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ng Since 1992 滇遊14天 呂克明 · www. AtlantaChineseNews.com P.O. Box 941070 Atlanta, GA...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www. AtlantaChineseNews.com P.O. Box 941070 Atlanta, GA 31141-0070 Tel:770-455-0880 Fax:770-452-0670 E-mail:info@atlantachinesenews.com

B3 【華府活動】 Atlanta Chinese News Friday, September 21 2012

網路報www.AtlantaChineseNews.com新聞專線 info@atlantachinesenews.com Serving Since 1992

A3 【台灣新聞】 Atlanta Chinese News Friday, December 25, 2009

NO. 04450

親愛的讀者:為了讓這份社區報紙內容更好更豐富,請您告訴商家,您的資訊來自亞特蘭大新聞,謝謝您!

2004 年清明,華盛頓附近的朋友、妻子與我共12人旅遊雲南。雲南之美,麗江之美,出於自然,一種在天堂中的美;大理的風、花、雪、月四大美景,還有麗江木王府的「宮室之麗,擬於王者」;香格里拉,絕塵淨域,美麗得讓你,一聽傾心,一見鍾情。這三段古今中外探險家,對雲南的讚美詞,是滇遊14天最大的驅動力。

茶馬古道與香格里拉雲南,因為在雲嶺以南而得名。相傳漢武帝

時有人在白崖(雲南鳳儀)看見彩雲,派人追彩雲到這裏,因為設立的縣在彩雲南邊,所以叫雲

南,簡稱雲。因為昆明鄰近古代滇國,故又簡稱滇。開篇讚美詞的第一段話,是奧地利探險家洛克(Joseph F. Rock, 1884-1962),花了27年行走在茶馬古道,印象蒼茫的民族走廊。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作為茶葉的原產地的雲南、四川,把能夠分解脂肪的茶葉售到西藏。藏民族喜喝酥油茶,對茶有強烈要求;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都需要大量的騾馬,茶馬互市是茶馬古道的根源。1924年1月中旬,洛克第一次到永寧的瀘沽湖,他在《中國西南古納西王

國》書中,描寫古城麗江、瀘沽湖和虎跳峽的景色,是否依舊?第二段話,是明 代 徐 霞 客(1587-1641),分 別 在1639年3月初十遊大理城,感嘆大理的下關(雲弄峰)風、上關花(木蓮花)、蒼山雪、洱海月等四大美景與同年 2 月初八承蒙麗江府土官木增的邀請,但未能進入這座木府侯門。時隔360年,徐霞客先生分別在《滇遊日記》之七卷和六卷裡所描寫的景色,是否和以前一樣美?第三段話,是1933 年,美國小說家希爾頓(JamesHilton, 1900-1954)在小說《失去的地平線》中,對一塊土地的驚嘆!香格

里拉,是個有雪峰峽谷、金碧輝煌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廟宇、被森林環繞著的寧靜的湖泊、美麗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也是迪慶中甸的藏語,為「心目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環境和至高至上的境界,迪慶高原就是人們尋找了半個世紀的「香格里拉」。我們是否要追隨專家,走訪香格里拉?這次滇遊之旅,按照行程,依序為九鄉與楹聯、路南石林、金殿與楹聯、西雙版納與洱海、蝴蝶泉與崇聖寺三塔、麗江木王府與瀘沽湖、麗江古城與虎跳峽、松贊林寺與石鼓、安寧曹溪寺與西山三清閣、昆明圓通寺與花寺等十個景點。

第一景點九鄉與楹聯滇遊第一天中午,驅車前往桃園機場,轉機

香港,飛往昆明。航離香港,天色漸暗。海與島嶼、高樓大廈,還有閃爍的燈光。天空有些微雲,在像極了水墨畫中的景物,漸漸地消失。一個小時,機艙播放輕快的揚琴樂曲,提醒我們飛機正

