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1015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葉信村專門委員 103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 導工作核心理念與推動重點

103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 導工作核心理念與推動重點 · 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葉信村專門委員

103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核心理念與推動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前言

「友善校園」立基於學校本位管理之觀點強調學校教師及學生在進行教與學的歷程上「如師如友止於至善」任何教育活動以及輔導管教措施均可建立在「友善校

園」的基礎上導入正向積極之心理態度以落實輔導機制並推廣和諧溫馨校園文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學務輔導核心業務推動重點

1 透過檢視(102)年度推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之情形擬訂所屬103年度整體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

2 將年度計畫納入所屬年度督導項目3 年度計畫請提列具體實施策略目標自我評量方法規

規劃各項活動主要參與對象人數及梯次並嚴謹審查及統整所屬學校提報之各項活動計畫

4 建立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人力資料庫並請地方政府規劃業務傳承標準作業流程

5 103年度計畫請於102年11月30日前函報本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核心推動業務分層表

推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

地方政府行政運作(規劃考核

評估)

學生事務與

輔導工作

學生輔導

輔導工作

輔導團

關懷中輟學生

生命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考核要項

1 召開輔導工作輔導團會議(含督導會報及分組會議 )

2 辦理傳承工作

執行項

輔導工作輔導團

關懷中輟生

1 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2 中輟資源中心學校3 中輟預防及通報4 中輟復學輔導

學生輔導

1 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認輔工作3 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4 基礎輔導知能研習(18小時)

1 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2 辦理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3 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4 自殺自傷傷害防治人員知能培訓

生命教育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2 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3 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4 辦理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5 性別平等教育宣導

性別平等

1 建置學務工作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學校正向管教3 人權法治教育及公民教育 4 品德教育

學生事務

考核要項工作事項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計畫提報注意事項

1 請需以地方為主體提出整體規劃而非各承辦學校拼湊之計畫

2 涉及經費部份請確認地方政府相關主管人員均已核章3 辦理活動皆需填列相關回饋表及執行成效4 經費申請標準請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

業要點」之「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規定辦理點請逕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wwwtpdeedutw】rarr「法令規章」rarr「選擇單位主計室」rarr「編號3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下載

5 其他相關規定細項請參閱手冊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立法院列管注意事項-校規是否違憲請參照下列規定檢視所屬高中職學生獎懲規定及相關校規是否違反憲法保障之基本人權及「兩公約」等(惟非僅限於此)

1查中華民國憲法人民基本權利包括下列規定(一)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二)第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2大法官釋字第445509號解釋文略以「人民有集會之自由」「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

3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1921及第22條相關規定略以「人人有思想信念及宗教自由」「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

4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313條規定略以「男女權利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教育之權應謀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充分發展增強對人權與基本自由之尊重」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張世忠科員

學生輔導與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前言

「友善校園」立基於學校本位管理之觀點強調學校教師及學生在進行教與學的歷程上「如師如友止於至善」任何教育活動以及輔導管教措施均可建立在「友善校

園」的基礎上導入正向積極之心理態度以落實輔導機制並推廣和諧溫馨校園文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學務輔導核心業務推動重點

1 透過檢視(102)年度推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之情形擬訂所屬103年度整體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

2 將年度計畫納入所屬年度督導項目3 年度計畫請提列具體實施策略目標自我評量方法規

規劃各項活動主要參與對象人數及梯次並嚴謹審查及統整所屬學校提報之各項活動計畫

4 建立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人力資料庫並請地方政府規劃業務傳承標準作業流程

5 103年度計畫請於102年11月30日前函報本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核心推動業務分層表

推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

地方政府行政運作(規劃考核

評估)

學生事務與

輔導工作

學生輔導

輔導工作

輔導團

關懷中輟學生

生命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考核要項

1 召開輔導工作輔導團會議(含督導會報及分組會議 )

2 辦理傳承工作

執行項

輔導工作輔導團

關懷中輟生

1 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2 中輟資源中心學校3 中輟預防及通報4 中輟復學輔導

學生輔導

1 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認輔工作3 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4 基礎輔導知能研習(18小時)

1 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2 辦理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3 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4 自殺自傷傷害防治人員知能培訓

生命教育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2 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3 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4 辦理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5 性別平等教育宣導

性別平等

1 建置學務工作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學校正向管教3 人權法治教育及公民教育 4 品德教育

