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 40 -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基徵草蛉飼育技術優化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昆蟲人材培育。其中基徵草蛉飼育技術 優化部份,將獨居飼養導入草蛉幼蟲飼 育系統,減少飼育空間且未來能搭配自 動化機械精準餵食,比較獨居飼養與傳 統群聚飼養,結果顯示在同樣餵食過量 飼料的情況下,獨居飼養僅需不到 1/60 的空間,且獨居飼養有顯著較高的結繭 率及羽化率(表 17)。另外,為使草蛉 商品能標準化且減少體積方便儲運,測 定不同濃度下次氯酸鈉的水溶液對基徵 草蛉的卵絲溶下率及孵化率的影響,結 果顯示在 0.6% 次氯酸鈉水溶液處理下, 有最佳的總孵化率,並與對照組無顯著 差異(圖 41、表 18)。 17、草蛉盆養與獨居飼育比較 飼育方式 容器體積(cm 3 ) 總餵食量 (g) 結繭率(%) 羽化率(%) 群養 ca.6400 8 55.4± 11.6 61.8± 7.9 獨居 ca.100 4 75.8± 7.5 * 77.4± 2.2 * 41、基徵草蛉卵片。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40-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基徵草蛉飼育技術優化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昆蟲人材培育。其中基徵草蛉飼育技術優化部份,將獨居飼養導入草蛉幼蟲飼育系統,減少飼育空間且未來能搭配自動化機械精準餵食,比較獨居飼養與傳統群聚飼養,結果顯示在同樣餵食過量飼料的情況下,獨居飼養僅需不到 1/60

的空間,且獨居飼養有顯著較高的結繭率及羽化率(表 17)。另外,為使草蛉商品能標準化且減少體積方便儲運,測定不同濃度下次氯酸鈉的水溶液對基徵草蛉的卵絲溶下率及孵化率的影響,結果顯示在 0.6% 次氯酸鈉水溶液處理下,有最佳的總孵化率,並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圖 41、表 18)。

表 17、草蛉盆養與獨居飼育比較

飼育方式 容器體積(cm3) 總餵食量

(g)

結繭率(%) 羽化率(%)

群養 ca.6400 8 55.4± 11.6 61.8± 7.9

獨居 ca.100 4 75.8± 7.5* 77.4± 2.2*

圖 41、基徵草蛉卵片。

Page 2: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 41-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表 18、基徵草蛉卵在不同時間、濃度的溶液下,溶下與孵化之比例

濃度(v %) 處理時間(min) 溶下率(%) 溶下孵化率(%) 總孵化率(%)

對照組 73.8±7.5a

0.4%

2 25.4±2.8d 66.7±0.4abc 16.9±0.4d

3 53.1±9.5c 69.2±16.4abc 36.7±16.4bcd

4 74.5±17.3b 73.7±14.7

a 54.9±14.7

ab

0.6%

2 68.5±10.5b 62.2±4.8a

bc 42.6±4.8

bc

3 89.7±11.8a 51.9±13.7bcd 46.6±13.7bc

4 95.8±3.6a 71.7±9.5

ab68.8±9.5

a

0.8%

2 91.8±2.1a 48.2±10.4

cd 44.3±5.0

bc

3 100a 20.8±10.4

e 20.8±10.4

d

4 100a 32.1±21.6de 32.1±21.6cd

荔枝椿象卵寄生性天敵 -平腹小蜂量產技術之開發

荔 枝 椿 象 (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 為 近 年 來 嚴 重 危 害 無 患 子 科

(Sapindaceae) 果樹及行道樹的重要入侵

害蟲,其成蟲及若蟲以刺吸方式危害植

株的嫩芽、嫩梢、花穗及幼果等部位,影

響果實產量及樹勢生長。目前本土田間

採集到的荔枝椿象卵寄生蜂—平腹小蜂

(Anastatus sp. ) 認為是可以有效寄生此害蟲

卵期的天敵昆蟲。本研究以蓖麻蠶 (Samia

cynthia) 的卵(圖 42)作為替代寄主,進

行操作方式之改進及試驗不同寄主條件對

平腹小蜂繁殖的影響。試驗結果顯示,平

腹小蜂於蓖麻蠶卵塊及洗淨後散粒卵平均

羽化數量(圖 43)分別為 6.83±0.92 及

7.19±0.97,兩者無顯著差異。於受精與未

受精卵粒,其子代羽化數量為 7.75±0.40

及 8.70±0.22,兩者間具顯著差異,但在

寄生數量不具顯著差異。兩種作為替代寄

主飼養之蓖麻蠶品系,其卵粒對子代數量

無顯著影響。不同日齡卵粒對子代數量具

有顯著的影響,第 3 日齡卵粒具有最高的

子代數量,第 7 日齡則最低,分別羽化

Page 3: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42-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17.25±1.11 及 1.40±0.41 之子代,平腹小

蜂能寄生至第 8 日齡卵且成功羽化,但子

代數量隨日齡增加有降低的趨勢。上述結

果將使用於實驗室中飼養平腹小蜂,並選

擇較方便之操作方式,以利於進行大量繁

殖。

圖 42、蓖麻蠶卵塊(左)與散卵(右)(Scale=1mm)。

圖 43、平腹小蜂於蓖麻蠶卵塊 (Cluster) 及散粒卵 (Dispersion) 之平均羽化數量 (Mean±SE)。

Page 4: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43-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平腹小蜂量產技術及田間釋放評估之研究平 腹 小 蜂 (Anastatus fulloi ) 之 量 產

