门获取或等高线容

积法 - 湖泊(库塘)湿地

积水深度 m 测深仪测量 GB/T 50138 沼泽湿地

积水时间 d 实地观测 - 沼泽湿地

大积水面积 hm2 实地观测或遥感监测 - 湖泊(库塘)湿地、沼泽湿地

小积水面积 hm2 实地观测或遥感监测 - 湖泊(库塘)湿地、沼泽湿地

Page 23: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7

丰水面积 hm2 实地观测或遥感监测 - 湖泊(库塘)湿地、沼泽湿地

枯水面积 hm2 实地观测或遥感监测 - 湖泊(库塘)湿地、沼泽湿地

流速 m/s 流速仪测量 GB 50179 河流湿地

小流量 m3/s 流速×断面面积 - 河流湿地

大流量 m3/s 流速×断面面积 - 河流湿地

注:a 地表径流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人工补给和综合补给;

b 永久性、季节性、间歇性、偶尔或没有;

c 永久性积水、季节性积水、间歇性积水和季节性水涝;

d 分为年丰水位、年平水位和年枯水位;

e 大水深和平均水深。

9.2.3 监测时间与频率

每年 3 次,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各 1 次。

9.3 水质

9.3.1 监测内容

监测单元内的地表水,监测指标包括:pH 值、溶解氧(DO)、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

砷、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硬度和叶绿素a 等。

9.3.2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设置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布设要求尽量覆盖所监测的湿地范围,湖泊、水库、湿地公园内的进水区、出水

区,不同植被类型、盖度区和人为干扰区,能够体现湿地水质和水文特征。

9.3.3 监测方法

样品采集、保存及预处理方法按照 GB/T 5750 的规定执行,监测指标、单位、测定方法见表2。按

附录J 表J.3 格式记录。

表2 水质监测项目与方法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方法 引用标准

水温 ℃ 水温计测量法 GB/T 13195

透明度 — 赛氏盘/透明度计 GB/T 13195

悬浮物 mg/L 重量法 GB/T 11901

pH值 — 玻璃电极法 GB/T 5750

溶解氧(DO) mg/L 电化学探头法 HJ 506

氨氮 mg/L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5750

总氮 mg/L 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668

总磷 mg/L 流动注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 671

化学需氧量(COD) mg/L 酸性/碱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GB/T 5750

砷* mg/L 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5750

高锰酸盐指数* mg/L 碱性高锰酸钾氧化法 GB/T 11892

五日生化需氧量* mg/L 容量法 GB/T 5750

Page 24: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8

挥发酚* mg/L 4-氨基安替吡啉直接分光光度法 GB/T 5750

总硬度* mg/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淀法 GB/T 5750

溶解性总固体 mg/L 重量法 GB/T 5750

叶绿素a* mg/L 分光光度法 HJ 897

注:* 为国际重要湿地必须监测的指标。

9.3.4 监测时间与频率

每年 3 次,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各 1 次。

9.4 土壤和沉积物

9.4.1 监测内容

土壤和沉积物监测项目包括:土壤温度、泥炭厚度、pH 值、有机质、土壤含水量、重金属含量(铜、

锌、铅、铬、镉)等。

9.4.2 监测方法

泥炭厚度通过钻芯法观测,其他土壤环境监测指标及方法见表3。按附录J 表J.4 格式记录。

表3 土壤监测项目与方法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方法 引用标准 适用范围

土壤温度 ℃ 轻便插入式地温计测量 LY/T 1219 枯水季节滩涂土壤

泥炭厚度 cm 钻芯法 - 土壤和沉积物

土壤含水量 % 质量法/中子减速法 LY/T 1213 枯水季节滩涂土壤

pH - 电位法 LY/T 1239 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质 mg/L 超声波萃取法/加压流体萃取法 HJ 911 / HJ 783 土壤和沉积物

