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提提提提提提提提提 提提提提提提提提 2006.09.06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江 丙 坤 2006.09.06. 目    錄. 一、台灣經濟的現況及問題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 三、大刀闊斧的制度改革─以日本為師 四、台灣亟需推動的制度改革 五、國民黨應如何提昇國家競爭力. 一、台灣經濟的現況及問題. (一)近五年經濟成長 ─ 自 2000 年 5 月政黨輪替以來,由於受到國內政 經情勢不穩及國際景氣低迷的影響,消費疲軟、投資銳減、公共投資也未發 揮應有效果,經濟成長相對疲弱,近五年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約達 3.12% 。. 註:表內數據係表當期金額及實質成長率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江 丙 坤 2006.09.06

Page 2: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一、台灣經濟的現況及問題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

三、大刀闊斧的制度改革─以日本為師

四、台灣亟需推動的制度改革

五、國民黨應如何提昇國家競爭力

目    錄

Page 3: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一)近五年經濟成長─ 自 2000 年 5月政黨輪替以來,由於受到國內政 經情勢不穩及國際景氣低迷的影響,消費疲軟、投資銳減、公共投資也未發 揮應有效果,經濟成長相對疲弱,近五年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約達 3.12% 。

註:表內數據係表當期金額及實質成長率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1

項目來源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金額(億元)

成長率( %)

金額(億元)

成長率( %)

金額(億元)

成長率( %)

金額(億元)

成長率( %)

金額(億元)

成長率( %)

金額(億元)

成長率( %)

國內需求 98,124 3.85 93,447 -4.76 94,643 1.70 95,483 0.80 103,956

6.99 106,762

1.67

民間消費 60,872 4.59 61,292 0.67 62,546 2.34 62,936 0.94 66,198 3.91 69,226 2.74

政府消費 13,915 0.71 14,044 0.53 14,308 2.06 14,590 0.57 14,653 -0.54 14,972 0.92

民間投資 16,704 15.61 12,186 -26.8 12,522 4.07 12,531 -0.26 16,862 30.96 16,600 -0.22

公營事業投資 2,339 -2.96 2,346 1.43 2,268 -1.29 2,192 -4.09 1,816 -18.17 2,048 16.32

政府投資 4,897 -4.05 4,568 -6.42 3,997 -12.82 4,026 -1.08 4,118 -5.71 4,173 -0.06

存貨變動 -604 - -990 - -998 - -792 - 310 - -258 -

國外淨需求 2,196 - 5,175 - 7,300 - 7,703 - 3,748 - 4,706 -

商品及勞務輸出 53,924 18.86 49,626 -7.76 54,445 11.16 59,980 11.60 69,786 15.04 73,441 7.28

減:商品及勞務輸入 51,728 15.04 44,451 -13.02

47,145 6.62 52,277 7.66 66,038 18.63 68,735 3.82

國內生產毛額 100,320 5.77 98,622 -2.17 101,943 4.25 103,186 3.43 107,704

6.07 111,468

4.03

一、台灣經濟的現況及問題

Page 4: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1. 成長率分析

2

年別

來源

1996-2000

平均成長率( % )

2001年

成長率( % )

2002 年成長率( % )

2003 年成長率( % )

2004 年成長率( % )

2005年

成長率( %)

2001-2005

平均成長率( % )

