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责任编辑 张睿 张睿 视觉编辑 左可 组版 张睿 张睿 校对 徐延峰 众志成城 我们必胜 5 2020 年 3 月 14 日 星期六 www.xiancn.com 3 13 日,记者穿上防护服、戴上 N95 口罩和护 目镜全副武装,独家进入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毒病检验科实验室,探访了这一群每天和新冠病 毒直接打交道的人。 1 20 日起至今, 10 余名与众不同的疾控人, 已连续工作了 50 多天,一直夜以继日,默默地奋战 在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与病原体之间,他们每天连 吃饭以及上厕所都要算好时间。截至 13 日,已检测 7000 多份样本,他们这些离病毒最近的人,是最 美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一曲曲最 美的抗疫赞歌。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初期,我市所有待排查 的标本、疑似病例标本和密接病例标本的检测任务 都是由这个实验室来完成的,每例疑似和确诊病例 都需要进行 3 次以上核酸检测。每 8 份标本检测过 程至少需要 4 个小时完成,核酸提取、体系配制、扩 增,看似每个有条不紊的操作程序背后,都是危险 重重,需要实验人员精神高度集中。尤其是核酸提 取环节,痰标本要进行消化、震荡和高速离心,处理 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气溶胶,危险无处不在,一 旦操作不慎,实验人员就会有被感染的风险。 为了身先士卒,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 20 至今,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陈保忠,吃住 在办公室,没睡一个好觉,及时协调组织病毒病检 验科实验室等各个小组有效开展工作;中心副主任 马超锋博士长期从事病毒病检测和分子诊断研究, 凭着多年疫情防控的经验,在武汉疫情初期就开始 组织病毒科人员准备试剂并进行了预试验,优化检 测流程。疫情伊始,他与新冠检测组的同志们并肩 作战,紧急情况时亲自进实验室操作,严格把控实 验室生物安全与质量控制两道关,严防实验室感染 和泄露的同时确保高质量检测结果;病毒病检验科 科长吴瑞博士身为此次新冠疫情检测组组长,主要 负责保障采样、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是小 组的物资保障员,每天领取检测所需防护物资、耗 材,收样、检测、消毒、处理医废,每一个岗位随时补 位,她笑称自己是“百搭款”。她在疫情发生前几天 才做完纤维瘤手术,没有休息一天就又投入到紧张 的抗击疫情工作中,疫情最严重时,她每天只能抽 零碎的时间休息,一天最多只能休息 3 个多小时,而 她总是说“我还扛得住,把这点工作做完再休息”。 由于长期劳累导致免疫力低下,感染上了疱疹病 毒,但她还是忍受着疼痛坚持在实验室工作一线。 新冠病毒采样及核酸检测组主要由病毒科的 吴瑞、陈海龙、杜全丽、薛泽润、杨玉捷、邓杨妮、韩 月雯、李凯欣,微检科的栾阳、魏晓光、李浩,性病艾 滋病实验室的张亚兰、郑海潮、于彤彤,质量控制科 的骆选宏共 15 名成员组成,在疫情初期承担了全西 安市新冠疑似病例的样本采集和检测工作。这是 一支由 70 后、 80 后、 90 后组成的队伍,是一支技术 能力过硬的队伍。70 后、 80 后的“老兵”经历过 SARSMERSH1N1 甲型流感、 H7N9 禽流感的多次 “洗礼”,面对新冠病毒来袭时,他们表现出的淡定、 内心沉稳,无疑是给 90 后的同事们打了一剂强心 针,两个 90 后的姑娘杨玉捷、邓杨妮从最开始的惶 恐、害怕逐渐进入一种“打鸡血”状态。到目前为 止,西安市新冠病例新增确诊数持续 20 多天为 0这漂亮的数字背后是他们 24 小时不停歇地对新冠 疑似病例进行核酸检测。已先后完成了疑似病例、 重点岗位工作人员、隔离和医学观察人员、确诊病 例出院后的随访监测、地铁公交等环境标本监测等 项目的核酸检测任务。 他们这一群人在厚重的防护服里力保不出差 错,因为他们深知每一个疑似病例等待着他们宣 判,判错一个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采样是开 展核酸检测的第一步,但就仅仅是这第一步采样 工作就让人心惊胆战。采样过程中,有时患者会 感到不适,会恶心、咳嗽,有时甚至出现呕吐、喷溅 液体,虽然这个过程不到半分钟,但采样人员直面 患者口腔,病毒扑面而来,危险程度可想而知。高 危的采样工作完成后,样本会迅速送到病毒检验 科进行检测。检测病毒就犹如走钢丝,精神要高 度集中,动作要轻柔缓慢,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 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凡实验操作或者防护 有一点儿做得不到位,就会造成危险。