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價量供需對於大宗食糧﹙黃豆、小 麥、玉米﹚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電話 : 07- 201-1316 行動電話 : 0985-080-116 E-mail : [email protected] Presentation to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2: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緣由

全球氣候惡劣

穀物大量減產

能源危機等因素

造成穀物價格急遽攀升

Page 3: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糧食安全是一個複雜的議題

不僅是生產的問題,也關乎如何獲得糧食

不僅是產出的問題,也關乎生產過程

不僅是科技的問題,也關乎政策

不僅是國際的問題,也關乎國家

不僅是鄉村的問題,也關乎城市

不僅是產量的問題,也關乎品質

Page 4: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你(妳)忽略了什麼?

1. 你平日會注意食物的價格嗎 ?

2. 你平日會注意食物的產銷問題嗎 ?

3. 你平日會注意國際糧食的貿易情形嗎 ?

4. 你感覺到食物的價格會影響你的生活嗎 ?

5. 你認為台灣依賴糧食進口的情形會發生危機嗎 ?

6. 你認為應該用政治力量來影響國際糧食貿易嗎 ?

Page 5: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簡報內容

一、德興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

三、全球黃豆、小麥、玉米產量與消費分析

二、影響黃豆、小麥、玉米價格的主要因素

四、穀物運籌模式

五、結論 : 台灣重建糧食安全的新方向

Page 6: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Page 7: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德興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

德興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西元 1959年

「專業、細心、體貼」

公 司 名 稱

創 立 時 間

經 營 理 念

高雄 / 基隆、台北、桃園、台中 營運總部/ 據點

國際貿易、農產運銷、倉儲、報關、檢驗、 運輸、理貨包裝、資訊軟體與產銷平台服務等 營 業 項 目

核心競爭力

http:// tradehub.tw 台灣商貿運籌網

客制化運籌管理服務

Richard Chang

Page 8: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全方位運籌管理服務

服 務 內 容

運籌管理規劃與諮詢 產銷資訊平台服務

海運進出口 空運進出口

冷鏈物流

發貨中心 冷鏈倉儲 理貨包裝

進出口通關 檢驗、檢疫

內陸配送 保稅運送 冷鏈運輸

出口貿易 進口代理 農產運銷

運 籌 管 理

德興國際累積50年豐厚的經驗,長期以來更稟持著「專業、細心、體貼」

的服務理念,提供全方位運籌管理服務。

Page 9: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德興國際 農產 /食品 深化運籌服務

◎商機媒合 ◎貨源搜尋 ◎生產履歷朔源 ◎冷鏈物流朔源 ◎法規與標準履行 ◎供應鏈設計 ◎冷鏈客製化S.O.P. ◎物流成本分析 ◎作業分析與模擬 ◎流程持續改善

食品供應鏈管理

◎冷鏈國際運輸 ◎農產品進出口業務 ◎農產品進出口通關 ◎發貨中心﹙Hub﹚ ◎商品檢驗證明 ◎動植物檢疫證明 ◎多溫蓄冷共同配送 ◎冷鏈物流協同作業

冷鏈物流管理

◎商品資訊 ◎生產履歷資訊 ◎冷鏈作業參數

◎貨物溫濕度追蹤

◎網路下單

◎貨況追蹤

◎庫存與補貨管理

◎訂單與交期管理

◎電子化帳單 ◎冷鏈知識管理

產銷資訊平台

◎接單出貨→兩岸 整合性國際物流 服務。 ◎產銷資訊→訂單 排程→貨物集併 →共同配送。 ◎產品生命週期管 理→儲運調度、 分撥與轉運。 ◎農產品安全與冷 鏈物流品質控管

深化運籌服務

Page 10: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Page 11: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Page 12: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2010-12年黃豆、玉米與飼料價格趨勢

Page 13: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101年7月國內公會所掌握之產銷庫存動態資料

大宗物資種類

100年度 101年度7月國內

庫存量 (萬公噸)

101年7月已採購未到港量 (萬公噸)

【在途量及未裝運量】

1公斤大宗物資製成品 年需求量 (萬公噸)

