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如如如如如如如如 如如如如如如如 如 如如如如如如如 如 如如如如如如如 如 如 如如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如何进行行动研究

一 什么是行动研究二 行动研究的意义三 行动研究的方法四 具体案例

Page 2: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如何进行行动研究

乐会进lehuijun@ustc。edu

Tel:3969724

Page 3: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斯藤豪斯

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评定课程规划。如果教育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

Page 4: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教师即研究者

在西方国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要进行行动研究的观念十分流行。 这种观念反对的是外来的研究成果或观念对教师课堂的控制,

它试图改变教师等待研究者提供新成果或依赖研究者的习惯 是相对于学术研究取向而言的

行动研究以改进实际工作为主要目标,注重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注重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由于行动研究是针对教育实践的实际情景而进行研究的,是从实际着来又到实际中去的,因而它适用于那些教育实际问题和中下规模的实际研究。

Page 5: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行动研究案例(牙买加)

Page 6: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问题:男生在学校学习不成功,很多男生辍学。

Page 7: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男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都不如女生

Page 8: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外来研究者与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并设计了一个行动方案

Page 9: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根据教师们的经验,初步认为,男生缺乏学习兴趣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

1、男生的学习风格与女生不同,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风格比较单一,更适合女生(视觉型、倾听型、动作性)

2、男生对有些学习科目不擅长(如语言)3、男生缺乏可效仿的榜样(如父亲、成功人士)

4、男生的父亲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

Page 10: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教师们决定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

外来研究者为他们提供有关指导。

Page 11: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教师们阅读有关文献

他们通过访谈和发问卷向家长、教师、男女生了解情况

他们在课堂上观察男生在不同时间有什么不同的行为,与女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他们观察男女生对不同学习科目的不同反应

他们观察不同教师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时男女生的不同行为表现

Page 12: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们随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写反思笔记;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定期讨论初步发现,并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Page 13: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三个月后,不同学校的教师又聚集在一起,对各自的发现进行分析;外来研究者也参与讨论

Page 14: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针对问题,他们决定尝试采取一系列不同的行动策略。

与此同时,他们将所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记录下来。

Page 15: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有的教师定期对男生进行家访,与他们的父母交谈。

有的教师鼓励男生的父亲更经常地到学校来参加活动。

有的教师邀请体育明星到学校来与男生交谈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男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的教师尝试着每天至少对每一位男生至少表扬一次。

Page 16: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然后,教师们又聚集在一起,分析采取对策后的效果;如果有的对策效果不大,则采取不同的对策。

Page 17: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此时,外来研究者又来了,协助教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并敦促他们将研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Page 18: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六个月后,不同学校的教师又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遇到的困难和对策。外来的研究者也参与到讨论中,并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行动研究的循环就如此这番地进行下去…………

Page 19: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一年过去了,教师开始评估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效,男生的学习是否有提高。

他们使用了学生的考勤表、学生成绩记录单、男生及其父母在访谈中所说的话、课堂观察记录分析等来进行评估。

Page 20: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结果发现,男生的学习态度改变了,而且他们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

Page 21: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本行动研究完成了一个循环

常规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继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Page 22: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一 什么是行动研究

“ 行动”即实际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

“ 研究”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专家学者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讨。

“ 行动研究”是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柯立尔、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来的。

Page 23: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柯立尔( Coller)的研究

1933- 1945年间,曾与同事共同研究如何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研究的结果必须能为实践者付诸实用,并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检验,因而他鼓励实践者参与研究。他把这种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

Page 24: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勒温( Lewin)的研究

20世纪 40年代,曾与他的学生一道,试图深入地研究人际关系以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他的很多研究是与犹太人或黑人合作进行的。这些实践者以研究者的姿态,在研究中积极地反思和改变自己的境遇。 1946年,勒温把这种结合了实际工作者的智慧和能力的研究称之为“行动研究”,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几个特征:参与、民主、对于社会知识及社会变化的同时贡献。

Page 25: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柯立尔、勒温在研究中发现: 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仅凭个人兴趣搞科研,仅仅是为“出

书”作研究,那么其研究工作就不足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

而实际工作者如果不研究自己身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得不到研究者的帮助,光有一腔“热情”,那么他们就只能“如坠云雾”而无法做出“有条理有成效的行动”。

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做到“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这种理念可以看作是“行动研究”定义的雏形

Page 26: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教育行动研究 考瑞在《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一书中,

第一次系统地将行动研究定义到教育中来,使行动研究法很快影响到教育实践。他提出: “ 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应由应用研究成果的人

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白费。同时,只有教师、学生、辅导人员、行政人员及家长、支持者能不断检讨学校措施,学校才能适应现代生活之要求。故此等人员必需个别或集体地采取积极态度,运用其创造性思考,指出应该改变之措施,并勇敢地加以试验;且须讲求方法,有系统的收集证据,以决定新措施之价值。这种方法就是行动研究法。”

