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手冊目錄 一、實施計畫…………………………1 二、簡報主題:瀝青混凝土品質檢 驗…………………………………3 三、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參考資 料…………………………………18 四、附錄……………………………29

手冊目錄203.72.21.22/study02/1050601.pdf15:00-16:30 竹節鋼筋拉伸試驗Ⅰ、Ⅱ 震遠檢驗科技 高明進 經理 16:30-18:00 問題討論 18:00~ 賦歸 柒 、參加人員: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手冊目錄

    一、實施計畫…………………………1

    二、簡報主題:瀝青混凝土品質檢

    驗…………………………………3

    三、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參考資

    料…………………………………18

    四、附錄………………………………29

  • 105 年度高職優質化補助方案

    瀝青材料試驗操作教學與教材之建構研習實施計畫

    壹、依 據:105 年度「高職優質化補助方案」工作計畫辦理。

    貳、目 的:1.辦理材料試驗操作教學與教材之建構研習以增長教師專業知能

    2.培訓土木建築群之師生對於材料試驗之檢驗方面加強專業技能,使

    學生接收新方法與技能,讓學生真正學習到有用之技能,增加其技術

    財富。

    參、指導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主辦單位:國立臺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肆、研習日期:民國 105 年 6 月 1 日(星期三)。

    伍、研習地點:國立臺南高工 營建科技館 土木科 1F 材料試驗室

    (臺南市永康區中山南路 193 號)

    聯 絡 人:專任助理 李家瑩小姐、何紋碩先生

    聯絡電話:(06)2322131 轉 301 [email protected]

    陸、研習課程:

    瀝青材料試驗教學與教材之建構研習

    105 年 6 月 1 日(三)

    時 間 內 容 主持人/主講人 備註

    08:30-09:00 報到 臺南高工 沈文寅主任 營建科技館 土木

    科 1F 材料試驗室

    09:00-09:10 開幕式 臺南高工 王榮發校長

    09:10-10:40 瀝青材料性質及試驗 震遠檢驗科技

    高明進 經理

    10:40-10:50 休息

    10:50-12:20 瀝青材料性質及試驗 鋼筋拉伸試驗

    震遠檢驗科技

    高明進 經理

    12:20-13:00 午餐、休息

    13:00-13:50 瀝青混凝土鋪面平坦度檢驗Ⅰ 震遠檢驗科技

    高明進 經理

    13:50-14:00 休息

    14:00-14:50 瀝青混凝土鋪面平坦度檢驗Ⅱ 震遠檢驗科技

    高明進 經理

    14:50-15:00 休息

    1

  • 15:00-16:30 竹節鋼筋拉伸試驗Ⅰ、Ⅱ 震遠檢驗科技

    高明進 經理

    16:30-18:00 問題討論

    18:00~ 賦歸

    柒、參加人員:

    1.請土木建築群各校科主任及教師參加此研習活動,名額有限,儘速報名。

    2.請各校准予參加研習人員公(差)假登記。

    捌、報名日期及方式:

    1.即日起至 105 年 5 月 23 日止,請務必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http://www1.inservice.edu.tw/ (代碼: 1995861),以利報名及後續登錄作業

    之彙整。報名表下載請至國立臺南高工土木建築群科中心網站

    (http://cagc.ptivs.tnc.edu.tw/)。

    2.報名表詳見附件一。

    3.參加研習教師全程參加者,予以登錄 8 小時研習證明。

    玖、報到交通:

    交通位置圖請詳見附件二。

    拾、經費:

    1.本次研習課程所需經費由「高職優質化補助方案」工作計畫經費支應。

    2.本次研習課程期間供膳,參加人員請學校給予公(差)假,並依規定報支

    差旅費。

    3.本次研習無提供接駁車。

    2

  • 簡報主題:

    瀝青混凝土品質檢驗

    講師:

    震遠檢驗科技

    高明進 經理

    3

  • 1

    ………………………..……..….….…3

    …………………………….…….…7

    ( ) ………………………...8

    ……………….…….…..11

    …………………....14

    …....................................................19

    …....................................................222

    4

  • 3

    45

  • 5

    66

  • 7

    87

  • 9

    SI(mm) in-lb (kg)(No.4)3/8 in1/2 in3/4 in1 in

    1 1/2 in

    108

  • 11

    12

    3.

