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年,红军军纪严明,对待老百姓亲如一 家人!师长陈先瑞就住在我家,待人很和蔼。 我当时 8 岁,红军通讯员小胖和我关系很好。 我嚷嚷着也要当红军,师长都说可以。可惜红 军走的那一天,早上我去上学了,上学回来,红 军却走了!我失望了好久,可年纪太小,也没敢 出去找红军……” 9 28 日,在长安区子午街道 胡刘村,今年 88 岁的李英杰老人回忆起自己孩 提时代和红军接触的一段经历,往事仿佛还历 历在目。 1935 7 16 日,红二十五军从蓝田县葛 牌地区撤离并北上后,敌人以近 30 个团的兵力 对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实行划区‘清剿’,妄图彻 底消灭根据地的革命武装。面对敌人的重兵围 剿,原鄂豫陕省委所属的鄂陕、豫陕两特委,各 自领导地方游击队和红二十五军留在地方的部 分战士,继续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后来决 定以红二十五军留下的 300 多名红军战士为骨 干,吸收部分地方游击队员,成立了红七十四 师。红七十四师成立大会在商南县碾子坪召 开,陈先瑞任师长,政委李隆贵。全师近 700 人。红七十四师成立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转战于鄂豫陕三省边界的 24 个县区,同敌人进 行长期艰苦而又灵活的游击斗争。由于红七十 四师在脱离红二十五军后,仍然坚持在鄂豫陕 根据地独当一面地开展了两年的革命斗争,事 实上已完全成为一支直接受中央领导的独立作 战的武装。1937 4 月,红七十四师因粮秣供 应困难,奉命由陕南开到长安大峪口整训, 8 离开长安。在长安整训这段时间,红军和当地 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群众说从来没见过这 样好的军队!”长安区党史办主任姜亚荣介绍 说。 红七十四师到长安整训时,“西安事变”已 经和平解决,促进国共合作,实现统一战线,一 致抗日是当时党的大政方针。新中国成立后, 开国中将陈先瑞在《鄂豫陕边区的游击战争》 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四月,因粮秣 供应困难,我们奉命开到长安县大峪口整训。 师部驻胡刘村,四团驻南寨、白道峪,五团驻大 峪口、庵上,六团驻葫芦村。这时,全师共二千 一百余人。整训中,部队的政治教育主要是学 习时事政策,按政治课本讲社会发展史,进行 阶级教育等。军事训练主要是队列、投 弹、射 击、刺杀、爆破等基础科目。生活管理按规章 制度逐步走上正轨,军政素质有明显提高。同 时,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凡 拥护我党政策,为抗日作出贡献的地主豪绅, 我们就以礼相待,表示欢迎。对那些打家劫舍 的土匪和继续欺压人民的地主豪绅,则坚决打 击镇压。师政治部还派出宣传队做群众工作, 培养地方积极分子参加抗日救国联合会。部 队也帮助群众耕地、除草、晒粮,军民关系搞得 很融洽。” 红七十四师在大峪整训时,对一些豪绅和 土匪的惩办处理影响极大,长了人民的志气,灭 了坏人的威风,使沿山一带土匪销声匿迹,土豪 劣绅声名狼藉。长安区党史办 1982 12 月曾 经对原红七十四师驻扎过的胡刘村村民王延汉 进行过走访,据王延汉回忆,当时红七十四师专 门设了地方科,不仅处理军人违反军纪,也处理 民间纠纷。“穷人没处申冤,反映给红军,都认真 处理,对于群众冤枉大的案件,还大张旗鼓地公 判,震慑恶霸劣绅。附近村有一个王长发,剥削 放账,敲诈勒索,手段毒辣,群众反映到部队,地 方科立即将其关押在看守组一个多月,要给判 罪。后来王长发保证自己再不剥削压迫人了, 红军对其进行了宽大处理。这件事在方圆几十 里震动很大。周围放账的利息少了不少,有的 人干脆不要利息,抽了契约。”王延汉在采访中 说。 而且,红军还经常帮助群众劳动。那年收 麦期间,突然下起了大雨冰雹,红军战士帮助 抢收,减少了群众损失。红军收购群众柴米, 价格公平合理。借东西用后即还,损坏了赔 偿。群众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希 望红军不要离开。1937 年,“七七”事变之后, 红七十四师奉命调往陕甘宁边区,红军为了不 打扰群众,决定半夜离开。农历六月二十三 夜,尽管不动声色,群众还是闻讯送行。有的 送衣服,有的送鞋袜,红军指战员也给群众送 东西作留念。第二天天刚亮,群众便敲锣打鼓 来相送,在大峪口,附近几个村庄几十个群众 代表,拉上牲口,为红军驮载行李送行。军民 情深,感人至深。 “红七十四师到达云阳镇后,先后改编为八 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西北留守兵团警备第四 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一旅第二团,相继参加 守卫黄河防线、保卫边区南大门、反击国民党军 制造摩擦等斗争,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 宁边区的任务。毛主席在延安曾两次召见陈先 ,高度评价了红七十四师坚持鄂豫陕根据地, 配合中央行动的历史功绩。”姜亚荣介绍说。 责编 成程 视觉编辑 白刚 校对 无忧 2016 年 9 月 30 日 星期五 下午版 5 5 古镇新貌 走访老区 生活在长安胡刘 村的李英杰老人,尽管 已经是 88 岁高龄了,但 是对记者回忆起八十 年前,红军在其家里驻 扎时的情景,依然历历 在目。 当年红军在其家驻 扎的时候,他只有 8 大,李英杰老人说,那 是他儿时记忆中最美 好快乐的一段时光。 