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1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y 2014 43 卷第 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 No.3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论语》“四科十哲”及其存疑考辨 肖世民 (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 要: 四科诸哲,伯牛无考,仲弓存歧;宰予名不副实,子游稍逊其称;其余诸贤,皆名至实归。四教以四科彰 显其价值追求,四科因四教而成十哲之名。颜回德望名重,而为颜氏之儒;然子夏西河教授,儒学始兴。 关键词: 《论语》;四科;十哲;四教;儒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 B2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283 2014 03-0049-06 收稿日期: 2013-10-28 作者简介: 肖世民,男,陕西户县人,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论语 · 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 游、子夏。”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 论 语 集 注》卷 《先进第十一》列 “德行、言语、政事、文 学”为 “四 科”,誉颜渊等 10 人为 “十哲”,后世遂有 “四 科 十 哲”之称。然“十 哲”是 否 其 称、是 否 为 孔 子 所 言、 “十哲”与“四教”、“十哲”与先秦儒学传承等问题, 长期以来诸多观点见仁见智。本文拟就“十哲”生 平事略、存疑所在、儒学传承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考 证和讨论,以管孔之见就教于方家。 一、“四科十哲”事略管见 (一)德行四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惟 颜、闵当称 颜渊(前 521 —前 481 ),即颜回,字子渊,鲁人, 少孔子 30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与其父颜路同为孔子 学生。在《论语》中,颜回名字出现次数 32 次,孔子 对颜回评价极高,“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乐,贤 哉,回 也!” ]《雍也》 颜回好学,不迁怒,不二过,善待同门,孔 子称赞颜回“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同为“十哲”之一的子贡对颜回仰望之极:“赐也何 敢望回?回 也 闻 一 知 十,赐 也 闻 一 知 二 ”。 ]《公冶长》 颜回 30岁 早 亡,孔 子 有 “天 丧 予”之 叹!《韩 非 子·显学》列“颜氏之儒”为孔子以后儒学八家之 一。颜回安贫乐道,达到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 枕之,乐亦在其中” ]《述而》 的境界;德望行品,孔门因 有颜回而“门人益亲”;博学且智,“闻一知十”。故 颜回之德行才智,孔门弟子无人比肩,身居“十哲” 名至实归。 闵子骞(前 536 —前 487 ),即闵损,字子骞,鲁 人,小孔子 15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在 《论语》中其名 字出现 次。《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载闵子 骞一生“不仕大夫,不食?君之禄”。鲁国季氏曾邀 其任费地宰,闵子骞坚拒,并对来使说:“善为我辞 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述而》 闵子骞 至孝,孔子 评 价 其 “孝 哉 闵 子 骞!人 不 间 于 其 父 母 昆弟之言” ]《先进》 。孔子言:“道 不 同,不 相 为 谋,” ]《卫灵公》 闵子坚拒费宰,“不食污君之禄”,躬身 践行孔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 之” ]《卫灵公》 的教诲,名著 “四科”,孔门弟子无人 能及。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论语》“四科十哲”及其存疑考辨 · 强调“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 而孟子对仲弓则不以为然,《孟子·公孙丑上》“冉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5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论语》“四科十哲”及其存疑考辨 · 强调“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 而孟子对仲弓则不以为然,《孟子·公孙丑上》“冉

2014年5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y,2014第43卷 第3期 Journal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 No.3

■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论语》“四科十哲”及其存疑考辨

肖 世 民

(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四科诸哲,伯牛无考,仲弓存歧;宰予名不副实,子游稍逊其称;其余诸贤,皆名至实归。四教以四科彰

显其价值追求,四科因四教而成十哲之名。颜回德望名重,而为颜氏之儒;然子夏西河教授,儒学始兴。

关键词:《论语》;四科;十哲;四教;儒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B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4)03-0049-06

收稿日期:2013-10-28

作者简介:肖世民,男,陕西户县人,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

游、子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 6《先进第十一》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为“四

科”,誉颜渊等10人为“十哲”,后世遂有“四科十哲”之称。然“十哲”是否其称、是否为孔子所言、

“十哲”与“四教”、“十哲”与先秦儒学传承等问题,

长期以来诸多观点见仁见智。本文拟就“十哲”生

平事略、存疑所在、儒学传承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考

证和讨论,以管孔之见就教于方家。

一、“四科十哲”事略管见

(一)德行四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惟

颜、闵当称

颜渊(前521—前481),即颜回,字子渊,鲁人,少孔子30岁[1]《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与其父颜路同为孔子

