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本文摘录自《复兴记》(作者:茅民)第 16 章。 预览《复兴记》全本 及其各种版本 可去 https://play.google.com/store/search?q=revival%20china%20mao%20min&c=books https://payhip.com/fuxingjimaomin http://fuxingjimaomin.wix.com/fuxingjimaomin 1.6 蒋介石的兴起 黄埔军校 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为了打倒军阀,先后进行了反袁斗争(即第二次 革命)、护法斗争(即第三次革命),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些挫折 使孙 中山认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单单依靠军阀武装 是不行的。 因此,当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于 1921 年底向他建议 创办军官学校 以培养 军事骨干、建立革命武装时,孙中山很快就接受了。到 1922 6 炯明叛变之后,孙中山最后下定了 建立军校和革命军队的决心。1923 年中,孙中山派出 由国民党人蒋介石、王登云、沈定一(后参加中国共 产党)和共产党代表张太雷 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政 治、军事,以蒋介石为团长。在 1924 年初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孙中山正式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以黄埔岛的广东陆军学校、 广东海军学校原址为校舍;成立军校筹备委员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 邓演达、王柏龄等七人为委员;要求参照苏联红军的制度 创建军校,并 聘请 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加伦为军事顾问。 1924 4 月,蒋介石开始积极筹办黄埔军校。6 16 日,黄埔军校开学 典礼举行。这天正值 陈炯明叛变 并攻打孙中山的总统府的两周年。孙 中山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说,说创办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他在演说中号召全体师生:从今 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 的事业。他要求学生们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贪生畏死。孙中山还宣布 黄埔军官学校的校训为: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 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注:后 来,此训词由陈祖康谱曲后,成为国民党的党歌。) 黄埔军校由蒋介 石任校长,廖仲愷 任党代表,李济深、邓演达 任教练部正、副主任, 王柏齡、叶剑英(共产党人)任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张申府 (后改为共产党人周恩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欽任总教官。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 Upload
    others

  • View
    3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本文摘录自《复兴记》(作者:茅民)第 1。6章。 预览《复兴记》全本 及其各种版本 可去

https://play.google.com/store/search?q=revival%20china%20mao%20min&c=books

或https://payhip.com/fuxingjimaomin 或 http://fuxingjimaomin.wix.com/fuxingjimaomin

第 1.6 章 蒋介石的兴起

黄埔军校

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为了打倒军阀,先后进行了反袁斗争(即第二次革命)、护法斗争(即第三次革命),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些挫折 使孙中山认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单单依靠军阀武装 是不行的。因此,当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于 1921年底向他建议 创办军官学校 以培养军事骨干、建立革命武装时,孙中山很快就接受了。到 1922 年 6 月 陈炯明叛变之后,孙中山最后下定了 建立军校和革命军队的决心。1923年中,孙中山派出 由国民党人蒋介石、王登云、沈定一(后参加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代表张太雷 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政治、军事,以蒋介石为团长。在 1924年初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正式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以黄埔岛的广东陆军学校、广东海军学校原址为校舍;成立军校筹备委员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邓演达、王柏龄等七人为委员;要求参照苏联红军的制度 创建军校,并聘请 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加伦为军事顾问。 1924年 4月,蒋介石开始积极筹办黄埔军校。6月 16日,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举行。这天正值 陈炯明叛变 并攻打孙中山的总统府的两周年。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说,说创办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他在演说中号召全体师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他要求学生们“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不“贪生畏死”。孙中山还宣布 黄埔军官学校的校训为:“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注:后来,此训词由陈祖康谱曲后,成为国民党的党歌。) 黄埔军校由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愷 任党代表,李济深、邓演达 任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齡、叶剑英(共产党人)任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张申府(后改为共产党人周恩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欽任总教官。

Page 2: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1

孙中山等人 来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开学.

