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iii iii iii 李焯芬 導讀 多年前,在楊鐵樑先生擔任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 期間,我有一回在校內一個活動中踫上了他。他打趣地跟 我說:「我們基督徒只需要讀一本經:《聖經》。可佛教經 典浩繁,文字艱深難懂,教人如何去讀呢?」 楊先生的話不無道理。儘管許多人對佛家智慧感興 趣,可是佛典實在不易讀。漢文佛典基本上都是古人用文 言文編寫成的。不同的佛教宗派採用不同的經典,說法亦 不盡相同。對一般人來說,要從眾多難懂的佛典中梳理出 一個絡脈,從而對佛教有個全面的了解,也著實不容易。 與此同時,許多民間信仰也用上了一些佛教的元素和包 裝,讓人逐漸對佛教產生了不少的誤解,甚至把佛教和迷 信等同起來。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事,因為佛教有許多能幫 助現代人生活得更有智慧、更快樂自在的地方,值得我們 借鑑。 趙樸初先生的這本《佛教常識答問》,曾發行數十萬 冊,對增進大眾對佛教的了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 是我所知的最好的佛教入門書籍,文字淺白,言簡意賅;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iiiiiiiii

李焯芬 導讀

多年前,在楊鐵樑先生擔任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

期間,我有一回在校內一個活動中踫上了他。他打趣地跟

我說:「我們基督徒只需要讀一本經:《聖經》。可佛教經

典浩繁,文字艱深難懂,教人如何去讀呢?」

楊先生的話不無道理。儘管許多人對佛家智慧感興

趣,可是佛典實在不易讀。漢文佛典基本上都是古人用文

言文編寫成的。不同的佛教宗派採用不同的經典,說法亦

不盡相同。對一般人來說,要從眾多難懂的佛典中梳理出

一個絡脈,從而對佛教有個全面的了解,也著實不容易。

與此同時,許多民間信仰也用上了一些佛教的元素和包

裝,讓人逐漸對佛教產生了不少的誤解,甚至把佛教和迷

信等同起來。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事,因為佛教有許多能幫

助現代人生活得更有智慧、更快樂自在的地方,值得我們

借鑑。

趙樸初先生的這本《佛教常識答問》,曾發行數十萬

冊,對增進大眾對佛教的了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

是我所知的最好的佛教入門書籍,文字淺白,言簡意賅;

Page 2: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iviv vv

採用了答問的方式,最能解答大家心中對佛教的一些疑

慮。語云:小疑小悟,大疑大悟。能讓人閱後釋疑,增長

智慧,從而生活得輕安自在,這正是本書的價值所在。

本書的第一章「佛陀和佛教的創立」,扼要地介紹了

佛教的起源和印度當時的社會背景,略去了一些古籍中的

神話傳說,反而顯得更平常如實、更能讓現代人理解。

第二章「佛法的基本內容和佛教經籍」,深入淺出地

解釋了「緣起」、「四諦」、「六度」等最重要的佛教理

念,並說明了佛經經籍的形成、發展及流傳過程。

第三章「僧伽和佛的弟子」,說明了佛教的僧伽(出

家眾)制度和守則(戒律)。

如上所述,本書的第一、二及三章,其實是用淺白的

文字闡釋了佛教的「佛、法、僧」三寶。

第四章「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以答問

的方式介紹了印度的佛教史,包括原始佛教、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般若期、唯識期及密教期)的歷史及社會背景,

