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1 报报报 报报报 报报 [email protected] 报报报报报报报 2014 报 3 报 报报报报报报报报报报报报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email protected]. 应急科普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中国科普研究所 2014 年 3 月. 汇报提纲. 应急科普的基本理论 我国当前应急科普的现状及问题 应急科普的典型案例及国际经验 社区应急科普的开展. 核心概念. 学科基础. 要素分析. 能力构成. 一、应急科普的基础理论. 应急科普. 突发事件 热点焦点事件 科学普及. 管理学 社会学 传播学. 主体 内容 渠道 受众 效果. 应急科普组织与实施 应急科普资源整合与开发 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训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email protected]

中国科普研究所2014 年 3 月

应急科普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Page 2: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

汇报提纲 应急科普的基本理论 我国当前应急科普的现状及问题 应急科普的典型案例及国际经验 社区应急科普的开展

Page 3: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

核心概念核心概念 学科基础学科基础 要素分析要素分析 能力构成能力构成

管理学 社会学 传播学

突发事件 热点焦点事件 科学普及

主体 内容 渠道 受众 效果应急科普组织与实施应急科普资源整合与开发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训应急科普常态化机制

应急科普

一、应急科普的基础理论

Page 4: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

核心概念:突发事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围绕突发事件,我们已经形成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应急管理及应对,这是应急科普的关键相关领域。

Page 5: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

核心概念:热点焦点事件 社会现实生活领域中某一时期内引起众多社会成员普遍关心、持续关注、激烈议论并产生重要影响的冲突或失调现象,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公众的利益、兴趣和趋向的集中反映和表现。围绕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开展科普,成为应急科普的重要方面。

交通安全类能源开发利用类医疗保健类环境污染类突发灾害类

信息安全类

食品安全类社会热点焦点事件

Page 6: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

核心概念:科学普及

公众运用科学

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态度 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

Page 7: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7

典 型特 征

实效性针对性

特定时空领域动态演化性

与常态科普的紧密关联

针对突发事件,根据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所开展的科普。围绕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开展科普活动。

应急科普:要点及特征

Page 8: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8

管理学应急管理Emergence management 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系列举措,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重建、倡议和立法等,目的是为了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控制破坏程度,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小的代价终止紧急状态 , 回复到正常状态。

传播学传播理论 5W 模式(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传播的主体、内容、受众、渠道、效果等方面。尤其在主体中,涉及政府、媒体、科技工作者以及公众多方的需求及互动,最终以满足公众的应急科普需求为要著

应急科普的学科基础

社会学风险社会Risk society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用改革和改良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为制度失范的风险社会建立起一套有序的制度和规范,既能增加对风险的预警机制又能对社会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应急科普的学科基础

Page 9: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9

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应急科普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政府、媒介、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的核心作用及相互关系。公众作为核心的应急科普服务对象,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科技工作者的智力支持作用,以及媒介在其中重要的信息发布及信息反馈平台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协调、有序协作。科技工作者

应急科普的作用机制

Page 10: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0

尤其是应急科普过程中,由于其紧迫性、针对性及及时性等典型特征,媒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新闻媒体的报道,可能错误地给出信息,如灾害的发生地、破坏程度等,这样的信息能给人误导。因而应注重媒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Page 11: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1

应急科普的过程分析突发事件形成过程及应急科普

事前应急预防

事发应急准备

事中应急处置

事后恢复重建

Page 12: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2

热点焦点事件形成过程及应急科普

Page 13: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3

应急处置

应急预防 应急准备

常态科普 应急科普应急科普是常态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形成闭合回路,才能保障应急科普的切实有效开展。

恢复重建

应急科普与常态科普的作用关系

Page 14: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4

主体:政府、媒体、科技工作者、公众 受众:公众 内容:与应急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方法、科学的态度、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 渠道:学校(正规教育);媒体、科技类场馆、社区等等 效果:让公众具备应急的基本知识、方法、态度和精神,增强防范意识以及运用它们防范、应对及实际处理突发及热点焦点事件和参与公共危机事件决策的能力

应急科普的要素分析

Page 15: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5

应急预防及和恢复重建阶段,作为常态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科普的内容应进行危机意识、基本的应急知识、方法、态度、思想等方面的普及。 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阶段,由于时空限制和时效性等特征,应急科普的内容应为应急科技知识和应急科学方法。

