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史前華東地區玉器研究(1/2) 期中進度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個別型 : NSC 94-2412-H-136-001- 執 行 期 間 : 94 年 08 月 01 日至 95 年 10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計 畫 主 持 人 : 鄧淑蘋 報 告 附 件 : 國外研究心得報告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01 月 31 日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 將環璧類的孔緣與器邊都磨成斜斜的薄刃,因而形成所謂「柳葉形」的剖面。(表二之2-2)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史前華東地區玉器研究(1/2)

    期中進度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4-2412-H-136-001-

    執 行 期 間 : 94年 08 月 01 日至 95年 10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計 畫主持人:鄧淑蘋

    報 告 附 件 :國外研究心得報告

    處 理 方 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年 01 月 31 日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史前華東地區玉器研究(1/2)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4-2412-H-136-001-

    執行期間: 94 年 08 月 01 日至 95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計畫主持人:鄧淑蘋

    計畫參與人員:沈建東

    報告類型: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5 年 5月 6日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

    94 至 95 年度連續二年度的研究計畫是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史前華東地區玉器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第一個年度是以整個中國東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玉器為研究對象。包括黑龍江、松花江、遼河、西拉木倫河等流域。若以行政區域而言,就是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以及內蒙古的東邊赤峰市與呼拉貝爾盟。如地圖所示:

    東北地區在中國疆域中的位置 東北地區內的行政區劃

    目前第一個年度已進行十個月,其間主要的工作是參考考古出土資料,並配合對院藏實物上製作遺痕的顯微觀察,建立距今八千至距今五千年間,東北地區玉器製作工藝演變及器形、器類發展的序列。報告分為甲、乙兩篇。

    甲篇討論距今八千至六千年間,東北地區玉器文化的發展。見第2 至 14 頁。

    乙篇討論距今六千至五千年間,東北地區玉器文化的發展。見第15 至 30 頁。

    近期大陸又出版了《中國出土玉器全集》,提供了豐富的最新資料。報告者還將於今年夏天前往整個東北地區,從事實際考察。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

    甲篇:距今八千至六千年間東北地區玉器文化的發展

    引言

    故宮博物院的陳列室裡,天天都是人山人海。但是他們知道在這裡什麼是最古老的文

    物?倒底它們有多老?一共有多少件?陳列室裡可以看到嗎?這或許是許多人心頭的

    問題。

    經過報告者的研究,正確的答案是:在這兒最古老的文物有三十六件玉石器。包括二

    十八個玉管、小璧、三連璧、竹節形管、彎條形器、白石女神像,以及一對耳飾玦。

    在即將開幕的「文明曙光」常設展中,就展出十八件。

    (一) 探索中國玉器的起源

    近三十餘年來中國考古學的起飛,帶動了研究古玉的高潮;隨著資料的累積,逐步建立起

    古玉發展的時空架構。

    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紅山系玉器是中國最早的玉器。「紅山系玉器」是筆者於 1998 年因應考

    古學界所謂「紅山諸文化」一詞所創發的,隨著考古學界對「紅山諸文化」一詞定義之不同,

    「紅山系玉器」也有著寬窄不一的定義;若持寬鬆的定義,則以遼西地區的紅山文化玉器為主

    幹,廣泛地包括了風格相近的整個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至銅石並用期的玉器。

    由於紅山文化玉器早已聲名大噪,所以對吉林、黑龍江境內出土的比較簡單光素的玉器,

    最初多被視為「受紅山文化影響下的產物」,1998 年,孫守道先生曾將吉林、黑龍江地區認定

    為紅山玉文化的「外延區」與「波及區」。雖然在接下來的數年裡,學界已發展了不同的看法,

    但孫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玉器會議」上發表的這篇綜論整個東北地區史前玉文化的宏

    文,無論在資料的收集整理與觀念的啟發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不過早在 1996 年,郭大順先生就注意到松黑地區出土的環璧類與工具類玉器,更接近原

    始階段的面貌,而匕形器等也相似於遼西地區早於紅山的興隆洼文化玉器,所以他認為玉器的

    起源與漁獵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1998 年,筆者與鄧聰先生分別呼籲研究中國玉器的起源,

    必須將眼光放大,要將整個北亞自舊石器時代晚期以來的原始文化納入考察範圍。鄧先生更以

    「玉器起源」為題,綜論歐洲、西伯利亞、日本的早期玉器發展。

    劉國祥先生與周曉晶女士是年輕世代中著力於史前東北玉器研究,又卓有貢獻的學者。周

    曉晶強調松黑地區玉器起源的獨立性,認為剖面成柳葉形的環璧類起源於該區。劉國祥研究了

    各個遺址的陶器、石器等,自 1999 年以來發表多篇討論松黑地區玉器的論文;2001 年在北京

    大學召開的玉器會議上,將遼西、遼東、吉林、黑龍江、呼倫貝爾草原共五個地區玉器資料,

    排出三個發展階段,也就是本文所轉引的表一「中國東北地區史前玉器分區與分段圖」。

    表一 中國東北地區史前玉器分區與分段圖 (引自劉國祥 2004)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3

    根據這些研究,本院藏品中有不少可歸入史前東北地區第一階段,也就是距今八千至六千

    年前的玉器。筆者乃依製作技術為序,結合考古資料與院藏品作成了表二 。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4

    (二) 八千至六千年前東北地區玉器的器類與製作技術

    根據表一及相關資料可知,第一階段(八000至六000年前)除了呼倫貝爾草原外,

    其它四個地區都出土玉器。但器類並不多,主要是光素的工具與簡單的飾物:

    1, 四區都出土玉管。也都出土玉質的工具類,但器柄都沒有穿孔。

    2, 吉林、黑龍江、遼西三區都出土匕形器。

    3, 環璧類流行於吉林、黑龍江,連結二或三個小璧於一體的造形,可能最早出現於黑龍江。

    4, 黑龍江與遼西二區,是目前出土耳飾玦與彎條形器的兩個地區。

    5, 沒有收入表一的器類是較晚公佈的二件象生器類,即是表二最下二列的人面飾與玉蟬,都

    出土於遼西地區興隆洼文化晚期白音長汗遺址。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5

    因為此時人們還不會冶煉金屬,多使用自然界的石、竹、木、骨、蚌,以及抽取苧麻纖維

    製作的麻繩等作為工具,配合自然界的砂粒來切割琢磨玉料。根據出土玉器可知,此期的人們

    除了製作簡單的器形輪廓外,至少還會下述六種製作技術:

    1, 鑽孔:分為淺孔與深孔。可能採用徒手握住棒狀或管狀工具慢慢旋轉,(圖 A-1)也可能將

    小件玉器用黏土或竹木器固定,再利用弓弦套住棒狀或管狀工具,一手來回拉弓,帶動工

    具來回旋轉。(圖 A-2)由於鑽孔工具硬度不高,在帶動解玉砂往下鑽磨時,不但因工具

    被磨損而造成孔壁逐漸縮小,而且因解玉砂的粒子粗,轉速又慢,在孔壁留下寬而清晰的

    旋痕。(表二之 1-2)

    圖 A-1 圖 A-2

    2, 製作較大圓孔(或橢圓孔):多由兩面對鑽,因工具被磨損而造成孔壁逐漸縮小,所以在中

    段鑽透之處留下明顯的一圈接合線。(表二之 2-1)這本是常見於史前古玉上的現象,但史

    前東北地區的小璧與連璧的圓孔周圍,常繞有一圈甚寬的斜面,看來像個圓盤;有的斜面

    上還隱約留著同心的旋痕,(圖二-b,c)有的則因長期被人磨挲而變得光潤。(圖一-c,e)這

    種器身不厚但鑽鑿形成的斜面甚寬的圓孔是如何造成的?據研究,可能是鑽孔所用之木或

    石質的圓棒形工具較粗,且頭端即先削磨出一圈斜面,才會磨出這種「盤形」的圓孔。我

    們可暫稱此法為「盤形孔鑽法」(圖 B)

    但有的圓孔頗不規整,推估不是用管鑽或實心鑽來鑽孔,而是先用鑿子敲鑿出圓孔,再手

    執磨棒將孔緣慢慢修成薄刃狀;我們可暫稱此法為「鑿磨法」(圖 C)史前東北特別流行

    將環璧類的孔緣與器邊都磨成斜斜的薄刃,因而形成所謂「柳葉形」的剖面。(表二之 2-2)

    但也有的耳飾玦雖不薄,但鑽孔的孔壁還頗直,孔壁留有較密的旋痕,這或許反映了磨砂

    較細、轉速較高的技術。這類耳飾玦多在兩面器表還刻意磨出淺圓槽。(表二之 2-3)

    圖 B-1 盤形孔鑽法工序一:用頭端作斜面狀工具鑽磨至一半

    圖 B-2 盤形孔鑽法工序二:翻過來再鑽磨另一半

    圖 D 線切割想像圖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6

    圖 C-1 鑿磨法工序一:先在玉片上畫出小孔

    圖 C-2 鑿磨法工序二:再用鑿子敲鑿出圓孔

    圖 C-3 鑿磨法工序三:用磨棒修整孔緣

    3, 線切割:即是用兩隻手拉著沾滿潮濕砂粒的麻繩的兩端,用力地交互拉放來切割玉料。(圖

    D)由於人手用力不勻,多在器表留下同向卻不等徑的圓弧線,弧線之間還有不規則的波

    磔起伏。在一般器表上的線切割痕很易磨掉;但在耳飾玦的窄缺口內就無法磨掉而留了下

    來。(表二之 3)

    4, 磨槽:分為淺直槽、淺橫槽(表二之 4-1)與淺圓槽(表二之 4-2)。分別出現在匕形器、竹

    節形墜、耳飾玦上。可能用條狀與圓形的磨石慢慢磨成。

    5, 切槽再加刻陰線:目前見於白音長汗出土的石雕神面飾的眉眼處。(表二之 5)可用石片切

    槽,再用尖器刻畫。

    6, 淺浮雕:目前見於白音長汗出土的玉蟬上,應是用條狀磨石磨出平行、垂直的長短凹槽而

    形成玉蟬的眼睛與腹部的分節,但因此時技術原始,所以紋飾較不規則。(表二之 6)

