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12 文摘 - szb.northnews.cnszb.northnews.cn/nmgrb/resfile/2018-03-15/12/nmgrb2018031512.pdf · 开架销售招来“第三只手”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店选择开架 方式销售商品,人们慢慢接受了这种

超市最初叫自选商场

北京最早的超市是上世纪 80年代兴建的,不过,那时候并不叫作超市或者便利店,而叫自选商场。

自选商场是从1982年开始的,办起后的自选商场破除了以往封闭式的售货方式,实行顾客自选,为群众所欢迎。

此后,自选商场快速发展。1983年,自选商场以主营副食、食品者居多。1984年,新增8家自选商场,开始有了独到的特点:一商、粮食、水产以及农村公社一齐上,发挥了各自优势,拓宽了经营范围。这些部门的商品各异,调剂货源也有便利条件,使自选商场的主营品种各有所长,如有的经营百货、粮油食品,有的经营蔬菜、水产品,适应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例如西四百货自选市场,经营家用电器、床上用品、皮革制品等六大类总计1800余种商品,这些商品挑选性强,过去顾客只能隔着柜台买,现在可以自己随意挑选了。

除了方便顾客挑选,自选商场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减少了调拨环节,使上市商品早、鲜、好。

为适应全国城乡市场愈发繁荣兴旺的形势,1985年,商业部明确提出加快商业设施建设,要求城市商业服务网点的建设纳入市政建设规划,大中城市要搞一些自选商店等。

货仓式商场掀起“客隆”风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个奇怪而

有趣的现象出现了。1995年 6月起,北京古城东南西

北四角,不约而同诞生几家名叫“客隆”的商场。实际上,“客隆”商场是一种起源于国外的货仓式商场。北京最早的“客隆”商场是1994年 9月 30日在双榆树南里二区7号楼地下室诞生的,不过,这家由5名自然人集资30万元办起的货仓式商场并没有用“客隆”

这个名字,而是起了个中国味十足的雅号:顺天府。

当年,人们走进这家210平方米、又像防空洞又像仓库的商场,真是耳目一新。五六个商品区内摆放着一个个简陋的铁架子,商品就那样无遮无拦地放在上面,让顾客自由挑选。而且,这家商场有个最大优点:东西真是太便宜了!

那两年开业的货仓式商场大都打出了“平价”“十点利”的招牌。所谓

“平价”,大致是说同样的商品比别的商店便宜。至于“十点利”,则是向顾客表明,商场进货后零售只加10%的利润。有了这些诱人的字眼儿,货仓式商场增添了许多吸引力。

在货仓式商场刚走红的时候,北京市商委曾将其作为一种“业态”来研究。尽管这种“业态”良莠不齐,一些盲目而上的货仓店开业没多久便已岌岌可危,但不可否认,货仓式商场曾给北京的零售业带来一场革命,它在平抑市场物价、方便百姓购物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开架销售招来“第三只手”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店选择开架方式销售商品,人们慢慢接受了这种经营方式。然而,商品失窃现象也在激增,“第三只手”令经营者们非常恼火。

频繁发生失窃的超市,平均月损失在1000元至4000元之间。失窃货物大到价值万元以上的裘皮服装、金银首饰,小到几角钱的钮扣、针线,种

类繁多几乎无所不包。有的盗窃团伙把偷开架商品当成“专项业务”,把偷的鸡大腿、西装鸡、冻虾仁等冷冻商品卖给一些个体饭馆。

那阵子,失窃问题严重困扰着开架售货的商场。开架商场想出各种办法防止盗窃。有的在货架拐角处设一高凳,时刻有售货员居高临下监视顾客的一举一动。购物存包也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

世界最大连锁便利店进京

进入新世纪,北京老百姓家门口出现了类似小型超市的便利店。便利店的商圈范围一般不超过500米,主要顾客群步行5分钟至7分钟就能到达店面。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便利,但销售的商品比一般超市要贵一些。早在2001年,中国连锁协会就预测,便利店是继超市后在中国发展最快的零售商业业态,当时,世界上一些知名便利店都在准备进入中国市场。

