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AOWEN 2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责编/申亚美 编辑/王丹 美编/延杨红 校检/王震 疫情发生以来,子洲县快速响应、主动作为,出台多项“加减”措施,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子洲县 做好“加减”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本报通讯员 赵凯 本报通讯员赵星瑞摄影报 “您车上有没有易燃易爆物 品……”近日,在榆阳区古塔镇 卧云山四里沙森林防火检查站 点,工作人员轮班值守,询问、 登记、排查过路人员及车辆是 否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信息, 并向他们开展森林防火宣传, 多措并举保障清明节假期森林 防火安全。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 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布局 之年。对此,记者就定边县“十三 五”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十四五”的 规划与展望,采访了定边县委副书 记、代县长苗玉祥。 记者: “十三五”以来,定边县取 得了哪些成绩? 苗玉祥: “十三五”以来,定边县 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保持了经济社会继续稳中向好的发 展态势。201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 产总值317.62亿元,是2015年的1.2 倍,年均增长5.8%。经济总量持续 攀升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得 到调整和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 由 2015 年的 6.9∶70.8∶22.3,发展到 2019 年的 8.8∶66.7∶24.5,逐步形成 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 主导、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国 民经济产业格局。“十三五”以来,定 边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 投资环境,累计签约引进投资项目 84 个,总投资额达 962.53 亿元,已完 成投资324.69亿元。先后被评为 “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国家首 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色环保 节能示范县”“全国农业高产创建活 动示范县”“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基 地”等。去年,定边县县域综合实力 进入西部百强。 记者: “十三五”以来,定边县 的城乡面貌和群众生活都有哪些 变化? 苗玉祥: “十三五”以来,定边县 城乡建设开创新局面。完成县城总 体城市设计规划及控制性详规等编 制工作,完成贺圈等 9 个镇、181 个 村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脱贫攻坚 实现新业绩。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 金 38.6 亿元,严格落实“十个一批” 扶贫举措,于 2018 年实现全县脱贫 “摘帽”,截至去年,定边县已脱贫 9270 户 35476 人,贫困综合发生率 降至0.25%。民生水平获得新改 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城镇登记 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教育事业 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加大, 持续改善41所学校办学条件,已开 工建设或改造 9 所学校。全面启动 “健康定边”建设,基本建成县乡村 三级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社会保 障实现稳步提升,参保覆盖率达 99%以上。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目前 已实现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 盖;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85个、 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1个,极大丰富 了群众文化生活。 记者: “十四五”期间,定边县有 哪些规划? 苗玉祥: “十四五”是定边县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 们将按照“建设四省五市交界区域 中心”的目标,立足油气、新能源、农 业、4C 级机场等突出优势,从经济社 会各领域共计28个方面全面启动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找准突破 发展的关键,打破制约瓶颈,积极谋 划产业布局,引领推动转型升级。 同时,为确保各项发展目标如期高 质量实现,我们将始终坚持新发展 理念,统筹补短板、抓关键、谋长远 三个关系,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 展,狠抓群众增收入、财政增实力、 产业增后劲、社会增活力、城镇增品 质和环境增容量六项工作,强化新 思想的引领力、大党建的推动力、改 革开放的创新力、科学发展的执行 力和众志成城的聚合力五个力量的 “12365”发展思路。 一个指针把方向、两个坚持管 大局、三个统筹抓重点、六个增长促 发展、五个力量强保障,确保实现转 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建设一个宜居 宜业的美好定边。 努力建设四省五市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访定边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苗玉祥 本报记者 李志东 王华胜调研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运营 情况时强调 加大监管力度 严守安全底线 本报见习记者张占林 通讯员刘波报道 近日, 副市长王华胜前往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小纪汗煤矿、陕 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地调研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运营情况。 每到一处,王华胜都仔细查看工作台账,实地观摩 检验检测流程。王华胜指出,特种设备安全事关群众 生命安全,是企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要始终保持清 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王华胜强调,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特种设备监管 力度,找准薄弱环节,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定期开展 人才培训,提升监管能力;各生产企业要严守安全底 线,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特种设备操作人 员考核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负面清单,不断总结强化安 全生产措施,有效防范、化解特种设备安全风险。 复工复产 要倾听需求侧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 王亚宏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统筹推进疫 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展开,各地生产、流通 与消费逐步恢复,需求的声音也变得清晰。 