应急科普在不同阶段的内容侧重点应急预防

应急处置

Page 16: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6

应急科普在不同阶段的渠道侧重点应急预防

应急处置

应急预防和恢复重建阶段,应急科普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且以学校、科技类场馆、社区等实体的常态科普形式为主。 应急准备和应急应急处置阶段,大众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成为应急科普的主要渠道,而新媒体的作用也日趋显现。

学校 科技类博物馆

社区 大众媒体渠道

广播电视 报纸杂志网络 微博等新媒体

Page 17: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7

应急科普的能力构成 就应急科普的自身特点而言,要发挥应急科普的传播能力,促进应急科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以在整个应急处理过程中以及国家应急能力建设中起到作用。

事发事中

应急科普组织与实施

应急科普资源整合与开发

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训 应急的常态化机制

Page 18: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8

应急科普组织与实施 应急科普的组织与实施,区别于常态科普的组织实施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协同能力、执行能力和应变能力。

(内部协同)

(横向协同)(横向协同)

应急科普组织

面向的公众

上级部门

其它应急组织其它应急组织

(纵向协同)

(纵向协同)

协同能力 应变能力

执行能力

Page 19: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19

应急科普资源整合与开发 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应急科普资源,并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科普内涵,扩大应急科普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能力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包括:应急科普作品创作、应急科普资源整合、应急科普产品开发。

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应急科普组织其它应急组织 其它应急组织

公众

公益和市场产品开发能力

作品创作能力

Page 20: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0

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训 应急科普需要动员社会各界,重点从应急管理、应急科普作品创作、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和服务等方面,培养不同层次的应急科普人才,建立专兼职和志愿者并重、优势互补的科普工作者队伍,从而搭建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应急科普活动平台。

Page 21: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1

应急科普常态化机制 应急科普能力建设,首先应该从常态化方面采取措施,重点使公众了解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等知识,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时刻加强公众相关知识获取的渠道建设,保证应急科普的针对性和信息传播的准确性。

注重突发事件的预防和预警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推动应急科普知识进课堂、进社区

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要突出地域性和针对性

应急科普的常态化机制建设

Page 22: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2

科协组织在应急科普中的角色

国家层面 相关职能部门

科技工作者智力储备,组织动员

配合行动,协调应急 联动机制,做好配合

公 众满足需求,提升能力

科协整合资源,组织动员开展应急科普

Page 23: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3

推动应急科普进课堂科协

如:教育部

公众 科技工作者包含了应急科普知识等的常态科普 组织、进行突发事件监测及预判,形成相应的科普资源

配合、联动科协

相应职能部门 国家层面

公众 科技工作者洞悉需求 组织、提供及时的智力支持

提供决策参考

配合开展救助

科协组织开展应及科普工作

相应职能部门

公众 满足需求,提升应对能力及意识

科协

突 发 事 件 过 程 中 的 应 急 科 普 工 作 重 点

事 前

事 发

事 中

事后 总结、评估、整理,形成有参考价值的科普资源及服务,满足更大范围公众的需求,并纳入常规化的常态科普

科协组织在应急科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Page 24: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4

公众对应急科普的态度状况 公众关注频率高,网络成主要了解渠道,网络舆情展现出较大的影响力 食品安全、突发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备受关注 公众科技知识的缺乏及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促成了社会热点焦点形成 公众对食品安全、灾难逃生、科学养生等民生问题科普呼声最高 公众认为大众传媒、学校、政府和科协应该担负更多的科普责任 公众对近几年应急科普工作的满意程度不高

近年来应急科普相关的事件类别 食品安全类 突发灾害类 环境污染类 医疗保健类 能源开发利用类 交通安全类 信息安全类

近年来突发及热点事件整体趋势 自然灾害与疫情带来的危害最大,影响范围最广 安全生产与交通事故占比最大,矿难火灾等突发事件频发 食品安全问题最为普遍,且呈现出逐渐加剧之势

二、我国应急科普现状及问题 突发及热点焦点事件现状

Page 25: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5

公众公众需求反馈需求反馈应急意识应急意识

媒体媒体科学报道科学报道及时反应及时反应

民间组织民间组织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整体动员整体动员

政府政府积极应对积极应对主动引导主动引导组织体系组织体系

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提前预判提前预判及时发声及时发声智力支持智力支持科协科协联动作用联动作用科普资源科普资源功在平时功在平时