2004年 4月,世界最大连锁便利店“7-11”进京,可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7-11”项目总投资额高达7000万美元,是 2003年市商务局引进的重点外商投资项目,也是商务部首次批准的外资便利店项目。北京的

“7-11”以盒饭、饭团、配餐等快餐食品为中心,逐步开发自家独特商品。

科技改变生活。如今,一批精明的商家瞄准懒人们的购物需求,将无人便利店开进了办公楼,其中多数是以低成本的开放式无人自助货架形式出现。 (据《北京日报》)

■往事

开架售货的方式源自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自选商场,从那时起,顾客买东西逐渐不用再隔着柜台找售货员取,而是自己拿、自己挑了。

开架售货这样走进百姓生活开架售货这样走进百姓生活

上世纪80 年代,北京市东四北大街的兴华商场设立了服装自选市场。

1994 年,物美翠微店开业。这里原是一家废弃的印刷厂,货架也是用简陋的三角铁拼焊的。

1996 年,北京超市发超市开架售货吸引顾客光临。

研究表明,孤独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感受,而且它还能反作用到人的身体上,引起一些健康问题,比如血压上升,而且可能是永久性地上升。脑科学表明,当人经历心理上的孤独、痛苦时,大脑皮层激活的区域,与他经历肉体上的痛苦时所激活的区域是相同的。

与朋友经常保持联系,是避免孤独的最直接方法。毕竟人是社会性生物,朋友越多,社交关系越密切,孤独感自然就减弱了。还有,不要停下我们的工作学习。

第二个方法就是保持健康。健康状况对人们的孤独感影响很大。当人们生病卧床,无力活动时,与朋友的来往次数就会减少,接触变少了,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老年人的孤独感主要源于身体机能方面。

第三个方法就是调整心理状态。比如心理上的外向程度,有的人孤单时就会感到孤独,而有的人喜欢独处,孤单时反倒感觉很好。要明确自己的社交类型。

(据《百科新说》)

无法避免的孤独

文摘12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执行主编:刘国新 责任编辑:杨丽萍

版式策划:纪安静 制图:安宁

改革重在落实、成在落实,也难在落实;越是困难如山、阻力重重,越需要重点抓好落实

不行动,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不落实,再美好的谋划也只是纸上谈兵。

“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克服形式主义问题”“把责任和工作抓实,越是难度大、见效慢的越要抓在手上”“对不作为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不久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着力抓好改革任务落实”“不断将改革推深做实”,为新一年的改革攻坚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改革40年,一条基本经验是,上与下的同向发力。改革初期的顶层设计,

设计的是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大计,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划定,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历史结合,等等。在此基础上放水养鱼、放手一搏,各地百花齐放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式,让政策、原则落实落地,最终水活鱼活、水大鱼大,中国一派生机勃勃。

时至今日,改革更注重耦合性、协同性,需要的顶层设计不仅是政策、原则,更是四梁八柱的搭建、夯基垒台的建设,是方法、是视野。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上下对称,让各地各部门在改革框架上添砖加瓦,就成了继续推进改革的一个关键。如果说40年前,打开改革的闸门,水流自然就能冲决而出;那么今天改革的势差变小,要思考的是如何抬高地势、开沟通渠,让水流继续向前。正因此,相较于寻找方

向、解放思想之难,落实之难更为凸显。在实践中,或因思想认识不足,或因

既有利益羁绊,或因本领不强掣肘,或因现实条件制约,少数地方“不愿”“不敢”

“不能”推进改革的倾向仍然存在,致使改革措施出现“打滑”“空转”。例如,某地实施旱厕改造工程,统计数据非常好看,但实地调研4个村子后,却发现没有一户改厕。这种实功虚做,消解了改革成果,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大打折扣。俯下身一步紧跟一步行,力避抓而不实、形式主义,才能释放改革红利,为发展按下快进键。

怎样抓好落实、以知促行?注重总结调研、摸清问题病灶,是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90年代,福州市国有企业受制于体制机制弊端,步履维艰。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通过扎实调研,力排众议推动国