學生事務

考核要項工作事項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計畫提報注意事項

1 請需以地方為主體提出整體規劃而非各承辦學校拼湊之計畫

2 涉及經費部份請確認地方政府相關主管人員均已核章3 辦理活動皆需填列相關回饋表及執行成效4 經費申請標準請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

業要點」之「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規定辦理點請逕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wwwtpdeedutw】rarr「法令規章」rarr「選擇單位主計室」rarr「編號3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下載

5 其他相關規定細項請參閱手冊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立法院列管注意事項-校規是否違憲請參照下列規定檢視所屬高中職學生獎懲規定及相關校規是否違反憲法保障之基本人權及「兩公約」等(惟非僅限於此)

1查中華民國憲法人民基本權利包括下列規定(一)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二)第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2大法官釋字第445509號解釋文略以「人民有集會之自由」「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

3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1921及第22條相關規定略以「人人有思想信念及宗教自由」「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

4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313條規定略以「男女權利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教育之權應謀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充分發展增強對人權與基本自由之尊重」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張世忠科員

學生輔導與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學務輔導核心業務推動重點

1 透過檢視(102)年度推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之情形擬訂所屬103年度整體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

2 將年度計畫納入所屬年度督導項目3 年度計畫請提列具體實施策略目標自我評量方法規

規劃各項活動主要參與對象人數及梯次並嚴謹審查及統整所屬學校提報之各項活動計畫

4 建立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人力資料庫並請地方政府規劃業務傳承標準作業流程

5 103年度計畫請於102年11月30日前函報本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核心推動業務分層表

推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

地方政府行政運作(規劃考核

評估)

學生事務與

輔導工作

學生輔導

輔導工作

輔導團

關懷中輟學生

生命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考核要項

1 召開輔導工作輔導團會議(含督導會報及分組會議 )

2 辦理傳承工作

執行項

輔導工作輔導團

關懷中輟生

1 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2 中輟資源中心學校3 中輟預防及通報4 中輟復學輔導

學生輔導

1 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認輔工作3 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4 基礎輔導知能研習(18小時)

1 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2 辦理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3 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4 自殺自傷傷害防治人員知能培訓

生命教育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2 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3 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4 辦理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5 性別平等教育宣導

性別平等

1 建置學務工作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學校正向管教3 人權法治教育及公民教育 4 品德教育

學生事務

考核要項工作事項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計畫提報注意事項

1 請需以地方為主體提出整體規劃而非各承辦學校拼湊之計畫

2 涉及經費部份請確認地方政府相關主管人員均已核章3 辦理活動皆需填列相關回饋表及執行成效4 經費申請標準請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

業要點」之「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規定辦理點請逕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wwwtpdeedutw】rarr「法令規章」rarr「選擇單位主計室」rarr「編號3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下載

5 其他相關規定細項請參閱手冊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立法院列管注意事項-校規是否違憲請參照下列規定檢視所屬高中職學生獎懲規定及相關校規是否違反憲法保障之基本人權及「兩公約」等(惟非僅限於此)

1查中華民國憲法人民基本權利包括下列規定(一)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二)第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2大法官釋字第445509號解釋文略以「人民有集會之自由」「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

3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1921及第22條相關規定略以「人人有思想信念及宗教自由」「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

4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313條規定略以「男女權利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教育之權應謀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充分發展增強對人權與基本自由之尊重」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張世忠科員

學生輔導與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核心推動業務分層表

推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

地方政府行政運作(規劃考核

評估)

學生事務與

輔導工作

學生輔導

輔導工作

輔導團

關懷中輟學生

生命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考核要項

1 召開輔導工作輔導團會議(含督導會報及分組會議 )

2 辦理傳承工作

執行項

輔導工作輔導團

關懷中輟生

1 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2 中輟資源中心學校3 中輟預防及通報4 中輟復學輔導

學生輔導

1 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認輔工作3 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4 基礎輔導知能研習(18小時)

1 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2 辦理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3 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4 自殺自傷傷害防治人員知能培訓

生命教育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2 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3 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4 辦理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5 性別平等教育宣導

性別平等

1 建置學務工作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學校正向管教3 人權法治教育及公民教育 4 品德教育

學生事務

考核要項工作事項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計畫提報注意事項

1 請需以地方為主體提出整體規劃而非各承辦學校拼湊之計畫

2 涉及經費部份請確認地方政府相關主管人員均已核章3 辦理活動皆需填列相關回饋表及執行成效4 經費申請標準請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

