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林举的长篇报告文学《晋江,奔流 向海》是一部歌颂改革开放、歌颂时代英 雄的力作。很长时期以来,在中国的改革 开放探索者方阵中,广东深圳、上海浦东 等地家喻户晓,方方面面的消息和故事已 广为人知,但福建晋江,这个县域经济发 展的探索者和引领者一直默默无闻,今天 我们则可以通过任林举的作品认识晋江。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 看到了晋江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 和实践中的成功性和可借鉴性,带着对县 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专程到晋江市调 研,以晋江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为蓝 本,进一步将“晋江经验”深化、科学化和 系统化,系统地总结了“六个始终坚持”和 “处理好五大关系”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并撰文在《人民日报》推广了晋江经验,从 而使晋江经济在原来的基础上突破瓶颈, 实现跨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那么,几十年来,晋江到底贡献了什 么?“晋江经验”对这个时代具有怎样的意 义?《晋江,奔流向海》这部报告文学给出 了系统回答,书中既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 的伟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也体现了“晋江经 验”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同样的一块 土地,过去人们生活贫穷、艰难,但改革开 放了,政策改变了,同样是这些人,活出了 不一样的状态和境界。他们开始了另一种 探险和航行,用自己的勇气、信念,用自己 的产品,创造了令人赞叹的“晋江传奇”。 应该说,任林举的这部作品很好地完 成了对晋江、对“晋江经验”的史诗性表 达。他通过细腻的描写、优美的文字和力 透纸背的思索,为读者画了一张晋江经济 发展和精神成长之图,讲述了晋江人如何 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转换成生活智慧,如 何将对改革开放的理解转变成创造的动 力和激情,再把这个精神追求转变成物质 成果,如何用凝结了几代人精神和智慧的 物质产品向中国、向世界,展现一部时代 的的史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 的人民视角和情怀。可以说,这部作品有 一个贯穿始终的立意和思想,那就是以人 为本,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发展和福祉,所 以作者用很大篇幅大写特写晋江的“以人 为本”,发展之后对人及其生活的关注,让 我们注意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让 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过上美满幸 福的生活。 任林举是一个文学叙述能力很强的 作家,《晋江,奔流向海》在写作手法上虚 实结合得很好。叙述中文学语言的运用、 细节的处理都很自如。 这个作品的另一个贡献是提供了一 种报告文学的叙事经验。我们在写一个 地区及其历史的过程中,不是纯粹写眼 睛看到的现象,而是要看到那种现象背 后人的变化,看到表层之下的精神、情怀 和境界,如此,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耐读 性和深刻性的问题都将得到很好的解 决。我认为,这部作品对晋江,对文学来 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收获。 (据《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炳银) 任林举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9 8 8 日 星期四 编辑肖姣姣 校对小新 组版寇樱子 12 好书推介 吴组缃 傅承洲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出版社 《吴组缃小说课》 吴组缃先生是著名小说家和古代小说 研究专家。自1952年起,他在北大中文系 先后主讲宋元明清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 《聊斋志异》《红楼梦》专题课等,并编有讲 义。傅承洲先生重新整理了这些讲义,将其 中从未发表过的《聊斋志异》专题讲义和一 篇吴先生已整理成文但未发表的论文,合为 一集,以飨读者。书中还附有吴组缃先生关 于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及《儒林外史》等 的论文六篇。 沈卫荣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出版社 《回归语文学》 本书为清华大学教授沈卫荣关于语文学 理论研究的学术随笔集,是其多年来对于语 文学这一学问的理论研究的结晶,将学术理 论融汇于通俗的语言之中,写作严谨,简洁凝 练,明白晓畅,为读者解读世界各地藏学、语 文学的学术发展及成果概貌。本书的主要内 容为对于语文学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与探 讨,分析语文学这一学科的概念、发展史、研 究领域、基本工作及带给学术界的重要意义。 品读杂笔 本版转载文章作者,请联系编辑(电子 邮箱: [email protected])告知地址,以奉 稿酬。 晋江经验 晋江经验的史诗性表达 的史诗性表达 读长篇报告文学《晋江,奔流向海》 短 网 址 :http:// shouji.lyd.com.cn/n/ 934453 扫二维码,阅 读更多内容 “一方水土一方人”。千百年来, 晋江之水以其独有的质地、特性和品 格,滋润、养育了两岸的生灵与文明。 晋江人也以其独特的情感、性格和文 化基因,影响和成就了这个以江命名 的地域。人从水兴,水从人盛。人与 人的共生共荣,人与山水自然的和谐 互动,让晋江这片贫瘠、局促的土地拥 有了贯通天地和世间万物的精髓、灵 气,葳葳蕤蕤地生长出了一种可据、可 考、富有生命力的人文精神—“诚 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 近 40 年以来,特别是进入 21 世 纪以来,晋江这艘一直处于县域经济 发展领先位置的航船,因为一次特殊 的历史机缘,再一次张满了风帆。 2002 年 6 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 习近平同志带着思考专程到晋江市 调研。他和以往 6 次来晋江调研一 样,下企业、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 接地气。但这次调研结束,他以晋江 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作成果为蓝本, 系统地总结了“六个始终坚持”和“处 理好五大关系”的县域经济发展思 路,即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 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 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 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 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 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 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 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 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 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 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 系。 “晋江经验”,由此提出。 两个月后,习近平同志将此次调 研思考整理提炼,撰写成《研究借鉴 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文, 先后刊登于《人民日报》和《福建日 报》。他在文中指出,“晋江经验”是 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 展道路的积极实践。从此,“晋江经 验”成为激励晋江人开拓进取、奋勇 前行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成为引领福 建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一个标杆。 在之后的16年时间里,晋江人对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发展路径和发展 蓝图,进行了深刻领会、精准解读、大 胆实践,犹如潮音诠释浪涛,犹如浪 涛践行大海,犹如大海的潮汐呼应着 日月的召唤,一波接一波,持续将改 革开放和“中国梦”推向深远。他们 依托着仅占福建省0.52%的土地面 积,创造了6.1%的经济总量。在社会 财富、民生幸福、发展经验、生态环 境、新兴城市等各领域的建设,全面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连续17年保 持全国县域经济十强的位置,在一个 649平方公里的微型舞台上,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晋江奇迹”。 精彩书摘