企试水股份制改革,为地方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改革航船前行至今日水域,尤须通过聚焦问题、破解难题来释放活力、激发动力。比如,医保实现异地结算,但各地进程不同,如何进一步加快政策落实,保障患者权益?农村生活日新月异,但基层治理、文化建设等依然薄弱,如何通过改革助力乡村振兴?解决类似矛盾问题,依靠的正是更有担当的肩膀、更加高效的作为。“把调查研究突出出来,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摸清摸透,把工作做实做深做好”,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抓出改革实绩。

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好作风,仰赖于认识水平与能力素质的提升,也离不开外在的督导问责。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对改革进行

“三督三察”: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此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也提

出,“改革督察要扩点拓面、究根探底,既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查其果”。现实中,注重发挥督察的正向作用,有利于振奋改革精气神。例如,某地推出“督办APP”,将督办事项、完成时限、责任人、完成情况等全部列出,倒逼工作落实。因面临被约谈、问责的压力,当地干部感慨:“天天都得‘做任务’,走路都变快了。”向不作为现象开刀,抓住典型、严肃问责,有助于进一步凝聚改革力量,推动具体措施走深走实。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风景如此,推进改革也一样。欲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抱有坚定不移、不畏险远的改革意志不可。不弃微末,不舍寸功,着力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我们就一定能激荡改革新气象,成就改革新境界。 (据《人民日报》)

■四十春秋 聚焦问题,促进工作再抓实

■百科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高铁正式投入运营,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高铁已超过 2.5 万公里,3000多辆高速列车日夜在中国大地上穿梭。

1964年,日本在东京奥运会前夕开通高铁,当时他们叫子弹头,时速 200 公里,真是了不得!从那以后,世界各国开始研究高铁,法国1981年有了高铁叫TGV,德国1991年有了高铁叫ICE。

其实我们国家研究高铁还是挺早的,从1990年开始论证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高铁,接着布局高铁研究项目,一直到2002年左右,研制了很多高铁,比如先锋号、中华之星,这些都是时速200公里的高铁。但它们为什么后来都没有投入运营呢?因为高铁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产品,必须非常成熟,而当时我们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都比较弱,这些研制的高铁经常“趴窝”,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所以,中国高铁的研制渐渐走上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

2008年,我国高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贯通了。当时的车型是从德国西门子引进的,最高时速达到350公里,运行速度为300公里。

从 2009 年到 2011 年这三年里开展了“两部联合行动计划”(当时的铁道部和科技部)。行动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针对京沪高速铁路,研制出自己的高速列车。

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了CRH系列车,也就是中国铁路高速列车。

原来的绿皮车、现在的货车都是动力集中型,也就是前面有一个机车带着后面的车厢往前跑。

现在的高铁不一样了,动力是分散的,每节车底下都装了牵引动力,就是每节车都装了发动机,联合在一起往前跑。这样的列车跑得快,所以世界上现在列车发展的潮流都是这种“动力分散型”,我们国家也叫动车组。

在我国,动车组主要针对既有线路,在既有线路上的动力分散型列车都叫动车组,而新修的线路就叫高铁。其实,从动力分散角度来说,高铁也是动车组。

目前,我们基本上在各个平台上都有了自己的更高速的列车。同时,我们还根据环境需要设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车。比如,哈大线(哈尔滨到大连)上的列车被改造成高寒列车,确保列车的所有部件和材料能够耐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对跑西北的列车,还需要研究防风沙。

因为所有高速列车的原型都是在世界各个国家平台上研制出来的,于是就存在不统一的问题。针对此,我们提出了“互联互通、满足用户的需求”,要把原来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同标准,变成统一的中国标准。这些中国标准的列车,我们把它叫做“中国标准动车组”。

另外,我们正在研制600公里磁浮列车。那时,我们就可以在我国坐上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

中国高铁正载着我们驶向美好的未来! (据《解放日报》)

中国高铁越跑越快

■知道

大部分流星体都只有尘埃或者米粒大小,相对于地球,它们快得惊人,速度可达每秒十几甚至几十千米。一旦闯入地球大气层,它们便会遇到空气的阻拦,速度骤减,温度飙升,因而发出亮光,化身为流星。

大部分流星,在距离地面 80到120千米的高空就会燃尽。假设流星垂直坠落,以双子雨的流星速度,从120千米高空掉落到80千米高空,平均来说只需要大约1秒钟的时间。当然,流星不一定是垂直坠落,也可能倾斜着闯入大气层。

如果流星体的个头稍大一些,比如有鹅卵石那么大,甚至更大,它们就可能一直坠落到地面形成陨石。这样的流星通常都超级明亮,很可能会多次碎裂发生爆闪,坠落到远低于80千米的高度也仍然明亮到肉眼可见,而且由于空气阻力,它们的坠落速度也会大大减慢。对于这种可能有陨石坠地的超亮火流星,从出现一直到熄灭,就有可能持续好几秒钟,甚至超过10秒。 (据《周末》)

一颗流星能亮多久?

