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科學發展 2009 8 月, 440 王鑫 中國人習慣於整體性的形象思維, 而西方人習慣於邏輯思維, 這種差異影響了中國人 的地理空間行為。 自然的思維 地理學中的人與自然 F eature Report 專題報導 地理思想與地理行為 地理科學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領域,研 究的範型也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社會 而演變。本文探討的主題關係地理議題背 後深層的人類思想和行為,這些議題包括 國土規畫、自然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 因應全球變遷、國家公園管理、節能減碳 等事務。 依據 Gold 的個體空間認知和行為範 型,群體和文化因子會影響認知過程的識 覺(perception)和學習,當然也就影響了 人的空間基模(spatial schemata)及行為。 因此只要你具有行動的能力和知道怎麼做 的方法,而且意圖和情境具備,前者就很 直接地影響你的行為。 人地關係的思考、論辯一直是學術界 的共同關懷,更是地理學的核心課題。今 日探討人類的自然思想,也是嘗試從現代 彰化縣的海岸潮汐 灘地上布滿蚵架

自然的思維 - ejournal.stpi.narl.org.tw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8/9808-01.pdf ·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自然的思維 - ejournal.stpi.narl.org.tw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8/9808-01.pdf ·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科學發展 2009年8月,440期

■王鑫

中國人習慣於整體性的形象思維,

而西方人習慣於邏輯思維,

這種差異影響了中國人

的地理空間行為。

自然的思維

地理學中的人與自然Feature Report專題報導

地理思想與地理行為

地理科學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領域,研

究的範型也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社會

而演變。本文探討的主題關係地理議題背

後深層的人類思想和行為,這些議題包括

國土規畫、自然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

因應全球變遷、國家公園管理、節能減碳

等事務。

依據 Gold的個體空間認知和行為範

型,群體和文化因子會影響認知過程的識

覺(perception)和學習,當然也就影響了

人的空間基模(spatial schemata)及行為。

因此只要你具有行動的能力和知道怎麼做

的方法,而且意圖和情境具備,前者就很

直接地影響你的行為。

人地關係的思考、論辯一直是學術界

的共同關懷,更是地理學的核心課題。今

日探討人類的自然思想,也是嘗試從現代

彰化縣的海岸潮汐

灘地上布滿蚵架

Page 2: 自然的思維 - ejournal.stpi.narl.org.tw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8/9808-01.pdf ·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科學發展 2009年8月,440期

人地關係的思考、論辯一直是學術界的共同關懷,

更是地理學的核心課題。

人的角度—擁有較古人進步的科學知識—述

說人類文明來自何處及應當何去何從、人類

精神文化應當何所住(安放)及何所適。

西方啟蒙時代及科學革命之後,哲學

的重心就轉向認識論問題。這種科學上的發

展不僅代表著一種新的認識方法,而且體現

著近代世界人類的思維方式。

新的思維、新的方法、新的工具等改

變了人地互動的關係,人類利用和改變環境

的能力大增,大地的面貌大規模地改變了。

從很多方面來說,環境被污染了、土地退化

了,科技發展的負面效應越來越嚴重。是科

技錯了,走向歧路,還是伴隨科技發展而來

的自由、民主制度出現盲點。自然思想的

演變和科技發展、政經社會的演變,都有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度。

中國人的自然環境思想

在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中,「自然」

是生活的一部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

思想上主導了一切,這是政治體制和社會

主流思想下的產物。「科學」的思想、精

神、態度、方法只是零星的光芒,未能彰

顯,但是科學的實用性仍舊支撐它閃爍著

7

Page 3: 自然的思維 - ejournal.stpi.narl.org.tw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8/9808-01.pdf ·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地理學中的人與自然Feature Report專題報導

斷斷續續的光芒。

政治和社會環境主導形成的「天人合

一」思想,是人文的、人本主義的、浪漫

的、功能的、一元的、整合的、整體的。

「科學」從未做為客觀的主體,因此欠缺了

鼓勵科研的文化背景。在千百年的歷史文化

演育之下,形成了傳統中國人浪漫的人生態

度,邏輯思維和科學內涵就偏少了!

