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珠海特报 APP 责任编辑:高飞 美编:赵耀中 校对:董敏 11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鉴赏 本报记者 耿晓筠 近年来,以马来西亚、新加坡 为基地的“南洋风格”艺术作品逐 渐受到拍卖市场的关注和青睐, 并取得不俗成绩。钟泗滨等一批 曾被“低估”的“南洋画派”领军人 物作品在拍卖市场创下“新高”, 让藏家看到了南洋风格绘画作品 的潜力和市场价值。 南洋风格绘画作品在许多国 人眼里,既有似曾相识之感,又充 满了异域风情。何为“南洋画 风” “南洋风格”?据了解,上世纪 50年代时,与南洋美专关系紧密 的艺术家—陈宗瑞、陈文希、钟 泗宾、刘抗等人多次来到印度尼 西亚巴厘写生创作,从当地文化 中吸收了大量元素。这批艺术家 将水墨、油画的技巧和热带地区 的新元素进行融合,逐渐发展出 一种属于南洋地区的独特艺术类 别,从而倡议并创作了具有南洋 强烈色彩的南洋风格作品。此 后,一种基于华人视角展现南洋 地区社会风貌的艺术语言逐步形 —“南洋画派”,即东南亚地 区近、现代美术史中的浓墨重彩 的一笔,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风靡 世界艺坛。 南洋画派初期的画家虽在题 材表现上有共同之处,但难能可 贵的是每位画家都秉赋着独创的 画风,如先驱钟泗滨因擅长运用 多元材料和画风变化多样而蜚声 艺坛,南洋地区充沛的阳光和高 饱和度的色彩激发了画家对热带 地区的风土人情的关注,这也逐 渐奠定了他独具标志性的艺术风 格。时至今日,南洋画风依然影 响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艺术 家的创作,在接下来的第二代、第 三代及第四代老、中、青年画家以 不同的创作媒介与表现风格,但 却“殊途同归”地以南洋地域的风 貌与事物、人民作为创作的题材, “南洋风格”也被视为新加坡艺术 领域现代主义精神的独特财产。 探索南洋,永远没有止境。 有着被殖民历史并正在经历后殖 民的东南亚,几代艺术家在创作 中不断求新,他们以南洋风土人 情入画,尝试结合东西方画技,巧 妙地将东方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到 西方的油画艺术之中,或用西方 的构图,或东方的渲染,描绘东南 亚风情,表达南洋地域文化之 美。艺术家将森林、动物、日常物 品的形象大量入画,在切入被关 注事物时显得灵气十足,为南洋 艺术打开新的探索之路,也为南 洋画风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亚热 带多样的色彩一般绚烂。 南洋画渐成 拍卖市场“新宠” 本报记者 耿晓筠 随着艺术品收藏市场行情 持续升温,古董作为一种资产 类别的“金融属性”被不断“放 大”。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上,艺 术品投资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组 合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古董 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珍奇物品,在清朝以前,人们把 珍贵的古物称为“骨董”,后来 叫法才变成“古董” “古玩”。面 对时下“身价不菲”的各类古 董,专家提出,投资“未来的古 董”也是让资产保值、增值的一 个好途径。 珠海泰锋红木馆相关负责 人认为,红木家具就有成为“未 来古董”的潜质。“用木头做家 具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红木家具将人体力学、彩绘艺 术、雕刻艺术等融为一体,作为 一种实用器物,它不仅仅是单 纯的日用品和陈设品,除了可 以满足人们的起居生活外,还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不是 每件红木家具都能成为“古 董”?对此,珠海泰锋红木馆资 深研究员认为, “不是每件红木 家具都能成为古董,红木家具 讲究的是工艺、材质、舒适感和 审美观,一件完美的家具即使 款式很简洁也能成为天价艺术 品,但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 打造的红木家具也可能并不值 钱。所以,能成为一件古董的 红木家具,工艺和款式的要求 极高,选料、拼板、榫卯结构衔 接、雕刻工艺搭配以及线条运 用都至关重要。” 有人认为,古董圈玩的是 “估玩”,考的是“眼力”。面对 琳琅满目的红木家具市场,普 通投资者选择一件既喜欢又实 用,还能代代相传的红木家具,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选 购“未来的古董”?目前,一些 红木家具厂家生产材料掺假、 拼补、使用边皮,追求生产速度 等现象时常发生,这些制造粗 糙的工艺会直接影响红木家具 的价值,更有商家利用消费者 贪图便宜的心态,利用劣质的 红木家具以次充好,通过举办 红木家具展、清仓大减价等误 导消费者,最终让消费者投资 受损,买到没有任何传承价值 的废料。 重新审视历久弥新的红木 家具,在一件件泛着凝重光泽 的器物中,被重压包围着的现 代都市人慢慢品味着古典中式 家具的典雅凝重的造型、寓意 吉祥的图案纹饰以及厚重的文 化内涵,在细腻的质感和淡淡 的清香中了解更多古董家具背 后的故事。从喜欢到收藏,从 收藏到投资,需要有良好的心 态。专家认为,精美的红木家 具不仅能欣赏,还具有使用价 值,收藏这些“未来古董”时,要 像收藏玉石一样,在购买时一 定要考虑商家、品牌的正规性 和影响力,同时消费者可以借 鉴“双高”标准—艺术价值 高、原材料价值高,这样才能保 证红木家具良好的雕工和外 观。选购红木家具需要考虑的 因素很多,切勿抱着“投机”的 心态入市,应当注重其艺术和 收藏价值。 