最近,《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显示,男性在感染呼吸道病毒时确实会表现出比女性更严重的症状。研究发现,男性在应对导致流感或普通感冒的病毒时,表现出来的免疫防御能力可能弱于女性,因此男性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症状,甚至会有死亡的风险。在男性和女性谁比较不容易患上感冒时,女性由于雌性激素的保护而获得了胜利。调查显示:男性平均需要3天才能从病毒相关呼吸系统疾病中恢复过来,而女性只需要1.5天。

有医师认为,可能是男女之间的免疫力差别导致了男性感冒后病情较重,而免疫力的差别可能来源于激素的差别:“男性激素——睾酮会抑制免疫系统,而女性激素——雌激素可增强免疫功能”。数据显示女性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保护反应强于男性。

当然,男性比女性容易感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雌性激素的多少。比如,男性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压力往往比女性要多;男性吸烟人数较高;即使有了感冒的苗头男性也常不及时就诊等。这些可能都是导致男性容易比女性感冒的原因。

(据《科技日报》)

遇到流感男女有别

东北民俗画家翟孟义以农家民俗为主要表现对象,用讲故事的方式,首创东北民俗画

“木雕重彩”和“板皮雕画”两项新工艺。

66岁的翟孟义小时候热爱画画和手工制作,他以生活为师,无拘无束,成了民间常说的“能人”——水彩、水粉、油画、版画、木雕、泥塑、根艺、剪纸、微雕等都有涉猎。自14岁参加工作走上社会,他一直没放下手里的画笔、刻刀,做过布景、道具、像章,画过宣传画,创作过版画和微型版画、藏书票等。由于一直生活在乡土氛围里,熟悉农家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黑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就是他的创作之源。1981年以来,翟孟义用当地唾手可得的木、泥、石等材料,融合绘画与

雕刻技艺,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关东民俗“木雕重彩”风情画。这些木雕重彩作品以农家民俗为主要表现对象,用讲故事的方式设计作品、安排构图,炕上地下、屋里屋外、房前屋后的小景细致入微,妙趣横生,是原汁原味的风情画面。

他的木雕重彩画面饱满不留空白,情景交融,画面灵动,人物性格非常鲜明:男人强壮彪悍,女人健康丰满,人物幽默夸张,满溢着欢乐、向上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浓浓的东北情趣。《关东十八怪》是翟孟义最具代表性的木雕重彩作品。这

“十八怪”是:窗户纸糊在外、百褶皮鞋脚上踹、年节喜庆吃豆包、上贴饼子下炖菜、火盆上炕烤爷太、嘎拉哈姑娘爱、女人叼

个大烟袋、家家户户有酱缸、烟筒砌在山墙外、草苫土房篱笆寨、冰上钓鱼单线拽、双腿没有单腿快、大碗白酒轮着喝、不吃鲜菜吃酸菜、南北大炕对脑袋、大姑娘爬树比猴快、除病驱邪萨满舞、养个孩子吊起来。如今,翟孟义的这些关东“怪”、

“绝”作品已被业界同行誉为“东北民俗风情画的经典之作”。《东北农家院》、《关东十八怪》等都获过大奖。

“板皮雕画”是翟孟义的另外一门手艺,板皮是紫椴木的下脚料,平时老百姓用来烧火做饭,在翟孟义眼里竟另有一番洞天。他从柴垛里挑了板皮,雕刻了一些人物、风光、田园生活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据《北京晚报》)

木雕重彩

木雕重彩﹃﹃十八怪

十八怪﹄﹄

■《360》行

本社地址: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 邮政编码:01004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广告公司电话:(0471)6635799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471)6635955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