学生。在《论语》中,颜回名字出现次数32次,孔子对颜回评价极高,“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2]《雍也》颜回好学,不迁怒,不二过,善待同门,孔

子称赞颜回“自吾有回,门人益亲”。[1]《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同为“十哲”之一的子贡对颜回仰望之极:“赐也何

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2]《公冶长》

颜回 30岁早亡,孔子有“天丧予”之叹!《韩非子·显学》列“颜氏之儒”为孔子以后儒学八家之

一。颜回安贫乐道,达到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

枕之,乐亦在其中”[2]《述而》的境界;德望行品,孔门因

有颜回而“门人益亲”;博学且智,“闻一知十”。故

颜回之德行才智,孔门弟子无人比肩,身居“十哲”

名至实归。

闵子骞(前 536—前 487),即闵损,字子骞,鲁人,小孔子15岁[1]《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在《论语》中其名

字出现5次。《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载闵子骞一生“不仕大夫,不食?君之禄”。鲁国季氏曾邀

其任费地宰,闵子骞坚拒,并对来使说:“善为我辞

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3]《述而》闵子骞

至孝,孔子评价其“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

昆弟之言”[2]《先进》。孔子言:“道不同,不相为

谋,”[2]《卫灵公》闵子坚拒费宰,“不食污君之禄”,躬身

践行孔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

之”[2]《卫灵公》的教诲,名著“四科”,孔门弟子无人

能及。

94

Page 2: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论语》“四科十哲”及其存疑考辨 · 强调“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 而孟子对仲弓则不以为然,《孟子·公孙丑上》“冉

冉伯牛(前544— ?),即冉耕,字伯牛,小孔子7岁,鲁人,以德行闻名,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任中都

宰。《论语·雍也》记载其患恶疾而亡,孔子痛甚。

伯牛事略,先秦文献,仅此一例。

仲弓(前522— ?),即冉雍,字仲弓,与冉伯牛同宗,小孔子29岁,鲁人。其名子在《论语》中出现11次。曾为季氏宰,孔子称其“雍也,可使南面”[2]《雍也》。史载,“孔子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

之言,谓之论语”[3]《导言》25。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孔

子因季氏“八佾舞于庭”而大为不满:“是可忍也,孰

不可忍也”[2]《八佾》。同为季氏宰,闵子骞坚辞不受,

而仲弓却为宰问政,二人不同,可见一斑。故孔子评

价仲弓“不知其仁”[2]《公冶长》,并告诫仲弓“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颜渊》。对于仲

弓,后世褒贬不一,荀子称仲弓为“大儒”,与孔子并

列,《荀子·效儒》“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

也”;《荀子·非十二子》中更称仲弓为“圣人”,同样

与孔子并列,“圣人之不得势也,仲尼、子弓是也”,

强调“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

而孟子对仲弓则不以为然,《孟子·公孙丑上》“冉

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其体近于孔子,惟独对仲

弓只字不提。相对于颜、闵二哲,孔子称仲弓“不知

其仁”,然仲弓身居德行一科,不知其据何在?又,

孟、荀为先秦儒学重镇,评价仲弓观点不一,可见当

时仲弓入哲,已存非议。

(二)言语二哲:宰我“智不充其辩”;子贡出

使,则“五国有变”

宰我(前 522—前 458),即宰予,字子我,小孔子29岁,鲁人。其名字在《论语》中出现5次,曾任齐国临淄大夫,“利口辩辞”[1]《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以口才

著名。《论语》一书中,孔子对宰我评价甚低:一是

“宰予昼寝”,孔子称其“朽木不可雕也”[2]《公冶长》,并

说要引以为戒,取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二是宰

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孔子指责其“予之不

仁也”[2]《阳货》;三是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

七》言其为临淄大夫时“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

子耻之”。韩非子认为宰我身列言语之科,名过其

实,“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

智不充其辩”,并认为孔子“以言取人乎,失之宰

予”。[3]《显学》孔子“誉人”,必“其有所试”[2]《卫灵公》,然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其德“不仁”,其材“朽

木”,其言“不智”,尽管孔子相耻,宰予仍身列“十

哲”,不知“四科”诸哲心做何想?

