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关注开学日

    花絮

    B 有奖报料 968820都市新闻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责编:李隽斌 美编:江 龙 厦门网 www.xmnn.cn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XIAMEN DAILY

    关注

    新老师苦练“内功”

    今年23岁的肖乐豪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去年通过校招,成为厦门实验小学的新老师。

    “这是我的第一个职业。”肖乐豪说,原本今年要先到校实习,却因疫情只能待在家中,直到今年6月他才正式到校实习。

    肖乐豪待在家里并没闲着,他研究当班主任如何做好管理,认真钻研学科素养方面的书,在家苦练板书。“这些都是基本功,必须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和提升一下。”肖乐豪说,开学前,他早早地进入角色,给学生们做防疫材料收集,还参加了学校德育处组织的新老师培训。

    “自己刚刚从学生变成老师,会更懂得去和学生交流。”肖乐豪告诉记者,他会关注班级的每名孩子,对他们倾情付出。昨天,实验小学的14名新老师首次集体和学生见面。肖乐豪说,孩子们给予的掌声,让他有种使命感,“我要做好孩子们学习和人生轨道上的领路人!”

    家长更重视放下手机陪读

    “与往届的新生相比,今年的一年级新生表现得更大方、更有礼貌。”园南小学一年一班班主任庄金珍说,经过疫情防控期间的超长假期,她本以为这批新生上学会比较抗拒,没想到,他们不仅很适应校园环境,而且在学习方面很有专注力和自制力。她认为,这与家长的学前教育有很大关系。

    新生孙羿宸的妈妈说:“开学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孩子约定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我们互相监督,时间一长,孩子渐渐喜欢上了阅读。”

    今年以来,孩子们在校时间很短,为了让孩子在假期也能保持一定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更加重视家庭教育。有家长表示,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自己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多陪伴,并且制订假期计划。

    还有家长说,除了家庭教育外,今年暑期还送孩子上辅导班,让孩子能够更快地适应开学后的生活。家长陈欣艺说:“孩子上完幼小衔接班,效果还不错,专注力有了一定提升。”

    本报记者邬秀君黄琬钧

    新学期,不少新老师走上岗位。不少家长都很关注,这些新老师能担起重任吗?昨日,记者走访发现,为了迎接新学期,新老师苦练“内功”,而家长普遍比以前更加重视学前教育。

    集美区实验小学

    迎来首批学生本报讯(记者 应洁)昨日,

    集美区一所新开办的小学——集美区实验小学迎来首批326名学生。集美区实验小学位于集美新城核心区、靠近软件园三期,项目在工程建设阶段名为集美新城亭北小学,今年3月正式命名为集美区实验小学。这是一所区属公办校,毗邻还在建设中的厦门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诚毅幼儿园亭北分园。

    作为集美新城重要的教育配套,该校于2018年5月动工,总用地面积337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8250平方米,规划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每个年段10个班级,未来将成为集美区最大的一所小学。它还是集美区硬件设施最好的小学之一,不仅有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图书馆、足球场,还有书院、画苑、烹饪室、手工教室、合唱教室等功能教室。

    敦实楼、嘉实楼、雅实楼、博实楼……学校的建筑秉承嘉庚风格,并且每栋楼的名字都带有

    “实”字。校长叶秀萍说,这与学校“立志崇实”的校训相呼应。叶秀萍原先是曾营小学的校长,而曾营小学被称为集美教育界的

    “黄埔军校”,近年来先后为全区输送了20多名校长。她介绍,学校的首届师资团队来自区内8所学校,每位老师教龄都在6年以上,老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助力这所新校“扎牢根基”。

    新教材新中考新高考“三新学年”开启■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昨日同步开学 ■新的学年新意十足,多项改革上路

    集美区实验小学迎来首批学生集美区实验小学迎来首批学生。。((通讯员通讯员 林志杰林志杰 摄摄))

    考100分、反超学霸、长高减肥、更有力气帮老师搬东西……

    小目标妥妥的,加油吧“后浪”!

    一年级新生个头高足球队苗子多

    昨日,记者在园南小学看到,一年级新生身高普遍不低。

    园南小学足球队的负责老师唐晓贤说,今年新生的个子普遍比往年更高了。“身高是我们挑选足球队队员的标准之一,一年级男生的身高达到 130 厘米,算是比较好的苗子。”唐晓贤说,往年这么高的孩子不超过 5 个,今年大概有15个,是往年的3倍。

    根据国家卫健委 2018 年发布的《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身高发育水平分成5个等级: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我国7岁男童的身高大于 131.47 厘米,属于中上等水平。 本报记者黄琬钧

    家长收走智能机给孩子配老人机

    今秋升入初三的部分学生和家长,在开学第一天就感受到中考的压力。

    金鸡亭中学初三年9班的班长庄乐颖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为中考做准备,她在开学后主动请家长收走平板电脑,还请父母为平板电脑设密码,协助她自律。

    在其他学校,也有家长主动限制孩子在家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或者只给孩子配备只有通话、短信功能的“老人机”。

    本报记者 赵张昀

    昨日上午,园南小学的教学楼前布置着6块榕树形状的展示板,学生们拿着一张张树叶形状的便笺,贴在属于各自年级的“榕树”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入校,“榕树”逐渐茂盛起来。