需求在哪里,复工复产的资源优先配置就到哪 里。正是倾听需求侧的声音组织生产,才能让中国 的口罩产量在一个月里突破了亿级,才能让春耕备 耕中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齐备,才能让企业 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中的“堵点”被打通、“断点” 能补上。 随着复工复产向多个领域推进,精确掌握需求 信息尤为重要:有些地方不顾行业间需求的差别, 搞一刀切式的复工复产,带来了一些隐患;有的行 业的风险敞口不同,受疫情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 市场需求的方向出现差异。 如疫情导致钢铁、汽车等行业库存上升,而医 药、防疫消毒用品及化工原材料等行业则需求陡 增。眼下,一些行业去库存是当务之急,另一些行 业则需要增库存。不能只盯着复工复产的统计数 字,更要看能否满足“有效需求”。 “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吻合是检验复工复产 成色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 下,每一小时、每一度电、每一笔资金都是宝贵的。 复工复产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精准施策,避免粗放 推进,最大限度地减少冗员的聚集、物资的浪费和 资金的空转,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 度,为以后经济转暖进一步夯实基础。 要倾听需求侧的声音,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以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将以前被抑制、被 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将疫情防控催生的新型消 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这样一来,疫情冲击 不会影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需求侧的声音却 在复工复产的乐章中更加嘹亮。 为了保障辖区企业困难职工基本 生活,子洲县按每个镇级创业中心10 万元、每个县级创业中心20万元的标 准进行专项补助。同时通过降低企业 的运行成本,鼓励企业最大限度保障企 业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按照子洲县 实际,该县将下达专项补助资金120万 元,切实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 积极通过“子洲微讯”、政府网站、 官方微博等平台宣传复工复产的相关 政策,并督促用工单位通过电话、短信、 微信等方式及时通报开工复工时间。 同时针对不同企业不同特点,通过印制 宣传资料,帮助企业完善疫情防控方 案、做好陕西健康码信息填报等工作, 全力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为减轻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 负担,子洲县严格落实中省阶段性减 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政策。 截至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已减免26 万元,预计合计将减免 65 万余元;失 业保险已减免1.1万元,预计合计将 减免5.6万元;企业工伤保险减免4 万元,各项减免政策共计减免74.6万 元。通过各项减免政策,有效减轻企 业经济负担。 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失业人员基 本生活尤为重要。子洲县对参保企业 的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由上年度实际 缴 纳 失 业 保 险 费 的 50% 提 高 到 60%。对30人以下依法足额缴纳失 业保险费且坚持不裁员或裁员率不超 过参保职工总数20%的小微企业,参 照困难企业稳岗返还政策,给予3个 月的失业保险金稳岗返还。截至目 前,子洲县拟对11家参保企业返还 23.8万元失业保险费,目前正在申请 审核过程中。 为确保子洲县外出务工人员能 够健康按时返岗,子洲县分别于2月 28日、3月3日、3月7日向西安、延安 等地集中“点对点”送达农民工 141 人。出行前,还为返岗的农民工统一 发放口罩,对其进行体温测量和随身 物品消毒,同时发放矿泉水和食物, 确保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扎 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稳定就业“两手 抓、两不误”。 森林防火 集中专送“减”轻农民工负担 加大返还比例“减”轻企业压力 专项补助“加”强复工复产信心 “三减”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本报通讯员樊仲森 刘建平摄 影报道 清明节当天,府谷县近千名 镇村干部、公安干警、林业干部放弃 节假日休息,与镇村干部一起开展文 明祭祀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在府谷县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设 立的 27 个文明祭祀宣传点上,357 名 镇村干部职工和50多名公安干警、林 业干部分组分点给回乡祭祖的群众讲 解文明祭祀及森林防火知识,并提前 购好800多束鲜花,倡导群众将香蜡 钱纸用鲜花来替代,文明祭祀。与此 同时,该便民服务中心还备用2台无 人机、9 辆应急车,采购了 140 个灭火 器、20 把灭火刷、60 多把铁锹,严防死 守火灾隐患。 府谷县 近千名干部一线严把“火源”关 榆阳区麻黄梁镇 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时机 本报通讯员郝文婷报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榆阳 区麻黄梁镇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情况下,抢抓时节,全 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备春耕,防控不放松。该镇统一采购防疫物资,整 合防疫力量,确保春耕期间疫情防控全覆盖。积极动 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农 用器具消毒等防疫工作,督促广大农民群众在春耕过 程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引导群众在保证防疫安全的 前提下开展田间生产。 抓主线,提升产业竞争力。以乡村振兴为主线,深 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 计划成立全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创新集体产业 发展模式,盘活全镇人力、物力、财力,做好“3+2+X” 产业发展文章。计划与陕果集团合作规模化经营 1000亩山地苹果,解决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重栽培轻 管护”问题,种植优质苜蓿 1290 亩,发展湖羊试点养殖 1000 只。 抓保障,提升备耕服务能力。技术和物资是决定 春耕质量的两大基石。对此,该镇积极做好科技特 派员,农资经营网点与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的对 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及时了解农资需求。按照春 耕计划,调配各类农业机械,提高生产种植效率,同 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排查了解群众在春耕备耕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沟通协调解决,切实为春耕 备耕保驾护航。 榆阳区 开展森林防火宣传