Page 3: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2

黄埔军校校长 蒋介石,原名蒋瑞元,后改名为蒋中正,字介石,1887年出生于浙江奉化。1907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有一天,一名日本军医教官 讲卫生学,他把一坨土块 放在教桌上,说:“这一块土约一立方寸,计可容四万万微生虫;好比中国有四万万人,像微生虫寄生在这土里一样。”话音一落,蒋介石冲到台前,将土块打飞,大声反问道:“日本有五千万人是否也像五千万微生虫 寄生在八分之一立方寸的土块中?”该教官一看,这学生不留辫子,便指着他的光头喝问:“你是否革命党?” 后来,蒋介石读了 被清庭处死的邹容 写的《革命军》一书之后 写道:“酷嗜之,晨夕览诵,寢则怀抱,梦寐间如与晤言,相将提戈逐杀鞑奴。”(注:“鞑”指满清。) 1908 年,蒋介石入读 日本振武学校;1910 年毕业后,被派到日本陆军第 13师团的野炮兵第 19 联队,为士官候补生。当时蒋介石 23 岁,据入伍资料显示,他身高 169.4公分,体重 59.2公斤。初入伍时,蒋介石是二等兵。每天一大早,他洗了脸后,就随官长到马厩去擦马 大约一个小时,把马匹浑身擦热,使之血脉流通。然后回营房,吃早饭。到了傍晚,再去擦马一次,然后吃晚饭。联队士兵 每人每餐只许吃一碗米饭,吃的菜 有时是三片咸萝卜,有时是一块咸鱼,只有星期日 才能吃到一点豆腐、青菜和肉片。入伍两星期后,蒋介石已经适应,感不到饥饿了。虽然天气寒冷,但蒋介石也像日本士兵那样,用雪擦身、洗冷水澡。蒋介石的身体开始强健些了。蒋介石在日本军队中的这段生活,使他体会到日本军人 严纪律、高效率、苦意志、增团体的特质。 蒋介石在日本期间,曾创办了《军声》杂志,并在其上发表了《征蒙作战刍议》一文。当时沙俄引诱外蒙古 从中国独立出去。对此,蒋介石十分愤慨,他在该文中写道:“甚思提一旅之众,以平蒙为立业之基也。” 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时,蒋介石在日本接到 陈其美从上海发来的电报,要他马上回国。蒋介石立即启程,回到上海。陈其美命令他 前往杭州,组织敢死团,发动起义。在杭州起义中,蒋介石带头冲锋陷阵。 1914 年,陈其美被袁世凯政权所派的特务暗杀,陈尸三日,没有一个人敢去收尸。蒋介石闻讯后,冒着被抓的危险,将陈其美的尸体安葬,并亲手写了祭文:“义弟蒋介石致文英士兄(注:英士 是陈其美的字)之灵曰,呜呼,自今以后,世将无知我之深,爱我之殷,如公者乎?所约者和如辞,非生死相共之誓词乎?” 1923 年,蒋介石奉孙中山之命 访苏期间,在彼得格勒参观了冬宫。他观看了金壁辉煌的沙皇宫殿后的感想是:“所谓

Page 4: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3

金间、银间、翡翠间者,皆不过镀饰其外表,无足珍贵者……惟新立一历史馆,标树其革命党过去之伟迹血状,皆足怵目悚魂,殊令人兴感也。” 蒋介石把黄埔军校 办得有声有色。在黄埔军校大门的彩楼两旁,挂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写着蔣介石手书的校训:“亲爱精诚”。在军校礼堂的讲台上,悬挂着孙中山像、中国国民党党旗、中华民国国旗;以及林则徐焚烧鸦片、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沙基惨案、攻打惠州 共四幅大型油画。他定下的《陆军军官学校校歌》歌词是:“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同学同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妝花,以校做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他制定的学生生活公約中写道:“身为陸军军官学学校学生,坚持不说谎、不欺骗、不偷窃的荣誉信条,也不纵容他人违反,立志成为允文、允武、术德兼備的军事领导人才,具备领导管理、解决问题、语文溝通及持续学习四大能力,信守国家、責任、荣誉、牺牲、团結、勇气、自信的核心价值,发揮亲爱精诚校训,確定我是最好的认知,贯彻尊师重道、存诚务实的要求。” 对每一位军校学员,他都召来 单独谈话,多有勉励。 他以身作则,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他早上起身很早,每天 天刚蒙蒙亮 他瘦削的身影 就出现在军校的操场上。 1924 年 10 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 入学半年的时候,以陈廉伯为首领的 广东商团 在广州街道上 到处张贴布告,要求孙中山下野,请陈炯明回省主政。同时,商团编练了自己的武装队伍。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命令滇军杨希闵部的廖品卓师 负责剿灭 全部商团势力。但廖品卓 不但没有遵从他的命令,反而掩护商团输入、囤积粮弹。孙中山只得另派李福林所部 前去进剿商团。但李福林与商团也有勾结,虽然受命,但只想从中牟利。虽然也发生了两天战斗,但李福林部 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孙中山遂命令吴铁城的警卫军,与刚组建未满半年的黄埔军校的师生一起,担任清剿任务。针对商团的街坊堡垒,警卫军、黄埔师生采用火

