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 基金屬製造業 重點摘要 基金屬製造業為種類繁,工層次又的產業,其所產的材料,供 其產業做投入,具有強大的產業前連鎖效果,視為經濟發展程中 的關鍵工業或基礎工業。 基金屬製造業屬於力密集產業,從業人員男性居,技術層級者 居。 自動化趨勢之下,低階技術人員需求勢將少,而隨著輸工具、化、 機械、醫療品、航太國防等下產業所應之金屬組製品要求輕 量、耐磨耗、高強度、高韌度,脫蠟法產的精密鑄需求增,此 具高附價值的精密鑄造技術發展有良前。 行業特性 參照中華國行業標準分類「基金屬製造業」之定,凡從事金屬及 金之冶煉產錠、胚或其冶鑄基產品,或經軋延、擠型、伸線等工, 製造板、條、、管、粗細線等之行業均屬之。時從事基金屬製造及粗鍛 者歸入類。基金屬製造業大致分為鋼鐵、鋁、銅及其基金屬等材料 製造。下則依要製造程序分別簡述: 冶煉是利活性大的物質當作還原劑,將礦物中的金屬還原來的法, 便稱為冶煉。基上,要冶煉的礦物常為金屬的氧化物,若不是金屬的氧化物, 則須經高溫將礦物煅燒成氧化物,還原法冶煉金屬。一般而言,鋅、 鐵、、銅等金屬礦的冶煉,常活性大便宜的「碳」做為還原劑。

基岓金屬製造業 - mol.gov.tw · 基岓金屬製造業為種類繁峿,展工層次又峿的產業,其所岥產的材料,屣供 其屆產業做投入岦,具有強大的產業峭前連鎖效果,屣視為經濟發展翫程中

  • Upload
    others

  • View
    1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基本金屬製造業

    重點摘要

    基本金屬製造業為種類繁多,加工層次又多的產業,其所生產的材料,可供

    其他產業做投入用,具有強大的產業向前連鎖效果,可視為經濟發展過程中

    的關鍵工業或基礎工業。

    基本金屬製造業屬於勞力密集產業,從業人員以男性居多,且以技術層級者

    居多。

    在自動化趨勢之下,低階技術人員需求勢將減少,而隨著運輸工具、石化、

    機械、醫療用品、航太國防等下游產業對所應用之金屬零組件製品要求輕

    量、耐磨耗、高強度、高韌度,以脫蠟法生產的精密鑄件需求日增,因此朝

    向具高附加價值的精密鑄造技術發展可有良好前景。

    行業特性

    參照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對「基本金屬製造業」之定義,凡從事金屬及

    合金之冶煉以生產錠、胚或其他冶鑄基本產品,或再經軋延、擠型、伸線等加工,

    以製造板、條、棒、管、粗細線等之行業均屬之。同時從事基本金屬製造及粗鍛

    者亦歸入本類。基本金屬製造業大致可分為鋼鐵、鋁、銅及其他基本金屬等材料

    製造。以下則依主要製造程序分別簡述:

    冶煉多是利用活性大的物質當作還原劑,將礦物中的金屬還原出來的方法,

    便稱為冶煉。基本上,要冶煉的礦物常為金屬的氧化物,若不是金屬的氧化物,

    則必須先經過高溫將礦物煅燒成氧化物,再以還原法冶煉出金屬。一般而言,鋅、

    鐵、鉛、銅等金屬礦的冶煉,常以活性較大且較便宜的「碳」做為還原劑。

  • 2

    鑄造則是指將室溫中為液態,但不久後將固化的物質倒入特定形狀的鑄模,

    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而鑄模

    的材料可以是沙、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鑄造是獲得機械產品毛胚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金屬加工中歷史最悠久的技

