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疫情之下 那些老年人的爱情 - epaper.hehechengde.cnepaper.hehechengde.cn/.../WB1320200320C_1.pdf · 整个春天的田地。大人们被迷人的气息引诱了采摘花

老年生活 13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值班主任值班主任 王海霞王海霞 责编责编 朱娜朱娜 王磊王磊

老有所悟

聚焦

孙爷爷有老年痴呆病史,一直住在杭州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老伴黄奶奶则住在医院老年病科。

往常,一到每天下午 2 点到 3点的重症监护室探视时间段,黄奶奶就会带上老爷子爱吃的猕猴桃准时出现,喂老伴吃点水果,写字交流,寒暄一下各自的情况。

每次探视结束,孙爷爷情绪都特别稳定。在医护们的眼中,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可这段时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这唯一的一小时探视时间也取消了。每天,黄奶奶依旧准点出现在重症监护室大门口,拿出一份猕猴桃交给护士。不同的是,上面多放了一张纸,奶奶将想说的话都写在了上面。

“ 亲 爱 的 老 伴 :这 两 天 还 好

吗?咱们很幸运碰到好医生、好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现在你主要是肺咳、痰多,这是多年的病了,配合治疗会好的。我在13楼等你。”

“亲爱的老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老伴,借古人名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妻望您要安心治病,别烦躁,保持体力可以增强免疫力。亲爱的老伴,加油!”

每天拿到信,老爷子都看得很认真,读完后小心翼翼将信纸折好,攥在手心,生怕丢了,这一连串动作看似笨拙,这份情意却弥足珍贵。

看到黄奶奶这两天写来的“情书”,喃喃细语暖化了医护们。孙爷爷也不忘提笔回信,嘱咐老伴:

“你太累了,快回去休息吧,我也回去,明天我们再见。”

疫情期间取消探视奶奶每天给ICU里的老伴写情书

疫情之下那些老年人的爱情

爱情最美好的样子是什么?《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有一句话:爱就是全部,起于爱情,终于爱情。

疫情笼罩下,病毒被隔离了,但爱无法隔离。在这特殊的时期,我们也被一个个老年人的爱情故事所感动着……

在火神山重症监护室,护士孙青照顾的一位老爷爷虽说话不便,心里却时刻挂念着老伴儿的健康。

护士帮忙拨通了老伴的电话,两人相互关心打气。幽默乐观的

“话唠”奶奶金句不断,一边鼓励着爷爷,一边也会开玩笑吐槽对方,连一旁的护士都笑翻了。“我就叫你小青吧”,奶奶一上来就特别热情,虽然听错了护士孙青的名字,但一句“小青”立刻拉近了距离。

老爷爷说话比较吃力,但还是心系老伴儿的健康状况。老奶奶

用自己“过来人”的经验,不断鼓励爷爷:“你就努力一把,好不好!”爷爷说累了,奶奶赶紧让护士别让他说了,“我听懂了”,接着还不忘吐槽一句“我听着也累”。

奶奶接着跟小青聊天,谈起和爷爷一起闯过这次难关:“没想到我们还能在人间相见!”

一句话让人泪目。但转而画风一变,奶奶突然唱起歌来,乐观的歌声逗得护士笑个不停。

网友纷纷留言:“太可爱了”“神仙爱情”……

火神山的金婚“痴情爷爷”和“话唠奶奶”

79 岁的谢伯友和 75 岁的老伴袁彩华,1月24日双双确诊患有新冠肺炎。1月27日,谢伯友病情恶化。2 月 2 日,袁彩华也住进了ICU,老两口就此分开。

这对老夫妻自结婚以来,从未像现在这样分离这么长时间。袁彩华痊愈出院后,激动地说:“我想拥抱他!”