Page 5: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4

攻;战斗不到一天,即解除了商团的全部武装,迫使陈廉伯 逃往香港。此次战斗,鼓舞了黄埔师生的士气。

蒋介石检阅黄埔军校学员。 1924 年 11 月,孙中山应北方军事首领冯玉祥等人的邀请,北上讨论国是。孙中山离开广东后,陈炯明认为有机可乘,宣布就任“救粤军”总司令,兵分三路 进犯广州。广东革命政府 军事委员会,下令东征陈炯明,拟分左、中、右三路。但是,拟任左路的滇军 不肯去东征,而另两路的兵力也不够。得知这些消息,黄埔军校师生踊跃请缨。于是,军事委员会 任命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 为东征总指挥,以军校教导团为主力,东征陈炯明所部,并派粤军陈铭枢、许济 两部协助。1925年 2月 1日,校军的教导第 1、第 2 团(何应欽、王柏龄分任团长),以及第二期学生总队、第三期入伍生总队第 1营,共 3000余人,在蒋介石率领下 出发东征,分几路向莞城、石龙、常平进发。他们的兵器全部是由苏联供给的,有步枪、重机关枪、手机关枪、十响驳壳枪、手榴弹、山炮等 一应俱全。校军与粤军合作,首先肃清了 广九铁路沿线的敌军,随后向淡水城挺进。 淡水城虽是一个小城镇,但城墙又高又厚,易守难攻。守城的陈炯明所部,约有 4000人;而且陈炯明的另一支 2000人的队伍,正从 70华里外的地方 赶来增援。这样,黄埔军 有被夹攻的危险,蒋介石因此决定:

Page 6: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5

速战速决。他命令教导第 1、第 2 团 分别从三个方向 对淡水城发动攻击。但从拂晓一直打到下午 6 时,均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当晚,指挥部 根据苏联军事总顾问 加伦将军的建议,以教导第 1 团 为攻击主力,并挑选官长 10 人、士兵 100 名 组成“奋勇队”,担任攻坚任务;以教导第 2团 阻击敌人援军。第二天凌晨,在炮火的掩护下,奋勇队的队员们 如尖刀般插向城墙。在云梯不够长的情况下,他们踩着战友的肩膀上了城头,与敌人肉搏。敌军被迫退入街巷。城门被打开,黄埔军主力 一涌而入。经巷战后,于正午胜利结束了战斗。这一仗,歼敌 3000余人,俘敌 1000 多人,缴获步枪 1000 余支,机枪 10 多挺,打出了黄埔军的威风。但黄埔军自己的死伤也不小,尤其是奋勇队的伤亡更大:长官中,蔡光举阵亡、刘畴西被打断左臂、还有几位长官受伤;奋勇队士兵 则伤亡近半。 在主力歼灭城内敌人的同时,教导第 2 团 正阻击敌军增援部队。但团长王柏龄 临阵脱离前线,部队也有一部分退了下来。第 1团赶紧派第 2 营营长刘峙 率领全营反攻,敌军在昏暗中 误将从淡水城出来的黄埔军 当成了他们自己人,被黄埔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好退走。 战后,蒋介石命令:撤销王柏龄的团长职务,枪毙临阵逃走的第 2团第7 连连长孙良。 东征军攻克淡水城之后,继续东进。在行军的队伍中,可以看到 每个战士的背包上 都贴着“爱国家,爱人民,不贪财,不怕死”的牌子。一路上,他们秋毫无犯,与军阀军队形成鲜明对照,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黄埔军接连攻克海丰、揭阳等城后,来到棉湖。棉湖守军 是林虎的队伍,有万余人。而何应钦指挥的教导第 1团 只有约一千人。他们从清晨战至中午,虽经反复冲锋,但进展很小。后来,粤军第 7 旅、教导第 2团赶到,一起攻克了棉湖城。战斗结束时,教导第 1 团已伤亡过半,还活着的 也是又累又饿,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加伦将军 高呼“教导第一团万岁”的口号,激励战士们乘胜追击 溃逃的敌人。 战斗全部结束后,加伦说:“棉湖一战的成绩,不独在中国所少见,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由此我可以告诉我们国内的同志,中国革命可以成功,一定可以胜利,因为教导第一团能如此奋斗。”从此,黄埔军名扬天下。 接下来,东征军于 3 月 18 日智取五华城,20 日攻克重镇兴宁,迫使水口、梅县的敌军不战而退,惠州守敌投降。经过两个月的战斗,东征军解放了整个潮、汕地区,迫使陈炯明逃往香港。