民間消費 6.01 0.67 2.34 0.94 3.91 2.74 2.12

政府消費 2.65 0.53 2.06 0.57 -0.54 0.92 0.71

固定資本形成 6.71 -19.91 -0.63 -0.90 17.48 1.17 -0.56

民間投資 10.46 -26.79 4.07 -0.26 30.96 -0.22 1.54

公營事業投資 1.91 1.43 -1.29 -4.09 -18.17 16.32 -1.16

政府投資 -0.15 -6.42 -12.82 -1.08 -5.71 -0.06 -5.22

商品及勞務輸出 9.67 -7.76 11.16 11.60 15.04 7.28 7.46

商品及勞務輸入 8.97 -13.02 6.62 7.66 18.63 3.82 4.74

經濟成長率 5.79 -2.17 4.25 3.43 6.07 4.03 3.12

二、台灣經濟的現況及問題

Page 5: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2. 政經情勢的擾攘難安,政府政策的錯誤,打擊企業投資信心,導致民間 及外人投資意願低落, 2003 、 2004 年僑外投資僅及 2000 年一半,對大陸投 資則連年大幅度成長,造成國內投資萎縮不振, 2004 年在全球景氣帶動下 才有起色,就投資率而言,仍較 2000 年少 2.2 個百分點, 2005 年資本設備 進口停滯,國內投資又見遲緩。

項目

年別

國內投資毛額 民間投資成長率

(%)

資本設備進口成長率 (%)

核准僑外投資 對大陸投資金額

( 億元 )投資率

(%)金額

( 億美元 )年增率

(%)金額

( 億美元 )年增率

(%)

1999 22792 23.4 1.01 20.3 42.3 13.2 12.5 -38.4

2000 23336 22.9 15.61 34.3 76.1 79.8 26.1 108.8

2001 18111 18.0 -26.83 -31.6 51.3 -32.6 27.8 6.5

2002 17789 17.0 4.07 -3.5 32.7 -36.2 38.6 ( 28.6 ) 38.9

2003 17957 16.9 -0.26 0.4 35.8 9.29 45.9 ( 31.0 ) 18.9

2004 23105 20.7 30.96 38.2 39.5 10.55 69.4 51.2

2005 22564 19.7 -0.22 -0.5 42.3 6.96 60.1 -13.5

註; ()係補辦申請許可案件。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財政部、經濟部、中央銀行

3

Page 6: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3. 國內投資成長仍緩,超額儲蓄依然過多及外匯存底繼續擴增,持 續反映國內經濟失衡造成資源閒置的狀況,如無法獲致有效的紓 解,日後台灣經濟發展的動能仍將受到掣肘。

註:*表示 6 月底統計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4

項目

年別

固定資本形成實質增加率 (%)

國內儲蓄毛額 國內投資毛額 超額儲蓄 外匯存底金額

(億元 )儲蓄率(%)

金額(億元 )

投資率(%)

金額(億元 )

占 GNP 比率(%)

金額(億美元 )

年增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 f

9.02

-19.91

-0.63

-0.90

17.48

1.17

-0.45

26114

24281

26652

28013

29334

28806

30499

25.7

24.2

25.5

26.3

26.3

25.2

25.8

23336

18111

17789

17957

23105

22564

23239

22.9

18.0

17.0

16.9

20.7

19.7

19.6

2778

6171

8863

10056

6229

6242

7261

2.8

6.2

8.5

9.4

5.6

5.5

6.1

1067

1222

1617

2066

2417

2533

2604 *

0.5

14.5

32.3

27.8

17.0

4.8

2.7

Page 7: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5

( 二 ) 2006 年台灣經濟成長預測 1. 主計處原預測 2006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由 2005 年的 4.09 %上升 為 4.31 %,雖於最近微幅調降成長預測,但鑒於投資衰退,內 需失去力道,兼受卡債影響,消費難望樂觀,復加以國際通膨 壓力方興未艾,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恐仍大不如預期。

年、季別

項目

2006 年

( f ) 第一季 (r) 第二季 (p) 第三季 (f) 第四季 (f)

成長率 4.28(4.31) 4.92(4.93) 4.57(4.92) 4.39(4.26) 3.31(3.24)

國內需求 民間消費 政府消費 民間投資 公營事業投資 政府投資

1.71(2.54)

-0.18(0.28)

0.53(3.59)

-6.37(-1.82)

-1.47(0.27)

2.01(2.07)

-0.13(0.08)

-5.01(-3.91)

-4.38(-4.92)

-3.73(-3.82)

1.38(2.31)

-1.24(0.30)

-2.77(3.32)

-17.39(-1.99)

-4.17(1.73)

1.24(2.65)

0.18(0.32)