凭眼力投资 “未来古董” 本报记者 耿晓筠 中国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 的重要标志,国人的审美追求 是一种意境的表达,而将这种 自然风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致的 就是宋瓷。宋瓷中的钧窑,就 是其中最美的陶瓷艺术。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 窑是火的艺术。“入窑一幅元人 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霭微茫 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在 现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的诗中, “元人画”不是由画笔和水墨颜 色将画作于宣纸之上,而是在 1200 度以上的窑炉中,以火为 画笔一气呵成。这样的“画 法”,就是“钧瓷”。古人曾用 “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 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 美,蓝色、红色、黄色、白色,无 数跳动的火焰,像一支神奇的 画笔……紫中藏青、青中透红、 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 等,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 万千,可谓纷彩争艳。 钧窑瓷在宋代五大名窑中 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独树 一帜,极其珍贵,在民间有众多 的说法,“纵有家产万贯,不如 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 双”“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不 挂红,一世受穷”等。钧窑,即 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 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 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影响,在 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钧瓷绚 烂奇妙之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 成,极难烧制,有“十窑九不成” 之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 的表现,宋人达到窑变可控随 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 能仿造。据珠海雅韵轩艺术馆 负责人介绍,钧窑以其大气磅 礴的造型、瑰丽多彩的色彩著 称于世。世人称“钧无双”,是 因为世上绝无相同的两件钧 瓷,它的色彩是天成的,变幻无 穷。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 蚯蚓走泥纹是其特征之一。北 宋钧瓷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于 它对釉面随心所欲的表现力, 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 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 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 瓷的另一个特色。钧瓷釉色有 一种莹光和一股幽雅蓝色的乳 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是 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 现,也是钧瓷珍贵之处。 一件精美的瓷器给人以美 的享受。规整对称、高雅大气、 沉重古朴、明亮深沉、宫廷气势、 一丝不苟,这是世人对钧瓷的印 象和评价。宋代受理学的影响, 反映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 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 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无论 体积、大小,都讲究对称之美,文 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 这一原则。钧瓷外型以正经、浑 朴、古朴、斯文为特征,器皿棱角 清晰、线条幽美、文饰精练、雕塑 别致,传统作品有尊、鼎、钵、洗、 瓶等。从工艺上看,钧窑突破了 黑、白、绿等传统色调,利用铁、 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 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 种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 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 朝晖晚霞。钧瓷的釉质深沉透 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运动感, 釉中经常浮现出珍珠点、鱼子、 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纹 路。