總進口量 (萬公噸)

月均 進口量

(萬公噸)

月均 使用量

(萬公噸)

小麥

100 136

0.8~0.85公斤麵粉

0.18公斤拉沙油 +0.8公斤黃豆粉

黃豆

200 235

供國內畜禽業者 摻配飼料用

玉米

500 415

11 821 1820 15 9

58

35 3851

114

0

20

40

60

80

100

120

100年

月均

進口

100年

月均

使用

101年

7月

國內

庫存

101年

7月

已採

購未

到港

量(在

途量

及未

裝運

量)

小麥

黃豆

玉米

資料來源:麵粉公會、飼料公會、植物油公會 附註:小麥、黃豆、玉米的國內庫存量與已採購未到港量加總除以月均使用量後,約可供應國內麵粉4.73個月、 沙拉油 4.34 個月、飼料業者4.4個月所需的使用量。

Page 14: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影響黃豆、小麥、玉米價格的主要因素

項目 說 明

供給因素 產量

在國際玉米市場中,美國的產量占40%以上,中國的產量占近20%,南美的產量大約占10%,成為世界玉米的主產區,其產量和供應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美國的玉米產量成為影響國際供給最為重要的因素。

進口 對國際市場而言,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是玉米的主要進口國,這些國家玉米生產、消費的變化對國際玉米進口貿易有直接影響。

需求因素 消費

美國和中國既是玉米的主產國,也是主要消費國,其它消費國家還有歐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國家,這些國家消費需求的變化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各主要消費國玉米深加工發展迅速,擴大玉米消費需求的增加。

出口 美國、阿根廷等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國生產、消費的變化對國際玉米進出口貿易都有直接影響。

庫存狀況 在庫存水準提高的時候,供給寬鬆;在庫存水準降低的時候,供給緊張。結轉庫存水準和玉米價格常常呈現負相關關係。

成本收益情況 收益情況會影響農民對下一年度糧食種植安排,收益增加,農民可能會增加種植面積,反之可能會減少種植面積。

貯存、運輸成本 影響運輸成本的原油、海洋運輸費率、運輸緊張等其他因素變化。

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關係

玉米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關係會對玉米的供需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玉米的產銷情況,導致玉米未來價格的走勢發生變化,其中,玉米與大豆的種植比價關係、與小麥的消費比價關係最為重要。

其他相關因素

氣候條件 當前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為影響黃豆、小麥、玉米價格的關鍵因素。

替代品 玉米和小麥的消費比價關係很重要。因為同樣作為能量飼料原料,玉米與小麥在飼料用途中的有非常強的替代效果。

金融貨幣因素 貨幣的利率和匯率是除了供給量、需求量和經濟週期等決定玉米期貨價格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當貨幣貶值時,玉米期貨價格會上 漲;當貨幣升值時,期貨價格會下跌。

Page 15: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Page 16: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國際穀物市場的特徵

1. 主要的穀物輸出國僅限於美國、加拿大、澳洲、 南美、中國等。

2. 主要的穀物進口國僅以日本、韓國、台灣等亞洲 國家為中心。

3. 貿易量僅佔總產量的10 – 12%,供需非常容易受到氣候變化、

輸出國國內產量波動等的影響,市場結構極為脆弱。

4. 價格變動激烈,在全球出現糧荒時,供需的些許變化,都會導

致國際穀物價格大幅跌漲。造成貿易量穩定,價格不穩定。

Page 17: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 GATT: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riffs and Trade ) GATT 共完成八次談判,

• 其主要內容涉及最惠國待遇、關稅減讓、

各種非關稅措施、協助開發中國家經貿發展之原則等,希望能達到開放農產品市場、減少出口補貼、國際間自由貿易的理想。

• GATT 過去對農產品貿易採取較寬容的態度,但是最近幾年,因為美國農業政策改變,農產品貿易規範又受重視,成為積極討論的議題。

• 1995 年又將GATT 提升為世界貿易組織

• ( WTO :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GATT

Page 18: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黃豆

項目 說 明

產地

黃豆的最大生產國是美國,全年產量約佔全球的40%,巴西及澳洲亦佔全球24%及21%的產量。美國黃豆的最大出口國為加拿大及墨西哥。黃豆期貨的價格主要受種植季節性的循環、產地氣候、農業報告等影響。