    術,也是製造複雜零件最靈活的方法,可說是機械工業之母及整體工業的基礎,

    應用範圍相當廣泛,舉凡民生工業用品、醫療用品、運輸工具、機械工業,甚至

    高精密的航太國防工業,都需要採用鑄造方式來生產相關零件。因而鋼鐵鑄造業

    屬於鋼鐵基本工業一環,其發展歷程與整體鋼鐵工業以及工業化進程息息相關。

    一般而言鑄造業主要是由鋼鐵冶煉業、廢車船解體及廢鋼鐵處理業提供鋼鐵

    原料,經由手工具、模具業者提供所需之模具燒鑄製成產品後,再經由鑄造、鍛

    造、鋼材加工、鋼鐵熱處理等基本金屬工業做進一步加工,最後應用於下游產業。

    一般我國鋼鐵鑄造業可區分為鑄鐵廠與鑄鋼廠,其中鑄鐵廠生產方式以濕砂模為

    主,其次為呋喃模;鑄鋼廠則以精密鑄造為主。下游產業的產品發展牽動鑄造技

    術的發展方向。由於鑄造業屬於分散型產業,鑄造品絕大多數做為產品的零組

    件,因此下游應用產業的產品發展,也牽動鑄造技術的發展方向1。

    軋延是藉由輥輪和材料之間的磨擦力將材料引入兩個轉動方向相反的輥輪

    之間,用來改變材料厚度、寬度或加工成不同形狀,加工過程材料持續產生塑性

    變形,適用於大量生產的塑性加工方式。軋延藉由加工溫度又可區分為熱軋及冷

    軋,熱軋加工會將材料加熱到熔點溫度一半以上,其加工方式所需外力較小,但

    加工精度比冷軋差。

    擠型為金屬一次加工中的重要程序之一,擠型品與鑄造不同的地方,是它將

    金屬加熱至可塑溫度之後,以擠壓機利用油壓力量將金屬擠錠擠壓通過擠型模具

    而變成所需要之型材。形狀依模具不同而有所差異,包括型材、線材、管材、棒

    材等等,凡是物品各橫斷面完全一致,均可利用擠型方式製造。

    伸線方面,目前的微細金屬線材大都以伸線製程完成,伸線係指將金屬線材

    由粗變細的過程,一般業者使用連續式的抽線機械生產線材產品,且經過多道次

    眼模抽線製程,達成所需直徑之高品質線材。

  • 3

    工作條件

    由於基本金屬製造業所接觸的都是砂、金屬及石墨塗料等,因此常有「黑

    手」之稱。 基本金屬製造業的工業的複雜性以及環境的多變性(多處於高溫環

    境),先天上具有較高的風險,另方面,作業現場廣闊,因此不利於安全管理。

    基本金屬製造業工作流程中的熔化、澆鑄及清箱作業必須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容

    易發生金屬液飛濺及吸入煙塵的危險;進行砂處理、造模時會產生噪音、粉塵。

    普遍來說,該產業工作環境的職災也比一般來得高。

    依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基本金屬工業職業災害較高者

    為物體倒塌、墜落、滾落、物體飛落、跌倒、被撞、被夾、被捲、與高低溫之接

    觸、不當動作等。因此,鑄造、壓軋、冷作工在內的基本金屬製造業員工,在工

    作時皆被要求要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具,如安全帽、護目鏡、手提面罩、安全手套、

