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 3 - smrb.smnet.com.cnsmrb.smnet.com.cn/pc/layout/attachment/202004/23/ad5be337-cc6…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版权声明:三明日报拥有三明日报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三明日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3B夕阳红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曾 婷 smrbzt 2005@163.com视觉编辑:吴光涵

夕阳特稿

对弈者,乐在棋中,读书阅报者,乐在书报中。

我年近古稀,自己觉得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唯能弥补的就是学习:看报、读书、上网,收看电视。我家里订有数种报刊,还经常到三明市图书馆看报纸、阅读杂志。遨游书林报海,受益匪浅,天天都能获得新信息,天天都能寻到新感觉。

三明市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六楼阅览大厅宽敞明亮,一排排双面藏书架间隔有距,各类书刊琳琅满目,报架上摆满全国各地各类报纸,让读者一饱眼福。几年来,我成了市图书馆的常客,每当我步入阅览厅时,都有一个美好的期待——期待在阅读中获得新的信息、新的观念、新的变化、新的时尚、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时代语言。

阅报不同于看电视。电视里,好的片段、精彩对话,老年人往往记不住也留不住。阅报却可以有时时“回放之乐”,读罢一篇好文章,不仅可以反复地品味、做笔记,还可以用手机拍照,编辑成集,想看时回放重复,如品陈酿,那韵味极其悠长。这种精神的满足,是非嗜报者无法品味得到的。

阅报之乐,首先乐在阅题目。看到一个好的题目,就如同找到了一个好的话题,可以激发出自己深入阅读和参与讨论的兴奋点。阅报之乐,还乐在深入思考。国际、国内、社会、家庭、人生,都是我关注的重点。“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样,老友们在一起闲聊

时,也有了丰富的内容,海阔天空,谈得特别来劲,写起文章,也能集思广益,得心应手。退休后,我写了一些文字,先后在各省市各种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几百篇。

或许有人说,阅报有乐,读书不亦有乐趣吗?是的,读书如品一桌盛宴,而阅报品的就是时令蔬菜了。时令蔬菜是绿色食品,新鲜果瓜,清新爽口。当日的新闻,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还有新出台的政策、法律、条例等,都是很“前沿”的信息,带来“前沿”的理念。

我想,身为白发老人,也要“与时俱进”,否则,日久天长耳聋眼花,做了个“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要被时代淘汰的。退休后,我偶尔也发挥一点余热,区人大常委会,原工作单位关工委、老体协等有时派我一点差使:如搞点调查研究,参加一些座谈会,约我写文章等等,这些都是促进我学习的外在因素。有人说我人虽老,记忆力还好,思想不算“土”。我说,这是从学习中得来的,人的大脑用则进,不用则退,信息社会能使人“返老还童”。

读报刊杂志,就像交上了许许多多良师益友。读作家专栏上的好文章,如同交上了文友、聊友。读生活类的文章,如同交上了美食家、生活顾问、导游、钓友、棋友、花卉之友。有了这些良师益友,我的退休生活就不会枯燥无味了。若是遇到有感触之事,来一段“有感而发”,待文章见了报,又有了“见报之乐”。老来多阅读,乐在书报中,也乐在心中。

老来乐在阅读中●王少鉴

年岁大了,退休赋闲在家,接触社会和外面的信息较少,自觉思想跟不上潮流,读书跟不上节奏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书,为寻一条捷径,我请来女儿给我当“导读”——由她给我推荐阅读。

女儿从小喜欢读书,也爱买书。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以至家里两个大书柜都被塞得满满的。我虽然也爱看书买书,可很多时候并不能静下心来阅读,往往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特别是前些年,陷于事务中、忙碌中、应酬中,未免浮躁,一年到头读不了几本书,甚至有的书买回来没翻几页便束之高阁,封存在了岁月的尘埃里了,想来惭愧。

女儿大学读的是新闻学专业,毕业后也步我后尘,从事宣传工作,和文字打交道。我们爷俩除了工作性质有交集,还有个共同的兴趣点,都喜欢看文史哲之类的书籍。有一次她上班后,我收拾房间,看到她床头摆着一套《长安二十四时辰》。70万字的作品,居然只描写一天之中发生的故事?我颇感好奇,

随手翻看几眼,竟一下子被它所吸引。这本书情节曲折反转,阴谋里连环着阴谋,偶然中蕴藏着必然,故事跌宕起伏,看似意料之外,回味起来又都在情理之中。既有政治、官场、权术、阴谋,又有悬疑、推理、武侠、战争,还有爱恨情仇、域外风情……社会元素齐全,层层抽丝剥茧,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大呼过瘾。只用两天时间,我便读完了这本书。这在我读书史上,是极其少有的。

