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01217日/星期六 開卷 21 喵喵喵~,貓耳朵的年度假期來 囉。 想馬知道,因為開卷的年度盛事要開 始了。我是說,年度好書要放榜啦。昨 日接獲開卷姊姊通知貓欄暫停三周,貓 纏著她至少講了一百句好話,想打聽哪 些書上榜,但阿濟口風超緊,就是不肯 透露半句。喵嗚,這可是貓闖蕩文壇江 湖以來最挫折的一次啊。 不過,貓還是打探到好玩的事喔。繼 去年開卷年度好書海報演出三位文壇大 叔電車記之後,聽說今年的海報由小說 家何致和與寶瓶文化主編簡伊玲擔綱。 這對夫妻變身外星人,闖進國家圖書館 發現一寶庫的人類文明後,霎時間驚喜 交加風雲變色鬼哭神號……喔喔,原來哭號的不是神也不是鬼, 是一個超可愛的小美眉啦。據說伊玲主 編穿上銀光閃閃的道具服、塗上酷炫的 亮銀色眼粧後,何家4歲大的玫玫靠過 來一望,就回頭撲到把拔懷裡哭著說: 馬麻不見了,馬麻變成外星人了……(哇哈哈,嗯~咳咳,這樣笑小朋友是 不道德的。)又據說,這對外星人在海 報裡的演出超展開的,咪噢嗚~,好期 待喔。 另外,已經成為每年歲末眾家期盼的 好書獎BV,貓也用甜死人不償命的口 才探聽到一咪咪。聽說,今年的BV出現……,大作家?那還用說。相信嗎 ?是大莫那魯道……(噓~尖叫小聲一 點啦),沒錯,正是林慶台牧師,給一 個讚哪! 貓欄的讀者這星期可要忙翻囉,猜猜 哪一本書會得獎?猜猜林慶台在BV會不會跳出草舞?還有他會跟哪一位作 家配對演出?唉呀,開卷既然請到林慶 台,會不會還找來其他大明星啊?大明 星讀開卷年度好書,喵哇,真是個美好 年代,寫書人出版人讀書人,大家加油 啊!那,貓放假去囉,新年快樂,咱們 明年見。 版界雖然年年喊不景氣,但新開 張的出版社從未停過。近期又有 幾位「勇者」投入成立新出版社,嘗試 開闢自己的藍海。 紅桌文化的創辦人劉粹倫原在博客來 網路書店任職,但對出版的源頭:內容 生產感興趣。紅桌屬於近年來方興未艾 的一人出版社,大小事全都自己包辦, 第一部書《有毒污泥愛你好》原著在美 國已出版16年,該書討論公關公司以合 法手段操縱民意、買新聞等掌控公共事 務資訊的內幕,檢討民主政治的盲點, 在選舉時刻出版,雖是意外,但意義非 凡。紅桌未來將以出版人文、社會類書 籍為主。 另外,小說家林宜澐從學校教職退休 後,受共和國出版集團之邀跨入出版, 在共和國旗下創立東村出版社。東村將 先推出文學作品,包括青年作家王威智 的散文集《我的不肖老父》、捨棄高薪 的企業家伍臻祥的偵探小說《宅女偵探 桂香》,該書並與電影界洽談合作。另 外,詩人陳克華也將出版小說集。除了 文學,東村還將開設哲普系列。 童書出版界也新添一家:四也出版公 司,而且大膽地以出版本土創作為主。 分任總編輯和副總編輯的是小說家夫妻 檔許榮哲和李儀婷。 四也於10月推出創業首批書【童話搜 神記】系列,近日則推出【福爾摩沙冒 險小說】,包括:《有人在鹿港搞鬼》 (鄭宗弦)、《卡里布彎‧數學獵人》 (李儀婷),未來還將延攬張友漁、張 嘉驊、陳景聰、廖炳焜等兒童文學作家 ,敘說台灣擁有濃厚人文、歷史的地方 故事。 嶄新的四也也有嶄新的出書模式,他 們設置了「試讀會」,作家交稿後,先 由「試讀會」成員閱讀,成員包括:作 家、編輯、國文教師、作文教師、故事 志工等等,再據此來回多次的修潤。李 儀婷說,就曾有作者交來的書稿,無法 通過試讀會而退稿重寫,重寫後的書稿 ,卻讓試讀會成員深深感動。 方所的櫃位安排,很有台灣味。 貓耳朵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開卷好書獎 下周出爐 話題 ⊙蘇惠昭 (文字工作者) 廣州新地標 方所 年春天,作家傅月庵和剛從大陸 返台的友人餐敘,朋友告訴他「 正在廣州協助規畫一家書店」,他心想 ,這個時代還有人敢開實體書店,而且 是「理想中的書店」?當下熱血沸騰, 為來日的廣州一遊找到了理由。 這家位在廣州地鐵上層太古匯商場的 書店,以「方所」為名,甫於 11 25 揭幕。「方所」典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 蕭統「定是常住,便成方所」,延伸之 意是「為懂得文化創意生活的人,打 造一個內在渴望歸屬的場所」。開幕 後,陸媒陸續報導,形容方所一開幕「 即成文化亮點」。大陸網路上也引發熱 ▲作家駱以軍到新開幕的方所演講。 (張鐵志/攝) 烈的討論,討論主要集中在它與「誠品 」的相似度,有人認為方所與誠品「簡 直像一對雙胞胎」,也有人認為方所更 勝誠品一籌。正確答案是,方所係由中 國大陸第一原創設計師品牌「例外」( Exception )與台灣行人文化實驗室聯 手打造,行人文化實驗室扮演顧問的角 色,行人執行長廖美立更掛名策畫總顧 問,而廖美立,正是擁有 19 年誠品經驗 的前誠品書店執行副總。 從軟體到硬體,從設計、選書到人員訓練, 都是台灣經驗與台灣文化的滲透 面對台灣媒體,廖美立低調不願受訪 ,但她接受陸媒採訪時表示,廣州一直 被認為是文化沙漠,廣州人「務實」而 不「時尚」,廣州同時也是一個充滿無 限可能的城市,它需要一個能夠走向世 界的文化地標,以吸引兩岸的文創人才 ,進而創造自有的文化品牌。在這個目 標下打造的方所,是一個涵括書店、美 學生活、咖啡、展覽空間與服飾時尚的 全新文化空間,但她強調,方所就是方 所,不是廣州的誠品。 方所不是誠品,但無論如何,傅月庵 認為,背後推動書店的,正是台灣設計 規畫團隊,從軟體到硬體,從設計到選 書,從櫃位安排、書籍擺設到人員訓練 ,無一不是台灣經驗、台灣文化的滲透 ,甚至書店的 slogan 「安身方所,堅持 例外」,「都有一種熟悉的台灣味」。 方所的開幕儀式中,邀請兩岸三地詩 人楊黎、廖偉棠、楊佳嫻朗誦詩作,隔 天有台灣作家駱以軍、中國新生代公共 知識分子許知遠進駐演講,接下來還有 畢飛宇、楊照、歐陽應霽、劉克襄、張 鐵志、格非、周雲篷、馮唐、毛尖等作 家輪番上場。 1989 年「誠品」誕生於台北,它超越 了人們對書店的想像,進而改變了一個 城市。 2011 年,進到方所的人都說,廣 州因為有了「方所」而亮了起來。 紅桌、東村、四也 就是愛出版 挑戰不景 風向 ⊙李金蓮 (本報記者)

