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 台“人工肺”驰援同济医院 湖北日报讯(记者龚雪、通讯员 周媛媛) 2 28 日,16 台全新的 EC- MO (体外膜肺氧合机,俗称“人工肺”) 被运至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用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ECMO 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 备, 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 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 以维 持患者生命。1 22 日,武汉大学中南 医院利用 ECMO 成功救治了一名新 冠肺炎患者,患者最终康复出院,成为 湖北省首例, 为新冠肺炎救治提供了 新方案。 此后,湖北省多家医院多次利 用该技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 但 是, 由于国内开展 ECMO 时间较短, 目前存量仅约 400 台(不计港澳台)左 右。2 27 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 加大重症患 者救治力度,是当前防控突出重点,并 要求紧急调用体外膜肺氧合机等医疗 设备,降低病亡率。 目前,在中央的指 挥协调下, 全国多地正向武汉调集该 设备。 据介绍,此次运送至武汉的 16 “人工肺”,价值 3000 万元,是从德国 进口, 由国航航班从德国法兰克福运 抵北京后,即时转运至武汉,落地后被 送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这些当 前急需的医用救治设备, 是保利集团 向武汉捐赠。2 21 日上午,得知武汉 抗疫前线急需 ECMO 后,保利集团迅 速制定行动方案,了解设备进口细节, 指派专人对接并向国集团出设备 进口委托函2 27 寄托危重症 患者生存希望16 ECMO 天河山东省援助资金购置 5 辆价值 600 万元的顶配负压救护车。 (视界网 王凯 摄) 携手战“疫”援卾情深 2020.2.29 星期六 主编:谢斌 版式:胡笙 责校:桂红星 03 ·救治 全力救治 齐鲁情漫大别山 —— 山东省支援黄冈战“疫”纪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兵 通讯员 余赤 周勇 尽遣精锐,山东 609 白衣战士驰援黄冈 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让相 隔千里沂蒙山和别山连在一 1 25 日, 农历正月一。 到党中央指后仅 20 小时, 山东省首医疗队就星夜赶赴黄 冈市疫情防控一线。 2 10 日,山东委常会议专题研究对口支援黄冈市作, 定成以省委副书记杨东 为指挥长、 副长孙继业指挥的对口支援黄冈市疫情防 控前方指挥。 指挥山东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 一指挥, 在省委常委会领导 下工作。 2 11 日,孙继业山东9 批援助湖北医疗107 员和前方指挥部先遣队达黄冈2 13 日,杨东奇山东10 批援助湖北医疗123 员和前方指挥 达黄 他们后,一直坐镇黄冈除直接协调指挥 山东 前后方工 作,还深入黄冈辖黄梅、 风、 浠水、蕲春、5 个县市决具问题山东尽遣精锐续派出 12 医疗 队共 1797 名医员奔赴湖北, 4 609 队员支援黄冈攻坚克难,战“疫”黄冈 小汤山医院 1 26 凌晨 2 点,山东医疗137 队员到达黄冈市 当时, 黄冈武汉外疫 情最重的城市然而白衣战士 们发现,抗疫的“ 战场”尚待由于医疗资源, 当地紧 还未完工的大别山区域疗中心,将其改建黄冈 “小汤山 医院山东医疗主动请缨,全 员参与设计、改造、清扫、规整,仅 用不30 小时100 张床位感染隔离 ICU 床位 18 1 28 11 点, 医疗迎来新冠肺炎患者。 我们救治能力最紧的时山东医疗到来解了力。 ”黄冈市市长邱丽为提救治效果山东医疗 由重症呼吸、护理等专家 组成的专家组,施策,制订个 性化西疗方案。 他们 制定 ICU 标准流程药物方案和非药物措施, 重点加 对重症患者的救治。 2 24 日, 计救治患者 385 人,治 193 人。 高超的医疗技术, 山东 医疗队更带来怕吃苦、 踏实严 的工作作风和关爱患者的医者 心。 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没有取 设备,头几个晚上,习惯温暖如春山东护物资缺 ,医员穿透气护服能保持不吃饭、 水、不上状态。下5 的医面临条件然而没有一名队员奉献攻坚一往前。 着面罩和常常布满雾不开眼神;村老年患者 语言 通又 抚慰的动作去交隔离 的患者没有家属山东员就人,照顾安慰 他们省下自己水果、 鸡蛋患者营养齐鲁大地的白衣天使的是情。 多方关爱, 长远提升防 控能力 国家“一省”援助方案 出台后, 山东第一时间制定对口 支援方案,各界踊跃援黄冈2 25 日,山东黄冈 接捐赠金已5.32 亿元。 中, 支援别山区域医疗 中心疫情防控,捐赠 3200 万元支援黄冈区和 5 个县 100 张床位ICU 5 辆负,捐赠 1 亿2 25 日, 山东捐赠 4 亿 元, 助黄冈建设专医院控中心全防二级实验室目,疫情防控能力。 除资外, 山东还黄冈赠价值约 500 万元的医疗物资、 价值 73 万元的台新冠肺炎酸检测设备, 以400 蔬菜、 水果、 鸡蛋农副山东给予支援和黄冈出大 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山东医疗 患者用一谢谢 山东达感2 24 日,续工作 31 山东医疗 队队员到罗田轮休, 当地群众 2 27 24 时, 黄冈 5 增确病例为省人大常委、 黄冈 委书记记刘雪荣表示,要民无私 支援 动力,在中央导下, 扬老区精打赢 疫情阻击90 1860 弗洛伦斯· 丁格 医院建立规护,并了多部护理学专,被护理鼻祖今天,在医疗中,男丁格 。 这些 90 士冲锋一线, 不仅体能优势灵手巧、温暖如春他们工作认真负责, 对患者体,在抗疫情中自己细心护师严守感染防 控线 2 28 点, 里没有 丝光亮批援医疗 队队员钞杰丁零零闹钟穿衣、洗漱简单西便背自己的武消杀 上班奔赴武汉市青医院。 钞杰郑州市医院中心部护。外格健壮安排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道安全防线是 穿备。七步洗手戴帽子手套穿护服、靴套二层手套……穿戴好钞杰已经呼吸他还喷洒工作。 上的喷洒20 公斤重。 钞杰喷洒需要一小时。 时,,内衣服湿水来钞杰便助队成防护措 穿护服就中重要的环节。 穿流程繁琐,但“ 衣”际操,至30 以上,序都 需要不15 洗手整个流程14 钞杰介绍,穿动作触哪里、不能接触哪专用的法。 度的工作让他,但“要用万流程给舱带来稳稳巧手男护士缝制特色小挎包 2 26 日,在武汉口方医院甘肃批援医疗队员们背着忙碌穿黄河“中“兰州牛飞燕甘肃文案。 ,这些,最甘肃妇幼院小外科士齐玉龙到初玉龙,医员穿护服没有,不能一些医用 ,工作时便。于是, 法。说干 时,材料,一一线,开始缝制。 画画制了甘肃文案。玉龙表示他还这些为患者希望他们信念日康复, 以后甘肃去亲身黄河、黄 铁桥飞燕景观队员们上小后,再也 不用为了医用而来 回跑了,节省了时间体力。 富含甘肃的小包也前一甘肃妇幼领下, 队员们量,同制作一些类似出院的患者作为。 此后,员们在工作余每几个队员张丽和玉龙案设计制。 2 23 日, 患者在出份意外的惊喜他们三邀疫情畅游武汉。 热心小伙辅导小病人 2 14 日, 邵逸夫医院赵树林随浙江批援 医疗武汉,整建制接肿瘤中心八楼重症病负责 15 名病人,起入院的 10 牵挂的小病人。 赵树林查挺挺躺在病上, 空洞着天嘟囔好无聊啊! 他和爸爸 转院很匆忙课本网络信号定, 法上网课急。 自己亲弟弟大的小赵树林主动提出要。此 后,在日工作多了人家的“ 兼职据小学的教材赵树林为小松列 出学习清诵古诗文、完成计算题语……语外一课都落下。 赵树林发现,小英语磕磕 绊绊句子松跟录音练。这的小课堂了小 的情治疗时合,。“ 树林哥哥今天再给出点题吧! 2 26 日, 成当日的小主动要求 试题“这的病人多是家庭式病, 我们些在的医院治疗。 前,一病人的家属在一家医院去世了。 