李英杰老人告诉记者, 红军刚到长安引镇大 峪口一带时,由于国民 党的反动宣传,村里的 人都躲到野地里去了, 但远远望着村里并非 鸡飞狗跳,并非火光四 起,这才小心翼翼地回 来,发现红军秋毫无 犯,还帮老乡们将水缸 的水挑得满满的,将院 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躲 避时来不及带走的牛 羊等牲口,也被喂得饱 饱的。 所见所感让当时的 群众深深地认识到了: “红军是纪律严明的军 队”、“红军是咱穷人的 军队”。李英杰说,红 军对老百姓很是和蔼, 和村里的群众亲如一 家。那时候他一看到 红军叔叔有空,就缠着 他们讲故事。红军出 操、训练,他也总爱跟 在后面模仿,红军叔叔 擦枪时,他最爱在一旁 看一看,用手摸一摸, 并整天和家人嚷嚷着 “俺也要当红军”。 李英杰说,一天早 上,他去私塾上学,放学 回家发现在此居住的红军都走了, 他一下子大哭起来,这才想起,早上 上学时,住在家里的红军小司号员, 特意给他送了几张他喜欢玩的烟盒 —原来是在和他告别,暗示队 伍要走了。 李英杰说,自己一生最后悔的 事,就是那天早上去上学没能跟红 军走。 说到今天的生活,李英杰老人 显得很满足。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 工人,老人如今一月能有近 4000 的退休工资。 “吃、喝、用都不愁,加上 村里的空气清新,我这身体棒着 呢!”李英杰老人语音洪亮地对记者 说: “我今天能有这样幸福无忧愁的 晚年,是与当年红军将士的拼搏奋 斗分不开的,红军战士曾经驻扎俺 村的这段光辉历史,我永远不会忘 记。” 生活在长安引镇大峪口村的七旬退休教 师阮开云,其叔父是一名老红军。9 28 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叔父对自己的影响, 阮开云深情地说:“有了叔父的教育、鼓励和 指引,才让我在昔日艰苦的山区教师岗位上 坚持了下来。” 阮开云的叔父阮大宾是一名红军战士, 解放后的 1954 年复原回到了大峪口村和阮开 云父亲一家团聚,生活在一起。 阮开云从小就觉得叔父是一个很了不起 的人物,肚子里总有讲不完的红军故事。“红 军不怕吃苦”“红军为大众谋福利是最可敬的 人”……这样的认识和信念从小就扎根在阮 开云的心中。 阮开云长大后,在大峪口村做了一名小 学民办教师。“教书识字很重要,但让娃们家 懂得和学会做人的道理更重要。”阮开云说: “刚当上村民办教师时,叔父是这样给我说 的。” 后来根据需要,上级要调阮开云到更偏 远的深山五里庙村任教,由于要离开家门 口,且那里的条件更艰苦,阮开云不想去,心 想:“大不了不干了,再说民办教师也不是个 啥肥差事。”其叔父阮大宾知道了他的这个 想法后,狠狠地批评了他:“遇事总是考虑个 人得失,不惜耽误了娃们家的学业,对得起 学生家长,对得起当年红军的艰苦奋斗吗?” 在叔父的批评教育下,阮开云去了只有十多 个学生、他一个教师的五里庙村小学任教, 而这一去,直到退休,阮开云才算长期回到 了大峪口的家。 其间,他先后在五里庙、杨健、沙窝、胡刘 等村小学任民办教师,去的都是偏僻落后的 山村小学,由于条件艰苦、挣钱少且家里缺劳 力,阮开云多次想打“退堂鼓”,但却总过不了 叔父这一关。 阮开云说,作为一名干了 36 年民办教师 后才转正的教师,他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成 为引镇山区一带远近知名、桃李纷繁的教 师,是与叔父的指引、鼓励、教育乃至批评分 不开的。 如今,叔父虽然不在了,但叔父留下的 “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不计个人得失、永远吃 苦耐劳”的精神,却作为优良的家风、村风,在 大峪口村永久传承。 人生的坚持 源于红军叔父的鼓励 长安区引镇街道的大峪口村、白道峪村、 胡刘村等村庄,是当年红军驻扎、战斗和生活 的地方,革命先辈在这里曾经的战斗生活经 历留下的红色记忆,深深地印刻在引镇群众 的心田,并代代传承。如今革命先辈留下的 红军精神,正在历久弥新地转化为当地群众 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动力,向着全面 小康大步迈进。 大峪口村、白道峪村、胡刘村曾经都是很 偏僻落后的山村,如今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政 策倾斜和投入的加大,特别是环山公路的建成 和峪口经济的发展,这些昔日的山村正在发生 着舒心幸福的变迁,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理 想,正在不断变为更多、更深、更新的现实。 红七十四师师部曾经驻扎过的胡刘村村 支书李余良,在村两委会设施齐全、院落宽敞 的办公场所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投 入的加大,胡刘村正在发生着可喜的显著变 化, 2011 年建起了这个集办公、远程教育、文 体健身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场所,彻底结束了村 民集体活动无场所、学习教育无阵地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胡刘村村民通过出外打工、 在家种植山林小杂果、发展农家乐等渠道,经 济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村民刘宁就通过承包荒 地种植山果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 记者在该村采访时,恰巧遇到村民彪青海 正在盖新房。