2.93(5.90)

-4.87(-4.65)

0.25(0.78)

2.20(3.15)

0.41(0.37)

7.07(8.89)

-1.21(1.49)

0.50(1.30)

國外淨需求 商品及勞務輸出 減商品及勞務輸入

9.06(8.12)

5.02(5.71)

13.75 (14.52)

8.88(9.44)

12.39(10.44)

5.08(6.28)

9.65(7.95)

4.68(4.91)

1.87(1.07)

1.92(2.66)

註: ( ) 內數據係 2006.5.18 預測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2006.8.17 )

二、台灣經濟的現況及問題

Page 8: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2006 年經濟成長率居亞洲倒數第二,四小龍之末

6

註: Global Insight,2006.8 ;主計處

4.3

3.2

6.15.3

6.4

5 5.54.7 4.8

10.6

0

2

4

6

8

10

12

台灣 日本 新加坡 韓國 香港 泰國 馬來西亞 印尼 菲律賓中國大陸

2006年東亞經濟成長預測

二、台灣經濟的現況及問題

Page 9: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三)政治理念與經濟理念相剋,造成今日台灣經濟困境

三個經濟發展理念 三個民進黨政治理念

朝野和諧

經濟自由

兩岸和平 台灣獨立

停建核四

經濟鎖國

經濟衰退是民進黨執政必然的結果

7

二、台灣經濟的現況及問題

Page 10: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8

(一)現況─政治風險升高,政府效能下滑,拖累台灣競爭力 去年世界經濟論壇( WEF )公布台灣「成長競爭力」排名居全 球第 5,今年 4月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ERI )公布台灣 「投資環境風險」名列世界第 6, 5月國際管理學院( IMD )評比 台灣「整體成長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的第 11名滑落 7名至第 18 名,主要是政府效能與經濟表現不佳所致。 台灣全球競爭力及投資環境排名評比機構 評比內容

經濟體評比數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WEF

成長競爭力:1.總體經濟環境2. 公共體制3.科技

116 4 10 7 6 5 4 5 -

BERI

投資環境風險:1. 營運風險2. 政治風險3. 匯兌風險

50 3 4 5 5 4 5 5 6

IMD

整體競爭力:1. 經濟表現2. 政府效能3. 企業效能4.基礎建設

61 15 17 16 20 17 12 11 18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

註: 1. 以上排名均為新年度修正後名次。 2. 經濟體評比數係最近年度資料。資料來源: WEF,BERI 及 IMD

Page 11: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

9

IMD 台灣競爭力評比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6亞洲排名

總體競爭力 20 17 12 11 18 4 (落後港、星、日)

經濟表現(政府與民間)

38 33 24 18 27

政府效能(政府) 24 20 18 19 24

企業效能(民間為主) 16 11 7 6 14

基礎建設(政府) 20 23 20 18 20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IMD )近年之評比

2006 年中分類評比落後之主要劣勢項目排名變動形一、經濟表現 1. 國際貿易 32名( 2005 年 15名) 2. 國際投資 49名( 2005 年 39名)二、政府效能 1. 法規體制 35名( 2005 年 20名) 2. 企業法規 34名( 2005 年 20名)

三、企業效能 1. 生產力及效率 17名( 2005 年 14名) 2. 金融 16名( 2005 年 6名)四、基礎建設 1.基本建設 24名( 2005 年 22名) 2.醫療與環境 38名( 2005 年 36名)

Page 12: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

10

BERI 台灣競爭力評比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6亞洲排名

投資環境評比 4 5 5 4 5 5 6 3 (落後星、日)

營運風險指標 3 5 5 4 3 3 3 2 (落後新加坡)

政治風險指標 16 15 13 12 11 15 15 3 (落後星、日)

匯兌風險指標 3 3 2 3 3 3 4 3 (落後星、日)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ERI )近年之評比

2006 年評比較劣勢項目一、營運風險指標: 1. 經濟成長( 8 名) 2.短期信用及融資( 7名) 3. 通貨膨脹( 9 名) 4.專業服務能力( 10名)