讓人們更明白不同的佛典產生的歷史背景及義理取向。

第五章「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勾勒了

漢傳佛教過去兩千年的歷史,從兩漢初傳,到魏晉南北朝

的譯經期,到隋唐八宗的高峰期。本章還扼要地介紹了中

國境內的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以及佛教對中國文化藝術

的重要影響。本章最後一節闡釋了趙樸初先生及中國佛教

協會的「人間佛教」理念,鼓勵人們以「慈悲與智慧」的

精神,行菩薩道、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服務社會。這和

台灣近年多位高僧大德(例如星雲大師) 所積極提倡的人

間佛教精神,十分契合。

本書作者趙樸初先生( 1907—2000),曾長期擔任中國

佛教協會的會長,對佛教有十分深入和透切的認識。難得

的是他能夠身體力行,把佛教的精神溶入於自己的日常生

活中,真正達到了「行佛」的境界。他的遺謁:「生固欣

然,死亦無憾。花開花落,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

安息。明月清風,不勞尋覓。」充份反映了他的修持和心

境,十分可貴。

趙樸初先生的這本書取名為《佛教常識答問》,反映

了他一貫謙厚的品格。我相信讀者在細讀這本書之餘,也

能像他那樣「轉識成智」,把書本上的常識轉化為自己的

生活智慧,從而讓自己生活得更快樂自在。生活在今天的

Page 3: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vivi viiviivii

香港,不少人需要面對愈來愈沉重的工作或生活壓力。工

作時間是愈來愈長了;年青人的出路也比前難多了;社會

上的怨氣不少。我衷心希望這本歷久而常新的好書能幫助

我們的社會和大眾「境隨心轉」,有個更美好的明天。

李焯芬

庚寅年元宵,於香港大學

李焯芬,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至2008年間曾擔任香港大學副校長。業餘擔任香港福慧慈善基金會會長,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主席,香港東蓮覺苑董事會主席,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共建維港委員會主席,獸醫管理局主席,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主席等職務。著作有《應當如是》、《心無罜礙》、《活在當下》、《禪是一朵花》、《水的反思》、《佛智今用》、《輕安自在》、《安忍精進》等。

目 錄

iii 李焯芬 導讀

ix 序 言

1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

32 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內容和佛教經籍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 一) 佛教的傳入和經典的翻譯

( 二) 佛教各宗派的興起

( 三) 少數民族地區的佛教

( 四) 佛教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

( 五) 發揚人間佛教的優越性

Page 4: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i�i�i�

序 言

這本書是我近四十年前開始寫的,因為事務冗忙,時

作時輟。原來計劃,除現在書中的五章外,還有三章是有

關中國與外國佛教關係史的,因佛教協會已有這方面資料

的編輯和著作,所以不重複了。

我寫成第一章後,曾以《楞嚴經》「如人飲水冷暖自

知」那句話中提出「飲水」二字作為筆名,陸續在《現

代佛學》雜誌上發表。有一位朋友問我:「你為什麼用

這樣一個小題目?」我說:「我喜歡『小題大做』,而不

願『大題小做』,更害怕有題空做。」這本書名很合我的

心意。

幾年前,一位青年僧人用日文翻譯這本書,我應他的

要求寫「序」時,曾記下與本書有關的一件事:一九五七

年我陪一位柬埔寨僧人見毛澤東主席,客人未到之前,

我先到了。毛主席便和我漫談。他問:「佛教有這麼一個

公式——趙樸初,即非趙樸初,是名趙樸初,有沒有這

個公式呀!」我說:「有。」毛主席再問:「為什麼?先

肯定,後否定?」我說:「不是先肯定,後否定,而是同

Page 5: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 �i�i

時肯定,同時否定。」談到這裡,客人到了,沒有能談下

去。

後來,我在寫這本書的第二章時,想起那一次未談完

的問答,我想,書中談到緣起性空的思想,可能補充了當

時我在毛主席面前所想講的話。我看過曾是毛主席的勤務

員李銀橋寫的書:有一天,毛主席在延安出門散步,對李

銀橋說:「我們去看看佛教寺廟,好不好?」「那有什麼

看頭?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說:「片面片面,那是文

化,你懂嗎?」我因而想起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周建人先

生寫信給我說:「文革」初期范文瀾先生向他說,自己正

在補課,讀佛書。范老說,佛教在中國將近兩千年,對中

國文化有那麼深厚的影響,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國文

化史。一九八七年我到四川一個佛教勝地看到被人貼迷信

標語的事實,回來寫了一份報告,錢學森博士看見了,寫

信給我說:「宗教是文化。」

這三個人,一是偉大的革命家,一是著名的歷史學

家,一是當代的大科學家,所見相同,都承認佛教是文

化,而今天還有不少人的認識水平和當年李銀橋的一樣。

我最初寫這本書的動機只是為了和外國朋友談話時,

翻譯人員因缺乏佛教知識而感到困難,想為他們提供一些

方便。但這許多年來,得到國內不少人的關懷鼓勵,也引

起一些外國朋友的注意。事實說明,這本小書對於增進人

們對佛教的了解,增進國際朋友對中國佛教的了解,不無

少許貢獻。

我虔誠期待國際朋友對於此書內容給予指教。

趙樸初

1998年6月

Page 6: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

釋迦太子夜半逾城圖(敦煌莫高窟第278窟壁畫)

Page 7: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 �

問:什麼是佛教?

答: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

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

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

(Buddha Dharma)。

問:「法」是什麼意思?