做好“加减”法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szb.ylrb.comszb.ylrb.com/page/1/2020-04/07/A2/20200407A2_pdf.pdf · 业保险已减免1.1万元,预计合计将 减免5.6万元;企业工伤保险减免4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做好“加减”法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szb.ylrb.comszb.ylrb.com/page/1/2020-04/07/A2/20200407A2_pdf.pdf · 业保险已减免1.1万元,预计合计将 减免5.6万元;企业工伤保险减免4

YAOWEN2 要 闻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责编/申亚美 编辑/王丹 美编/延杨红 校检/王震

疫情发生以来,子洲县快速响应、主动作为,出台多项“加减”措施,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子洲县

做好“加减”法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本报通讯员 赵凯

本报通讯员赵星瑞摄影报道 “您车上有没有易燃易爆物品……”近日,在榆阳区古塔镇卧云山四里沙森林防火检查站点,工作人员轮班值守,询问、

登记、排查过路人员及车辆是否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信息,并向他们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多措并举保障清明节假期森林防火安全。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对此,记者就定边县“十三五”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十四五”的规划与展望,采访了定边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苗玉祥。

记者:“十三五”以来,定边县取得了哪些成绩?

苗玉祥:“十三五”以来,定边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继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7.62亿元,是2015年的1.2倍,年均增长5.8%。经济总量持续攀升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6.9∶70.8∶22.3,发展到2019年的8.8∶66.7∶24.5,逐步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国民经济产业格局。“十三五”以来,定

边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优化投资环境,累计签约引进投资项目84个,总投资额达962.53亿元,已完成投资 324.69 亿元。先后被评为

“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色环保节能示范县”“全国农业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去年,定边县县域综合实力进入西部百强。

记者:“十三五”以来,定边县的城乡面貌和群众生活都有哪些变化?

苗玉祥:“十三五”以来,定边县城乡建设开创新局面。完成县城总体城市设计规划及控制性详规等编制工作,完成贺圈等9个镇、181个村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脱贫攻坚实现新业绩。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8.6亿元,严格落实“十个一批”扶贫举措,于2018年实现全县脱贫

“摘帽”,截至去年,定边县已脱贫

9270户35476人,贫困综合发生率降至 0.25%。民生水平获得新改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持续改善41所学校办学条件,已开工建设或改造9所学校。全面启动

“健康定边”建设,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社会保障实现稳步提升,参保覆盖率达99%以上。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目前已实现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85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1个,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记者:“十四五”期间,定边县有哪些规划?

苗玉祥:“十四五”是定边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按照“建设四省五市交界区域中心”的目标,立足油气、新能源、农业、4C级机场等突出优势,从经济社

会各领域共计28个方面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找准突破发展的关键,打破制约瓶颈,积极谋划产业布局,引领推动转型升级。同时,为确保各项发展目标如期高质量实现,我们将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补短板、抓关键、谋长远三个关系,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狠抓群众增收入、财政增实力、产业增后劲、社会增活力、城镇增品质和环境增容量六项工作,强化新思想的引领力、大党建的推动力、改革开放的创新力、科学发展的执行力和众志成城的聚合力五个力量的

“12365”发展思路。一个指针把方向、两个坚持管

大局、三个统筹抓重点、六个增长促发展、五个力量强保障,确保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美好定边。

努力建设四省五市交界区域中心城市——访定边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苗玉祥

本报记者 李志东

王华胜调研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运营情况时强调

加大监管力度严守安全底线

本报见习记者张占林 通讯员刘波报道 近日,副市长王华胜前往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小纪汗煤矿、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地调研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运营情况。

每到一处,王华胜都仔细查看工作台账,实地观摩检验检测流程。王华胜指出,特种设备安全事关群众生命安全,是企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王华胜强调,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特种设备监管力度,找准薄弱环节,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定期开展人才培训,提升监管能力;各生产企业要严守安全底线,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考核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负面清单,不断总结强化安全生产措施,有效防范、化解特种设备安全风险。

复工复产要倾听需求侧的声音□新华社记者 王亚宏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展开,各地生产、流通与消费逐步恢复,需求的声音也变得清晰。