二、政治風險指標:外部影響因素─包括對峙國家(指與大陸關係)、負面區域政治力量。

三:匯兌風險指標: 1. 外匯法令架構( 7 名) 2.賺取外匯能力( 10 名)

Page 13: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

11

WEF 台灣競爭力評比 2003 2004 2005 2005亞洲排名成長競爭力 5 4 5 1

技術實力 ( 民間為主 ) 3 2 3

公共政策 ( 政府 ) 21 27 26

總體經濟環境 ( 政府與民間 ) 8 9 17

商業競爭力 16 17 14 3 (落後星、日)

公司營運與策略成熟度 ( 民間 ) 16 12 13

國家商業環境品質 ( 政府 ) 16 20 15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 WEF )近年之評比

2005 年企業經營需迫切改善之項目 2005 年評比落後之主要劣勢項目1. 政策不穩定2.官僚無效率3. 政府不穩定4.租稅法規5. 勞動法規之限制註:上述項目為 WEF進行企業經理人問卷調查時, 10 %以上企業經理人認為是企業經營上最大的問題。

中項:合約與法規( 33 ),國家信用評等( 24 ), 貪污( 24 )。細項:政府財政收支( 76 ),經濟衰退預期心理 (53) , 司法獨立( 44 ),組織犯罪( 41 ),小股東權益 保護( 39 ),外人投資股權限制( 32 ),政府債 務( 31 ),財產保護( 29 ),公共事業不正常支 出( 26 ),納稅不正常支出( 25 ),實質有效匯 率( 25 ),國民儲蓄率( 25 )

Page 14: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

評比機構 劣 勢 項 目

IMD

政府效能 24名 (2005 年 19名 ) :細項─政治不穩定 58 名 (2005 年 55 名 ) 、社會凝聚力 58

名 (2005 年 48 名 ) 、政府政策一致性 58 名 (2005 年 40 名 ) 、未來二年財政會改善 56 名 (200

5 年 34 名 ) 、外國投資者自由掌握國內企業 54 名 (2005 年 43 名 )

經濟表現 27名 (2005 年 18名 ) :細項─國外觀光客收入 42 名 (2005 年 43 名 ) 、外人直接投資流量占 GDP 之比 49 名 (2005 年 47 名 ) 、外人直接投資流量金額 45 名 (2005 年 39 名 ) 、外人直接投資存量金額 43 名 (2005 年 44 名 ) 、研發單位外移對經濟的威脅 48 名 (2005 年 49

名 )

WEF

公共體制 26名 (2004 年 27名 ) :細項─司法獨立性 44 名 (2004 年 39 名 ) 、人民財產權被保護 29 名 ( 與 2004 年排名相同 ) 、組織犯罪 41 名 (2004 年 44 名 ) 、企業納稅時行賄普遍度 25

名 ( 與 2004 年排名相同 )

總體經濟環境 17名 (2004 年 9名 ) :細項─人民對未來一年經濟的預期 53 名 (2004 年 18 名 )

、政府財政赤字 76 名 (2004 年 66 名 ) 、國民儲蓄率 25 名 (2004 年 23 名 ) 、通貨膨脹率 21

名 (2004 年 5 名 ) 、政府債務第 31 名 (2004 年 17 名 ) 、國家信用評等 24 名 (2004 年 25 名 )

BERI 投資環境 6名 (1999 年 3名 ) :政治風險 15 名 (1999 年 9 名 ) 、匯兌風險 4 名 (1999 年 3 名 )

台灣全球競爭力及投資環境劣勢項目

資料來源: IMD,WEF 及 BERI

12

Page 15: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二 )面臨的挑戰 1. 近年台灣經濟成長不振,成長率從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的 四小龍之首,衰退為四小龍之尾,也較泰、馬、印、菲 等東協國家遜色;反觀韓國在金融風暴重創後積極奮起 ,不僅出口方面擴大領先台灣,向來落後的平均國民所 得也迎頭趕上了台灣;東亞各國痛苦指數 (失業率+物價 上漲率 )大幅改善或持穩,股價指數回復到泡沫經濟前水 準之際,台灣痛苦指數卻逐年攀升,股價指數卻依然停 滯不漲,以致國家 GDP與個人 GDP的世界排名都退步。