以中國人的旅遊行為為例,這種傳統

的自然思想和自然哲學導致遊山玩水、寄情

山水,甚至遊仙尋道(山海經、穆天子傳、

列子湯問篇、神仙傳、

博物志)、找尋靈藥(訪

山中不遇)等的傾向。

這些特性可以從山水遊

記(桃花源記、醉翁亭

記、滕王閣序)、山水文

學、山水畫、山水詩

詞、園林造景中讀出。

中國人遊山玩水的

旅遊行為,經常是懷抱

著人文情懷或浪漫情懷。在各種遊記中,也

就留下了無盡的傳說故事,傳承著祖先修身

養性、勵志的儒、道思想,和詠頌纏綿情意

的生離死別、浪漫抒情篇章。遊山玩水又能

跳出人文或浪漫情懷的是少數畫家、文學家

(清魏源的遊山吟)、禪詩(唐宋),以及後

來的徐霞客遊記等。

「人知遊山樂,不知遊山學⋯⋯遊山

淺,見山膚澤;遊山深,見山魂魄。」魏源

(1794—1857)的〈遊山吟〉指出大多數人

遊山玩水、接觸大自然的時候,其實只能獲

立霧溪峽谷

花蓮縣磯崎灣

科學發展 2009年8月,440期

Page 4: 自然的思維 - ejournal.stpi.narl.org.tw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8/9808-01.pdf ·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科學發展 2009年8月,440期

9

統的「天人合一」思想時, 17世紀時代的

西方哲學(啟蒙時代)已經大呼「理性」

了。自然科學崇尚理論、重視實證,建立了

思維的客觀標準,跳脫了西方古希臘時代、

羅馬時代、中古基督教時代至文藝復興時代

的自然思想脈絡。

古希臘時代的「理念論」、「形而上

學」,基督教神學的「上帝的意旨」,文藝復

興時代的「有機論」等自然思想,已經被啟

蒙時代的經驗主義工具理性取代。工業革命

帶來的科技文明,快速地矇住了大多數人的

視野。自然的思想在盧梭的《愛彌兒》一書

中綻放開來,也形成法國大革命自由思想的

根源,世界逐漸走向自由民主的路途。

西方自然思想和科技發展歷經多個階段

的演變。最早淵源於古希臘時代,當時希臘

的政、經及社會以島嶼城邦為主,和海搏鬥

求生存的環境孕育了古希臘神話世界。

古希臘最早有人神同構的有機自然觀

念,直到泰勒斯(Thales,認為水是世界的

本源)、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認為萬物

皆數)、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醫學之

得表面的樂趣,膚淺得很。除了感官刺激的

舒適和愉悅之外,很少能深入探究山、川、

樹、石、鳥、獸、蟲、魚等,進一步做知性

的學習,更不必說提升精神層次的心物合

一、情景交融了。

從歷史地理中,可以看出中國人自然

思想的演變。神話、傳說、詩經、楚辭、漢

賦中,自然環境只是生活中的背景環境。春

秋戰國時代的墨家思想和東漢王充「論衡」

是難得的理性論,可惜沒發揮作用。

漢末、魏晉南北朝是山水詩詞跳躍發

展的時代,道家和佛家思想融入了中國社

會。唐宋是詩詞成熟的時代,而且佛、儒、

道三家的思想都已經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

了。中國人的自然思想也就呈現在山水詩詞

之中,直到宋明理學興起,才加多了科學的

觀察。明末清初,徐霞客開始了純粹客觀的

自然寫景。當西方科學大舉進入中國之後,

中國人的自然思想終於難免漸漸西化。

西方自然環境思想

當中國人依舊沉醉在今古一貫、大一

澎湖縣桶盤嶼的玄武岩岩漿湧出口

Page 5: 自然的思維 - ejournal.stpi.narl.org.tw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8/9808-01.pdf ·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科學發展 2009年8月,440期