卫生、能源、环境、能源、交通、信息、消防等部门

多方互动

公众对于应急科普多方互动的需求旺盛

• 联系政府与科学共同体的民间组织• 常态化科普中的重要作用发挥

Page 26: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6

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 ), 60 多条相关法律法规得到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 各部委及地方出台的系列相关法规及应急预案等

26

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相关政策

Page 27: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7

“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组织保障、监督管理等内容,成为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Page 28: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8

汶川地震 (2008) 北方雾霾 (2013)

北京 721洪水 (2012) 福建台风 (2009) 28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实践经验

Page 29: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29

应急科普能力有待加强

全社会对应急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高应急科普的组织机构不健全、体系不完善

契合群众需要的应急科普资源匮乏大众传媒应急科普能力有待提高

存在的问题:整体来看,

多层次应急科普人才建设及相应的动员机制缺乏…… ……

Page 30: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0

事前:全社会常态化的应急科普预防意识有待加强,有针对性的常态化应急科普不够

事发:应急科普组织体系有待完善;快速响应机制有待建立;有效的决策咨询能力有待加强

结合到具体过程,

Page 31: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1

事中:科普资源的储备及有效整合、应急科普人才动员机制有待强化、有效的信息发布平台的缺乏

事后:应急科普效果评估、事后的心理干预机制、应急科普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等可持续的发展不够

Page 32: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2

旺盛的需求 有待加强的应急科普能力

休息片刻 ~且看下章分解 ~

Page 33: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3

休息 ~ 休息一下~

Page 34: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4

应急科普实践

典型案例•海南蕉癌事件•青海玉树地震•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活动

国际经验•日本地震防治•美国加州地震灾害应急科普•美国飓风艾琳应急科普

三、应急科普典型案例与国际经验

Page 35: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5

3 月 13日(第 1天):《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报道出笼——科技工作者没有及时予以回应。 3 月 14日(第 2天):《市民不会吃到染“癌”香蕉》追踪报道出笼,广东某农业专家在分析巴拿马病的影响时表示:“不仅广州的本土香蕉可能消失,广东甚至全中国的香蕉都面临灭顶之灾。”——专家意见失当,引起公众恐慌。 3 月 18日(第 6天):“吃香蕉致癌”的传闻谣言逐步通过短信、网络扩散。 香蕉有毒、香蕉致癌等的谣言广为传播。——专家没有及时予以科学解释和批判。 3 月 20日(第 8天):广州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和中国食品网于 3 月 20日进行了一次“曝光”行为,称包括香蕉在内的 12种常吃水果有致癌物残余,是“毒”水果,此次曝光客观上为“香蕉致癌”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部门曝光时,没有针对当时的情况组织专家详细加以解释和说明。科技工作者在消费者误会市场上销售的香蕉有“毒”的时刻,没有及时有效地普及相关科学知识。 3 月 21日(第 9天):海南香蕉价格开始猛跌。到 3月底,跌破成本价,跌至 0.24-0.30 元 / 公斤。——市场对“蕉癌”传言反应强烈的时候,政府却没有相应的反应,农民却全然不知,科技工作者这时既缺位又缺席。

案例回放及问题分析

海南“蕉癌”事件

Page 36: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6

3 月 30日(第 18天):“香蕉致癌”的讹传直接影响到北京,国产香蕉价格直降了 1/3 。北京市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国产香蕉价格在 3月 30日出现了“暴跌”,均价径直降到了每公斤 2.8元。 ——“香蕉致癌”的讹传在已经影响到北京市场时,仍然没有权威的辟谣声音发出。

4 月 5日(第 24天):海南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香蕉致癌”讹传。 ——在正式辟谣的新闻发布会上,政府辟谣的力度很大,科技工作者权威声音仍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 月 4日及 7日(第 24天以后): 4 月 4 日, 《 海南日报 》 在一版醒目位置图文并茂报道 《香蕉有毒?纯属谣言!》,并在第三版,拿出一个版的篇幅推出一个主题为“香蕉有毒,纯属谣言”的焦点版,共发 6 篇报道,不仅披露蕉农损失,还请两位专家从科学角度明确指出“香蕉有毒,纯属谣言”。中央电视台于 4 月 7 日晚上的“焦点访谈”节目中,“用事实说话”澄清“蕉癌”谣言,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主流媒体的强势快速反击,加上科学家的权威声音与媒体互动,增强了媒体危机报道的科学深度和可信度。

