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远离颠倒梦想 陈茗屋 孙悟空的故事是很小就喜欢的,可 惜从来没有通读过 《西游记》。古典长 篇小说我都不大喜欢,《三国演义》《红 楼梦》 都没有通读过。《水浒》 也是因 为“好在投降”,当年上面号召,才勉 强读了一遍。我喜欢的是 《聊斋志异》, 最爱夜深读聊斋。不过,唐僧玄奘翻译 的 《心经》,倒是常常恭录诵读的。 日本人也喜欢抄写 《心经》,所据 也是中国传过去的玄 奘译本,就是比我们 常见的版本多了二个 字。“远离颠倒梦想” 作“远离一切颠倒梦 想”。他们说,最早的译本有“一切” 的。是吗?不知道。 这一方“远离颠倒梦想”( 图一)是清 末篆刻大师黄牧甫的早年作品。是他创 作的 《波罗蜜多心经印谱》中的一枚。 黄牧甫出生在皖南黟县的黄村。那 是一个很闭塞的小村。他在少年时代即 喜欢弄刀舞笔。大概那时只见到少量浙 派和不入流印家的作品,所以无所适 从,刻得杂乱无序。光看他的早年作 品,谁也猜不到,这个土不拉叽的黟山 人,竟然会成为足以和吴 昌硕抗礼的篆刻大师。 转折点在于他走出田 埂,去了南昌。他的胞弟 在那里开了一家照相馆。 清末,照相可是时髦之极 的洋玩意。老弟还会画 像。现在流传的黄牧甫五 十四岁小像 ( 图二 ),长 期以来都被误为照片,其 实是他老弟手绘的。 在南昌,黄牧甫见到 了许多好书好印谱。据说 他常去书铺看书,免费为 店主题耑写签条为答。不 意被当时江西学政汪鸣鸾 看到并加以关照。汪氏是 金石学家,亲戚吴大澂、 张之洞俱为晚清的巨宦。 尤其是吴大澂,在金石学 上的造诣可谓巨擘。黄牧 甫从南昌到广州在吴大澂 幕下获得了许多指导和帮 助。当时,吴氏是广东的 封疆大吏。 “远离颠倒梦想”一 印,很明显地受到了吴让 之的影响。吴氏是比黄牧 甫早生五十年的大师。这 方印章,应该是黄牧甫到了南昌以后的 作品。在南昌,他一定见到了吴氏的作 品,深受其影响,创作了许多吴风印 作,且深得其精髓。 吴让之是“印从书出”的旗手。他的 篆刻特别强调篆书的重要,特别强调“以 篆驭印”。作品富篆书的风韵和流转美。 青年黄牧甫师法吴让之,由于自身 的篆书功力过人,把握得十分准确到位。 这一方“远离颠倒梦想”,即使杂在吴让 之印谱中,也是一方醒目的佳作。 六个字的印章,一般往往安排成三 行,因为拉长的篆字容易 表达长腿的魅力。作二行 安排,每个字都是扁方 的,不易讨巧。但是这六 个字,虽然从难从险,却 倜傥风流,丝毫不见窘迫尴尬状。显示 了作者篆法、章法的出色的驾驭力。而 且,黄牧甫运刀,绝对的高人一等,真 所谓使刀如笔。看这六个字,线条的抑 扬顿挫,恰到好处, 其韵味之隽永,犹如 邓丽君的动人歌声。 印中的“梦”, 虽然和其他五字一样 均为秀美的小篆,但在写法上撷取了大 篆的复杂写法。黄牧甫的用意很明显, 因为“远离颠”三字笔画较多,较复 杂。而“倒、想”相对而言,稍嫌简 单,倘“梦”也用常见的写法,则“倒 梦想”一行会显得单薄。在章法上,他 取和谐一路的手法。 黄牧甫师法吴让之风格的印作,数 量相当多,成就相当高。说一个笑话:比 “远离颠倒梦想”晚几年,黄氏创作过一 个“许镛印信”( 图三)。前些年,日本篆刻 “巨匠”小林斗盦,竟把这 方黄牧甫的印作当作吴让 之的佳作,收在他编著的 皇皇巨著的吴让之卷中。 而小林又极为贬低黄牧甫 乱捧吴让之。榻榻米上的 “巨匠”,真的有点滑稽。 黄牧甫的篆刻成就, 学吴让之只是一个良好的 开端,后来浸淫在三代秦 汉鉨印、青铜器款识,熔 大小二篆于一炉,开创了 自己高洁挺劲的新天地, 成为一代宗师。 黄氏离开南昌以后, 长期生活在广州。又去过 北京国子监、武昌……以 前一直以为他没有到过清 代篆刻的花园上海和杭 州。近来有资料披露,他 到过上海和杭州,只是各 待了三四天而已。有过艺 术活动吗?不知道。遗憾。 黄牧甫在上世纪初六 十岁时即逝于家乡。吴昌 硕在上海生活的辉煌时 期,上海人很少有知道黄 牧甫其人的。过去在江浙 一带,黄氏的作品也很少 见到。曾听华太师华镜泉老人和龚馥祥 老人说过一件奇事:上世纪四十年代后 期,他们为上海西泠印社从事钤拓印谱 之役。