業要點」之「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規定辦理點請逕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wwwtpdeedutw】rarr「法令規章」rarr「選擇單位主計室」rarr「編號3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下載

5 其他相關規定細項請參閱手冊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立法院列管注意事項-校規是否違憲請參照下列規定檢視所屬高中職學生獎懲規定及相關校規是否違反憲法保障之基本人權及「兩公約」等(惟非僅限於此)

1查中華民國憲法人民基本權利包括下列規定(一)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二)第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2大法官釋字第445509號解釋文略以「人民有集會之自由」「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

3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1921及第22條相關規定略以「人人有思想信念及宗教自由」「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

4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313條規定略以「男女權利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教育之權應謀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充分發展增強對人權與基本自由之尊重」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張世忠科員

學生輔導與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考核要項

1 召開輔導工作輔導團會議(含督導會報及分組會議 )

2 辦理傳承工作

執行項

輔導工作輔導團

關懷中輟生

1 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2 中輟資源中心學校3 中輟預防及通報4 中輟復學輔導

學生輔導

1 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認輔工作3 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4 基礎輔導知能研習(18小時)

1 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2 辦理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3 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4 自殺自傷傷害防治人員知能培訓

生命教育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2 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3 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4 辦理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5 性別平等教育宣導

性別平等

1 建置學務工作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學校正向管教3 人權法治教育及公民教育 4 品德教育

學生事務

考核要項工作事項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計畫提報注意事項

1 請需以地方為主體提出整體規劃而非各承辦學校拼湊之計畫

2 涉及經費部份請確認地方政府相關主管人員均已核章3 辦理活動皆需填列相關回饋表及執行成效4 經費申請標準請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

業要點」之「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規定辦理點請逕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wwwtpdeedutw】rarr「法令規章」rarr「選擇單位主計室」rarr「編號3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下載

5 其他相關規定細項請參閱手冊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立法院列管注意事項-校規是否違憲請參照下列規定檢視所屬高中職學生獎懲規定及相關校規是否違反憲法保障之基本人權及「兩公約」等(惟非僅限於此)

1查中華民國憲法人民基本權利包括下列規定(一)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二)第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2大法官釋字第445509號解釋文略以「人民有集會之自由」「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

3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1921及第22條相關規定略以「人人有思想信念及宗教自由」「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

4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313條規定略以「男女權利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教育之權應謀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充分發展增強對人權與基本自由之尊重」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張世忠科員

學生輔導與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2 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3 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4 辦理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5 性別平等教育宣導

性別平等

1 建置學務工作資源中心學校2 推動學校正向管教3 人權法治教育及公民教育 4 品德教育

學生事務

考核要項工作事項

103年度計畫考核要項(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計畫提報注意事項

1 請需以地方為主體提出整體規劃而非各承辦學校拼湊之計畫

2 涉及經費部份請確認地方政府相關主管人員均已核章3 辦理活動皆需填列相關回饋表及執行成效4 經費申請標準請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

業要點」之「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規定辦理點請逕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wwwtpdeedutw】rarr「法令規章」rarr「選擇單位主計室」rarr「編號3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下載

5 其他相關規定細項請參閱手冊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立法院列管注意事項-校規是否違憲請參照下列規定檢視所屬高中職學生獎懲規定及相關校規是否違反憲法保障之基本人權及「兩公約」等(惟非僅限於此)

1查中華民國憲法人民基本權利包括下列規定(一)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二)第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2大法官釋字第445509號解釋文略以「人民有集會之自由」「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

3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1921及第22條相關規定略以「人人有思想信念及宗教自由」「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

4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313條規定略以「男女權利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教育之權應謀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充分發展增強對人權與基本自由之尊重」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張世忠科員

學生輔導與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03年度計畫提報注意事項

1 請需以地方為主體提出整體規劃而非各承辦學校拼湊之計畫

2 涉及經費部份請確認地方政府相關主管人員均已核章3 辦理活動皆需填列相關回饋表及執行成效4 經費申請標準請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

業要點」之「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規定辦理點請逕至「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wwwtpdeedutw】rarr「法令規章」rarr「選擇單位主計室」rarr「編號3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下載

5 其他相關規定細項請參閱手冊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立法院列管注意事項-校規是否違憲請參照下列規定檢視所屬高中職學生獎懲規定及相關校規是否違反憲法保障之基本人權及「兩公約」等(惟非僅限於此)

1查中華民國憲法人民基本權利包括下列規定(一)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二)第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2大法官釋字第445509號解釋文略以「人民有集會之自由」「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

