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7 2 0 1 4 5 ▓李建春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電能廣泛被人類應用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被人類認識、感 受,從古希臘哲學家塞利斯開始,已有 2500 多年的歷史。而從 1785 年的庫侖定律到 1826 年的歐姆定律,又是人類對電能認識利 用的一個過程。電能的出現,將人們帶入了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由蒸汽時代進入電 力時代。電能的出現,實現了能量轉換,又 進入了機器時代。電能被人們利用並服務於 人類社會的幾百年歷史,深刻揭示了電能對 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重大影響和巨大貢獻已 是不爭的事實。但隨著電能的廣泛使用,不 僅發電端講求效率的提升,生態環境污染的 降低,甚而做為通路角色的電力網絡,都成 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尤其耗 資不貲的電網建設,如何從純為輸送者擴大 到使用端生活機能的契合,也成為大家普遍 關注的又一個焦點。 電能是一個整體,電能又是一個系統。 電能是由「發電、供電(輸、變、配電)及 用電」組成的一個有機制的系統。電能又是 一個極特殊的無形產品,既看不到也拿不到。 它是在發電(生產)、供電(輸送)和用電(銷 售)同時瞬間完成的一項特殊而又複雜的工 作,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然而,就目前的技 術和管理手段,想大規模存儲電能,還是頗 有難度。這也是電力不同於其他行業、電能 不同於其他產品的地方。 在應用面言,電能己變成是配合經濟建 設、服務社會民眾,屬於政府擁有屬於各行 各業、及千家萬戶民生社會的公益性事業之 一。電力又是人才相對集中、技術日趨精尖、 資金比較密集、管理嚴格精細的行業之一。 隨著社會進步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 高,人們期望對電能依賴的程度也越來越強。 因之,建設堅強可靠的現代化電能供應系統, 達成誠信、全面、快捷、便利地為社會為民 眾服務的目的,不僅是廣大電力用戶的期盼 和嚮往,也是「電力人」始終追求和應盡的 社會責任與義務。 中國夢的基礎建設 電能是各項建設的原動力,而且是領頭 羊,必須提早完成建設在適當時期的前頭。 日前我國有著各項經濟成長的成果,必須也 要感謝那些為電力建設獻身規劃、工程施作 人員以及運維夥伴等等,在幕後默默貢獻的 功臣。在回顧我國大陸電力工業的兩個指標, 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從 1949 年的 185 萬千瓦、43 億千瓦時到 2013 年的 124738 萬千瓦、53474 億千瓦時的巨大變化,64 來分別增張 674 倍及 1243 倍,不難看出電 能在全社會的作用和影響是多麼重要。 早在「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 制定了建設我國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 國防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實現 “四個現代化”就是強國富民!中國共產黨 十八屆三中全會,從新時期、新形勢下的任 務和特點出發,緊密結合國內國際實際,把 現代化建設和建設現代化國家提到一個新的 高度,是實現中國夢,復興偉大中華民族的 科學決策,也是十三億中國人的自願選擇和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 t-saudi.org.t ·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電能廣泛被人類應用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被人類認識、感 受,從古希臘哲學家塞利斯開始,已有2500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 t-saudi.org.t ·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電能廣泛被人類應用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被人類認識、感 受,從古希臘哲學家塞利斯開始,已有2500

電力技術專欄

27

電力人•第十五期

2

0

1

4

5

撰▓李建春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電能廣泛被人類應用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被人類認識、感