参与检测 的工作人员需要做三级防护,戴 N95 口罩、两层手 套,穿隔离衣加防护服,戴护目镜和面罩、双层鞋 套,才能进实验室,穿上这一身装备就算很熟练也 需要 10 几分钟。穿上厚重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 人会感觉特别的憋闷,一会儿就感觉喘不上气,耳 朵也听不清声音,时间稍长就会感觉头晕、头胀, 腰上还要背着将近 10 斤重的正压设备在实验室里 来回穿梭。所以这不只是对他们每个人心理素质 的考验,也是对身体素质极大的考验。为了节约 防护物资,他们进入实验室后一待就是 5 个小时左 右,有时甚至 9 个小时左右,中间不能进食、不能喝 水,也不能上厕所。防护服下,看不见的汗珠从他 们的额头流下、从胸口滑落,憋喷嚏憋出了眼泪, 最后喷嚏还是打了出来,鼻涕也最终流了下来,那 是怎样的囧态,可他们依旧能镇定自如地进行繁 琐的实验。实验结束,脱下防护服时,个个汗水已 湿透衣背,额头、脸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痕迹, 耳朵也被勒得生疼。由于长时间戴手套,汗水把 双手泡得发白,有人对乳胶手套过敏,双手红肿干 裂,酒精喷在上面,疼得哇哇直叫。 他们中有的还只是 90 后的孩子,有的只是 4 月孩子的爸爸, 7 个月孩子的妈妈, 9 个月孩子的妈 妈……韩月雯孩子才 7 个多月,杜全丽孩子 9 个月 , 这两位还处在哺乳期的妈妈忍痛给孩子断了奶,杜 全丽由于没能及时将乳汁吸出导致乳腺炎,最后将 奶吸出来时血和奶已混在一起,成了粉色的“奶 水”,而孩子却怎么也不会知道,妈妈会突然那么狠 心,断了他在妈妈身边任性的依偎,停了他还没吸 吮够的那甘甜的乳汁。 这群每天和新冠病毒直接打交道的最美逆行 者,他们已经 1 个多月没回家了,谁都思念父母、丈 夫、妻子、孩子,但是,他们深知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在病毒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纷纷表示,决不退缩, 要一直坚守在战“疫”一线,守护西安人民的健康与 安宁,用实际行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图 记者 侯智 3 10 日晚,在家复习网课的小何得知一个 坏消息,她再也没办法静心学习了。妈妈接到一 通电话,说爸爸进了抢救室,颅内出血。小何的爸 爸是西安交警灞桥大队执勤一中队的副中队长何 新汇。从大年初二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 45 天没有休息。截至 3 13 日下午 4 时,在重症监护 室的他依旧处于昏迷状态。 曾夺刀制伏歹徒 3 10 日下午 5 40 分许,正在灞桥区杏园 收费站疫情观察点执勤的何新汇,突感身体不适, 后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症状,被 120 急救车送往唐都 医院救治,接受开颅手术,术后确定脑出血量达到 70 毫升。 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灞桥大队执勤一中队 民警孟院不敢相信,下午还和自己一起执勤的老 何这会儿就躺在手术台上。孟院说, 3 10 日当 天,何新汇早上 7 点多就开始忙了,先后到纺渭路 劝导站检查,到大队开会,到港务区路面巡逻,到 杏园收费站观察点执勤,几乎一直没有停。下午 5 40 分许,“正在执勤的何队突然说有些难受,手 里的东西有些拿不住了,然后我就让他到车上休 息,他到车上时又说有点困,很快就出现意识模糊 的情况,突然间说了一句,‘你把咱扣的几辆车手 续弄好,不要给人家弄混了’。”孟院说,何新汇话 音刚落随即陷入昏迷当中。 “他膝盖有伤还是不下火线,疼得厉害就贴上 几副膏药。”孟院告诉记者,何新汇每天来得最早, 走得最晚,他原来是特警队出身,身体素质还比较 好,消毒消杀都是他主动承担。 何新汇曾当过三年特警,做事有勇有谋,雷厉 风行。2014 3 8 日下午,他在大队门口接到群 众报警,称大队对面工地有一男子持刀行凶。他 立即冲到现场,看见一名男子手持长刀挟持一名 年轻女子,情绪异常激动。见有警察赶来,男子挥 舞着刀,一时气氛紧张起来。为确保人质安全,何 新汇一边同男子交谈稳住其情绪,分散他的注意 力,并瞅准机会,跃步上前将尖刀夺下,与保安合 力将男子扑倒控制,并将其移交派出所。 何新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咱是警 察,你不上谁上?” 爬树找到案件证据 何新汇所在的执勤一中队辖区 150 平方公里, 新建道路多,交通安全隐患突出。近年来,他的足 迹遍布辖区角角落落,辖区有多少条道路、多少个 灯控路口、多少面交通标志、多少组交通设施,他 都了然于胸。