在医院里,夫妻俩一个26床一个 29 床,相隔一扇门却难以相见。

他们只能拜托医护人员,用手机视频相互鼓励,此外,他们还嘱托医护人员,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对方。

前不久,在湖南辰溪县人民医院,双双痊愈的老夫妻终于在病房相聚。谢伯友捧着鲜花对老伴说:

“几十年不容易,我们又逃过一劫,我们还要活 20 年!”袁彩华激动地抓着老伴的手:“我们不分开,我们永远不分开!”

古稀夫妻:我们还要一起活20年!

最近,许多城市的公园陆续恢复开放,冬春交际时节,公园中的花草就像用诗来呼唤春天。

我这个老太婆也接近两个月没有去公园走走了,从餐桌到大门,从客厅到卧室……相信全国许多老人跟我一样宅居生活只有这几步。直到全国许多城市防控形势向好,奔跑的身影开始出现在嫩绿的树林中,啼血的杜鹃也开始绽放在鲜红的迎春花中,让这个非常时期的春光充满温度和力量,树的绿意和花事在天地间闪耀着。微信朋友圈亲朋好友疯狂刷屏,让我这位老人也忍不住想去公园看看。

公园碧绿的河浪,调色盘般映照着河岸边新绿的柳树,近看嫩芽浅黄,细叶没有裁出,但远望,已是

“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了。健身步道两旁,红粉白三色的梅花怒放千万朵。小桥旁各色玉兰花怒放,姹紫嫣红,好不热闹。不时跃入眼帘的海棠,“花如剪彩层层见,枝似轻丝袅袅垂。”还有竹外桃树,淡红色的三两枝花簇,开得也不甘示弱。看起来像是那年我在武汉大学欣赏的樱树,都载满鲜花兀自招摇着,也不管有没有人来看。偶尔竖立其间的山茶花,从冬天开到春天,绿丛又放数枝红,富有韧性地繁盛着……花和树汇成了一曲春光的交响乐,身边经过的老人,虽然戴着口罩闻不到味道,但却像闻到味道那样开心。

这样的情景,让我好像回到了春天的老家。记忆中,农村房前屋后长着许多高大的槐树。逢春绿叶挂满串串雪白的花铃铛,散发馥郁香气,弥漫村庄乃至整个春天的田地。大人们被迷人的气息引诱了采摘花朵,化为餐桌佳肴。小孩总是不喜欢吃,等到离家后,再也吃不到才明白时令味道是如此珍贵,每年春天都让我怀恋。还有记忆中的树,有些不好闻,但每棵树都有自己的个性,亦如春天等待着知己的到来。记事中的春天还有吃不尽的香椿头,嫩脆清香。炒鸡蛋,腌制,都是难得一吃的美味。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能回老家,再吃上新鲜的香椿头……其实,花草树木都很普通,但它们依然日复一日地顽强守在那儿扎根,就像此时此刻,它们勇敢地打破了冬季的沉闷,点燃起春天的希望。

我看到许多老人都在拍带香气的照片,有一位老人甚至在直播,说要把自拍照片寄给武汉城里的人们,共同期待春暖花开!另一位老人用诗朗诵:让翠绿花枝的花朵,替代那头戴黑冠的病毒,在武汉人心中,开出一朵朵春天的花,露出温暖的微笑!灾难面前,老人们就像我身边的每一棵树,它们无声无息地站立着,平静得似乎让人忘却它们的存在。然而,当春天的口哨响起,它们就会齐心协力,就像老人们也给湖北和武汉捐钱捐物,突然之间迸发出整个春天的光芒。公园的叶子绿了,花儿开了,老人虽老,但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疫还在持续,战斗尚未结束,诗人们依然在场,春光也正在铺展。盼战疫结束后,所有的人都像我的家人邻居一样熟悉,仍然像我路过的这一棵棵春光里的普通的树,呼唤着春的到来。

走出家门 不负春光●徐招治

还记得2020年2月23日晚,一则急寻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的消息在网上热传吗?