13

Page 16: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資料來源:依各國政府統計資料,以及 Global Insight Inc. 2006 年 8 月預測。

2001~04 年與 1996~99年相較,亞洲各國中,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衰退 2.90 個百分點,高居第一;除日本外, 2001~04 年平均及 2006( 預估 ) 成長率均為最後一名,而 1996~99年期間則為第一名。

年 別

中華民國

新加坡

馬來西亞

菲律賓

1996

1997

1998

1999

6.30

6.59

4.55

5.75

3.70

4.50

4.20

4.50

2.60

1.40

-1.80

-0.20

7.80

8.30

-1.40

7.20

7.00

4.70

-6.9

9.50

4.20

5.10

-5.5

4.0

5.90

-1.40

-10.5

4.40

10.0

7.30

-7.4

6.10

7.80

4.70

-13.1

0.80

5.85

5.20

-0.60

3.4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5.77

-2.17

4.25

3.43

6.07

3.70

0.80

1.60

2.50

3.90

2.90

0.40

0.10

1.80

2.30

10.0

-2.3

4.00

2.90

8.70

8.50

3.80

7.00

3.10

4.70

10.0

0.60

1.80

3.20

8.60

4.80

2.20

5.30

7.00

6.20

8.90

0.30

4.40

5.50

7.20

4.90

3.80

4.30

4.80

5.10

6.00

1.80

4.40

4.90

6.202005 4.03 3.2 2.6 6.4 4.0 7.3 4.5 5.2 5.6 5.0

2006(f) 4.28 3.3 3.2 6.1 5.3 6.4 5.0 5.5 4.7 4.8

1996~99 平均 A 5.80 4.23 0.50 5.48 3.58 1.95 -0.42 4.00 0.05 3.46

2001~04 平均 B 2.90 2.20 1.15 3.33 4.65 3.55 5.15 4.35 4.50 4.33B-A -2.90 -2.03 0.65 -2.15 1.07 1.60 5.57 0.35 4.45 0.87

14

Page 17: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5.8

2.9

0.5

1.15

5.48

3.333.58

4.65

1.95

3.55

-0.42

5.15

4

4.35

0.05

4.5

3.46

4.33

1996-2004年東亞國家經濟概況1996~99平均經濟成長率

2001~04平均經濟成長率

中華民國

菲律賓

新加坡

日本

韓國

馬來西亞

泰國

香港

印尼

1996~99年我國平均經濟成長率位居亞洲第一, 2001~04 年則落居倒數第二

資料來源:各國政府官方統計

15

Page 18: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 GDP) 落居四小龍之末

國別年別

中華民國 南韓 新加坡 香港

2000 14519 10888 23078 25319

2001 13093 10178 20723 24765

2002 13163 11485 21209 24121

2003 13327 12707 22155 23294

2004 14271 14144 25352 24096

2005 15291 16422 26833 25623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單位:美元

16

Page 19: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與韓國相較 : 韓國出口領先擴大,平均國民所得超越台灣 1999~2005 年期間,韓國出口由台灣的 1.16 倍擴大為 1.43倍 ; 對韓逆差由 45.9億增至 76.3 億美元;平均國民所得則由台灣的 0.77 倍,到追過台灣 為台灣的 1.19 倍。

16291

14193

12720

11499

1016010841

9438

7355

1117612197

11432

9459

81777527

7105

1364612851

11972

1178011692

1309012324

11522

1270712418

11630

10816

100119591

8189

6500

7500

8500

9500

10500

11500

12500

13500

14500

1550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韓國平均國民所得

台灣平均國民所得

719 766

2844

2543

193816251504

1723

14371323136212971251

960

822

19841824

15061353

12631520

12371126

124211761113

943

860821766

韓國出口金額台灣出口金額

單位:億美元

單位:美元

17

Page 20: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1999年以來,台灣民生痛苦指數逐步攀升,股價指數卻大幅下跌 各國股市均受泡沫經濟衝擊,迄今大多回復昔日水準或更好,惟獨台灣 例外痛苦指數持續惡化,表現居倒數地位。民生痛苦指數 = 失業率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股價指數 (當年年底 )