用途

黃豆因有高蛋白質及油脂的特性,所提煉出的黃豆粉及黃豆油便成了重要的副產品。黃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壓豆油、煉醬油和提煉蛋白質。豆渣或磨成粗粉的黃豆也常用於禽畜飼料。在中國,日本和朝鮮,不同軟硬的豆腐已有數千年歷史。黃豆加工之後,也可以成為醬油或腐乳。歐美現代也開始吃豆腐,但是一般用來代替奶製品。

期貨交易

產品代號 S

交易所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BOT

交易月份 一、三、五、七、八、九、十一

交易時間 (夏令) *(香港時間)

星期一至五 07:00 – 02:15

報價單位 美元

合約單位 5,000 蒲式耳

最小變動單位 0.25美仙

每單位價值 12.5美元

波幅限制 +/- 70美仙/蒲式耳, 即月不設限 (若前一交易日漲/跌停版, 下一交易日波幅限制將調至+/- 105美仙, 若再漲/跌停版, 波幅限制將調至+/- 160美仙)

Page 19: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黃豆的生長

Page 20: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黃豆的用途

Page 21: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玉米

項目 說 明

產地

玉米在全球三大穀物中,總產量和平均單產均居世界首位。目前玉米的最大生產國是美國,全年產量約佔全球的40%,中國是第二大生產國,產量約有20%,其他的生產國還包括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近年來,美國玉米的最大出口國為日本、墨西哥、南韓及台灣。玉米期貨的價格主要受產地氣候、農業政策、供求報告、庫存量及家畜、家禽的數量及價格影響。

用途

玉米主要用於作為飼料,工業生產澱粉、發酵類藥品的主要原料。 玉米胚芽可以提煉玉米油,長期食用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優於花生油,但不及橄欖油。

期貨交易

產品代號 C

交易所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BOT

交易月份 三、五、七、九、十二

交易時間 (夏令) *(香港時間)

星期一至五 07:00~02:15

報價單位 美元

合約單位 5,000 蒲式耳

最小變動單位 0.25美仙

每單位價值 12.5美元

波幅限制 +/- 30美仙/蒲式耳, 即月不設限 (若前一交易日漲/跌停版, 下一交易日波幅限制將調至+/- 45美仙, 若再漲/跌停版, 波幅限制將調至+/- 70美仙)

Page 22: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玉米生長期

Page 23: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玉米加工及產品

Page 24: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小麥

項目 說 明

產地

世界近50%的小麥都集中在中國、印度、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國家。而小麥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小麥期貨的價格主要受產地氣候、庫存量、農業報告及替代飼料穀物之供應量與價格所影響。

用途

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第二的糧食作物,僅次於玉米。小麥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等。小麥也可作為家畜的飼料,麥草也可作為飼料或鋪設屋頂的材料。

期貨交易

產品代號 W

交易所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BOT

交易月份 三、五、七、九、十二

交易時間 (夏令) *(香港時間)

星期一至五 07:00~02:15

報價單位 美元

合約單位 5,000 蒲式耳

最小變動單位 0.25美仙

每單位價值 12.5美元

波幅限制 +/- 60 美仙/蒲式耳, 即月不設限 (若前一交易日漲/跌停版, 下一交易日波幅限制將調至+/- 90 美仙, 若再漲/跌停版, 波幅限制將調至+/-135 美仙)

Page 25: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世界小麥產量、消費量與主要出口國庫存量

Page 26: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 蒲式耳(Bushel)是英制的容量及重量單位,於英國及美國通用,主要用於量度乾貨,尤其是農產品的重量。通常1蒲式耳等於8加侖(約36.37公升),但不同的農產品對蒲式耳的定義各有不同。在農產品的美國期貨市場上,會使用「美分/蒲式耳」作為價格單位。