中國時報‧開卷-2011年12月17日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11217.pdf ·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 100年12月17日/星期六. 開卷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國時報‧開卷-2011年12月17日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11217.pdf · E-mail:books@mail.chinatimes.com.tw. 中華民國. 100年12月17日/星期六. 開卷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0年12月17日/星期六 開卷21

喵喵喵喵~,貓耳朵的年度假期來

囉。

 想馬知道,因為開卷的年度盛事要開

始了。我是說,年度好書要放榜啦。昨

日接獲開卷姊姊通知貓欄暫停三周,貓

纏著她至少講了一百句好話,想打聽哪

些書上榜,但阿濟口風超緊,就是不肯

透露半句。喵嗚,這可是貓闖蕩文壇江

湖以來最挫折的一次啊。

 不過,貓還是打探到好玩的事喔。繼

去年開卷年度好書海報演出三位文壇大

叔電車記之後,聽說今年的海報由小說

家何致和與寶瓶文化主編簡伊玲擔綱。

這對夫妻變身外星人,闖進國家圖書館

發現一寶庫的人類文明後,霎時間驚喜

交加風雲變色鬼哭神號……。

 喔喔,原來哭號的不是神也不是鬼,

是一個超可愛的小美眉啦。據說伊玲主

編穿上銀光閃閃的道具服、塗上酷炫的

亮銀色眼粧後,何家4歲大的玫玫靠過

來一望,就回頭撲到把拔懷裡哭著說:

馬麻不見了,馬麻變成外星人了……。

(哇哈哈,嗯~咳咳,這樣笑小朋友是

不道德的。)又據說,這對外星人在海

報裡的演出超展開的,咪噢嗚~,好期

待喔。

 另外,已經成為每年歲末眾家期盼的

好書獎BV,貓也用甜死人不償命的口

才探聽到一咪咪。聽說,今年的BV會出現……,大作家?那還用說。相信嗎

?是大莫那魯道……(噓~尖叫小聲一

點啦),沒錯,正是林慶台牧師,給一

個讚哪!

 貓欄的讀者這星期可要忙翻囉,猜猜

哪一本書會得獎?猜猜林慶台在BV裡會不會跳出草舞?還有他會跟哪一位作

家配對演出?唉呀,開卷既然請到林慶

台,會不會還找來其他大明星啊?大明

星讀開卷年度好書,喵哇,真是個美好

年代,寫書人出版人讀書人,大家加油

啊!那,貓放假去囉,新年快樂,咱們

明年見。

出版界雖然年年喊不景氣,但新開

張的出版社從未停過。近期又有

幾位「勇者」投入成立新出版社,嘗試

開闢自己的藍海。

 紅桌文化的創辦人劉粹倫原在博客來

網路書店任職,但對出版的源頭:內容

生產感興趣。紅桌屬於近年來方興未艾

的一人出版社,大小事全都自己包辦,

第一部書《有毒污泥愛你好》原著在美

國已出版16年,該書討論公關公司以合

法手段操縱民意、買新聞等掌控公共事

務資訊的內幕,檢討民主政治的盲點,

在選舉時刻出版,雖是意外,但意義非

凡。紅桌未來將以出版人文、社會類書

籍為主。

 另外,小說家林宜澐從學校教職退休

後,受共和國出版集團之邀跨入出版,

在共和國旗下創立東村出版社。東村將

先推出文學作品,包括青年作家王威智

的散文集《我的不肖老父》、捨棄高薪

的企業家伍臻祥的偵探小說《宅女偵探

桂香》,該書並與電影界洽談合作。另

外,詩人陳克華也將出版小說集。除了

文學,東村還將開設哲普系列。

 童書出版界也新添一家:四也出版公

司,而且大膽地以出版本土創作為主。

分任總編輯和副總編輯的是小說家夫妻

檔許榮哲和李儀婷。

 四也於10月推出創業首批書【童話搜

神記】系列,近日則推出【福爾摩沙冒

險小說】,包括:《有人在鹿港搞鬼》

(鄭宗弦)、《卡里布彎‧數學獵人》

(李儀婷),未來還將延攬張友漁、張

嘉驊、陳景聰、廖炳焜等兒童文學作家

,敘說台灣擁有濃厚人文、歷史的地方

故事。

 嶄新的四也也有嶄新的出書模式,他

們設置了「試讀會」,作家交稿後,先

由「試讀會」成員閱讀,成員包括:作

家、編輯、國文教師、作文教師、故事

志工等等,再據此來回多次的修潤。李

儀婷說,就曾有作者交來的書稿,無法

通過試讀會而退稿重寫,重寫後的書稿

,卻讓試讀會成員深深感動。

▲方所的櫃位安排,很有台灣味。

周寫貓耳朵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開卷好書獎 下周出爐

書 話題 ⊙蘇惠昭(文字工作者)

廣州新地標方所

去年春天,作家傅月庵和剛從大陸

返台的友人餐敘,朋友告訴他「

正在廣州協助規畫一家書店」,他心想

,這個時代還有人敢開實體書店,而且

是「理想中的書店」?當下熱血沸騰,

為來日的廣州一遊找到了理由。

 這家位在廣州地鐵上層太古匯商場的

書店,以「方所」為名,甫於11月25日揭幕。「方所」典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

蕭統「定是常住,便成方所」,延伸之

意是「為懂得文化創意生活的人,打

造一個內在渴望歸屬的場所」。開幕

後,陸媒陸續報導,形容方所一開幕「

即成文化亮點」。大陸網路上也引發熱

▲作家駱以軍到新開幕的方所演講。

(張鐵志/攝)

