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小組報告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小組報告. 成員 : 宋承禹 4A115106 廖偉成 4A115108 蕭偉呈 4A115111 劉 秉 翰 4A115112. 大綱. 品牌 歷史 整體 外觀 內裝 Hybrid 引擎 變速箱 底盤 安全 參考資料. 品牌歷史.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小組報告
Page 2: 小組報告

小組報告

成員 : 宋承禹 4A115106 廖偉成 4A115108 蕭偉呈 4A115111 劉秉翰 4A115112

Page 3: 小組報告

大綱 品牌歷史 整體外觀 內裝 Hybrid 引擎 變速箱 底盤 安全 參考資料

Page 4: 小組報告

品牌歷史 1986 年,豐田的御用廣告公司上奇廣告成立了一個特別

部門—— Team One (第一隊)來負責這個新豪華品牌的市場銷售工作。有關方面更聘請了著名的形象設計公司L&M 設計事務所( Lippincott & Margulies ) 構思了多達 219 個可能的品牌名字。最初「 Vectre 」、「 Verone 」、「 Chaparel 」、「 Calibre 」和「 Alexis 」是眾多名字中的前五位,後來「 Alexis 」一名更成為了首選(可能是因為令人聯想到 80 年代美國一套受歡迎的合家歡時段著名肥皂劇《豪門恩怨》中的一個角色 Alexis Colby )。最終新的品牌名字被修改為「 Lexus 」,是「 luxury 」(豪華)和「 excellence 」(卓越)二字的混合體。不過據豐田表示,名字本身並沒任何特別意思,只是讓人感到喜悅及容易銘記而已。

Page 5: 小組報告

整體外觀

Page 6: 小組報告

LED 頭燈 • 頭燈部分,全程在專屬

無塵室製成的先進LED 照明科技。其亮度與使用壽命皆遠遠超過傳統頭燈,夜間視野也更為清晰。

Page 7: 小組報告

撥水玻璃 撥水玻離系於玻離表面先施與細基底薄膜再塗上氟化物

撥水劑,可讓雨滴的接觸角加大減少其與玻璃的接觸面積,使雨滴不易覆著於玻璃上,且行車時通常只要 40公里以上的時速產生的風壓,很容易就會將雨滴吹走,確保雨天行駛的前方視野,增進行車的安全。

Page 8: 小組報告

雨滴感應式雨刷 • 前擋風玻璃上方的雨滴

感應裝置,能在雨天時自動啟動雨刷,依據雨量大小,自動調節雨刷速度,確保行車視線清晰。

Page 9: 小組報告

雨滴感應裝置 由發光二極管對前擋風玻璃發出一道光束,利用光線在玻璃和雨滴之間運行出現的散射現象,借助光束反射回來的強度,就能自動判斷玻璃上的雨水量。若感應到水滴,雨刷就開始動作,而且還會依照當時的雨量大小自動調整雨刷運行的速度。

Page 10: 小組報告
Page 11: 小組報告

UV-CUT 抗紫外線玻璃 CT 200h 全車搭載 UV-CUT抗紫外線玻

璃, 100%防禦紫外線的侵入,減少強烈日曬帶來的不適感。

Page 12: 小組報告
Page 13: 小組報告

內裝

Page 14: 小組報告

EMV 多功能資訊整合系統 何謂 EMV : Electronic Multi Vision 電子多視覺顯示( EMV )是觸摸屏彩色液晶顯

示屏設置在汽車的中控台。這是一塊高的智能技術,提供了一個互動的信息資源。它給你的信息和控制音頻系統以及許多可選的汽車系統,如導航,後視畫面,從停車輔助顯示器。它還可以提供一個全面的列表的行程數據,包括詳細信息,如車外溫度,平均燃油效率

原廠的 Navi 系統,整合了導航、電話、音響、冷氣、行車資訊、車輛設定 ...

Page 15: 小組報告

油耗指示

Page 16: 小組報告

Smart Access 智慧型啟閉控制系統

Smart Access智慧型啟閉控制系統,以感應方式取代傳統的鑰匙,當車主走近車門的瞬間,車側後視鏡下方的迎賓燈會貼心地自動亮起。當車門開啟時,鍍鉻門檻上「 Lexus 」字樣的立體LED白光會自動亮起。

Page 17: 小組報告

Smart Card Key智慧型卡片鑰匙

在豪華版車型上,標配有 Smart Access智慧型啟閉控制系統及 Smart Card Key智慧型卡片鑰匙,只要車主隨身攜帶卡片鑰匙並靠近車門,經過訊號比對無誤後,輕輕觸碰門把內緣即會自動將車門解鎖,這是以高科技上車的第一步。而發動車輛的程序更是簡單,踩踏煞車並輕觸位於儀錶板右側的 Push Start 引擎觸控啟動開關後,這時全車的電器系統進入待命狀態,儀錶板則顯示 Ready 字樣,代表隨時能出發上路;從上車到發動引擎,沒有複雜的程序。