技術是因應近年來荔枝椿象 (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 危害的生物防治策略中

的重要目標,因此積極進行本土種平腹

小蜂之飼養及繁殖體系建立,期能投入

充足數量的小蜂對田間荔枝椿象族群進行

抑制。以 2014 及 2015 年收集到的自荔

枝椿象卵羽化的平腹小蜂作為種原,已能

在實驗室環境中穩定繼代繁殖。本研究嘗

試改進量產方式,藉由改變單位空間中不

同小蜂密度、測試不同光週期及不同日齡

的平腹小蜂來觀察並比較寄生的效果(表

19)。進一步進行田間實際釋放並調查對

荔枝椿象卵塊的寄生情形。在親代小蜂雌

蟲數量為 625、1204、2303 時,對於 4 克

重蓖麻蠶卵寄生後子代羽化比率分別為

84.91%、84.26% 及 84.39%,三者間並無

顯著差異。在不同光週期的條件下,12L:

12D、8L:16D、16L:8D 彼此間無顯著

差異,平均子代羽化數分別為 13±4.39、

10.75±4.80 及 9.95±4.06。不同日齡(3、

6、9、12、15、18 日齡)平腹小蜂連續供

給 5 日卵粒進行寄生,平均子代羽化數分

別為 6.71±2.41、6.65±2.61、6.71±2.55、

6.61±2.63、6.25±2.50 及 4.67±2.47,僅

18 日齡的子代羽化數具顯著差異。在兩面

積約 1 公頃的試驗果園釋放平腹小蜂,每

隔周釋放 7,000 隻平腹小蜂的條件下,分

別在釋放 3 次及 2 次後,其採集的椿象卵

塊被寄生率即達到 80%(表 20)。由上述

結果可知 1. 群體寄生能達到與單隻寄生相

同或以上的羽化比率,在供給的卵量充足

時能有效降低時間及人力成本。2. 在極端

的光週期會影響平腹小蜂的寄生效果,因

此採用 12L:12D 的光暗條件。3. 使用 3

日齡的小蜂進行繁殖或釋放預期會得到最

多的累積子代數。4. 釋放平腹小蜂能有效

對荔枝椿象卵塊進行寄生。

表 19、不同光週期下,平均寄生數、羽化數及子代雌成蟲數

12L:12D 24L:0D 8L:16D 16L:8D

Parasitism 13.25 ± 4.33a* 9.45 ± 4.08ab11.05± 4.62

a10.05 ± 4.03ab

Emergence 13 ± 4.39a

8.95 ± 4.35b 10.75± 4.80ab 9.95 ± 4.06ab

Female 6.15 ± 5.02a 6.25 ± 4.38a

6.7 ± 5.74a 6.3 ± 3.96a

* Means in the same row with the same letter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d at 5%.

表 20、臺中霧峰釋放區域採集荔枝椿象卵塊寄生率

3/28 4/10 4/24 5/3

A 6.67% 9.52% 68.75% 80.00%

B 26.67% 78.57% 100.00% 92.31%

*The collected eggs in June were under 10 clutches.

Page 5: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44-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高雄市荔枝椿象天敵平腹小蜂釋放之評估

荔 枝 椿 象 (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 為 近 年 來 嚴 重 危 害 無 患 子 科

(Sapindaceae) 果樹及行道樹的重要入侵害

蟲,其成蟲及若蟲以刺吸方式危害植體的嫩

芽、嫩梢、花穗及幼果等部位,影響果實

產量及樹勢生長。本場生物防治分場於田間

採集到本土的荔枝椿象卵寄生蜂—平腹小

蜂 (Anastatus fulloi) 認為是可以有效寄生此

害蟲卵期的天敵昆蟲,且已建立此寄生蜂

及其替代寄主量產飼養之流程。本計畫目

的為於實驗室內大量飼養平腹小蜂,並於

高雄田間調查荔枝椿象產卵季節時釋放(圖

44),以降低荔枝椿象危害。計畫執行於

高雄市田寮區、阿蓮區及橋頭區,釋放時間

為 106 年 2 月 18 日至 5 月 25 日,共釋放 8

次總量 11 萬隻平腹小蜂雌成蟲,釋放期間

調查荔枝椿象卵塊寄生率(表 21),釋放

後持續追蹤荔枝椿象族群變動。結果顯示田

寮區、阿蓮區及橋頭區卵塊寄生率分別達

91.67%、90.00%、88.24%,無釋放對照區

其卵塊寄生率僅為 17.65%,釋放區明顯有

較高寄生率,有效控制荔枝椿象族群密度進

而降低其危害程度。

圖 44、高雄市田間平腹小蜂寄生率調查。

表 21、釋放區及非釋放區中荔枝椿象卵塊之寄生率

調查日期

釋放區 非釋放區

田寮 超峰寺路邊 橋頭糖廠 超峰寺停車場

寄生率 (%) 寄生率 (%) 寄生率 (%) 寄生率 (%)

3月 2日 19.05 - - 0.00

3月 15日 41.27 10.00 0.00 0.00

3月 31日 72.73 60.00 33.33 0.00

4月 12日 72.73 75.00 50.00 0.00

4月 24日 80.00 88.89 88.24 0.00

5月 11日 82.61 72.22 - 17.65

5月 25日 91.67 90.00 - -

-卵塊數目少,未取樣。

Page 6: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45-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圖 45、「平腹小蜂主動出擊,荔枝椿象防治有