子贡(前 520—前 446),复姓端木,名赐,字子

贡,小孔子31岁,卫人。《论语》中,其名字共出现44次,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称其“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

《论语》中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主要有三:一是赞美子

贡对学问与道德的追求精益求精,并能举一反三: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2]《学而》;

二是以宗庙祭祀尊贵礼器“瑚琏”比拟,言其为器用

之人[2]《公冶长》;三是认为子贡通情达理,可从政理事:

“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2]《雍也》史载齐国田常欲

移兵伐鲁,子贡出使四国,充分发挥其言辩才能,游

说其主,最终实现“存鲁”的目的,司马迁评价其“子

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

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1]《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子

贡以器用之才出使齐、吴、晋、越四国,尽显其才,后

世张仪、苏秦者当望尘莫及。

(三)政事二哲:冉有、季路,伯仲难分

冉有(前 522—前 489),即冉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鲁人,曾为季氏宰。在《论语》中,其名字共出现33次,孔子对冉有的从政才能予以积极肯定:一是冉有可主政一方。《论语·公冶长》:“求

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二是冉有

具备从政的才能。《论语·雍也》:“求也艺,于从政

乎何有?”三是冉有具有臣属之道,《论语·先进》:

“求也,可谓具臣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冉求

对自己主政一方也颇为自信:“方六七十,如五六

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由于冉有与

仲弓同族,均为季氏宰,政治倾向于季氏,在“季氏

将伐颛臾”的问题上与孔子意见相左,引起孔子不

满:“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

内”[2]《季氏》。更有甚者,“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

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大怒:“非吾徒也,小子鸣鼓

而攻之,可也”。[2]《宪问》尽管孔子评价冉有为政之才,

但须“文之以礼乐”[2]《宪问》,方可为“成人”,但冉有

兼备“具臣”之道、“足民”之才、“聚财”之能,身列

“政事”一科,当不为过。

季路(前 542—前 480),即仲由,字子路,小孔子9岁,卞人,先后为鲁季氏宰和卫大夫孔悝之邑宰,其名字在《论语》中共出现50次。史料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

孔 子 以 礼 诱 导,子 路 着 儒 服 而 为 弟

子。[1]《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孔子认为子路“千乘之国,可使其

治其 赋”[2]《公冶长》,并 具 有 “折 狱”(断 案)之

才[2]《颜渊》。在孔门弟子中,只有子路敢于当面指责

孔子,并对其行为表示不满,如公山弗扰,图谋“费

05

Page 3: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论语》“四科十哲”及其存疑考辨 · 强调“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 而孟子对仲弓则不以为然,《孟子·公孙丑上》“冉

畔”,孔子应召欲往,子路不悦;佛筭“中牟畔”,孔子

欲往,子路阻拦并指责孔子;[2]《阳货》“子见南子,子路

不悦”[2]《颜渊》等。冉有、子贡、子路、“闵子侍侧”,孔

子言子路“不得其死然”[2]《雍也》,后子路果死于卫

乱。[1]《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子路个性鲜明,于孔门弟子中独

树一帜,孔子 评 价 子 路 “好 勇 过 我,无 所 取

材”[2]《公冶长》,然子路“治赋”之能、“折狱”之才,特别

是“不悦”有三,足见其从政能力和政治才干。

(四)文学二哲:子游稍逊其称,而于儒学传承,

子夏其功

子游(前 506—前 443),即言偃,字子游,小孔子45岁,吴人,《论语》中其名字出现12次,任鲁武城宰时同门师兄澹台灭明(字子羽,小孔子39岁)相从,重视教化,孔子大加赞赏。《论语·阳货》记

载,孔子到武城,闻弦歌之声,莞尔一笑说:“割鸡焉

用牛刀?”子游用孔子的话回答说:“君子学道则爱

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嘉许道:“偃之言是

也。前言戏之耳”。子游擅长文学,评价子夏门人:

“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

之何?”评价子张:“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

仁”[2]《子张》。荀子把仲弓称为“大儒”,把子游则称

为“贱儒”。《荀子·非十二子》:“偷儒惮事,无廉耻

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

也”。子游宰政,礼乐以教;指点后辈,道之所存。

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子路》;又

言:“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2]《颜渊》;同时强调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2]《卫灵公》。然子游指责子夏门