mg/L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803

土壤和沉积物

土壤和沉积物

土壤和沉积物

土壤和沉积物

土壤和沉积物

9.4.3 监测时间与频率

土壤温度连续自动监测,泥炭厚度监测频率 5 年 1 次,其他指标 3 年 1 次。

10 湿地景观监测

10.1 湿地类型及分布

10.1.1 监测内容

监测范围内湿地类型、面积及分布。

10.1.2 监测技术

Page 25: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19

采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3S”技术)与实地观测

相结合。

10.1.3 监测方法

10.1.3.1 遥感判读准备工作

10.1.3.2 获取调查区相关图件和资料

图件包括调查区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湿地、流域等专题图;资料包括调查区有关的

文字资料和统计数据等。

10.1.3.2.1 遥感数据源的选择

采用分辨率在 15 m 以上,云量小于 5%的遥感影像数据,选择与调查时相 接近的遥感影像,其

年份相差应不超过 2 年。

10.1.3.2.2 遥感数据源预处理

以湿地景观为主体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包括直方图调整、滤波处理、假彩色合成,并进行几何精校

正,生成假彩色遥感影像图。

10.1.3.3 建立判读标志

10.1.3.3.1 选译校验样带

选设 3~5 条校验样带,选设原则为:

a) 在假彩色遥感影像上色彩齐全;

b) 对工作区有充分代表性;

c) 实况资料好;

d) 类型齐全;

e) 交通方便。

10.1.3.3.2 样带调查

通过对假彩色遥感影像识别、利用卫星定位仪等定位工具,建立起直观影像特征和地面实况的对应

关系。

10.1.3.3.3 室内分析

依据野外调查确定的影像和地物间的对应关系,借助有关辅助信息(湿地图、水系图、沼泽分布图

及有关物候等资料),建立假彩色遥感影像上反映的色调、形状、图形、纹理、空间关系、地域分布等

特征与相应判读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10.1.3.3.4 建立遥感判读标志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判读类型的定义、现地景观形成统一认识,并对安徽各湿地类型(河流

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在遥感信息影像上的反映特征的描述形成统一标准,建立判读

标志,填写判读解译标志表。

10.1.3.3.5 正判率考核

Page 26: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0

选取 30~50 个判读点,考核判读人员正判率,要求正判率超过 90%。

10.1.3.4 判读解译

10.1.3.4.1 人机交互判读

判读人员在正确理解分类定义的情况下,参考有关文字、地面调查资料等,在 GIS 软件支持下,

将相关地理图层叠加显示,全面分析遥感图像数据的色调、纹理、地形特征等,将判读类型与其所建立

的判读标志结合起来,准确区分判读类型;以面状图斑和线状地物分层解译;建立判读卡片并填写遥感

信息判读登记表。

10.1.3.4.2 图斑判读要求

以湿地斑块、植被等图斑为单元进行判读时,采用遥感影像图进行斑块范围勾绘判读或在计算机屏

幕上直接进行勾绘判读为主,卫星定位仪野外定位点为辅。图斑区划的 小单位为 0.8 hm2(中巴资源

卫星遥感图像或陆地资源卫星图像 9×9 像元)以上。每个判读样地或图斑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编号,

作为该判读单位的唯一识别标志,并按判读单位逐一填写判读因子,生成属性数据库。

10.1.3.4.3 河流判读

判读范围为宽度在 10 m 以上、长度在 5 km 以上安徽省境内的小型河流。如果遥感影像达不到解

译要求,可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即借助地形图和卫星定位仪野外定点调查现地调绘。

10.1.3.4.4 双轨制作业

以样地为单位进行判读时,要求 2 名判读人员对同幅地形图内的遥感判读样地分别进行判读登记。

判读类型一致率在 90%以上时,可对不同点进行协商修改,达不到时重判。

以图斑为单位进行判读时,要求 1 人按图斑因子进行图斑区划并进行判读,另 1 人对前 1 人的

区划结果进行检查,发现区划错误时经过协商进行修改;区划确定后第 2 人进行“背靠背”判读,判读

类型一致率在 90%以上时,可对不同图斑进行协商修改,达不到时重判。

10.1.3.4.5 质量检查

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判读标志的建立、判读的准备与培训、判读及外业验证等各项工序和成果进行

检查。组织对当地熟悉和有判读实践经验的专家对解译结果进行检查验收,对不合理及错误的解译及时

纠正。

10.1.3.4.6 精度评价

湿地类型的判读精度要求沼泽湿地在 85%以上,其它湿地在 90%以上。

10.1.4 数据统

10.1.4.1 面积求算

在 GIS 软件中,将面状湿地解译图、线状湿地解译图、分布图和境界图进行叠加分析,求算各图

斑的面积,面积单位为公顷,输出的数据保持小数点后一位。解译出的主要单线河流的面积统计,可根

据野外调查给出平均宽度求得。

10.1.4.2 统计分析

Page 27: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1

按各县(市)行政区划图叠加,统计出各类型湿地、湿地总面积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同时也