解」新聞記者會。

圖 46、記者會現場有荔枝椿象、蓖麻蠶及平腹

小蜂予媒體拍攝。

「平腹小蜂主動出擊,荔枝椿象防治有解」新聞記者會

本場於 106 年 3 月 9 日假農委會發表

「平腹小蜂主動出擊,荔枝椿象防治有解」

新聞記者會(圖 45),由本場呂場長秀英

主持,共有多家媒體訪問及拍攝。

荔枝椿象為龍眼、荔枝及台灣欒樹之

外來害蟲,除吸食嫩芽、嫩果等嚴重影響

結果產量及樹勢外,成蟲噴出之腐蝕性臭

液也會造成皮膚灼傷,近幾年已有多起民

眾受傷之案例。本場以蓖麻蠶作為平腹小

蜂之替代寄主,已初步建構完成量產體系,

蓖麻蠶卵因具有可量產、冷藏及整年皆可

繁殖等特性,因此可做為替代寄主,目前

每月預計生產 12 萬隻平腹小蜂釋放在台中

及高雄荔枝、龍眼專區,以生物防治策略

逐年降低荔枝椿象族群數量。本次於現場

展示害蟲荔枝椿象成蟲及卵,與其天敵卵

寄生蜂平腹小蜂和替代寄主蓖麻蠶等實體

(圖 46),為讓媒體更了解寄生的機制,

並播放於顯微鏡下拍攝平腹小蜂於荔枝椿

象寄生產卵的畫面,透過鏡頭讓印象更深

刻。

與會之記者媒體皆對平腹小蜂寄生過

程有極大興趣,於當日及後續皆有多則相

關報導,本場期藉由媒體讓更多農民及民

眾了解生物防治之應用及注意荔枝椿象之

危害及防治。

Page 7: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46-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圖 47、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研究人員合影。

圖 48、與研究人員進行交流,由李敦松主任簡報天敵昆蟲飼養及應用概況。

荔枝椿象防治及天敵昆蟲平腹小蜂交流觀摩

荔枝椿象原分布於東南亞地區,於中

國、泰國及印度等國家皆有紀錄,近年來

入侵臺灣,並嚴重危害無患子科果樹龍眼、

荔枝及行道樹臺灣欒樹與無患子,中國於

1960 年代即開始對荔枝椿象天敵卵寄生蜂

平腹小蜂進行生活史、量產及釋放等相關研

究。本次於 6 月 12~13 日參訪廣東省農業

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及其荔枝研究園區

(圖 47、圖 48),該所為目前仍有進行平

腹小蜂大量繁殖及釋放的研究單位,其以柞

蠶卵為平腹小蜂替代寄主進行量產,於荔枝

椿象產卵危害季節 3 月開始於荔枝樹上掛

上以寄生之卵片進行釋放,每棵樹分 3 次

進行釋放平腹小蜂,共約 600~800 隻雌蜂,

並依實際田間蟲害密度進行釋放數量之增

減,其種原保存部分於 4~5 月田間採集荔

枝椿象卵羽化出的平腹小蜂進行蜂種的收

集以避免因持續的以替代寄主繼代飼養造

成種原弱化;本次平腹小蜂飼養及釋放交流

有助於日後荔枝椿象的防治,期能以釋放天

敵昆蟲的方式降低荔枝椿象的危害並減少

農藥的使用,以對環境友善耕種。

Page 8: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 47-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瓜實蠅寄生性天敵之研究

瓜實蠅為危害多種瓜類的害蟲,而

運用其天敵瓜實蠅幼蟲寄生蜂 Psysttalia

fletcheri 為生物防治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主

要目的為蒐集田間的瓜實蠅幼蟲寄生蜂 P.

fletcheri,並試驗其大量飼養最佳條件。本

試驗測試 P. fletcheri 在室溫 (25±2℃ ) 及

23℃ 定溫環境下的寄生情形,兩者間沒有

顯著差異(表 22),但是在室溫環境則能

產生較多雌蟲數。在不同日齡的寄生情形 4

日齡和 6 日齡成熟幼蟲在後代羽化總數、

雌蟲、雄蟲數皆沒有顯著差異(表 23);

因此進行後續量產時可於室溫環境下及取 4

日齡的幼蟲提供寄生進行量產作業。

表 22、Psyttalia fletcheri雌寄生蜂在不同溫度下連續寄生之平均羽化數量

Male(Mean±SE) Female(Mean±SE) Total(Mean±SE)

Room

temperature

3.8 ± 1.1 7.4 ± 1.6 11.2 ± 2.5

23℃ 4.7 ± 0.8 3.4 ± 0.8 8.1 ±1.2

Prob(t) 0.51 <0.05 0.26

*Significant difference using unpaired t-test.

*

表 23、 Psyttalia fletcheri雌寄生蜂(10 females)寄生四日齡幼蟲及六日齡

幼蟲平均羽化數量

Male(Mean±SE) Female(Mean±SE) Total(Mean±SE)

4 days old

(Third instar)

29.5 ± 10.3 19.0 ± 4.1 48.5 ± 13.4

6 days old

(Mature larva)

13.7 ± 5.4 21.7 ± 3.3 35.3 ± 8.1

Prob(t) 0.24 0.16 0.43

*Significant difference using unpaired t-test.

*

Page 9: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48-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參訪

藉由臺泰生物防治交流與合作計畫,進

行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生物性資材(天

敵及微生物)管理政策及技術進行參訪交流

(圖 49),期與泰國農政單位未來深化合

作。本次行程由泰國農業暨合作部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operatives, MOAC)

農 業 推 廣 處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DOAE) 負責安排,於 106 年 11