有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陌生顾 客,拿来了十九方黄牧甫印章,委托拓制 印谱。他们在钤拓时,随手把拓好的印章 放在旁边窗台上,窗外是一条弄堂。不一 会儿,十九印不翼而飞。猜想是被弄堂过 客攫走。急得满头大汗走投无路。奇怪 的是,这位顾客再也没有出现过。社会 变动,旧貌换新颜,老板遂把钤拓好的印 谱散页卖给了望云草堂张鲁厂先生。 流光小物件 责编:贺小钢 新民网:www.xinmin.cn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13 2018年 4月7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祝鸣华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赏心悦目蛤蜊油 张映勤 蛤蜊是一种海洋性贝类, 壳硬肉嫩,味道鲜美,极富营 养价值。如今在大城市的高档 饭店中,蛤蜊成了餐桌上相当 普遍的海鲜食品。但是在我小 的时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即使在我生活的沿海大城市, 蛤蜊还是十分罕见的东西。我 们接触的是用它的壳做成的一 种全油性护肤用品—— 蛤蜊 油。它具有滋润皮肤,防止干 裂的作用,曾经是最为大众化 的护肤佳品。上世纪六七十年 代,人们的生活贫困,只能满 足于吃饱穿暖,当年的化妆品 基本绝迹,什么眼影唇膏粉底 霜,什么面膜柔肤水增白蜜, 没那么多名堂。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 有之”,而且久已有之,即使 不为化妆,皮肤的保养也是至 关重要的,尤其是一张脸,从 古到今,都是人们重点保护的 部位,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 “爱美一族”们想在脸上下功夫, 留住青春的光彩,也苦于无计可 施,无物可用。讲究一点的出门 前抹一点凡士林、雪花膏,重在 护肤,谈不上化妆。那时候的护 肤品有一个通称的名词—— “擦 脸油”,通俗易懂,以一概全,突 出了人们脸部 保护的重视。 当年护肤 品中最为流 行、最为大众 的似乎非蛤蜊油莫属。在我小的 时候,冬季寒冷干燥,呼呼的西 北风刮着,泣鬼神、惊天地,加 上人们的穿戴又相对简陋,所以 一到严冬,我的手脚经常冻裂, 脸上被吹得像剐蹭了道子的小苹 果。手脸吹皴了冻裂了,没别的 办法,抹上点蛤蜊油,权当护肤 美容。 当年,几乎街上所有的百货 店杂货铺都出售蛤蜊油,它价格 便宜,实用耐用,深受广大市民 的喜爱。 每到秋冬季节,我出门上学 前,姥姥都在我的脸上手上抹一 点蛤蜊油。北风凛冽,严寒刺 骨,蛤蜊油保护着我们稚嫩的肌 肤。到了教室,屋里点着火炉, 可我的双脚还是被冻裂了。放学 回到家,姥姥 会把我的鞋袜 脱下,在脚后 跟的冻伤处抹 的还是蛤蜊 油。小小的蛤蜊油陪伴我们走过 一个个寒冬,迎来一个个春天。 当年的蛤蜊油视蛤蜊壳的大 小分几个等级,一般有乒乓球大 小。在我的印象中,小盒的蛤蜊 油只卖 分钱。 蛤蜊油虽然价廉,却也物 美,不用说它的护肤功效,仅就 外包装而言,绝对赏心悦目:蛤 蜊壳完整洁净,光泽呈牙白色, 上面涂上薄薄的蜡质,光滑柔 润,贴有精致的商标,如同精巧 漂亮的天然工艺品。城市中的孩 子有不少是通过蛤蜊油认识贝壳 的,姑娘们衣兜里装上蛤蜊油到 学校上学,课间掏出来相互比较 着,看看谁的蛤蜊壳更大,图案 条纹更漂亮。蛤蜊油代表着那个 年代孩子们对美丽的向往,对幸 福的满足。 现在想想,用蛤蜊壳做包装 有点不可思议,从它的挑选分 类、处理加工到灌装原料、包装 运输,得需要多少工时工序,得 包含多少人的辛勤劳动。也许是 因为当时原材料紧张,加上劳动 力价格低廉,这才有可能使蛤蜊 油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果不算经济账,蛤蜊油实 在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绿色环保 的护肤佳品,它为贫困时代的人 们做出过特殊 的贡献。 