    安全帶、安全腳罩、安全鞋、呼吸防護具等,以保護安全、避免燒/燙傷;並在

    平時加強高溫作業之相關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和危害認知,以降低因疏忽而造成意

    外的可能性。

    根據該產業人資主管表示,基本金屬製造業與一般產業大致雷同,採 3 班制

    工作方式,普遍工作時間採每日 8 小時制,超過時間以加班計,另給加班費;例

    假日休息,但亦有部分工廠採隔週休 2 日的方式,不過即便淡季仍需每個月至少

    1 個週末加班。普通小型物件多在工廠內製造,大型構件組合/安裝或建築物之鋼

    骨結構等則在露天寬闊的施工現場作業。

  • 4

    工人應積極重視自身的安全,作業時務必穿戴合適的個人安全防護具。

    目前就業情況

    根據勞動部統計資料2顯示,107 年 7 月基本金屬製造業受僱人數 112,002

    人,由於工作繁重,工作者以男性居多;普遍來說,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

    人員占大宗,有 67,133 人,超過整體產業受僱者六成以上。

  • 5

    基本金屬製造業受僱人數─按主要職業分

    107 年 7 月 單位:人、%

    職業別 人數 百分比

    總計 112,002 100.00

    主管及監督人員 9,260 8.27

    專業人員 6,316 5.64

    品管工程師 828 0.74

    機械工程師 1,826 1.63

    電機工程師 713 0.64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14,633 13.06

    機械技術員 4,002 3.57

    品管技術員 1,880 1.68

    事務支援人員 10,043 8.97

    一般辦公室事務人員 3,072 2.74

    會計助理、簿記、出納 2,781 2.48

    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 696 0.62

    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 67,133 59.94

    焊接及切割人員(含電焊工、氣焊工) 2,402 2.14

    鍛造、錘造及鍛壓工作人員 855 0.76

    工具製造人員(含模具工、鉗工) 516 0.46

    金屬工具機設定及操作人員 6,449 5.76

    產業用機器維修人員 2,005 1.79

    金屬製造設備操作員 33,746 30.13

    金屬表面處理人員(含電鍍) 2,194 1.96

    組裝(現場)人員 8,151 7.28

    推土、吊車、起重機等移運設備操作人員 1,891 1.69

    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 3,921 3.50

    勞力工 3,748 3.35

    資料來源: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 附註:僅列示主要職業,故有細項加總與總計不符現象。