仅去年,经他手起草的道路改造、标 线标志施划、交通设施维护等报告就有 20 余份,交 通环境大大改善和提升。 何新汇的同事丁明说,何新汇喜欢讲自己以 前在特警队和事故中队的出警、办案经历。他讲 的时候眼睛里是放着光的。他讲的那些精彩的故 事,配合他健硕的身形,你会觉得这才是真正高大 威猛的警察形象。但他在高大威猛之外还有一双 火眼金睛、心细如尘。 2012 10 11 19 时许,大队辖区西韩路 发生一起致一死两伤的重大肇事逃逸事故。现场 除残留一块白色塑料片脱落物外,再无线索。因 事故现场无路灯照明且事发突然,伤者未看清肇 事车辆的相关特征,周边也无监控设施,给案件侦 破带来了难度。在第二天的复勘过程中,何新汇 在事发现场附近路面找到了一节新断落的树枝, 顺着树枝找到树,又爬到 4 米多高的树杈上发现了 凝固于枝叶上的水泥残留物,成功找到案件突破 口。他和同事一起对周边 5 家搅拌站 80 余辆车进 行逐一排查,成功查获肇事车辆和驾驶员。在事 故中队工作的 10 年间,他共处理各类交通事故 10000 余起,侦破逃逸案件 70 余起。 “何哥,愿您早日康复!” 在队里,何新汇总是乐呵呵的,大家喜欢叫他 何哥。辅警韩雷家在港务区陶家村,之前坐公交 到浐灞中队驻地需要倒两次公交车,花费一个多 小时,交警工作特殊性让他没办法准时下班,实在 没办法了就住单位。何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 刻将韩雷调整到了港务区队部。之后,韩雷上下 班骑电动车只需要 15 分钟,大大分担了母亲的压 力,这事韩雷一直记着。 何新汇的老家在周至,母亲多病一直在姐姐 家住着,平常工作繁忙的他陪伴老人的时间很 少。何新汇的女儿今年上初二,是大家眼中的“别 人家的孩子”。平常说起女儿优异的学习成绩,他 总不忘给大家“显摆”一下。疫情防控期间,老何 和妻子、女儿的交流更多是通过微信视频。老何 不止一次对同事说,他想自己家的姑娘了,希望疫 情结束之后能带着母亲和妻女一块出去转一转。 “何哥,加油,愿您早日康复!”“疫情当前,谢 谢你的守护,早日康复平安归来。”这几天,何新汇 的同事纷纷为他加油打气,许多网友和其他兄弟 城市的民警也在网上留言,希望他能战胜病魔,早 日康复。 记者 袁玥 何队,战友期望你早日苏醒 走进西安市疾控中心病毒病检验科实验室 探访“离病毒最近的人” 何新汇 交警灞桥大队供图 PCR 扩增上机前的最后检查 实验室同仁对战胜疫情信心十足 连续奋战 45 天 他病倒在抗疫一线 追踪 追踪 连续奋战 45 天 他病倒在抗疫一线 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 2020 年 1 月 31 日,西安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发布中止公告,暂停了 位于高陵区上林三路北侧610126202006GB00016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 卖出让。根据《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贯彻落实西安市政府应对疫 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对该宗地竞买保证金、出让金缴纳 方式进行调整,并恢复该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现将有关事项 公告如下: 申请人可于 2020 年 3 月 20 日以后登录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西安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http://xa.sxggzyjy.cn/)拍卖报名系统后,点击 对应项目公告详情查询并下载拍卖出让文件,按拍卖出让文件规定的操作 程序参加竞买。 宗地报名申请截至时间和竞买保证金缴纳截至时间均为 2020 年 4 月 13 日 16 时整。宗地拍卖会定于 2020 年 4 月 14 日 15 时在西安市公共资源 交易中心二楼203室(未央区文景北路16号白桦林国际B座)举办。宗地 竞买保证金调整为人民币 1610 万元,原出让公告(西土出告字〔2020〕7 号)中其余内容不变。宗地成交后,竞得人可采用分期缴纳方式支付出让金 价款,具体情况详见宗地出让文件。 同时,按照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减少人员聚 集,各竞买单位参加拍卖会人员不得超过2人,竞买单位参会人员应在授权 委托文件内承诺被委托人符合西安本地常住或完成隔离要求且无感染病毒 的有关症状,此外,参会人员还应按规定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积极配合中 心疫情期间现场拍卖的有关规定。 特此公告。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0年3月14日 广告