发文者名叫韩时珺,是天文学家韩天芑的孙女。经浙大二院医护团队20个日夜的治疗和护理,近日98岁浙江籍天文学泰斗韩天芑及85岁夫人已治愈待出院。

1953 年底,我国开始使用进 口 的 仪器 ——威尔特 T4 全能经纬仪,为黄河进行一等天文测量。年仅30岁的韩天芑参加了这项作业。

期间,韩天芑根据科学的设想,悄悄地试用适于全能经纬仪的简化计算公式,使复杂的劳动变成简单的作业,工效提高了5 倍多。他使用的简化公式,也很快得到国家测绘总局的肯定,被编进“天文测量细则”中。

黄河天文测量任务完成后,韩天芑也似一颗新星,闪耀出光辉。上世纪 50 年代末期,他提出了T4全能经纬仅利用接触测微器按双星等高法(即“金格尔法”)测时的方法,实现天文测时的半自动化记录,大大地提高了测时的精度,被天文界称为“中国的金格尔法”。这项科研成果,一直为我国测绘部门用作施测高精度天文坐标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期间,韩天芑还组织编算了我国大地天文测量的2628颗恒星平位置表、金格尔星对表、天文基本点测定的最优技术方案等,为天文界专家所注目。

1960年5月,韩天芑担任了组长,接到了向“世界屋脊”进军的通知,去青藏高原进行天文测量,填补我国天文测量史上的一项空白,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做贡献。

事业,是人生交响乐的主旋律。1962年底,韩天芑又投入了新的战斗——负责筹建武昌时辰站。

准确的世界时,是测定地面经度和方位角所必需的基本依据,而经度和方位角的测定是大地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精密地图的编制、国防军事测绘、边界线的测定、矿山勘探、水利资源的开发、远程航空与航海、人造卫星的观测等都需要有准确的世界时。因此,筹建武昌时辰站,对我国提高世界时的授时工作,有着重大的实用价值。韩天芑接受任务后,查阅分析了中外许多有关资料,房子的设计、施工队伍的选择。购买重要器材等工作,他都参加研究,尽可能地为国家节约。他说:“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作为科技工作者,处处事事应考虑如何把国家的每一分钱用好。”

多年天文测时、用钟守时、以无线电讯号播出、授时台收录时号的实践证明,武昌时辰站达到了国内第一流水平。韩天芑还利用武昌时辰站,从事我国综合时号改正楼、地球自转等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在星表系统差中应计入固体潮效应的改正,为我国综合时刻系统的建立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贡献。1980年,我国国际地球自转联测,武昌时辰站与国内其他天文台的经典光学仪器的观测精度达到了国际最好水平,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韩天芑一生清贫节俭,80 多岁还能思路清晰做研究,他改变了新中国的测时方法,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建立起第一个测量点,被业内同行称为“巧摘天星的人”,“泰斗”称谓当之无愧!

韩天芑:巧摘天星的人

老年榜样

本报综合整理

今年 2 月,101 岁的周爷爷(化姓)刚过完自己的生日,就被查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虽是轻症感染,但考虑到他是高龄老人,风险较普通人高,2月25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接收他住院治疗。

护士长李徕说,老人在住院期间最常说的话是:“不麻烦你们,我自己来。”起初,考虑到周爷爷是高龄老人,医生护士对他的生活格外关照,后来,他们发现周

爷爷不仅自己吃饭、倒水、洗漱动作麻利,有时甚至要拎着开水瓶自己去水房打水,不过都被医护人员在半路拦截下来,帮着他做,而老人总说:“我自己可以的,你们忙。”医护人员还给老人“开小灶”,他可以每天在护士站打电话,和家人说说话。

他每天坚持锻炼,常和医护人员说起家里还有 92 岁的老婆等着他回去照顾,他得快点好起来。

101岁患者出院:家里还有90多岁的老婆等我照顾呢

谢伯友捧着鲜花和老伴深情告白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