月 19 ~ 25 日赴泰考察及參訪。泰國政府

大力推動有機農業策略下,致力生物性資材

(如天敵與微生物)的原種的維持及建立大

量飼育及施用操作流程,並教導農民如何在

田間實際使用生物性資材(如寄生性天敵與

微生物)(圖 50),以減少化學肥料和農

藥的投入。泰國非農藥防治技術實際應用於

田間的操作方式及目前農民用藥習慣,與臺

灣之差異(如泰國政府單位對化學農藥不

予補助,但提供農友生物性資材的種原),

除進行農民教育培訓外,並定期交由有需求

的農友在確定的操作流程下(圖 51),放

大生物資材並實際應用於田間,以農民帶動

農民的模式來推廣生物性資材,以提高生物

防治普及率此應用推廣的做法(圖 52),

可作為未來我國友善農業發展及農藥減半

政策推動之參考,雙方藉由交流相互瞭解並

強化所轄區域有害生物整合性管理策略。另

此行亦針對果實蠅區域共同管理技術及生

物防治研發現況進行實地參訪,加強雙邊政

府部門及研發機構的合作,同時對臺泰雙邊

之農產品進口之檢疫事宜,亦由黃局長與相

關的農業官員進行溝通,期利臺泰國際貿易

之順利。此外,泰方農業部對於我國在農業

昆蟲之資料庫查詢平台亦希望能建立合作

機制,以協助該國建立泰國的農業昆蟲(害

蟲及天敵)資訊化。此部分已建議泰方提至

未來合作議題,以達研發技術交流共享之國

際合作理念。

圖 49、臺灣代表團與泰方農業部官員合影。

Page 10: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49-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圖 52、以農民帶動農民的模式來推廣生物性資材,提高生物防治普及率。

圖 51、泰國產銷班自行操作以生產天敵昆蟲。

圖 50、泰國農業推廣處免費提供微生物菌種原供農民繼代運用(左)及利用簡易設備自行生產微

生物農藥(右)。

Page 11: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0-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生物防治分場與大湖鄉民熱鬧慶元宵

生物防治分場於 2 月 11 日配合大湖鄉

公所舉辦之「正月半 祈天神打新丁 過好

年」元宵節活動(圖 53),展示本場「生

物防治及應用成果」,分場優美的景觀及有

趣的活體天敵昆蟲,吸引了大湖鄉民及民眾

將近 400 人來場參觀,度過了愉快且知性

的元宵佳節,對分場的科技研發有了更深一

層的認識,包括草莓品種、有益於環境生態

的天敵昆蟲及微生物肥料,現場並有 FB 打

卡按讚即送活菌 2 號有機肥試用包活動,民

眾反應熱烈(圖 54),展覽有趣又可帶肥

料回家種好菜。

本次「生物防治及其應用成果展」於

分場廣場舉辦,以草莓、天敵昆蟲及微生物

等 3 大展覽主軸,現場除了研究人員進行

解說並放置看板與實物,讓民眾深入了解;

草莓主要介紹產區概況、育苗及育種成果;

天敵昆蟲則展示捕食性天敵 - 基徵草蛉、小

黑花椿象及闊腹螳螂,寄生性天敵 - 格氏突

闊小蜂、平腹小蜂及其寄主瓜實蠅、荔枝椿

象與蓖麻蠶。而微生物肥料則展出苗栗活菌

1 號、2 號不同劑型與應用方式。

分場開放除推廣各項業務,也與鄉民

更親近,大湖鄉長並於早上帶領吉祥物與健

走民眾至終點站分場參觀,下午並有國中小

朋友進行彩繪燈籠比賽活動,與鄉民共度了

知性愉快的元宵佳節 !

圖 53、大湖鄉胡娘妹鄉長與參觀民眾合影同樂。 圖 54、FB 打卡按讚送苗栗活菌 2 號有機肥試用

包活動迴響熱烈。

Page 12: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1-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水稻主要病蟲害防疫體系之建立

水稻病蟲害發生常受到地區環境、氣

候變化及水稻品種差異所影響,針對苗栗縣

內常見病蟲害進行調查研究,作為病蟲害發

生風險評估與防治處理。選取 23 種良質米

品種進行稻熱病抗病力檢測,葉稻熱病罹病

率(圖 55)感病品系 Lomello 為 20.41 %,

其中以苗栗 2 號 22.64 % 與苗栗 1 號 20.78

%,其發病率高於 Lomello 為極感性;越

光 13.42 %、臺梗 16 號 13.28 %、臺南 11

號 12.65 %、桃園 3 號 11.04 %、臺梗 9 號

10.8 % 及花蓮 21 號 10.28 % 等品種高於略

高。抗性品種以臺梗糯 1 號 0.35 %、臺中

秈 17 號 0.64 %、臺中秈 10 號 0.735 %、臺

� 2 號 1.07 %、臺農 77 號 1.115 %、臺農 71

號 %、1.21 %、臺梗糯 3 號 1.475 %、臺東

33 號 1.48 %、臺東糯 31 號 1.555 %、高雄

147 號 1.59 %、高雄 145 號 1.755 % 及臺中

192 號 1.85 % 均低於 2 %,其中以臺梗糯

1 號 0.35 % 最低;一期稻作穗稻熱病發病

率(圖 56)以越光 70.4%,遠高於 Lomello

48.7% 為極感性;臺中秈 10 號 0.9%、臺梗

糯 1 號 1%、臺中秈 17 號 1.6%、臺梗 2 號

2%、臺農 77 號 2.9% 等為抗性品系。稻熱

病監測點西湖於 4 月 12 號開始零星發病,

公館於 4 月 18 號秧砧開始發病,後龍則於

5 月 3 日開始發病。4 月 27 號公館平均罹

病度為 0.66 %、西湖 2.5 %、後龍為 0 %;

5月 3號田間罹病度略為提高公館為 1.9 %、

西湖 7.3 %、後龍 5.4 %;5 月 9 號公館 2.8

%、西湖 15.4 %、後龍 5.4 %,5 月 17 號

後調查病害有下降趨勢。根據調查結果比對

四月底的氣象資料,發現 4 月 28-30 號間多

為降雨後放晴的天氣,為適合病害發展高濕

度環境,經詢問其他鄉鎮農民田間發病時間

也多為四月底後開始大發生,經宣導後農民

已進行田間防治作業。

圖 55、比較 25 個水稻商業品種葉稻熱病罹病率差異。

Page 13: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2-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圖 56、比較 25 個水稻商業品種穗稻熱病罹病率差異。