    (三) 院藏八千至六千年前東北地區玉器

    研究了出土器後,再審視院藏品,許多細微的現象,還可藉助特殊照明及顯微鏡來觀察並

    拍攝紀錄,據以推估其時代性與文化別,茲分述如下:

    一,松黑地區新石器時代,小玉璧。外徑 4.6-4.8,中孔 1.44-1.5,最厚 0.51 公分。(圖一)

    質為略帶半透明的黃綠色,有不少裂璺,因沾染雜質而呈褐色。外緣與中孔都不甚規整,

    中孔周圍有一圈甚寬的斜面,可能是用前述圖 B 的「盤形孔鑽法」製作,但因長期盤摩而變得

    圓潤。上方還鑽有小孔,一面孔壁留有旋痕,小孔上緣,以及小孔以上的器表,都有因長期穿

    繩繫掛而造成器表微微下陷的現象。圖一 b-e 是藉助特殊照明及顯微拍攝所得的圖像。

    類似的小玉璧出土於松黑地區,尤以吉林腰井子、吉林洮南鎮郊區出土的最為相似。(圖

    E、F)這類小璧的外形,可能是用竹管或獸骨所做的骨管,配上硬砂鑽磨而成;但是孔邊有一

    圈甚寬的斜面,推估是用前述的「盤形孔鑽法」做成。(圖 B)

    圖 E 腰井子出土小璧

    圖 F 洮南出土小璧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7

    圖一 b 小孔孔壁留有鑽孔時的旋痕,孔的上緣,以及上方器表因長

    期穿繩繫掛而造成的磨痕

    圖一 d 小孔雖是兩面鑽成,但鑽鑿深度不同,或因長期磨挲,較淺

    的一面孔壁十分光滑圖一 a 松黑地區新石器時代 小

    玉璧

    圖一 c 中孔並非十分規整,流露古拙的原始風貌

    圖一 e 斜面已磨挲得相當光滑

    二,松黑地區新石器時代,三連璧。略帶灰黃的白玉,厚薄甚為不勻。最高 7.07、最寬 3.25、

    最厚 0.44 公分,三個孔基本正圓,孔徑自上而下分別是:0.5-0.55、0.55-0.6、0.55-0.6 公分,

    孔邊有一圈甚寬的斜面,有的還隱約看出上面的同心旋痕。整體觀之,製作的工序可能如圖 G

    所示,先將玉片切磨成上窄下寬的玉片,再沿中軸用前述的「盤形孔鑽法」鑽磨三個圓孔,再

    於兩側對稱地切出「V」形凹缺。雖然創造了三個相連小璧的基本結構,但每個「璧」都沒有

    真正的圓形輪廓。

    圖二 b 反面的上孔

    圖 G-1 圖 G-2 圖 G-3

    圖二 a 松黑地區新石器時

    代 三連璧

    圖二 c 正面的下孔

    圖 H 亞布力出土三連璧 長 9.5

    三,松黑地區新石器時代,三連璧。最高 8.66、最寬 3.88、最厚 0.4 上孔 1.2-1.4、中孔 1.45-1.55、

    下孔 1.81-1.9 公分。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8

    圖三 b 上孔 圖三 c 上孔反面

    圖三 d 中孔 圖三 b 中孔反面

    圖三 a 松黑地區新石器時代 三連璧

    圖三 b 下孔 圖三 b 下孔反面

    這件三連璧的玉質細白勻透,局部有小傷裂,因為接觸雜質而沁成淺褐色。全器厚薄不勻,

    外輪廓與圖二者相似,推估也是依循圖 G 的工序製作。但是這件三連璧的三個圓孔都不是正

    圓,可能是用前述的「鑿磨法」製作。(圖 C)

    連璧最早出現於約距今 7400 至 7200 年的黑龍江亞布力遺址中,由圖 H來看,它的三個孔

    比圖三的三個孔來的正圓,但孔邊並不見非常明顯的一圈寬斜邊。整體而言,它具有院藏兩件

    三連璧的部份特徵,而比之更為端正而對稱。

    距今五千多年的紅山遺址與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大汶口遺址,也出土這類連璧。雖然不排除

    後世繼續製作同類形玉器,但仔細觀察製作痕跡,分析製作技術後,筆者懷疑紅山與大汶口文

    化遺址所出的,可能是前代松黑地區的遺物。

    四,新開流文化或興隆洼文化,玉彎條形器。長 11.5、肉最寬 1.27、最厚 0.8 公分。(圖四)

    淡湖綠色玉,勻淨而微透,是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典型的玉料;器表多處有白色的淺沁班,

    琢作彎弧狀,但外弧尚稱圓順,內弧則不圓順,似乎分段切成,甚至在尾端器表留下一小段約

    1.16 公分的切痕;全器厚薄不勻,剖面呈不規則的橢圓形,甚為古拙。較大而有孔的一端可能

    原本稍長些,但因殘斷只留下圓孔的邊緣,所以在其內側再鑽第二個孔。但因技術古拙而孔緣

    頃斜。

    類似造形的玉器曾在黑龍江的小南山出土三件。(圖 I)也在興隆洼遺址 F167 的一座居址墓

    裡出土一件。前述二遺址分別屬於新開流文化(約距今 7500 年),與興隆洼文化(約距今 8200

    至 7200 年)。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9

    圖四 a 新開流文化或興隆洼文化?彎條形

    圖四 b 因穿孔不正,故可從孔洞右側可看到另一面的孔

    圖四 c 孔壁頃斜又經磨光

    圖四 d 尖端附近有??公分長的切痕

    圖 I 小南山出土玉彎條形器

    五,興隆洼文化至紅山文化早期,玉管。

    史前人類將狩獵所得的鳥獸烹食後,常將鳥獸的肢骨切成骨管配戴;日後發展出配戴成串

    玉管的裝飾風尚。圖 J、K、L、M 共四件都出於遼西地區,根據遺址的性質,前二件被定

    為興隆洼文化,後二件被定為紅山文化。但事實上,無論由質地、造形、做工各方面觀察

    都無法分辨興隆洼玉管與紅山玉管有何不同。

    它們的基本特徵為:未受沁者呈瑩秀的黃綠色,但可因埋藏環境而造成各種白沁班,

    深沁者呈現不透明的牙黃至棕黃色;管身多不規整,兩端或平或斜,中孔多由兩面鑽鑿,

    孔壁逐漸縮小至中段接合時還常有錯位;孔壁多留有明顯的較寬的旋痕,但有的因長期穿

    繩配戴,接近兩端的孔壁多磨得光滑。

    圖 J-1 白音長汗出土玉管長 3.6-4.4 徑 2.1 孔徑 0.8

    圖 K-1 白音長汗出土玉管長 3.7-3.8 徑 1.7 孔徑 0.7

    圖 L 蘇達勒出土玉管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0

    圖 J-2 線圖 圖 K-2 圖 M 洪格力圖出土玉管

    本院藏有二十八件此類玉管,最長者達 7.06 公分,最短者 2.8 公分,有的保留瑩秀的黃綠

    玉質,經測比重為 2.97,(圖五)有的雖有白沁卻仍可看出原來的青綠色,比重為 2.937,(圖

    六),有的已深沁為淺棕黃色,比重已降為 2.79。(圖七)圖六、七兩件,都將一端磨成斜面,

    也有的兩端都磨成斜面,(圖八)有人認為這是為了穿繩成串配戴時,可以與兩邊相鄰的其它

    玉管作較平順地連接而做的設計;這樣的玉管管身剖面常略帶方形,放置桌面時不會隨意滾

    動;(圖八、九)也有的管身較長,外壁磨得圓潤,剖面雖沒有明顯的方折面,但一端磨成縮

    口狀。(圖一0)

    圖一一玉管的中孔較大,留有清晰的旋痕。類似者本院藏有多件,經顯微照相放大後分析

    可知:

    1, 當時可能採用自然界的砂粒,未經搗細與篩選,直接用作解玉砂,所以在孔壁留下的凹痕粗

    細深淺不一。

    2, 這些旋痕都是不連續、不穩定的,推測當時磨砂並非固定在磨棒上,而是與水拌和著,自

    由地移動。

    3, 旋痕寬窄不一,經測算寬約 0.06 至 0.1 公分,比起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後玉器上的旋痕寬得