  • 6

    相關職業介紹

    以鑄造工的主要工作內容來說,就是製成各種型式的金屬鑄品,以適應機械

    工業生產的不同需要。其工作過程係將熔融的金屬注入沙模中,等熔融金屬凝固

    後再加以清理檢查,成為所需要的胚件或稱鑄品。隨機械工業的快速發展,各項

    機件需經鑄造完成,對於鑄件品質如強度、韌性、耐磨性、耐熱性、內部無沙孔

    及加工表面光度等要求,所以鑄造工欲完成良質的鑄品,首須有良好的沙型及金

    屬熔鑄技術,因此鑄造工必須熟諳各項鑄造基本技能,包括沙模和型心製作、鑄

    沙的適當處理、化鐵爐的操作、金屬的熔鑄作業、以及鑄品的清理和檢查等工作,

    其中尤以沙模製作和鑄沙處理,關係鑄品品質的優劣,這是鑄造工首須注意的。

    這也說明鑄造工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和實作的經驗才能成為一夠水準的鑄造技

    術人才。

    一般金屬鑄造工非常重視專業技術與經驗累積,沒有基礎的新進人員,多以

    師徒制方式由資深人員帶領著邊學邊做,從金屬鑄造技術開始學習並接受資深人

    員指派;資深者則負責材料配製/管理、材質研發、生產控制、新人教導等工作。

    在工作上需要檢查鑄件尺寸、製造鑄品,因此使用量具/繪圖軟體/分光儀以及配

    料、視圖等能力皆為金屬鑄造工之必備技能。

    冷作又名冷加工(俗稱「西工」),意指於金屬在結晶溫度以下進行塑性加

    工(對材料施加外力,使其形狀改變),進行冷加工後將使金屬材料產生變化如

    下:導電性降低(電阻增大)、硬/強度增加、延展性降低、表面更光滑、產生

    殘留應力、材料可能脆裂(過度冷加工)等。冷作工主要從事材料較厚重(3mm

    以上)之各類鋼板、角鋼、鋼管等材料之金屬結構製作(如彎曲、成型、切割、

    鉚接、螺絲、焊接等技能),其產品涉及大樓、橋樑、廠房、容器、機件、設備、

    鍋爐、鋼架等,集合了各種不同專業知識與技術工作。冷作工在作業過程中,經

    常要使用焊接及加熱成形等設備,必須能閱讀工作圖、能做基本演算、具備劃線

  • 7

    /放樣/展開/落樣及靈活的機械能力。

    至於金屬壓軋及延伸工主要負責金屬壓軋設備操作、軋製及延伸金屬粗品,

    其工作範圍含鋼錠或鋼胚軋製成型、連續熱軋成鋼板或鋼片、鋼片輾薄、非鐵金

    屬熱軋或冷軋成型等;通常會先將材料加熱,再以各種塑變方法製作出成品,常

    用的方法有軋壓、拉製、壓製、擠壓等,軋壓係將材料送入兩個輥輪之間,使其

    因輥輪之輾壓而形成斷面縮小且固定之長條成品;拉製指大直徑之材料通過拉模

    而形成直徑較小、長度變長之線材;壓製是先將材料置於壓製模之雌模上,再將

    雄模以適當速度下壓形成所需成品;擠壓則將材料置入擠壓模內,以油壓機加

    壓,迫使材料通過擠壓模而形成所需之形狀。

    礦石及金屬熔煉工,則是指凡從事礦石熔煉及金屬粗煉、精煉熔爐之操作及

    監控者,工作範圍包括操作鼓風爐、熔融礦石以生產金屬;操作轉爐或其他冶煉

    爐,將金屬礦材生產為各種材料;操作轉爐或其他冶煉爐生產金屬等。

    鍛造工需負責鍛打(鍛件製作)、回修(鍛件處理與研磨)、噴砂(外觀清潔)、

    品檢(品質檢驗)、模管(模具維修與保養)等工作,實務上則隨著鍛造方法不

    同而採取需要的工序,如熱模鍛就必須經過下料、加熱、輥鍛備胚、模鍛成形等

    過程。冶金、採礦、鑽探工程師則是指從事各種金屬礦礦石的冶煉、採掘、檢驗、

    分選等技術的工程師。任職於基本金屬產業的機械工程師則主要負責產能規劃、

    製程設計與改善、良率提升、設備維修保養、生產規劃改善及專案執行等工作。

    品管工程師則負責出貨前產品檢驗、新產品樣品測試及品質問題解決等。

    訓練資格及升遷

    一般來說,基本金屬製造業現場技術人員必須熟練各項鑄造基本技能、了解

    金屬特性及其相關知識。該產業講求現場經驗,師徒制經驗傳承勝過學歷上要

    求。因此,大多需要高職鑄工科/機工科畢業,或國中畢業後接受 1 年以上專業

    訓練並具有鑄造之工作經驗,不少企業都有提供在職訓練,同時也會鼓勵同仁在

  • 8

    工作 3~5 年後,因應工作需求,增進新技術的學習。

    在大學教育未百分百入學之前,過往屬於 3K 工作的基本金屬產業從業人

    員,對於學歷要求僅需國中或高中以上程度,一般來說,許多公司均有提供到職

    後專業訓練。但隨著大學與技術學院的普及,加上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很多公

    司鼓勵同仁回到校園進修相關科技與管理技術。

    相對學歷而言,該產業更重視證照的取得。鑄造工可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

    展署技能檢定中心 3所舉辦的甲/乙/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考試,取得甲級證照可