烈的討論,討論主要集中在它與「誠品

」的相似度,有人認為方所與誠品「簡

直像一對雙胞胎」,也有人認為方所更

勝誠品一籌。正確答案是,方所係由中

國大陸第一原創設計師品牌「例外」(

Exception)與台灣行人文化實驗室聯

手打造,行人文化實驗室扮演顧問的角

色,行人執行長廖美立更掛名策畫總顧

問,而廖美立,正是擁有19年誠品經驗

的前誠品書店執行副總。

從軟體到硬體,從設計、選書到人員訓練,都是台灣經驗與台灣文化的滲透

 面對台灣媒體,廖美立低調不願受訪

,但她接受陸媒採訪時表示,廣州一直

被認為是文化沙漠,廣州人「務實」而

不「時尚」,廣州同時也是一個充滿無

限可能的城市,它需要一個能夠走向世

界的文化地標,以吸引兩岸的文創人才

,進而創造自有的文化品牌。在這個目

標下打造的方所,是一個涵括書店、美

學生活、咖啡、展覽空間與服飾時尚的

全新文化空間,但她強調,方所就是方

所,不是廣州的誠品。

 方所不是誠品,但無論如何,傅月庵

認為,背後推動書店的,正是台灣設計

規畫團隊,從軟體到硬體,從設計到選

書,從櫃位安排、書籍擺設到人員訓練

,無一不是台灣經驗、台灣文化的滲透

,甚至書店的slogan「安身方所,堅持

例外」,「都有一種熟悉的台灣味」。

 方所的開幕儀式中,邀請兩岸三地詩

人楊黎、廖偉棠、楊佳嫻朗誦詩作,隔

天有台灣作家駱以軍、中國新生代公共

知識分子許知遠進駐演講,接下來還有

畢飛宇、楊照、歐陽應霽、劉克襄、張

鐵志、格非、周雲篷、馮唐、毛尖等作

家輪番上場。

 1989年「誠品」誕生於台北,它超越

了人們對書店的想像,進而改變了一個

城市。2011年,進到方所的人都說,廣

州因為有了「方所」而亮了起來。

紅桌、東村、四也 就是愛出版

挑戰不景氣

書 風向 ⊙李金蓮(本報記者)

Page 2: 中國時報‧開卷-2011年12月17日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11217.pdf · E-mail:books@mail.chinatimes.com.tw. 中華民國. 100年12月17日/星期六. 開卷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0年12月17日/星期六22開卷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新 書 布告 ⊙陳彥明/輯

▲ 《祭特洛伊》劇照,金枝演社提供。

書 評 ⊙高大威(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氏女〉、〈楊氏女〉是章詒和

近來嘗試的兩則中篇小說,歸

在她的「情‧罪小說系列」,另有構想

中的兩則待寫;雖各成故事,主軸則都

與她早年的牢獄歲月有關。她說:「我

在監獄蹲了十年,和女犯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從26歲到36歲──比某些夫

妻的婚齡長,比很多小倆口還親。那裡

,外表平靜如鏡,其實,終日翻江倒海

。」她說的「那裡」,是囚禁女犯人的

勞改農場;「平靜如鏡」是由於思想、

情感、行動的自由都給剝奪了,每個軀

體都是徹底的禁臠;「翻江倒海」則因

為極度壓抑的靈魂在竄尋出口。幾十年

倏忽而逝,大陸已改革開放,對新世代

,歷史遠了,他們的心也鈍了。對人生

入秋的章詒和來說,歷歷往事猶然翻江

倒海,非人的囚禁勞改早已終結,內心

的恐怖惶惑則沒完沒了。為求精神釋放

、心理平復,她提筆傾訴。書寫,遂成

為療癒的憑藉。

 章詒和說她筆下的女犯故事,從外貌

到情節都有所本,而且,事實本身就已

異常曲折豐富。那麼,為什麼不寫成回

憶錄而寫成小說?