答:「法」字的梵語是「達磨」( Dharma) 。佛教對這個字的

解釋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這就是說,每一事

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軌則,

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著它的濕

性,它有水的一定軌則,使人一見便生起水的了解;反

過來說,如果一件東西沒有濕性,它的軌則不同於水的

軌則,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

叫做「法」。佛經中常見到的「一切法」、「諸法」字

樣,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萬有」的意思。照佛教

的解釋,佛根據自己對一切法如實的了解而宣示出來的

言教,它本身也同樣具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的作

用,所以也叫做法。

問:佛是神嗎?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紀時代的人,有名有

姓,他的名字是悉達多 ( Siddhārtha) ,他的姓是喬達摩

( Gautama) 。因為他屬於釋迦( Sākya) 族,人們又稱他為

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問:為什麼稱他為佛呢?佛的意義是什麼?

答:「佛」字是「佛陀」的簡稱,是Buddha的音譯 ( 如果用

今天的漢語音譯,應當是「布達」) 。佛陀的意義是「覺

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

給它加了三種涵義:( 1) 正覺 ( 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

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 ;( 2) 等覺或遍覺 ( 不僅自覺,

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 ;

( 3) 圓覺或無上覺 ( 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

的、最圓滿的境地)。

問:除釋迦牟尼外,有沒有另外的佛?

答:佛教認為過去有人成佛,未來也會有人成佛,一切人都

有得到覺悟的可能性,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問:如來佛是不是釋迦牟尼,還是另一人?

答:「如來」這個名詞是從梵語tathāgata譯出來的。「如」字

就是「真如」( tathātā) ,即一切法( 事物) 的真實狀況,

Page 8: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它又包含「如實」( Yathābhūtam) 的意義。佛經對「如

來」的解釋是「乘真如之道而來」,又說「如實而來」。

「如來」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是「佛陀」的異名。如釋

迦牟尼佛,可以稱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可以稱阿

彌陀如來。

問: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不是一個人嗎?

答:不是。阿彌陀佛是另外一個世界上的佛。阿彌陀佛是梵

語Amitābha的音譯,意義是「無量的光明」。

問:「南無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讀起來是「那摩佛」?

答:「南無」是梵語Namo的音譯,唸成「那摩」,是保持原

來古代的讀音。現代廣東、福建一部分地區仍保持這個

古音。它的意義是「敬禮」。今天印度人相見,互道「那

摩悉對」,就是說:「敬禮了」。

問:釋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簡略介紹一下嗎?

答:可以。釋迦牟尼的時代,約當公元前六世紀中葉,正

是我國春秋時代,與孔子同時。他是當時迦毗羅衛國

( Kapilavastu,今尼泊爾境內) 國王的長子,父親名淨飯

( Suddhodana) ,母親名摩耶( Māyā) 。摩耶夫人生產前,

根據當時風俗,回到母家去,路過藍毗尼園( Lumbinī) , 阿彌陀佛像(陝西彬縣大佛寺石窟大佛洞雕塑)

Page 9: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在樹下休息的時候,生下了悉達多王子。

問:藍毗尼園現在還有遺址留存下來嗎?

答:公元七世紀時,我國玄奘法師曾到過藍毗尼。根據他的

記載,他曾經看到在他之前八百多年阿育王( Asoka) 在那

裡建立的石柱,標誌著佛陀誕生之處,但當時石柱已被

雷擊破,柱頭倒在地下,已經是衰落的情景了。後來由

於沒有人能夠識得柱上的文字,因此佛陀誕生的地址久

已湮沒無聞。直到1897年才被人發現了阿育王的石柱,

考古家認出上面的文字,這才發掘出藍毗尼園的遺址,

並且在附近發掘出古代的市鎮,其中有些可以相信是屬

於當時的迦毗羅衛城的。今天尼泊爾政府已經把這個地

方作為聖地加以建設和保護。

問:釋迦牟尼幼年教養情況是怎樣?

答:摩耶夫人產後不久就死了。幼年時代的釋迦牟尼是由他

的姨母波闍波提夫人( Prajāpati) 養育的。他自小從婆羅門

學者們學習文學、哲學、算學等等,知識很廣博;又從

武士們學習武術,是一個騎射擊劍的能手。他父親淨飯

王因為他天資聰慧,相貌奇偉,對他期望很大,希望他

繼承王位後,建功立業,成為一個「轉輪王」( 統一天下

的君主)。 釋迦太子樹下誕生圖(西藏拉薩羅布林卡藏唐卡)

Page 10: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 �

問:出家以後的情形怎樣?