人“抑末无本”,评价同门子张“能而未仁”,实为“君

子之过”[2]《子张》。

子夏(前507— ?),即卜商,字子夏,小孔子44岁,卫人。其名子在《论语》中共出现21次。子夏极具文学才能,《后汉书·徐防传》:“诗书礼乐,定

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礼记·孔子闲居》

专篇记载子夏“诗经六问”;《史记·孔子世家》:“至

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论语》中展现其文学才能的记载有三:一是回答同

门樊迟所问如何理解孔子“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

直”这一问题时引经据典:“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

伊尹,不仁者远矣”[2]《颜渊》,可谓中的之论;二是子夏

请教孔子《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

兮”的含义时,孔子回答“绘事后素”,子夏马上领悟

到:“礼后乎?”孔子评价子夏“起予者商也,始可与

言诗已矣”[2]《八佾》;三是针对子游评价自己门人“本

之则无”而反驳:“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

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

也?有始有卒者,其为圣人乎?”[2]《子张》孔子殁后,子

夏曾任鲁莒父宰,后居魏地西河(今陕西合阳东),

为魏文侯师,设帐授徒以终。至明代,其遗迹尚

存[4]1247。卜子“发明章句”、“闲居”问《诗》、悟礼启

圣、西河设帐,其于文学不在言子之下也。

二、“四科十哲”存疑浅释

(一)“德行存弓”,“十哲”何以无曾

“十哲”之中,冉氏一门有三(冉耕、冉雍、冉

有),而曾氏一门,父子(曾皙、曾参)无一。而《论

语》中,孔子对其父子二人则另眼相待,对曾皙(名

点,字子皙,小孔子6岁,曾参之父),其志向“吾与点也”[2]《先进》,且众弟子见孔子时,或侍立,或侍侧,

或侍坐,独曾皙可坐而鼓瑟,优雅之极;对曾参(字

子舆,小孔子46岁,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5年,曾皙之子)更是 “吾道以一贯之”相授[2]《里仁》。比之三冉,曾参在儒学的道统传承中影

响更大,存世《孝经》1篇,《礼记》载《曾子问》1篇,《汉书·艺文志》有《曾子》18篇,今存 10篇,《论语》中曾参称“子”,言论为“曾子曰”,且孔子之孙子

思(孔?)授业门下。但冉氏三贤入哲,而曾氏父子

无一,此存疑之一;另外,史载《论语》辑纂者三:仲

弓及其门人、子夏及其门人、曾参门人[5]46,然仲弓、

子夏身列“十哲”,而曾参于“四科”无缘,此存疑之

二;再者,《论语》首篇《学而》均载曾参、子夏“德

行”名言:曾子“三省吾身”,子夏“贤贤易色”,且曾

言在先,夏语在后,然“文学”子夏,“德行”无曾,此

存疑三。

笔者以为,“十哲”无曾,其据有三:一是从年龄

上看,孔子殁时,仲弓44岁,曾参27岁,曾参小仲弓17岁。《汉书·艺文志》记载:“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可能由于当时曾参年龄

小于仲弓,且在同门中影响不及仲弓,故“孔子既

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①。“十哲”

无曾,此为其据之一。孔子死后,孔门无首,子夏、子

张、子游等人推有若(字子有,鲁人,孔子学生,小孔

子33岁)以师事之,曾参以为不可,而与同门意见相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殁,弟子思

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其立为师,师之如孔子

时也”。《孟子·滕文公上》对此事记说更为具体:

15① 李善注《文选·辨命论》引《傅子》语。

Page 4: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论语》“四科十哲”及其存疑考辨 · 强调“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 而孟子对仲弓则不以为然,《孟子·公孙丑上》“冉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

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表示反对。《论语》

首篇《学而》首章“子曰”,次章“有子曰”,可见当时

有若在孔门弟子中地位之高,推有若为首,曾子反

对,“十哲”无曾,此据为二。从《论语》一书及现有

的研究成果看,《论语》成书有两度集中编纂:一是

孔子死后不久,仲弓、子夏等人为首集中辑纂,二是

后来曾子门人在前贤编纂的基础上重纂。《论语》

中关于曾子的言论多以“子”称之,特别是《论语·

泰伯篇》两章记载“曾子有疾”即为一例。德行、言

语、政事、文学之论当始于《论语》首度辑纂时期,其

材料较为原始,同在一章《先进》孔子评价曾参“参

也鲁”即是一例;曾门弟子二度修纂,《论语》中曾参

地位明显提升,但对前度材料记录不能加以否定,而

只能增加“曾子曰”或与孔子对话的相关材料。另

外,孔子之孙子思师事曾参,而《韩非子·显学》列

“子思之儒”为儒学八家之一,而无曾子之学。“十

哲”无曾,此据为三。实际上,“德行仲弓”与“十哲

无曾”可反映出孔子以后先秦儒学道统的两条基本

脉络,即:仲弓→仲弓弟子→荀子;曾子→子思→孟子。

(二)“四科”文学在后,“四教”文却何以居先?