既是不願傷了當事

人,也為自己少些

折騰。章詒和過去

的作品屢屢遭禁,

雖然她認為所描述

的不過是「一個從地獄中出來的人對天

堂的追求和嚮往」。〈劉氏女〉、〈楊

氏女〉也不例外,唯勞改農場串起來的

種種見聞,無異於地獄的見證,其實,

監獄內、外皆地獄,勞改農場是地獄裡

的地獄,日子像噩夢中的噩夢。

 〈劉氏女〉的主角劉月影離婚不成,

恨痛無助,於是殺了患有羊角瘋的丈夫

,擔心事發,就把屍體肢解並做成醃肉

,裝罈藏在床底。兩年後,事情被當時

旁觀的幼子說破了,因此送往勞改農場

服刑,劉月影整顆心寄託在兒子身上,

兒子卻沒法接受這個血手殺夫的娘。心

碎的劉月影刑滿後,認識了覃天聰,兩

人相戀,孤孑的女子好似找到了生命的

曙光,然而覃母知道劉的駭人前科,要

兒子在母親與劉女二中擇一,覃選了寡

母,劉月影終又回到沒有愛、沒人理解

的世界。〈楊氏女〉敘述主角楊芬芳與

鄰居何無極相愛,卻被連哄帶騙地嫁給

了劉慶生。何與劉的階級成分異若霄壤

,何是地主之子,劉是解放軍連長。一

次,劉在對楊芬芳洩慾時,何揮刀砍傷

了劉慶生,原本的通姦殺人,卻因是地

主之子砍殺現役軍人,罪名就升級成「

為反革命階級報復」,何被判死刑,相

依為命的母親也隨獨子自縊身亡。楊芬

芳被判有期徒刑20年,囚禁改造期間,

遇到有婦之夫的指導員孫志新,情愛摻

和著性慾,兩人一次次往來,楊芬芳的

肚子終於給搞大了。孫要她獨自走幾十

里路,到僻遠的獸醫站去墮胎,獸醫識

破她是勞改犯,問出了原委。孫被開除

黨籍,調到磚瓦窯,守著妻兒過日子。

楊芬芳刑滿後,心裡除了對何無極的思

念與愧疚,已一無所有。小說隨處可見

黨國的霸凌、人性的複雜、善惡的糾纏

、慾望的扭曲,以及由身到心不能自主

、沒有希望的深沈悲哀。

 章詒和則化身為小說中的張雨荷,手

法彷彿毛姆(W. Somerset Maugham)

在《巨匠與傑作》一書的指陳:「作者

自己在講故事,可他並不是主角,他講

的不是自己的故事。他是書中的一個人

物,同書中其他人物或多或少有著緊密

的聯繫。他的作用不是決定情節,而是

作為其他人物的知己密友、仲裁者和觀

察者……。他把讀者當作知心人,把自

己所知道的、希望的或者害怕的都告訴

讀者,如果他自己不知所措,也坦率地

告訴讀者。」在針對〈劉氏女〉的筆談

當中,章詒和提到「在小說裡,主觀情

感不可投入過多」,然而,不可自已的

感喟和控訴在書中卻顯而易見,或許那

正反映出作者迄今難以撫平的傷痛。

■劉氏女‧楊氏女章詒和著,時報出版公司,

260元,小說事故

是故事,還是 ?