“晋江经验”的史诗性表达 - lyd.com.cnlyrb.lyd.com.cn/images2/1/2019-08/08/012/20190808012_pdf.pdf · 和实践中的成功性和可借鉴性,带着对县 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专程到晋江市调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晋江经验”的史诗性表达 - lyd.com.cnlyrb.lyd.com.cn/images2/1/2019-08/08/012/20190808012_pdf.pdf · 和实践中的成功性和可借鉴性,带着对县 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专程到晋江市调

任林举的长篇报告文学《晋江,奔流向海》是一部歌颂改革开放、歌颂时代英雄的力作。很长时期以来,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探索者方阵中,广东深圳、上海浦东等地家喻户晓,方方面面的消息和故事已广为人知,但福建晋江,这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者和引领者一直默默无闻,今天我们则可以通过任林举的作品认识晋江。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看到了晋江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的成功性和可借鉴性,带着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专程到晋江市调研,以晋江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为蓝本,进一步将“晋江经验”深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系统地总结了“六个始终坚持”和

“处理好五大关系”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并撰文在《人民日报》推广了晋江经验,从而使晋江经济在原来的基础上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那么,几十年来,晋江到底贡献了什么?“晋江经验”对这个时代具有怎样的意义?《晋江,奔流向海》这部报告文学给出

了系统回答,书中既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也体现了“晋江经验”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同样的一块土地,过去人们生活贫穷、艰难,但改革开放了,政策改变了,同样是这些人,活出了不一样的状态和境界。他们开始了另一种探险和航行,用自己的勇气、信念,用自己的产品,创造了令人赞叹的“晋江传奇”。