    “树叶”上写着孩子们新学年的小目标、小心愿。大多数孩子的愿望都很务实,例如,想考100分、成绩进步、长高、减肥等。

    当然,也有学生写下了不寻常的愿望。五年

    级的小周同学在“树叶”上写着:想通过努力反超“学霸”,得到一张“爸爸妈妈一个月免打券”;有的学生的愿望很暖心,二年级一名学生写下:我xī望力气大一点,这yàng就能bāng老师bān东西了。

    “让孩子们把愿望贴上‘榕树’,是希望他们在新学年有新目标、有新面貌。我们的活动主题是

    ‘向上生长 绿意前行’。”园南小学杨婉娥老师说。

    金鸡亭中学初二年开学式的主题是“和谐亲子关系”,初二年5班的学生们排演一段父母与孩子之间常有的矛盾,用冲突的发生与化解作为情景剧,诠释这个主题。

    “作业写到这么晚,手机还是得没收,补习班还是要去上。”“母亲”话音刚落,“儿子”赌气地将书包往地上一扔。教室里一瞬间鸦雀无声。

    但令人暖心的情节随后发生了:“母亲”难过

    地坐在台阶上睡着了,“儿子”悄悄走上前,为“母亲”披上了外套,两人的关系也缓和了下来。这时,全班掌声雷动。

    “我们选择一段很多家庭都会发生的情景,非常真实地展现亲子关系的变化,虽然看上去是不愉快的冲突,但情感得到了沟通和加深。”情景剧编剧是叶文熙同学,他告诉记者,该剧是想表达孩子对父母的理解,以及藏在内心深处对父母的爱。

    昨天,厦门实验小学请来95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王湘生。王湘生讲述了自己13岁参军,和战友们为抗战胜利奋不顾身的故事,让学生深深感动。

    五年级六班的林晨涵同学说,王爷爷的经历让她明白正是当年这样一大批为国家奋斗和奉献的人,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前辈的期望,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德育处主任李静说,围绕爱国、文明、疫

    情防控等关键词,学校以“文明素养齐践行,爱国精神共传承”为主题,举行这样一场开学式。

    记者走访了湖里实验小学一年级多个班级,发现新生们在开学第一天都充满新鲜感。一年五班的数学老师吕炜挺说,开学前几天,老师们就开展家访,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提前认识了老师,等到正式开学时,新生们到校后情绪更加稳定,不仅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而且和其他同学交朋友。

    成绩进步,反超“学霸”,学生们写下新学年的愿望;用情景剧表演亲子矛盾,让大家从旁观者视角感受父母的爱……昨日,厦门实验小学、园南小学、湖里实验小学、金鸡亭中学等学校以不同的开学式来开启新学年。

    愿望贴上“榕树” 有人想反超“学霸”现场1

    真实还原亲子矛盾 演情景剧表达爱现场2

    九旬老兵讲述抗战故事 学生深受触动现场3

    文/本报记者 邬秀君 赵张昀黄琬钧 卢 琛

    相关

    ▲园南小学的学生将愿望卡贴在“榕树”上。(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海沧天心岛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海沧天心岛小学 供图)

    ▲五缘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参加户外活动。(五缘第二实验幼儿园 供图)

    ▲演武小学为一年级新生设置专属通道,每名新生都可以通过转盘开启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演武小学 供图)

    大同小学的学生入校时跨过“不安”,快乐迈入新学年。(大同小学 供图)

    本报讯(记者 佘峥)昨日,我市中小学、幼儿园齐刷刷地开学了!经历了上学期八次开学后,今秋新学期各年级开学的这种“齐步走”,弥足珍贵。

    上学期,因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实行不同年级不同时间开学,总共有八次开学,前后持续两个多月。

    昨天的开学,虽然校门口还在测量体温,大多数学校还没有让学生摘口罩,但是,学校起码一起开学了。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家长在欢呼,有人留言:请务必上到寒假。

    不过,新的学年并不轻松,充满了各种改革,是一个“三新学年”——新教材、新中考、新高考。

    新教材 体现课程改革主要方向

    从今年秋季开始,福建省新高一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用大白话说,新高一的课本统统换了。

    本学年之前的普通高中所用的教材,是从2006年开始使用且根据教育部2003年版课程标准编写的。今年秋季要使用的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编写的。用官方的话来说,高中新课程更加注重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真正把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化到教材框架和具体的内容设计当中。

    福建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厦门一中教师钟斌昨天说,新的语文教材,改变了传统组织和实施方式——过去的语文教材是按照文体分单元,例如,第一单元是诗歌,现在是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来分单元,总之,

    “太不一样”。

    新中考 总分从650分变为800分

    今年新初三将迎来新中考。新中考主要有以下这些变化:中考总分

    将从过去的650分变为现在的800分;地理、生物和历史各以30分计入总分,在此之前,这三个学科只算等级,不计入中考总分;中考英

    语需要口试,不过没有计入总分。

    新高考 不分文理变为“3+1+2”模式

    今年新高三将迎来新高考。新高考简称为“3+1+2”模式,其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1”指的是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指的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

    “新高考”的特点包括以下内容:不分文理,表现在数学没有文科卷或者理科卷;考试时间从现在两天,可能会延长到四天;除了语文、数学、外语是全国统一命题,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都是福建省自行命题。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