走进西安市疾控中心病毒病检验科实验室 探访“离病毒最近的人”epaper.xiancn.com/newxawb/page/2020-03/14/05/... · 毒,但她还是忍受着疼痛坚持在实验室工作一线。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2责任编辑张睿张睿 视觉编辑左可组版张睿张睿校对徐延峰

众志成城 我们必胜5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www.xiancn.com

3月13日,记者穿上防护服、戴上N95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独家进入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检验科实验室,探访了这一群每天和新冠病毒直接打交道的人。

1月 20日起至今,10余名与众不同的疾控人,已连续工作了 50多天,一直夜以继日,默默地奋战在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与病原体之间,他们每天连吃饭以及上厕所都要算好时间。截至13日,已检测了 7000多份样本,他们这些离病毒最近的人,是最美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一曲曲最美的抗疫赞歌。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初期,我市所有待排查的标本、疑似病例标本和密接病例标本的检测任务都是由这个实验室来完成的 ,每例疑似和确诊病例都需要进行3次以上核酸检测。每8份标本检测过程至少需要 4个小时完成,核酸提取、体系配制、扩增,看似每个有条不紊的操作程序背后,都是危险重重,需要实验人员精神高度集中。尤其是核酸提取环节,痰标本要进行消化、震荡和高速离心,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气溶胶,危险无处不在,一旦操作不慎,实验人员就会有被感染的风险。