明日请看 那时的菜篮 》。 家乡会稽山一带多兰花,从小居住 于此,对兰花已熟稔于心。早年头,一 些山农携山货于菜市场出售,常捎带些 兰花,以花苞多寡论价,价钱十分便 宜,一株要不了多少钱。那时,居民家 园中屋里大都置有一二盆兰花,既常见 又普通。记得小时候,邻居小外婆屋中 堂前的一张长条桌上放置着一盆兰花, 花盆是青花瓷的,如剑般的叶子飘逸而 傲然,泛着碧绿的光,其间茎上淡绿色 的花朵似张开的蝴蝶,娉婷漫舞,散发出幽幽的清 香。小外婆偶尔会去给兰花洒些水,拿湿布擦拭叶 子。有时趁其不在,我悄悄贴近兰花,上前闻香,一 股淡淡的幽香顿时袭来,沁人心脾。有人说,兰花难 养,可在那片土地上,兰花无需多打理,开得总是那 么鲜润、那么蓬勃。 及至年少,每年的春节后,我常与同伴带着工具 上山挖野兰花。那时,正是春兰开放之际。早春的山 间处处透着草木的清香。兰花喜阴畏阳,往往长于通 风背阳的幽谷山崖中。我们在茂林修竹下、草丛树叶 间细细搜寻,一旦拨开草叶,发现藏匿其中的兰花, 就会喜不自禁,心似兔子怦怦乱跳。我总感到兰花与 人是有缘分的,有时遍寻山谷也难觅踪迹;有时踏破 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发现一株兰花,竟引 来周围一片。运气好的话,有时能撞到一株九头兰, 那绿叶间齐齐挨挨地伸展着九个芦头,花苞被几层色 泽糯润的衣壳紧紧包裹着,有的苞尖如张嘴的小鸟已 从壳中探出,一瞬间,真让人欣喜若狂。我们小心翼 翼地连根带泥挖出兰花轻轻放入袋中,兴冲冲下山而 归。那时,也没什么讲究,找来一些坛坛罐罐,甚至 破旧的脸盆,培上从山上带来的泥土,植上兰花。不 久花苞就一朵朵地陆续绽放,弥漫开阵阵的幽香。 后参军远至北国,数年未见兰花,每当春天的原 野上各色野花盛开时,不禁想起家乡山中的兰花,那 幽香似乎又在鼻间萦绕。待到有年春节回家探亲,我 急不可耐地又一次上山挖兰花,面对满眼的竹林,吮 吸着山野的芬芳,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当回家找出 花盆,再次植上一盆盆兰花时,母亲很开心,笑着 说,你去部队这几年,家里还没养过兰花呢。听了母 亲的话,心里不是滋味。我知道母亲喜欢兰花,可兰 花有期开,我却无期栽。 孔子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身 心高洁,性情淡泊,不事张扬,羞与繁花争奇斗艳,默默 释放着馨香,这也是我喜爱兰花之处。日子稳定后,我 一直想在自个儿家中养盆兰花,但最终没有养好。我想 大概这独立于幽谷中的兰花,不适应都市里的喧闹。 岁暮总是来得太快,一晃往事已在烟尘中。据说 现在家乡山中已难见兰花了,且一棵好品种的兰花价 钱也大得惊人。这次趁着春节回家乡,我又去爬了一 次山,虽不是挖兰花,但当看到满目苍翠时,又想起 当年挖兰花的情景,脑中 浮现出儿时见到的那些普 通的兰花,她们在微风中 摇曳,姿容嫣然,含羞不 语,独自芬芳,给人一种 淡淡的柔美和梦幻般的韵 味。 静安诗草 春之歌 郊游 胡中行识: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当下的一个热门 话题。我应邀为市西初级中学开设诗词创作课程,一 个学期,学生们初通诗律,习作亦有可观,继续学 习,必有所成。此也可为“弘扬国学从学生抓起”提 供一条佐证。 芦苇深深舟自横 早花新燕绘春成 更看天际升初日 风拂碧波如镜明 矫天予 无名河畔小舟横 老树新花伴草成 又是一年好风景 天光水色最分明 陆书懿 石桥亭下小舟横 山色空蒙春意成 远望烟波云影处 鳞光染翠映江明。( 曾文馨 长夜窗前笔墨横 庭中嫩叶绿初成 埋头勤读孤灯下 忽觉东天鱼肚明 沃天一 碧潭如镜野舟横 几树蝉声梦不成 赏景时分夜漫漫 忽闻犬吠日将明 丁雅婧 疏星点点月轮横 我自遥望万象成 不见苍穹真面目 只缘灯海太光明 徐玮祎 墙上的岁月 我不知道墙上那套相 框叫什么系列,背面有一 些哥特式建筑,是她在淘 宝网店买的 颜色各异、 大小不一的组合,有十几 二十个吧。