Page 7: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6

东征胜利后,滇军总司令杨希闵、桂军总司令刘震寰 担心革命力量的壮大 将对他们不利,因而在广州地区 发动叛乱。蒋介石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成功肃清了杨、刘叛军。但陈炯明、林虎部 乘机又占据了整个东江地区,摆出一付夺取广州的态势。

孙中山辞世 黄埔军东征的时候,孙中山正在北上途中,去北平 与北方政府会谈。到达天津时,他的肝病发作,但仍扶病入京,受到北京十万人的热烈欢迎。他得的是肝癌,已是晚期;到北京后,病情日益凶险。国民党的要人们商议 请先生留个遗嘱。大家公推吴稚晖 先起个草稿,然后让病危的孙中山过目。吴稚晖写出的草稿的文字很是酸腐,大家认为不能用,于是让汪精卫 另外起草。汪精卫文笔流畅,他起草的遗嘱写道:“余至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作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文 笔记者汪精卫 证明者 宋子文 孙科 龄(注:指宋庆龄) 邵元冲 戴恩赛 吴敬恒 何香凝 戴季陶 邹鲁”孙中山看后,签了字。接着 汪精卫、宋子文等人也签了字。1925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处于弥留状态,他断断续续地反复呼喊:“和平……奋斗……救中国 。”是日晚,孙中山辞世,终年 59 岁 除了这份国事遗嘱,孙中山另有家事遗嘱一份、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一份。他的《家事遗嘱》写道:“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致苏联遗书》是孙中山临终前口授的,其中写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 亲爱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 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此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是不朽的列宁遗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正遗产。帝国主义下的难民,将藉此以保卫其自由,从古代奴役战争偏私为基础之国

Page 8: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7

际制度中谋解放。 我遗下的是国民党。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命运使我必须放下我未竟之业移交于彼谨守国民党主义与教训而组织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我深信,你们政府也必继续前此予我国之援助。 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 孙逸仙(签字)” 孙中山临终前,曾表示 希望能如列宁那样 保存遗体,供后人瞻仰。孙中山逝世后的第三天,北京协和医院对遗体 施行了摘除内脏手术、防腐处理;同时,治丧处致电苏联 订购水晶棺。手术后,遗体被装入一具楠木大棺,楠木有防腐作用,遗体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腐烂。此棺上部 有个玻璃隔板,揭开棺盖就可以瞻仰遗容,因此被称为“楠木玻璃棺”。半个月后,苏联赠送的水晶棺运到北京,但因长途转运,棺壁出现了几处漏孔,已不能使用。治丧处 只好再向美国定购铜棺。几个月后,铜棺运到,这副铜棺是不透明的。遗体被移至铜棺内。 1926 年春,国民党开始在南京紫金山 修建“中山陵”,至 1929 年夏建成。孙中山的铜棺 被恭迎至中山陵。中山陵建有陵门、牌坊、碑亭、祭堂、墓室等,占地 8 万余平方米。人们可入墓室瞻仰。墓室内有个圆形的大池子,放着孙中山的汉白玉卧像。孙中山的铜棺 位于卧像下面 5米深处的墓穴。墓穴呈长方形,棺材摆放进去后,已用钢筋混凝土封死。 孙中山病逝后,广东政府于 1925年 7月改组,汪精卫 被推举为 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 兼军事委员会主席;胡汉民 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

第二次东征

以汪精卫为首的 新成立的国民政府 决定:黄埔军校的军队 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1 军,以蒋介石为军长,周恩来(共产党人)为政治部主任。9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任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再次东征,攻击