3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1921及第22條相關規定略以「人人有思想信念及宗教自由」「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

4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313條規定略以「男女權利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教育之權應謀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充分發展增強對人權與基本自由之尊重」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張世忠科員

學生輔導與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立法院列管注意事項-校規是否違憲請參照下列規定檢視所屬高中職學生獎懲規定及相關校規是否違反憲法保障之基本人權及「兩公約」等(惟非僅限於此)

1查中華民國憲法人民基本權利包括下列規定(一)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二)第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2大法官釋字第445509號解釋文略以「人民有集會之自由」「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

3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1921及第22條相關規定略以「人人有思想信念及宗教自由」「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

4符合「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313條規定略以「男女權利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教育之權應謀人格及人格尊嚴意識充分發展增強對人權與基本自由之尊重」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張世忠科員

學生輔導與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張世忠科員

學生輔導與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提報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1)

(一)學生輔導資源中心學校1審查原則

(1)應詳列組織與職掌

(2)應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中心學校之設立確有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2補助經費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至4校為原則不補助購買硬體之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2)

(二)推動認輔工作

每一小團體以8至12名個案為原則每團最高補助1萬元

(三)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

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 103年請配合辦理事

項如下

1辦理專業輔導人力(包括專兼任輔導教師專任專業

輔導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3)

2辦理一般教師(含導師課任教師)與行政主管人員適性輔導之培訓課程

3辦理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之相關活動

4經費上限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輔導工作提報重點(4)(四)基礎輔導知能研習

1研習對象應為非輔導相關系所畢業或未曾參與過輔導知能研習之教師

2課程規劃應包含校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性別平等教

育之基本概念與相關法規有效班級經營高風險家

庭學生辨識與輔導學生壓力管理與紓解高危險群

學生之辨識(含網路沈迷的辨識與輔導)師生溝通

之藝術生命教育與自我傷害防治

3每班研習人數以50人為上限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重點宣導-適性輔導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1)

各縣(市)政府積極運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各國中設置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執行委員會

二善用導師人力增置專任輔導人力

善用導師的人力及影響力輔導學生將效能發揮至極大化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0條規定協助各地方政府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一建置完善推動組織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2)三落實各項工作執行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責各國中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追蹤與分析各國中畢業生進路增進教師與輔導人員專業知能等

國中

辦理生涯講座八年級社區高職參訪建置生涯檔案完成各年級之心理測驗(智力性向興趣等)開辦技藝教育課程等

「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逐實記錄學生的成長故事測驗實施學習成果特殊表現等作為每位學生進路選擇時的重要參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適性輔導(6)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參與管道

運用親職教育研習讓家長熟悉生涯決定的過程

彚整家長人力資源成立家長志工服務隊運用空白時段進行職業探索

學校因應在地文化訂定共同發展機制辦理生涯探索生活關懷等課程或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輔導業務鐵三角

建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專任輔導教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輔諮中心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要點」辦理

ndash 補助工作項目bull 依地方政府財力級次及所轄學校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最高以補助百分之九十為限

bull 請各地方政府將「本署補助地方政府辦理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方案」併入輔諮中心計畫於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每年度十一月三十日前將次年度輔諮中心之實施計畫報本署申請補助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教育部部依法於100年8月起補助各地方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並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心理師社工師)計581人(含縣市政府層級190人及55班以上的大型學校層級391人)

截至102年度8月各地方政府聘任人數合計為469人未能完全聘足專任專業輔導人員103年度請各地方政府積極辦理以落實相關輔導人員之聘任

增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提報計畫重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置專任專業輔導人員實施要點 」辦理

ndash請妥為規劃專輔人員聘用作業及分區配置事宜並請於人員聘用後將103年度之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函報本署審查(得分梯次函報)並請於每年每年1010月月3030日前日前將次年度實施計畫(含聘用人員名冊)報本

署審查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輔人員計畫申請注意事項

ndash本案採納入預算方式辦理請預先編列103年度預算

ndash各地方政府應自籌經費支應專任專業輔導人員運作所需經費(差旅費加班費離島及偏遠地區加給薪點晉級之薪資等)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ndash 補助基準補助經費項目兼任輔導教師以減授課

鐘點費為限專任輔導教師補助人事費(一)兼任輔導教師

1國民小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二節至四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小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2國民中學補助置兼任輔導教師每人每週減授八節至十節課所需鐘點費各縣市政府所提報補助所轄國民中學各校之兼任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應一致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專兼任輔導教師

