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bcn 3114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tutorial M 10

Citation preview

刘心武

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 以《班主任》等“伤痕文学”名作,在中国文学史奠定辉煌地位 。 《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篇之作。 《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为什么等待散场?

怎样等待散场?

缘题置疑:

谁等待散场?

等待的环境如何?

巧设悬念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 对“雨”的记叙表现了什么?

2. 对“车”的描写作用是什么?

3 、小伙子一开始问“您有票吗?”,与后来“不,我不要您的票”,这种矛盾的言语让“我”感到费解。

4 、面对头等票,小伙子却将票退给了“我”。

5 、为什么“我”又跑了呢?

6 、由工作人员的问,点出了姑娘并不在看舞剧。

主题:通过叙写小伙子和妙龄女郎彼此等待散场的故事,赞美了纯洁无私的爱情。

故事的结局如何? 永恒的旋律:爱的旋律。表层含义指实实在在的舞剧《天鹅湖》,深层含义指小伙子和女朋友之间纯洁无私、永恒感人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间永恒的美妙旋律。

结合《等待散场》谈谈微型小说在情节处理上和主题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1 、情节合乎情理,设置悬念,符合主题。

2 、详略分明,简明扼要,推进速度快。

3 、结尾留下空白(或出人意料,或解决矛盾、揭示主题)。

1 、以“永恒的旋律”为主题。

给文章添结尾或改情节

2 、以“淋湿的心”或“在雨一方”为主题。

别布鲁德 ·克里斯蒂安森

阿诺德和布鲁诺的真正差别? 真正差别在于对工作的主动和被动的问题上,在于工作的思维方式上。 布鲁诺的思维简单目光短浅,考虑事情不周密,没有超前意识。

阿诺德办事干练、果断、心细、周密,有超前意识,有能力、有经济头脑。

结合《差别》谈谈微型小说在人物塑造和主题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1 、没有全方面塑造人物,只注重从动作、语言角度刻画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

2 、以小见大。只塑造性格某一方面或侧面。

3 、主题单一,十分明确。

结局如何?

请探讨阿诺德和布鲁诺的性格特征。要求续写一个结尾,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两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共同之处:

都运用了留白艺术

留白艺术,就是对一些内容的省略,而内容又是读者感兴趣的,以收到意味深长的效果。

马远 寒江独钓图

留白艺术

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德军剩下的东西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气对他说:“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恋人。”他回看了女人一眼,两个人走道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抓住了女人的肩头,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屋子里,这时候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世上最短的小说:

请概括微型说的特点

微型小说,又称为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 分钟小说、千字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一般篇幅不超过 1500 字。 小小说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并列为小说的“四大家族”。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的一种小说,多取材于生活中的小片断,以近似速写的笔法勾勒人物的轮廓,情节简单,人物集中,多以结构巧妙、结尾新颖取胜。

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艺术特色

•微:篇幅微小,不超过 1500 字。•新:立意新颖,风格清新。•密:结构严密。•奇: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小小说的特点

写作指导1. 小小说中三大要素的安排

环境的描写:不需太多渲染,寓于人物和情节描写之中。 人物形象典型:可以进行塑造,也可以寓于情节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情节有吸引力 : 作者往往选取富有典型特征的瞬间或镜头来表现人物特点。有很多时候,作者将读者能够想象到的情节都尽量省略了,从而造成令人回味的效果。

1.选材要以小见大:构思时须选准角度,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

  2. 结尾含蓄隽永:结尾的精髓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写小小说时,对结尾一定要慎重考虑。

这里提示两种方法: 一是借助神态描写、环境描写,从侧面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突出作品的主题。 二是以解决矛盾、解开悬念来收篇。

2. 情节的匠心独运

① 巧妙地设计悬念。

② 情节突转法:恰当地运用转折。

③ 情感起伏法:在悬念和转折来临前应有显示、暗示或伏笔。

④ 巧合兴波法:通过巧合造就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局。(双线碰撞)

⑤ 误会波澜法:通过故意制造误会使情节跌宕起伏。

⑥ 反跌对比(二重对比)

《接班》

《雪夜》《永远的蝴蝶》

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

误会波澜法

许行的《钱包》的情节结构: A.他从饭店打完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小个子亚洲人撞了一下,他警觉地一摸裤兜,发现钱包没了。 B.他立即用英语大叫: "Wallet, Wallet!"(钱包,钱包)。那撞他的人不但没有停,反而加快脚步跑开了。 C.他奋起直追,且边跑边用英语喊: " 赶快站下,把钱包拿出来。 "那撞他的人就更加慌张,跑得更快了。 D.他以百米赛跑的速度猛追,那撞他的人绕着树跑,企图用灵巧的身躯摆脱他,而他也绕着树追。就在他马上就要追上的时候,那个撞他的人扔下钱包跑了。 E.他捡起钱包回到自己的住处,当他打开钱包查看时,才发现钱包不是他的,里面有 800 多元美妙、几枚硬币和一张工资结算单。原来那个撞他的人也和他一样是在饭店里打工的。他看看自己的裤子才猛然想起,早晨起来时换了一条裤子,自己的钱包还在原来裤子的兜里。发生矛盾——顺势加剧——再顺势加剧——下跌反转

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 ?”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 !”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情节突转法