• 以下是不同的農產品對蒲式耳的定義:

1蒲式耳燕麥=32磅(約14.52公斤)

1蒲式耳麥芽=34磅(約15.42公斤)

1蒲式耳大麥=48磅(約21.77公斤)

1蒲式耳玉米=56磅(約25.40公斤)

1蒲式耳小麥或大豆=60磅(約27.22公斤)

蒲式耳

Page 27: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Page 28: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Page 29: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 CME集團是全球衍生性商品交易服務龍頭,2010年執行了31億筆期貨與選擇權合約,涵括所有類別資產,總值近1千兆美元。交易方式包括交易所期貨與選擇權買賣,或中央櫃買結算交易。所有交易均受到CME結算系統的中央對手機制保護。

• CME集團提供全球化投資服務,全球最多樣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都可在CME的單一交易平台Globex取得。

• CME 集團旗下擁有4個主要交易中心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紐約商業交易所 (NYMEX)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

紐約商品交易所 (COMEX)

CME

Page 30: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穀物倉儲

Page 31: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穀物倉儲-續

Page 32: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穀物運輸與倉儲作業

Page 33: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大宗穀物報關流程

Page 34: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散裝雜貨船與兩岸穀物貿易模式

Page 35: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Page 36: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結論 : 台灣重建糧食安全的新方向

2007-2008年國際糧價飆漲造成全球糧食恐 慌,經此教訓,各國紛紛尋求糧食安全解套。 與台灣比鄰的南韓與日本,糧食自給率都達 到44%、40%,仍不斷提升中,並以雜糧耕 作作為解方。地狹人稠的台灣糧食自給率則 為32%,但現行農業政策是否能達成目標, 也為各界焦點。

Page 37: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結論 : 雜糧 台灣重建糧食安全的新方向

因應全球糧食危機,確保糧食供應,台灣現有休耕地將進行活化,並研 擬將進口糧食較大宗的「黃小玉糖高棕」,即黃豆、小麥、玉米、糖、 高粱和棕櫚油規劃在海內外投資種植。 政府已提出三項糧食安全政策以為因應,包括增加糧食生產,將我國以 熱量計算的綜合糧食自給率,由目前的32%提高到2020年40%的目標 ;推動活化利用農地策略增加糧食供應;掌握糧食進口來源,加強國際 農業投資與合作。 台灣還有20多萬公頃休耕地,未來將活化利用這些土地再度從事糧食耕 作,此外針對我國進口較多的糧食作物,包括黃豆、小麥、玉米、糖、 高粱、棕櫚油等,評估其在國內及國外栽種的可能性。 目前台糖已在國內試作飼料玉米,至於在海外投資糧食作物方面,友 邦國家及鄰近的印尼等都是可能的合作對象,政府除協助業者進行海外 農業投資外,也考慮提供資金、貸款和租稅等優惠措施。

玉米、大豆、小麥 都能帶動自給率

Page 38: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玉米、大豆、小麥 都能帶動自給率

國內每年要進口200萬噸的黃豆、500萬噸的玉米和100萬噸 的小麥,其中除小麥主要供人類食用外,黃豆和玉米分別可 供榨油及飼料使用,因此進口量更多,也非常容易受到國際 價格的影響而波動。

此外,像甘蔗以及高粱、棕櫚油等,台灣進口比重也非常 高,糖的部分,目前進口比重達9成,除由台糖重新在糖廠 附近恢復種植部分甘蔗外,也將與其他進口較多的作物一般 ,加強赴海外投資。

台灣已對友邦國家提供各項投資優惠,農委會表示,基於 運輸成本考量,也會在鄰近國家尋求合作機會,印尼之前曾 提出與台灣共同開發離島的構想,我方將尋求赴印尼其他地 點合作投資糧食作物的可行性,其他鄰近國家也是積極洽商 的對象。

玉米、大豆、小麥 都能帶動自給率

Page 39: 大宗食糧與供應鏈國際運籌的挑戰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張 黃 傳 電話 : 07- 201-1316 行動電話 : 0985-080-116 E-mail : [email protected]

講 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