    多,這顯示此時不但解玉砂粗大,且鑽孔的轉速不快,用力也不勻。

    那日斯台出土兩件紅山文化風格的玉鷹,背面都帶有長約 2.3 公分的鑽孔痕,其中一件鑽

    孔的旋痕甚寬,經測量精算,每道旋痕約寬 0.1-0.125 公分,與院藏多件玉管上的旋痕風格十

    分相似。(圖 M)此一現象或暗示了興隆洼文化晚期至紅山文化早期的這種玉管,(約距今 7500

    至 6000 年)可能是先在塊狀玉料上鑽好長孔,再以石片切割外形,再用滾磨的方式將外壁盡

    量磨圓。所以不少玉管外壁會略帶方形,而圖一二玉管外壁還保留了長約 2.5 公分的直條切割

    痕。

    少數鑽了孔卻沒有切成管的玉料,經流傳到紅山晚期(距今約 5500 至 5000 年),還可向

    圖 N 那般,被人們切開來雕琢玉鳥。

    圖五 a 購玉 584

    長 3.05 徑 1.63-1.83 公分

    圖五 b 圖六 a 購玉 585長2.8 徑 1.67-2.13

    孔徑 0.64-0.8

    圖六 b 圖六 c孔壁前端已磨光,內

    部還保留旋痕

    圖七 a 購玉 588

    長 4.2 公分

    圖七 b

    徑 1.67-1.96 公分 圖八 購玉 571 長 7.06 徑

    1.7-1.92 孔徑 0.53-0.66 公分

    圖九 購玉 575 長 5.04 徑

    1.72-2 孔徑 0.67-0.86 公分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1

    圖一0a 購玉 558

    長 6.73 徑 1.66-2.17

    孔徑 0.6-0.96 公分

    圖一0b 圖一一 a 購玉 578

    長 5.24 徑 1.8-2 公分

    圖一一 b 內壁旋痕

    圖一二 a 購玉 587 長 3.95 徑

    1.72-1.97 公分

    圖一二 b 切痕長 2.5 公分

    圖 N-1 那日斯台玉鳥背面 圖 N-2 那日斯台玉鳥背面線圖

    圖一一 c 若向內仔細觀察,可知粗細不勻、深淺不一的旋痕是不連續的

    六,紅山文化早期,玉管。長 9.4、最大徑 2.46、孔徑 0.77-0.9 公分。

    圖一三的玉管,玉質、沁色,以及孔壁的旋痕等都與前述的玉管相似,但外壁有三道凸脊,

    凸脊之間的器表磨成凹槽。中孔不正,兩端略歪斜,呈現古拙的風貌。遼東的小珠山下層文化

    的後洼遺址曾出土一件竹節形墜,(圖 O)該文化約距今 7500 至 6000 年。由此可知,以多道

    凸脊與凹槽構成的「竹節紋」甚早即出現於東北地區。

    遼西地區也曾出土竹節形玉管,2000 年本院舉辦自內蒙古借展的「草原文化特展」中曾展

    出一件長 14 公分,出於翁牛特旗的竹節形玉管,(圖 P)被定為「紅山文化」。筆者曾仔細觀

    察實物,該玉管與圖一0院藏玉管甚為相似。由於內蒙東部砂質化甚為嚴重,許多採集的古玉

    並無地層資料。圖 M 與圖一0的許多特徵與興隆洼文化玉管相似,或可暫訂為紅山文化早期。

    (距今 6500 至 6000 年)

    圖 O 後洼出土竹節

    形墬

    圖 P 翁牛特旗出土竹

    節形管

    圖一三 a 竹節形管 圖一三 b 孔壁旋痕與興隆洼文化玉管旋痕相似,每道平均寬約 0.09 公分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2

    七,興隆洼文化,耳飾玦一對。左:外徑 3.24-3.55 、孔徑 1、厚 1.12 公分,右:外徑 3.3-3.55、

    孔徑 0.94、厚 1.15 公分。(圖一四)。

    雖然黑龍江的小南山遺址也出土耳飾玦,但外徑與中孔甚大,而其「肉」的部份較細。「肉」

    厚實而中孔小的耳飾玦主要出於遼西地區的興隆洼文化,有的如圖 Q 般,中孔由兩面對鑽,

    孔壁逐漸斜削,有明顯的一圈接合線;有的就如圖 R 那般,孔壁較平直,但特意在圍繞中孔的

    器表磨出斜度不大的淺圓槽。

    自中孔到外緣,再如圖 Q 那般用線切割的技法割出窄缺口,不但在切割面上留著同向、

    不等徑、內有波磔起伏的弧線,缺口兩側器表還常出現凹凸略作對應的現象。由於這樣

    的玉器常成對地分別出於人耳的部位,據推測是如圖 R 般地穿過耳垂上的孔洞,安穩地懸掛著。

    圖 Q:白音長汗出土耳飾玦徑 4.3-4.6 孔徑 0.9 厚 1

    圖 R:白音長汗出土耳飾玦徑 3-3.2 孔徑 0.6 厚 1.8

    本院收藏的一對耳飾玦,已沁為乳白至灰白色,但還保留許多半透明的小斑點。它

    們的中孔尚稱平直,有密密的旋痕,窄缺口上有線切割痕,缺口兩側略作凹凸對應;

    圍繞中孔的器表有一圈淺圓槽;這種淺圓槽並非製作工序所留下的痕跡,而是特意琢

    磨的,或許是興隆洼文化居民特有的審美觀。

    圖 S 耳飾玦配戴想像

    圖 圖一四 a 興隆洼文化 耳飾玦一對 圖一四 b 圍繞中孔的器表有淺圓槽

    圖一四 c 尚稱平直的孔壁有密密的旋痕

    圖一四 d 缺口兩側器表略作凹凸對應

    圖一四 e 缺口上有線切割痕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3

    八,興隆洼文化晚期至紅山文化早期,白石女神。高 4.4、寬 1.7、厚 1.65 公分。(圖一五)

    到了興隆洼文化晚期,已出現象生母題的雕塑,在當時常在家屋的火灶旁,栽立石雕五、

    六十公分高的石雕女神像,作為家庭的保護神,多在上半身雕出手臂與雙乳,下半身則簡化,

    未分出雙腿。(圖 T)

    白音長汗遺址中也出現用巴林石雕琢的神面,還用蚌片嵌出獠牙。(圖 U)先民將這件石

    雕神面的眼眉之處深刻出兩彎凹槽,再用銳器沿著彎槽的器表刻畫出一道道有些雜亂的線條。

    本院收藏的一件白石小女神,高僅 4.4 公分。五官的刻畫很簡略,只用兩條凹撇表示眉眼,

    又在其上刻畫道道線條的手法,很像白音長汗的石神面;比起興隆洼文化大型石質女神而言,

    院藏小女神軀幹的雕琢手法較為成熟,幾道簡單的雕紋,勾勒出圓潤豐滿孕婦般的軀體,很像

    紅山文化的陶塑女神,表達人們企盼多產與豐收。所以,暫訂為跨兩期文化的作品。

    在小女神的背上,鑽有穿繩繫掛的橫穿,因為長期的配掛,繩子把孔邊都磨破了,所以又

    在稍高的部位,也就是女神的後頸上,再從兩面對鑽出一個橫穿,孔壁上還留著旋痕,外側又

    加鑽了一個很小的孔。

    圖一五 a 興隆洼文化晚期至紅山文化早期 白石小女神

    圖一五 b 背面 圖一五 c 側面

    圖一五 d 面部

    圖一五 f 頸後的橫孔上留有旋痕

    圖 T 巴林右旗出土石雕女神

    圖 U 白音長汗出土石雕神面

    (四) 小結

    豐富的考古資料提供大家推斷古玉時空定點的依據,但考古資料公佈時,常欠缺細部的交

    代。多年來,筆者經常前往大陸各考古單位及博物館,實地考察出土古玉的各個面向,尤重製

    作痕跡的觀察與製作技術的研究。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4

    筆者擬結合考古資料與院藏品,利用顯微照相等細緻的觀察分析,較有系統地研究史前玉

    器製作技術的演進。距今八千至六千年前的東北地區,應是中國玉器的起源之地,當時的玉器

    工藝還相當樸拙,但到了下一個千年,遼西地區玉器工藝突飛猛進,創造了史前玉器的第一個

    高峰。筆者將循著古玉工藝的發展軌跡,繼續介紹院藏六千至五千年前的東北玉器。

    參考資料:

    1, 鄧淑蘋,〈談談紅山系玉器〉,《故宮文物月刊》第十六卷第九期,總號 189,1998,12。

    2, 孫守道,〈中國史前東北玉文化試論〉鄧聰主編,《東亞玉器》,香港中文大學,1998。

    3, 郭大順,〈玉器的起源與漁獵文化〉,《北方文物》1996,4。

    4, 鄧聰,〈玉器起源的一點認識〉,楊伯達主編《中國玉文化、玉學論叢》,紫禁城出版社,2002。

    5, 周曉晶,〈松黑地區新石器時代玉器探究〉,《北方文物》2000,4。

    6, 劉國祥,〈中國東北地區史前玉器發展階段初論〉,劉國祥《東北文物考古論集》,科學出版社,2004。

    7, 曾一士,〈紅山玉管珠造形初探〉,2004 赤峰舉辦紅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圖片資料來源:

    圖 E、F:劉國祥,〈吉林史前玉器試探〉,《北方文物》2001,4。

    圖 H:鄧聰主編,《東亞玉器》Ⅲ,香港中文大學,1998。

    圖 I:楊虎、劉國祥,〈興隆洼文化玉器初論〉,鄧聰主編《東亞玉器》,香港中文大學,1998。

    圖 J、K、L、M、N、Q、R、U:于建設主編,《紅山玉器》,遠方出版社。2004。

    圖 O:遼寧省博物館等,〈長海縣廣鹿島大長山島貝丘遺址〉,《考古學報》1981,1。

    圖 P:筆者據實物所繪。

    圖 T:拙作,〈來自草原的神祇與精靈〉,《故宮文物月刊》,十八卷六期,總號第 210 期。2000 年 9 月。

    該文本是配合本院向內蒙古等地借展所撰寫之介紹性論文,故發表部份展品彩圖。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5

    乙篇討論距今六千至五千年間東北地區玉器文化的發展

    (一) 片狀光素的老傳統仍流行於吉黑與遼東地區

    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我們可以將距今五、六千年間東北地區的玉器文化粗分為三

    區:吉黑至呼盟地區,遼東地區,以及遼西地區。

    吉林、黑龍江加上內蒙東端的呼倫貝爾盟,是一片相當遼闊的森林草原區。在距今六千至

    五千年時,還是承襲前期的老傳統,製作光素的環璧類與工具類。資料見甲篇中轉引劉國祥先

    生的「中國東北地區史前玉器分區與分段圖」。

    圖 A-D 都是該區出土,距今約五、六千年的玉器。本院藏品中有一件勻淨而瑩秀的黃綠

    色小玉珮,中孔尚稱圓正,孔緣與器邊都磨薄,邊緣對稱地切出四個「V」形凹缺來增加器形

    的變化,一端還鑽有供繫掛用的小孔,這些都屬吉黑地區玉飾的特徵;(圖一 a)兩面的孔壁上

    都還留著鑽鑿痕。(圖一 b-c)