先是躺在盒子 里,过几天它便成了我们 新家最夺目的一道风景。 我们挑选了一些旧照片放 进去,满满半方墙上都是 过往的岁月。有女儿第一 天上学的情景,面对校门 孩子偎着我无助的样子依 旧生动;有我第一本书签 售时的场景,是一位摄影 家朋友在我不知情的时候 拍的,那是一个夏天的侧 影;有她抱着女儿走在故 乡田野,衣裳和肤色像春 天一样明媚……把这么多 照片同时放在一面墙上真 是件有意义的事。有人说 相机其实是人类对抗自然 最成功的发明之一。都说 岁月流逝了无痕迹,可当 人们“咔嚓”一声按下快 门,那一瞬间便被清晰地 保存了,可以复制到墙上 也可以复制到书上。不管 当时你的脸上是笑、是哭, 还是无法掩饰的紧张和尴 尬,都会在未来的岁月中 被封存,让看到它们的人 追忆起一段依稀往事。 当然,除了孩子的照 片,我们保存的照片里很 少有哭泣的,对于成年人 来说,肆意流淌的悲伤是 私密,轻易不能示人,泪 水往往躲在镜头后面,更 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心情 悲伤沉痛时,几乎想不起 要保留它们,也没有拿出 相机的心情。我们经常在 照片上看到的,不是被克 制或不被克制的快 乐,就是被掩饰或 掩饰不了的忧伤, 当然也有一些故意 的滑稽与不知情的 放松,那些多半是旅途中 的抓拍。在照片墙上,我 们可以将岁月重新组合, 母亲和女儿可以一样豆蔻 年华,面对镜头可以同时 呈现相似的少女青涩与拘 谨;女儿可以从幼稚园的 懵懂,一下跳到大学时 光;左边她立在老家菜 园,右边却是在曼哈顿街 头。时空纵横是照片墙的 拿手好戏,你的青春可以 与孩子青春比邻。 喜欢看童年的照片, 像是刚出土的嫩芽,纤细 干净,没有艳丽,没有过 多的枝蔓。照片墙上,我 们可以拥有同样清澈的眼 睛。当然,我没有放上那 些已经逝去,永不再回来 的亲人们,父亲的一生只 留下一张黑白遗像,我不 能放在彩色的墙上装点新 家,它放在抽屉里,也放 在我的记忆里,像越来越 远的农村老家一 样,相见亦无事, 不见偶相思。 我喜欢看老照 片,我家里曾经刻 意收藏过几套“老照片系 列”的丛书,搬了几次 家,淘汰了一大半书, “老照片系列”依旧立在 书柜中。我喜欢看那些尚 未凋零的青春曾经怎样被 张扬着,看某些苍老安详 的面容曾有过的妩媚,看 那些眼波流转背后的快乐 和落寞,当然不只是人 物,也爱看镜头里定格的 一些历史,战争和灾难, 事件和风情,每一回它们 都带给我别样的思考。 在家里,装点一方照 片墙的确是件有意义的 事,看看时光如何喂胖我 们,看看孩子如何走出你 的风景,看看熟悉的山河 岁月,看看季节在屋檐下 一茬一茬的反应,会有不 一样的体味萦绕在心。用 照片装点一堵墙,看凝固 的瞬间,时空交错,感受 温暖也感受亲情。记得春 节前夕,她在单位一年一 度体检时被误诊为恶性肿 瘤,手术前一夜,她剪去 留了二十多年的又粗又黑 的长发放到窗台上。那一 晚我无法入眠,深夜里一 个人悄悄地立在照片墙 前,看到青春岁月的她与 女儿趴在老一中校园草地 上嬉戏,花裙子和花树融 在一起,我几乎听得见她 们打闹的笑声;看她在赭 山石阶上坐下来,眼睛看 着我笑靥如花,满阶落叶 静美。那时的她,额头上 还没有现在的细纹。岁月 慢慢地让我们在一个屋檐 下变老,空巢后的我们, 不再有青年时代的吃醋争 吵,懂得默默相依相伴。 爱情老了就变成亲情。不 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拿到 检查报告这些日子里,她 开始有意无意地教我烧 菜,开洗衣机,还叮嘱我 以后对女儿再温和些,不 要轻易发火,立在照片墙 前,每个时期的她,都看 着我,像是要挥手的样 子。我突然心如刀割,泪 水奔流…… 感谢上苍,命运只是 开了一个玩笑,而没有真 的痛下杀手,如今照片墙 上又多了一张她的短发 照。我真的喜欢这方墙, 墙上的岁月温暖着我们的 家,也浓缩了我的大半 生。