答:他父親曾盡力勸他回去無效,只好在親族中選派五個人

隨從他一起,這五個人的名字是:憍陳如( Kaundinya) 、

跋堤( Bhadrika) 、跋波( Vāspa) 、摩訶男( Mahānāma) 、

阿說示( Asvajit) 。悉達多王子和他的侍者們先後尋訪當

時三個有名的學者,從他們學道,但都不能滿足他的要

求。於是他知道當時哲學思想中沒有真正解脫之法,

便離開了他們,走到尼連禪河 ( Nairañ janā,現在叫做

Lilaian) 岸邊的樹林中,和那裡的苦行人( 極端刻苦修行

的人) 在一起。為了尋求解脫,他嘗夠了艱苦辛酸,堅

持不懈,經歷六年之久。但是結果徒勞無功,方才悟到

苦行是無益的。他於是走到尼連禪河裡去沐浴,洗去了

六年的積垢,隨後受了一個牧女供養的牛奶,恢復了氣

力。當時隨從他的五個人見到他的情景,以為他放棄

了信心和努力,便離開了他,前往波羅奈城 ( Benares)

去繼續他們的苦行。王子於是一個人走到一棵畢缽羅

( Pippala) 樹下,鋪上了吉祥草,向著東方盤腿坐著,發

誓說:「我今如不證到無上大覺,寧可讓此身粉碎,終不

起此座。」他便這樣在樹下思索解脫之道,終於在一個

夜裡,戰勝了最後的煩惱魔障,獲得了徹底覺悟而成了

佛陀。

問:那麼,他後來為什麼不繼承王位呢?

答:悉達多王子在幼年的時候,就有沉思的習慣,世間許多

現象,給他看到,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觸和深思:飢渴困

乏、在烈日下耕田的農人,繩索鞭打、口喘汗流拖著犁

頭耕地的牛,蛇蟲鳥獸弱肉強食的情景,衰醜龍鍾的老

人,輾轉呻吟的病人,親朋哭泣送葬中的死人,這些都

促使他思索著一個問題——如何解脫世界的苦痛。他讀

過的吠陀書( Veda,婆羅門教經典) 不能解決他的問題。

他學到的知識和他未來的王位、權力也都不能解決他的

問題。於是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頭,後來終於捨棄了

王位。

問:他父親怎麼會讓他出家呢?

答:淨飯王發覺了他兒子的心思後,曾經想過各種辦法防

止他,特別是企圖從生活的享受上羈縻他。悉達多王

子十六歲時,淨飯王便為他娶了鄰國的王女耶輸陀羅

( Yasodharā) 為妃,生了一個兒子叫羅��羅 (Rāhula) 。

但是這一切都沒有能夠阻止他,終於在一天夜深人靜的

時候,他偷偷地出了國城,進入一個森林中,換去王子

的衣服,剃去鬚髮,成為一個修道者。關於他出家時的

年齡,有兩種不同記載,一說是十九歲,一說是二十九

歲。

Page 11: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11

問:釋迦牟尼成佛處,現有遺跡留存嗎?

答 :釋 迦 牟 尼 成 佛 處 , 自 古 稱 為 菩 提 道 場 或 菩 提 伽 耶

( Buddhagayā) ,那裡的畢缽羅樹,因為佛坐在樹下成道

的緣故,得到了菩提樹之名。從此,所有畢缽羅樹都叫

做菩提樹。「菩提」就是「覺」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

天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 ( Gaya) 的南郊。那棵菩提樹在

二千數百年中曾兩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風拔,但都重生

了新芽,現在的菩提樹是原來那棵樹的曾孫。樹下釋迦

牟尼坐處有石刻的金剛座。樹的東面有一座宏偉莊嚴的

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約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

附近還有許多佛的遺跡和古代石刻與建築。1956年印度

比哈爾邦政府為了這個聖地的建設和管理,設立了一個

國際性的諮詢委員會。中國佛教協會接受了邀請,指派

了兩名代表參加該會。

問:釋迦牟尼成佛後的事跡,可以簡略地談一談嗎?

答:釋迦牟尼成佛的年齡,也有不同的記載,有的說三十

歲,有的說三十五歲。此後五十年( 或四十五年) 中,直

到他八十歲逝世前,他沒有間斷過他的說法工作。他到

處遊行,向大眾宣示他自己證悟的真理。他最初到波羅

奈城去找離開了他的五個侍者,為他們說法。佛教把佛

陀第一次說法,叫做「初轉法輪」。

釋迦太子樹下思維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彩塑)

Page 12: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1�

問:「轉法輪」是什麼意思?