在降落,昆明就要到了。飛機降落巫家壩機場,我們魚貫地完成入關手續。機場「一切正在改變」大鐘與高速公路,在燈火輝煌的夜色中,美不勝收。巴士司機是回族人納師傅,為此次旅行中遇到的第一位少數民族。飯店提供十道菜的晚餐,有雲腿炒豌豆莢加啤酒。旅途第一晚,入住酒店已經十點了。翌晨,8點半起程,車馳騁在昆明市區,在導遊王欣的解說下,不知不覺地,進入郊區的道路。經過,滿山遍野紅色桃花、漢代始稱昆明千代所的呈貢縣。大家盡情地享受路上剛買來的新疆香梨和安徽碭(音蕩)山梨。路過,因大理國時「強宗(後訛為陽宗)部落」居住而得名的陽宗海。11點20分,我們在宜良縣城吃過午餐,驅車鄉間小路,道路鬆軟,車身搖晃,好不容易到了九鄉。牌坊,是展示楹聯最

佳的場所,而楹聯代表歷史的印記。入口大門有一對18 字「五六七」句式楹聯:「洞裡乾坤大,幾度滄海桑田,造就此人間萬象;壺中日月長,一游龍宮仙府,回頭已世上千年。趙浩如(1939-)撰。」趙浩如,雲南大學古典文學教授,著有《詩經選譯》、《楚辭譯註》、《昆明攬勝》、《雲南名聯》等。上聯「洞裡乾坤」用典出處八仙故事:「袖裡乾坤千萬化,各顯神通渡東海。」它與「人間萬象」是當句對。下聯「壺中日月」用典出處李白詩:「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它與「世上千年」是當句對。上聯「幾」與下

聯「一」是鳳頂格的數字對;上聯「人間萬象」與下聯「世上千年」是雁翎格的數字對。入門,搭乘電梯下到谷底,在蔭翠峽碼頭搭船,我們穿上救生衣分乘兩舟。九鄉碳酸鹽岩地層,蔭翠峽谷,有露天的鐘乳石「猴王採花」一景。白象洞位於流經蔭翠峽、南盤江支流麥田河上游的驚魂峽內。仰頭有一天生的斷魂橋。洞中有七絕:洞中有河(即麥田河)、洞中有峽(驚魂峽)、洞中有天、洞中有洞、洞中有橋、洞中有瀑(雌雄雙瀑)、洞中有田(神田)。到了雄獅大廳,第一眼就看到了水族箱中的九鄉盲魚,無眼,像海豚的頭部,出水變紅色透明,可見肺腑。大廳,寬200公尺,15000平方公尺,神奇的是沒有看到一根柱子。過去都是在水下,造山運動浮出水面,沒有一個鐘乳石。接著我們蹬著石梯向上參觀「神女宮」,洞內則是燈光照耀、金碧輝煌的喀斯特鐘乳石大廳,很美。洞中有擎天玉柱、仙人醉臥等鐘乳

石奇景。雌雄雙瀑一景,一石分瀑為二,一高一低,一大一小,瀑聲隆隆。神田,是多年鈣華堆積而成、櫛比鱗次的水池子,煞是好看!蝙蝠洞共336梯,洞口有風。每一個鐘乳石順著風吹的方向彎曲,而且不光滑,毛毛的,算是鐘乳石中難看的一種。「韓信點兵」和「母子送客」,是九鄉溶洞最後二景。搭乘纜車下山,再見啦!雄奇險秀的九鄉溶洞群。(未完待續)

滇遊14天(一) 呂克明

“電話!電話!”是外子急切地吼聲。由於年老身衰,外子行動不便,我則耳朵失聰,行動雖然緩慢,走路尚穩當,兩人相濡以沫,彼此互助合作,還能勉強過獨立的生活。

我急匆匆跑到廚房,拿起孫子為我特別裝置的擴音電話,才知道陳炫杉的妻子楊為芸在我家的大門口。我急忙放下電話,下樓去開門。愈來愈年輕漂亮的楊為芸,親切地喊著:“吳老師,教師節到了,陳炫杉特別囑咐我來看吳老師。向吳老師問好。”她一面說著,一面把手中提著的一袋東西塞給我。我趕忙邀她進屋小坐,她卻不肯進門,也不肯在門外多逗留,彷彿她帶來問候,交上禮物,就達成任務,完成責任,馬上就可以開車回家了。每次,她都是出其不意的來,不進門,不逗留,不多話,目的就是不讓我有表示心意的空間。讓我年年接受她帶來的禮物,而無法有還報的機會。