    圖 A 黑龍江杜蒙李家崗出土

    圖一 a 吉黑地區新石器時代

    小玉珮 高 6.85 公分

    圖B黑龍江泰來東翁根山出土

    圖C黑龍江雞西刀背山出土

    圖 D 內蒙海拉爾團結村出土

    圖一 b 小孔之一面 圖一 c 小孔之另一面

    遼河以東地區,除了一般的工具類、環璧類裝飾品之外,最有特色的就是小珠山中層文化

    遺址出土的牙璧了。(圖 E)它除了週緣凸出同向的所謂「牙」(其中一個似殘斷),而創造旋

    轉的動感外,中孔還做成梨子形狀。

    本院藏有兩件小玉飾,都具有這種梨形中孔。圖二的三牙璧是用泛綠的灰白玉雕琢,仔細

    觀察就發現先民也是利用刻出幾個「V」形凹缺的方法,將一塊略作弧邊三角形的玉片,變成

    具旋轉動感的「牙璧」。(圖甲)中孔周圍有一圈寬斜邊,應是先運用上期拙文曾介紹過的「盤

    形孔鑽法」琢成,再將中孔一端掏大。(圖二 b)

    圖三的小珮是用略帶褐斑的淺黃綠玉琢成,雖然已公佈的出土玉器中還未見外形相似者,

    但它的玉質、「V」形凹缺,以及孔緣與器邊都磨薄的特徵,說明它是史前東北地區的玉器,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6

    而特殊的梨形孔,更暗示最可能是遼東地區的遺物。

    圖 E 吳家村出

    土 圖二 a 小珠山中層文化 三牙璧 最高 5.5

    公分

    圖二 b ,特殊的打光可顯示中孔周圍

    的寬斜面

    圖甲-1 圖甲-2 圖甲-3 圖甲-4

    圖三 a 小珠山中層文化 玉佩 寬 7.53 公分

    圖三 b 局部可看出磨薄的器緣

    (二)遼西地區玉雕技術的躍昇

    但遼河以西在距今五、六千年間崛起了強大的政治勢力。據生態學者們的研究,當時氣候

    較今日溫暖潮濕,水草茂密,宜農宜牧,目前學界稱已發現的主流文化為「紅山文化」。該文

    化分布範圍的東南區,在牛河梁、東山嘴等地曾發掘積石冢、祭壇等遺址,出土不少玉器;但

    在文化分布範圍的西北區,也就是西拉沐倫河以西,土壤多已砂質化,大風吹拂後,居民都可

    能撿拾到古玉,許多地區性博物館都藏有徵集而來的玉器。近三十餘年的發掘研究,已可大致

    瞭解紅山玉器的基本風格。

    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玉器中,仍有不少片狀的光素玉器,如:璧、環、方圓形璧、方璧、

    連璧等,明顯地受到吉黑地區的影響。如圖 F、圖 G 兩件連璧,用「V」形凹缺增加形制變化,

    以及圓孔周圍有一圈寬斜面的特徵等,暗示它們可能直接來自吉黑地區。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7

    圖 F 胡頭溝出土三連璧 高6.4 公分

    圖 G-1 牛河梁出土二連璧高 13 公分

    圖 G-2 圓孔周圍有寬斜面

    但是距今五千五百年以後,紅山居民不但能在高崗上,建立起規模宏大的神廟、祭壇與積

    石冢,雕琢玉器的技藝也有飛躍式的提昇。此時除了片狀玉器外,更出現許多半立體或立體的

    玉雕。多以森林草原類動物:熊、虎、(野)豬、鷹,龜、魚等,以及人類的造形作為紋飾母

    題。紅山先民常將不同動物的局部特徵雕琢在一件玉器上,或許是希望藉助多種動物的法力,

    再結合美玉的精氣,協助巫覡之類宗教人物的魂靈能通往神祇祖先的世界。

    常見的立雕有:豬龍、龍形佩、立人、鼈、龜、蠶、箍形器、三孔器等。至於勾雲形佩、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人頭形佩、獸面形佩、鳥形佩、魚形佩、ㄚ形器、勾形器、曲面瓦溝紋玉

    飾等,雖有一定的厚度,雕琢的紋飾也頗富立體感,但還不能稱為「立雕」,所以本文暫稱之

    為「半立雕」玉器。

    經仔細觀察、比較與研究實物,筆者暫時歸納此期玉雕技藝有著三方面的改變:

    1, 鑽孔的方法,除了沿襲上一階段單面或雙面,以管鑽(用空心的竹管、骨管作工具)與桯

    鑽(用實心的棒狀工具鑽孔)方式完成外,此時還增加了由單面的兩個斜向鑽鑿,形成所謂「隧

    孔」。如此可保留一面花紋的完整性,適合於厚度較大的玉飾上。

    2, 除了上個階段就使用的片切割與線切割方法外,此時可能發展了「截具」與「砣具」。前者

    能充分掌握片狀玉器輪廓的規整與對稱,後者更能創作生動傳神的立體造形與花紋。

    3, 將前一階段的磨槽技術再加精進,發展出最能利用光線變化而產生神秘感的瓦溝紋;逐漸

    地,又將瓦溝紋立體化,發展出凸弦紋。

    筆者擬分節介紹於後。

    (三)各式鑽孔

    圖 H 是牛河梁第二地點九號墓出土的帶齒動物面紋玉飾,紋飾相當簡化。在厚僅 0.4 公分

    的玉片上鑽鑿代表一對眼睛的圓孔,也因工具耗損而留有一圈斜邊。圖 I、J 兩件分別出於敖

    漢旗下洼鎮與翁牛特旗廣德公鎮黃谷屯,它們的背部約厚 2.1、1.6 公分,據報導小孔均為對鑽

    而成。

    圖 K、L 分別出於敖漢旗薩力巴鄉乾飯營子、巴林左旗十三敖包尖山子,它們的中央大孔

    孔徑最大分別為:2.7、2.68 公分,明顯地由兩面對鑽,在中段有接合線。

    圖 M 出於巴林右旗巴彥塔拉蘇木蘇達勒,正面雕琢人面五官,後腦部份鑽鑿隧孔。圖 N、

    圖 O 分別出於牛河梁 16 地點(又稱「三官甸子」)與福興地,分別寬 22.5、3.6 公分,背面鑽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8

    有隧孔。

    圖 H-1 牛河梁出土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長 6.2

    公分 圖 H-2 局部

    圖 I 下洼出土玉豬龍

    高 7.1 公分

    圖 J 黃谷屯出土龍形

    佩 高 16.8 公分

    圖 K 乾飯營子出土玉

    豬龍 高 7.5 公分

    圖 L 尖山子出土玉豬龍

    高 8.5 公分

    圖 M-1 蘇達勒出土玉人面飾(兩面)

    高 4.36、厚 1.14 公分

    圖 N-1 牛河梁出土勾

    雲形佩

    圖 O-1 福興地出土玉鳥 圖 M-2 線繪圖

    圖 N-2 背面

    圖 O-2 背面

    院藏品中有不少可資類比的紅山玉器。圖四的龍形佩作「C」形,龍身粗約 1.96 至 2.37 公

    分。(圖四 a)圓弧形的龍身中段兩面對鑽一圓孔,兩面器表處孔徑分別為 0.73 與 0.87 公分,

    因工具磨損而孔徑逐漸縮小,孔壁上留有細密的旋痕。若穿繩繫掛,全器的缺口向下,(圖四

    b)因長期懸掛,孔緣上方器表略有磨凹。(圖四 c-d)

    圖五的雕像有著人的體軀,卻帶著野獸的特性,雙臂夾緊、彎肘、兩手撫於胸前;五官不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19

    清楚,但明顯地長了兩隻圓渾的獸耳;綜合紅山文化以及其它民族學資料,筆者暫推論這件玉

    雕可能是紅山先民崇拜的玉熊神,也可能是表現戴著熊頭,正在作法的巫覡。

    在他的頸後有一個兩面對鑽的橫穿,兩面器表處孔徑分別為??公分。由左向右鑽時,鑽

    桿方向還正確(圖五 b),但由右向左開始鑽時,鑽桿方向偏向玉熊神的前方,當深及??公

    分時發現錯誤,再調整鑽桿朝正左方鑽去,所以在圖五 c 的圓孔內,看到在深??公分時鑽頭

    達到的部位,圖五 d 才表現雙向鑽透的樣子。由於這個橫孔的孔緣在朝向玉熊神背面的邊上留

    有長期被繩索拉磨的凹痕,根據凹痕推估當初可能如圖五 e 那般,用繩索固定在木桿上,置於

    祭壇供人膜拜。

    圖四 a 紅山文化玉龍形佩 高 10.8 公

    分 圖四 b 穿繩繫掛時缺口向

    圖四 c 圓孔由兩面對鑽,因長期懸掛孔緣上方有磨痕

    圖四 d 圓孔另一面,孔壁有細密的旋痕

    圖五 a 紅山文化 玉

    熊神

    圖五 e 圖五 b 頸後橫穿左側 圖五 c 頸後橫穿右側,可看到因最初方向偏差所留下的

    台階面 圖五 d 頸後橫穿右側

    圖六的尺寸、外形都很接近興隆洼文化耳飾玦(見上期拙文圖一四),高 3.9、寬 3.3、厚

    1.3 公分,不過在缺口的一端變大,雕琢了獸類的眼睛、耳朵和皺著的鼻頭,整體很像哺乳動

    物在胚胎時的模樣;目前考古界通稱這種造形的玉雕為「豬龍」。中央大孔的孔壁中段有一圈

    接合線,證明大孔是由兩面對鑽而成。(圖六 c)缺口是用線切割的方法,自外圈向內孔拉切,

    到最內端將斷未斷時,曾用敲擊振截的方法割斷缺口,所以還留著一小塊有毛邊的凸起,在豬

    龍鼻吻下方的切割面上,也留著隱隱約約的切痕;(圖六 d)因為它是萌芽期的豬龍,製作技

    術還較樸拙,鼻頭刻畫的陰線也是粗細深淺不勻的。(圖六 e)