    9

  • 13

    0.5%

    1%

    1410

  • 15

    (A) (B) (C)

    16

    ()

    11

  • 17

    1. 210 15

    2. 25 1( 1)

    25

    1812

  • 19

    2013

  • 21

    2214

  • 23

    2415

  • 25

    2616

  • 27

    2817

  • 震遠檢驗科技

    有限公司

    提供參考資料

    18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1 頁 共 10 頁

    1.內容

    1.1. 儀具:

    1.1.1. 三米直規:為鋁合金材料製成,兩端之同一面各附有一击腳,兩

    击腳中心線之接觸點間相距300cm。直規中點附有一標記,用於讀

    取中點路面與接觸點連線高低差。击腳高度應可足以量取各種可

    能發生之最大高差。

    1.1.2. 電子式高低自動記錄平坦儀高低平坦儀:高低平坦儀之觀測原理

    和三公尺直規相同,唯兩击腳改用滾輪,能手推前進和轉彎,兩

    輪相距300cm。中點附有一偵測輪,可隨路面高低自由昇降,並經

    槓桿或齒輪原理將昇降大小放大,經由指示器顯示以讀取道路鋪

    面之高低變化情形

    1.1.3.偵測輪:亦可連接裝置連續紀錄器(電子式),並連續續紀錄路面

    高低變化的狀態。

    1.1.4.校正用腳架平台3座:(含墊片:1mm、2mm、3mm、4mm、5mm、10mm、

    15mm、20mm、25mm;細鋼索;水準氣泡。

    1.1.5.游標卡尺:200mm;最小讀值0.01mm。

    1.1.6.直尺:1公尺。

    1.1.7.手持式測距輪。

    1.1.8.捲尺:5米。

    1.2. 工具:

    1.2.1.板手17mm:拆卸組裝平坦儀。

    1.2.2.油布:擦拭保養墊片。

    1.2.3.擦油布:擦掉墊片保養油。

    1.2.4.掃把:清除道路灰塵粒料。

    1.2.5.充電器:平坦儀專用充電座。

    19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2 頁 共 10 頁

    1.2.6.小桌子:擺放工具用。

    2. 環境條件

    為避免偵測輪受不正當干擾,若逢大雨時不得進行試驗,測線上

    有積水、小石子或雜物時亦應於量測前清除。

    3. 測試準備前準備事項:

    3.1. 使用三米直規或電子式高低自動記錄平坦儀量測高低差時,除量測單

    點高低差外,應沿測線每1.5m作一標記,以利量測。

    3.2. 儀器使用前校正:

    3.2.1.三米直規歸零校準:即三公尺直規中點上緣至前後击腳連線距離

    之量測查核。

    3.2.1.1.於0cm(前)、150cm(中)、300cm(後)處各置一平台,使前

    後兩平台高度約相當;中點之平台略低(約墊片厚度)於兩

    端之平台,並於中點平台上放置一墊片(25mm)。

    3.2.1.2.於兩端平台處,以細鋼索拉緊後,輔以水平氣泡,調整

    前、中(含墊片),後三平台至同一水平面後固定之。

    3.2.1.3.將三公尺直規放置於平台上,量測直規中點上緣至墊片

    之距離三次並紀錄之取平均值,作為直規中點上緣至前後

    击腳連線距離。

    3.2.1.4.重覆6.2.1.1~6.2.1.3步驟三次,其三次量測平均值相互

    差值應不大於0.25mm(3米直規重複性再現性)。

    3.2.1.5.為降低因環境因素、直規懸垂變形或前後击腳磨損而影

    響量測之準確度,故應於每次量測應執行歸零校準之查

    核。惟其查核值與每年查核值相較小於0.25mm時,則僅作

    1次查核即可,若大於0.25mm時,應依6.2.1.4節每年查核

    週期方式查核三次,以確認其再現性。

    20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3 頁 共 10 頁

    3.2.2.高低平坦儀查核程序:偵測輪與指示器指針振幅:偵測輪直接接

    觸路面並藉由指示器或紀錄器顯示路面高低變化情況,因此指示

    器與紀錄器所顯示的高低變化值與偵測輪實際的高低起伏是否相

    符,頇予以校準驗證,其校準驗證方試如下:

    3.2.2.1.查核高低平坦儀是否保持於水平基準線:

    3.2.2.1.1.放置三個各相距150公分可調整高度之三腳

    平台,且使前後兩個平台高度約略相等,而中

    間之平台約低25mm。

    3.2.2.1.2.高低平坦儀置於前、後三腳平台上並以水準

    氣泡儀調整三腳平台水平。

    3.2.2.1.3.將前、後兩端平台台面細鋼索拉直,此時於

    中間平台上放置25mm厚之校核墊片。

    3.2.2.1.4.調整中間平台高度使25mm厚度之校核墊片

    剛好接觸並切齊鋼索(同時以水準氣泡儀調水

    平)。

    3.2.2.1.5.放下檢測輪,檢核儀器本身高低差指針是否

    歸零。

    3.2.2.1.6.當高低差指針未歸零時,則調整儀器前滾輪

    之高度微調整螺旋,使高低差指針歸零。

    3.2.2.1.7.當高低差指針歸零時,即表示高低水平儀保

    持於水平基準線,查核完畢。

    3.2.2.2.查核高低平坦儀整體槓桿比例:

    3.2.2.2.1.電子記錄器開機並歸零再設定基準值。

    3.2.2.2.2.於前輪分別置5mm、10mm、15mm、20mm之校

    核墊片累計厚度,檢查電子記錄器顯示並記錄

    21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4 頁 共 10 頁

    之,再檢查高低差指針標準振幅是否向下移動

    分別為-5mm、-10mm、-15mm、-20mm、-25mm之

    刻度位置,其誤差不得大於±0.25mm。

    3.2.2.2.3.同上(6.2.2.2.2)於方向輪(後輪)查核電子

    記錄器及高低差指針。

    3.2.2.2.4.前後輪查核完畢,查核電子紀錄器及高低差

    指針是否在0之位置,如是表示槓桿比例檢核

    完畢。

    3.2.2.3.查核電子記錄器及高低差指針之振幅是否正確:

    3.2.2.3.1.向上振幅查核:於檢測輪處分別放置5、10、

    15、20、25並查核電子記錄器及高低差指針是

    否為5、10、15、20、25記錄之,其誤差值不

    得大於±0.25mm。

    3.2.2.3.2.向下振幅查核,取下中間之腳平台上之25mm

    之墊片,於檢測輪處分別設置5、10、15、20、

    25之核墊片,查核電子記錄器及高低差指針是

    否為-20、-15、-10、-5,0並記錄之其誤差不

    得大於±0.25mm。

    3.2.2.3.3.重新放回25mm之查核墊片,查核電子記錄器

    及高低差指針是否歸零,如是表示上下振幅查

    核完畢(誤差不大於±0.25mm)。

    3.2.3.測距輪、記綠器校準:測線長度(里程):為反應路面平坦度狀況,

    而試驗紀錄的高低變化處與現場實際測線所代表的位置是否相

    當,是提供工程判斷或處理的重要資訊,其準驗驗方式如下:

    22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5 頁 共 10 頁

    3.2.3.1.無連續紀錄器之高低平坦儀:此型平坦儀不具自動紀錄

    測線長度(里程)之功能,於進行量測時,需搭配測距輪量

    測現場實際之測線長度(里程),並宜於現場先予分段標

    記,以供執行測試時之讀值依據,故應將測距輪予以校準

    驗證。

    3.2.3.1.1.測距輪應以經過校正之卷尺或直尺量測比

    對,查核測距輪轉動一圈或數圈的實際距離,

    供實際作業時運用。

    3.2.3.2.具有連續紀錄器(電子式)之高低平坦儀:此型平坦儀於

    試驗前應先行量測偵測輪之直徑並輸入紀錄器中,以計算

    其圓周周長,使其自動紀錄測線長度(里程)。

    3.2.3.2.1.擇一長200m的直線段道路以作為查核用路

    面,並於該路面以查核合格之測距輪於路面一

    每15m作一標記。

    3.2.3.2.2.平坦儀偵測輪置於查核路面的起點並紀錄

    紙上之里程,推進自動紀錄平坦儀,每達15m

    標記處時即停止並紀錄里程,以此類推直至

    200m之查核路段。

    3.2.3.2.3.查核電子紀錄上里程與每15m之里程是否一

    致,若單一里程或累計里程誤差大於±0.5%,

    則該平坦儀頇予以調校送修或停用自動紀錄

    器,視同6.6節步驟進行試驗。

    3.2.4.校準平台平面度之查核:

    3.2.4.1.核準平台係提供三公尺直規查核直規中點上緣至前後击

    腳連線距離之用,故亦應加以查核其平面度,以防止其變

    23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6 頁 共 10 頁

    形,而影響實際高低差值量測之準確度(平面度應

    ≦0.03mm)。

    3.2.5.經實地測量後再次查核高低平坦儀是否保持於水平基準線及電子

    紀錄器振幅是否正確,以確認可靠性及重複性。

    3.2.6.前述各項校準驗證於高低平坦儀購入時應予以查核,之後每年至

    少查核一次,對於停用自動連續紀錄器之平坦儀,6.2.3.2節之校

    準驗證要求可排除適用。

    4. 測試作業程序

    4.1. 測線之選擇:

    7.1.1.進行平坦度試驗時的道路舖面,若委託者對於測線位置有所指定

    (如註1)時,依其指定辦理。

    註1:下列之測線位置原則可提供委託者參考。

    (1)試驗舊路面時,可就車輪痕跡測定平坦度。

    (2)若車道左右兩側平坦性相差顯著時,可分別測定左右兩側平

    坦性,而分別取其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

    (3)新完工路段平坦性均勻時,可以用隨機方法選擇一車道測定

    之。

    7.1.2.若委託者對於測線位置未予指定,應就試驗車道之車道線以內

    80~100cm 左右,與車道線平行,由測定路段之起點到終點連續

    測定。

    7.1.3.測線位置應儘量避開佈設於道路舖面上的人孔蓋及消防栓等,以

    反應平坦度的真實狀態,若無法避開,則試驗過程於接觸該等人

    孔蓋或消防栓時,頇在紀錄表中標記(示)其起點與終點。

    7.2.歸零校正:

    7.2.1.高低平坦儀於進行測試前先確認其前、後兩輪與偵感輪位於同一

    平面時,偵測輪連接之指示器指針所指的刻劃位置,此表示平坦

    儀之零點位置,於實際測試時,作為平坦度量測的基準。

    7.2.2.將高低平坦儀兩端滾輪放於高度約略相當之水平平台,取一細鋼

    索貼於前、後兩輪之輪面上並拉緊,而後調整放置偵測輪之水平

    平台使之台面恰好接觸細鋼索,放下偵測輪,此時三輪即位處同

    一平面,紀錄指示器指針所指的刻劃位置,即為當次測試的歸零

    點。

    24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7 頁 共 10 頁

    7.2.3.為便於裝載運送,高低平坦儀構造多為可拆缷式,因此每次組裝

    完成進行測試前,皆頇歸零校正。

    7.3.高低平坦度儀測試:

    7.3.1.將高底平坦儀移至欲測定路段的起點,置於前述 7.1 節測線位置

    範圍內,使偵測輪落於欲測定路段的起點上,以穏健、正常步行

    速度推進平坦儀,並保持平坦儀於規定的測線範圍內。

    7.3.2.每前進 1.5m即讀取高低差一次,紀錄至 1mm,直到偵測輪抵達

    測定路段終點。指示器指針高於歸零點時,表示道路鋪面為击起

    狀態,紀錄為正值;反之鋪面為凹陷狀態,則紀錄為負值。

    7.3.3.使用自動紀錄式平坦儀時,則可連續進行測試,測定完畢後將電

    子紀錄帶回試驗室,並由電子紀錄帶讀取每隔 1.5m 之高低差,

    則輸出量測資料即可、震遠路面平坦性(全距標準差法)測試報告

    電腦分析附件記錄格式。

    7.3.4.使用三公尺直規測定路面平坦性時,將直規沿測線前進,每次前

    進 1.5m並讀取高底差一次,紀錄至 0.01mm、路面平坦性(單點高

    低差法)試驗記錄表 SIP030.02。

    7.4.單點高底差測試:

    目前並無標準文件可供遵循因此参考下列文件。

    参考文件: 1.張孟孔論文(鋪面平坦度檢測實務)

    2.公路局:管路鋪面及孔蓋平整度檢驗方法及合格標準之

    研議報告

    7.4.1.量測單點高低差位置由委託者指定或依合約規定辦理,以選取基

    點。以三米直規左、中、右基線(击腳)對準基點,各量測三米直

    規中心點高低差,求得三點數據(3點檢測法)。

    7.4.2.量測前應先進行 6.1節之直規校準,以求得直規中點上緣至前後

    击腳連線之距離,紀錄至 0.01mm。

    7.4.3.以游標卡尺於直規中點標記處量測中點上緣至路面之距離,該距

    離與直規中點上緣至前後击腳連線之距離之差即為單點高低差

    值,紀錄至 0.01mm。

    7.4.4.一般用於量測人孔蓋、道路修改、挖掘路面、管溝回填、新舊路

    面接縫處無法使用全距標準差法者。

    7.4.5.方法概述:由委託者指定或依合約規定辦理,否則依下列方式施

    行:

    7.4.5.1.人孔蓋:以人孔蓋中心點為基點,平行於道路方向量測

    之。如周圍新鋪路面有明顯凹击處應加做三點量測。

    第 1點:將三公尺直規之左击腳置於人手孔鐵蓋中點,檢

    25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8 頁 共 10 頁

    測三公尺直規中點高低差量測值。

    第2點:將三公尺直規之中點置於人手孔鐵蓋中點處,檢

    測檢測該中點高低差量測值。

    第3點:將三公尺直規之右击腳置於人手孔鐵蓋中點,檢

    測三公尺直規中點高低差量測值。

    7.4.5.2.道路修補:選取道路修補路面明顯凹击處為基點(如無則

    修補面中心位置),平行於道路方向量測之。

    7.4.5.3.挖掘路面(或管溝回填):

    7.4.5.3.1.縱向挖掘路面之量測:以接縫處為第一點,每增加

    10米為一單位量測一處,選取明顯凹击處為基

    點(如無則取 5米位置為基點),量測之。

    �以每10公尺為一檢測長度單位。

    �距離車道線80至100公分之輪跡處。

    �挖掘路面中間位置,以及該挖掘路面之施工面與原路面

    交界之單點高低差值。

    �以3點檢測法檢測。

    �長度未滿 10公尺則併入下一段檢測單位內量測。

    26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9 頁 共 10 頁

    7.4.5.3.2.橫向挖掘路面之量測:

    �以每一橫向挖掘路面為檢測單位

    �距離車道線80至100公分之輪跡處

    �該挖掘路面中間位置,以及該橫向挖掘路面之施工面與

    原路面交界之單點高低差值

    �以 3點檢測法檢測

    7.4.5.4.新舊路面接縫處: 以接縫處為基點,量測之。

    7.4.5.5.無法使用全距標準差法者:

    7.4.5.5.1.未達 108米者: 取距標線 80-100公分(輪跡)處,

    每 10米為一單位,選取明顯凹击處為基點(如無

    則中心 5米處),量測之。

    7.4.5.5.2.未符規範經改善依規定頇以單點高低差法試驗者:

    27

  • 震遠檢驗科技有限公司

    高雄材料實驗室

    第 10 頁 共 10 頁

    以接縫處為第一點,每 1.5米量測 1點高低差至

    另一邊接縫處,量測之。

    8.紀錄與出具測試報告

    8.1.全距標準差法:

    將各點高低差測定值(X)依觀測順序,每 6至 10點取為一組,選擇

    幾點為一組應視路線長短而定,以產生組數(K)在 12 以上為原則,

    分組後若有零數將捨去不用。量測長度一般以 200米為一單位但至

    少 108米(每組 6點至少 12組為原則);路面平坦性(全距標準差法)

    試驗記錄表 SIP30.01 或以路面平坦性(全距標準差法)測試報告電

    腦分析附件記錄格式留存現場試驗記錄。

    8.1.1.計算各組之全距(R),即為該組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距,取其

    絕對值。

    8.1.2.求各組全距和(ΣR),除以組數(K),即得平均全距(R)。

    R=(R1+R2+〃〃〃+RK)/K=ΣR/K

    8.1.3.以平均全距除以由下表依各組所含點數查得相應之係數值(C)得

    平坦度之標準差值(σ)。

    σ=R/C

    統計係數表

    各組點數 係數值 C

    6 2.53

    7 2.70

    8 2.85

    9 2.97

    10 3.08

    8.1.單點高底差法:依不同施工規範之要求,量測單點之高低差,以評估

    是否合乎施工規範。每處至少三點數據(左、中、右) ,任一點

    不符規範則不合格。

    8.2.採用全距標準差法或單點高低差法,於實際量測時,視委託者之指定

    或需求,選擇適合之方法進行量測。

    28

  • 附錄

    29

  • 備忘錄

    30

  • 105年度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土木與建築群科中心

    【瀝青材料試驗教學與教材之建構研習】 發言單

    單位名稱

    職稱

    姓名

    發言內容

    說明:本發言單填妥後,請交承辦單位工作人員,以利紀錄。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