18

年別 中華民國 日本 南韓 香港 馬來西亞 菲律賓 新加坡 泰國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3.09

4.25

4.56

4.97

4.71

6.06

6.43

4.40

4.00

4.30

4.50

4.90

4.70

4.13

7.40

6.70

8.10

6.10

7.10

7.30

6.50

2.29

1.36

3.33

4.18

5.30

6.49

6.80

6.16

4.67

5.12

5.31

4.69

5.02

6.70

15.80

15.70

17.70

14.40

14.90

17.80

18.30

2.80

3.90

3.60

3.21

4.49

5.07

3.60

4.51

5.15

4.99

3.00

4.01

4.90

6.40

年別 中華民國 日本 南韓 香港 馬來西亞 菲律賓 新加坡 泰國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8,448.84

4,739.09

5,551.24

4,452.45

5,890.69

6,139.69

6,548.34

18,934.34

13,785.69

10,542.62

8,578.95

10,676.64

11,488.76

16,111.43

1,028.07

504.62

693.70

627.55

810.71

895.92

1,379.37

16,962.10

15,095.53

11,431.59

9,321.29

12,575.94

14,230.14

14,876.43

812.33

679.64

696.09

646.32

793.94

907.43

899.79

2,142.97

1,494.50

1,168.08

1,018.41

4,442.37

1,822.83

2,096.04

2,479.58

1,926.83

1,634.60

1,341.07

1,764.52

2,066.14

2,347.34

481.92

269.19

303.85

356.48

772.15

668.10

713.73

Page 21: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近年經濟成長落後的結果 : 台灣 GDP 與每人 GDP 的世界排名下降 依據 IMF統計,台灣的 GDP世界排名由 1985 年 25名,逐漸上升到2000 年 的 16名;同期間,每人 GDP 由 33名上升到 24名。惟至 2005 年,台灣 GDP

與每人 GDP 則分別倒退至 21名與 30名。 2005 年韓國每人 GDP已趕上我 國,台灣 排名有再退步之虞。

19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

IMF世界排名 1985

*

1990

*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GDP台灣 25 21 19 18 18 19 17 16 17 17 19 20 21

韓國 18 15 11 11 19 16 13 12 13 12 11 12 12

每人

GDP

台灣 33 25 25 25 25 25 25 24 24 25 28 29 30

韓國 34 29 28 28 29 29 28 28 29 28 29 30 29

註: * 係 GNP 統計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各期。

Page 22: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2. 中國大陸經濟崛起,每年磁吸 500億美元以上的外資 ,累計至今年 7月底已達 6551億美元;每年經濟成長逾 10 %,使中國大陸 GDP 躍居世界第六名,對外貿易成為 世界第三大貿易國。經濟學人 Economist預測, 2020年 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經濟實體。中國大陸不僅係台灣最 大出口市場與出超來源,而其產品之出口,更壓縮了 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空間。

20

Page 23: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台灣的國際市場空間遭到壓縮 自 1990 年以來中國大陸在主要國家的產品市場占有率成長幅度相當顯 著;反觀台灣則呈現逐年衰退的情況。不可諱言,中國大陸的崛起確已 壓縮到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發展空間。 台灣與大陸產品在主要市場的占有率消長情形 單位:%

地區 台灣 大陸

市場年別

日本 美國 歐盟

日本 美國 歐盟

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1-5

4.24 5.14 - 3.59 4.58 - 3.99 4.72 - 4.06 4.62 - 4.00 4.32 - 3.90 4.02 - 4.24 3.90 - 4.23 3.78 - 3.69 3.75 2.29 3.65 3.62 2.50 4.12 3.43 2.53 4.72 3.33 2.50 4.06 2.92 2.33 4.02 2.77 2.46 3.72 2.51 2.38 3.66 2.36 2.29 3.47 2.09 2.02 3.55 2.04 1.94