    從事各種鑄造法之模型(具)與鑄模設計、製作、金屬熔解、鑄件檢測、鑄材試

    驗、鑄疵分析與對策、工廠管理、環保與工業安全等工作,擔任鑄造設計與品質

    管理、技術指導、成本分析之專業人員;取得乙/丙級證照可從事鑄模製作、金

    屬熔解及澆鑄等工作,前者可擔任鑄造獨立作業之從業人員,後者可擔任鑄造基

    本作業之從業人員。

    冷作技術士技能檢定分為甲/乙/丙 3 級,取得甲級證照可依照結構圖/工作圖

    或實樣而製造組合機件、構架與壓力容器,並從事作業準備、籌劃、施工指導等

    工作;取得乙級證照可依照工作圖計算接合角度或展開實樣,製作一般機構零件

    及組合構架,並能分析加工程序;取得丙級證照可依照工作圖或實樣,運用有關

    機械,製作簡單機構零件或構架。

    在鍛造工部分,學歷並非必要條件,雇主多要求國中畢業即可;較大規模的

    製造業者會期望高中/職以上的學歷,以利於將來升任生產現場的管理職務,而

    能結合鍛造與模具設計技術的高學歷人才,更是業者心目中作為儲備未來幹部的

    最佳人選。吃苦耐勞、膽大心細是能從生產現場脫穎而出的必備人格特質,公司

    會擢昇適於帶領團隊者成為現場領班(或正工程師、資深工程師),並在經理級

    主管認定其資歷與經驗之後,依組長→課長→經理→協理→副總之管道升遷。公

    司為了幫助鍛造工提升職能,會提供鍛造概念、材料認識、各種機臺操作、現場

    管理(5S)4等內訓課程或外派職訓單位受訓。

    在冶金、採礦、鑽探、機械及品管工程師方面,其升遷一如其他領域的工程

  • 9

    師,可分為專業技術人才及管理階層的晉升。專業技術的升遷路徑為:助理工程

    師→副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管理階層的升遷路徑則為:組

    員→組長→課長→廠長→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晉升考量條件以系統觀的分

    析能力、語言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為主。

    由於該產業需要充沛的體力與眼力,因此,從業人員年齡主要集中在 30~

    40 歲的中堅世代。目前國內鑄造廠以中小規模為主5,就業機會主要集中在中南

    部地區;由於工作環境較為粗重,年輕人較不願投入,不過,由於鑄造與軋延屬

    基礎產業,金屬鑄造與軋延工作外派到中東或者中國工作機會頗多,反映在薪資

    上,外派人員通常會有加給或補貼,其待遇約為本薪之 1.2~1.3 倍。

    在升遷方面,專業能力、年資、人際關係、是否能幫公司爭取獲利及領導統

    御能力等皆為考量因素。鑄造是基本金屬製造業的主要入門門檻技術,一旦精

    熟,也可轉往精密鑄造、機械加工或者生產方案設計等多元領域發展。

    薪資收入

    根據勞動部統計資料顯示,107 年 7 月基本金屬製造業平均薪資 69,456 元,

    經常性薪資(不含績效獎金、年終獎金等非按月發放者)41,290 元。若以大職類

    區分,受僱人數最多的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平均薪資為 61,586 元,

    其中人數較多的金屬製造設備操作員 60,080 元。

    普遍而言,鑄造與軋延居金屬加工產業上游,產品利潤與員工起薪皆較高,

    ㄧ般初進勞動市場之從業人員起薪約為 3~4 萬元,資深人員平均約 4~5 萬元;

    在非經常性薪資方面,年終獎金約 3~6 個月;若具備全製程作業經驗並能進行

    多種工作,薪資可達一般月薪的 1.5 倍。

  • 10

    基本金屬製造業平均薪資─按主要職業分

    107 年 7 月 單位:元、%

    總薪資 經常性薪資 非經常性薪資

    職業別 結構比 結構比 結構比

    (1)=(2)+(3) (1)/(1) (2) (2)/(1) (3) (3)/(1)

    總平均 69,456 100.00 41,290 59.45 28,166 40.55

    主管及監督人員 116,023 100.00 72,099 62.14 43,924 37.86

    專業人員 132,040 100.00 62,029 46.98 70,011 53.02

    品管工程師 119,646 100.00 62,354 52.12 57,292 47.88

    機械工程師 158,097 100.00 64,185 40.60 93,912 59.40

    電機工程師 144,331 100.00 66,486 46.06 77,845 53.94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71,916 100.00 42,504 59.10 29,412 40.90

    機械技術員 78,327 100.00 42,504 54.26 35,823 45.74

    品管技術員 52,095 100.00 37,600 72.18 14,495 27.82

    事務支援人員 53,059 100.00 35,015 65.99 18,044 34.01

    一般辦公室事務人員 49,954 100.00 33,883 67.83 16,071 32.17

    會計助理、簿記、出納 32,564 100.00 31,019 95.26 1,545 4.74

    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 42,854 100.00 33,399 77.94 9,455 22.06

    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 61,586 100.00 36,729 59.64 24,857 40.36