圖 57、葉菜類安全資材 IPM 使用流程。

強化安全性資材加值應用之葉菜類生產管理體系 - 甘藍、芥菜

使用安全資材 IPM 生產(圖 57)葉菜

類(甘藍、花椰菜)測試,結果苗栗活菌 1

號處理組 300 倍能降低甘藍細菌性黑腐病

罹病率 13.1%、增加產量 10%; 同時降低花

椰菜黑腐病罹病 7.5%、增加產量 11.8% ,

安全性資材害蟲防疫模式之建立(芥菜)於

種植前期施用推薦藥劑,另於田間懸掛黃色

黏板與斜紋夜蛾與小菜蛾誘引器進行蟲數

監測,同時搭配釋放草蛉與黃斑粗喙椿象、

蘇力菌、及礦物油,防治蟲害。由問卷調查

分析顯示 : 農友習慣利用各農業單位所發布

資訊使用安全資材進行病蟲害防治,購買意

願以防治效果為最大考量。

Page 14: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3-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圖 58、芥菜加工流程。25

表 25、苗栗地區芥菜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期對照表:

改善苗栗地區重要農產加工品安全性技術之開發

一、建置芥菜加工產品農藥殘留及製程資料調查芥菜加工業及農(民)場 9 家,產

品包括酸菜、福菜及梅干菜等﹙圖 58 ﹚,

建立「農糧產品及其加工品除污技術之開發

與應用」問卷調查 9 份資料,對於芥菜加工

產品管理極具參考。

Page 15: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4-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二、芥菜加工產產品採樣及農藥殘留檢測

三、芥菜製程中農藥殘留及消退情形

於加工業、農(民)場、超商及量販店

等 7 地點,採樣 22 件加工產品檢驗農藥殘

留情形﹙圖 59 ﹚。結果顯示 : 在市售產品

酸菜、福菜及梅干菜共檢出 28 種農藥,10

芥菜田間噴灑系統性殺蟲劑 18.2% 益

達胺水懸劑;18.4% 剋安勃水懸劑。殺菌劑

66.5% 普拔克溶液。非系統性殺蟲劑 40.8%

陶斯松乳劑,選擇係統性殺菌劑 50% 達滅

芬水懸劑等 5 種藥劑。以推薦濃度、 2 倍

濃度及未施藥 3 處理 3 重複,每小區 10 平

方公尺,每區施藥量 1.5 公升﹙圖 60 ﹚。

噴藥後第 0、 6 及 12 天進行新鮮芥菜採樣,

同時酸菜醃漬、福菜及梅干菜加工,農藥殘

留分析。芥菜藥劑消退結果:未施藥對照

區第 0 天檢出達滅芬 0.03ppm(芥菜生育期

噴灑達滅克敏 1,500 倍),第 6 及 12 天均

種藥劑不符合容許量,不合格率達 45.5%。

其中非系統性農藥 10 種、選擇系統性農藥

4 種、系統性農藥 14 種、未推薦藥劑 8 種,

檢出之藥劑種類可供芥菜用藥輔導參考。

為未檢出農藥。推薦倍數區及 2 倍之倍數

區噴灑陶斯松、益達胺、剋安勃、達滅芬、

普拔克 5 種藥劑,其中陶斯松、益達胺、

剋安勃、達滅芬 4 種藥劑,在第 12 天採樣

檢驗新鮮芥菜,結果顯示所有藥劑皆明顯

衰退,農藥殘留量均符合台灣容許量。普

拔克於施藥後推薦倍數區及 2 倍之倍數區

至第 12 天,農藥殘留量分別為 9.03ppm 及

14.27ppm,超過臺灣容許量 5ppm 甚多﹙圖

61、圖 62 ﹚,農藥消退緩慢建議避免使用

防治芥菜病害。

圖 59、市售芥菜加工產品。

Page 16: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5-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圖 60、藥劑噴灑情形。

圖 61、噴灑推薦濃度農藥消退情形。

Page 17: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6-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圖 62、噴灑 2 倍濃度農藥消退情形。

草莓安全生產體系建構與應用推廣本計畫加強技術輔導層面及田間管理

之執行,以生產安全合格之草莓為目標。

針對育苗期、採果期提供農民不同輔導方

式,並藉由對農藥販賣業者的輔導,強化

安全用藥概念。105 年度採果期時,本場與

試驗農戶配合,農民於 11 月初即開始停止

使用藥劑,並每周施用本場提供之木黴菌

(Trichoderma asperellum, ML001),除有效

降低果實灰黴病、果腐病之發生,相較於

104 年第一期果檢測藥劑殘留量由原本 4 種

藥劑降至僅 1 種藥劑殘留,有效提升草莓果

實食用安全。果實期另一造成用藥頻繁之害

物為二點葉蟎,因而輔導試驗農戶使用非化

學農藥資材,其中包含施用藥毒所開發之光

桿菌 (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0805-P2R)