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祝鸣华 编辑邮 … · 最爱夜深读聊斋。不过,唐僧玄奘翻译 的《心经》,倒是常常恭录诵读的。 日本人也喜欢抄写《心经》,所据

  • Upload
    others

  • View
    2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祝鸣华 编辑邮 … · 最爱夜深读聊斋。不过,唐僧玄奘翻译 的《心经》,倒是常常恭录诵读的。 日本人也喜欢抄写《心经》,所据

远离颠倒梦想陈茗屋

! ! ! !孙悟空的故事是很小就喜欢的,可惜从来没有通读过《西游记》。古典长篇小说我都不大喜欢,《三国演义》《红楼梦》都没有通读过。《水浒》也是因为“好在投降”,当年上面号召,才勉强读了一遍。我喜欢的是《聊斋志异》,最爱夜深读聊斋。不过,唐僧玄奘翻译的《心经》,倒是常常恭录诵读的。

日本人也喜欢抄写《心经》,所据也是中国传过去的玄奘译本,就是比我们常见的版本多了二个字。“远离颠倒梦想”作“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他们说,最早的译本有“一切”的。是吗?不知道。这一方“远离颠倒梦想”(图一)是清

末篆刻大师黄牧甫的早年作品。是他创作的《波罗蜜多心经印谱》中的一枚。黄牧甫出生在皖南黟县的黄村。那

是一个很闭塞的小村。他在少年时代即喜欢弄刀舞笔。大概那时只见到少量浙派和不入流印家的作品,所以无所适从,刻得杂乱无序。光看他的早年作品,谁也猜不到,这个土不拉叽的黟山人,竟然会成为足以和吴昌硕抗礼的篆刻大师。转折点在于他走出田

埂,去了南昌。他的胞弟在那里开了一家照相馆。清末,照相可是时髦之极的洋玩意。老弟还会画像。现在流传的黄牧甫五十四岁小像 (图二),长期以来都被误为照片,其实是他老弟手绘的。在南昌,黄牧甫见到

了许多好书好印谱。据说他常去书铺看书,免费为店主题耑写签条为答。不意被当时江西学政汪鸣鸾看到并加以关照。汪氏是金石学家,亲戚吴大澂、张之洞俱为晚清的巨宦。尤其是吴大澂,在金石学上的造诣可谓巨擘。黄牧甫从南昌到广州在吴大澂幕下获得了许多指导和帮助。当时,吴氏是广东的封疆大吏。“远离颠倒梦想”一

印,很明显地受到了吴让之的影响。吴氏是比黄牧甫早生五十年的大师。这方印章,应该是黄牧甫到了南昌以后的作品。在南昌,他一定见到了吴氏的作品,深受其影响,创作了许多吴风印作,且深得其精髓。

吴让之是“印从书出”的旗手。他的篆刻特别强调篆书的重要,特别强调“以篆驭印”。作品富篆书的风韵和流转美。青年黄牧甫师法吴让之,由于自身

的篆书功力过人,把握得十分准确到位。这一方“远离颠倒梦想”,即使杂在吴让之印谱中,也是一方醒目的佳作。六个字的印章,一般往往安排成三

行,因为拉长的篆字容易表达长腿的魅力。作二行安排,每个字都是扁方的,不易讨巧。但是这六个字,虽然从难从险,却倜傥风流,丝毫不见窘迫尴尬状。显示了作者篆法、章法的出色的驾驭力。而且,黄牧甫运刀,绝对的高人一等,真所谓使刀如笔。看这六个字,线条的抑

扬顿挫,恰到好处,其韵味之隽永,犹如邓丽君的动人歌声。

印中的“梦”,虽然和其他五字一样

均为秀美的小篆,但在写法上撷取了大篆的复杂写法。黄牧甫的用意很明显,因为“远离颠”三字笔画较多,较复杂。而“倒、想”相对而言,稍嫌简单,倘“梦”也用常见的写法,则“倒梦想”一行会显得单薄。在章法上,他取和谐一路的手法。黄牧甫师法吴让之风格的印作,数