答:「輪」( Cakra) ,是印度古代戰爭中用的一種武器,它

的形狀像個輪子。印度古代有一種傳說,征服四方的大

王叫做轉輪王,他出生的時候,空中自然出現此輪,預

示他的前途無敵。這裡以輪來比喻佛所說的法。佛的法

輪出現於世,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破碎無

餘,所以把說法叫做轉法輪。佛初轉法輪處是鹿野苑

( Sārnāth) ,在今天波羅奈城。經過近代的發掘,鹿野苑

發現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物。有阿育王的石柱,有公元四

世紀石刻的佛初轉法輪像等等,並且發掘到古代塔寺的

遺址。鹿野苑現有佛寺、博物館和圖書館,都是近幾十

年來陸續興建起來的。佛初轉法輪處的鹿野苑,和佛誕

生處的藍毗尼園、佛成道處的菩提伽耶、佛逝世處的拘

尸那伽( Kusinagsra) ,是佛教四大聖跡。值得指出的是,

近代學者們對這些聖跡以及其他一些古跡的發掘和修

復,主要都是根據我國古代高僧法顯、玄奘等的記載。

問:佛初次說法的地方為什麼要比其他說法的地方看得重

要呢?

答: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大事。從那時

起,開始建立了佛教;從那時起,開始具足了三寶。

祇園布施雕刻(巴爾胡特塔出土,印度加爾各答博物館藏品)

Page 13: 李焯芬 導讀 - 首頁 - CP1897.com · 72 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 102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復興 134 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演變

1� 15

問:「三寶」是什麼?

答:佛陀是佛寶,佛所說的法是法寶,佛的出家弟子的團體

僧伽( sangha) 是僧寶。稱之為寶,是因為它能夠令大眾

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是極可尊貴的意思。佛初轉法

輪,憍陳如等五人都皈依佛,出家為弟子,於是形成了

僧伽。所以說,從那時起開始具足了三寶。

問:什麼叫做皈依?

答: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的人是

佛教徒。「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

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問:佛在世的時候,皈依的人多嗎?

答:是的,佛初轉法輪後從鹿野苑到摩揭陀國 ( Magadha)

去的一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皈依的人就很多。其中

有拜火教的婆羅門姓迦葉的三兄弟,都改變了原來的

信仰,率領他們的弟子一千多人皈依了佛教。佛到了

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 Rājagrha) 後,皈依的人更多。其

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 ( Sāriputra) 、摩訶目犍

連( Mahāmaudgalyāyana) 、摩訶迦葉( Mahākāsyapa) 等

人。後來佛回到故鄉去,他的異母弟難陀( Nanda) 、堂

兄弟阿難陀 ( ��nauda) 、他的兒子羅��羅和妻弟提婆達

多( Devadatta) 等都隨他出了家。還有宮廷中一個剃髮工

奴優波離( Upāli) 也出家加入了僧團,後來成為有名的佛

教戒律學大師。佛的姨母波闍波提也皈依了佛,是第一

個出家女弟子。至於不出家而皈依三寶的弟子則為數更

多。佛的出家弟子,男的叫比丘( bhiksu) ,女的叫做比丘

尼( bhiksunī) ;在家弟子,男的叫做鄔波索迦( upāsaka) ,

女的叫做鄔波斯迦(up āsikā),合稱為四眾弟子。

問:釋迦牟尼一生遊行教化的區域,是哪些地方?

答:根據記載和發掘的資料,佛自己足跡所到的地方,主

要是中印度。他的弟子們分到四方遊化,可能更遠一

些。但是斯里蘭卡和緬甸都有佛曾經到過並留下足印的

傳說。佛居住的地方以摩揭陀國的王舍城和拘薩羅國

( Kosala) 的舍衛城( Srāvasti) 的時間為最多。在王舍城外

有一個竹林,是頻毗娑羅王 ( Bimbisāra) 獻給佛和僧眾

居住的,後人稱為竹林精舍。在舍衛城有一個林園是當

地一個富商須達多( Sudatta) 和拘薩羅國王子祇陀 ( Jeta)

共同獻給佛的,後人稱為祇園精舍。佛常往來這兩處,

所以竹林、祇園並為說法的重地。王舍城南面的靈鷲山

( Grdhrakūta) 也是佛常和弟子們說法的地方。佛逝世前

由王舍城北行到吠舍離( Vaisāli) 城,又由吠舍離向西北

行,最後到了拘尸那伽( 今印度格西亞城〔Kasia〕) 。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