5.31 2.53 - 5.14 3.07 - 6.05 3.89 - 7.34 4.83 - 8.57 5.43 - 10.1 5.84 - 10.8 6.13 - 11.7 6.51 - 12.4 7.18 5.55 13.2 7.79 5.85 13.9 7.98 6.39 14.5 8.22 6.75 16.6 8.96 7.36 18.3 10.76 9.52 19.7 12.10 11.21 20.7 13.38 12.35 21.2 14.57 13.41 20.3 13.98 13.10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 1989〜 1996 ),國貿局( 1997 以後) 21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

Page 24: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二、國家競爭力面臨挑戰3. 中港澳 CEPA已上路, ASEAN+ 1 (東協+中國)將在 2010 年正式成立、 ASEAN+ 3 (東協+中、日、韓) FTA 的推展也如火如荼的進行,日本與新加坡已迫不急 待與眾多國家簽訂雙邊 FTA ,惟台灣推動 FTA卻難有進 展,面臨邊緣化的危機。4. 財政赤字激增,債留子孫。迄 2006 年底,國家債務金 額已近四兆元,連同地方政府債務 9133億元,平均每人 負擔公共債務 21萬元、每戶 70萬元;又國內公共建設投 資連年遞減,基礎建設不足,斲傷台灣競爭力。

22

Page 25: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三、大刀闊斧的制度改革─以日本為師 日本過去十餘年來,由於制度與政策僵化,跟不上國內外政經情勢的快速演變,以致經濟發展長期陷入停滯,國民信心受到重創,國際地位及影響力式微。惟時勢造英雄,大力倡導改革的小泉首相上任後,先後推動了多件結構性的制度變革,諸如:中央暨地方財稅改革、地方分權、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精簡政府人事、大幅縮減政府規模、社會安全保險改革等,去年更為貫徹郵政改革決心,毅然解散國會,為執政之自民黨贏得眾議院過半數席次的勝選。小泉政府大刀闊斧的改革作為,重新啟動日本經濟發展的契機,日經股價指數已從 2002 年的 7000點持續走揚到今年的 15000點以上,經濟復甦在望。 日本小泉政府目前進行各項政經改革作為,與台灣當前亟需推動的各項改革工程,若合符節,足可供台灣借鏡與取法。

23

Page 26: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四、台灣亟需推動的制度改革 台灣近年政經發展面臨的困境,儼然重蹈了日本當年覆轍,多項國內外的信心調查顯示,受到近年政黨惡鬥衝擊,各種國家、社會、企業、國民的信心都受到重創,此從國際會計事務所 Grant Thornton (正大聯合)元月六日最新發表之 2006 三十國企業信心度調查顯示台灣敬陪末座一節即為明證。 我們認為政府存在的目的,在於提升國家競爭力,創造財富,增進人民福祉,以達安居樂業的目的。鑑於政府施政受困於意識型態,造成兩岸緊張、朝野對立,如何利用最高民意機關之民主殿堂建構朝野合作平台,共同為這塊美麗寶島,打造優質民主、經濟繁榮、和諧社會的目標,應是社會各界所期盼。