有人用“钧与玉比,钧比玉 美”来赞誉钧瓷釉质的贞洁和釉 色的艳丽。独特的窑变艺术,巧 夺天工,让钧瓷成为“国之瑰 宝”。 “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钧 瓷开片声。”钧瓷其色可赏,其 声可闻。据介绍,由于钧窑瓷 器是宋代专门为宫廷烧造的御 用品,数量和造型受到宫廷的 严格控制。而钧窑浑然天成的 艺术价值,更是备受青睐,因此 在收藏市场一直受到藏家追 捧,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趋 势。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 上,越是年份久远、保存完好的 钧瓷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的 兴趣。 本报记者 伍洲 龚文海 “玉管曾经千百媚,今日 重编,聊作美人醉。”唐古斋主 人填的这首《蝶恋花》,表达出 古代玉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 收藏,而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十七年前,他邂逅香山文 化发源地之一的唐家古镇,就 把自己的收藏小店命名为“唐 古斋”。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的 唐古斋主人,对于瓷器、书画 和古玉,他最钟情的是后者。 八千年的文化传承 在唐古斋主人看来,许多 收藏都是断代的。而玉不同, 兴隆洼文化玉器的考古发现, 把中国闪石玉文化提前到距 今 8000 多年前。他觉得,作 为实物证据的古玉,不仅见证 了 中 华 文 化 8000 年 来 的 历 史,更是中华文化的代代相传 的承载者。 在收藏界,一般将汉代以 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唐宋 元时期的玉称为“中古玉”。从 上古先民时期到中国近代,历 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会留下最 富时代特征的代表器物,却没 有一样能像玉器那样历经千年 风霜而从不衰败。唐古斋主人 收藏的古玉品种繁多,从文化 期至商周时期、战汉时期的玉 礼器、生肖玉器,包括玉琮、玉 璧、玉圭、玉璋、玉琥、玉璜、玉 环、玉印,玉人、玉动物等。在 这些玉器上面,他都可以看出 很多文化的价值。 为了深入理解这些玉器 背后的文化,唐古斋主人向湖 南省文史研究馆专门研究巫 傩文化的林河学习,还参加古 方老师的“玉器鉴定培训 班”,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 文明”的暑期学校。他越深入 研究玉文化,越发现其中的博 大精深。 在古代,君子比德如玉, 玉器是名仕君子不可或缺之 物,更是封建礼制的重要象 征。春水玉、秋山玉是辽金元 的代表作,唐古斋主人收藏的 辽代镂空的玉香囊,元代的官 帽顶都是这个题材。它们记 录了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狩 猎于春秋的娱乐活动,称为“春 水” “秋山”。 “春水玉”所指为鹘(海东 青) 捉鹅( 天 鹅) 图案的玉器。 “秋山玉”所指为山林虎鹿题材 的玉器。虽是同一题材,两件 的收藏具体形式却绝无重 复,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 艺术境界,充分体现了玉匠 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卓越的观 察力。少数民族玉器深受汉 文化的影响,从这里可以看 出汉文化的包容性和渗透 力。据他讲,到了明代这件 官帽顶虽然做成了香炉的钮, 但也可以看出后人对其精湛工 艺的欣赏。 品玉是一种文化享受 古玉在唐古斋不是锁在柜 子里的展览物,而是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玩物。他有时候会召 集一些玩玉的朋友一起来斗 玉。大家先选定斗玉的主题, 如动物、礼器、环之类的。爱玉 的朋友们围坐一桌,把自己精 心挑选的玉拿出来比试,大家 对每件玉器品评一番,然后选 出一个最好的。大家还会就这 些玉写诗,填词,对对联,表达 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活 动,大家不仅增进了感情,而且 还是一次丰富的文化享受。 他还会把古玉拿来重新搭 配,编织成项链、手串、坠饰之 类的,拿在手里,可以携带到全国 各地去与朋友们交流。渐渐地,自 己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 唐古斋主人自己有一句座右 铭,“收藏历史,保存文化,传承文 明,升值财富”。一件器物拿在手 里,首先要去考证它的历史,包括 它所处的时代,而后才能理清它在 历史上的作用、地位,包括当时的 工艺制造技术,审美趣向,甚至由 此推断出它的拥有者是什么样的 身份。 唐古斋主人也相信,藏品和收 藏者之间,是有缘分的。比如曾有 人看中了他的一件有 13 个古文字 的黄玉龟,出高价购买,却被拒绝 了,因为这件东西他还没有研究透 彻,不好匀给他人。从一件玉佩抽 丝剥茧追溯到佩戴者的人生故事, 收藏带给他的更多的是厚重的文 化意义。 收藏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唐古斋主人的玉石情缘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 zhuhaidaily.hizh.cnzhuhaidaily.hizh.cn/resfile/2018-07-19/11/tqb2018071911.pdf · 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 等,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