Smart Card Key可同時與記憶裝置連動,只要一上車,包含座椅與車外後視鏡就能迅速歸至適合的坐姿

Page 18: 小組報告

Remote Touch直覺式資訊操控系統

Remote Touch 系統是由中控台上的彩色液晶顯示螢幕、排檔桿旁的控制搖桿以及搖桿旁的按扭建構而成,整體設計概念與滑鼠或軌跡球相當類似。使用者只要利用兩指輕推搖桿,中控台螢幕中的遊標就能夠進行任意方向的移動,而搖桿也會在經過不同選項和選單時,對使用者施以輕微的震動回饋,讓駕駛在操作時更具信心。

Page 19: 小組報告

後座空間 雖然 CT 200h搭載了精密且複雜的 Hybrid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必須在車尾放置 HV電池組,但透過薄型設計與妥善的空間規劃, CT 200h仍保有充足的行李廂空間,一般狀態可提供375 公升的容積,在配合 6/4 分離式後座完全傾倒後,則擁有達 985 公升的容量,應付日常所需綽綽有餘。此外, CT 200h 的行李廂設計非常平整,不僅底部與開口齊平,可以輕鬆地上下大型物品,當後座打平後所形成的空間也非常平坦,增加可用空間的運用性,可說是善用車內的每一寸空間,而沒有絲毫浪費。

Page 20: 小組報告
Page 21: 小組報告

智能多重駕馭模式系統 透過排檔座上的金屬旋鈕進行設定 發動時,系統會自動設定於 Normal ( 一般 ) 狀態,向左旋轉則為 Eco (節能 ) 模式,反向則為 Sport (運動 ) 模式

ECO 模式的 儀表板

Page 22: 小組報告

Sport 模式的儀表板,變成紅的

Page 23: 小組報告

Hybrid 引擎

Page 24: 小組報告

Atkinson 循環引擎 為求每個環節都是最高效率, Toyota/Lexus集團從車輛動力

的源頭–引擎,開始進行改善。傳統內燃機進行進氣、壓縮、爆炸、排氣的四行程階段中,可區分成 Otto奧圖式循環及較為少見的 Atkinson艾金森式循環

Page 25: 小組報告

PCU 動力控制模組 PCU 置於 CT 200h 的引擎室前方,

內藏具精密計算能力之電腦,可偵測當下行駛狀況與駕駛者意圖,即時調配引擎與馬達的運作時機與輸出功率,達到最佳動力輸出模式。

Page 26: 小組報告

HV 鎳氫電池CT 200h搭載的 HV電池為全新開發設計,採輕量化高效能 Ni-MH鎳氫電池系統,無論體積或重量都較前一代設計更加理想。此具 HV電池模組是由 28 個小模組組成,每個小模組是由 6 個鎳氫電池所組成,總電池數量為 168 個 功能 1:帶動馬達功能 2:儲存動能 .熱能

Page 27: 小組報告

變速箱

Page 28: 小組報告

ECVT 無段變速系統 這組 Hybrid ECVT 變速箱並非

一般常見採用鋼帶與油壓缸的結構,而是以精密且複雜的行星齒輪組來達到減速之目的,它的可靠度與平順度都比採用鋼帶傳動的傳統 CVT 系統來得高,也由於沒有鋼帶造成的滑差問題,因此動能幾乎沒有損失。此外,新一代 Hybrid ECVT 系統也融入輕量概念,無論體積與重量都比早期機體來得小,不僅有利於車室空間之規劃,對於省油性也有不小的幫助。

Page 29: 小組報告

永磁電動馬達 Hybrid 系統的關鍵元件–兩組MG ( Motor

Generator )永磁式電動馬達,則巧妙地整合於Hybrid ECVT 變速箱內,為了便於區分,它們分別有著MG1 與 MG2 的稱號。

Page 30: 小組報告

底盤

Page 31: 小組報告

歐規懸吊系統

CT 200h 的底盤採歐規懸吊系統,前懸吊採用輕量化鋁合金設計的麥弗遜結構,可減少煞車時車頭下沈的幅度,除降低乘客不適感外,也能盡量保持車身水平,維持重心分布;後懸吊則採用高規格的雙 A臂設計,搭配輕量化懸吊支臂。 CT 200h 的避震器設定也採取較硬朗的歐風路線,行駛於路面上,即可感受到豐富的路感變化,但仍保留一定程度的 Q 度,而沒有硬碰硬的感受,日常行駛的舒適性依然可圈可點。