案例回放及问题分析

Page 37: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7

4 月 7—9日(第 26—28天): 4 月 7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就有关“香蕉巴拿马病”的传闻发布消息称,香蕉巴拿马病学名为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 4 月 9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近年来,通过农业和科研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危害程度和蔓延速度与世界其他疫区相比是减轻和减缓的,并未对我国香蕉产业造成严重影响。——国家层面的政府辟谣强化了地方政府辟谣的社会信任。 4 月 9日以后(第 28天以后):地方和国家权威专家紧急澄清:香蕉是健康食品,可放心吃。——政府官方辟谣之后,权威专家的澄清有力地配合政府的危机应对行动,增强了危机治理的科学的力量,在政府和科技工作者、媒体的多方推动下,谣言很快被揭穿。。

案例回放及问题分析

Page 38: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8

思考与启示 建立健全科学共同体应对突发及热点焦点事件的应急科普快速响应机制。 构建一支具备“科学人”品质的、各专业领域在内的科学家传播队伍。完善科技工作者、科研专家的考核评价机制。 政府及科协组织等在应急科普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媒体应为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的应急科技传播提供恰当的服务,尽量保持客观性、科学性。 整合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资源,加强科技工作者应急治理的组织化建设。

Page 39: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39

2010 年 4 月 14日,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发生 7.1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区域地震应急联动协作机制,调派中国地震局和陕西、甘肃、等省地震局及台网中心、搜救中心、震防中心、地球所、地壳所、地质所、预测所、工力所、物探中心、防灾学院等单位的现场工作队员紧急赶赴灾区,会同青海省地震局联合组成 140余人的青海玉树 7.1级地震现场联合工作队,在灾区开展地震监测、灾害调查评估、房屋安全鉴定、震情趋势判断等工作。

4 月 15日,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遥感技术协调组迅速开展了震后遥感分析处理工作。依据中国科院对地观测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提供的震后航空遥感影像、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提供的震后高分辨遥感卫星影像完成了玉树县城灾害识别,提取了县城建筑物破坏情况,提交相关中国地震局前方应急救援队和后方指挥中心。

事件回放

青海玉树地震

Page 40: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0

4 月 15 日 16 时 30 分,国家现场工作队乘专机抵达玉树县灾区,立即与玉树州政府进行沟通,成立临时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对灾区现场进行了初步勘查,架设流动观测台。中国地震局在现场成立了中国地震局青海玉树 7.1级地震现场联合指挥部。 青海省重大灾害紧急救援队玉树、西宁、海西、格尔木、海东、海北、果洛、海南、格尔木支队、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机关、总队医院共投入救援官兵 242 ……名 各地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开展紧急救援,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 4.21号结束 在救灾过程中,各大媒体全面报道抗震救灾实况,并进行相关的科普工作;中国地震局、青海省地震局专版进行救援信息播报,包括地震信息、地震科普、救援工作等各个方面。 救援过程中,尤其是震后,中国地震局及各地地震局、防震减灾协会、各级科协机构联合配合输送大量地震科普资料,开展地震科普和紧急救援、灾后重建等的科普工作。

Page 41: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1

青海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事发事中

Page 42: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2

事前中后

Page 43: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3

事前及事后

Page 44: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4

思考与启示 对中国地震局、青海省应急办、地震局、省科协、玉树州科协、玉树县科协、人民医院、省气象台、消防总队、中国移动青海分公司、青海师范大学等开展调研,从玉树地震中总结经验: 应急科普快速响应机制;各部门的紧急联动机制。 科技工作者、应急救援人员、志愿者队伍的抗震救灾知识及应急工作培训和演练:创造条件支持相关人员参与应急演练;科技工作者应该经常参与培训。 强化科技工作者在应急预案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应急治理中对科技工作者利用的统一协调。打破科技工作者的单位或组织壁垒,进行统一协调,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 科普工作紧跟其后,在防震救灾中的作用发挥。以及抗震救灾科普工作的常态化、持续性。

Page 45: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5

典型活动列表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走近中国的“北斗”; 核能 ·安全 ·健康; 认识核污染——从切尔诺贝利到日本福岛; 灾害事件中和常态下的医学救援; 食品添加剂与公众健康; 认识“超级细菌” 解析“极端天气”; 中医与科学养生; 科学应对洪涝灾害 话说雾霾 科学面对流感 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 大数据离我们生活有多远 迄今共举办 38期活动