  • Upload
    others

  • View
    1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 zhuhaidaily.hizh.cnzhuhaidaily.hizh.cn/resfile/2018-07-19/11/tqb2018071911.pdf · 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 等,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

珠海特报APP

责任编辑:高飞 美编:赵耀中 校对:董敏

11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鉴赏

□本报记者 耿晓筠

近年来,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基地的“南洋风格”艺术作品逐渐受到拍卖市场的关注和青睐,并取得不俗成绩。钟泗滨等一批曾被“低估”的“南洋画派”领军人物作品在拍卖市场创下“新高”,让藏家看到了南洋风格绘画作品的潜力和市场价值。

南洋风格绘画作品在许多国人眼里,既有似曾相识之感,又充满了异域风情。何为“南洋画风”“南洋风格”?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时,与南洋美专关系紧密的艺术家——陈宗瑞、陈文希、钟泗宾、刘抗等人多次来到印度尼西亚巴厘写生创作,从当地文化中吸收了大量元素。这批艺术家将水墨、油画的技巧和热带地区的新元素进行融合,逐渐发展出一种属于南洋地区的独特艺术类别,从而倡议并创作了具有南洋强烈色彩的南洋风格作品。此后,一种基于华人视角展现南洋地区社会风貌的艺术语言逐步形成——“南洋画派”,即东南亚地区近、现代美术史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风靡世界艺坛。

南洋画派初期的画家虽在题材表现上有共同之处,但难能可贵的是每位画家都秉赋着独创的画风,如先驱钟泗滨因擅长运用多元材料和画风变化多样而蜚声艺坛,南洋地区充沛的阳光和高饱和度的色彩激发了画家对热带地区的风土人情的关注,这也逐渐奠定了他独具标志性的艺术风格。时至今日,南洋画风依然影响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艺术家的创作,在接下来的第二代、第三代及第四代老、中、青年画家以不同的创作媒介与表现风格,但却“殊途同归”地以南洋地域的风貌与事物、人民作为创作的题材,

“南洋风格”也被视为新加坡艺术领域现代主义精神的独特财产。

探索南洋,永远没有止境。有着被殖民历史并正在经历后殖民的东南亚,几代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断求新,他们以南洋风土人情入画,尝试结合东西方画技,巧妙地将东方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到西方的油画艺术之中,或用西方的构图,或东方的渲染,描绘东南亚风情,表达南洋地域文化之美。艺术家将森林、动物、日常物品的形象大量入画,在切入被关注事物时显得灵气十足,为南洋艺术打开新的探索之路,也为南洋画风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亚热带多样的色彩一般绚烂。

南洋画渐成拍卖市场“新宠”

□本报记者 耿晓筠

随着艺术品收藏市场行情持续升温,古董作为一种资产类别的“金融属性”被不断“放大”。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上,艺术品投资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组合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古董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珍奇物品,在清朝以前,人们把珍贵的古物称为“骨董”,后来叫法才变成“古董”“古玩”。面对时下“身价不菲”的各类古董,专家提出,投资“未来的古董”也是让资产保值、增值的一个好途径。