在这到他们孤独自己的,多的是去安慰去帮树林说(上接第 1 版)湖北省其他市州湖北道管控,制疫情扩散输 出。 年表示,全国其他区建 防为主外防入、内防 扩散,重点以县域险评估的等取相应的防控平衡疫情防 会的展。 突出加强重症救治 新冠肺炎同“ ”相,病传播更强,多病例症,但少数病例病人症危重,等多亡病例多有严重的基础病, 期癌功能衰竭等。 有部 患者病凶险, 进展很快救治度大。 晓伟介绍,为了解病亡率 高问, 突出加重症救治,国 家医疗在武汉整建制地接“以院“以省重症 床位 9000 治重症危重症患 7000 多人。组合专家组,6 治方案,落专家会诊、24 小时病危亡病例讨论重症制度,组织插推广中医 使用。 通过这些,目前定点 医院治的重症患者转为治14%高到64%。全 计治的出院患者已经36000 人。 加强社区防控 防止疫情反弹 防控是防控工作中的一 重要的方,能不能从源头 住传病疫情蔓延重要。 我们是疫情控的一线,是外防入、 内防扩散的前沿阵 地。 于学表示,要控制传播途径通过防控的小等方,指导督促方落防控。 同时组多方力 量, 运用互联据技术,开 行病学的调,加大技术指导 普宣力度,提众健此外,续下调应急相关制, 复工复复学大量人口要 区流动,防控带来和压力。 对于这些能出传播,于学介绍,已经,要求省制定案,加备。 “此外, 复工复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时调非常重要。 于学,要 行人分类管,加交通的防控实各责任,加技术指导普宣力度。 多措并举关心爱护奋战 在一线的医务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生以广工作者在下, 大家,危不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一线, 展开了一场感动地的生命大救 爱护在一 线的医雅辉介绍, 在薪酬, 对于在湖北一线的医医疗的医,要工作标准薪酬 生防疫放范围覆盖全体一线医“此外,我们,加 医疗轮休们还在全国调了 300 名心生,医疗当中,为一线医 提供心导。 雅辉日, 中央批准,国家委将与人部、国家中医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 进集体和先人,一线高风倾斜“这次多体彰’点,即不等得最后再表。 这次是, 以后续开展作。 晓伟说心疼医护太劳累,主动请缨“搭把手” 光谷方舱 80 多名患者自发志愿服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2 26 日,科技会展中心 医院 79 人康复出院,这是2 17 日患者,出院人多的一10 ,该方医院875 出院 166 人。 26 17 时, 计为 440 人次进行了 CT 核酸检测 865 人次。 康复患者的后, 医疗出的大心 力。 目前,武汉同济医院中日 医院,以山西、建、西等多外地医疗的医在此驻扎个个,医与患者的 “生武汉患者在心。 为了中的 80 多名患者, 4 志愿者小,组的病其他服务,能天使”们息哪也好“消杀、拿饭、做清洁让我们来干” 时,由于对病的恐惧知, 多患者的心都很 重,得医自己 饭来张口,药来 照顾。但经过的日夜相处个个自己呼吸剧烈咳嗽时,时刻守前的,不仅是人,人。 他们容易没夜伟伟说经过时间多患者的转,症患者,一些力动。“ 我和 4 名病 主动7 和水果,从 7 20 餐仓库来发已经这仅仅是一 ,一医疗往往要负责好 几个伟伟介绍,这些的“ 队”,多是党员。大家承担物资,保境卫的协助护发到的协其他进行体温和还有志愿到个别低落,会主动上导,集病反馈,上动解“在方舱医院里,我们都是亲人” 2 18 日下午 6 时, 名患者,由隔离酒店转至科技会 展中心方医院。 10 到东电话否愿志愿者小。作 为一名党员声答应。 说干。在内,主动扫清、 清理垃圾等力到个别声喧哗不节约等行为, 会劝告时协一些 的小19 日,20 生,病情 起来重。 离他床位动, 抵制在此,感染量后,医生出进行科学防解,并 工作, 家一新冠肺炎感染常力量的是行动。 为家的恐惧名病志愿者, 护措后, 主动帮老帮老药、水果、会了人家人能 时同家人21 日下午,生转院。 前, 说: 我先来和是这两天大家待我助我照顾员尽力的治疗的心情多了, 也使我有起来 心。 自己中,下一“在方医院我们人。