量相当多,成就相当高。说一个笑话:比“远离颠倒梦想”晚几年,黄氏创作过一个“许镛印信”(图三)。前些年,日本篆刻

“巨匠”小林斗盦,竟把这方黄牧甫的印作当作吴让之的佳作,收在他编著的皇皇巨著的吴让之卷中。而小林又极为贬低黄牧甫乱捧吴让之。榻榻米上的“巨匠”,真的有点滑稽。

黄牧甫的篆刻成就,学吴让之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来浸淫在三代秦汉鉨印、青铜器款识,熔大小二篆于一炉,开创了自己高洁挺劲的新天地,成为一代宗师。

黄氏离开南昌以后,长期生活在广州。又去过北京国子监、武昌……以前一直以为他没有到过清代篆刻的花园上海和杭州。近来有资料披露,他到过上海和杭州,只是各待了三四天而已。有过艺术活动吗?不知道。遗憾。黄牧甫在上世纪初六

十岁时即逝于家乡。吴昌硕在上海生活的辉煌时期,上海人很少有知道黄牧甫其人的。过去在江浙一带,黄氏的作品也很少

见到。曾听华太师华镜泉老人和龚馥祥老人说过一件奇事: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他们为上海西泠印社从事钤拓印谱之役。有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陌生顾客,拿来了十九方黄牧甫印章,委托拓制印谱。他们在钤拓时,随手把拓好的印章放在旁边窗台上,窗外是一条弄堂。不一会儿,十九印不翼而飞。猜想是被弄堂过客攫走。急得满头大汗走投无路。奇怪的是,这位顾客再也没有出现过。社会变动,旧貌换新颜,老板遂把钤拓好的印谱散页卖给了望云草堂张鲁厂先生。

!

图二

"

图三

"

图一

十日谈流光小物件

责编:贺小钢

新民网:www.xinmin.cn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13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祝鸣华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赏心悦目蛤蜊油张映勤

! ! ! !蛤蜊是一种海洋性贝类,壳硬肉嫩,味道鲜美,极富营养价值。如今在大城市的高档饭店中,蛤蜊成了餐桌上相当普遍的海鲜食品。但是在我小的时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即使在我生活的沿海大城市,蛤蜊还是十分罕见的东西。我们接触的是用它的壳做成的一种全油性护肤用品———蛤蜊油。它具有滋润皮肤,防止干裂的作用,曾经是最为大众化的护肤佳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贫困,只能满足于吃饱穿暖,当年的化妆品基本绝迹,什么眼影唇膏粉底霜,什么面膜柔肤水增白蜜,没那么多名堂。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且久已有之,即使不为化妆,皮肤的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一张脸,从古到今,都是人们重点保护的部位,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

“爱美一族”们想在脸上下功夫,留住青春的光彩,也苦于无计可施,无物可用。讲究一点的出门前抹一点凡士林、雪花膏,重在护肤,谈不上化妆。那时候的护肤品有一个通称的名词———“擦脸油”,通俗易懂,以一概全,突出了人们脸部保护的重视。当年护肤

品中最为流行、最为大众的似乎非蛤蜊油莫属。在我小的时候,冬季寒冷干燥,呼呼的西北风刮着,泣鬼神、惊天地,加上人们的穿戴又相对简陋,所以一到严冬,我的手脚经常冻裂,脸上被吹得像剐蹭了道子的小苹果。手脸吹皴了冻裂了,没别的办法,抹上点蛤蜊油,权当护肤美容。当年,几乎街上所有的百货

店杂货铺都出售蛤蜊油,它价格便宜,实用耐用,深受广大市民

的喜爱。每到秋冬季节,我出门上学

前,姥姥都在我的脸上手上抹一点蛤蜊油。北风凛冽,严寒刺骨,蛤蜊油保护着我们稚嫩的肌肤。到了教室,屋里点着火炉,可我的双脚还是被冻裂了。放学

回到家,姥姥会把我的鞋袜脱下,在脚后跟的冻伤处抹的还是蛤蜊

油。小小的蛤蜊油陪伴我们走过一个个寒冬,迎来一个个春天。当年的蛤蜊油视蛤蜊壳的大

小分几个等级,一般有乒乓球大小。在我的印象中,小盒的蛤蜊油只卖 !分钱。

蛤蜊油虽然价廉,却也物美,不用说它的护肤功效,仅就外包装而言,绝对赏心悦目:蛤蜊壳完整洁净,光泽呈牙白色,上面涂上薄薄的蜡质,光滑柔润,贴有精致的商标,如同精巧

漂亮的天然工艺品。城市中的孩子有不少是通过蛤蜊油认识贝壳的,姑娘们衣兜里装上蛤蜊油到学校上学,课间掏出来相互比较着,看看谁的蛤蜊壳更大,图案条纹更漂亮。蛤蜊油代表着那个年代孩子们对美丽的向往,对幸福的满足。现在想想,用蛤蜊壳做包装