Page 9: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8

陈炯明部队,下辖三个纵队:第 1纵队 是国民革命军第 1军(由何应钦指挥);第 2 纵队 是李济深统率的 国民革命军第 4军;第 3纵队 是程潜统率的“攻鄂军”,但只有四个团。 东征军的第一个目标是惠州,这是陈炯明的老巢。10 月 13 日,东征军兵临惠州城下。蒋介石仿效淡水之战,组织先锋队 以杀出一个缺口。敌人用机关枪扫射。黄埔军的官兵,第一批倒下后,第二批接着冲了上去,但死伤同样惨烈,第三批人又冲上去……一会儿工夫,好几百人牺牲了,却始终没能冲到城墙脚下。官兵们杀红了眼,继续冲杀,但一连两天均未奏功,城外死尸堆积如山,伤亡非常之大。蒋介石下令暂停攻击,先研究对策。他决定加强炮击。 在第二轮攻城中,炮兵营营长陈诚 指挥山炮连 进行近距离直射,集中火力于一点。经过一天多的不间断轰击,敌军的几处重机关枪阵地被摧毁,城墙也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时,蒋介石命令步兵队 冲杀上去。他们迅速占领了城墙,并向城内射击。紧接着,总预备队一个团入城,与敌人展开巷战,革命军终于将敌军全部歼灭,完全占领了惠州。 这次战斗 歼灭了敌军的主力。此后,再没有大的战斗。至 11 月底,整个东江地区全部平定。 经过两次东征的考验,黄埔军已由“学生军”变成一支强有力的、成熟的部队,他们士气高昂、志向远大。 第二次东征结束之后,黄埔军校又招收了第三期学员。然后是第四期、第五期……黄埔军校聚集了一批又一批 立志救中国的热血青年,培育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后来担任国民党方面 高级指揮官的有:杜聿明,胡宗南,关麟徵,黃杰,陈大庆,黄维,郑洞国,宋希濂,孙元良,李仙洲,毛人凤,张灵甫,李默庵,陈明仁,刘安祺,高魁元,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璉,唐生明,俞济时,倪先军,戴笠,郝柏村,蒋仲苓,王昇,沈发藻,刘戡,范汉杰,余程万,邱清泉等人;后来担任共产党方面 高级指揮官的有:徐向前,陈赓,左权,林彪,蒋先云,刘志丹,罗瑞卿,周士第,许光达,陈伯鈞,宋时轮,楊至成,郭天民,陈奇涵,陶铸,郭汝瑰等人。

Page 10: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9

黄埔军校学生中的国民党人。

黄埔军校学生中的共产党人。

廖仲恺遇刺 1925 年 8 月 20 日,在广州,国民党左派的领袖、国民政府财政部长 廖仲恺,被刺杀于国民党中央党部的门外。凶手 陈顺 被当场击伤、俘获,其他杀手逃脱。现场拾获 陈顺使用的 大号曲尺手枪一把,并从他的身上搜出襟章、枪照、一纸附有数字的名单等物。这张名单 被认定是

Page 11: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10

“分银单”,其上有吴培、梁博等名字。 经查证,抓获的凶手陈顺,是花捐局稽查、粤军南路司令部的军事委员。 国民政府秘书长陈树人、广州地方检察厅厅长区玉书 等人,在医院盘问陈顺,并作了笔录: 一、今早与梁博、冯灿、吴培等数人在万福茶楼饮茶,饮茶后同赴惠州会馆,决定刺杀廖仲恺。 二、冯灿 分得 55 元,吴培 分得 155 元,梁博 分得 40 元,陈顺 分得80 元;款项是在新海珠酒店 面交的。 三、在澳门,系由黄福芝主使,黄福芝运动陈顺,初许给一万元,要陈顺运动吴培、冯灿、黄基、梁博。 四、陈顺说 他原本不认识廖仲恺,后由黄基指认,方认得他 并开枪。 广州市公安局立即去抓捕 他供出的这些人;但只抓到了梁博(广州公安局的一名侦缉),其他人均已潜逃。 陈顺在医院时,已处于 时昏迷、时清醒的状态。他在昏迷时,曾频频呼叫“大声佬”。大声佬是朱卓文的诨号,他曾任香山县县长,后被廖仲恺免职,因此怨恨廖仲恺;他曾在文华堂扬言“非杀廖仲恺不可”。参与刺杀的梁博、郭敏卿、陈顺、吴培、陈细等人,均为朱卓文的旧部。据此,廖案检察委员会认为:朱卓文是廖案的“主谋正凶”。 8 月 24 日下午,陈顺在医院死去。