携手战“疫” 援卾情深 齐鲁情漫大别山 是 · 医务人员和前方指挥部先遣队抵 达黄冈。2 月 13 日,杨东奇率山东省 第 10 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 Upload
    others

  • View
    2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6台“人工肺”驰援同济医院湖北日报讯(记者龚雪、通讯员

    周媛媛)2 月 28 日,16 台全新的 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俗称“人工肺”)被运至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用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ECMO 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 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 以维持患者生命。1 月 22 日,武汉大学中南

    医院利用 ECMO 成功救治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患者最终康复出院,成为湖北省首例, 为新冠肺炎救治提供了新方案。 此后,湖北省多家医院多次利用该技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 但是, 由于国内开展 ECMO 时间较短,目前存量仅约 400 台(不计港澳台)左右。2 月 27 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 加大重症患

    者救治力度,是当前防控突出重点,并要求紧急调用体外膜肺氧合机等医疗设备,降低病亡率。 目前,在中央的指挥协调下, 全国多地正向武汉调集该设备。

    据介绍,此次运送至武汉的 16 台“人工肺”,价值 3000 万元,是从德国进口, 由国航航班从德国法兰克福运抵北京后,即时转运至武汉,落地后被

    送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这些当前急需的医用救治设备, 是保利集团向武汉捐赠。2 月 21 日上午,得知武汉抗疫前线急需 ECMO 后,保利集团迅速制定行动方案,了解设备进口细节,指派专人对接并向国药集团出具设备进口委托函。2 月 27 日晚,寄托危重症患者生存希望的 16 台 ECMO 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山东省援助资金购置 5 辆价值 600 万元的顶配负压救护车。 (视界网 王凯 摄)

    携手战“疫” 援卾情深

    2020.2.29�星期六主编:谢斌 版式:胡笙 责校:桂红星

    03······救救救救救救治治治治治治

    全力救治

    齐鲁情漫大别山———山东省支援黄冈战“疫”纪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兵 通讯员 余赤 周勇

    尽遣精锐,山东 609 位白衣战士驰援黄冈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让相隔千里的沂蒙山和大别山连在一起。

    1 月 25 日, 农历正月初一。接到党中央指令后仅 20 个小时,山东省首批医疗队就星夜赶赴黄冈市疫情防控一线。

    2 月 10 日,山东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对口支援黄冈市工作, 决定成立以省委副书记杨东奇为指挥长、 副省长孙继业为副指挥长的对口支援黄冈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 指挥部由山东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工作。

    2 月 11 日,孙继业率山东省第 9 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107 名医务人员和前方指挥部先遣队抵达黄冈。