可按流域计算各湿地类型的面积。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按附录K 表K.1 格式记录。

10.1.5 监测时间与频率

全省性或单个湿地斑块监测 1~2 年 1 次。

10.2 植被类型

10.2.1 监测内容

植被类型、分布和面积。

10.2.2 监测方法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和 1:50000 以上比例尺地形图,在 0.01°经纬度网格单元辅助下,并结合实

地核实,勾绘出湿地植被类型、范围,测算各植被类型面积。植被类型数量、分布及面积按附录K 表K.2

格式记录。

10.2.3 监测时间与频率

每 1~2 年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各 1 次。

11 湿地生态保护状况

11.1 监测内容

湿地保护管理状况、湿地功能与利用方式、湿地范围内社会经济状况、湿地受威胁状况等,包括:

湿地内常住人口、游客量、渔业捕捞、养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11.2 监测方法

11.2.1 资料收集法

如下:

a) 从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和经营单位收集相关资料与数据。

b) 湿地管理机构基本信息、湿地范围内社会经济状况、湿地旅游、农业、渔业养殖、水资源利用

状况按表附录 L 表 L.1-7 格式记录。

11.2.2 实地调查

基础设施建设、禁止性行为采用现地勾绘计算影响面积、记录危害情况、评估影响程度。基础设施

建设按附录L 表L.8 格式记录,禁止性行为按表L.9 格式记录。

Page 28: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监测样地信息记录样表

标准中固定监测样地信息记录参见表A.1。

表A.1 监测样地信息记录表

监测样地名称

监测样地代码

监测单位

监测者

监测日期

监测样地类型 湖泊湿地( ) 河流湿地( ) 沼泽湿地( ) 人工湿地( )

地理位置和中心经纬度

市 县(市、区) 乡(镇) 村

经度: ° ′ ″E

纬度: ° ′ ″N

监测样地建立时间

样地面积和形状

气候条件

水文状况

水位

水质

透明度

积水状况

地形地貌

海拔

地貌

坡度

坡向

坡位

土壤状况

土壤类型

土壤母质

土壤剖面特征

植被状况

植被类型

群落类型

群落层次结构及各

层优势物种

演替阶段

动物活动状况

人为干扰活动类型和强度

Page 29: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3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物种凭证标本记录样表

标准中物种凭证标本记录参见表B.1。

表B.1 物种凭证标本记录表

编号:

学名

采集

时间

采集

地点

样地

编号

鉴定

时间

审核

时间

存放

地点

凭证

图片

编号

Page 30: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4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植物及其群落监测样表

标准中湿地高等植物及其群落监测样方记录参见表C.1。

标准中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监测样线法物种记录参见表C.2。

标准中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监测样方法物种记录参见表C.3。

标准中湿地高等群落监测实测法物种记录表见表C.4。

表C.1 植物群落监测样方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样地编号: 样方编号: 样方面积: m2

样方中心坐标: ° ′ ″E ° ′ ″N 海拔: m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地点: 湿地类型:

坡向 a: 坡度 b: 坡位 c: 积水状况 d: 积水深度:

泥炭层厚度: 苔藓层盖度: 苔藓层高度:

群落名称: 群落高度: 群落总盖度:

优势种:

外貌特点:

地形地貌 e:

水源补给状况 f:

干扰方式 g:

干扰程度 h:

其他生态特征(描述重要物种、生态过程、生境特点):