    圖七的豬龍無論在造形上或雕工上,都顯得較為成熟。高 7.8、寬 5.65、厚 2.1-2.6 公分。

    已擺脫耳飾玦寬窄一致的輪廓,比例上獸頭的一端增大,立耳與鼻吻更加突出,以淺浮雕表現

    鼻吻上的皺摺。但是中孔的中段仍有因兩面對鑽而形成的接合線,鼻吻下方器表有隱約的線切

    割痕,缺口內側也留有一小塊凸起。(圖七 c-e)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0

    圖六 a

    紅山文化 玉豬龍

    圖六 b 背面上

    下等寬

    圖六 c 中孔中段有

    接合線 圖六 d 線切割造成的隱約切痕與毛邊凸起

    圖六 e 粗細深淺都不勻的陰線

    圖七 a

    紅山文化 玉豬龍

    圖七 b 正面

    上寬下窄

    圖七 c 中孔中段有接

    合線

    圖七 d 線切割造成的斷口毛邊

    圖七 e 線切割造成的隱約

    切痕

    圖八是一件小巧的,兩個左右相連的人頭,隱約地用淺浮雕與陰線刻繪的方法,表現眉、眼、

    鼻、口,頂上還用斜格紋表現頭髮。背面鑽鑿隧孔,是先用圓管或圓棒形工具自同一面以約六

    十度的斜度向下鑽鑿至一定深度,再用較細工具,從更頃斜的角度將兩個孔橫向打通。(圖乙)

    因為解玉砂的粒子大而轉速慢,孔壁留下較寬的旋痕,(圖八 c)有趣的是在孔壁的底端,還留

    有用圓管形工具鑽孔至最後時,在器表留下小小的圓椎狀凸起。(圖八 d)

    圖九的獸面紋玉飾,背面的隧孔也是用圖乙的方式完成,但因久戴而磨斷了隧孔中央的直

    樑。

    圖一0的玉鳥,背面隧孔孔壁旋痕細密,暗示此件所用的解玉砂粒子較細,鑽孔的轉速也

    較快。孔緣上方有長期穿繩懸掛而造成淺淺的磨凹現象。

    圖一一的玉人,全器深度白化,仍殘留半透明不規則結晶顆粒,背面鑽有隧孔,造形與圖

    Q 牛河梁第十六地點出土的玉人相似。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1

    圖乙-1 步驟一 圖乙-2 步驟二 圖乙-3 兩個鑽孔之間不能相通

    圖乙-4 步驟三 圖乙-5 步驟四 圖乙-6 兩個鑽孔之間可相通

    圖八 a 紅山文化雙人首玉飾

    圖八 b 背面 圖八 c 隧孔孔壁有清晰

    的旋痕

    圖八 d 孔的底部還留有小小的圓椎形凸起

    圖九 a 紅山文化獸面紋玉飾 寬 6.9

    公分

    圖九 b 背面

    圖九 d 隧孔孔壁有清晰的旋痕,因久戴而磨斷中

    央直樑

    圖九 c 平置桌面可看出厚度以及鼻端、口部的雕紋

    圖一0a 紅山文化鳥形玉飾 寬 7.4 公

    圖一0b 背面

    圖一0c 隧孔內壁旋痕細密,因長期懸掛孔緣上方有磨痕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2

    圖一一 a 紅山文化人形玉飾 高 8.2 公

    圖一一 b 背面

    圖一一 d 隧孔內壁沾附雜質,可看清第一次斜向鑽孔與第二次所鑽橫穿之間的關係

    圖一一 e 局部照片顯示深度白化後仍殘留的半透明的不規則顆粒,以及寬陰

    線中的平行磨痕

    (四)開璞與刻紋

    用竹、木、石、蚌等製作片狀帶直刃的工具,配上硬質的解玉砂,可切割玉料與刻繪花紋,

    此即所謂「片切割」。用兩手來回拉扯沾有潮濕硬砂的線性工具等來切割玉料,即所謂「線切

    割」。距今八千至六千年前的東北地區,先民已會使用這兩種方法製作玉器的外形。圖丙與圖

    丁都引自牟永抗先生論文。

    圖丙 片切割

    圖丁 線切割

    到了距今五千五百至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玉器上仍常見這兩種切割法的運用。圖 P

    簡化玉鳥的中央,以及圖 Q 玉人兩腿之間,都有剖面作「V」形的直線,應是石質片狀工具的

    切割痕。

    圖 R 勾雲形佩中央的窄縫,是先鑽小孔,再將線性工具穿過小孔,用拉鋸方式鎪拉出窄縫

    的。但圖 S 箍形器的製作就更能表現先民的智慧了。

    吳棠海先生對紅山文化箍形器的製作工序作過深入的研究,本文據以繪製了圖戊:先將玉

    料切割成近似箍形器的塊體,再於較矮的一側器緣處垂直鑽孔,穿線入孔後,澆上潮濕的解玉

    砂,再上下來回拉割玉料,最後取出芯料,完成了中空的箍形器。

    大部分箍形器的表面會再經拋光,但圖 S 者卻在內壁上留下同向的、波磔起伏明顯的痕

    跡。圖 T 則是製作箍形器取出的芯料,器表也留有線切割痕。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3

    圖 R-1 牛河梁五地點一號種一號墓出土勾雲形佩 長 20.9 公分

    圖P 牛河梁二地點四號塚出土簡化玉鳥 長 3.3 公分

    圖 Q 牛河梁十六地點四號墓出土玉人

    高 18.6 公分圖 R-2 線性工具鎪拉出窄縫

    步驟 1 步驟 2 步驟 3 步驟 4

    圖戊 箍形器的製作工序

    圖 S-1 牛河梁二地點四號墓出土箍形器 高 18.6 公分 圖 S-2 明顯地線切割痕

    圖T-1 敖漢旗豐收鄉駱駝營子小東山出土箍形器內芯 高 11 公分

    圖T-2 左下角有線切割痕

    院藏兩件紅山文化箍形器,器表都經磨光而看不出當初用線性工具拉割的痕跡,但是在它

    們較矮一面的內壁上,都留著最初垂直鑽孔的痕跡。雖曾經拋磨至幾乎平坦,但細微的裂縫長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4

    期接觸雜質而受沁成一條明顯的淺褐色。

    圖一二 a 紅山文化 箍形器 高 7.3 公分

    圖一二 b 頂面 圖一二 c 底面 圖一二 d 側視可看到一

    條鑽孔遺痕

    圖一三 a 紅山文化 箍形器 高 13.4 公分

    圖一三 b 頂面 圖一三 c 底面

    圖一三 d 側視可看到一條鑽孔遺痕

    但到了紅山文化晚期(約距今五千五百至五千年),除了片切割、線切割之外,是否發明

    了其它的切割方法?新的方法除了用於剖切玉璞、製作器形的粗坯之外,是否還用於雕紋?由

    於迄今還未曾自考古遺址中發現古代的雕玉工具,大家都只能由玉器上的製作痕跡推測當時的

    工藝技術。

    圖 U 是一件長 10.2、寬 14.7、厚僅 0.4 公分的獸面牌飾。據報導這個薄片切割得十分平整,

    暗示此時的剖切技術已很純熟。值得注意的是它那兩隻誇張的大耳,以及雙耳之間的圓弧輪

    廓,都切割得十分平順規整,經本院科技室的沈建東先生研究,推測可能是運用如圖己那樣的

    「截具」製作。該工具的結構是由一個圓形轉盤,與多條長短不一、前端嵌有(石片類)截頭

    的長臂式截桿組成;圓形轉盤的中央下方有承軸之類的裝置,可用外力讓轉盤作來回式的,或

    旋繞式的轉動。

    當要製作如圖 U 那樣的牌飾時,要先如圖 U-3 般先在玉片上設計好幾個圓心點的位置

    (a1、a2、a3),並計算好打算切割的圓周的半徑(b1 為 3.73 公分,b2、b3 為 3.9 公分),再

    將玉片上設計好的數個圓心點,依序地分別放置於轉盤正中央,依擬切半徑的尺寸選擇長度合

    適的截桿,當承軸帶動轉盤來回轉動時,截桿穩定地向下施壓,截頭觸磨玉片,就可旋截出所

    需的圓弧。切完一段再換第二個圓心點,選擇適合下一個半徑的截桿,旋截出下一個圓弧。如

    此依序才可切割出規整對稱的輪廓。(圖己)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5

    圖 U-1 牛河梁二地點一號塚 21 號墓出土獸面牌飾 寬 14.7 公分

    圖 U-2 用陰線刻繪五官

    圖 U-3 圖己

    圖 U 獸面牌飾的大嘴、雙眼之間,以及眼耳之間的弧線,都具有粗細不勻、分段銜接以

    及尾端淺尖的現象。熟悉雕刻的人都知道,「中央寬深、兩端淺尖」的直線,若出現在玉石的

    平面上,較可能是如圖庚-1 那般,用刃在圓周的圓形工具(俗稱「砣具」)刻成,若出現在玉

    石的圓弧面上,較可能如圖庚-2 那般,用刃在直邊上的片狀工具(俗稱「刀」)刻成。相反地,

    如圖辛那般,用直刃刀刻畫玉石平面,或用砣具切割玉石的弧面,比較容易造成粗細一致,兩

    端齊平的線條。

    所以圖 U-2 上的陰線,以及圖 V 玉鳥翅膀以及尾羽上一端寬一端尖細的刻紋,都可能是

    圓砣所刻。院藏兩件紅山文化玉鳥,也有這種圓砣刻畫的陰線紋。(圖一四、一五)圖一五雙

    足交叉於腹前的姿態,與圖 V 玉鳥相似,唯後者製作較為簡率。

    圖庚-1 圓形工具切割平面器

    圖庚-2 片狀工具切割弧形器表

    圖庚-3 中央寬深兩端淺尖的陰刻

    直線

    圖辛-1 片狀工具切割平面器

    圖辛-2 圓形工具切割弧形器表

    圖辛-3 粗細相若兩端平齊的陰

    刻直線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6

    圖一四 a紅山文化 玉鳥 高 5.64 公分

    圖一四 b 翅膀上的陰線

    圖 V 胡頭溝玉鳥 高 3.1 公分

    圖一五 a紅山文化 玉鳥 寬 8.4 公分

    圖一五 b 翅膀上的陰線 圖一五 c 兩足上的陰線

    圓形砣具可以垂直地在玉石的平面器表刻出中央寬深、兩端淺尖的陰線,若砣具與玉料幾

    乎平行接觸時,就可在玉料上留下同向且等徑的弧痕,(圖壬)若砣具前進的方向不穩定,弧

    痕也可能稍不規整。敖漢旗雙井鄉董家營子出土玉片上的弧痕,很可能就是這樣造成的。(圖

    W)