    2 月 13 日,杨东奇率山东省第 10 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123 名医务人员和前方指挥部抵达黄冈。

    他们抵达后,一直坐镇黄冈。除直接协调指挥山东前后方工作,还深入黄冈下辖黄梅、团风、浠水、蕲春、武穴 5 个县市调研,当场解决具体问题。

    一个月来,山东尽遣精锐,连续派出 12 批医疗队共计 1797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 其中 4 批609 名队员支援黄冈。

    攻坚克难,战“疫”黄冈小汤山医院

    1 月 26 日凌晨 2 点,山东首批医疗队 137 名队员到达黄冈市区。

    当时, 黄冈是除武汉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城市。然而,白衣战士们发现,抗疫的“战场”尚待开辟。

    由于医疗资源不足, 当地紧急启用还未完工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将其改建为黄冈“小汤山医院”。 山东医疗队主动请缨,全

    员参与设计、改造、清扫、规整,仅用不到 30 个小时就开辟出 100张床位的感染隔离病房, 其中ICU 床位 18 张。

    1 月 28 日晚 11 点, 医疗队迎来首批新冠肺炎患者。

    “那是我们救治能力最紧绷的时候。山东医疗队的到来,极大缓解了压力。”黄冈市市长邱丽新说。

    为提高救治效果, 山东医疗队成立由重症、呼吸、护理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因人施策,制订个性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他们制定 ICU 收治标准与流程,统一药物方案和非药物措施, 重点加强对重症患者的救治。 截至 2 月24 日, 累计救治患者 385 人,治愈 193 人。

    除了高超的医疗技术, 山东医疗队更带来不怕吃苦、 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关爱患者的医者仁心。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没有取暖设备,头几个晚上,习惯了冬日室内温暖如春的山东医务人员被冻得透心凉。 刚开始防护物资缺乏,医务人员穿上厚重、不透气的

    防护服, 只能保持不吃饭、 不喝水、不上厕所的状态。下沉到 5 个县市的医务人员面临条件更为艰苦。 然而,没有一名队员叫苦,他们以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奉献的作风,攻坚克难、一往无前。

    隔着面罩和常常布满雾气的护目镜,隔不开关切的眼神;有些农村老年患者语言不通又不识字,就用抚慰的动作去交流。隔离区的患者没有家属陪护, 山东医护人员就是亲人,照顾生活,安慰心灵, 他们省下自己的水果、牛奶、鸡蛋,带给患者增加营养。

    齐鲁大地的白衣天使们,带来的是泰山一般的深情。

    多方关爱, 长远提升防控能力

    国家“一省包一市”援助方案出台后, 山东第一时间制定对口支援方案,社会各界踊跃捐助,驰援黄冈。

    截至 2 月 25 日,山东向黄冈直接捐赠资金已达 5.32 亿元。

    其中, 支援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疫情防控,捐赠 3200 万元;支援黄冈市区和 5 个县市建设

    100 张床位的 ICU 病房, 购置 5辆负压救护车,捐赠 1 亿元;2 月25 日, 山东省决定再捐赠 4 亿元, 帮助黄冈建设专门医院和疾控中心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等项目,长远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除资金外, 山东还向黄冈捐赠价值约 500 万元的医疗物资、价值 73 万元的两台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关键设备, 以及超过 400吨的蔬菜、 水果、 鸡蛋等农副产品。

    对山东给予的支援和帮助,黄冈人感恩、铭记。第一位走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由山东医疗队治愈的确诊患者用一句“谢谢山东人”表达感谢。 2 月 24 日,已连续工作 31 天的山东首批医疗队队员到罗田县轮休, 当地群众自发热情欢迎。

    截至 2 月 27 日 24 时,黄冈连续 5 天新增确诊病例为零。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黄冈市委书记记刘雪荣表示,要把山东人民无私支援转换为强大精神动力,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发扬老区精神,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是战士,