24

Page 27: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四、台灣亟需推動的制度改革 茲簡要臚列當前亟需推動的改革項目,分述如次: (一)政治改革—廉明的政治,優質的民主 1 、修訂各項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選賢與能 端正選風、調減選舉期次、嚴格規範選舉活動,限制選舉經費、嚴 禁政策性買票與選擇性執法,將黨內初選納入選罷法之規範,並訂 定財產來源不明罪,徹底肅清貪污。 2 、制定「政黨法」──政黨良性競爭 樹立政黨財產、黨內初選等完整活動規範,訂定政黨公平使用媒體 時間之規定,建立公平的政黨競爭環境。 3 、制定「行政中立法」──公務員去政治化 維護文官專業空間,確保文官中立,俾使文官以國家、人民的整體 或多數利益為考量,超越黨派,忠實推行政府政策,依據法令執行 職務,服務全國人民,不得介入政黨紛爭。 4 、制定「遊說法」與修訂「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清廉政府 遊說活動正常、透明化,杜絕黑箱作業,阻斷利益輸送;加強公職 人員財產動態申報之規定與罰則,鼓勵重要公職人員與公營事業主 管財產信託。 5 、制定「行政區劃法」──均衡區域發展 建立行政區劃的法制基礎,合理適當地調整縣市行政區域,以均衡 區域整體發展,進而健全地方自治。

25

Page 28: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四、台灣亟需推動的制度改革(二)國會改革──提升效率與紀律 配合國會席次減半,推動國會改革,修訂立法院相關之組織及職權 行使法規,讓委員會專業化、院會政黨化,並建立透明朝野協商機 制、改進議場秩序、加強議事運作、重建國會倫理、提升立法技 術,以精進立法品質與效率及國會紀律。(三)行政改革──建立小而能政府 1 、修訂「行政院組織法」及各部會組織法── 依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之規定,精簡行政組織,並推動修訂各 部會組織法,以建立小而能的政府。 2 、建立健全的文官制度,提昇文官的士氣,修訂相關法規,建立合 理退休制度,以留住人才;並建立定期輪調制度,以培養人才。 3 、修訂「地方制度法」── 檢討中央地方權限相關法制,釐清權限劃分;合理提升地方公務人 員職等,建立中央地方人事雙軌制;強化分權,維護地方政府獨立 公法人地位。

26

Page 29: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四、台灣亟需推動的制度改革(四)司法改革──公義的裁判與司法獨立 調整司法院組織架構及民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制度,建立公平正義 的訴訟制度與審判體制,並塑造獨立於政治權力關係之外運作之司 法體系,徹底排除政治或權力對司法的干預。(五)財金改革──財政健全與金融自由化 1 、制定「財政紀律法」、「地方預算法」、修訂「財政收支劃分 法」及推動稅制改革等,健全中央及地方政府財政,開源節流,平 衡收支。 2 、整合金融相闗法規含「債務清理法」,有秩序推動公股銀行民營 化── 整合現行金融相關法規、機構別管理調整為功能別管理,強化金融 集團風險監理能力與保護消費者;發揮市場機能,鼓勵金融合併, 提升金融產業競爭力。(六)社會安全制度改革──保險、就業、醫療及照護的完備 1 、制定「國民年金保險法」──建立社會保險安全體系,保障老人 經濟來源。 2 、修訂「全民健康保險法」──推行健保改革,避免醫療浪費拖累 財政。 27

Page 30: 提昇國家競爭力策略

五、國民黨應如何提昇國家競爭力 國民黨既為國會第一大政黨,於國家正處於政府瀕臨失能、經濟競爭力日漸衰退之際,除了仍應積極督促政府持續推動經濟振興政策、建構發展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之外,理應發揮振衰起蔽的中道力量,負起主導推動制度性改革立法的工作,方符人民期盼。 有鑑於此,本黨應主動出擊,在立法院發起成立「國家競爭力論壇」,規劃擬推動的前述六類制度性改革法案,依專業與功能成立六個改革工作小組;每個工作小組由朝野各推派一位具熱誠、專業與推動能力的立法委員負責召集,再由召集委員邀集有志的跨黨派立法委員及相關學者專家加入工作小組,並訂定法案推動時程表,經整合跨黨派成員意見後,即進而尋求朝野黨團的支持,儘速完成立法工作。 冀望透過「立法院國家競爭力論壇」的運作,發展成為一個供政府、政黨、產業、學術與民間等各界人士之國家政策溝通、交流的平臺,藉由論壇成員的合作與努力,期能於短期內,即可有效強化國家競爭力相關的立法與政策監督工作,以協助政府提升國家競爭力。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