《论语·先进》中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

科”,文学居后;而《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

忠、信”,“文”却在先,此存疑之一;以“四教”论之,

文先行后,然在《论语·学而》有“弟子入则孝,出则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以行涵盖孝与悌、忠与信、爱与仁的全部内容,

且“行”在“文”先,此存疑之二;《史记·孔子世

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

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里《史记》又列“四教”为

“诗、书、礼、乐”,与《论语》“四教”为“文、行、忠、

信”内容相异,此存疑之三。上述所存之疑,均与

“文”相关。因此,厘清“文”在《论语》诸篇中的涵

义,便成为释疑之关键所在。综合《论语》中对“文”

的使用,“文”在《论语》中其义主要有三:一是指文

献以及文献上的知识。《八佾》称“文献不足故也”,

《雍也》言“君子博学于文”;二是指文辞或文采,《八

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三是指礼

乐教化和礼仪制度。《季氏》:“远人不服,则修文德

以来之”;《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

章”。其中,文献以及文献上的知识是“文”的核心

内涵,而“文学”一词专指文献言。

“文”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并与其政治理想、历史情感、价值认同和个人命运相

关。孔子一生以“斯文”自任,尽管受困于匡,仍以

“斯文”与周文王相对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

文也,匡人其予如何?”[2]《子罕》实际上,孔子于“文”

居功至伟:追迹三代,序《书传》,损益夏殷,周《礼》

出;晚年研《易》,韦编三绝;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古《诗》三千,子去其重,而为

三百五篇;至于《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

不能赞一辞。[1]《孔子世家》就文献言,《论语》主要涉及

《诗》《书》《礼》《易》《乐》,而没有论及《春秋》。而

于《诗》《书》《礼》《易》《乐》之中更多的是关于

《诗》《礼》的内容。关于《诗》,孔子认为“诗,可以

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阳货》,“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诗无邪”[2]《为政》。故“不学诗,无以言”[2]《阳货》,

而孔子言《诗》“皆雅言也”[2]《述而》。关于《礼》,“殷

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

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2]《为政》,故“不

学礼,无以立”。[2]《季氏》而礼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

其目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2]《颜渊》。

以“文”而论,“四教”之“文”,包含“四科”之

“文 学”之 内 涵,故 孔 子 强 调 “君 子 博 学 于

文”[2]《颜渊》;“行”指躬行,尽心曰“忠”,诚实曰

“信”。子贡有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

也,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2]《子张》,故孔子强

调:“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2]《学而》,

以“崇德也”。[2]《雍也》“四教”之“文、行、忠、信”是孔

子教育弟子的内容而言,四者并列,而无主次之分和

先后之别;“四科”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则是

指孔子弟子在“四科”方面的才能擅长和行为表现。

而拘于“文”与“文学”先后之论,并存疑于斯,则悖

先贤之意。就关系而言,“四教”以施,“四科”而成;

“四教”以“四科”彰显其价值追求,“四科”因“四

教”而成其“十哲”之名。

以 “礼”而 论,“君 子 欲 纳 于 言 而 敏 于

行”[2]《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好学也已”[2]《学而》。这里以行为“好学”之行,“行”

与“事”相通,表现在“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

众,而亲仁”诸方面,其过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颜渊》,所谓“约之以礼”,在

此基础上,再去学习新的文献及其知识,所谓“行有

余力,则以学文”。孔子之所以强调“行”的作用是

25

Page 5: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论语》“四科十哲”及其存疑考辨 · 强调“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 而孟子对仲弓则不以为然,《孟子·公孙丑上》“冉

因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

对;虽多,亦奚以为?”[2]《子路》因此,“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以“博学于文”为基础,是“博学于文”的继续