生命

■難忘的心愛的人葉子華著,發言權出版,380元,文化

 金枝演社是台灣少數以台語創作的現代

劇團,18年來顛覆制式劇場手法,以落地

掃的野台形式,在鄉野廟埕、古蹟廢墟,

也走進國家劇院殿堂演出。本書分雙線進

行,除了作者個人參與劇團的經歷,也歷

數該團從草創到茁壯的演變,提供了認識

金枝演社豐富面貌的機會。

■回首我們的時代尉天驄著,印刻出版,450元,散文

 本書描摹國府遷台以來,時代更迭下的

知識分子群像。國學大師臺靜農的風骨與

寂寞、苦行的旅者楚戈、以虛無對抗人事

偽善的商禽,以及作者與黃春明、陳映真

、葉笛等文友的交遊論辯等。雖只記述平

常而又平凡的小事,卻仿若一部戰後台灣

的人文精神史。

■裝幀台灣李志銘著,聯經出版,850元,文化

 繼《裝幀時代》收羅戰後台灣的絕版

書籍封面設計之後,作者再以社會觀察角

度,縱覽台灣書封創作的歷史。本書收錄

1940到1990年間逾320幀書封,包含當年

被列為禁書者。耙梳其間視覺美感、設計

風格的演變,可窺出半世紀來台灣現代書

籍設計成長的軌跡。

■超自然心理學李察‧韋斯曼著,洪慧芳譯,漫遊者文化,330元,科普

 擁有超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專業魔術師,

繼《怪咖心理學》之後,又一部挑戰與破

解超自然現象的作品。除了介紹歷史上各

種匪夷所思的科學實驗,並帶領讀者來到

專業魔術師後台、通靈會及捉鬼現場,拆

解算命、通靈、預言、念力等超能力背後

運作的原理與奧祕。

■里斯本夜車帕斯卡‧梅西耶著,趙英譯,野人文化,420元,小說

 中學教師偶遇謎樣的紅衣女子,其後又

讀到一段關於生命的文字,讓他毅然拋下

井然有序的生活,啟動一趟跨越時空的旅

程。故事構築出一座以回憶與哲學概念架

成的迷宮,探討人一生中諸多難以言喻的

經驗:孤獨、有限的生命、死亡、友誼、

愛情與忠誠。

■27個傻瓜普列姆昌德著,劉安武譯,柿子文化,300元,小說

 與泰戈爾齊名的印度小說家的經典作品

,以印度本土語言描述當時的社會問題。

貼近庶民生活的故事,充滿對人道主義和

生命的熱愛,融合古印度王朝的時代背景

及作者的人生經歷,從農民、地主、乞丐

到暴發戶,情節環環相扣,生動刻劃出真

實的社會悲歌。

Page 3: 中國時報‧開卷-2011年12月17日episte.math.ntu.edu.tw/pdf/openbook_20111217.pdf · E-mail:books@mail.chinatimes.com.tw. 中華民國. 100年12月17日/星期六. 開卷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0年12月17日/星期六 開卷23

責任主編/李金蓮 編輯/周月英

日本文化在戰後的爆炸性發展,大

概可以視為一種軟實力奇蹟。不

過最能代表精神細緻度的文學,除了「

三大」(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三島

由紀夫)這類細水常流的文豪和《窗口

邊的小荳荳》這樣曇花一現的暢銷作之

外,主要的知音還是集中在東亞。直到

村上春樹。

 村上橫空出世,日本文學總算交出了

可以和隨身聽媲美的作品,高科技的歡

快和失落也找到了出口。然而他的事件

性成功也教出版人坐立難安,年年在日

本6萬種的出版品中尋尋覓覓,只希望

能找到村上第二。複製村上,隱然成為

日系出版界揮之不去的陰影……。

村上時差

 語言之間一向是有時差的。東亞讀者

開始認識村上,已經晚了日本5、6年,

其他地區的讀者認識村上,又要再晚5、6年。村上在東亞造成風潮,已經到

了90年代,而歐美的村上熱則是21世紀

的事了。

 這樣的時差,也讓村上在不同地區讀

者心目中變得不大一樣。我們心目中的

村上是那個文字明亮,可以一塊喝啤酒

,可以替我們向世界抗議的歐吉桑;但

歐美讀到的村上,卻是那個故事越說越

複雜,情節也越來越粘稠的後現代作家

。最近《1Q84》各國譯本輪番出版,

把村上現象推上了新高峰,卻也讓不少

亞洲村上迷覺得自己老了,不知不覺中

,熱情也揮發掉了……。

 不過這是後話。回到80年代末,日本

正處在繁華的頂點,還沒意識到即將破

滅的經濟泡沫是何等的規模。大小書店

的展示檯上都擺著新一代的四大天王:

村上春樹、村上龍、吉本芭娜娜和山田

詠美。

 國際講談社接連把《1973年的彈珠玩

具》特別是《尋羊冒險記》推向國際,

義大利也相中吉本芭娜娜的《廚房》,

隨後英譯本跟進,同樣大獲成功。至於

村上龍的《接近無限透明的藍》則早在

1977年就出現了英譯本,可惜他後來並

沒能培養起一票國際粉絲團。吉本後來

又出了幾種英譯本,但表現始終無法和

《廚房》相提並論,不過她倒是在義大

利找到了不少知音,譯本相當齊全。她

個人也頗為鍾情義大利文版,說過這些

Feltrinelli出版社的譯本,「整體的均衡

感非常好」。

打造國際作家

 1994年,大江健三郎摘下諾貝爾獎,

再給日本文學打了一劑強心針。其實當

時連日本記者也不大看好他,群集在呼

聲頗高的遠藤周作家門口,等到名單一

揭曉,立刻人仰馬翻地趕去大江家。不

過禍福難料,大江自己也承認寫得太艱

澀,或許會讓想藉由他來認識日本新文

學的讀者望而卻步,以至於不再給日本

作家第二次機會。

 聲勢越來越壯大的村上,這時候英語

版權也被Knopf搶走,不再只屬於日本

了。過了千禧年,他己經成為在《紐約

客》上露面最多的非英語作家。和他一

起風起雲湧的還有漫畫,像專攻日漫和

類型小說的紐約Vertical出版社,不久

也推出創業代表作:鈴木光司。

 日本文學出版暨促進中心(JLPP)應該算是「軟實力意識」的實體化,有

政府在背後撐腰,請跨國專業人員挑出

推薦小說,譯成英法德俄幾種語言,大

力放送,山田詠美、吉田修一都在推介

之列,不過力道始終不足。最成功的行

銷作品反而是芥川龍之介的短篇,村上

所寫的序看來也為前輩加分不少。

 繼村上之後,最暢行國際的日本作家

大概要算是桐野夏生了,雖然她目前只

有3本英譯(法譯已經出現5本),不過

已經獨當一面,讓人見識到日本粗礪的

一面。另外則是異軍突起的小川洋子

,迅速在歐洲攢聚人氣,各國譯本皆多

,尤其在法文譯者牧野法悠樂(Rose-Marie Makino-Fayolle)的狂熱引介之

下,已經造成現象。

翻譯編輯再包裝

 一般而言,人多勢眾的英語還是進軍

國際的首選,不過其中還有地域性的玄

機。比方說在不大看翻譯小說的美國,

日本小說的銷售量大致和英國差不多,

但後者的人口卻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

要是再加上大英國協,人口爆炸都是他

們的錯。

 村上或許因為自己也是譯者,在這方

面就非常敏銳。他並不介意英譯本對他

的小說大肆刪改,只要故事不走樣就

OK。為了搶時效,他也同意從英譯轉

譯為其他語言,甚至還利用英譯本來修

改文庫版。

 當然不是所有作家和外國編譯合作都

這麼麻吉。《紐約客》第一次刊登小川

洋子的作品〈暮色下的廚房和雨中的

泳池〉(英譯The Diving Pool,中譯收

在《不安的幸福》,方智)時,由於

篇幅過長,大權在握的編輯崔斯曼(

Deborah Treisman)大剪一揮,把小說

裁了,果然順利打開小川的知名度。後

來《紐約客》再度邀稿,崔斯曼看了小

說又建議:最好把結局改明朗一點,更

能符合美國讀者的口味。小川拒絕了,

小說也就蒸發了。

 聽起來實在很過份,但作家和編、譯

、經紀之間,常常就處在這種快要翻臉

的狀態。這大概也不是什麼壞事,有時

候,這些周邊人士也真能給出不錯的點

子,不過重點是:只有不管怎麼樣都要

寫下去的作者,最後才可能啪一聲變作

家!至於暢不暢銷,那是別人的事了。

●91歲的科幻重鎮-雷‧布萊伯利一

向對電子書嗤之以鼻,不過形勢比

人強,在他的首肯之下,賽門舒斯特

終於把他的《華氏451度》正式電子

化,以美金9.99元的價格上市。這本

1953年出版的作品,其實早己進入公

共領域,當然這只是布萊伯利等身著

作中的一本。據傳出版社和他新簽的

合約,金額仍然高達7位數。

●賈西亞‧馬奎斯纏訟17年的官司落

槌定讞。官司起因是某位雷耶斯‧帕

連西亞(Miguel Reyes Palencia)控告

作家竊用他的人生故事,寫成了1981年的名作《預知死亡紀事》。儘管作

家早就承認故事靈感的確來自於原告

的家庭故事,不過卻也強調主角姓名

不同,情節也完全是他本人的想像。

哥倫比亞高等法院日前終於作出裁定

,原告無權要求賠償,也無權要求列

名合著作者。

 早在80年代,村上春樹、村上龍、吉本芭娜娜及山田詠美的作品即紛紛迻譯為

歐美語言,後續也陸續有作家搶攻國際市場,但時至今日,獨有村上春樹聲勢越

來越壯大。複製村上,隱然成為日系出版界揮之不去的陰影。

日本小說放洋記:⊙郭光宇世界 書 房

國際 書 市極短訊

下個 在哪裡?村上

▲左起:村上春樹、村上龍、吉本芭娜娜、山田詠美的作品都曾向歐美書市叩關,但唯獨村上春樹備受青睞。(美聯社、法新社資料照片)

▲《1Q84》英譯本推出後,獲得媒體及書

市高度關注。 (法新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