    焊接及切割人員(含電焊工、氣焊工) 41,896 100.00 31,696 75.65 10,200 24.35

    鍛造、錘造及鍛壓工作人員 40,314 100.00 33,413 82.88 6,901 17.12

    工具製造人員(含模具工、鉗工) 48,844 100.00 41,323 84.60 7,521 15.40

    金屬工具機設定及操作人員 48,066 100.00 33,382 69.45 14,684 30.55

    產業用機器維修人員 143,780 100.00 55,594 38.67 88,186 61.33

    金屬製造設備操作員 60,080 100.00 35,491 59.07 24,589 40.93

    金屬表面處理人員(含電鍍) 73,996 100.00 45,426 61.39 28,570 38.61

    組裝(現場)人員 31,842 100.00 28,080 88.19 3,762 11.81

    推土、吊車、起重機等移運設備操作人員 109,556 100.00 47,565 43.42 61,991 56.58

    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 30,962 100.00 26,157 84.48 4,805 15.52

    勞力工 31,212 100.00 26,290 84.23 4,922 15.77

    資料來源: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 附註:僅列示主要職業,故有細項加總與總計不符現象。

  • 11

    前景與展望

    長期而言,本產業除了面臨國內需求呈現飽和而需加強出口、粗鋼產能及高

    品級鋼材不足仍需依賴進口等問題外,近年來由於中國大陸鋼鐵產業持續高速擴

    張,帶動全球煉鋼原料報價居高不下,使得我國業者面臨原物料波動劇烈及料源

    不足問題;此外,中國大陸過剩產能影響鋼鐵報價及我國出口的問題,亦成為業

    者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

    整體觀察,推升我國基本金屬業成長的主因,主要為機械、汽車等下游產業

    需求暢旺、國際煉鋼原料價格走高預期漲價心理,推升國內整體鋼鐵生產續揚。

    一般鐵鑄品的生產不需昂貴生產設備投資且技術門檻不高,且由於國內市場已趨

    近飽和,外銷市場則有來自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國的低價競爭,因此新進業者必

    須進入高精密鑄造領域才有機會獲得良好發展。而此部分在模具設計及熱處理需

    具有較高技術,因此是否能取得具有專利之先進製程,將是新進業者進入本產業

    的重要障礙。

    以往基本金屬工業為國家工業進步及經濟繁榮最主要之行業,近來卻已逐漸

    被新興之科技產業取代。由於基本金屬工業生產設備老舊、生產設備更新遲緩、

    勞動力老化,致基本金屬工業已逐漸不為社會所重視,也逐漸遠離國家產業之重

    心。但基本金屬工業仍是今日國家不可或缺之產業,在自動化趨勢之下,低階技

    術人員需求勢將減少,而隨著運輸工具、石化、機械、醫療用品、航太國防等下

    游產業對所應用之金屬零組件製品要求輕量、耐磨耗、高強度、高韌度,以脫蠟

    法生產的精密鑄件需求日增,因此朝向具高附加價值的精密鑄造技術發展可有良

    好前景。

  • 12

    相關資訊來源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http://www.cnfi.org.tw/

    經濟部工業局

    https://www.moeaidb.gov.tw/

    經濟部統計處

    http://www.moea.gov.tw/MNS/dos/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http://www.mirdc.org.tw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http://www.tami.org.tw/

    備註

    1 金屬中心 ITIS 計畫,我國鑄造品應用產業發展及技術需求。

    2 勞動部(民國 108),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資料時期:民國 107 年 7 月)。

    3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技能檢定規範,網址:

    https://www.wdasec.gov.tw/News_LinkFile.aspx?n=2EE62F1CA39687D9&sms=4

    C9F24535BA50B1F。

  • 13

    4 5S 係取自於「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

    「修身(Shitsuke)」等 5 個名詞之日文羅馬拼音第一個字母,亦有人將 5S 加

    上「安全(Safety)」或「微笑(Smile)」成為 6S;或對 5S 重新定義為「服務

    (Service)」、「微笑(Smile)」、「速度(Speed)」、「安全(Safety)」、「專業(Skill)」。

    5 金屬製品業工廠中有 99%以上之廠商為中小企業。每家廠商皆以利基市場為定

    位,例如有的專門做不銹鋼螺絲、有的專門做特殊螺絲等。詳情可參考:林偉

    凱,兩岸金屬製品業概況分析與未來展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