和深化,而不能孤立地看待“文”、“行”、“学文”三

者之间的关系。

再者,《史记》中关于“四教”之论仅是从孔子文

献整理与传授的角度而言,而《论语》“四教”之论则

是从孔子教育弟子的基本教育内容而言,此为二者

不同之一;《史记》“四教”涉及文献为《诗》《书》

《礼》《乐》,《论语》“四教”则涉及《诗》《书》《礼》

《乐》《易》,二者均没有涉及《春秋》,区别在于《论

语》有《易》,《史记》则无,此为不同之二;《史记》

“四教”仅为《论语》“四教”之一“文”的具体科目,

而《论语》的“四教”内容更为全面,涵盖《史记》“四

教”的全部科目,此为不同之三;从教育学的角度

看,《史记》“四教”仅从教的层面论述孔子之教,而

《论语》“四教”更从教与学统一的层面论述孔子之

教,此为不同之四。故《论语》“四教”与《史记》“四

教”虽有种种不同,然厘之则清,存疑尽释。

(三)“四科十哲”一章是否“子曰”?

《论语》一书中,《先进》“德行”章,《季氏》“齐

景公有马千驷”章和“邦君曰妻”章,《微子》“大师

挚适鲁”章、“周公谓鲁公”和“周有八士”两章,《尧

曰》“尧曰”章“谨权量,审法度”句以及《乡党》(共

27章)23章之前没有冠以“子”或“子曰”,其余诸篇各章记述孔子言论均以“子曰”、“曰”或“孔子对

曰”称谓。《季氏》两章、《微子》三章、《尧曰》一章,

均不涉及孔门弟子,而言他事,《先进》24章集中记述孔子平日言谈举止和衣食住行,惟《先进》“德行”

章以孔子弟子为记述内容,即“四科十哲”。故自

《论语》出,“四科十哲”之论是否是孔子之言便备受

关注,成为《论语》研究公案之一。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仅记述“四科”与“十哲”之事,

并未指明是否是孔子之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集注》则把《先进》篇“从我于陈、蔡者”章和

“德行”章合并而注:“孔子尝厄于陈、蔡之间,弟子

多从之者,此时皆不在门,故孔子思之,盖不忘其相

从于患难之中也”;“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并

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

见。程子曰: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

固不至此。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十哲世俗论也”。

朱熹所言其意有三:第一,“十哲”曾从孔子于陈、蔡

之地;第二,“十哲”之论是孔子所言,弟子传录;第

三,转记程子之言,所谓“十哲”为世俗之论。据考

证,孔子厄于陈、蔡为鲁哀公四年,即公元前490年,冉有其时在鲁,未必随行;孔子当时年61岁,子夏17岁,子游16岁,年龄尚小,随行未必可信。同时,朱子所注“十哲”为弟子因孔子之言而记,又转述程

子之言,令人费解。

笔者以为,“四科十哲”之论不是孔子所言,应

是其弟子根据孔子平时对其弟子的评价言论辑纂而

成,同时也包括辑纂者的价值认同和取向认知。其

一,《论语》诸篇各章关于孔子言论均以“子曰”、

“曰”、“孔子对曰”称之,而“德行”章不以上述称谓

冠之,与“子以四教”章如出一辙,都以价值认同和

取向认知为基础。其二,从《论语》孔子之言论看,

对其弟子皆呼其名,而不以“字”称,如“参也鲁”、

“由也莦”等。弟子称孔子,当面为“子”,背后曰“夫

子”,“孝哉闵子骞”一句显然不是孔子所说,而“闵

子侍侧”应是闵子门人所言。而“十哲”等人皆称其

字而非其名。其三,孔子教诲子夏“汝为君子儒,无

为小人儒”;宰予昼寝,孔子以“朽木不可雕”恶之,

并言“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舆改

是”。[2]《公冶长》并在《卫灵公》篇进一步提炼:“吾之于

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冉有为季氏“聚敛”,孔子大怒:“非吾徒也,小

子鸣鼓而攻之,可也”[2]《先进》。以孔子之言,子夏、宰

予、冉有3人绝无身列“十哲”之可能,然“德行”章3人均居“四科”。其四,季氏违反周礼而“八佾舞于

庭”,孔子怒不可遏,言:“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也”[2]《八佾》,然仲弓、冉有、子路等人均曾为季氏宰,