彪青海告诉记者,盖新房大概要 花上 20 多万元,花这么多的钱盖房,这在从前 连想都不敢想,可如今已是现实了。说到村里 曾经驻扎过红军的事,彪青海说,尽管红军在 这里驻扎的事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村上的老 老少少都能给你讲一些红军的故事,我们全村 的村民都为村上有过这样一段光荣的历史而 无比自豪。 彪青海说: “听村上的老一辈讲,红军在村 里驻扎期间和村民和睦相处,犹如鱼与水,建 立了深厚的感情。红军将士深入群众,宣传政 策;经常帮助群众耕地、晒粮食、收庄稼。一天 农民正在场间碾、晒麦子,天气骤变,雷雨交 加,眼看着到手的麦子就要被雨水泡冲,红军 将士冒雨抢收粮食,减少了群众的损失,群众 高兴地说: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队’。” 村支书李余良告诉记者,当年红军在该村 虽然只驻扎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但却给该村留 下了悠久而深刻的影响:从解放初的土地改革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兴修水利、再到支持和 投入到改革开放,胡刘村的村民全心全意跟党 走,都是最积极、最主动地响应号召,积极参 加。遇事以理服人、邻里互相谦让、心有大局、 忠厚淳朴等良好村风的形成及传承,都和当年 红军在村上驻扎过不无关联。 胡刘村由于没有处在进大峪等山口的主 干道上,发展农家乐有一定的风险和困难,但 是,村民单海霞却硬是充当了第一个“吃螃蟹” 的人,在村上办起了名为“石上花”的农家乐。 谈到在村上率先开办农家乐的原因时,单海霞 说,农家乐是秦岭沿山各村实现快速增收致富 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胡刘村生态资源丰富优 越,且拥有红七十四师师部在此驻扎的革命历 史和遗留的众多红色遗迹,如果能够挖掘和激 活这些独特而宝贵的资源,一定能吸引众多的 游客前来胡刘村参观、学习和旅游。作为一名 村上的预备党员,就是要起示范带头作用,为 村民探索、开拓“农家乐”这个村民新的致富门 路,为村民增收再创新路。当问到为何取“石 上花”这个名字时,单海霞说:“石头上很难开 花,但我就是要继承当年红军为人民群众谋幸 福,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让花儿在石头 上盛开。” 追寻红军足迹 感受幸福变迁 胡刘村村民:让花儿在石头上盛开 红色追寻 笔直通达的环山公路、新颖别致 的节能路灯、精致舒适的景观造型,勾 勒出一道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亮丽风 景;绿树葱茏的城镇街区、整齐划一的 民居楼群、汇聚绵延的人流物流…… 曾经是关中四大古镇之一、素有“万 人集”之美誉的古镇—引镇,如今 正在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商贸、物 流名镇。 近年来,引镇不断优化小城镇水 电、道路、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完成 镇区道路、供水、电力、绿化改造,使 千年乡村古镇变身一座现代化小城 镇。鸿翔社区服务中心和综合文化 站建成投入使用,咸宁街南段道路、 环南路、汇通路的建成以及火车南站 周边改造工程的全面完成,使街道整 体面貌焕然一新。已落户的咸宁商 业中心、家都购物广场更成为引镇商 贸新亮点。 作为引镇的优势产业,现代物流 业发展迅速,物流园区蓬勃建设,占地 240.83 亩的标准化工业区项目加快推 进,园区核心区交通路网、垃圾压缩 站、变电站增容等基础设施逐步改 善。传统商贸及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 展,有力地拉动了引镇街道的招商引 资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至 2015 年底, 引镇完成社会生产总值 136950 万元, 完成农业总产值 25890 万元,粮食产 26320 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16042 元,工商税收完成 2890 万元,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50000 万元,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 43100 万元,经济总 量在全区所占比重达 4% “未来,引镇将做优做精现代农业 转型升级。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农副产品知 名度,畅通产品销路,培养更多的职业 农民,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结合 小城镇、物流园区总体规划,继续抓好 火车南站周边、主干道路市容保洁、缓 堵保障、环境整洁等工作,不断完善镇 区承载功能,提升城镇规范管理水 平。”引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民朝向记 者介绍说。 千年古镇变身 现代化小城镇 红色记忆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肖持刚 杨斌鹄 采写 图片均由记者 李福民 摄 88 岁的李英杰老人回忆红军当年给他米饭吃 图为阮开云介绍他给叔父写的祭文 刘宁介绍他当年承包的荒地,如今已树木成林