Page 46: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6

形式——科学家与媒体双方的圆桌会议、沙发座谈、媒体沙龙等形式的直接对话

科学家:及时发出权威、理性声音,引导媒体舆论导向 媒 体:科学报道热点焦点事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科协组织:搭建平台,围绕热点焦点促进科学家与媒体有效互动

Page 47: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7

在应急科普中的作用发挥

思考与启示 通过媒体及时发出科学共同体的权威、理性声音,引导社会舆论 提升媒体热点焦点科学问题报道的科学性和深度,增强媒体焦点热点事件科学传播的科学性和传播力 消除热点焦点事件中公众疑虑与误解,提高公众应急科学素质 传播前沿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增强公众对科技工作者的信任 揭露热点焦点事件中谣言和伪科学的真相,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热点焦点应急科普主题酝酿、征集、选择的专家研判机制。 热点焦点应急科普中主办、承办、协办主体的合作机制及快速反应机制。 热点焦点应急科普中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化机制。 热点焦点应急科普中主流媒体的联动协同机制。 热点焦点应急科普中专业学会的专家联络机制。 热点焦点应急科普中科研与科普的结合机制。

应急科普中的多方互动

Page 48: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8

日本地震灾害治理中的基本做法

日本地震灾害应急科普 动员和组织科技工作者普及地震灾害教育,实现地震灾害治理知识的全民共享,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素质。 ( 1 )通过多种教育与知识传播途径使公众平日接受充分的灾害教育 通过各种场馆和培训、报告会、展览、参与训练、广播电视等各种活动形式,常年不断地进行全民防灾教育和培训;除每年的全国性训练外,各地方、机关、公司、学校、街道、农村等都要组织各类有针对性的培训或训练,针对不同专业或一般民众,针对消防、医疗、排险等不同救灾措施。近年来,除了事先安排的训练程序外,还增加仿真训练,即事先不通知的应急训练。 ( 2 )其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公众的科学素质建设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灾害教育,从小抓起,覆盖全民,尤其注重对儿童的教育,从小培养其防护灾害、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Page 49: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49

日本地震灾害治理中的基本做法

建设防震救灾基地,实现防震救灾的基地化、社区化和长效化。 以崎玉县为例,在全县境内根据地理和居民区分布,建立了 5 个基地,分别控制县内东南西北中 5 个区域,防灾基地主要设施为防灾仓库、直升机停机坪和车辆停放调度场地(附照明设备)、救援物资集散场地、抗震性储水池、防灾用深水井及相关防震救灾知识培训设施等。 开发历史地震知识资源,加强防震救灾知识科普资源储备和供应 1995 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地震学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历史地震知识资源,应用地震科学研究成果和最新科学技术与方法,在地震强震动、地震烈度、地震震级和区域构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防灾等方面。 建设防震救灾通讯网络,为防震救灾应急科普提供迅捷、完善的响应平台。

Page 50: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0

借鉴与启示 常态化的应急科普教育体系建设。将应急科普纳入常态科普的工作环节之中,结合知识的普及进行实战的演练,总结经验,形成体系。 应急科普资源的研究、开发、共享机制的建设。科研与科普有效结合的一个范例,发挥科技工作者在地震灾害治理中的知识生产作用,并形成共享制度。 建立和完善地震灾害治理中的信息公开制度。有机地实现地震灾害治理信息的共享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结合,为地震灾害治理提供信息共享基础。 建立和完善我国科技工作者参与应急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制度,有机地实现地震灾害治理中知识共享与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的提高结合。

Page 51: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1

3.1

加州标准化应急管理与应急科普体系组织协调法律、消防、医疗、物流、通信、环境在内的多个部门和机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智能型社区的综合地震预警与防护知识推送系统通过 ICT 技术、借助 SNS网络,整合多学科信息资源联合发布

加州年度以社区为基础的跨区域地震演习与应急科普活动,全州 65个县,超过750万民众共同参与地震演习与应急知识学习

美国加州地震灾害应急科普

Page 52: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2

3.1加州标准化应急管理体系( Standardize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 SEMS 是按照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管理规定第 8607章要求建立的一个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突发事件管理与应急科普系统,它包括 5 个响应级别上的子系统:现场响应子系统 (field response)地方响应子系统 (local government)控制区域响应子系统 (operational area)地区响应子系统 (regional)州响应子系统 (state)