Page 32: 小組報告

EPS 電子動力輔助轉向系統 CT 200h 也採用新一代 EPS電子動力輔助轉向系統,

以電動馬達取代液壓輔助系統,操控更加平順線性,也能降低油耗;藉由車速感應器傳回的訊號,主動調整方向盤之輔助力道,低速時手感輕盈,便於市區穿梭或路邊停車,高速則自動變得沈穩。 此外,當智能多重駕馭模式切換至 Sport模式時,電腦會自動降低方向盤的輔助力道,如此一來,在山路上行駛時就能獲得更豐富的路感回饋,亦會感受到更為犀利的轉向反應。

Page 33: 小組報告

安全

Page 34: 小組報告

被動安全配備 SRS氣囊 GOA高剛性車體 WILL頸椎傷害緩和座椅

Page 35: 小組報告

SRS 氣囊 全車 8具 SRS氣囊能夠在撞擊時,自動判斷所有資訊,以最適當的時機及速度充氣,減少撞擊造成的傷害,及時給予乘員最完善的防護。 8具 SRS氣囊分別為雙前座正面氣囊、雙前座側邊氣囊、側邊頭部氣簾,以及較為少見的雙前座膝部氣囊。

Page 36: 小組報告

GOA 高剛性車體高剛性車體結構能夠有效保障車體的完整性,透過創新的撞擊能量吸收分散結構,將重擊力道平均分散至全車,減少撞擊造成車內乘員的傷害,同時為了兼顧輕量化及車體高剛性,在引擎蓋、尾門等處採用輕量化鋁合金設計,並且在底盤、車體結構更採用輕量化高張力鋼板結構,帶給您最高等級的安全防護。在離車內乘員最近的車門防撞鋼樑,採用比核子潛艇鋼板 (980MPa)剛性更高的高

張力鋼板 (1,470MPa) ,側面撞擊發生時,能有效提供更完

善的防護。

Page 37: 小組報告

WILL 頸椎傷害緩和座椅 WILL頸椎傷害預防系統,能夠在車輛遭到後方撞擊時,讓頭枕緊靠乘客頭部,形成一股支撐力,而不至於發生甩鞭效應,保護頸椎不致受傷。另一項設計則是 HIP 頭部衝擊緩和結構, CT 200h 的 A 、 B 、 C 、柱與門拱上方等主要靠近乘客頭部的位置,均採特殊的緩衝結構,當車輛發生嚴重撞擊,尤其是翻滾時,若頭部碰撞到這些部位即會向內潰縮,達到吸收撞擊力道的作用,讓頭部不致受到重創。

Page 38: 小組報告

主動安全配備 V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ECB電子式煞車控制系統 ABS防鎖定煞車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HAC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BOS智慧型煞車優先控制系統

Page 39: 小組報告

V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VSC 系統掌管著 ABS 、BAS 、 EBD 、 TRC等多組控制系統,其中 TRC 為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其作用是當輪胎已超出抓地力極限時,能夠立即切除動力輸出,避免持續打滑,有絕佳的穩定車身之用。

Page 40: 小組報告

EBD 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依據車輛行駛狀況自動分配四輪的煞車力道,讓車輛不論在直行或轉彎時,煞車都能維持穩定可靠的煞車動作。

Page 41: 小組報告

HAC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未配備 HAC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的車輛在斜坡起步時,往往由於駕駛從煞車切換到油門的時間差而造成車輛下滑。 CT 200h搭載 HAC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能在系統偵測到車身有下滑的傾向時,主動施以煞車,以提供駕駛充裕的時間踩油門並順利起步。

Page 42: 小組報告

BOS智慧型煞車優先控制系統 對剛學會開車的人而言,往往面臨緊急狀況時心

頭慌亂,甚至急忙中想踩踏煞車卻又同時誤踩油門,而擁有 BOS 系統後,當系統同時接收到煞車與油門的訊號時,會優先選擇煞車動作,降低人為疏失而可能產生的意外。另外, CT 200h的車尾煞車燈具有緊急煞車閃爍功能,當駕駛者踩踏煞車踏板的力道過重時,系統會判定車輛處於高度危險狀態,持續閃爍煞車燈以警示後方來車及早做準備。

Page 43: 小組報告

價格 菁英版 - 139 萬 豪華版 - 149 萬 頂級版 - 159 萬 頂級版 Navi - 177 萬 頂級版 F Sport - 160 萬 頂級版 Navi F Sport - 179 萬

Page 44: 小組報告

車款顏色

Page 45: 小組報告

參考資料 http://blog.roga.tw http://www.lexus.com.tw http://mook.u-car.com.tw http://zh.wikipedia.org

Page 46: 小組報告

感謝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