防治二點葉蟎,以及農民自行施用之複合芽

孢桿菌 ( 液態澱粉芽孢桿菌、枯草桿菌等 ),

自 106 年 3 月 2 日第 1 次施用前調查,直至

4 月 11 日止,共計調查 5 次(圖 63)。調

查結果小區平均葉蟎數在對照區為 :127 隻 /

葉、463 隻 / 葉、182 隻 / 葉、227 隻 / 葉、

2 隻 / 葉;試驗區則為 :56 隻 / 葉、179 隻 /

葉、166 隻 / 葉、125 隻 / 葉、2 隻 / 葉,雖

無顯著性差異,但試驗期間農民僅於第 5 次

調查前施用 1 次殺蟎劑,大幅降低殺蟎劑使

用頻率。相較於試驗農戶第 1 期果農藥殘留

藥劑檢出種類高達 17 種,4 月 11 日採果檢

驗農藥殘留檢出藥劑種類為 9 種,減少 8 種

藥劑,其中殺蟎劑由 4 種降為 3 種。為有效

宣導安全用藥及合理施用藥劑,配合縣府辦

理 1 場次農藥販賣業者複訓講習會,6 場次

農民安全用藥宣導,1 場次觀摩會以及 5 場

次育苗期巡迴輔導。藉由不同層面的輔導,

提升草莓用藥安全。

Page 18: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7-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圖 63、試驗田區二點葉蟎密度消長情形。

草莓新興病害 - 萎凋病之發生與防治從柯霍氏法則驗證試驗可確認萎凋病

菌無法直接從冠部感染,此病原菌屬於土壤

傳播病原菌,若根系有傷口,可幫助病原菌

之侵染,針對萎凋病之接種方式尚需找出

較好之方法。為了解草莓葉柄是否能替代

走蔓做為檢測萎凋病之部位,同一株病株

分別分離有大小葉病徵之葉片的葉柄基部

組織及正常第 4 片之葉片的葉柄基部組織,

將組織塊表面消毒後,放置於選擇性培養基

上生長,一共採集 3 個發病田區, A 區 100

株發病植株之第 4 片正常展開葉及呈現大小

葉病徵之葉片,經分離檢測共有 55 片正常

葉可分離得萎凋病菌,而呈現大小葉病徵者

僅 15 片葉片可分離得萎凋病菌(表 24)。

B 區 3 株發病植株,經分離檢測僅有 1 片正

常葉可分離得萎凋病菌,而呈現大小葉病徵

者皆未分離得萎凋病菌。C 區 29 株發病植

株,經分離檢測僅有 12 片正常葉可分離得

萎凋病菌,而呈現大小葉病徵者皆未分離得

萎凋病菌。於育苗期間篩檢 4 處育苗母株

(表 25),分別以 TTC 選擇性培養基檢測

青枯病菌,FoG1 選擇性培養基檢測萎凋病

菌,共計篩檢 289 株母株之走蔓,其中青

枯病檢出 4 株,萎凋病檢出 19 株,已通知

檢驗農戶清除帶菌母株。為了解草莓萎凋病

病株正常展開葉與畸形葉養分吸收之情形,

取 100 片正常葉及 100 片畸形葉進行植體

分析,結果顯示 : 正常葉片各元素吸收量

(mg) 分別為氮 19.66、磷 3.13、鉀 18.58、

鈣 11.58、鎂 3.89(表 26);正常葉柄為氮

2.96、磷 1.03、鉀 10.97、鈣 4.52、鎂 1.82;

畸形葉片(表 27)則為氮 11.66、磷 2.43、

鉀 13.46、鈣 5.20、鎂 2.06;畸形葉柄為氮

0.82、磷 0.28、鉀 3.22、鈣 0.62、鎂 0.28,

Page 19: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8-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從檢驗結果可以得知,畸形葉片鈣吸收不

足,可能因素為鉀肥吸收異常造成鈣吸收

不足。若以預防病害發生的觀點輔導農民,

宜從田間管理著手,如減少田間水分供給,

以降低氮、鉀肥吸收;開花期才增加鉀肥,

定植初期控制鉀肥用量等,以減少誘發病害

發生之因子。

表24、草莓萎凋病株葉柄分離檢測結果

Field No. Normal leaf Abnormal leaf Both Both not Total leaves

A 44 4 11 41 100

B 1 0 0 2 3

C 12 0 0 17 29

表25、4處育苗母株病害篩檢結果

Farmers Number of runner Fusarium wilt Bacteria wilt

A 50 - -

B 18 3 -

C 85 - -

D 136 16 4

表26、草莓萎凋病株正常葉片植體養分分析結果

Normal N P K Ca Mg Fe Mn Cu Zn

(no.4)

g/kg

mg/kg

Leaf 21.9 3.49 20.7 12.9 4.34 223 433 11 37.7

Petiole 9.63 3.34 35.7 14.7 5.91 147 141 9.41 65.7

Absorbance

------------------ ------------------

------------------ ------------------ ------------------ ------------------

mg

Leaf 19.66 3.13 18.58 11.58 3.89

Petiole 2.96 1.03 10.97 4.52 1.82

Leaf dry weight : 0.8976g、petiole dry weight : 0.3073g

Page 20: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59-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表27、草莓萎凋病株畸形葉片植體養分分析結果

Abnormal N P K Ca Mg Fe Mn Cu Zn

(immature)

g/kg

mg/kg

Leaf 19.4 4.04 22.4 8.66 3.43 152 271 8.05 32.7

Petiole 10.4 3.56 40.9 7.88 3.58 149 119 9.53 38.7

Absorbance ------------------ ------------------

------------------ ------------------ ------------------ ------------------

mg

Leaf 11.66 2.43 13.46 5.2 2.06

Petiole 0.82 0.28 3.22 0.62 0.28

Leaf dry weight : 0.6009 g、petiole dry weight : 0.0788 g

草莓炭疽病菌與灰黴病菌對殺菌劑之感受性與抗藥性研究

、CG58、CG68 及 CG80 等 6 株抗藥性菌株,

在亞托敏及三氟敏 100ppm 藥劑濃度下孢子

仍可發芽生長,敏感性菌株 CG27、CG40、

CG89 及 CG393 僅在 1ppm 濃度發芽(表

28)。測試非農藥資材對草莓炭疽抗藥性菌

株防治效果,結果以三氟敏 + 亞磷酸鉀混合

劑處理與三氟敏 +ML15-4 混合劑處理,抑

制率高於 50% 以上 ; 三氟敏處理抑制率不超

過 25%。探討抗藥性機制,証實草莓炭疽病

菌對三氟敏藥劑抗藥性與 ABC transporter 排

毒機制有關。

表 28、比較草莓炭疽病推薦藥劑三氟敏(trifloxystrobin)對孢子發芽抑制率(%)