    本院藏有一件淺青綠色玉鳥,玉質、沁色都屬典型的紅山玉器風格,但造形、紋飾都更式

    樣化,在目前的紅山文化遺址出土器中尚未見到這樣的造形,推測或是該文化末期的遺物,絕

    對年代可能在距今四千五百至五千年間。在其背面也有砣具切割的同向且等徑的切割痕。(圖

    一六 c-e)

    圖壬-1 砣具與玉料幾乎平行接觸

    圖壬-2 留下同向且等徑的弧痕

    圖 W-1 董家營子出土玉片

    寬 9 公分 圖 W-2 線繪圖

    圖一六 a 紅山文化末期 玉鳥 寬 6.4 公分 圖一六 b 反面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7

    圖一六 c 同向而等徑的細密弧痕,由進向遠推出,可

    能是砣具的切割痕

    圖一六 d 顯微鏡下的切割痕

    (五)從瓦溝紋至凸弦紋

    正如郭大順先生的描述,紅山玉器上常用推磨的瓦溝紋,隨形起伏變化,熟練地利用光線

    照射角度的變化,使得紋飾時隱時現而產生立體感、層次感、神秘感。這種技法是為了充分表

    現玉的圓潤、光澤,希望靠玉的自然特性來達到人與神之間純真神聖的溝通。

    圖 X 是福興地出土的ㄚ形器,上端淺淺地刻畫多層環繞的一雙大眼,闊嘴之下的長條器

    身上,淺浮雕的橫紋,凹下處與凸起處幾乎等寬。圖 Y 為牛河梁三地點九號墓出土的曲面玉

    飾,高 6.2 公分。推測用作手臂上的裝飾。正面推磨五道瓦溝紋,似瓦的凹下部份甚寬,以細

    細的凸脊相隔。

    這樣用推磨法製作的平行溝槽,本是傳承自距今八千到六千年間,東北地區興隆洼、新開

    流、小珠山下層等文化的技術,上期筆者已介紹了匕形器、玉蟬與竹節形器。到了紅山文化晚

    期,更將瓦溝紋的工藝提昇,可以自如地在器表作各種角度的轉彎。為了節省篇幅,在此就直

    接介紹院藏的珍品。

    圖 Y-1 牛河梁出土曲面玉飾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8

    圖 X 福興地出土丫形器 高

    12.1 公分

    圖 Y-1 牛河梁出土曲面玉飾

    圖 Y-2 扣放

    圖一七帶齒動物面紋玉器於一九九二年入藏,因為當時還沒有考古發掘出這種紋飾的玉

    器,所以曾被疑為贗品,直到一九九五年牛河梁挖到相當近似的玉器,才證明它的珍貴。(見

    本刊 217 期拙文)

    圖一七 b、c 是用顯微鏡拍攝的局部,清楚地看見瓦溝紋內壁牛毛般的細密磨痕,轉彎處

    更可看出一道一道的磨痕是逐漸轉變方向的。據此,我們推測當時可能如圖壬那樣,滾動石質

    厚砣,利用圓周推磨瓦溝。

    圖一七 a 紅山文化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長 19.1 公分

    圖癸 滾動石質厚砣,利用圓周推磨瓦溝

    圖一七 b-c 瓦溝紋內壁有牛毛般的細密磨痕,轉彎處更可看出一道一道的磨痕是逐漸轉變方向的

    細審圖一八玉臂飾上淺浮雕的平行線紋,那是瓦溝紋發展至凸弦紋的過渡作品。每一道似

    瓦的凹下部份仍然很寬,凸脊兩側並非垂直,而是自然地斜滑下來,但凸脊的高點已非如圖 Y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29

    那般尖細,而有了較寬的實體面。

    前文討論隧孔之鑽鑿時,曾介紹一件院藏的玉鳥(圖一0a-b),它鳥翼上的凸弦紋就已發

    展得相當成熟,與巴林右旗出土的玉鳥,(圖 Z)不但尺寸接近,整體形制也很相若,都是表

    現雙爪並握,棲息在枝頭的模樣。

    筆者曾歸納已知的考古資料,初步推測凸弦紋較流行於紅山文化西北區,也就是西拉沐倫

    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巴林右旗只是其中的一個地點。在那兒可能曾存在一個很高級的中心址,

    但在二十世紀九零年代初期遭到嚴重的盜掘。

    圖一八 a 紅山文化玉臂飾長 8 公分

    圖一八 b

    圖一八 c 局部

    圖一0c 紅山文化 玉鳥 高6.5 公分

    圖一0d 鳥翼上的凸弦紋 圖一0e 雙爪及尾羽

    圖 Z 巴林右旗出土玉鳥高 6.1 公分

    (六)小結

    總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東北地區,遼東、吉黑、呼倫貝爾草原等地的先民,都還沿

    襲著傳統方法,製作簡單樸拙的玉飾時,遼西地區的人們可能就發展出「砣具」與「截具」,

    用以剖切玉璞、旋割玉片、雕琢或推磨出各式花紋,當然傳統的片切割、線切割的技術也益發

  • 94 年度國科會期中報告 2006/5/6

    30

    純熟。

    結合各種技術,紅山居民創作了各式半立雕與立雕的玉器造形。因應這種變化,鑽孔的技

    法也由傳統的兩面對鑽,發展出單面斜向的二次鑽,而形成了隧孔。截至五千年前,在遼西地

    區發展的各種雕玉技術,多成為日後雕琢玉器的常用技法。

    值得注意的是,自磨槽發展出瓦溝紋,更進一步演變成凸弦紋,在光源的流轉下,創造特

    有的神秘美感,可算是東北先民獨到的玉雕風格。這或許是因為蘊藏在東北的青綠色玉料格外

    勻透,經驗的累積才激發先民運用技巧,凸顯美玉特有的瑩秀溫潤。

    遼西的先民即是古書所稱的「東夷」,日後部份南遷至山東半島,距今四千多年發展了山

    東龍山文化,優美的凸弦紋一直盛行;後來又隨著氏族的遷徙,流傳至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

    中。

    非院藏圖片資料來源:

    圖 A-C:楊虎、劉國祥,〈興隆洼文化玉器初論〉,鄧聰主編《東亞玉器》,香港中文大學,1998。

    圖 D:王輝等,《黑龍江考古文物圖鑑》,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圖 E:遼寧省博物館等,〈長海縣廣鹿島大長山島貝丘遺址〉,《考古學報》1981,1。(曾經電腦翻轉圖片

    方向)

    圖 F、G、H、N、O、P、R、V、X:光復書局等,《中國考古文物之美‧一‧文明曙光期祭祀遺珍》,

    光復書局。1994。

    圖 I、J、K、L、M、W:于建設主編,《紅山玉器》,遠方出版社。2004。

    圖 U、Q:遼寧省文物考古所等,《牛河梁遺址》,2004。

    圖 S、Y:Xiaoneng Yang,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Archaeology, Yale University Press.

    圖 T:內蒙古敖漢旗博物館,《敖漢文物精華》,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

    圖 Z:上海博物館,《草原瑰寶》,2000。

    圖丙、丁,壬-2 引自牟永抗,〈關於史前琢玉工藝考古學研究的一些看法〉,2003。

    參考書目:

    郭大順,〈紅山文化玉器特徵及其社會文化意義再認識〉,鄧聰主編《東亞玉器》,香港中文大學,1998,

    頁 140。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與玉器精粹》,文物出版社。1997。

    牟永抗,〈關於史前琢玉工藝考古學研究的一些看法〉,錢憲和、方建能編著,《史前琢玉工藝技術》,國

    立台灣博物館,2003。

    沈建東,〈院藏卑南耳飾玦的工藝研究〉,《故宮文物月刊》二十二卷五期,總號 257。

    吳棠海,《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玉器篇‧五‧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器》,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

    員會,1995。

    郭大順,〈紅山文化的玉葬之禮〉,《中華文物學會 1996 年刊》,中華文物學會。

    郭大順,〈從“唯玉為禮”到“以玉比德”----再談紅山文化的“唯玉為葬”〉,《玉魄國魂----中國古代玉

    器與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 1

    95 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赴大陸地區研習心得報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史前華東地區玉器研究(1/2)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4-2412-H-136 -001- 執行期間: 94 年 8 月 1日至 95 年 10 月 31 日

    赴大陸研習時間:95 年 8月 15 日至 95 年 8 月 29 日

    計畫主持人:鄧淑蘋

    執行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 月 30 日

  • 2

    (一) 前 言 (第 3 頁)

    (二) 心 得 (第 4-16 頁)

    (三) 結 語 (第 17 頁)

  • 3

    (一) 前 言

    一, 計劃的總目標:

    「史前華東地區玉器研究計劃」分二個年度進行,第一個年度的目標是:整理

    整個東北地區考古出土或徵集的新石器時代玉器,並檢視院藏品,鑑定院藏品

    的時代及文化屬性,並研究它們在當時的功能與文化意義。

    二,出發前已作的研究工作:

    累積一年多的努力,我已對於整個東北地區考古出土或徵集的新石器時 代玉器的基礎資料作了周詳的收集與深入的研究,並撰就兩篇論文,均於 2006 年發表。

    1, 〈試論紅山系玉器〉,許倬雲、張忠培主編,楊晶助理主編,《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紫禁城出版社,2006.