(二)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八十萬元計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其當年度人事費補助額度最高以新臺幣三十萬元計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申請及審查作業

ndash 請依「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之規定提報

ndash 各縣市政府及國立中小學應於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函送縣市(學校)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由本署審議後核定次年度補助款

ndash 但當年度八月進用之專任輔導教師人事費應於進用之當年度九月一日前函送補助經費申請表及輔導教師名冊報本部審議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提送輔導教師人力運用計畫應行注意事項

ndash 申報補助人數應與所報輔導教師名冊中「具輔導專業背景(A~D)之輔導教師數」相符

ndash 應併提所轄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減授課節數規定

ndash 兼任輔導教師之減授課節數應符補助要點之規定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

A詳述中心學校組織與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整合聯繫功能 每校最高補助每校最高補助

1010萬元萬元D依據地區環境特色及需要開發蒐集分享生命教育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工作相關教案教材等資訊

E建立縣(市)生命教育師資人才庫

(一)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辦理增進教師或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能力之活動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辦理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A各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依需求及特色規劃跨校性或單校性之學生生命體驗活動B生活體驗活動如戶外教學社區服務模擬體驗實作體驗hellip等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跨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單校性活動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三)學生生命教育體驗與服務學習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邀請生命鬥士或3Q達人至所屬學校演講

補助工作項目補助工作項目

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每案最高補助5萬元

補助經費上限補助經費上限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四)生命教育典範學習3Q達人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A辦理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相關議題(含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自殺守門人訓練)之知能研習工作坊成長團體或讀書會B建議以縣(市)種子教師帶領為優先考量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教師及行政人員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對象為家長每案最高補助3萬元

生命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五)教師行政人員及家長生命教育及校園自我

傷害防治知能培訓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推動生命教育並鼓勵辦

理相關方案及活動

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結合民間資源推動生命教育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督導所屬學校落實防治工作及通報事宜檢視學生自我傷害事件及追蹤後續輔導處置並進行數據統計及事件分析據以規劃及推動防治工作

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持續推動學生自我傷害防治

生命教育其他重點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李文夆教官

關懷中輟學生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強迫入學暨中輟聯繫督導會報係為跨處室之運作至少應由地方副首長級(秘書長副秘書長主任秘書等同位階人員)擔任召集委員教育局為秘書單位每年至少辦理2次以上(6月12月)

ndash 為落實執行強迫入學 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將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績效列入相關業務考核項目(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第10條)

ndash 地方政府應整合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特教資源中心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等資源共同提供最適切學生輔導網絡以提升學生輔導工作推動成效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一)強化行政機制的運作與協調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符合強迫入學委員會應執行強迫入學對象須派員進行家庭訪問勸告入學(依強迫入學條例第9條與施行細則第8條)

ndash 請將「時輟時學長期缺課」學生列入高關懷學生就該生進行個案列管針對其需求適時提出適宜的輔導措施並列為優先認輔對象

ndash 學校需將全學期缺課累積達7日以上學生列管為高關懷學生登錄「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二)落實時輟時學長期缺課處理措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請採「個案列管」並於「中輟專案檢討會議」中邀請網絡合作單位參加研擬相關輔導措施

ndash 規劃「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課程或選替教育課程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的自信

ndash 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整合專業輔導資源針對

二三級輔導困難及危機個案協助學校介入處遇

關懷中輟學生重要宣導議題(三)降低中輟生復學後再輟率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1)(一)中輟資源中心學校

1審查原則

A詳列組織與職掌

B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C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

D蒐集中介教育措施適性課程教材教案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每校最高補助10萬元每縣(市)最多2校直轄市最多3

至4校為原則(無購買硬體經費)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2)(二)組織運作與資源運用

1審查原則

各縣(市)政府可依實際需求將中輟相關委員會進行整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督導會報每梯次最高補助1萬元

各縣(市)中輟替代役男研習每月最多1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3)(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建立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指標並進行評估據以規劃

個別處遇計畫

B辦理高關懷輔導課程進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認輔

個別諮商與課業輔導等

(A)預防中輟實施彈性適性化之教育或輔導課程每校最

高補助3萬元

(B)高關懷班計畫每校最高補助20萬元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4)(三)中輟預防

1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C結合大專校院社團或民間團體提供符合青少年身心

發展之活動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D縣(市)內若原住民單親家庭輟學生較多者請針

對此類學生規劃適合之計畫每梯次最高補助10萬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5)(四)中輟通報協尋