受,從古希臘哲學家塞利斯開始,已有 2500

多年的歷史。而從 1785 年的庫侖定律到

1826 年的歐姆定律,又是人類對電能認識利

用的一個過程。電能的出現,將人們帶入了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由蒸汽時代進入電

力時代。電能的出現,實現了能量轉換,又

進入了機器時代。電能被人們利用並服務於

人類社會的幾百年歷史,深刻揭示了電能對

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重大影響和巨大貢獻已

是不爭的事實。但隨著電能的廣泛使用,不

僅發電端講求效率的提升,生態環境污染的

降低,甚而做為通路角色的電力網絡,都成

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尤其耗

資不貲的電網建設,如何從純為輸送者擴大

到使用端生活機能的契合,也成為大家普遍

關注的又一個焦點。

電能是一個整體,電能又是一個系統。

電能是由「發電、供電(輸、變、配電)及

用電」組成的一個有機制的系統。電能又是

一個極特殊的無形產品,既看不到也拿不到。

它是在發電(生產)、供電(輸送)和用電(銷

售)同時瞬間完成的一項特殊而又複雜的工

作,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然而,就目前的技

術和管理手段,想大規模存儲電能,還是頗

有難度。這也是電力不同於其他行業、電能

不同於其他產品的地方。

在應用面言,電能己變成是配合經濟建

設、服務社會民眾,屬於政府擁有屬於各行

各業、及千家萬戶民生社會的公益性事業之

一。電力又是人才相對集中、技術日趨精尖、

資金比較密集、管理嚴格精細的行業之一。

隨著社會進步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

高,人們期望對電能依賴的程度也越來越強。

因之,建設堅強可靠的現代化電能供應系統,

達成誠信、全面、快捷、便利地為社會為民

眾服務的目的,不僅是廣大電力用戶的期盼

和嚮往,也是「電力人」始終追求和應盡的

社會責任與義務。

■ 中國夢的基礎建設

電能是各項建設的原動力,而且是領頭

羊,必須提早完成建設在適當時期的前頭。

日前我國有著各項經濟成長的成果,必須也

要感謝那些為電力建設獻身規劃、工程施作

人員以及運維夥伴等等,在幕後默默貢獻的

功臣。在回顧我國大陸電力工業的兩個指標,

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從 1949 年的 185

萬千瓦、43 億千瓦時到 2013 年的 124738

萬千瓦、53474 億千瓦時的巨大變化,64 年

來分別增張 674 倍及 1243 倍,不難看出電

能在全社會的作用和影響是多麼重要。

早在「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

制定了建設我國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

國防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實現

“四個現代化”就是強國富民!中國共產黨

十八屆三中全會,從新時期、新形勢下的任

務和特點出發,緊密結合國內國際實際,把

現代化建設和建設現代化國家提到一個新的

高度,是實現中國夢,復興偉大中華民族的

科學決策,也是十三億中國人的自願選擇和

電力人第15期.indd 27 2014/5/7 下午2:10

Page 2: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 t-saudi.org.t ·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電能廣泛被人類應用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被人類認識、感 受,從古希臘哲學家塞利斯開始,已有2500

電力技術專欄

28

電力人•第十五期

2

0

1

4

5

期盼!

發展電能,主軸還在肩負通路的「電力

網絡」:這個不時出現在你我生活週邊的變

電站、鐵塔、電杆、線路及地下管線等等。

電網離不開社會、用電戶也離不開電網,社

會和用戶也因時代的進步與電網緊密結合。

因此,建設堅強可靠電網,也就是促進電網

現代化,使成為供應電能的必要手段。電網

建設不僅是電力企業的重點工作,而且受到

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自然各級政府把它當

成大事來做。所謂「現代化電網」,筆者認

為就是“與時俱進,能適應並保證社會進步

發展、滿足人類文明向上需求的一個安全可

靠、技術先進、功能齊備、管理科學的系統

服務工具。”它體現了「範圍廣泛、滿足適

用、堅強可靠、服務安全」的四個特點。它

們的涵義,分別臚如下;

*「範圍廣泛」就是要求電網覆蓋面要

廣、要寬、四通八達,只要是有人群生活、

生產、工作的地方,都要有電網,其中包括

農村、牧區、邊防、海防等邊遠偏僻地區的

供電。

*「滿足適用」就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發

展,滿足人們生活、生產、工作對用電的需

求,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供電的需求,

因地制宜、適用方便,實現用戶對電力最大

需求的滿足。

*「堅強可靠」就是電網要有懂技術、

善管理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具有技術先

進、裝備精良、功能齊備、管理便捷的設備,

能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要求,實現電網

供電不間斷。

*「服務安全」就是要求充分發揮電網

的功能,把“服務安全”作為一項基礎性工

作,在發電服務安全、供電服務安全、用電

服務安全上把事做細、做實、做深、做好,

實現電網的安全發展。

■ 如何建設現代化電網

「現代化電網」的建設,首先要從「規

劃」入手。電網規劃還要從國情或區情出發,

體現國家或地區的意志和特點。電網要依託

並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要以國家或地

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基礎,以電力負

載預測、電力供需平衡為依據,因此發輸配

電的供應能力,不啻要符合現時的負荷需求,

而且也要考慮到滿足日後中長期的成長負

荷。規劃的本質即是以科學統籌電源、電網

網架的佈局布點。換句話說,電網規劃必須

迎合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

準提高等目標,在滿足發電需求的同時,電

網中長期規劃,還要做到適度超前、留有餘

地和不斷補充、修改、完善的務實。

其次,「現代化電網」的建設,還要從

「發電、供電和用電」三個環節相互連貫思

考,筆者在此願提出概念性的認知,並祈大

家共同建立共識。以下分別就此三個環節提

出個人淺見:

第一、是談「發電」。這個環節要求有

充足的發電電源來保證供應電能。也就是要

有一個由若干個發電廠組成的安全、可靠、

充足的電源系統。對每一個發電廠的要求,

就是必須保證發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為電

網提供充裕、合格的電能,這是電網生存和

安全運行的基礎。大家都知道,目前火力發

電仍是電力能源供應的主管道,就中國大陸

這樣一個電能消耗大國,2013 年火力發電

設備裝機容量在電力能源結構中的比例高達

69.14%,而火力發電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總數

的比例則高達 78.36%。為實現節能減排和解

決日趨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調整電力

能源結構,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在電源結構

中的比例,將是現代化電網建設的重點工作

和艱巨任務;

第二、是談「供電」。它需要具備一個

電力人第15期.indd 28 2014/5/7 下午2:10

Page 3: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 t-saudi.org.t · 現代化電網的認知與共識 電能廣泛被人類應用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被人類認識、感 受,從古希臘哲學家塞利斯開始,已有2500

電力技術專欄

29

電力人•第十五期

2

0

1

4

5

四通八達、能抵禦各種外力影響堅強可靠的

電力網架系統,把發電廠生產的電能全部輸

送出去。它要求各等級電壓組成的電網網架

子系統,結構合理、安全可靠、技術先進、

功能齊備、滿足輸送容量、操作簡便快捷的

要求。這是電網安全生產的中間環節,起著

對「發電」與「用電」承上啟下和連接用戶

的作用。

第三、是談「用電」。它是電能消費的

終端,它需要可靠的低電壓配電設施、安全

節能的用電設備和周全的服務配套功能支

援。所謂“服務配套功能”是指:接受用戶

的業務擴充報裝申請、方案設計、專案審查、

施工安裝、電能計量、電費繳交、質檢驗收、

接線供電、意見回饋等九個方面的工作服務。

除此之外,供電過程所需之計量電錶也得「現

代化」。意指現代化計量電錶可以「數位科

技」在電業的輸電及配電部門中加以配套應

用。異言之,數位電錶經由偵測、遠距讀表

及節能裝置等功能之添加,乃成為現代化電

錶。故而它是一個演化的創新技術,而且將

電力、電信、資訊及網際網路四種產業加以

匯流。如此利用先進的技術及新設備,將智

慧系統運用於電力管理系統中,除可減去電

網負載過多的壓力,又能節省投建成本,且

還巨幅改善了電網可靠度及安全性。現代化

電網的誕生,讓電力公司利用遠端監控系統

瞭解消費端的用電狀況,以進行電量調配;

用電消費端也能隨時掌握自己的用電情形,

來做用電量之調節,達到省錢的效果。

■ 從電力輸配業邁入服務業

一方面,電力工作者要以熱情、真誠的

服務滿足用戶需求,同時也需要用戶的理解、

支援與配合。每一位電力用戶,也包括我們

“電力人”在內,從用電一開始就有著一個

切身美好的願望和強烈要求,那就是「不停

電或少停電」!不停電或少停電的概念,就

是要不斷提高和保證供電的「可靠性」!任

何一種形式的供電和電網都應把供電的可靠

性放在第一位!時刻牢記可靠供電的責任。

可靠供電不僅體現電網誠信,而且也涉及雙

方的利益所在。而現代化電網的基本要求,

就是從不斷提高並保證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做

起,擴展不停電的範圍,就是在計畫檢修時,

也能保證用戶有電用,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

會和人類對電能的不斷需求,才能做到「誠

信」供電,切實做到電能發得出、供得上、

用的好,讓用戶用上安全電、放心電、滿意

電,達到提高人民生活水準、促進經濟建設、

社會進步協調發展之目的。

■ 結語

建設和實現我們國家工業、農業、國防

和科技的四個現代化,就一定要建設一個現

代化的電網,隨時提供一個能適應環境變化、

需求成長的最佳通路。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五

大建設,乃以交通為首,其理何在 ? 不外手

期許為政者在規劃國家各項建設之時,選定

優先順序,乃期交通為貨暢其流的根本,並

使國民亦能免於舟車擁塞之苦,造成生活不

便和時間浪費,約束了社會發展的流通。

異言之,電欲暢其流,會帶來產業扎實

的動力來源,提升有效能的生產效率,不啻

經濟隨著起飛成長,且能產生良性迴圈的效

應,人民也隨之一樣享受豐沛的生活機能。

故言,電網之重要性可見一斑。所以,建設

現代化電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艱巨任務,

實現這項任務也是我們“電力人”的無尚榮

光!須知電能是人類文明向上、社會進步發

展的產物,更能造福人類社會進一步的昇

華!我們相信,「現代化電網」的建設,為

著成全國富民強的目標,一定能獲得社會廣

泛大眾的支持。

(內蒙古電力行業協會風力發電分會秘書長

李建春 / 2014年 2月 14日於呼和浩特 )

電力人第15期.indd 29 2014/5/7 下午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