有点不可思议,从它的挑选分类、处理加工到灌装原料、包装运输,得需要多少工时工序,得包含多少人的辛勤劳动。也许是因为当时原材料紧张,加上劳动力价格低廉,这才有可能使蛤蜊油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不算经济账,蛤蜊油实

在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绿色环保的护肤佳品,它为贫困时代的人

们做出过特殊的贡献。

明日请看

《那时的菜篮子》。

想念兰花

陈德平

! ! ! !家乡会稽山一带多兰花,从小居住于此,对兰花已熟稔于心。早年头,一些山农携山货于菜市场出售,常捎带些兰花,以花苞多寡论价,价钱十分便宜,一株要不了多少钱。那时,居民家园中屋里大都置有一二盆兰花,既常见又普通。记得小时候,邻居小外婆屋中堂前的一张长条桌上放置着一盆兰花,花盆是青花瓷的,如剑般的叶子飘逸而傲然,泛着碧绿的光,其间茎上淡绿色

的花朵似张开的蝴蝶,娉婷漫舞,散发出幽幽的清香。小外婆偶尔会去给兰花洒些水,拿湿布擦拭叶子。有时趁其不在,我悄悄贴近兰花,上前闻香,一股淡淡的幽香顿时袭来,沁人心脾。有人说,兰花难养,可在那片土地上,兰花无需多打理,开得总是那么鲜润、那么蓬勃。及至年少,每年的春节后,我常与同伴带着工具

上山挖野兰花。那时,正是春兰开放之际。早春的山间处处透着草木的清香。兰花喜阴畏阳,往往长于通风背阳的幽谷山崖中。我们在茂林修竹下、草丛树叶间细细搜寻,一旦拨开草叶,发现藏匿其中的兰花,就会喜不自禁,心似兔子怦怦乱跳。我总感到兰花与人是有缘分的,有时遍寻山谷也难觅踪迹;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发现一株兰花,竟引来周围一片。运气好的话,有时能撞到一株九头兰,那绿叶间齐齐挨挨地伸展着九个芦头,花苞被几层色泽糯润的衣壳紧紧包裹着,有的苞尖如张嘴的小鸟已从壳中探出,一瞬间,真让人欣喜若狂。我们小心翼翼地连根带泥挖出兰花轻轻放入袋中,兴冲冲下山而归。那时,也没什么讲究,找来一些坛坛罐罐,甚至破旧的脸盆,培上从山上带来的泥土,植上兰花。不久花苞就一朵朵地陆续绽放,弥漫开阵阵的幽香。后参军远至北国,数年未见兰花,每当春天的原

野上各色野花盛开时,不禁想起家乡山中的兰花,那幽香似乎又在鼻间萦绕。待到有年春节回家探亲,我急不可耐地又一次上山挖兰花,面对满眼的竹林,吮吸着山野的芬芳,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当回家找出花盆,再次植上一盆盆兰花时,母亲很开心,笑着说,你去部队这几年,家里还没养过兰花呢。听了母亲的话,心里不是滋味。我知道母亲喜欢兰花,可兰花有期开,我却无期栽。

孔子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身心高洁,性情淡泊,不事张扬,羞与繁花争奇斗艳,默默释放着馨香,这也是我喜爱兰花之处。日子稳定后,我一直想在自个儿家中养盆兰花,但最终没有养好。我想大概这独立于幽谷中的兰花,不适应都市里的喧闹。岁暮总是来得太快,一晃往事已在烟尘中。据说

现在家乡山中已难见兰花了,且一棵好品种的兰花价钱也大得惊人。这次趁着春节回家乡,我又去爬了一次山,虽不是挖兰花,但当看到满目苍翠时,又想起当年挖兰花的情景,脑中浮现出儿时见到的那些普通的兰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姿容嫣然,含羞不语,独自芬芳,给人一种淡淡的柔美和梦幻般的韵味。

静安诗草 春之歌!郊游

! ! ! !胡中行识: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应邀为市西初级中学开设诗词创作课程,一个学期,学生们初通诗律,习作亦有可观,继续学习,必有所成。此也可为“弘扬国学从学生抓起”提供一条佐证。

芦苇深深舟自横" 早花新燕绘春成#

更看天际升初日" 风拂碧波如镜明#(矫天予)

无名河畔小舟横" 老树新花伴草成#

又是一年好风景" 天光水色最分明#(陆书懿)

石桥亭下小舟横" 山色空蒙春意成#

远望烟波云影处" 鳞光染翠映江明。(曾文馨)

长夜窗前笔墨横" 庭中嫩叶绿初成#

埋头勤读孤灯下" 忽觉东天鱼肚明#(沃天一)