1審查原則

明訂中輟學生通報協尋復學就讀流程並加強

與警政社政單位聯繫合作跨縣市中輟學生之

處理模式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6)

(四)中輟通報協尋

2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

A通報系統上線研習部分請配合場地大小安排

研習人數計畫應明訂如何督導學校通報制度運

作每梯次最高2萬元(離島視實際需求補助)

B與民間團體合作追蹤案依據本部補助原則辦理

最高補助計畫70

C請為役男辦理保險交通費依縣市規模最高補助20萬交通費請核實列支並應逐月撥付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7)

(四)中輟通報協尋

3強化與社政單位合作以免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

因接受安置而損害受教權益

A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務以密

件函知學生原就讀學校

B社政單位依法安置國民教育階段之學齡學童時應協助

完成學生請假手續並於5日內完成評估作業安排學生

返校就讀或協助密轉

C社政單位針對接受安置而密轉之學生應於受安置期滿

前或受安置原因消滅時函知教育單位協助將學籍轉回

原就讀學校

====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關懷中輟學生提報計畫重點(8)

(五)中輟復學輔導

1審查原則

A定期檢視縣(市)內中輟生之復學人數

B加強學校輔導工作之三級輔導體制工作推展並應將

時輟時學或全學期缺課累計達7天以上學生列為高關

懷個案安排認輔教師予以輔導

C進行個別學習困難評估補救教學及彈性課程及正向

接納環境(併同中輟高關懷計畫辦理)D辦理中介教育措施或高關懷課程教師知能研習(每日最

高補助2萬元)(辦理中介教育措施與高關懷班者務請辦

理)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性別平等教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廖元祺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培訓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知能學習

2 提供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

3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1條督導考核所屬學校及社教機構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4 建議於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延聘家長代表俾推動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1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5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5第8及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需經其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研擬執行爰送部之性別平等教育年度計畫應經

直轄市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研擬通過俾

符法制

6 建議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分組

運作模式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及性別

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系統發展相關課程教學

與評量工作並督導所屬學校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事件之調查處理與追蹤教育輔導成效進而落實性

別平等教育法第5條所定任務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1)-2

(一)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國小及國中至少各一所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2 提供年度工作期程表

3 蒐集推廣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4 協助教育局建立分級人才資料庫

5 強化區域內學校諮詢服務及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等)

6 辦理跨校性法令研討會含性騷擾防治性侵害犯罪防治性霸凌防治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相關法令及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與後續處遇工作以個案引導研討及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2)(二)設置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推動性別平等教之課程教學評量學習環境與資源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計畫其內容依施行細則第5條規定規劃

2 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計畫其服務事項依施行細則第6條規定規劃

3 加強橫向資源之整合聯繫功能(例結合所屬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之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1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 以學校本位或跨校性模式規劃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進修或辦理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發表會活動

5 辦理各級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行政幕僚執行秘書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等相關人員之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培訓進修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2

(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建立性別平等教育(如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團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中心學校)之資源聯繫機制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ndash 積極輔導鄉村或偏遠地區教師之在職進修提供幼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系統人員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習進修機會

ndash 鼓勵所屬學校於行政主管會報或定期會議議程中研討性別平等教育(含情感教育)之推動分享或檢討

ndash 請於教務主任及教學組長研習時規劃性平教育課程以強化中小學學校之教務人員推動性平教育課程教學知能

ndash 鼓勵學校發展期刊電子報等以提供性平教育成果發表交流機會使其成為教師獲取新知分享教材之平台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3)-3(三)辦理「學習環境與資源」及「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督導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條規定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

2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精神檢視並協助學校修訂校內相關規章(如獎懲申訴規定等)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1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請加強督導所屬各級學校確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疑

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案件對學校通報之事

件請於教育部建置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或性

霸凌事件統計及追蹤管理系統」逐案追蹤學校之處理情

形並將事件之處理結果彙整提報至所設性別平等教育

委員會報告以利檢討並研議相關教育及防治措施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2(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103年度「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

工作」之補助項目包括地方調查專業人才庫人員

再進階培訓及案例研討會請依據教育部所訂

「中小學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

人員再進階培訓課程表」辦理培訓

5請將「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及

「學校處理學生間發生刑法第227條注意事項」

列入重要之法令宣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3

(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案例研討會審查原則依校安事件通報之案例(保密原則)或報載或校園發生之男童特教生遭受性侵害或性霸凌為討論案例辦理校園性別事件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討會