注:a 坡向:1-无坡向,2-全坡向,3-北,4-南,5-西,6-东,7-东北,8-西北,9-西南,10-东南;

b 坡度:1-平坡(0-5°),2-缓坡(6-15°),3-斜坡(16-25°),4-陡坡(26-35°),5-急坡(36-45°),

6-险坡(≥46°);

c 坡位:1-脊,2-上部,3-中部,4-下部,5-谷地,6-平地;

d 积水状况:1-无,2-浅积水(≤20 cm),3-积水中等(20~50 cm),4-深积水(≥50 cm);

e 地形地貌:1-山地,2-丘陵,3-岗地,4-平原,5-水域;A-浅滩(砾石浅滩、砂质浅滩、壤质浅滩),B-开

敞水面(湖泊、水库、沉陷区、河流、行泄洪区、池塘),C-生境岛(沙洲、岛屿),D-深水区,E-岸带(弯形

岸带、直形岸带),F-急流水区、G-滞水区);

f 水源补给状况:1-地表径流,2-大气降水,3-地下水,4-人工补给,5-综合补给;

g 干扰方式:1-渔业养殖,2-家禽养殖,3-放牧,4-光伏发电,5-风电,6-围垦种植,7-开采,8-基本建设,

9-捕猎,10-旅游,11-水烧,12-污染,13-其他;

h 干扰程度:1-高,2-中,3-低,4-无。

Page 31: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5

表C.2 植物群落监测(样线法)物种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样地编号: 样线编号: 样线长度: m 中心坐标: E ° ′ ″ N ° ′ ″

起点坐标: E ° ′ ″ N ° ′ ″终点坐标: E ° ′ ″ N ° ′ ″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序号 中文名 学名 多度平均高度

(cm) 物候期 生活力 备注

表C.3 植物群落监测(样方法/样带法)物种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样地编号: 样带/方编号: 样地/样方面积: m2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编号 植物名称 株数 平均高

cm

盖度

% 生活型

a生活力

b

备注

(外来入侵等)

注:a 生活型:1-挺水,2-漂浮,3-沉水,4-湿生;

b 生活力:1-强,2-较强,3-一般,4-弱。

Page 32: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6

表C.4 植物群落监测实测法物种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样地编号: 样带/方编号: 样地/样方面积: m2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编号 植物名称 株数 平均高

cm

盖度

% 生活型

a生活力

b分布范围

备注

(外来入侵等)

注:a 生活型:1-挺水,2-漂浮,3-沉水,4-湿生;

b 生活力:1-强,2-较强,3-一般,4-弱。

Page 33: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7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兽类监测样表

标准中兽类监测样线记录参见表D.1。

标准中兽类监测铗夜法/笼捕法记录参见表D.2。

表D.1 兽类监测样线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样线编号:

中心点坐标: E ° ′ ″ N ° ′ ″

起点坐标: E ° ′ ″ N ° ′ ″

止点坐标: E ° ′ ″ N ° ′ ″ 海拔: m

开始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结束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天气状况:___覆盖范围 m2

栖息地类型(湿地类型):___,受干扰类型 强度 ,受威胁因素 强度

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动物名称 地理坐标 海拔

m

实体数量

(只) 痕迹类型

生境描述 备注

成体 亚成体 幼体足迹粪便食痕擦痕抓痕毛发洞穴 其他

表D.2 兽类监测铗夜法/笼捕法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样线编号:

中心点坐标: E ° ′ ″ N ° ′ ″

起点坐标: E ° ′ ″ N ° ′ ″

止点坐标: E ° ′ ″ N ° ′ ″ 海拔: m

开始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结束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天气状况:___覆盖范围 m2

栖息地类型(湿地类型):___,受干扰类型___强度 ,受威胁因素 强度

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动物种名

数量(只)

生境描述 备注 性别 成体 亚成体 幼体

雌 雄 不清

Page 34: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8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鸟类监测样表

标准中鸟类监测分区(样地)信息记录参见表E.1。

标准中鸟类监测观测点记录参见表E.2。

标准中鸟类监测样线记录参见表E.3。

表E.1 鸟类监测分区(样地)信息记录表

编号:

监测分区名称

监测分区代码

监测分区包含的样地

监测单位

监测者

监测日期

监测分区类型 湖泊湿地( ) 河流湿地( ) 沼泽湿地( ) 人工湿地( )

地理位置和中心经纬度

市 县(市、区) 乡(镇) 村

经度:E ° ′ ″ N ° ′ ″

纬度:E ° ′ ″ N ° ′ ″

监测样地建立时间

样地面积和形状

气候条件

水文状况

水位

透明度

水质

滩涂积水面积

底质状况

土壤类型

紧实度

食物丰富度

植被状况

植被类型

群落类型

群落层次结构及各层优

势物种

演替阶段

植被覆盖及季节相

动物活动状况

人为干扰活动类型和强度

Page 35: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29

表E.2 鸟类监测观测点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观测点编号: 观测点坐标: ° ′ ″E ° ′ ″N