    也是暖心亲人

    ︱︱︱三名90后﹃男丁格尔﹄的援鄂故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雯洁

    1860 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在英国圣多马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并撰写了多部护理学专著,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 今天,在援鄂医疗队中,也有一批“男丁格尔”。 这些 90 后男护士冲锋在一线, 不仅发挥着体能优势,而且心灵手巧、温暖如春。 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 对患者体贴入微,在抗击疫情中发出自己的光与热。

    细心护师严守感染防控线

    2 月 28 日零点, 屋里没有一丝光亮,河南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钞杰起身关掉“丁零零”的闹钟。穿衣、洗漱、简单吃点东西,他便背上自己的武器“消杀壶”,坐上班车,奔赴武汉市青山区方舱医院。

    钞杰,原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心手术部护师。 外形高大、体格健壮的他被安排负责方舱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进舱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是穿防护装备。七步洗手,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防护服、靴套,戴防护镜、二层手套……穿戴好的钞杰已经感觉呼吸有些困难,浑身出汗。 可他还要背上喷洒壶,开始消毒杀菌工作。

    “身上的喷洒壶有 20 公斤重。 ”钞杰说,在舱内喷洒一遍,通常需要一个小时。 结束时,他的护目镜上满是雾气,内层衣服也全部湿透,都能拧出水来。

    一有空, 钞杰便协助队友完成防护措施,穿脱防护服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穿上防护装备操作流程繁琐,但“脱衣”实际操作更复杂,至少得 30 分钟以上,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不少于 15 秒的洗手, 整个流程下来得洗 14 遍手。

    钞杰介绍,穿脱动作都有讲究,手可以接触哪里、不能接触哪里,有专用的手法。 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每天都精疲力尽,但他从来不敢有丝毫马虎。 他说,“要用万无一失的感控流程,给舱里人带来稳稳的安全感。 ”

    巧手男护士缝制特色小挎包2 月 26 日,在武汉市沌口方舱医院里,

    甘肃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们背着小挎包在病床间忙碌穿梭。 挎包上绘制有“黄河母亲”

    “中山桥”“兰州牛肉面”“马踏飞燕” 等富有甘肃文化特色的图案。 没想到,这些精美的挎包,最初竟然出自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男护士齐玉龙之手。

    提到初衷,齐玉龙解释,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没有口袋,不能随身携带一些医用

    小物品,工作时略有不便。于是,他萌发了自制挎包的想法。说干就干。休息时,他找来材料,一针一线,开始缝制。

    “我平时喜欢画画, 就在挎包上绘制了富有甘肃文化特色的图案。”齐玉龙表示,他还想通过这些挎包为患者们加油打气。希望他们坚定信念, 早日康复,以后到甘肃去亲身领略黄河、黄河铁桥、马踏飞燕等景观。

    队员们背上小挎包后,再也不用为了取小型医用物品而来回跑了,节省了时间和体力。 而富含甘肃元素的小挎包也让患者眼前一亮。

    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护士长刘萍带领下, 队员们商量,共同制作一些类似的手工袋送给出院的患者作为礼物。 此后,队员们在工作之余每人每天缝制几个,再由队员张丽和齐玉龙进行图案设计和绘制。 2 月 23 日,首批治愈患者在出舱时收到了这份意外的惊喜,他们再三邀请医护人员疫情结束后畅游武汉。

    热心小伙辅导小病人2 月 14 日, 邵逸夫医院男

    护士赵树林随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协和肿瘤中心八楼重症病区。他

    负责 15 名病人,和父亲一起入院的 10 岁男孩小松是他最牵挂的小病人。

    有一天,赵树林查房,看到小松一个人直挺挺躺在病床上, 双眼空洞地看着天花板,嘴里嘟囔着“好无聊啊! ”原来,他和爸爸转院过来时很匆忙,忘了带课本、课外书,而小松的手机网络信号不稳定, 无法上网课,心里着急。