珠海泰锋红木馆相关负责人认为,红木家具就有成为“未来古董”的潜质。“用木头做家具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红木家具将人体力学、彩绘艺术、雕刻艺术等融为一体,作为一种实用器物,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日用品和陈设品,除了可以满足人们的起居生活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不是每件红木家具都能成为“古董”?对此,珠海泰锋红木馆资深研究员认为,“不是每件红木家具都能成为古董,红木家具讲究的是工艺、材质、舒适感和审美观,一件完美的家具即使款式很简洁也能成为天价艺术品,但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打造的红木家具也可能并不值钱。所以,能成为一件古董的红木家具,工艺和款式的要求极高,选料、拼板、榫卯结构衔接、雕刻工艺搭配以及线条运用都至关重要。”

有人认为,古董圈玩的是“估玩”,考的是“眼力”。面对琳琅满目的红木家具市场,普通投资者选择一件既喜欢又实用,还能代代相传的红木家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选购“未来的古董”?目前,一些红木家具厂家生产材料掺假、拼补、使用边皮,追求生产速度等现象时常发生,这些制造粗糙的工艺会直接影响红木家具的价值,更有商家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态,利用劣质的红木家具以次充好,通过举办红木家具展、清仓大减价等误导消费者,最终让消费者投资受损,买到没有任何传承价值的废料。

重新审视历久弥新的红木家具,在一件件泛着凝重光泽的器物中,被重压包围着的现代都市人慢慢品味着古典中式家具的典雅凝重的造型、寓意吉祥的图案纹饰以及厚重的文化内涵,在细腻的质感和淡淡的清香中了解更多古董家具背后的故事。从喜欢到收藏,从收藏到投资,需要有良好的心态。专家认为,精美的红木家具不仅能欣赏,还具有使用价值,收藏这些“未来古董”时,要像收藏玉石一样,在购买时一定要考虑商家、品牌的正规性和影响力,同时消费者可以借鉴“双高”标准——艺术价值高、原材料价值高,这样才能保证红木家具良好的雕工和外观。选购红木家具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切勿抱着“投机”的心态入市,应当注重其艺术和收藏价值。

凭眼力投资“未来古董” □本报记者 耿晓筠

中国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国人的审美追求是一种意境的表达,而将这种自然风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致的就是宋瓷。宋瓷中的钧窑,就是其中最美的陶瓷艺术。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窑是火的艺术。“入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在现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的诗中,

“元人画”不是由画笔和水墨颜色将画作于宣纸之上,而是在1200度以上的窑炉中,以火为画笔一气呵成。这样的“画法”,就是“钧瓷”。古人曾用

“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蓝色、红色、黄色、白色,无数跳动的火焰,像一支神奇的画笔……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等,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可谓纷彩争艳。

钧窑瓷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独树一帜,极其珍贵,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不挂红,一世受穷”等。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钧瓷绚烂奇妙之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极难烧制,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宋人达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据珠海雅韵轩艺术馆负责人介绍,钧窑以其大气磅礴的造型、瑰丽多彩的色彩著称于世。世人称“钧无双”,是因为世上绝无相同的两件钧瓷,它的色彩是天成的,变幻无穷。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蚯蚓走泥纹是其特征之一。北宋钧瓷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于

它对釉面随心所欲的表现力,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它青瓷的另一个特色。钧瓷釉色有一种莹光和一股幽雅蓝色的乳光,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也是钧瓷珍贵之处。

一件精美的瓷器给人以美的享受。规整对称、高雅大气、沉重古朴、明亮深沉、宫廷气势、一丝不苟,这是世人对钧瓷的印象和评价。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映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无论体积、大小,都讲究对称之美,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钧瓷外型以正经、浑朴、古朴、斯文为特征,器皿棱角清晰、线条幽美、文饰精练、雕塑别致,传统作品有尊、鼎、钵、洗、瓶等。从工艺上看,钧窑突破了黑、白、绿等传统色调,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朝晖晚霞。钧瓷的釉质深沉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运动感,釉中经常浮现出珍珠点、鱼子、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纹路。有人用“钧与玉比,钧比玉美”来赞誉钧瓷釉质的贞洁和釉色的艳丽。独特的窑变艺术,巧夺天工,让钧瓷成为“国之瑰宝”。