教師節又到了。要不是她提醒,我根本不知道。當年退休以後,過日子就不知魏晉了。如今已退休二十多年,老年健忘加上老年失智,過日子更是糊糊塗塗。不過由於外子每週的二、四、

六都得去醫院洗腎,洗腎的淩晨三、四點鐘就得起來梳洗吃飯等車,因此逼得要記日子,記周日,怕誤了正事,常常記不起來,還得查當天的報紙。我雖腦子比較清楚,但被外子一天問三、四十次今天幾號?今天星期幾?我要不要去醫院?現在是上午還是晚上… 最後我也會被問得糊塗了。至於端午節、中秋節、教師節… 任何節日更不在心上,都要吃到朋友、兒女送來的應時食物,我才會知道。就像楊為芸提到教師節一樣。

陳炫杉是我在台灣教書時的學生,那時他還是初中一年級的小孩子,如今他在台灣當客座教授,還念念不忘當年教過他,如今他有資格來教我的老師,真令我感動。

我和陳炫杉在美國相遇,是在很多年前周穀舉辦的每月一次近代史演講會上。他特別跑到我餐桌上來認我這老師。從此有了來往。不,所謂來往,都是他來我未能往。想起來真感到不安。

從前,年輕的時候,我常常自怨自艾,覺得上天對我何其刻薄,為之不平而暗自哭泣。但當

馬齒漸增,我漸漸覺悟,上天對我深厚的恩寵,我只是一個平庸平凡的人,卻處處享受到濃濃的友情。我父母早喪,而朋友的父母,就像我的親人,照顧我,寵愛我。

我並不是一個傑出的老師,可我教過的學生,對我的眷眷之情,令我感激又慚愧,在今日這個人走茶涼的時代,我處處都碰到有情人,從年輕時候的坎坷路上,一步步走到今天,我都是涵泳在深深濃濃的情中,我何其幸運!我追念著一個又一個的有情人,他們有的已故去多年,有的還有資訊來往,有的雖然還同住在華府,但也因年紀一天天老去,自己也走動困難,已難有再相見的機會,即令打電話,也因彼此失聰不便而切斷。但我並沒有忘記他們。我常常默默念著他們的名字,感謝著,祝福著!

情!情!情!每想到這個情字,我便覺得我是天下最最富足的人。我擁有太多太多的情!唯一讓我慚咎的,是我未能還報這些情。

說起來,這些情,也都是一個緣字。俗話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人與人之間,能夠一見鍾情,成為知交,並不容易。而我能擁有這許多心心相印,信任包容,從不計較的朋友,實在是難得,難得,又難得。幸運,幸運又幸運!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溫存好脾氣的人。我出

生時,頭上有兩個旋。家鄉有一個迷信:一個頭上有兩個旋的人,如果是男孩,將來會坐官船。換言之,將來會做官。若是女孩,就克父母。我出生時就把母親克死了。以後父親在五十四歲也去世了。所以我的命很硬,脾氣也很倔。我記得年輕時,有一天在公司的洗手間,看到有一位女同事正在給另一位女同事穿耳洞。我是一個醜小鴨,但我十分愛美,便請這位女同事也順便給我穿耳洞。她當時立刻縮身說:“呀!我不會穿。我實在很害怕。”我當時十分氣憤。回家便對著鏡子自己穿了耳洞,第二天戴了耳環給她看。像我這種壞脾氣的人,能夠有這麼多好朋友,可知這些朋友都是心胸寬大,包容我,遷就我,才能與我成為永久的朋友,我心中真的十分感謝他們。

像陳炫杉,年年在教師節時不忘記我,總要來報到送禮,也並非由於我是傑出的老師,只因為我出生的時代是一個特別尊師重道的時代。而陳炫杉和他的另一半,都是十分厚道的人。其他在美國而不在華府的學生尚有蔡松平、吳憲民,台灣有焦威聯,都有信函及饋贈,我也都只能感謝在心!其實,每年有一封短信報平安,我就很滿足很感謝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水之情,有快樂無負擔,更外地久天長!我的“小朋友”,此後就請順我的意吧!