特别是冉有在“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与孔子意见相

左,而同样入哲“四科”,个中蕴含,岂不明辨。其

五,从仲弓之徒辑纂《论语》,子夏“发明章句”,闵子

门人记述“闵子侍侧”,子游与子张、子夏等人“强曾

子”,欲事有若等史料记载来看,“四科十哲”之论当

为仲弓、子夏、闵子及其门人所记言,即“十哲”之说

形成于《论语》首度辑纂时期,故《论语·先进》篇存

此章句。概以上所言,“四科十哲”应是《论语》言,

而非孔子言,确切而论,应是仲弓、子夏、闵子门

人言。

三、“四科十哲”儒学传承简论

“十哲”之中,颜回早亡,伯牛病殁,子路死于卫

乱。孔子卒后,子贡货殖,宰予仕齐,冉有卿鲁。而

于儒学传承方面,仲弓之徒,辑纂《论语》,荀子誉为

大儒;闽损不仕,门人称“子”,子游宰武城,弦歌之

声不绝;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

35

Page 6: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论语》“四科十哲”及其存疑考辨 · 强调“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 而孟子对仲弓则不以为然,《孟子·公孙丑上》“冉

从现有文献而论,仲弓、闵子、子游于儒学传承

的记载,资料甚微,惟子夏相对较多,其于儒学传承,

“十哲”之中,居功翘楚。第一,整理儒家文献。东

汉徐防说:“《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

句,始于子夏”。[6]《徐防传》司马迁评价子夏:“至于为

《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

辞。”[1]《孔子世家》而《史记·索隐》则认为:“子夏文学

著于四科,序《诗》,传《易》。又孔子以《春秋》属

商。又传《礼》,著在《礼志》,而此史并不论,空记

《论语》小事,亦其疏也。”第二,学术传承,深为孔子

嘉许。表现其一,以学为行,学行统一:“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

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2]《学而》表现其二,

研《诗》有得:仁先礼后[2]《八佾》,问《诗》“五至”、“三

无”、“五 起”、“三 无 私”而 与 孔 子 相 互 启

发。[7]《孔子闲居》表现其三,强调尊贤,但主张变通。与

人交往“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2]《子张》所谓“大

德不?闲,小德出入可也”[2]《子张》。第三,居西河教

授,儒学始兴。《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既

殁,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史记·儒林列

传》又载,子夏居西河时,“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

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礼记

·檀弓上》记载,子夏“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

疑汝于夫子。”明《陕西通志》卷25评价子夏:“子夏之在当时,时人莫测其道,以圣人目之;诸侯不得而

友,以圣人师之。”[4]1247故孔子在世时,其学未重于

诸侯各国,子夏居西河,魏文侯以师事之,魏国始昌

儒学,遂使儒学影响渐增,以至于后来儒学发展成为

“显学”。梁启超先生在研究孔子死后儒学状况时,

断言“当孔子之在世,其学未见重于时君也。及魏

文侯受经子夏,继以段干木,田子方。于是儒教始大

于西河,文侯初置博士官,实为以国力推行孔学之

始”。[8]62此论中的!因此“十哲”之中,儒学传承,子

夏第一。

[参 考 文 献][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韩非.韩非子[M].高华平,王齐洲,等译著.北京:中华

书局,2010.[4]赵廷瑞.陕西通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5]赵吉惠.中国儒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6]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7]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何菊玲]

TheTenSagesintheFourHumanisticArtsMentionedinTheAnalectsofConfuciusandDiscriminativeInvestigationofHistoricalDoubts

XIAOShimin(DepartmentofEconomicsandSocialDevelopment,Xi’anInstituteofScienceandFineArts,Xi’an710065,Shaanxi)

Abstract:Ofthetensagesinthefourhumanisticarts,allofthemwerewellworththeirfamesexceptforBoniu,nomentionofwhomwasfoundinanyrecordeddocuments,Zhonggong,whosefamewasdisputable,andZaiyu,whofellalittleshortofhisfame.Thefourhumanisticartsrevealedthedifferentvaluepursuitsofthefouracademicfields,whichhelpedtoestablishthefamesofthetensages.YanuibecamethemostoutstandingofConfucianswithhispopularreputationwhileZixiacontributedmuchtotheprosperityofConfucianismbyhisexcellentteachinginXihe.

KeyWords:TheAnalects;thefourhumanisticarts;thetensages;teachingofthefourhumanisticarts;successionofConfucianism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