应该说,任林举的这部作品很好地完成了对晋江、对“晋江经验”的史诗性表达。他通过细腻的描写、优美的文字和力透纸背的思索,为读者画了一张晋江经济发展和精神成长之图,讲述了晋江人如何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转换成生活智慧,如何将对改革开放的理解转变成创造的动力和激情,再把这个精神追求转变成物质成果,如何用凝结了几代人精神和智慧的物质产品向中国、向世界,展现一部时代的的史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的人民视角和情怀。可以说,这部作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立意和思想,那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发展和福祉,所以作者用很大篇幅大写特写晋江的“以人为本”,发展之后对人及其生活的关注,让我们注意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任林举是一个文学叙述能力很强的作家,《晋江,奔流向海》在写作手法上虚实结合得很好。叙述中文学语言的运用、细节的处理都很自如。

这个作品的另一个贡献是提供了一种报告文学的叙事经验。我们在写一个地区及其历史的过程中,不是纯粹写眼睛看到的现象,而是要看到那种现象背后人的变化,看到表层之下的精神、情怀和境界,如此,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耐读性和深刻性的问题都将得到很好的解决。我认为,这部作品对晋江,对文学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收获。

(据《中国文化报》作者:李炳银)

★作 者 任林举★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编辑:肖姣姣 校对:小新 组版:寇樱子书 香12

好 书 推 介

★作 者 吴组缃★整 理 傅承洲★出版社 人民文学

出版社

《吴组缃小说课》

吴组缃先生是著名小说家和古代小说研究专家。自 1952 年起,他在北大中文系先后主讲宋元明清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

《聊斋志异》《红楼梦》专题课等,并编有讲义。傅承洲先生重新整理了这些讲义,将其中从未发表过的《聊斋志异》专题讲义和一篇吴先生已整理成文但未发表的论文,合为一集,以飨读者。书中还附有吴组缃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及《儒林外史》等的论文六篇。

★作 者 沈卫荣★出版社 上海古籍

出版社

《回归语文学》

本书为清华大学教授沈卫荣关于语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随笔集,是其多年来对于语文学这一学问的理论研究的结晶,将学术理论融汇于通俗的语言之中,写作严谨,简洁凝练,明白晓畅,为读者解读世界各地藏学、语文学的学术发展及成果概貌。本书的主要内容为对于语文学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分析语文学这一学科的概念、发展史、研究领域、基本工作及带给学术界的重要意义。

品 读 杂 笔

本版转载文章作者,请联系编辑(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告知地址,以奉稿酬。

““晋江经验晋江经验””的史诗性表达的史诗性表达——读长篇报告文学《晋江,奔流向海》

短 网 址 :http://shouji.lyd.com.cn/n/934453

扫 二 维 码 ,阅读更多内容

“一方水土一方人”。千百年来,晋江之水以其独有的质地、特性和品格,滋润、养育了两岸的生灵与文明。晋江人也以其独特的情感、性格和文化基因,影响和成就了这个以江命名的地域。人从水兴,水从人盛。人与人的共生共荣,人与山水自然的和谐互动,让晋江这片贫瘠、局促的土地拥有了贯通天地和世间万物的精髓、灵气,葳葳蕤蕤地生长出了一种可据、可考、富有生命力的人文精神——“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

近 40 年以来,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晋江这艘一直处于县域经济发展领先位置的航船,因为一次特殊的历史机缘,再一次张满了风帆。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带着思考专程到晋江市调研。他和以往 6 次来晋江调研一样,下企业、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接地气。但这次调研结束,他以晋江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作成果为蓝本,系统地总结了“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即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

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晋江经验”,由此提出。

两个月后,习近平同志将此次调研思考整理提炼,撰写成《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文,先后刊登于《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他在文中指出,“晋江经验”是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从此,“晋江经验”成为激励晋江人开拓进取、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成为引领福建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一个标杆。

在之后的16年时间里,晋江人对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发展路径和发展蓝图,进行了深刻领会、精准解读、大胆实践,犹如潮音诠释浪涛,犹如浪涛践行大海,犹如大海的潮汐呼应着日月的召唤,一波接一波,持续将改革开放和“中国梦”推向深远。他们依托着仅占福建省 0.5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6.1%的经济总量。在社会财富、民生幸福、发展经验、生态环境、新兴城市等各领域的建设,全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连续17年保持全国县域经济十强的位置,在一个649 平方公里的微型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晋江奇迹”。

精彩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