A、 时大春《岳跛子》里的两个人物围绕一件事而显示了不同行为的对比: 鞋匠岳跛子身体孱弱,木匠憨二身体剽悍,可是当岳跛子的妻子遭到日本小队长的强奸时,身体剽悍的憨二却丢掉斧头溜走了,而身体孱弱的岳跛子却操起鞋锥把日本小队长的头扎成了马蜂窝。 B、 陈村的《陈村报台会》里的两个人物在同一行为方式下出现的结局交错的对比:   某县召开文学创作报告会,邀请著名作家陈村来做报告。开始来的作家是一个冒充陈村的骗子, 5天以后来的才是真正的作家陈村。可是,假陈村作报告时,侃侃而谈,生动诙谐,整个会场的气氛十分热烈;而真陈村作报告时,却语言干涩,讲得像要 " 睡过去一样 ",整个会场听众的反应十分冷淡。

反跌对比

C 、孙学明《耳朵》里的同一人物的前后经历与不同事件的结局发生的交叉对接。   当方副县长身体健康,耳聪目明,精力十分充沛时,全县工业改革的几件大事一件都办不好;可是当方副县长生了一场病,耳朵失聪,不能正常工作时,全县工业改革的四件大事一天之内全办成了。 D、 俞凤斌《桥之过》里的同一人物的不同行为方式与人物自身的结局构成的反跌:

一位乡村女教师背学生过河,被评为先进;可是当她带领学生勤工俭学造了一座桥,不用再背学生过河时,却反而因材料不过硬评不上先进。

反跌对比

《老雷》情节简介:老雷是娘们气十足的汉子,开始做贩杏的生意,因为脑筋不活赔了 "四位数 "的本。老雷在路上和一个瞎子相碰,他不但对瞎子说对不起,而且还站在那一动不动地让瞎子拿竹竿打他,结果脸也肿了,背也起了紫痕。(这是第一条故事线索串起的两个具体细节,它突出了一个老实善良、性格木讷的老雷。)接下来的第二条线索的故事是写狗二。狗二是局长的儿子,经常打架,逗女孩子,他在街道管治安,于是经常在市场上占人家的便宜。有一次他又去拿一个小姑娘的杏子吃,小姑娘不依,他耍开了威风,毫无道理地要罚卖杏的小姑娘。两条故事线索发展到这里发生了碰撞——老雷眼见狗二蛮不讲理,他怒不可遏,一拳就把狗二打倒在地。这个碰撞突然使老雷木讷的外表裹着的容不得邪恶的正直曝了光。原来,老雷在对待丑恶的人和事时,一点也不呆不傻,这与第一条线索揭示的行为特征刚好相反。

双线碰撞

训练一:续写小小说《送行》结局。

三个男人提着行李气喘嘘嘘地赶到火车站时,火车正鸣着长笛向外缓缓驶出,于是三个人急忙沿着站台追赶火车。其中两个人身强力壮,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跳上了最后一节车厢,最后一个人只好无奈地看着火车远去。

突然之间,没赶上火车的男人在站台上忍不住疯狂大笑起来。

检票员不解地问他:“你怎么啦,没赶上火车,还哈哈大笑?

那人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道:“……” 分析:“他……他们是来送我的。”(结局)在和主人公一起大笑之余,会想到这样一个道理: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干什么的。

训练二:为小小说《奇特的作文》写个结局。 小李出生在北方农村,大学毕业后到南方大城市当教师,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次作文课,他布置了一个题目叫《秋收的季节》,一番讲解和启发后,学生们开始写作文。

这些学生生活在大城市,从没去过农村,究竟秋收的季节是什么样子呢?孩子们只得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想象,费力地写起作文来。

一个私营企业家的儿子是这样写的:“秋收的季节到了,田野里的庄稼都成熟了,农民伯伯高兴坏了,每人带着一个年轻漂亮的阿姨,开着明亮耀眼的奔驰轿车,到自己说了算的土地上收庄稼。树上的玉米棒子大极了,农民伯伯搬不动,从城里雇来几名搬运工人,终于把玉米装在了车上。花生长在土里,阿姨担心弄脏衣服,就用吸尘器把一颗颗花生吸了出来。最好玩的就是长在藤上的大豆,太阳一晒,金色的豆娃娃从豆荚里蹦出来,刚好落在农民伯伯和阿姨准备的袋子里,比电视上的动画片有意思多了。庄稼收完了,农民伯伯在轿车旁边亲了一下漂亮的阿姨,激动地说:‘亲爱的,我们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正在这时,校长领着一帮人来班上视察,有教育局长、报社总编和电视台记者,他们是来总结学校先进经验的。看了学生那篇作文,一个个惊愕万分。小李老师吓坏了,知道学生的这篇作文要闯祸,低头等着领导的批评。…………

没想到校长连连说:“真想不到,真想不到!”局长感慨地点点头:“是啊,农村的变化太大了,连孩子们都比我们了解得多啊!”报社总编立刻表态:“对、对,这篇作文要马上发表,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人看到农村的巨大变化!”一听这话,电视台记者急忙把镜头对准满脸通红的小李老师:“太好了,请您对广大观众谈谈教学经验好吗?”

作者给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文章具有了极大的讽刺效果和社会意义。

续写《项链》:要求尽可能运用情节的悬念、转折(突转)、暗示或伏笔、巧合等手法,并精心设 计好结尾,400字左右。

续写《项链》:要求尽可能运用情节的悬念、转折(突转)、暗示或伏笔、巧合等手法,并精心设 计好结尾,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