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 從從從

從海洋立國到海洋教育 — 來自台灣歷史發展見解的探討

  • Upload
    vilmos

  • View
    73

  • Download
    1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從海洋立國到海洋教育 — 來自台灣歷史發展見解的探討. 崇文國中 洪國智. 海洋教育. 1. 聯合國於 1994 年施行「海洋法公約」,對於從事海洋產業人力之知能與資格做出明確建議後,近年來世界先進國家如澳洲、美國、日本及歐盟也相繼公布了海洋白皮書,致力朝海洋的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我國政府也於 2001 年首次公布「海洋白皮書」, 宣示我國為海洋國家 ,揭櫫臺灣未來發展應向海洋延伸、創造藍色國土發展機會。 2. 強化國民的海洋基本知能與素養,培養未來的海洋人才,即是相當重視台灣現實的構想與措施。. 「海洋台灣」、「海洋立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從海洋立國到海洋教育 —來自台灣歷史發展見解的探討

崇文國中 洪國智

海洋教育

1. 聯合國於 1994 年施行「海洋法公約」,對於從事海洋產業人力之知能與資格做出明確建議後,近年來世界先進國家如澳洲、美國、日本及歐盟也相繼公布了海洋白皮書,致力朝海洋的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我國政府也於 2001 年首次公布「海洋白皮書」,宣示我國為海洋國家,揭櫫臺灣未來發展應向海洋延伸、創造藍色國土發展機會。

2. 強化國民的海洋基本知能與素養,培養未來的海洋人才,即是相當重視台灣現實的構想與措施。

「海洋台灣」、「海洋立國」 海洋教育的落實是全面性的,海洋教育成為該

去注意的教育區塊其實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從歷史上看,小國會崛起總有些關鍵因素,無論是來自外在環境刺激還是自己創造的機遇,它們怎樣在「自我定位」與「發展戰略」之間作出妥善的抉擇,決定了小國是否有機會崛起。

(張亞中,《小國崛起:轉捩點上的關鍵抉擇》,台北:聯經, 2008 ,頁3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5529

「海洋台灣」、「海洋立國」 體認到台灣身為海島型國家賴以生存的環境即是海

洋的地理現實。 2001 年政府首次公布「海洋白皮書」,宣示我國

為「海洋國家」、以「海洋立國」。 2004 年公布規畫國家整體海洋政策指導方針的「國家海洋政策綱領」, 2006 年公布「海洋政策白皮書」,以整體海洋台灣為思考基模,透過各項政策規畫,全面推動海洋發展。教育政策是國家整體建設重要一環,2007 年正式研訂「海洋政策教育白皮書」,「其政策意旨係立足於強化各級學校學生之海洋素質基礎上,以培育產業界所需要優質人才為主軸」。

「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海洋立國」的國家自我定位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從「海洋台灣」觀念推廣歷程的角度來檢視。

「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1992 年台灣政治文化有一個熱門話題「發現台灣」。

《天下雜誌》於一九九一年歲末出了一本專刊以「發現台灣」為標題,既以「發現」為名,「顯然台灣過去一直處於被遺忘狀態」

(參見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 1997 ,頁 154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4226

「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1992 年,歷史學者余英時還是把台灣歷史視為中國歷史的延續,但是,已經揭櫫了由歷史的角度來看,海洋與台灣地位之間的緊密關係。

(余英時,〈海洋中國的尖端—台灣〉,《發現台灣: 1620-1945 》上冊,台北:天下雜誌, 1992 ,頁Ⅰ–Ⅷ。)

「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1993 年《天下雜誌》連載三期的「海洋台

灣」集結成《海洋台灣》一書出版 書的後記〈擦亮一面海洋〉中提出質疑,認為

台灣的子民本該具備「海洋性格」,觀念上卻受制於對岸大陸「中國東南的一抹蔚藍」的期待,並自負為「中國海洋文明的代表」,但是「居住在大海中央的他們,卻沒有能因為經常接觸不同種類的民族、擁有比較豐富的資訊,而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審視這民族對待天地萬物的態度。」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93003

「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以台灣島向太平洋的方向看擺脫受到中原大陸思維文化影響所

形成的陸權國家「由陸看海」的觀點

(參見「海洋政策教育白皮書」,頁 3 、 17 。)

「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1995 年許信良《新興民族》,闡述台灣為「正在崛起的新興民族」特意從台灣歷史中找傳統,提出「海洋」是台灣歷史發展的舞台

「四百年來,遨遊、進取、冒險之廣闊自由天地的海洋,是台灣歷史發展的舞台,通過海洋進行的貿易一直是台灣社會、經濟生活的軸心,我們的祖先則是縱橫亞洲太平洋上的冒險家。」

(許信良,《新興民族》,台北:遠流, 1995 ,頁 307 )提出「海洋台灣」、「海洋立國」的國家

政策主張。 (許信良,《新興民族》,台北:遠流, 1995 ,頁 311 )

「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學者曹永和就曾提出「跳脫泛政治化的解釋模式」,注重台灣的海島地理事實,以海看台灣的「台灣島史」概念

突出台灣歷史的海洋性格,大陸文化逐漸顯出「發展的窒礙」,島上人民應該要回歸獨特的地理現實,該是轉型為形成「海洋文化」的時候了。

(參見曹永和,〈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台灣島史概念〉,《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 2000 ,頁 445-449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36171

二、「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2000 年台灣史研究學者戴寶村提出的深化台灣史研究,可以往開發海洋史方面求發展的呼籲,他並深以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海島地形地緣與航海活動一直與歷史發展過程息息相關」,從十七世紀初西歐的荷蘭、西班牙航海殖民國家對台灣的經營,讓台灣歷史也躍向世界史舞台開始,以至今日「台灣是世界上重要的貿易國、海運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7438

二、「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整個一九九零年代,台灣即已在醞釀一種來自

於自身地位的反省與預期定位,並因此逐步構造出來的「海洋立國」觀念。

以海洋看台灣的歷史,台灣展望未來從歷史的角度尋得海洋立國的自我定位,儼然成型。

二、「海洋立國」歷史觀的形成與推廣—從「由陸看海」到「由海看台」

台灣是個被海洋環繞的『海島型國家』,與海洋的關係非常密切,理應有親近海洋、擁抱海洋的胸懷,惟過去因海洋教育的不足,存在著『由陸看海』或『重陸輕海』的失衡評價。也因為國人長期對海洋認識的偏頗,相對地減抑對海洋的熱愛、善用與珍惜,也難以展現海洋的國際觀。

一點分享:海洋史、海洋教育與國中歷史教學 海洋史的意涵,「是指人與海關係為主軸的歷

史,亦可說是人對海洋的了解與利用的歷史,比較著重人文層面,而非海洋科學的研究。」

與海洋史相涉的課題來發揮,包括:海岸海洋、海洋生業、海洋政策、海洋貿易、港口港市、海船航具、航海技術、海外移民、海權海軍、海盜、海外關係、海洋思想文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