女儿见我爱读她买的书,也很高兴,接着又向我推荐了她刚刚读完的《巨人的陨落》。这本书,号称横扫欧美16国排行榜。看了这样的介绍,我充满期待地阅读起来。这是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小说,我虽然偶尔看一些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可对世界历史并不算深入了解,加之外国人的名字生涩难记,经常看着看着便搞不清了角色关系,只得回过头来再捋一遍。我艰难地阅读着,随着剧情的展开,逐渐走入那段时间的长河,一幕幕历史的画卷如情景再现般在眼前呈现开来。这本书我用了10多天才“啃”完,不过收获颇多。

看我认真读她推荐的书,女儿颇有成就感。这以后,她读后觉得不错的书,就推荐给我,还会提前向我交待这本书的故事梗概,以及她的阅读体会。有了女儿荐书,我也不用为找不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而苦恼了,退休生活更加充实。为给我当好导读,女儿的读书热情也更高了,往往先读好几本书后,才能给我“淘”出一本,我们全家读书的风气愈加浓厚了。

女儿给我当导读

●刘明礼

夕阳感悟推荐理由:饮食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

健康,本书从抗衰、健脑、健脾养胃、润肺益肾、降脂降压等养生功效入手,为老年人精选300 多道食谱,详解其原料及制作过程,详细分析每一道菜的营养与功效,让老年人吃得健康,吃得长寿。

作者简介:甘智荣,中国烹饪大师、

中国雕刻大师,从事烹饪工作20 多年,出版专业热菜、冷菜、围边、雕刻等书籍和教学光碟三十多套,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本报记者 曾 婷 辑)

世界读书日送给老年人的书单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市图书馆推荐了一份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书单,有兴趣的老年读者,不妨看一看。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浴火重生”

“重整旧河山”“奠基立业 ”“走自己的路”“曲折中前进”“历史大转折”“世纪跨越”“科学发展”“筑梦中国”和“奋进新时代”共十编,选取了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等近二百个历史瞬间,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中国七十年来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宏伟画卷。

推荐理由:本书采用融宏大于细微

的叙事办法,见微知著,易于老年读者认知和接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走过的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已经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并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内容简介:在这部书中,霍金带领读

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像,描述了高深的宇宙学理论,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粒子、反物质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还引发我们对人类命运、社会构建、个人意识境界等方面的思考。此书已经被译成 40多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国。

作者简介:斯蒂芬·威廉·霍金(Ste-

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2018 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1963年,霍金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但他仍然醉心研究,先后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条件的量子宇宙论,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重要一步。

内容简介:传统手艺隐身于街头巷

陌,却并未缺席每一次文化的演进,并因手艺人的不懈改进而历久弥新。伴随三百余幅精美图片,读者看到这些或大或小的手艺物件在手艺人手中经历的一道道工序,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延续着技艺,融会了巧思,凝结了愿望,拥有了灵魂。从手艺人的故事中,可以了解中国手工艺行业现状,看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引发读者思考:如何保护好传统文化,让它们的生命之火继续温暖后代。

《大国记忆:新中国七十年经典瞬间》(刘金田 编)

《时间简史》(斯蒂芬·威廉·霍金 著)

《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罗易成 著)

《老年人养生这样吃最好》(甘智荣 著)

最是书香能致远 ●周文静 摄

年过七旬,我觉得身体各项机能确实大不如从前,但用不着悲秋,因为读书有味身忘老啊!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把读书看作养生一法,曾有诗曰

“读书有味身忘老。”他活了85岁,写诗近万首。他把书房名之 为 “ 书 巢 ” , 并 撰 一 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读书确是老年人怡情养性的妙法,我在书中读 到 杜 牧 “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刘禹锡“秋日胜春朝”,曹孟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响彻千年的声音,都是在鼓舞我们人老心不老。不由得又让我联想起毛主席著名诗句“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读书有味,味是利国利民悦己的雅味。书读多了,知识丰富了,修养提高了,人的气质也就不同。苏东坡“腹有诗

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 。白居易活了 75 岁,贺知章活了 86 岁 , 大 凡 古 代 高 寿 作家,晚年都是读书不辍,而且越读越有味,还觉得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陆游晚年写的 《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体现了这个意

思。他们得以长寿,固然有诸多因素,而坚持读书求乐也是其中一个不容轻忽的原因。能从书中读出了“真味”,自然忘了“老”,忘了“病”。

高龄,是生命的高处。不必叹息“年纪大了”,退休多年来,我以读书为乐,精神振作,人也有了活力。我读着古人诗句,走进天高云淡,走进秋高气爽,真正体验“读书有味身忘老”,好难得的年高、秋高、天高!

读书有味身忘老●徐榴珍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