Page 27: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Page 28: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观点归纳

( 1)行动研究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持这类观点的人,强调用测量、统计等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假设。代表人物柯立尔。

( 2)行动研究即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这类观点的人不仅关心统计数据,还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日记、磁带、照片等所有对以后的会议和评价有帮助的材料。代表人物斯腾豪斯。

( 3)行动研究即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评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意识的启蒙”等引起和改进行动。代表人物凯米斯。

Page 29: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按照研究的侧重点分

第一种是技术性行动研究,特别强调用“科学工具”来观察行动过程

第二种是实践性行动研究。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咨询者”帮助他们形成假设、计划行动、评价行动过程及结果。研究的推动力量来自行动者自己,以自己的智慧来选择课题、指导行动。

第三种是独立性行动研究。就是实际工作者通过批判性的思考而采取相应的行动,使教育摆脱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限制的一种研究方式。称之为“批判性行动研究”。

Page 30: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定义一强调行动研究的“科学性”,定义二关注行动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改进”功能,定义三突出了行动研究的“批判性”。这三种定义实际上反映了行动研究的三种不同类型。

Page 31: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从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不同来看

( 1)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 2)协作性的行动研究(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

作);( 3)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

Page 32: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

行动研究适用范围就应该主要是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应该是中小规模而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如:1 、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使之得到创新;2 、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3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教师的职

业分析能力和自我意识;4 、学校管理评价;5 、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学生的教育措

施,不良心理行为的矫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

Page 33: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对行动研究者的要求 他应具备研究的知识和能力; 应秉承客观正确的研究态度; 要能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研究人员、图书、期刊、仪器、设备等)。

在这一前提下,他还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及观察力,捕捉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主要问题予以确认。例如:1 、教育教学情景中发生了什么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有问题?

它们与自己的期望或价值有什么冲突?2 、这些问题对你的重要性如何?对班级的重要性如何?对学生

的重要性如何?3 、那一个问题不解决不行吗?哪一个问题将成为一系列问题解

决的突破口?

Page 34: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主体及环境制约因素

1 、你的工作能力如何?2 、就这一课题实施行动的理论基础是否具备?3 、有多少时间?4 、所处的实际情境中,有哪些人力、物力方面

的限制?5 、可能受到社会环境中的哪些人的影响?6 、可以找什么人咨询或商讨?

Page 35: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注意:1、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取向,与学术研究相对应

2、行动研究比学术研究有可能更容易发现“真实”

3、行动研究可以教师自己做,也可以与外来研究者一起做。

Page 36: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行动研究的程序与操作

计划 实施 观察 反思

Page 37: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计划

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

1 、 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弄清楚:

2 、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最起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进度。

3 、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Page 38: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行动

“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

1 、行动是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反馈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的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

2 、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同行动。3 、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随着对行动及背景认识的逐步加深,以及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不断调整行动。它是灵活的、机动的。

Page 39: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观察

“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

1 、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而且多视角的观察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动的过程。

2 、观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

Page 40: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反思

1 、整理和描述。 2 、评价解释。 3 、写出研究报告。

Page 41: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计划 修改计划行动

考 察反思

行动

考 察反思

Page 42: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湖南汨罗市的素质教育探索 ( 1)设想--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课堂教学造成了这样一些弊端:

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灌”不重“趣”。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呢?看来首先应改进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 2)计划--课堂教学中,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上来;突出“思” 字,从让学生“学答”转到培养学生“学问”上来;突出“乐” 字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 3)行动--改造教法、学法,为学生提供“学案”,让学生可以“自己走路”;用“疑”激“思”,把教学活动变成全体学生的“思维体操”,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乐中求知、得知。

( 4)观察--观察备课、上课、评课是否都突出了“学法”、“思法 ”。

( 5)反思--对整个教改的实践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教改“三字经”,即注重“学”、“思”、“乐”。

Page 43: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具体案例

下面这个案例的假设是通过注重词语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其理论基础是Michael Lewis 提出的 Lexical Approach 。

研究步骤如下 :

Page 44: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1. 确定研究问题: 注重词组词块学习,淡化语法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2. 研究该问题的意义: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能把学过的语法规则背得很熟练 ,但是在写句子和短文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还是会犯错误。例如宾语从句,很容易写出 " I wanted to know where is he going" 这样的句子。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写出地道的英语是不容的事情。 希望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词语学习练习,加强词块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界定:对语言运用能力,词块 (chunks) , 词语教学法 (the lexical approach) 进行定义, 并选取实验变量。

Page 45: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4 、查阅文献资料 查阅有关词语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资料, 利