    2, 〈紅山文化玉器與良渚文化玉器學術研究的比較與省思〉,《紅山文化研

    究—2004 年紅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

    究中心編,文物出版社。2006。 對於院藏品,我也親自拍攝許多顯微照,分析其製作技術。在 2006 年 5 月繳交的期中報告中已詳細說明個人的研究心得。

    三,本次參訪地點,及不克前往之地點與原因:

    2006 年 8 月前往大陸東北地區及北京共十五天。共探訪遼寧省境內的瀋陽、大連、旅順、朝陽、牛河梁。內蒙古境內的赤峰敖漢旗。吉林省境內

    的長春、吉林、洮南、鎮賚。以及北京的社科院考古所。 由於時間緊迫,又因我曾於 2001 年探訪哈爾濱市,考察過黑龍江博物

    館、考古所所藏的史前玉器,所以本次未進黑龍江省內,但申請提件研究藏

    於遼寧省博物館的,早年出土於黑龍江倭肯哈達遺址的一批玉器。 由於海拉爾區哈克鄉團結村出土的哈克文化玉器,藏於遙遠的呼倫貝爾

    地區,交通十分不便,受限於時間緊迫,此次亦未能前往。

  • 4

    (二)心 得

    由於整個東北地區的學術風氣較為保守,有些重要玉器過去未曾發表。在精

    心策劃、辛苦聯絡與密集奔波後,雖然能看到非常重要的玉器,但因為許多機構

    不准拍照,所以在此報告中有的部分只能作文字報導,沒有足夠的圖片呈現。 此次探訪的確提升了我的認識水平,綜合研究後,將研究心得分四項報告。 A,有關製作工藝的新考察。 B,有關史前東北地區玉斧、玉錛的研究。 C,有關史前東北地區玉璧的研究。 D,最新出土的玉器,證明故宮購藏品中有許多重要的紅山系玉器。

    A,有關製作工藝的新考察: 在期中報告中,我將東北地區史前玉器的工藝技術發展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作了分析。前一階段是距今八千至六千年前,已發展了:鑽孔、製作較大圓孔、線

    切割、磨槽、切槽加刻線、淺浮雕共六項技術。由於東北地區幅員遼闊,又分:

    吉黑、遼西、遼東三區。我將考古出土器與院藏品作了比對表一:

  • 5

    後一階段是距今六千至五千年前。此千年間,片狀光素的老傳統仍流行於吉黑地區與遼東地區。但在遼西地區,因為經濟發達,出現了強大的政治勢力。紅山

    文化的玉雕技術突飛猛進。配合動物造形玉飾,而有了分階段完成的隧孔。線切

    割技術進步,可以切割出立體的箍形器。從紋飾線條粗細變化可推估當時已用圓

    砣在平面器表刻出陰線。根據發表的董家營子出土玉片的線繪圖,上面有等徑圓

    的切割痕,推估可能已會用砣具開剖玉料。從高倍顯微鏡觀察,可推估當時用寬

    邊的圓砣推磨出勾雲形佩、帶齒動物面紋玉飾上的瓦溝紋,更從瓦溝紋發展了凸

    弦紋。 表二至表五,是期中報告中對東北史前玉器開料、鑽磨圓孔、刻紋以及製作三連

    璧的工序研究。 表二:線切割、片切割、砣切割工序示意圖:

  • 6

    圖 A 線切割切出缺口想像圖 圖 B1 線切割剖玉料

    圖 B2 線切割剖玉料的切面

    圖 D 片切割第一法

    圖 C 用線切割取出箍形器的芯料工序想像圖

    圖 E 片切割第二法

    圖 F1 砣具切割,砣具與

    玉料垂直接觸

    圖 F2 圓砣切入玉料

    圖 F3 切割面留著砣具痕

    表三: 徒手兩面對鑽(淺孔、深孔)、鑿磨法(淺的大孔)、盤形孔鑽磨法(淺的大孔):

    圖 G 徒手鑽孔

    步驟一

    步驟二

    逐漸旋轉深入

    步驟三 翻面

    步驟四

    從另一面旋轉深入

  • 7

    圖 H 鑿磨法工序一:先在

    玉片上畫出小孔

    工序二:再用鑿子敲鑿出圓孔

    工序三:用磨棒修整孔緣

    圖 I 盤形孔鑽磨法

    用頭端呈斜面狀工

    具對準合適的位置

    工序二:

    鑽磨至一半

    工序三:

    翻面

    工序四:

    再鑽磨另一半 工序五:

    完成

    表四:平面或弧面上陰刻線紋形狀與工具的關係:

    圖 J:

    第一種,粗細相若兩端

    平齊的陰線

    可能是直刃工具切在平面器表的痕跡

    也可能是圓砣切割弧形器表的痕跡

    圖 K:

    第二種,中央寬深兩端

    淺尖的陰線

    可能是圓砣切割平面器表的痕跡

    也可能是直刃工具切割弧形器表的痕跡

    表五:三連璧製作工序推測:

    圖 L 先製作長橢形玉片

    鑽磨三個圓孔

    左右切磨對稱的「V」形槽

    本次的探訪,基本上印證了我的分析。興隆洼文化的耳飾玦、管,都留著線切割、雙面對鑽的痕跡。(圖 1-3)意外的收穫是,在遼寧省博物館看到以前未發

  • 8

    表的直徑只有 1.7-1.8 公分的耳飾玦。本院有六件編號為贈玉 442-447 的小耳飾玦(網底為天藍色的圖片),與此相當相似。

    1a 興隆洼文化 耳飾玦與匕形器 查海出土

    遼寧省博物館展

    1b 兩件尺寸正常,直徑

    3.8-4 公分

    1c 兩件很小,直徑

    1.8-1.7 公分

    3a 興隆洼文化 玉管與耳飾玦 白音長汗出土

    2 興隆洼文化 玉管查海出土

    遼寧省博物館展

    3b 3c 3d

    3e

    贈玉 443 院藏贈玉 442-447

    贈玉 447

    由於前任的邵國田館長數十年來積極徵集地方的重要文物,所以敖漢旗博物

    館藏品相當豐富。館方非常配合地將實物取出供我上手仔細研究。除了在實物上

    看清片切割、線切割、垂直鑽孔等痕跡外。最重要的是,確認了在圖 8 董家營子出土蚌形玉片上,並無法看清如《紅山玉器》一書中發表的等徑切割痕。換言之,

    目前尚未找到實物證據,證明在紅山文化晚期時,已發展用圓砣剖切玉料的技

    術。(附註:11 月時我在上海博物館申請看福泉山出土良渚文化玉器,確定良渚晚期已開始用圓砣開剖玉料)

  • 9

    與田彥國館長攝於敖漢旗博物館大門口 4 館藏紅山文化箍形器、玉璞、芯料、蚌形玉片

    5, 箍形器內壁有垂直鑽孔痕(曾磨去)

    6, 玉璞已經局部整治,一端留著片切割痕

    7-1 箍形器芯料器表留有線切割痕

    7-2 箍形器芯料器表留有線切割痕

    8-1 書上公布董家營子出土蚌形玉片

    8-2 書上公布玉片上切割痕的線繪圖

    8-3 蚌形玉片放置桌面

    8-4 蚌形玉片表面切割痕不明顯

  • 10

    圖 9 是一批黑龍江倭肯哈達出土的玉器,圖 10 的中孔是用鑿磨法製作,圖11、12 兩件的中孔是用盤形孔鑽磨法製作的。關於這批玉器的年代,過去曾有不同的看法。劉國祥認為它們晚於紅山文化,而與夏家店下層文化同時,大約距

    今 4000 年。但周曉晶認為這批玉器年代早於紅山文化。通過我的仔細比對製作技法,我認為周曉晶的看法正確。 但是在紅山文化墓葬出土玉器中,有一些從製作技術分析,應該是早期遺留的。但大陸考古學家並沒有意識到,都一視同仁地將它們定為紅山文化玉器。如

    圖 13 小玉璧,圖 14 最右一件三連璧。技術都比較原始,應屬於距今 8000-6000階段作品。

    9 黑龍江倭肯哈達出土玉器

    10 倭肯哈達小玉璧中孔用鑿磨法製作

    11 倭肯哈達小玉璧中孔用盤形孔鑽磨法製作 12 倭肯哈達小玉璧中孔用盤形孔鑽磨法製作

  • 11

    13 展廳終將紅山墓葬出土屬於前一

    階段的小玉璧標為紅山文化

    14, 紅山墓葬出土屬於前一階段的三連璧(最右)標為紅

    山文化,與其它紅山文化玉雕動物併陳

    雖然無法證明紅山文化時用圓砣剖料,但卻可以找到很多實物資料證明,紅山晚

    期用圓砣刻陰線紋。

    15a, 紅山文化 獸面牌飾 牛河梁出土

    15b 局部可看清每條陰線都是兩端淺尖中央寬深

    16a, 紅山文化 三孔器 牛河梁出土

    17a, 紅山文化 三孔器 牛河梁出土

    16b下面刻一排兩端淺尖中央寬深的平行短陰線

    17b 下面刻一排兩端淺尖中央寬深的平行短陰線

    B,有關史前東北地區玉斧、玉錛的研究:

    厚實、無穿,且帶有明顯使用很的玉斧、玉錛分佈廣,從黑龍江、吉林、

    內蒙東、遼西、遼東,不但有,而且相當多。形制也相差不大。年代從興隆

  • 12

    洼文化新開流文化、趙寶溝文化、富河文化、新樂文化、小珠山文化、小河

    沿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都有。 雖然過去已公布不少資料,但只在趙賓福 1998 年論文中提到吉林省博