廖仲恺

案发后的第三天,案情有了新的发展:粤军第 3 军长李福林 带来一个人,说要向“廖案”特别委员会(由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组成)举报。该来人说:8 月初,胡毅生(注:他是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胡汉民的堂弟)、魏邦平、朱卓文、林直勉在文华堂聚会时,他“亲眼看见”朱卓文 与林直勉坐在一起,“曾亲耳听见”朱卓文口口声

Page 12: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11

声说:“非杀廖仲恺不可”。于是,“廖案”特委下令:拘捕胡毅生、林直勉、魏邦平等人,由周恩来 率黄埔军校学生去执行。但他们只抓到了林直勉,其他人均逃脱。 在逃的胡毅生 致书汪精卫说:我的反廖言论是在公开场合说的,“然一面公然骂廖,一面秘密杀廖,同人虽愚,宁至于此?”胡毅生还发表《告内外同志书》,申明他与杀廖无关。 由于胡汉民 与胡毅生是堂兄弟关系,因此被怀疑为 杀廖仲恺的幕后指使者。8 月 25 日,蒋介石派军队包围并搜查了 胡汉民的住宅,并把胡汉民“请”到黄埔军校,在那里把他软禁了起来。胡汉民对蒋介石说:他对“此案毫不知情”,并且说这是“以‘莫须有’三个字,置我予死地”。 当胡汉民备受责难的时侯,戴季陶向传媒发表谈话说:胡汉民是个很平和之人,胡汉民、胡毅生两兄弟“决不能相提并论”;但陈公博则说:“自然不是胡先生当面指使凶手,但团体里酝酿暗杀廖先生,而胡先生不加制止,这是事实。”而汪精卫则在国民党中央常会上说:“胡毅生虽与汉民同志为兄弟,然胡毅生此次谋杀廖仲恺同志举动,汉民同志事前毫不知情,何能代为负责?”虽然如此,汪精卫决定:以“廖案”特委的名义 让胡汉民出洋、前往俄国。胡汉民 然后即前往俄国。 (注:后来,在国民党于 1926 年 1 月举行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公博以廖案特别法庭 检察委员的身份,在会上作了“关于廖案检察经过”的报告,其中仅仅说胡毅生是“无聊政客”,而他的名字 也没有出现在陈公博公布的 廖案人犯名单之中。) 接着,李福林又来见汪精卫,说他与一些粤军将领 曾于 7 月间 在自己的家乡 广州珠江南岸的大塘村 开会,讨论“反共”、“倾覆政府”(注:指倾覆国民党的广州政府)的问题,参加者包括 李福林(粤军第3 军军长)、梁鸿楷(粤军第 1 军军长)、魏邦平(粤军总部高等顾问)、张国桢(第 5 师师长)、梁士锋(旅长)、杨锦龙(旅长)等粤军将领。 汪精卫听后决定 逮捕这些与会者,李福林除外。8 月 25日,时任粤军首领的许崇智 以开会为由,召梁鸿楷、梁士锋、招桂章(总部舰务处长)至粤军总部,当即拘捕了他们。接着,蒋介石出动部队,解散了这几位将领在广州及西江的军队。然后,汪精卫、蒋介石指派罗翼群、欧阳格、周恩来 组成军事法庭,审问梁鸿楷等人。蒋介石对罗翼群说:“他们(梁鸿楷等)个个脑满肠肥,捞钱不少……请你去和他们家属商量,共同筹足一百万元报效给政府,作为东征的开拔费,如