    看着和自己亲弟弟一般大的小松心焦的样子,赵树林主动提出要给小松出题目做。此后,他在日常工作之余又多了份“私人家教”的“兼职”。根据小学的教材,赵树林为小松列出学习清单:背诵古诗文、完成计算题、默写单词短语……语数外一门课都没落下。

    赵树林发现,小松的英语口语有些磕磕绊绊。 他用手机录下单词和句子的发音,让小松跟着录音练习。 这样的小课堂安抚了小松的情绪,他治疗时更加配合,每日也有了期待。“树林哥哥,今天再给我出点题吧! ”2月 26 日, 已完成当日任务的小松主动要求增加试题。

    “这里的病人很多是家庭式发病, 有些住在我们这里,有些在别的医院治疗。 前几天, 一位病人的家属在另一家医院去世了。在这里,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孤独、害怕,而自己能做的,更多的是去安慰、去帮助。 ”赵树林说。

    (上接第 1 版)湖北省其他市州应确保清零, 继续实施严格的离汉、离湖北通道管控,遏制疫情扩散输出。 ”梁万年说。

    梁万年表示,全国其他地区建议实施“预防为主、外防输入、内防局部扩散”的策略,重点以县域为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的等级分区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突出加强重症救治新冠肺炎同“非典”相比,病毒

    的传播力更强, 多数病例症状较轻, 但少数病例病人症状危重,累及心脏等多个脏器,死亡病例多数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 如心脏病、晚期癌症、肾功能衰竭等。 也有部分年轻患者病程凶险, 进展很快,救治难度大。

    马晓伟介绍,为了解决病亡率偏高问题, 突出加强重症救治,国家医疗队在武汉整建制地接管病房,采取“以院包科”“以省包科”等模式, 将重症收治床位扩展到9000 张,累计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 7000 多人。组建院士巡诊团队,成立联合专家组,6 次修订优化救治方案,落实专家会诊、24 小时报病危、死亡病例讨论、重症巡诊等制度,组织插管小分队,推广中医药临床使用。

    通过上述这些措施,目前定点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占比从 14%提高到了 64%。 全国累计治愈的出院患者已经超过36000 人。

    加强社区防控 防止疫情反弹社区防控是防控工作中的一

    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能不能从源头堵住传染病疫情蔓延,社区管控十分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 内防扩散的前沿阵地。 ”于学军表示,要及早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通过组建社区防控的小分队等方式,指导督促地方落实防控措施。 同时组织多方力量, 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

    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加大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各地陆续下调应急响应级别, 意味着逐步取消相关限制,复工复产复学意味着大量人口要跨区流动,给防控带来一系列挑战和压力。

    对于这些可能出现的传播风险,于学军介绍,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要求各省制定预案,加强演练,做好准备。

    “此外, 稳妥做好复工复产复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也非常重要。 ”于学军说,要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加强交通工具的防控措施,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力度。

    多措并举关心爱护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统一部署下, 舍小家、顾大家,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第一线,展开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生命大救援。 如何更好地关心爱护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

    焦雅辉介绍, 在薪酬待遇方面, 对于在湖北一线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疗队的医务人员,要将临时性工作补助的标准提高一倍,薪酬水平提高两倍,扩大卫生防疫津贴发放范围,确保覆盖全体一线医务人员。

    “此外,我们也采取了措施,加强医疗队医务人员轮休和休整,我们还在全国抽调了 300 名心理医生,编组到医疗队当中,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心理疏导。 ”焦雅辉说。

    近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与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选表彰一批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将向基层一线、向高风险岗位倾斜。

    “这次表彰更多体现出‘战地表彰’的特点,即不等到抗‘疫’取得最后胜利再表彰。 这次是第一批表彰, 以后还要陆续开展表彰工作。 ”马晓伟说。

    心疼医护太劳累,主动请缨“搭把手”