7辦理「新任」校長主任及生教組長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行政處置能力(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輔導知能與調查處理法令與實務運作研習

8針對學校宿舍「生活輔導員」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機制及教育輔導內涵之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4)-4(四)辦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 含性別平等教育電影短片故事閱讀真人實事演講

等多元活動

2 議題內容包括情感教育同志教育媒體識讀學生懷孕

事件之處理性別歧視及性霸凌之防治

3 於特殊生融合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相關研討會及

宣導計畫增進普通班教師對班級內特殊學生實施性別平

等教育之知能

4 辦理以家長為對象進行多元家庭性別特質及性霸凌防

治宣導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提報計畫重點(5)

(五)辦理性別平等教育宣導工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時間102年10月15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報告人謝昌運專員

學生事務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學生事務

一正向管教

二人權教育

三法治教育

四品德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背景說明

95年12月27日教育基本法第8條修正通過明定「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希望藉由法律的制定開展出具建設性的各項措施與制度落實保障學生的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

本部為配合教育基本法規定於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訂頒「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明令禁止體罰積極推動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一)公布注意事項落實禁止體罰政策

96年6月22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內容涵蓋處罰與體罰定義輔導與管教目的及原則輔導與管教方式紛爭處理及救濟等明定禁止體罰學生另訂定「學校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協助學校瞭解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過程中應注意之問題及應採取之作法

(二)公布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透過專業成長增進全體教育人員正向管教之知能加強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分工與合作強化三級預防功能以教育現場真實案例提出

分享與傳承加強對學校師生宣導正向管教政策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措施

(三)建置「愛的教育網」

規劃「相關報導」「常見問答」「教育資源」等專區並提供「輔導案例」及「研習活動」等資源供各界瀏覽下載

(四)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6條規定按教師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五)修正「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7條規定按校長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之情節輕重訂定申誡記過記大過之懲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執行措施

(六)公布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架構

於100年1月31日函送禁止體罰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

及架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及「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簡報檔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落實教師輔導管教應辦事項檢核表等資料與各縣市請學校配合友善校園週活動及相關研習會議加強宣導並適時

檢討修正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七)成立縣市層級輔導管教輔導團

設置地方層級之輔導管教輔導團辦理縣市或分區相關進修及研習依學校需求提供諮詢輔導並應邀擔任學校本位教師輔導管教研習講師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業務~執行成果

96-101年學生在校從來沒有被打情形資料來源註196至99年數據為教育部國中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關學生被打問題調查結果註2100年起之數據係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調查並增加國小五至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

依據學生校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在校「從來沒有」被打的國中學生比

例已逐漸由96年1-3月的723提高至101年9月-12月的977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正向管教】結語

「禁止體罰正向管教」為本部向來重視且積極推展的政策法律明文禁止體罰後並非教師就沒有輔導與管教學生的義務而是需要更積極的以教育專業來發展與採用非體罰的管教或處罰方法

為落實教育基本法規定本部將持續透過行政規劃與督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降低教師負擔並給予教師支持資源對教育人員違法或不當管教學生事件之處置家庭及社會宣導教育等 5 大策略來協助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與正向輔導管教功能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背景說明ndash 因應時勢變遷及教育需求本部前於98年4月13日廢止「人權教育實施方案」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另將前開兩方案於98年3月19日合併為「教育部人權教育及公民教育實踐方案」成為現今推動人權教育之依據

ndash 其實施以落實教育部主管之人權教育並配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及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各項措施保障學生基本權益及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為宗旨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建立友善校園學校環境方面於101年8月6日以臺訓(一)字第1010147467號函發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提供學校檢視校園人權環境有所參照依據

ndash 於發展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方面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01年度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設置計畫 」持續更新維護「國教社群網」「人權小樹」等人權教育活動訊息發行電子報及提供線上諮詢等利用e化無遠弗屆之力量廣為推動人權教育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ndash 於培訓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師資方面ndash 辦理下列活動提升教育人員具備人權素養及知

bull 建構人權環境計畫

bull 人權環境觀摩研討

bull 人權法治研習

bull 公民實踐等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執行成果ndash 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執行『公民與

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概況

ndash 經102年度調查22縣市之辦理成果各縣市均督導所屬學校進行檢視查縣市所屬學校為3528校符合兩公約各檢視指標平均校數為3524校符合比率達97俾將人權兩公約之內涵深化於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人權教育】業務~結語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之內涵另配合法務部「人權大步走計畫-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學習地圖』-法務部99年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劃案」持續宣導落實人權教育