红七十 好事做 四师大峪整训 了一箩筐 - xiancn.comepaper.xiancn.com/newxarb/page/2016-09/30/09/2016093009...2009/09/30  · 和村里的群众亲如一 家。那时候他一看到

  • Upload
    others

  • View
    1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红七十 好事做 四师大峪整训 了一箩筐 - xiancn.comepaper.xiancn.com/newxarb/page/2016-09/30/09/2016093009...2009/09/30  · 和村里的群众亲如一 家。那时候他一看到

“当年,红军军纪严明,对待老百姓亲如一家人!师长陈先瑞就住在我家,待人很和蔼。我当时 8岁,红军通讯员小胖和我关系很好。我嚷嚷着也要当红军,师长都说可以。可惜红军走的那一天,早上我去上学了,上学回来,红军却走了!我失望了好久,可年纪太小,也没敢出去找红军……”9月28日,在长安区子午街道胡刘村,今年88岁的李英杰老人回忆起自己孩提时代和红军接触的一段经历,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

“1935年7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蓝田县葛牌地区撤离并北上后,敌人以近30个团的兵力对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实行划区‘清剿’,妄图彻底消灭根据地的革命武装。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原鄂豫陕省委所属的鄂陕、豫陕两特委,各自领导地方游击队和红二十五军留在地方的部分战士,继续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后来决定以红二十五军留下的300多名红军战士为骨干,吸收部分地方游击队员,成立了红七十四师。红七十四师成立大会在商南县碾子坪召开,陈先瑞任师长,政委李隆贵。全师近 700人。红七十四师成立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转战于鄂豫陕三省边界的24个县区,同敌人进行长期艰苦而又灵活的游击斗争。由于红七十四师在脱离红二十五军后,仍然坚持在鄂豫陕根据地独当一面地开展了两年的革命斗争,事实上已完全成为一支直接受中央领导的独立作战的武装。1937年 4月,红七十四师因粮秣供应困难,奉命由陕南开到长安大峪口整训,8月离开长安。在长安整训这段时间,红军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群众说从来没见过这