为了身先士卒,起到模范带头作用,1月 20日至今,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陈保忠,吃住在办公室,没睡一个好觉,及时协调组织病毒病检验科实验室等各个小组有效开展工作;中心副主任马超锋博士长期从事病毒病检测和分子诊断研究,凭着多年疫情防控的经验,在武汉疫情初期就开始组织病毒科人员准备试剂并进行了预试验,优化检测流程。疫情伊始,他与新冠检测组的同志们并肩作战,紧急情况时亲自进实验室操作,严格把控实

验室生物安全与质量控制两道关,严防实验室感染和泄露的同时确保高质量检测结果;病毒病检验科科长吴瑞博士身为此次新冠疫情检测组组长,主要负责保障采样、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是小组的物资保障员,每天领取检测所需防护物资、耗材,收样、检测、消毒、处理医废,每一个岗位随时补位,她笑称自己是“百搭款”。她在疫情发生前几天才做完纤维瘤手术,没有休息一天就又投入到紧张的抗击疫情工作中,疫情最严重时,她每天只能抽零碎的时间休息,一天最多只能休息3个多小时,而她总是说“我还扛得住,把这点工作做完再休息”。由于长期劳累导致免疫力低下,感染上了疱疹病毒,但她还是忍受着疼痛坚持在实验室工作一线。

新冠病毒采样及核酸检测组主要由病毒科的吴瑞、陈海龙、杜全丽、薛泽润、杨玉捷、邓杨妮、韩月雯、李凯欣,微检科的栾阳、魏晓光、李浩,性病艾滋病实验室的张亚兰、郑海潮、于彤彤,质量控制科的骆选宏共15名成员组成,在疫情初期承担了全西安市新冠疑似病例的样本采集和检测工作。这是一支由 70后、80后、90后组成的队伍,是一支技术能力过硬的队伍。70后、80后的“老兵”经历过SARS,MERS、H1N1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的多次

“洗礼”,面对新冠病毒来袭时,他们表现出的淡定、内心沉稳,无疑是给 90后的同事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两个 90后的姑娘杨玉捷、邓杨妮从最开始的惶恐、害怕逐渐进入一种“打鸡血”状态。到目前为止,西安市新冠病例新增确诊数持续 20多天为 0,这漂亮的数字背后是他们 24小时不停歇地对新冠疑似病例进行核酸检测。已先后完成了疑似病例、重点岗位工作人员、隔离和医学观察人员、确诊病例出院后的随访监测、地铁公交等环境标本监测等项目的核酸检测任务。

他们这一群人在厚重的防护服里力保不出差错,因为他们深知每一个疑似病例等待着他们宣判,判错一个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采样是开展核酸检测的第一步,但就仅仅是这第一步采样工作就让人心惊胆战。采样过程中,有时患者会感到不适,会恶心、咳嗽,有时甚至出现呕吐、喷溅液体,虽然这个过程不到半分钟,但采样人员直面患者口腔,病毒扑面而来,危险程度可想而知。高危的采样工作完成后,样本会迅速送到病毒检验科进行检测。检测病毒就犹如走钢丝,精神要高度集中,动作要轻柔缓慢,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凡实验操作或者防护有一点儿做得不到位,就会造成危险。参与检测的工作人员需要做三级防护,戴N95口罩、两层手套,穿隔离衣加防护服,戴护目镜和面罩、双层鞋

套,才能进实验室,穿上这一身装备就算很熟练也需要 10几分钟。穿上厚重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人会感觉特别的憋闷,一会儿就感觉喘不上气,耳朵也听不清声音,时间稍长就会感觉头晕、头胀,腰上还要背着将近 10斤重的正压设备在实验室里来回穿梭。所以这不只是对他们每个人心理素质的考验,也是对身体素质极大的考验。为了节约防护物资,他们进入实验室后一待就是 5个小时左右,有时甚至 9个小时左右,中间不能进食、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防护服下,看不见的汗珠从他们的额头流下、从胸口滑落,憋喷嚏憋出了眼泪,最后喷嚏还是打了出来,鼻涕也最终流了下来,那是怎样的囧态,可他们依旧能镇定自如地进行繁琐的实验。实验结束,脱下防护服时,个个汗水已湿透衣背,额头、脸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痕迹,耳朵也被勒得生疼。由于长时间戴手套,汗水把双手泡得发白,有人对乳胶手套过敏,双手红肿干