103年各縣市政府務必督導學校落實執行「友善校園人權指標」之調查與評估並列入各縣市政府統合視導項目中請各縣市將學校評估結果進行質與量並重之分析作成縣市層級之改進報告俾利提升所屬學校整體人權環境硬體及軟體品質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1 增進教師法治知能

ndash 核定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友善校園計畫

ndash 人權法治教育研習

ndash 法治教育主題

ndash 防制人口販運研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於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中實施法治教育

ndash 編有「教師法律手冊」透過各個案例之解說協助教師增進基本法律常識認知及事件處理能力

ndash 委託國語日報社辦理「102年度少年法律專刊」以 8 開半版每週出刊 2 次方式以淺白易懂活潑有趣的文章和漫畫並佐以時事廣泛介紹各項法律及相關資源與知識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 規劃法治課程教材ndash 建置相關網站如設置「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網站及「性別平等教育網站」並建置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人才資料庫

ndash 編製「校園法治教育學生手冊」並予宣導手冊電子檔業公告於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刊物彙整」專區

ndash 繪製10集防制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及編撰相關教

學指引(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版)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3 發展學校法治措施

ndash 與法務部共同編撰「法律基本常識測驗」分為國小版國中版及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版並請中小學以多元方式實施辦理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家長部分業設置本部就學安全網站並於教育部網站中公告相關補助弱勢學生法令規章編製「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家長手冊協助家長了解並規範學童正確使用電腦與網路

ndash 縣市政府部分10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結合各級學校民間團體基金會等資源辦理家庭教育親職教育活動以學生較常發生的違法行為類型為宣導內容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4宣導親職法治觀念

ndash 媒體部分於教育廣播電臺臺北總臺彰化分臺花蓮分臺及臺東分臺製播相關法治教育節目於全國調頻網播出「預防居家詐騙」「165反詐騙宣導電話」「春安工作宣導」等3則法治主題廣播公益廣告製播「別讓滑鼠蒙蔽了你的雙眼」及「think before you post-張貼前想一想」2支宣導短

【法治教育】業務~執行成果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ndash 請各縣市政府賡續依據「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加強落實法治教育以提升學生正確之法治觀念建立積極之法治態度培育知法守法的現代化國民

ndash 另請各縣市政府將以下議題(1)人口販運防制宣導(2)校園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導(3)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宣導(4)反詐騙預防宣導(5)保護動物防範凌虐宣導(6)網路散布不當影片法律責任併同納入法治教育內涵廣為宣導

【法治教育】業務~結語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一)審查原則1輔導各校訂定目標2參考學校品德教育十大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3蒐集各校推動計畫具體作法與案例4辦理專業知能研習活動或工作坊5辦理相關觀摩研討活動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1)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補助工作項目與經費上限補助觀摩研討會或相關活動每場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品德教育】一103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審查重點(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1)

(一)教育部直轄市縣(市)政府

1 培訓種子教師與行政團隊

2 創新6E教學方法及成效評量

3 強化課程活動內涵

4 鼓勵教材及推動策略之研發及調查

5 發展推廣與深耕學校

6 推廣宣導及實踐活動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多元創新教學 6E

正向期許

體驗反思

環境形塑

勸勉激勵

啟發思辨

典範學習

品德6E

Example

Explanation

ExhortationEnvironment

Expectation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傅木龍 2009 11 05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各級學校

1 成立學校層級之「品德教育推動小組」

2 建立學校品德教育自我檢核機制涵蓋「十大評鑑指標」

(三)家庭與社會

1 鼓勵各縣市社區大學及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相關親職課程及推廣活動

2 鼓勵與獎勵民間團體辦理宣導活動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2)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二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推動策略(4)

(一)計畫目標發展性與延續性(二)推動現況及成果(三)推動計畫與補助原則是否相符(四)是否結合各種社會資源(五)經費編列是否合理(六)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自我檢核與改善機制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品德教育】~結語

(一)依據方案推動辦理融入臺灣社會核心價值

(如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廉潔廉能等)

(二)結合社會資源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三)列入督學視導項目及中小學校務評鑑中並督導各校自我檢核

(四)各縣市結合獲補助及表揚之「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特色學校」辦理活動並表揚

(五)請各縣市政府鼓勵督促未申請補助之學校進行申請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

攜手共創友善校園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營造平等尊重健康與和諧的友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