开始计数时间:__时__分 结束计数时间:__时__分 天气状况:_覆盖范围 m2海拔: m

栖息地类型(湿地类型):_ __,受干扰类型 ___强度___,受威胁因素 __ 强度 ___

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中文名 发现数量(只)

备注(集群状况、觅食活动、生境状况) 成体 亚成体 幼体 成幼不明

注:未识别出的鹤类: 只,原因 ;

未识别出的雁鸭类: 只,原因 ;

未识别出的鸻鹬类: 只,原因 ;

未识别的其他鸟类: 只,原因 。

表E.3 鸟类监测样线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样线编号: 中心点坐标: E ° ′ ″ N ° ′ ″

起点坐标: E ° ′ ″ N ° ′ ″止点坐标: E ° ′ ″ N ° ′ ″海拔: m

开始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结束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天气状况:___覆盖范围 m2

栖息地类型(湿地类型):___,受干扰类型___强度_ __,受威胁因素_ _强度__ _

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中文名

成体 亚成体 幼体 成幼不明

备注

(集群、觅食、繁殖活

动和生境状况等)

数量

(只)

次数

(次)

数量

(只)

次数

(次)

数量

(只)

次数

(次)

数量

(只)

次数

(次)

注:未识别出的鹤类: 只,原因 ;

未识别出的雁鸭类: 只,原因 ;

未识别出的鸻鹬类: 只,原因 ;

未识别的其他鸟类: 只,原因 。

Page 36: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0

F F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两栖爬行类监测样表

标准中两栖爬行类样线法/栅栏陷阱法/样方法记录参见表F.1。

表F.1 两栖爬行类样线法/栅栏陷阱法/样方法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样地编号: 样线/陷阱/样方编号: 中心点坐标: E ° ′ ″ N ° ′ ″

起点坐标:E ° ′ ″ N ° ′ ″止点坐标: E ° ′ ″ N ° ′ ″海拔: m

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风力: 平静/微风/中/强 天气状况: 气温: 水温:

pH 值: 水深: 岸边植被类型: 人为干扰类型和程度: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序号 中文名

数量

(只) 生境类型 行为类型 备注

成体 幼体

注:行为类型区分为:1.晒背;2.运动;3.交配;4.争斗;5.觅食;6.休息。

Page 37: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1

G G

附 录 G

(资料性附录)

鱼类监测样表

标准中鱼类监测记录参见表G.1 鱼类监测记录表。

标准中渔获物分析记录表参见表G.2 鱼类监测渔获物分析记录表。

表G.1 鱼类监测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中心点坐标: E ° ′ ″ N ° ′ ″海拔: m

起止时间: 时 分至 时 分;天气: 监测方法/工具:

水深: m 水质: 透明度: cm 植被状况: 人为干扰类型和程度: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编号 动物种名 数量

(尾)

重量

(kg) 备注

表G.2 鱼类监测渔获物分析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中心点坐标: E ° ′ ″ N ° ′ ″海拔: m

起止时间: 时 分至 时 分;天气: 监测方法/工具:

水深: m 水质: 透明度: cm 植被状况: 人为干扰类型和程度:

总渔获量: kg,样品量: kg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编号 鱼类种名 数量

(尾)

所占比例

(%)

重量

(kg)

所占比例

(%) 备注

Page 38: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2

H H

附 录 H

(资料性附录)

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样表

标准中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记录参见表H.1。

表H.1 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中心点坐标: E ° ′ ″ N ° ′ ″海拔: m

起止时间: 时 分至 时 分;天气: 监测方法/工具:

水深: m 水质: 透明度: cm 植被状况: 人为干扰类型和程度: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序号 动物名称 生物量 密度

Page 39: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3

I I

附 录 I

(资料性附录)

入侵物种监测记录表

标准中入侵物种监测记录参见表I。

表I.1 入侵物种监测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线/样方编号:

中心点坐标: ° ′ ″E ° ′ ″N

栖息地类型(湿地类型):_ _ _,海拔: m

受干扰类型 _ __ 强度 _ __

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号 物种名称 分布地点

种群

数量

分布

面积

入侵

方式

入侵

时间

危害

情况 防控措施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注:入侵方式选择:1.自然入侵,2.经济活动引进,3. 交通运输,4. 其他人类活动

Page 40: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4

J J

附 录 J

(资料性附录)

湿地环境监测样表

标准中气象监测记录参见表J.1。

标准中水文监测记录参见表J.2。

标准中水质监测记录参见表J.3。

标准中土壤监测记录参见表J.4。

表J.1 气象监测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监测点名称: 湿地名称:

监测样地编号: 监测点坐标: ° ′ ″E ° ′ ″N湿地类型: ,海拔: m

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日期 空气温度 湿度 风速 风向 降水 蒸发 地温 日照

表J.2 水文监测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监测点名称: 湿地名称:

监测样地编号: 监测点坐标: ° ′ ″E ° ′ ″N湿地类型: ,海拔: m

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湿地类型 日 期 流出

状况a

积水

状况b 水位c 水深d

积水

深度

积水

时间

积水

面积

小积

水面积

丰水

面积

枯水

面积 流速

流量

流量

注:a 流出状况:1-永久性,2-季节性,3-间歇性,4-偶尔,5-没有;

b 积水状况:1-永久性积水,2-季节性积水,3-间歇性积水,4-季节性水涝;

c 水位:1-年丰水位,2-年平水位,3-年枯水位;

d 水深:1- 大水深,2-平均水深。

Page 41: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5

表J.3 水质监测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监测点名称: 湿地名称:

监测样地编号: 监测点坐标: ° ′ ″E ° ′ ″N湿地类型: ,海拔: m

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监测点 日期 pH 值 溶解氧

(DO) 氨氮 总氮 总磷

化学需氧

(COD)

砷 高锰酸

盐指数

五日生化

需氧量 挥发酚 总硬度 叶绿素a

表J.4 土壤监测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监测点名称: 湿地名称:

监测样地编号: 监测点坐标: ° ′ ″E ° ′ ″N湿地类型: ,海拔: m

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监测点 日期 泥炭厚度 土壤

pH 值 有机质

土壤

含水量

重金属含量

铜 锌 铅 铬 镉

Page 42: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6

K K

附 录 K

(资料性附录)

湿地景观监测样表

标准中湿地类型、面积、分布监测记录参见表K.1。

标准中植被类型监测记录参见表K.2。

表K.1 湿地类型、面积、分布监测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湿地斑块

编号

湿地斑块

名称 湿地类 湿地型

面积

(hm2)所属乡镇

中心点坐标 备注

°′″E ° ′ ″ N

表K.2 植被类型监测记录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编号 a 群系 生活型 b 面积c

(hm2)

所属乡镇

样地中心点

海拔

(m)

样地中心点坐标 d 备注

°′″E ° ′ ″ N

注:a 在县(市、区)内从北向南、从西向东顺序编号。

b 生活型:1-挺水,2-漂浮、浮叶,3-沉水,4-湿生;

c 保留两位小数。

d 采用度、分、秒表示,秒保留一位小数。

Page 43: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7

L L

附 录 L

(资料性附录)

湿地环境监测样表

标准中湿地管理机构基本信息监测记录参见表L.1。

标准中社会经济情况监测记录参见表L.2。

日游客数量监测记录参见表L.3。

农业生产监测记录参见表L.4。

养殖业监测记录参见表L.5。

渔业捕捞监测记录参见表L.6。

水资源利用监测记录参见表L.7。

基础设施建设监测记录参见表L.8。

禁止性行为监测记录参见表L.9。

表L.1 湿地管理机构基本信息监测表

编号:

县(市、区): 湿地名称: 管理机构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机构

人员

信息

上级机关或

部门 机构级别 设立日期

内设部门

(站点)

个数

编制人数 编制批准机构 在职人数 外聘人数

在职人员学历 硕士以上 本科 专科以下 在职人员

技术职称

高级 中级 初级

设施

设备

信息

名称 规格、型号 计量单位 数量 设立/

购置年度 来源 使用状况 备注

Page 44: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8

表L.2 社会经济情况监测表 a

编号: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社区名称 湿地面积

人口 产业

常住人口

(人)

暂住人口

(人)

人口密度

(人/km2)