用别人好的做法。  5 、 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

改进,有可能在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研究假设。 6 、测量研究结果:不像量的研究, 行动研究不

能明确规定必须使用哪一种测量方法,搜集哪一类数据,因此必须搜集各种类型的数据。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还应该搜集学生写的作文,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有必要的话, 还可以进行口头表达的录音分析。

Page 46: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7 、 形成研究设计, 主要是利用参与式观察与记录进行研究,属于定性研究的一种。 先做好研究设计,然后开展研究。

8 、 数据搜集。 行动研究的前提是教师本身是研究者, 同时也是老师,必须对学生负责,在有效, 详尽地搜集数据时, 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数据包括学生作文的长度, 出现错误的次数, 写长度相同的文章所用时间的变化,以及考试的分数等。

Page 47: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9 、 数据分析, 首先将数据进行合理分类,然后进行真实的表述,利用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确统计方法。

 10  解释和实际决策 整个研究过程的各个步骤是融会贯通的,教师要通

过不断反思,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Page 48: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五)成果表达 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述,就是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或行动研究告一段落后,

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描写、阐释和反思。

行动研究成果的写作,既是教师参加行动研究过程中和过程后的自我总结,也是让他人了解自己研究的方式;既是一次行动研究的过程的小结,也是新的一次行动研究的开端。

根据写作方式、写作规范等方面的不同,写作可分为不同的形式。而各种形式的写作,都是表述研究成果的有力工具。

Page 49: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1.研究日志 研究日志也称为“教学日志”、“工作日志”或“教师日志”,是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它有意识地生动地表达了教师自己。它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清单,而是通过聚焦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假定。研究日志通常需要每天或几天记录一次,但至少也要每周记录一次。

作为行动研究成果的研究日志,记录的是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所反思的内容。研究日志的主体部分应该是教师对观察的记录和白描,其初稿主要是教师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自由写作。

Page 50: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研究日志常用的记录形式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这三种记录形式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划分,备忘录很多时候可等同于一篇日志,而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通常只能作为一篇日志的部分。而且,备忘录中也可以体现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的成分。但是,它们在记录上的侧重点,在文本的表现形式方面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研究日志具有隐私性,其中有些内容不宜直接公开。当要将研究日志出版时,对于其中涉及的隐私部分,必须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或者作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如女生小A、 L和 S等。

Page 51: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2.教育叙事(1)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达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

行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作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行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写作的成形的研究成果。

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Page 52: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以“叙事”(讲故事)为特征的行动研究报告,既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经验总结。它是叙述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故事,这个故事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叙述的故事必须是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即教师“参与”其中并引起了某种“改进”。教育叙事研究实质上是“质的研究”的一个分支,是质的研究方法在行动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 2)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好花犹需细栽培

Page 53: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 3)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基本特点: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

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具体而言,教育叙事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①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所讲述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育者的主管想像。教育叙事研究十分重视叙事者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叙事者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Page 54: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②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讨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帐,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③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Page 55: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3.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是含有教育问题和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

事件。 教育案例所记录的故事需要包含教师在行动过程中的思考,解

决疑难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疑难问题被解决的程度。

教育案例的基本格式: 标题 引言 背景 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反思与讨论

Page 56: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4.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并对这节课进行

反思与评析。

课堂实录是全息地记录师生的对话,并把相关的教学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

对课堂实录的评析并不一定是上课教师本人的分析与反思,也可以是由听课者进行的分析与评论。

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可以算是行动研究的成果,因为行动研究的一种形式是由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合作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目的当然也是以改进行动为目的。

Page 57: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于永正 执教 杨晶整理 张庆评析 年级:徐州市鼓楼小学五年级一班 时间:两课时

师:今天早上,我发现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把一块吃剩下的面包扔进了垃圾箱。(出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说自己的心里话。 [评:于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说写训练的题材,使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既亲切又实用。由此可见:训练题材何处找?处处留心皆材料。 ]

生 :我准备把面包拾起来,交给校长。…【总评】……

Page 58: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5.教学反思 严格地说,教学反思是研究日志的一种记录反思,是渗透在研

究日志中的某些反思性表述。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教学反思不同于一般性的记录与白描,它是在某些记录基础上的批评性思考。因而,教学反思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日志。

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过程的简单回顾,更是曾经发生过的一段教学历程的批评性思考,经过批评性的思考,肯定其中可取的做法并分析其原因,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加以分析。教学反思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活动,而把这些思维活动记录下来,则可视为一种写作文体。作为行动研究成果的“反思”,不仅指对事件的反思与记录,也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与记录。

Page 59: ÈçºÎ½øÐÐÐж¯Ñо¿

教学反思既可以对教学中某一点(如一个做法、一个问题、一个事件),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性思考,或是对一节课的整体状况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的对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学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