Sensitive:CG393、CG27、CG40、CG89

Resistance: CG08、CG37、CG55、CG58、CG68、CG80

Isolate

三氟敏 43.7%水懸劑

1 ppm 10 ppm 100 ppm 無菌水對照

CG393 91 0 0 100

CG27 3 0 0 100

CG40 3.9 0 0 100

CG89 1.7 0 0 100

CG08 8.2 42 54 100

CG37 95 76.3 69.6 100

CG55 98 11.8 10.1 100

CG58 47.3 6.6 2.6 100

CG68 100 70.8 65.8 100

CG80 88 35.1 2 100

測試抗藥性菌株 CG08、CG37、CG55

Page 21: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60-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農業技術 4.0—草莓高效隔離標準產程模擬建置系統

草莓健康種苗隔離量產整合管理體系

為提升傳統草莓育苗方式至種苗生產

自動化、智慧化模式,需藉由整體育苗數

據的蒐集為基礎,做為未來生產模式預測

分析、智慧化管理之用。整個育苗期所蒐

集到的氣象數據顯示,在設施內的極端數

值 ( 溫度℃ , 相對濕度 %) 分別為 (24.23,

95.89)、(23.38, 93.42)、(38.09, 44.19)、

(39.26, 44.26),同場域之露天氣象極端數

值 為 (22.89, 98.3)、(22.56, 97.54)、(35.43,

50.07)、(38.5, 52.38)。整體而言,設施內溫

度較高、濕度較低(圖 64)。溫度與濕度

本場與農業試驗所合作開發「草莓健

康種苗隔離量產整合管理體系」套組技術,

利用獨特的隔離網室生產健康草莓種苗(圖

65),有別於傳統露天育苗的模式,能減少

炭疽病害發生及提高後續種苗定植存活率,

之關係,設施內外趨勢相同,溫度越高、濕

度越低。育苗生育調查數據顯示,草莓種苗

整個生育期冠徑自 0.54公分長至 0.84公分。

株高自 5.67 公分長至 8.56 公分。葉片數自

2.84 片長至 4.29 片。母株繁殖數目自 6.25

株長至 25.38 株。整個生育期冠徑與株高、

冠徑與葉數之相關性皆呈顯著相關,株高與

葉數之相關性初期顯著相關,後續則未達顯

著差異。冠徑與株高之相關係數隨生育期逐

漸降低 (0.33 至 0.20),而冠徑與葉數之相

關係數則逐漸增加 (0.47 至 0.68)。

成效優異。該套組技術,包括種苗病害檢測

技術、組織培養苗生產及出瓶健化流程、健

康種苗高效隔離產程設施規範及管理技術。

體系概念以無特定病原的健康組培苗為起

點,在育苗期間隨時對重要病害萎凋病、炭

圖 64、設施內草莓育苗情形。

Page 22: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61-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草莓新品種開發

疽病、青枯病等進行追蹤檢測,加上栽培環

境高效隔離種苗、介質、水源、設施、人員,

達到量產健康種苗的目標。田間試驗成果顯

示,隔離健康苗單株罹病率小於 10%、田

為呼應產業對新品種的需求,本場自

103 年以草莓桃園 1 號為親本,雜交育成潛

力品系 MLE7(圖 66),該品系具有單梗

大果錐形、糖度高(可至 15 度以上)又具

酸度、株型半直立好管理等理想特性。106

年貯藏試驗結果顯示,MLE7 貯藏日期與桃

園 1 號相當,而貯藏期間能維持較好的品

質。綜合評估後,MLE7 可做為後續發展的

新品種,並開始進行植物品種權性狀調查。

間存活率 99%,對照一般傳統種苗單株罹

病率則為 10-25%,田間存活率 78%,顯示

該套組技術值得推廣應用,深具商業潛力。

耐病育種部分,104 年雜交育成的 F、

Y 雜交組合的系列品系,經單株產量、糖

度、子株繁殖數等指標篩選,由 MLY1、

MLY2、MLY3、MLF3、MLF6 等 品 系 進

入耐病檢測試驗。經兩輪篩選結果,選定

MLY2、MLF6 兩顯著耐病品系進入後續果

品品質試驗。

圖 65、隔離健康苗 ( 左方 ) 的田間存活率可達 99%。

圖 66、草莓新品系 MLE7 田間種植結果。

Page 23: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62-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草莓團隊技術服務與推廣草莓為本場轄區重要作物,為統合本場

研發能量,本場設有草莓團隊(圖 67)。

辦理的技術服務與推廣活動,包括專家到村

巡迴輔導、育苗場監測輔導、育苗場種苗繁

殖母株走蔓檢測、跨單位技術開發、草莓栽

培課程講習、接待草莓研習團體、草莓技術

綜合諮詢等,各項工作內容如下:

1. 專家到村巡迴輔導:於苗栗縣大湖鄉富

興村、大寮村、東興村、義和村及獅潭

鄉豐林村村辦事處等 5 處設立巡迴輔導

診斷點(圖 68),提供栽培、病蟲害、

土壤檢驗諮詢之專家到村創新服務。

2. 育苗場監測輔導:團隊於南投縣埔里鎮

臺一種苗場草莓種苗育苗圃,執行種苗

繁殖診斷諮詢實地輔導,該處草莓種苗

繁殖數目產量超過 100 萬株,其中供貨

至大湖鄉產區的種苗數量超過 70 萬株。

3. 育苗場種苗繁殖母株走蔓檢測:進行 3

處育苗農戶母株走蔓檢測(TTC 選擇性

培養基檢測青枯病菌、冷凍法檢測炭疽

病),依結果輔導農友保留、移除或隔

離管理種苗。

4. 跨單位技術開發:與農業試驗所合作開發

「草莓健康種苗隔離量產整合管理體系」

套組技術,包括種苗病害檢測技術、組

織培養苗生產及出瓶健化流程、健康種

苗高效隔離產程設施規範及管理技術,

田間試驗成效優異,值得推廣應用。該

技術獲邀參展 9 月 28 至 30 日於南港展

覽館辦理的亞太農業技術展(圖 69),

與會參訪單位絡繹不絕,對本體系研發

成果正面肯定。與臺灣大學植物醫學中

心合作研發以內生真菌處理草莓組織培

養苗之相關技術,期望能縮短草莓組培

瓶苗馴化至草莓種苗正常開花結果的時

間。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接種內生真

菌後之草莓組培苗生長勢較未經接種者

高,而且種苗對炭疽病的抗性也顯著提

高。

5. 草莓栽培課程講習:團隊於本場農民學

院 9 月 25 至 29 日開辦之草莓栽培管理

班授課的項目,包括臺灣草莓產業概況、

草莓育苗與栽培概況、草莓種苗繁殖與

移植實習、草莓病蟲害介紹與綜合管理、

草莓病蟲害診斷鑑定與實務等,另於 10

月 20 日辦理之食農講座 - 草莓及生物防

治班講授草莓栽培技術及實習課程。

6. 接待草莓研習團體:接待臺北市內湖農

會、臺大植醫學程學員(圖 70)參觀草

莓栽培試驗區域,研習草莓育苗及採果

時期的各項技術。

7. 草莓技術綜合諮詢:團隊接受草莓技術諮

詢之管道以電話占大部分,計 46 件。其

次為透過 Line 專線詢問,占 19 件,透

過電子郵件詢問者占 9 件。在草莓 Line

群組中群組人數為 135 人,發文總數為

1233 則,由草莓小組發言者占 132 則,

群友發文則數為 1101 則。

Page 24: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63-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圖 69、「草莓健康種苗隔離量產整合管理體系」參展實況。

圖 68、草莓育苗巡迴診斷輔導實況。

圖 67、草莓服務團隊於義和村村辦公室外合影。

Page 25: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64-

生物

治與防

疫研

發應

圖 70、臺大植醫學程參訪團隊於分場前廣場合影。

圖 71、育苗期巡迴輔導。

建構具競爭力蔬果種苗產業供應鏈計畫於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大寮村、東

興村、義和村及獅潭鄉豐林村村辦事處等 5

處設立巡迴輔導診斷點(圖 71),提供栽

培、病蟲害、土壤檢驗諮詢之專家到村創新

服務,於南投縣專業育苗場 1 處執行種苗繁

殖診斷諮詢實地輔導。另進行 3 處育苗農

戶母株走蔓檢測(TTC 選擇性培養基檢測

青枯病菌、冷凍法檢測炭疽病),共計篩檢

202 株母株走蔓,依結果輔導農友保留、移

除或隔離管理種苗。

Page 26: 參、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 mdais.gov.tw · 為開發草蛉自動化生產技術及價創 天敵新事業,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及農 科院合作進行草蛉飼育技術優化及天敵

-65-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06年報

生物防治與防檢疫研發應用

圖 73、滴帶方式給水有效控制病害。圖 72、草莓病害研究學者 - 石川成壽 教授(左二)。

國際合作暨草莓主要病害檢測及防治技術應用

本次赴日研習,主要參訪日本農研機

構 (NARO)、東京法政大學植物醫學系(圖

72)、�木縣農業試驗場、千葉縣農林研究

中心、九州及沖繩農業研究中心等。日本早

在 20 多年前因病害發生問題嚴重即開始建

立健康種苗供應體系,近年來已漸趨完備,

不同縣推出之新品種,大多由隸屬各縣之農

業試驗場所以組織培養技術去病毒,得到所

謂的基核株,同時日本研究單位針對草莓

四種主要病毒病害 (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 (SVBV), strawberry crinkle virus (SCV),

strawberry mottle virus (SMoV), 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 (SMYEV)),以 PCR

等檢測方式確認進入種源溫室之植株是不

帶病毒的,再由基核株(5 株)繁殖出原原

種(農業試驗場),原原種繁殖原種(全

國農協),原種再繁殖育苗母株(農協),

最後由農民購買健康母株育苗,或者購買子

苗直接定植。不帶病毒之基核苗為日本草莓

苗供應體系之基本需求(圖 73),因病毒

將造成草莓產量減少 30-50%。針對炭疽病

及萎凋病之檢測,原原種每株皆進行檢測,

而基本上在原原種圃內之植株不會檢測到

任何帶菌的植株。此次參訪日本相關研究單

位,不同縣市推動健康種苗制度略有不同,

但基本上仍遵照三級繁殖制度,臺灣未必要

完全仿照日本的模式,畢竟民族性不同,需

要以適合臺灣農民之方式推動,健康種苗為

首要重點項目,以目前臺灣農民 80% 以上

自行育苗,如何順利轉換為健康種苗供應系

統,宜以新品種搭配種苗供應體系的建立,

初期或可以政府補助示範方式,尋找配合度

高之農戶,一旦此體系供應之苗相當健康,

農民自然而然信任此體系。此外,除了三級

繁殖制度之外,農民若想以產銷班為單位育

苗,另一種方式為輔導產銷班或育苗數量超

過 10 萬株之農民,檢測母株,作為採種母

株之來源,以減少病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