“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钧瓷开片声。”钧瓷其色可赏,其声可闻。据介绍,由于钧窑瓷器是宋代专门为宫廷烧造的御用品,数量和造型受到宫廷的严格控制。而钧窑浑然天成的艺术价值,更是备受青睐,因此在收藏市场一直受到藏家追捧,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越是年份久远、保存完好的钧瓷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的兴趣。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从窑火中涅槃的神韵之美

□本报记者 伍洲 龚文海

“玉管曾经千百媚,今日重编,聊作美人醉。”唐古斋主人填的这首《蝶恋花》,表达出古代玉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收藏,而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十七年前,他邂逅香山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唐家古镇,就把自己的收藏小店命名为“唐古斋”。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的唐古斋主人,对于瓷器、书画和古玉,他最钟情的是后者。

八千年的文化传承

在唐古斋主人看来,许多收藏都是断代的。而玉不同,兴隆洼文化玉器的考古发现,把中国闪石玉文化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前。他觉得,作为实物证据的古玉,不仅见证了中华文化 8000 年来的历史,更是中华文化的代代相传的承载者。

在收藏界,一般将汉代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唐宋元时期的玉称为“中古玉”。从上古先民时期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会留下最富时代特征的代表器物,却没有一样能像玉器那样历经千年风霜而从不衰败。唐古斋主人收藏的古玉品种繁多,从文化期至商周时期、战汉时期的玉礼器、生肖玉器,包括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玉璜、玉环、玉印,玉人、玉动物等。在这些玉器上面,他都可以看出很多文化的价值。

为了深入理解这些玉器背后的文化,唐古斋主人向湖南省文史研究馆专门研究巫傩文化的林河学习,还参加古方老师的“玉器鉴定培训班 ”,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的暑期学校。他越深入研究玉文化,越发现其中的博大精深。

在古代,君子比德如玉,

玉器是名仕君子不可或缺之物,更是封建礼制的重要象征。春水玉、秋山玉是辽金元的代表作,唐古斋主人收藏的辽代镂空的玉香囊,元代的官帽顶都是这个题材。它们记录了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狩猎于春秋的娱乐活动,称为“春水”“秋山”。

“春水玉”所指为鹘(海东青)捉鹅 (天鹅)图案的玉器。

“秋山玉”所指为山林虎鹿题材的玉器。虽是同一题材,两件的收藏具体形式却绝无重复,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境界,充分体现了玉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卓越的观察力。少数民族玉器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从这里可以看出汉文化的包容性和渗透力。据他讲,到了明代这件

官帽顶虽然做成了香炉的钮,但也可以看出后人对其精湛工艺的欣赏。

品玉是一种文化享受

古玉在唐古斋不是锁在柜子里的展览物,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玩物。他有时候会召集一些玩玉的朋友一起来斗玉。大家先选定斗玉的主题,如动物、礼器、环之类的。爱玉的朋友们围坐一桌,把自己精心挑选的玉拿出来比试,大家对每件玉器品评一番,然后选出一个最好的。大家还会就这些玉写诗,填词,对对联,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家不仅增进了感情,而且还是一次丰富的文化享受。

他还会把古玉拿来重新搭配,编织成项链、手串、坠饰之

类的,拿在手里,可以携带到全国各地去与朋友们交流。渐渐地,自己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

唐古斋主人自己有一句座右铭,“收藏历史,保存文化,传承文明,升值财富”。一件器物拿在手里,首先要去考证它的历史,包括它所处的时代,而后才能理清它在历史上的作用、地位,包括当时的工艺制造技术,审美趣向,甚至由此推断出它的拥有者是什么样的身份。

唐古斋主人也相信,藏品和收藏者之间,是有缘分的。比如曾有人看中了他的一件有13个古文字的黄玉龟,出高价购买,却被拒绝了,因为这件东西他还没有研究透彻,不好匀给他人。从一件玉佩抽丝剥茧追溯到佩戴者的人生故事,收藏带给他的更多的是厚重的文化意义。

收藏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唐古斋主人的玉石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