裂,酒精喷在上面,疼得哇哇直叫。他们中有的还只是90后的孩子,有的只是4个

月孩子的爸爸,7个月孩子的妈妈,9个月孩子的妈妈……韩月雯孩子才7个多月,杜全丽孩子9个月 ,这两位还处在哺乳期的妈妈忍痛给孩子断了奶,杜全丽由于没能及时将乳汁吸出导致乳腺炎,最后将奶吸出来时血和奶已混在一起,成了粉色的“奶水”,而孩子却怎么也不会知道,妈妈会突然那么狠心,断了他在妈妈身边任性的依偎 ,停了他还没吸吮够的那甘甜的乳汁。

这群每天和新冠病毒直接打交道的最美逆行者,他们已经 1个多月没回家了,谁都思念父母、丈夫、妻子、孩子,但是,他们深知肩上的责任和担当,在病毒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纷纷表示,决不退缩,要一直坚守在战“疫”一线,守护西安人民的健康与安宁,用实际行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图 记者侯智

3月 10日晚,在家复习网课的小何得知一个坏消息,她再也没办法静心学习了。妈妈接到一通电话,说爸爸进了抢救室,颅内出血。小何的爸爸是西安交警灞桥大队执勤一中队的副中队长何新汇。从大年初二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 45天没有休息。截至3月13日下午4时,在重症监护室的他依旧处于昏迷状态。

曾夺刀制伏歹徒

3月 10日下午 5时 40分许,正在灞桥区杏园收费站疫情观察点执勤的何新汇,突感身体不适,后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症状,被120急救车送往唐都医院救治,接受开颅手术,术后确定脑出血量达到70毫升。

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灞桥大队执勤一中队民警孟院不敢相信,下午还和自己一起执勤的老何这会儿就躺在手术台上。孟院说,3月 10日当天,何新汇早上7点多就开始忙了,先后到纺渭路劝导站检查,到大队开会,到港务区路面巡逻,到杏园收费站观察点执勤,几乎一直没有停。下午5时40分许,“正在执勤的何队突然说有些难受,手里的东西有些拿不住了,然后我就让他到车上休息,他到车上时又说有点困,很快就出现意识模糊的情况,突然间说了一句,‘你把咱扣的几辆车手续弄好,不要给人家弄混了’。”孟院说,何新汇话音刚落随即陷入昏迷当中。

“他膝盖有伤还是不下火线,疼得厉害就贴上几副膏药。”孟院告诉记者,何新汇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他原来是特警队出身,身体素质还比较好,消毒消杀都是他主动承担。

何新汇曾当过三年特警,做事有勇有谋,雷厉风行。2014年3月8日下午,他在大队门口接到群众报警,称大队对面工地有一男子持刀行凶。他立即冲到现场,看见一名男子手持长刀挟持一名年轻女子,情绪异常激动。见有警察赶来,男子挥舞着刀,一时气氛紧张起来。为确保人质安全,何新汇一边同男子交谈稳住其情绪,分散他的注意力,并瞅准机会,跃步上前将尖刀夺下,与保安合力将男子扑倒控制,并将其移交派出所。

何新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咱是警察,你不上谁上?”