Page 13: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12

能办到,我便从宽处理他们。”结果,梁鸿楷等人在缴了一笔金钱后,获得了释放;但张国桢、梁士锋、杨锦龙三人被枪决。 9 月 9 日,蒋介石向汪精卫报告说:“许崇智不顾大局,把持财政,心欲限制本军的发展,可胜慨然。” 十天后,蒋介石以广州卫戍司令的身份,宣布广州全市戒严。他派出军队,包围了许崇智的住宅。夜 10时,蒋介石给许崇智送去一封长信,措辞十分强硬:“廖案发生,阴谋暴露,而害党叛国者,均为吾兄所部,而吾兄不引咎自责,幡然悔悟,知人之不明,用人之不当,竟酿成此巨变惨剧,岂不可痛。……空谈革命,口是行非,信用已失,名誉扫地。……”许崇智立即打电话给汪精卫,问是怎么回事?汪精卫回函说:“余虽一书生,但敢信非威力所能屈。余决不因在卫戍司令(注:卫戍司令是蒋介石)威力之下,便妄赞同蒋氏此项措施。……为先生计,为大局计,亦莫善于暂行赴沪,一任介石将此一切难题,及感情上不能解决之难题解决后,即请先生回。”汪精卫在对媒体发表的谈话中,明确支持蒋介石,说:党内外“若因此事有不谅于介石者,余愿分其谤也”。这样,许崇智只好缷职,在陈铭枢的“护送”之下,登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粤军第 4师师长许济,亦被令 缷职随行。是日夜,蒋介石又逮捕了广东财政厅长 李基鸿、军需局长 关道,理由是 “因李、关侵蚀国币,接济反革命军也。”第二天,蒋介石派出军队,到东莞的虎门、莞城、石龙一带,分别包围粤军第 3 师师长郑润琦、第 3 旅旅长莫雄所部,并缴了他们的枪械。这样,许崇智本人被罢官离粤,其部下将领被驱逐、被逮捕,其部队被并吞。自此,蒋介石成了国民党内 最重要的军事领袖。

1926 年 7 月 13 日,“廖案”特别法庭宣判: “一、梅光培组织军队,放弃责任,致令参谋长郭敏卿,任用凶匪陈顺为军事委员,因而杀人之所为,应移送总司令部酌予处分。(注:但稍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法处经过军法会审,认定:梅光培被郭敏卿以其名义填发枪照,他本人并不认识陈顺,对此并不知情;决定释放他。) “二、郭敏卿擅委凶匪陈顺为军事委员,因而组织暗杀团体,刺死廖前部长仲恺,含有政治作用之所为,应移送总司令部军法审理。(注:8月 24 日,郭敏卿在军法审理后被处死。)

Page 14: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13

“三、梁博共同杀人之所为,处死刑,褫夺公权全部 20年。(注:8月初,梁博被执行枪决。) “四、林星帮助杀人之所为,减处三等有期徒刑三年,未决期内羁押日数,准以 2 日抵徒刑 1 日,褫夺其入军籍之资格 5 年。”

中山舰事件 1926 年 3 月 18 日,黃埔军校管理科 交通股股长欧阳钟,向海军局代局长、中山舰舰长 共产党員李之龙 传达指令,让李之龙派中山舰、宝璧舰 到黃埔,救援被匪徒攻击的一艘外轮。两艘军舰到了黃埔后,李之龙向黄埔军校教育长邓演达 请示任務。邓演达回答说:我不知道匪徒攻击外轮的事。 次日下午,在广州的苏联使团 要求参观中山舰;为此,李之龙打电话请示在广州的蒋介石:是否可以调中山舰回广州,让苏联使团参观。蒋介石说:“我没有要你开去,你要开回来,就开回来好了,何必问我做什么呢?”第二天,蒋介石在前往汕頭的半路上 折返广州,下令 广州全城戒严,说这是防备 中共和苏联顾问季山嘉 可能发动的兵变。 欧阳格、陈肇英 奉蒋介石的命令 占領了中山舰,並去李之龙家中 将其逮捕,中山舰舰长 換成欧阳格。蒋介石又命令:包围在广州的苏联顾问住处、中共机关;扣留第 1 军、黃埔军校中的中共党員,其中包括周恩來;监视邓演达(注:他是国民党左派)。这就是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的当天,蒋介石给朱培德写了一封信,其中说了一些对汪精卫不满的话。朱培德将这封信交给汪精卫看。汪精卫看后,表示自己准备出国,但被蒋介石挽留。 几天后,蒋介石表示:他这几天采取的行动 只是针对个別人,而对“联俄容共”政策並未动搖。国民党内的西山会议派,给蒋介石发来电报:盛赞蒋介石“以迅速手段,勘定叛乱,忠勇明敏,功在党国。”但蒋介石立刻回电,表示自己只是“唯革命是从”,并继续反对西山会议派。 其后,蒋介石对第 1 军中的共产党员提出:要么退出国民党和第 1军,要么退出共产党。结果,有 250余人退出了国民党和第 1军,有 39人退出了共产党。这 39人中,第一个发表退党声明的是李默庵。此前,他因与女生队一个女学生相好,以致参加党组织会议的次数 越来越少。为