第一产业

生产总值

(万元)

第二产业

生产总值

(万元)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

(万元)

居民年

人均收入

(元/年)

注:a 湿地范围仅有一片时,填写一行即可,湿地范围分多片时,按片填写,每片一行。

表L.3 日游客数量监测表

编号: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日期 游客数量

(人) 日期

游客数量

(人)

Page 45: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39

表L.4 农业生产监测表

编号: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农作物 水生种植产品

作物种类 a

种植面积

(hm2) 化肥种类 b

化肥使用量

(t) 农药种类 c

农药使用量

(t) 品种 d

产量

(t)

注:a 作物种类:1-粮食作物,11-水稻,12-豆类,13-薯类,14-青稞,15-蚕豆,16-小麦,17-其它;2-经济作

物,21-油料作物(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等),22-蔬菜作物,23-嗜好作物(烟草、茶等);3--药用作物(甜

叶菊、菊花、百合等);

b 化肥种类:1-氮肥,2-磷肥,3-钾肥,4-复混肥,5-微量元素肥,6-有机肥,7-不使用化肥;

c 农药种类:1-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2-生物源农药,3-化学合成农药,4-不使用农药;

d 品种:1-莼菜,2-茭白,3-莲藕,4-菱角,5-水芹,6-荸荠,7-慈姑,8-芦苇,9-其它。

表L.5 养殖业监测表

编号:

市县: (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养殖种类 单位 数量

养殖方式 a 存栏 出栏

家禽

鹅 只

鸭 只

……

牲畜

牛 头

羊 头

猪 头

水产

鱼 t

虾 t

……

注:a 养殖方式:家禽和牲畜养殖方式分为放养、半舍饲、舍饲,水产养殖方式分为网箱、投饵、放养。

Page 46: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40

表L.6 渔业捕捞监测表

编号: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 页

捕捞种类 捕获量

(t)

网眼大小

(目) 捕捞方式或渔具种类

表L.7 水资源利用监测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社区名称a 监测指标 监测因子 数量

(104 t) 影响强度b 备注c

取水量

总取水量

工业取水量

农业取水量

生活取水量

生态取水量

注:a 湿地范围仅有一片时,填写湿地名称,湿地范围分多片时,填写各片区名称;

b 对湿地及生物物种影响强度:分为高、中、低、无;

c 备注:可文字描述具体的影响状况。

Page 47: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41

表L.8 基础设施建设监测表

编号:

市: 县(市、区):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设施类别a 设施名称 地点 里程b

(km)

面积

(hm2)

对湿地及生物

物种影响强度c

对湿地水文

影响强度d 备注e

注:a 设施类别:1-交通,2-旅游,3-水利,4-水电,5-住宅,6-其它;

b 里程:仅道路和航运填写;

c 对湿地及生物物种影响强度:1-高,2-中,3-低,4-无;

d 对湿地水文影响强度:1-高,2-中,3-低,4-无;

e 备注:可文字描述具体的影响状况。

表L.9 禁止性行为监测表

编号:

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

序号

禁止性行为

类型 a 地点

中心点坐标 b 作用起始

时间(年)

影响面积

Hm2 已有危害 潜在威胁

E N

注:a 禁止性行为类型:为《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禁止性行为。

b 中心点坐标采用度、分、秒表示,秒保留一位小数。

Page 48: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 技术规程lyj.ah.gov.cn/group3/M00/00/91/wKg86l7MrhWAQTuKAAbsqfd__3Y4… · 湿地水文、水质、气象、土壤等动态变化。

DB34/T 3422—2019

42

M M

附 录 M

(资料性附录)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监测报告撰写提纲

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监测报告由前言、湿地概况、监测方法、监测结果、湿地生态评价和保护

建议等部分组成。

1.前言:监测目的、任务来源、组织实施、任务完成情况等。

2.湿地概况: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状况、湿地保护管理状况

等。

3.监测方法:资料来源、监测方法、监测时间。

4.监测结果:湿地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和动物资源状况、湿地景观包括湿地类型与分布和植被状况、

湿地环境、湿地保护和利用状况。

5.湿地生态评价和保护建议。

6.参考文献

7.附录:物种名录、监测线路及样方(样点、样线、样带)布局图、植被类型分布图、植物分布图、

动物分布图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