地理學中的人與自然Feature Report專題報導

人而已,地位低落。從當時的繪畫及相對貧

乏的各種建樹來說,探索自然的行為基本上

是中止了。

阿拉伯的科學技術傳承了古希臘文明

的菁華,在西元 800∼ 1,000年間達到了興

盛期。後來,阿拉伯學者的大量著作被譯成

拉丁文傳入歐洲,成為中世紀歐洲各大學的

主要教科書。阿拉伯人在文化上的另一重大

貢獻,是把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印刷

術、指南針和火藥)傳入歐洲,特別是造紙

術(12世紀),為西方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便

利的條件,對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了推動的作

用。

1300∼ 1600年間是文藝復興時代,西

方從拜占廷(東羅馬帝國)和北非重拾了古

希臘文明,當時曾盛行巫術式宇宙論、神 �

主義、煉金術和自然巫術。基本上,文藝復

興期間仍然在基督教思想的主導下理解自

然。新興的人文主義思潮破除人們對宗教神

聖不可侵犯的迷信,培養了自由研究的精

神,開始引導人們觀察和研究自然界。

地理大發現航海時代,達伽馬(1460

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才發展出

雅典時代的「愛智慧」哲學,創造和形成了

獨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觀。這些哲學家熱中於

探討自然(物理)的本質,把自然看作是

水、火、數、形等抽象本質的外顯形象。

物理學在古希臘哲學中就是自然哲學。

古希臘科學技術,尤其是天文學、數學(歐

幾里德)、靜力學(阿基米德)、物理學、生

物學、醫學等在古希臘末期達到高峰。古希

臘時代的自然哲學是科學和哲學融為一體

的,亞歷山大時期以後,科學從哲學中逐步

分離出來,從而形成了包括天文學、數學、

物理學等學科的自然科學的早期理論。

托勒密創地心學說,他的《天文學大成》

在開普勒、哥白尼的時代以前,是學習天文

學的必讀書籍。古希臘到中古時代,托勒密

的數學式天文學主導了長期的自然思想,人

們都認為地球是靜止的,地球是球狀宇宙的

中心。

基督教興起後和中古時代,主張創世紀

說、上帝對自然界的設計,神創造了世界,

神統治一切,自然只是供人類驅使利用的僕

四川峨嵋山金頂上新蓋的大金佛是生態文明的符號嗎?

Page 6: 自然的思維 - ejournal.stpi.narl.org.tw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8/9808-01.pdf ·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科學發展 2009年8月,440期

11

(上圖)玉山主峰與北峰

(下圖)野柳的蠟燭台奇石與單面山

Page 7: 自然的思維 - ejournal.stpi.narl.org.tw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8/9808-01.pdf ·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科學發展 2009年8月,440期

地理學中的人與自然Feature Report專題報導

生命的,也不是由神的意旨控制的,而是由

人類科技操控的,控制自然指日可待。科學

主導了自然的生命,在許多場合,科學已經

代替了宗教的功能。科學(進化論)徹底改

變了我們對世界和自然的看法,擺脫了神學

和宗教的束縛。

在牛頓體系中得以完成的自然科學理

論系統,不僅代表著一種新的認識方法,而

且體現著近代的世界精神和思維方式。總

之,西方近代科學裡的自然觀,基本上是一

種決定論、機械論、化約主義的自然觀,包

含了由各門自然科學所研究的大氣圈、水

圈、岩石圈等維生體系和生物圈所構成的

「環境」,以及整體「宇宙」。

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規律的結晶,科

學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創造了舒適的條件,也

提供了可以隨時使用的技術。這樣的成果已

經成為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有力的工具,科技

不但改變了自然,也帶來自然環境的激變,

人定勝天已經是理性經驗主義者的新信仰。

但是西方人也有另外的發現和想法。

1925年,海森堡(1901— 1976)在《物理

與哲學》和《物理學家的自然觀》中明白表

達了他的自然觀。他提出了測不準原理,提

議:其實並沒有「客觀的」自然科學,而是

觀察者建構了他的認知體系和自然圖像。換

句話說,現代人每天面對的是他自己建構的

東西,再也見不到自然本身。

對懷特海而言,整個宇宙是在不斷創

進的歷程之中。因此,他所謂的「自然」並

不限於我們周遭的環境,而是指向宇宙整體

的存在,甚至延伸到最遙遠星雲裡最小的一

顆星都包含在其中。由於整個宇宙都是創新

的歷程,因此會不斷地變化,不斷地產生新

的組合,顯示新的結構。

Adorno曾批判啟蒙理性,認為啟蒙理

(上圖)雙冬九九峰火炎山

(下圖)澎湖縣桶盤嶼的玄武岩柱

—1524)、麥哲倫(1480—1521)等激發人

們探索自然的熱潮,也極大地鼓舞了人們征

服自然、利用自然的勇氣。新航路和新大陸

發現以後,又刺激了航海技術,新的地圖、

航海圖的繪製,殖民地地理研究等的發展。

這些新事物和新問題迫使歐洲學者放棄古

書,轉而走向科學研究的途徑。

18世紀啟蒙運動把近代科學帶入,經

驗和實證成為發展的先鋒,逐漸引出工業革

命時代的技術社會。理性的機械論主導了世

界的發展,不僅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更是可

以用機械原理充分解釋的。

一連串的突破和科技發展,把人類對自

然的認識改變成機械式的宇宙。自然是沒有

Page 8: 自然的思維 - ejournal.stpi.narl.org.tw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9808/9808-01.pdf · 著緊密的因果關係,掌握自然思想的演變 有助於管理科技發展和選擇政經社會制