需求在哪里,复工复产的资源优先配置就到哪里。正是倾听需求侧的声音组织生产,才能让中国的口罩产量在一个月里突破了亿级,才能让春耕备耕中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齐备,才能让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中的“堵点”被打通、“断点”能补上。

随着复工复产向多个领域推进,精确掌握需求信息尤为重要:有些地方不顾行业间需求的差别,搞一刀切式的复工复产,带来了一些隐患;有的行业的风险敞口不同,受疫情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市场需求的方向出现差异。

如疫情导致钢铁、汽车等行业库存上升,而医药、防疫消毒用品及化工原材料等行业则需求陡增。眼下,一些行业去库存是当务之急,另一些行业则需要增库存。不能只盯着复工复产的统计数字,更要看能否满足“有效需求”。

“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吻合是检验复工复产成色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每一小时、每一度电、每一笔资金都是宝贵的。复工复产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精准施策,避免粗放推进,最大限度地减少冗员的聚集、物资的浪费和资金的空转,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以后经济转暖进一步夯实基础。

要倾听需求侧的声音,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将以前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将疫情防控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这样一来,疫情冲击不会影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需求侧的声音却在复工复产的乐章中更加嘹亮。

为了保障辖区企业困难职工基本生活,子洲县按每个镇级创业中心10万元、每个县级创业中心20万元的标准进行专项补助。同时通过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鼓励企业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按照子洲县实际,该县将下达专项补助资金120万元,切实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

积极通过“子洲微讯”、政府网站、官方微博等平台宣传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并督促用工单位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通报开工复工时间。同时针对不同企业不同特点,通过印制宣传资料,帮助企业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做好陕西健康码信息填报等工作,全力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为减轻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负担,子洲县严格落实中省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政策。截至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已减免 26万元,预计合计将减免65万余元;失

业保险已减免1.1 万元,预计合计将减免 5.6 万元;企业工伤保险减免 4万元,各项减免政策共计减免74.6万元。通过各项减免政策,有效减轻企业经济负担。

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尤为重要。子洲县对参保企业的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由上年度实际缴 纳 失 业 保 险 费 的 50% 提 高 到60%。对30人以下依法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且坚持不裁员或裁员率不超

过参保职工总数20%的小微企业,参照困难企业稳岗返还政策,给予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稳岗返还。截至目前,子洲县拟对 11家参保企业返还23.8万元失业保险费,目前正在申请审核过程中。

为确保子洲县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健康按时返岗,子洲县分别于2月28日、3月3日、3月7日向西安、延安等地集中“点对点”送达农民工 141人。出行前,还为返岗的农民工统一

发放口罩,对其进行体温测量和随身物品消毒,同时发放矿泉水和食物,确保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扎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稳定就业“两手抓、两不误”。

■森林防火

集中专送“减”轻农民工负担

加大返还比例“减”轻企业压力

专项补助“加”强复工复产信心

“三减”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本报通讯员樊仲森 刘建平摄影报道 清明节当天,府谷县近千名镇村干部、公安干警、林业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与镇村干部一起开展文明祭祀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在府谷县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的27个文明祭祀宣传点上,357名镇村干部职工和50多名公安干警、林

业干部分组分点给回乡祭祖的群众讲解文明祭祀及森林防火知识,并提前购好800多束鲜花,倡导群众将香蜡钱纸用鲜花来替代,文明祭祀。与此同时,该便民服务中心还备用2台无人机、9辆应急车,采购了140个灭火器、20把灭火刷、60多把铁锹,严防死守火灾隐患。

府谷县

近千名干部一线严把“火源”关

榆阳区麻黄梁镇

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时机本报通讯员郝文婷报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榆阳

区麻黄梁镇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情况下,抢抓时节,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备春耕,防控不放松。该镇统一采购防疫物资,整合防疫力量,确保春耕期间疫情防控全覆盖。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农用器具消毒等防疫工作,督促广大农民群众在春耕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引导群众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田间生产。

抓主线,提升产业竞争力。以乡村振兴为主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计划成立全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创新集体产业发展模式,盘活全镇人力、物力、财力,做好“3+2+X”产业发展文章。计划与陕果集团合作规模化经营1000亩山地苹果,解决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重栽培轻管护”问题,种植优质苜蓿1290亩,发展湖羊试点养殖1000只。

抓保障,提升备耕服务能力。技术和物资是决定春耕质量的两大基石。对此,该镇积极做好科技特派员,农资经营网点与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的对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及时了解农资需求。按照春耕计划,调配各类农业机械,提高生产种植效率,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排查了解群众在春耕备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沟通协调解决,切实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榆阳区

开展森林防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