样好的军队!”长安区党史办主任姜亚荣介绍说。

红七十四师到长安整训时,“西安事变”已经和平解决,促进国共合作,实现统一战线,一致抗日是当时党的大政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开国中将陈先瑞在《鄂豫陕边区的游击战争》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四月,因粮秣供应困难,我们奉命开到长安县大峪口整训。师部驻胡刘村,四团驻南寨、白道峪,五团驻大峪口、庵上,六团驻葫芦村。这时,全师共二千一百余人。整训中,部队的政治教育主要是学习时事政策,按政治课本讲社会发展史,进行阶级教育等。军事训练主要是队列、投 弹、射击、刺杀、爆破等基础科目。生活管理按规章制度逐步走上正轨,军政素质有明显提高。同时,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凡拥护我党政策,为抗日作出贡献的地主豪绅,我们就以礼相待,表示欢迎。对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和继续欺压人民的地主豪绅,则坚决打击镇压。师政治部还派出宣传队做群众工作,培养地方积极分子参加抗日救国联合会。部队也帮助群众耕地、除草、晒粮,军民关系搞得很融洽。”

红七十四师在大峪整训时,对一些豪绅和土匪的惩办处理影响极大,长了人民的志气,灭了坏人的威风,使沿山一带土匪销声匿迹,土豪劣绅声名狼藉。长安区党史办 1982年 12月曾经对原红七十四师驻扎过的胡刘村村民王延汉进行过走访,据王延汉回忆,当时红七十四师专门设了地方科,不仅处理军人违反军纪,也处理民间纠纷。“穷人没处申冤,反映给红军,都认真

处理,对于群众冤枉大的案件,还大张旗鼓地公判,震慑恶霸劣绅。附近村有一个王长发,剥削放账,敲诈勒索,手段毒辣,群众反映到部队,地方科立即将其关押在看守组一个多月,要给判罪。后来王长发保证自己再不剥削压迫人了,红军对其进行了宽大处理。这件事在方圆几十里震动很大。周围放账的利息少了不少,有的人干脆不要利息,抽了契约。”王延汉在采访中说。

而且,红军还经常帮助群众劳动。那年收麦期间,突然下起了大雨冰雹,红军战士帮助抢收,减少了群众损失。红军收购群众柴米,价格公平合理。借东西用后即还,损坏了赔偿。群众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希望红军不要离开。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红七十四师奉命调往陕甘宁边区,红军为了不打扰群众,决定半夜离开。农历六月二十三夜,尽管不动声色,群众还是闻讯送行。有的送衣服,有的送鞋袜,红军指战员也给群众送东西作留念。第二天天刚亮,群众便敲锣打鼓来相送,在大峪口,附近几个村庄几十个群众代表,拉上牲口,为红军驮载行李送行。军民情深,感人至深。

“红七十四师到达云阳镇后,先后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西北留守兵团警备第四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一旅第二团,相继参加守卫黄河防线、保卫边区南大门、反击国民党军制造摩擦等斗争,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毛主席在延安曾两次召见陈先瑞,高度评价了红七十四师坚持鄂豫陕根据地,配合中央行动的历史功绩。”姜亚荣介绍说。

责编 成程 视觉编辑 白刚 校对 无忧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下午版

55

古镇新貌

走访老区

生活在长安胡刘村的李英杰老人,尽管已经是 88岁高龄了,但是对记者回忆起八十年前,红军在其家里驻扎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当年红军在其家驻扎的时候,他只有 8岁大,李英杰老人说,那是他儿时记忆中最美好快乐的一段时光。李英杰老人告诉记者,红军刚到长安引镇大峪口一带时,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村里的人都躲到野地里去了,但远远望着村里并非鸡飞狗跳,并非火光四起,这才小心翼翼地回来,发现红军秋毫无犯,还帮老乡们将水缸的水挑得满满的,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躲避时来不及带走的牛羊等牲口,也被喂得饱饱的。

所见所感让当时的群众深深地认识到了:

“红军是纪律严明的军队”、“红军是咱穷人的军队”。李英杰说,红军对老百姓很是和蔼,和村里的群众亲如一家。那时候他一看到红军叔叔有空,就缠着他们讲故事。红军出操、训练,他也总爱跟在后面模仿,红军叔叔擦枪时,他最爱在一旁看一看,用手摸一摸,并整天和家人嚷嚷着

“俺也要当红军”。李英杰说,一天早

上,他去私塾上学,放学回家发现在此居住的红军都走了,他一下子大哭起来,这才想起,早上上学时,住在家里的红军小司号员,特意给他送了几张他喜欢玩的烟盒纸——原来是在和他告别,暗示队伍要走了。

李英杰说,自己一生最后悔的事,就是那天早上去上学没能跟红军走。

说到今天的生活,李英杰老人显得很满足。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老人如今一月能有近4000元的退休工资。“吃、喝、用都不愁,加上村里的空气清新,我这身体棒着呢!”李英杰老人语音洪亮地对记者说:“我今天能有这样幸福无忧愁的晚年,是与当年红军将士的拼搏奋斗分不开的,红军战士曾经驻扎俺村的这段光辉历史,我永远不会忘记。”

一生最后悔的事是没能跟着红军走

生活在长安引镇大峪口村的七旬退休教师阮开云,其叔父是一名老红军。9月2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叔父对自己的影响,阮开云深情地说:“有了叔父的教育、鼓励和指引,才让我在昔日艰苦的山区教师岗位上坚持了下来。”

阮开云的叔父阮大宾是一名红军战士,解放后的1954年复原回到了大峪口村和阮开云父亲一家团聚,生活在一起。

阮开云从小就觉得叔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肚子里总有讲不完的红军故事。“红军不怕吃苦”“红军为大众谋福利是最可敬的人”……这样的认识和信念从小就扎根在阮开云的心中。

阮开云长大后,在大峪口村做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教书识字很重要,但让娃们家

懂得和学会做人的道理更重要。”阮开云说:“刚当上村民办教师时,叔父是这样给我说的。”

后来根据需要,上级要调阮开云到更偏远的深山五里庙村任教,由于要离开家门口,且那里的条件更艰苦,阮开云不想去,心想:“大不了不干了,再说民办教师也不是个啥肥差事。”其叔父阮大宾知道了他的这个想法后,狠狠地批评了他:“遇事总是考虑个人得失,不惜耽误了娃们家的学业,对得起学生家长,对得起当年红军的艰苦奋斗吗?”在叔父的批评教育下,阮开云去了只有十多个学生、他一个教师的五里庙村小学任教,而这一去,直到退休,阮开云才算长期回到了大峪口的家。

其间,他先后在五里庙、杨健、沙窝、胡刘

等村小学任民办教师,去的都是偏僻落后的山村小学,由于条件艰苦、挣钱少且家里缺劳力,阮开云多次想打“退堂鼓”,但却总过不了叔父这一关。

阮开云说,作为一名干了 36年民办教师后才转正的教师,他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成为引镇山区一带远近知名、桃李纷繁的教师,是与叔父的指引、鼓励、教育乃至批评分不开的。

如今,叔父虽然不在了,但叔父留下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不计个人得失、永远吃苦耐劳”的精神,却作为优良的家风、村风,在大峪口村永久传承。

人生的坚持源于红军叔父的鼓励

长安区引镇街道的大峪口村、白道峪村、胡刘村等村庄,是当年红军驻扎、战斗和生活的地方,革命先辈在这里曾经的战斗生活经历留下的红色记忆,深深地印刻在引镇群众的心田,并代代传承。如今革命先辈留下的红军精神,正在历久弥新地转化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动力,向着全面小康大步迈进。

大峪口村、白道峪村、胡刘村曾经都是很偏僻落后的山村,如今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政策倾斜和投入的加大,特别是环山公路的建成和峪口经济的发展,这些昔日的山村正在发生着舒心幸福的变迁,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正在不断变为更多、更深、更新的现实。

红七十四师师部曾经驻扎过的胡刘村村支书李余良,在村两委会设施齐全、院落宽敞的办公场所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投入的加大,胡刘村正在发生着可喜的显著变化,2011年建起了这个集办公、远程教育、文体健身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场所,彻底结束了村民集体活动无场所、学习教育无阵地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胡刘村村民通过出外打工、在家种植山林小杂果、发展农家乐等渠道,经济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村民刘宁就通过承包荒地种植山果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