科學發展 2009年8月,440期

13

性是工具理性。現代性的不公平和虛無主義

的總根源,正是啟蒙理性把概念從其所描述

的對象中獨立出來的抽象特徵。啟蒙理性的

二元論導致控制自然的心態及破壞自然的行

為,也正是啟蒙理性導致了對自然的扭曲。

科學試圖用意義獨立的概念來描述事物,把

主體剔除,所獲得的只是事物再造性假象,

而不是事物本身。貌似客觀性的啟蒙理性,

實際上只不過是人類控制自然的工具。

在西方人的自然思想中,關懷人和自然

的倫理關係,以及探討人地相處的倫理關係

等,一直不是主流。大學裡的道德與倫理學

討論的,更只是人和人之間的倫理關係。一

般來說,西方環境哲學(即人和環境、人和

自然的關係)發展的階段,包括人類中心主

義、生命中心主義和生態中心主義。人類把

自然生命視為一個整體,從而真正科學地和

系統地訴諸理性的檢討(也就是說,把整體

的而非個體的生命納入人的關懷範圍內),

是非常晚近的事。這完全跳脫了以往倫理學

探討的範疇。

當代環境倫理學家羅斯頓(Rolston)曾

主張荒野轉向,認為當代哲學已轉向人類和

生態系統關係的反思。海德格爾則提出「哲

學的終結和思的任務」,指出以科學為特徵

的哲學已經完成。馬克斯擺脫了西方哲學的

自然科學傳統,把哲學的「思想之矛」旗幟鮮

明地指向了「人」這世界之中特殊的「存在

者」。這些說法都是對西方科技文明的反省,

也指出西方訴諸理性的自然觀也有盲點。

自然界中的有序和混沌

自然界是統一的,但自然科學中有確定

論和概率論兩套描述體系。機械決定

(mechanistic determinism)指應用牛頓發現

的諸定律可以精確地計算天體的運動。混沌

和複雜科學指出,重複使用簡單確定的規則

可能得出極其複雜的現象。

依據非線性(動態)系統的研究,一個

簡單系統在演化的過程中,只要出現微小的

偏差,最後就會產生難以估計的變化。尤其

在無數次歷經長時間的代代相傳之後,相去

更遠。在生物學的演化世界中,這是遺傳因

子的演變。如果再加上系統本身對環境調適

引起的演變,這個世界就更加混沌了。對許

多今日的人來說,自然似乎已經是一個複雜

的網絡系統。

Moran曾指出,美國式的自由民主,尤

其是超越主義者帶來的對個人主義的重視,

可能是美國人面對「公共財的悲劇」

(tragedy of commons)時,選擇個人利益優

先的原因。在消耗環境資源和節能方面,美

國人很少因為永續發展而節制個人的消費和

消耗能源行為。美國環境倫理學者羅斯頓鼓

吹「自然的價值」,他不僅一再肯定「自然

的價值」,更要年輕人明白我們擁有的實在

已經足夠了。

中西方自然思想的差異頗大,中國傳統

自然思想幾乎是一貫的「天人合一」,西方

自然思想則屢經轉折。啟蒙時代的工具理性

導致失控的科技文明,也帶來人定勝天之後

的嗒然若失。我們做錯了嗎?伴隨著啟蒙和

理性而來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不是現代環境

問題的根源呢?自然環境思想是不是影響了

人類的行為,是不是影響了國土計畫、自然

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公園管理、節

能減碳等相關的事務呢?情境和脈絡(con-

text)是影響行為的環境因子,不知不覺地

控制了人地關係的發展。 □

王鑫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自然環境思想是不是影響了人類的行為,是不是影響了國土計畫、

自然保育、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公園管理、節能減碳等相關的事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