Page 53: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3

3.1SEMS 系统的跨部门资源整合与协作机制及标准化流程 SEMS 系统中 5 个层次的应急平台都具备 5 项基本功能:包括指挥 /管理、实施、编制预案、后勤、以及财政和其它管理功能。

标准化应急管理体系的内部运作采取自下而上的“请求与响应”模式。当事故发生时,事故现场处理人员首先对该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波及范围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采取进一步应急管理和应急科普工作。现场响应子系统 (field response) 、地方响应子系统(local government) 、区域响应子系统 (operational area) 、直到州响应子系统 (state) 。

Page 54: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4

3.1加州年度跨区域地震演习( The Great California ShakeOu

t ) 加州年度跨区域地震演习最初开始于 2008 年。2011 年 10 月 20日举行的加州年度跨区域地震演习是美国有史以来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地震演习,超过 1000万加州居民参加了此次演习。目前,加州年度跨区域地震演习这一应急科普模式已在北美全面推广。

Page 55: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5

借鉴与启示 标准化应急管理体系。建立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突发事件管理与应急科普系统。 跨部门资源整合与协作机制。各响应子系统中明确各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方式,以及相应的问责制度,并在子系统中,采用了统一的专业术语,以保证

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与科普有效结合。 准备充分的以社区为基础的跨地区演习。演习前定期对加州民众地震防护知识进行调查,以便摸清加州民众地震应急知识储备现状,从而更好的制定应急科普方案;提供相应的科普知识;参加演习的单位提出申请;组织演习和动态指导;事后进行演习结果反馈与改进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基于智能型社区的综合预警与防护知识推送系统。横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科技工作者协作体系,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够跨多个平台和多种媒体,包括电子邮件,短信,台式电脑弹出窗口,在校园电视滚动的同步通信,应急广播 AM 1630 ,汽车公共广播系统进行应急通讯。

Page 56: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6

3.1

当地时间 2011 年 8 月 27日(周一 ),飓风“艾琳”登陆美国东海岸后,在 11个州造成破坏,共导致 38 人死亡,经济损失估计达 200亿美元。值得庆幸的是,由于 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的惨痛教训,美国对“艾琳”丝毫不敢懈怠,由于美国气象部门警告说于 27日袭击东海岸的飓风“艾琳”可能带来严重灾害,美东部沿海有 10个州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下令将约 230万居民进行紧急疏散。 在飓风艾琳应急科普中,新媒体时代,基于社交媒体 & 云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的多媒体融合平台,为公众参与科学时代应急科普提供了交互式平台。

美国飓风艾琳应急科普

Page 57: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7

3.1

当飓风艾琳发生时,公众自发的在 YouTube 、 Flickr 、 Twitter 等社会媒体发布了相关艾琳的大量信息, Esri 公司将这些信息整合到地图上,这直观地显示了艾琳飓风的走向,同时,还可以轻松地获得灾区图片、视频,以及来自非震灾区的问候和评论等。 应急管理部门专业 APP 程序: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 FEMA )推

出防灾应用和短信通知服务(主要功能:检查家庭救急工具箱里面的物品;输入家人遭遇紧急情况的位置;查看灾前、灾难中和灾后的安全建议;通过地图浏览全美的避难所和赈灾中心;阅读联邦应急管理局的最新博客文章)

借鉴与启示

Page 58: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8

3.1

民间飓风预报与应急科普 APP :在飓风艾琳来临之际,除了 FEMA之外,其他很多第三方组织和开发者也发布了多款 APP 应用,以追踪飓风信息、科普应急知识,从而帮助民众应对飓风。

Page 59: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59

四、社区应急科普的开展

关键词关键词基于社区的应急科普

基于综合演练的常态化科普

基于新媒体的应急科普国际经验的启示

Page 60: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0

社区科普

社区:一定数量规模、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人群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一定界限的区域;相对完整的生活服务设施;相应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机构;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质,以及社区成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002 年,中央文明办、中国科协等 10 家部委联合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和卫生进社区”活动,全社会对于“社区科普”的关注日渐加强。 2011 年,“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作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行动的重要行动之一开始实施。之后,相继实施各项措施,如“社区科普益民计划” 、“科普示范社区(村)” 等,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社区科普学校、社区科普橱窗画廊、社区科普活动室等。