记者在该村采访时,恰巧遇到村民彪青海正在盖新房。彪青海告诉记者,盖新房大概要花上20多万元,花这么多的钱盖房,这在从前连想都不敢想,可如今已是现实了。说到村里

曾经驻扎过红军的事,彪青海说,尽管红军在这里驻扎的事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村上的老老少少都能给你讲一些红军的故事,我们全村的村民都为村上有过这样一段光荣的历史而无比自豪。

彪青海说:“听村上的老一辈讲,红军在村里驻扎期间和村民和睦相处,犹如鱼与水,建

立了深厚的感情。红军将士深入群众,宣传政策;经常帮助群众耕地、晒粮食、收庄稼。一天农民正在场间碾、晒麦子,天气骤变,雷雨交加,眼看着到手的麦子就要被雨水泡冲,红军将士冒雨抢收粮食,减少了群众的损失,群众高兴地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队’。”

村支书李余良告诉记者,当年红军在该村

虽然只驻扎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但却给该村留下了悠久而深刻的影响:从解放初的土地改革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兴修水利、再到支持和投入到改革开放,胡刘村的村民全心全意跟党走,都是最积极、最主动地响应号召,积极参加。遇事以理服人、邻里互相谦让、心有大局、忠厚淳朴等良好村风的形成及传承,都和当年红军在村上驻扎过不无关联。

胡刘村由于没有处在进大峪等山口的主干道上,发展农家乐有一定的风险和困难,但是,村民单海霞却硬是充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村上办起了名为“石上花”的农家乐。谈到在村上率先开办农家乐的原因时,单海霞说,农家乐是秦岭沿山各村实现快速增收致富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胡刘村生态资源丰富优越,且拥有红七十四师师部在此驻扎的革命历史和遗留的众多红色遗迹,如果能够挖掘和激活这些独特而宝贵的资源,一定能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胡刘村参观、学习和旅游。作为一名村上的预备党员,就是要起示范带头作用,为村民探索、开拓“农家乐”这个村民新的致富门路,为村民增收再创新路。当问到为何取“石上花”这个名字时,单海霞说:“石头上很难开花,但我就是要继承当年红军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让花儿在石头上盛开。”

追寻红军足迹感受幸福变迁

胡刘村村民:让花儿在石头上盛开

红色追寻

红七十四师大峪整训

好事做了一箩筐

笔直通达的环山公路、新颖别致的节能路灯、精致舒适的景观造型,勾勒出一道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亮丽风景;绿树葱茏的城镇街区、整齐划一的民居楼群、汇聚绵延的人流物流……曾经是关中四大古镇之一、素有“万人集”之美誉的古镇——引镇,如今正在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商贸、物流名镇。

近年来,引镇不断优化小城镇水电、道路、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完成镇区道路、供水、电力、绿化改造,使千年乡村古镇变身一座现代化小城镇。鸿翔社区服务中心和综合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咸宁街南段道路、环南路、汇通路的建成以及火车南站周边改造工程的全面完成,使街道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已落户的咸宁商业中心、家都购物广场更成为引镇商贸新亮点。

作为引镇的优势产业,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园区蓬勃建设,占地240.83亩的标准化工业区项目加快推进,园区核心区交通路网、垃圾压缩站、变电站增容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传统商贸及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引镇街道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至 2015年底,引镇完成社会生产总值 136950万元,完成农业总产值 25890 万元,粮食产量 26320 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16042元,工商税收完成 289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500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100万元,经济总量在全区所占比重达4% 。

“未来,引镇将做优做精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农副产品知名度,畅通产品销路,培养更多的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结合小城镇、物流园区总体规划,继续抓好火车南站周边、主干道路市容保洁、缓堵保障、环境整洁等工作,不断完善镇区承载功能,提升城镇规范管理水平。”引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民朝向记者介绍说。

千年古镇变身现代化小城镇

红色记忆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肖持刚 杨斌鹄 采写图片均由记者 李福民 摄

88岁的李英杰老人回忆红军当年给他米饭吃

图为阮开云介绍他给叔父写的祭文

刘宁介绍他当年承包的荒地,如今已树木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