碧潭如镜野舟横" 几树蝉声梦不成#

赏景时分夜漫漫" 忽闻犬吠日将明#(丁雅婧)

疏星点点月轮横" 我自遥望万象成#

不见苍穹真面目" 只缘灯海太光明#(徐玮祎)

墙上的岁月 荆 毅

! ! ! !我不知道墙上那套相框叫什么系列,背面有一些哥特式建筑,是她在淘宝网店买的 "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组合,有十几二十个吧。先是躺在盒子里,过几天它便成了我们新家最夺目的一道风景。我们挑选了一些旧照片放进去,满满半方墙上都是过往的岁月。有女儿第一天上学的情景,面对校门孩子偎着我无助的样子依旧生动;有我第一本书签售时的场景,是一位摄影家朋友在我不知情的时候拍的,那是一个夏天的侧影;有她抱着女儿走在故乡田野,衣裳和肤色像春天一样明媚……把这么多照片同时放在一面墙上真是件有意义的事。有人说相机其实是人类对抗自然最成功的发明之一。都说岁月流逝了无痕迹,可当人们“咔嚓”一声按下快门,那一瞬间便被清晰地保存了,可以复制到墙上也可以复制到书上。不管当时你的脸上是笑、是哭,还是无法掩饰的紧张和尴尬,都会在未来的岁月中被封存,让看到它们的人追忆起一段依稀往事。

当然,除了孩子的照片,我们保存的照片里很少有哭泣的,对于成年人来说,肆意流淌的悲伤是私密,轻易不能示人,泪水往往躲在镜头后面,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心情悲伤沉痛时,几乎想不起要保留它们,也没有拿出相机的心情。我们经常在照片上看到的,不是被克制或不被克制的快乐,就是被掩饰或掩饰不了的忧伤,当然也有一些故意的滑稽与不知情的放松,那些多半是旅途中的抓拍。在照片墙上,我们可以将岁月重新组合,母亲和女儿可以一样豆蔻年华,面对镜头可以同时呈现相似的少女青涩与拘谨;女儿可以从幼稚园的懵懂,一下跳到大学时光;左边她立在老家菜园,右边却是在曼哈顿街头。时空纵横是照片墙的拿手好戏,你的青春可以与孩子青春比邻。

喜欢看童年的照片,

像是刚出土的嫩芽,纤细干净,没有艳丽,没有过多的枝蔓。照片墙上,我们可以拥有同样清澈的眼睛。当然,我没有放上那些已经逝去,永不再回来的亲人们,父亲的一生只留下一张黑白遗像,我不能放在彩色的墙上装点新家,它放在抽屉里,也放在我的记忆里,像越来越

远的农村老家一样,相见亦无事,不见偶相思。我喜欢看老照

片,我家里曾经刻意收藏过几套“老照片系列”的丛书,搬了几次家,淘汰了一大半书,“老照片系列”依旧立在书柜中。我喜欢看那些尚未凋零的青春曾经怎样被张扬着,看某些苍老安详的面容曾有过的妩媚,看那些眼波流转背后的快乐和落寞,当然不只是人物,也爱看镜头里定格的一些历史,战争和灾难,事件和风情,每一回它们都带给我别样的思考。在家里,装点一方照

片墙的确是件有意义的事,看看时光如何喂胖我们,看看孩子如何走出你的风景,看看熟悉的山河岁月,看看季节在屋檐下一茬一茬的反应,会有不一样的体味萦绕在心。用

照片装点一堵墙,看凝固的瞬间,时空交错,感受温暖也感受亲情。记得春节前夕,她在单位一年一度体检时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手术前一夜,她剪去留了二十多年的又粗又黑的长发放到窗台上。那一晚我无法入眠,深夜里一个人悄悄地立在照片墙前,看到青春岁月的她与女儿趴在老一中校园草地上嬉戏,花裙子和花树融在一起,我几乎听得见她们打闹的笑声;看她在赭山石阶上坐下来,眼睛看着我笑靥如花,满阶落叶静美。那时的她,额头上还没有现在的细纹。岁月慢慢地让我们在一个屋檐下变老,空巢后的我们,不再有青年时代的吃醋争吵,懂得默默相依相伴。爱情老了就变成亲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拿到检查报告这些日子里,她开始有意无意地教我烧菜,开洗衣机,还叮嘱我以后对女儿再温和些,不要轻易发火,立在照片墙前,每个时期的她,都看着我,像是要挥手的样子。我突然心如刀割,泪水奔流……感谢上苍,命运只是

开了一个玩笑,而没有真的痛下杀手,如今照片墙上又多了一张她的短发照。我真的喜欢这方墙,墙上的岁月温暖着我们的家,也浓缩了我的大半生。

读印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