Page 61: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1

《社区科普实践研究—以北京社区为例》,对北京市海淀区内 9个社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以及对社区内人群的随即拦截调研,对于社区科普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社区科普的开展:基于对北京市的调查

市科普联席会议

区科普联席会议市科协

区科协

街道科协

市属其他相关部门

区属其他相关部门

社区居委会科普志愿者街道属其他相关部门

社区科普组织结构示意图

Page 62: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2

社区科普活动常见形式

科普知识宣传 参观科普场馆 科普知识竞赛 科普讲座 科普咨询 发放阅读科普书籍 科普制作(演出等)

社区科普橱窗画廊 社区科普活动室 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 社区科普学校 非实体的渠道(信息推送、空中课堂、社区论坛、微博、微信)

社区科普开展场所

社区科普的内容:主要围绕科学健身、饮食、养生等有关的内容展开,从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到生活常识的讲述,再到各种生活问题。

Page 63: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3

社区科普的核心:生活科学

《社区科普实践研究—以北京社区为例》,在社区里所提到的“科学”是一种可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有条理的知识体系以及可以正确处理日常事务的方法。 我国公众感兴趣的、关注的以及理解的科学可以被概括为区别于学院科学或后学院科学的“生活科学”,它表现出几个方面的典型特征:与生活基本需求密切相关、强调易接近与直接感知、与社会知识密切联系、将实用性和工具作用置于优先位置、与文化传统底蕴内在相关(曾国屏、李红林, 2007 )。 诸如本次培训后期的课程:社区居民节能尝试、生活中的环保知识、膳食营养与促进健康、食物污染的控制与预防食物中毒、睡眠养生、运动养生、老年常见病康复与保健

Page 64: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4

当前突发事件和热点焦点事件高发期,应急科普成为极大的现实需求

2009-2011 年我国与科普相关的突发及热点焦点事件类型( 380 多件)

社区科普的重点:生活科学 应急科普

Page 65: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5

社区是开展应急科普的有效场所 社区是城镇居民的重要生活单元,也是教育民众,宣传普及安全知识的重要基地。 应急行动中,社区很多时候是事故发生的第一现场,社区组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是最大限度遏制事故恶化,避免事态加剧的主力军在恢复重建中。 社区是生活家园、心灵家园重建的主要力量。

Page 66: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6

要针对人们关心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生命现象和疾病疫情等问题,加强科学解释,普及相关知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正确认识自身,消除恐慌心理。要大力宣传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重点普及食品安全、生态环保、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应急避险、娱乐健身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促进人们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申维辰在《加强社区科普工作 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在全国城镇社区科普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2013 年 6月

Page 67: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7

交通安全类能源开发利用类医疗保健类环境污染类突发灾害类

信息安全类

食品安全类 三聚氰胺奶粉双汇瘦肉精事件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上海高楼大火太湖蓝藻事件 松花江水污染SARS 、 H7N9康菲公司漏油事故 山西襄汾溃坝事故 温州动车追尾脱轨 甘肃校车事故熊猫烧香病毒……

社区应急科普的开展:事件类型

Page 68: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8

常态化的应急科普知识及方法教育社区居民应急意识与应急心理教育

危机应对情景仿真教育与演练(参与式的)充分利用新的媒体形式开展应急科普

整合社区内外智力资源,稳定应急科普队伍

社区应急科普的开展:重点与方法

Page 69: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69

社区应急科普的开展:几点原则

提升能力

面向需求有针对性增强意识

预防为主,功在平时

突出重点

注重效果

Page 70: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70

社区应急科普的开展:探讨时间

Page 71: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71

事件 应急科普重点 应急科普方法 具体操作雾霾天气特大洪水火灾交通事故

转基因食品疾病防治

重点:科学知识、方法、科学态度、寻求可靠科技信息的 渠道……方法:讲座、信息推送、演练、宣传资料发放、需求调研……操作:预判、资源调配(智力资源、实物资源等)、活动开展

Page 72: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72

生命的长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护科普丛书

社区应急科普的开展:一些可借鉴资源

Page 73: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73

全民应急科普丛书

Page 74: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74

应急科普挂图系列

Page 75: 报告人:李红林  博士 lihonglin@cast

75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