    光谷方舱 80多名患者自发志愿服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2 月 26 日,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 79 人康复出院,这是自 2月 17 日患者入住以来,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

    开舱 10 天,该方舱医院累计入院 875 人、出院 166 人。 截至 26 日17 时, 累计为 440 人次进行了 CT检查,核酸检测 865 人次。

    每一个康复患者的背后, 都是数支医疗队不眠不休付出的巨大心力。 目前,已有武汉同济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以及山西、福建、海南、陕西等多支外地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在此驻扎。

    一个个日夜, 医护与患者的“生死相守”, 让武汉患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为了回报“恩人”,光谷方舱中的 80 多名患者, 自发成立 4 支病友志愿者小分队,组织一些身体状况较好的病友,帮医护人员打杂,做清洁、拿饭菜、为其他病友服务,能让“天使”们休息哪怕片刻也好。

    “消杀、拿饭、做清洁让我们来干”刚进入方舱时,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

    生死的未知, 许多患者的心理包袱都很重,觉得医护人员对自己“饭来张口,药来伸手”的照顾是理所当然。 但经过十多天的日夜相处,那一个个看不清面庞,却在自己呼吸困难时、剧烈咳嗽时,时刻守在床前的身影,不仅是恩人,更似亲人。

    “他们真的很不容易,没日没夜,让人心疼。 ”病友郑伟伟说,经过医护人员一段时间照料,很多患者的身体状况都有了明显好转,尤其轻症患者,完全可以分担方舱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我和 4 名病友主动去拿第 7 舱的饭菜和水果,从 7 舱走到 20舱旁的配餐仓库, 再搬回来发给病友们,已经汗流浃背,而这仅仅还是一个小舱的饭菜,一个医疗队往往要负责好几个舱。 ”

    郑伟伟介绍,这些自发的“打杂小分队”,多是党员。大家有的承担给病友发放口罩等物资的事情; 有的义务做清洁消杀,保障病区环境卫生;有的协助护士拿

    饭,分发到病友手中;有的协助医护人员,给其他病友进行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监测。 还有的志愿者看到个别病友情绪低落,会主动上去做心理疏导,或者热心收集病友反馈的舱内问题,上报并推动解决。

    “在方舱医院里,我们都是亲人”2 月 18 日下午 6 时, 黄德雨等近

    百名患者,由隔离酒店转至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

    晚上 10 时许,入住安顿好不久,他就接到东湖高新区组织部的电话,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病友志愿者小分队。 作为一名老党员,黄德雨连声答应。

    说干就干。 在舱内,他主动揽下打扫清洁、 清理垃圾等力所能及的活儿,看到个别病友大声喧哗、 用电不安全、用水不节约等行为, 会马上劝告制止,有时协助医护人员配送物品,宣传一些自救、防护的小常识。

    19 日,20 舱进来一位老先生,病情看起来比较严重。离他床位较近的几名

    舱友情绪激动, 坚决抵制将老先生安排在此,害怕交叉感染。

    黄德雨和病友彭成盼商量后,及时请医生出面进行科学防护讲解,并分头做这几名舱友的思想工作, 和大家一起学习《新冠肺炎感染常识》。

    最有力量的还是行动。 为消除大家的恐惧,黄德雨等几名病友志愿者,做好防护措施后, 主动帮老人铺床盖被子,扶他从轮椅上床,帮老人打饭,给他喂水喂药、削水果、脱衣换鞋、洗脚,还教会了老人家玩微信,让老人能及时同家人报平安。

    21 日下午,老先生转院。 临走之前, 老人说:“我先不敢来和你们一起住,怕招人嫌。可是这两天大家像亲人一样对待我,帮助我,照顾我,尤其是医护人员尽心尽力的治疗和安抚,让我的心情好多了, 也使我有了好起来的信心。 ”

    在自己的《病友日记》中,黄德雨写下一句话:“在方舱医院里, 我们都是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