Page 15: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14

此,共产党支部书记许继慎 批评了他一顿,而且从此不再通知他开会。现在,他正好退出共产党。 另一个退出共产党的是宋希濂,他说:“在当今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革命政党,目标是一致的。由于军队方面要求军官不要跨党,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我打算不再跨党……我可以保证,决不会做有损于国共合作的事!” 3 月 30 日,汪精卫写信给蒋介石,说他自己准备出国,并说了几点理由。其一是:既然蒋介石讨厌自己,不愿与己共事,因而他自愿出国。其二是:中山舰事件证明,蒋介石已经受人离间,他出国可以使离间之言失效;其三是:想借此学点外国语,他说 自从孙中山去世之后,他就想继续学习外国文,现在出国,正可完此“平生未了之愿”。他又打了一个比喻,说自己就像一盏 油快耗干了的路灯,亟须马上加油,云云。 第二天,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 也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内称:汪精卫的病,固然在于肝、心、甜尿等症,但是,精神上的痛苦要比身体上的痛苦更剧烈,“思之思之,不得已乃出于一行,固以疗病,亦足令兄反省一切,过去、现在,并勉力于未来也……兄平日好阅曾国藩《家训》,此书不但不能福兄,只有诱兄日即于伪……您是发怒扔到厕所里,还是作为座右铭,均所不计。” 对于汪精卫出走的原因,社会上流传另一种说法:汪精卫曾主张联合谭延闿、朱培德、李济深等人的第 2、3、4、5、6 各军的力量,免去蒋介石的职,解除蒋介石的军权;但苏联方面不仅不支持这一主张,反而撤去 最积极支持汪精卫的苏联顾问 季山嘉的职务;对此,汪精卫感到“委屈”、“丢人现眼”,决定出走。 对于中山舰事件,远在上海的陈独秀 以中共中央的名义表态:蒋介石是受右派挑拨 而造成极其错误的行动,“应该将他从陷入的深渊中拔出来”。然后,陈独秀派张国焘去广州 进一步了解事件真相,并采取补救措施。 4 月中旬,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注:他是陈独秀的长子)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了中山舰事件的详细经过。陈独秀随即召集中央会议,作出了三点反击蒋介石的计划:“(一)尽力团结国民党左派,以便对抗蒋介石,并孤立他;(二)在物质上和人力上加强国民革命军第 2、6两军及其他左派队伍(注:这些部队的党代表是共产党员),以便打击蒋介石;(三)尽可能扩充叶挺的部队(注:叶挺是共产党员,时任独立团的团长)。”为了贯彻这一计划,党中央又派彭述之 赴广州。

Page 16: 99 1.6...“革命者来”(注:在孙中山逝世后,此幅对联 被改为孙中山遗嘱中的 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二门门口

15

5 月 15 日,国民党中央二届二中全会 在广州召开。谭延闿、蒋介石等九人,联名提出《整理党务案》,其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员 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共产党员 在国民党各高级党部里 担任执行委员的人数 不得超过各该党部全体执行委员的三分之一;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 须全部交出。 这个提案,事先已取得苏联驻国民政府顾问 鲍罗廷的同意;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与鲍罗廷一样,也已表示同意。因此,全会中的 中共党团 决定:不在全会上反对《整理党务案》。这样,《整理党务案》被顺利通过。于是,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部长的共产党员 全部辞职,换上了国民党员。蒋介石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 兼军人部长。 此后不久,蒋介石当选为 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掌握了党、政、军大权。这在当时已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因为 孙中山已辞世;廖仲恺已遇刺身亡;胡汉民、许崇智 因涉廖案 已分别离职出洋、去上海;汪精卫在中山舰事件后 已弃职去法国;而且蒋介石掌握着军队主力。这样,蒋介石在孙中山辞世后 仅仅一年功夫,就全面掌握了党、政、军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