【華府人物】 教師節到了 吳崇蘭

很多著名的詩人、學者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靜夜思」一詩的 「床」發生疑問,並有不同的詮釋。「靜夜思」的詩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眾人均認為此詩是傑作,但對「床前」兩字發生疑問:古代臥室的窗子,位高四、五尺,窗格子不大,坐在床上怎麼能透過窗子看見月亮?因此,多數讀者認為此詩是在室外寫的。

常書偵教授家鄉有一口古井,井旁有「半拉子」石護欄,老人們稱它為井床。常教授在井床望過月亮,發現月光照在井邊沒有滲完的一窪窪淺水,真如霜色。所以,他認為「靜夜思」是李白坐在井床上寫的〈2012年3月11日世界日報,上下古今,常書偵:我做大學教授〉。

常教授的解釋使我滿意,因我家鄉及縣城也有似他所述,鑿於秦朝的古井,用青剛石砌

成。石護欄寬四、五吋,高約一尺。地面比站腳石稍低,不平,時有積水。石護欄防止人畜衝入井中,其次,拉水桶上來時,將水桶先暫停在石護欄上,因而叫「半拉子」。

明末山東著名詩人在山東曲阜挑戰喜歡改詩的東北著名詩人,論詩打擂臺:山東詩人請東北詩人修改李白的「靜夜思」,東北詩人雲,「靜夜思」,無懈可擊。山東詩人雲:「床前明月

光」,應改為「窗前明月光」。東北詩人雲:「床」是指「胡床」。胡人慣於在馬背上帶著可以折疊的椅子,又叫「馬紮」。「靜夜思」是李白坐在「馬紮」上,在胡城寫成的〈2012年8月30日,華盛頓新聞C02,楊寄:活報劇--趣談改詩〉。這是讀詩困惑之一。

時屆中秋,國人多在室外飲酒賞月。如「床前明月光」改為「窗外明月光」,不是更確實嗎?詩人寫詩隨景遇、憑靈感,用字取對仗及押韻,以美為佳。讀者讀詩詞最好以悅心讚美為主,莫用科學頭腦來咬文嚼字,自找煩惱。

閱報紮記--解讀詩詞事不易 葉續源

“九一八”使我們的國恥日,1931 年 9 月 18日日本侵略中國東北三省,殺害我們的同胞,這個慘絕人寰血的教訓,中國人會永遠記住。

日本帝國主義,不要一錯再錯,應“懸崖勒馬”馬上停止侵佔釣魚台,還我釣魚台。

今年五月在北京由全國台聯(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舉辦的第二屆臺胞論壇,我已呼籲兩岸應聯合共同保釣,共同保衛南海,希望兩岸領導人能共同發表聲明“釣魚台與南海群島系我中華民族固有的領土,不容許任何國家掠奪或佔領”,兩岸團結在一起,讓世界所有的國

家知道“中國人不能欺侮的”我們支持九月七日香港保釣船七位英勇的中國人,在日本政府船艦的阻擾下,仍奮不顧身登上釣魚台,插上國旗宣誓中華民族主權義行,我們對最近“萬船齊發”在浙江福建和香港的愛國同胞,保釣維護主權的義行更是由衷的敬佩。

呼籲全世界的中國人,抵制日貨不買日貨。?日本人放言:我們不會向兩個國家道歉: 一個是韓國,另一個是中國. 因為在中國隨處可見日本電器,手機,汽車,而在韓國街上你不會看到一輛日本汽車.日本松下有一位高官說:

不管我們如何努力,韓國人也不會買我們的產品,但就算我們永遠不向中國人道歉,中國人照樣會買我們的產品. 如果我們每買1百元日貨,就給日本送5元錢購釣魚島,多造10顆子彈,多印8頁教科書.如果你買日本汽車,將來開上中國街頭的日本坦克就是你造的; 如果你買日本櫥具,將來射穿同胞頭顱的子彈就是你造的; 如果你買日本電視音響,將來就會在戰地喇叭中聽到同胞被殺的哀鳴! 但如果中國人1個月不買日貨,日本將有數千家企業面臨破產!現在東海和南海局勢十分嚴峻,我們中國同胞要團結起來,共同抵制日貨,抗議日本政府的違法購島行為!

梁義大九一八 日本侵華 有感

梁義大會中發表敢言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