爬树找到案件证据

何新汇所在的执勤一中队辖区150平方公里,新建道路多,交通安全隐患突出。近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辖区角角落落,辖区有多少条道路、多少个灯控路口、多少面交通标志、多少组交通设施,他都了然于胸。仅去年,经他手起草的道路改造、标线标志施划、交通设施维护等报告就有20余份,交通环境大大改善和提升。

何新汇的同事丁明说,何新汇喜欢讲自己以前在特警队和事故中队的出警、办案经历。他讲的时候眼睛里是放着光的。他讲的那些精彩的故

事,配合他健硕的身形,你会觉得这才是真正高大威猛的警察形象。但他在高大威猛之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心细如尘。

2012年 10月 11日 19时许,大队辖区西韩路发生一起致一死两伤的重大肇事逃逸事故。现场除残留一块白色塑料片脱落物外,再无线索。因事故现场无路灯照明且事发突然,伤者未看清肇事车辆的相关特征,周边也无监控设施,给案件侦破带来了难度。在第二天的复勘过程中,何新汇在事发现场附近路面找到了一节新断落的树枝,顺着树枝找到树,又爬到4米多高的树杈上发现了凝固于枝叶上的水泥残留物,成功找到案件突破口。他和同事一起对周边5家搅拌站80余辆车进行逐一排查,成功查获肇事车辆和驾驶员。在事故中队工作的 10年间,他共处理各类交通事故10000余起,侦破逃逸案件70余起。

“何哥,愿您早日康复!”

在队里,何新汇总是乐呵呵的,大家喜欢叫他何哥。辅警韩雷家在港务区陶家村,之前坐公交到浐灞中队驻地需要倒两次公交车,花费一个多小时,交警工作特殊性让他没办法准时下班,实在没办法了就住单位。何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将韩雷调整到了港务区队部。之后,韩雷上下班骑电动车只需要 15分钟,大大分担了母亲的压力,这事韩雷一直记着。

何新汇的老家在周至,母亲多病一直在姐姐家住着,平常工作繁忙的他陪伴老人的时间很少。何新汇的女儿今年上初二,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平常说起女儿优异的学习成绩,他总不忘给大家“显摆”一下。疫情防控期间,老何和妻子、女儿的交流更多是通过微信视频。老何不止一次对同事说,他想自己家的姑娘了,希望疫情结束之后能带着母亲和妻女一块出去转一转。

“何哥,加油,愿您早日康复!”“疫情当前,谢谢你的守护,早日康复平安归来。”这几天,何新汇的同事纷纷为他加油打气,许多网友和其他兄弟城市的民警也在网上留言,希望他能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记者袁玥

何队,战友期望你早日苏醒

走进西安市疾控中心病毒病检验科实验室

探访“离病毒最近的人”

何新汇 交警灞桥大队供图

PCR扩增上机前的最后检查

实验室同仁对战胜疫情信心十足

连续奋战45天他病倒在抗疫一线

追踪追踪连续奋战45天他病倒在抗疫一线

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2020年1月31日,西安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发布中止公告,暂停了

位于高陵区上林三路北侧610126202006GB00016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

卖出让。根据《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贯彻落实西安市政府应对疫

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对该宗地竞买保证金、出让金缴纳

方式进行调整,并恢复该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现将有关事项

公告如下:

申请人可于2020年3月20日以后登录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西安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http://xa.sxggzyjy.cn/)拍卖报名系统后,点击

对应项目公告详情查询并下载拍卖出让文件,按拍卖出让文件规定的操作

程序参加竞买。

宗地报名申请截至时间和竞买保证金缴纳截至时间均为2020年4月

13日16时整。宗地拍卖会定于2020年4月14日15时在西安市公共资源

交易中心二楼203室(未央区文景北路16号白桦林国际B座)举办。宗地

竞买保证金调整为人民币1610万元,原出让公告(西土出告字〔2020〕7

号)中其余内容不变。宗地成交后,竞得人可采用分期缴纳方式支付出让金

价款,具体情况详见宗地出让文件。

同时,按照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减少人员聚

集,各竞买单位参加拍卖会人员不得超过2人,竞买单位参会人员应在授权

委托文件内承诺被委托人符合西安本地常住或完成隔离要求且无感染病毒

的有关症状,此外,参会人员还应按规定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积极配合中

心疫情期间现场拍卖的有关规定。

特此公告。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0年3月14日

公 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