    物館藏有三件洮南出土的玉斧,並未公佈尺寸與圖片。我這次能有機會看到

    它們,真是喜出望外。因為最大的一件長 29.5 寬 12.2 公分。堪稱斧王。一面器表一側有一道頗長,中央寬深、兩端淺尖,不太直的切割痕,切割處斷

    面呈很明顯的 V 形,因為器表略弧,推測是片切割痕。 除了洮南出土超大型玉斧外,在鎮賚聚寶山遺址也出土多件長度在

    18-21.5 之間的玉斧。由此可知,雖然吉林的史前考古工作作得不積極,但吉林西端的洮南、鎮賚一帶,在新石器時代可能是一處水草茂密、人口眾多

    的地方。這裡位處遼西地區之外,不是紅山文化分佈的中心區,是否與以漁

    獵為主的富河文化有關?還有待日後系統的發掘與研究。 旅順博物館展出多件小珠山文化玉斧、玉錛,色澤與故宮所藏購玉 696

    玉斧很相似。但無法拍照。 目前在六件玉斧錛上都看到直條切痕,除了前文述及的吉林洮南玉斧王

    之外,本報告的圖 23、24、25 三件器表都有直條切痕,還有兩件未發表的,展出於敖漢旗博物館中。由於斧面略成圓弧形,故此應為片切割痕,片切割

    的工具頗厚,因此留下 V 形切槽。推測是最初剖切玉料時沒有準確計算應該下刀的位置,已經切了一個深度,再改變設計,所以留下一截切割痕。片

    切割應該是當時主要的剖開玉料的方法之一,如果順利切剖完成,但完成器

    形後沒有好好將切痕拋磨掉,就會在玉斧一側留下切割痕。圖 26 玉斧的左側邊就是這樣。

    我個人認為值得注意的一個奇特現象是,雖然史前東北有使用痕的玉

    斧、玉錛很多,但唯有在牛河梁的墓葬群中沒有出土。看來紅山文化的社會

    分化嚴謹,居高位的巫覡集團可能並不使用這些玉質工具,似乎也沒有從帶

    刃玉器中發展出象徵身份的瑞器。 郭大順先生認為在紅山墓葬中,帶齒動物面紋玉飾豎置於墓主前胸一

    側,利齒的一面向外,可能具有權杖的功能。是否如此?是值得研究的。

  • 13

    18, 黑龍江省出土玉斧 1998 年孫長慶先生在東亞玉器會議上發表

    年代上限為距今 7500 年小南山出土

    19, 吉林省出土玉斧 1998 年趙賓福先生在東亞玉器會議上發表

    年代為距今 7000-5500 年間

  • 14

    20, 黑龍江烏裕爾大河

    出土玉斧 長 15.8cm

    距今約 7000 年

    21, 黑龍江烏裕爾大河

    出土玉斧 長 11.1cm

    距今約 7000 年

    22, 富河文化? 玉斧

    7.7cm 內蒙克旗好

    魯庫出土 距今

    7000-6400 年

    23, 趙寶溝文化玉斧

    13.5cm

    距今 7000-6400 年

    敖漢旗出土

    24, 興隆洼文化 玉錛

    7.3cm 距今 8200-7200

    年 內蒙赤峰敖漢旗興

    隆洼 173 房址出土

    25, 興隆洼文化 玉錛

    3.3cm 距今 8200-7200

    年 內蒙赤峰敖漢旗興

    隆溝採集

    26, 紅山文化? 玉斧

    13.6cm 內蒙赤峰翁

    牛特旗小洼子村採集

    27, 夏家店下層文化 玉

    錛 距今 4100-3300 年

    內蒙赤峰敖漢旗大甸子

    出土

    C,有關史前東北地區玉璧的研究:

    由目前考古資料看,中華大地上最早出現圓形玉璧的地區應該是黑龍江與松

    花江流域。黑龍江的小南山,吉林的腰井子、洮南等遺址,大約距今 7500-6000

    年,就製作了小型的玉環、玉璧。這個傳統可能影響下一階段遼西地區紅山文化

    的玉璧。

    玉璧在江南地區出現較晚,西元前三千多年時崧澤文化、淩家灘文化中才出

    現玉璧。東北與江南玉璧的形制,自始就有區別。前者將外緣與孔緣處都加以磨

    薄,而後者沒有此一現象。

    將內外器緣磨薄是相當費工費時的,目前無法瞭解,史前東北先民製作玉璧

    要磨薄邊緣的理由?有些小型環璧類,中孔不圓,孔邊特意磨成橢圓形或菱形,

    這樣的孔緣是如何製作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但到了紅山文化,玉璧不但體積加大,且常呈方圓形,在一邊鑽有一至三個

    小孔。真正圓形玉璧不多。目前來看,無法分辨圓璧與方圓形璧在功能上的差異。

  • 15

    因為在墓葬中,對稱地平放在墓主左右的玉璧,是既有方圓的、也有圓的。

    我曾懷疑放在二次葬人骨堆上的正圓形璧,是否不同於其它玉璧,此次特別

    申請提件看牛河梁第二地點一號塚 7 號墓的圓璧,(圖 28)與我一起研究的郭大

    順先生說:紅山文化是有二次葬,但看不出有什麼特別原因,上面也不一定放璧。

    目前也無法說出圓形璧與方圓形璧的功能有何不同。 到了小河沿文化時,就只有圓璧而沒有方圓形璧了,但璧身基本不厚,都是

    內壁平直,外緣磨薄,但也不太很薄。郭大順先生認為:小河沿文化玉璧在形制

    上保留東北邊緣磨薄的傳統,墓葬中男性多帶一件於前胸,女性戴一對於雙腕。

    小河沿文化受到海岱地區大汶口文化的影響。 宏觀地看山西南部的陶寺文化玉璧,還有著小河沿玉石璧的風格,但此後這

    種東北風格的玉璧就消失了。而良渚式、齊家式的玉璧,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玉璧

    的主要型態。

    28, 紅山文化 玉璧 徑 11.3cm 牛河梁出土

    29, 小河沿文化玉石璧 大南溝出土

    30, 小河沿文化玉石璧與玉斧 大南溝出土

  • 16

    D,最新出土的玉器證明故宮購藏許多重要的紅山系玉器。

    我在 1993 年為台北故宮購藏的一件大勾雲形佩、二件帶齒動物面紋玉飾,當時遼寧的考古界對本院購藏品甚表懷疑,直到 1995 年牛河梁出土相似風格玉器,大陸考古學界才公開承認台灣博物館員的鑑定功力深厚。孫守道先生在 1998年 12 月在北京召開的玉器會議上公開呼籲:考古學家要學習如何鑑定古玉,因為他們發現台灣的博物館員可以從流散品中,先將從未出土過的某些造形的真品

    辨識出來,而日後考古學家才挖到相似的玉器,來證明台灣的博物館員的眼力。 前幾年台灣社會愛玉族也對故宮購藏玉器提出懷疑。尤其對以人物為主題的玉器,以及雕琢線條清晰的動物紋玉器,深感懷疑。但是在 2004 年牛河梁第 16地點第 4 號墓出土一件抱胸鼓氣的站姿玉人(圖 31),以及一件刻紋線條清晰的玉鳳(圖 32),因此證明故宮購藏玉器中,人面、人形的玉器,或混合了人與獸二種主題的玉雕品,都是具有巫術意義的重要文物。

    31b 玉人出土時背面像上

    31a, 紅山文化 玉人 牛河梁出土

    32a, 紅山文化 玉鳳 牛河梁出土

    32b 玉鳳背面有隧孔

  • 17

    (二) 結 語

    東北地區在非常遠古的時候就發展出相當發達的玉雕工藝,但是又在中原地區進入文明時期之前的千餘年就已衰亡。所以沒有留下太多文字記錄。由於生態

    環境改變,原本水草茂密的遼西地區逐漸砂質化,人口減少,文化消亡,完全被

    後世遺忘。紅山文化玉禮制遺留餘後世的蹤跡也不明顯,可資追蹤的主要有大漩

    渦眼與凸弦紋的裝飾手法。 遼西地區紅山的帶齒動物面紋玉飾的大漩渦眼向海岱地區流傳,與來自南方的「介」字形冠結合,發展出山東龍山文化中的神祖面紋。此面紋又因移民因素,

    傳播至江漢地區的石家河文化中。 東北地區史前先民最先發明磨槽技術,或因為東北地區蘊藏的都是勻淨清淺、微帶透明的溫潤美玉,利用推磨的技法製作的瓦溝紋,最能運用光影流轉,成就

    若隱若現的神秘美。從瓦溝紋又發展出凸弦紋。海岱地區玉雕上也運用這種技

    法。隨著移民播遷,又傳入江漢地區。 遼東地區與遼西地區雖然只是一河之隔,但史前文化卻不同。遼東的小珠山文化發明了牙璧,其製作技法與吉黑地區的三連璧相似,都是在橢圓形或三角形

    的玉片外緣,等距離地切出「V」形槽。此一造型也傳播至海岱地區。 從表現社會高層宗教信仰與美學品味的玉器上觀察,顯示從東北跨海向山東半島傳播的現象。位於遼寧阜新的醫無閭山,古今山名不變。《爾雅》《說文》中

    都記載東北之醫無閭蘊藏的「珣玗琪」就是文獻中的「夷玉」。東北地區遠古的

    神話傳說主要圍繞著「玄鳥」「鳥卵」「太陽」等元素,在沿勃海灣周圍地區,編

    織出種種神秘動人的故事。 事實上這些神話信仰的主人翁,就是文獻中泛稱的「夷」。夷文化先民與江

    南地區「越」文化先民,在史前交流頻繁。共同建構了史前華東地區的燦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