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王王王 王王王王王 王王王王王王王 西 2014.6.4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王金荣 黑龙江省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 2014.6.4. 一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一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共读理念 主体 参与,快乐阅读 协同合作,分享阅读 尊重 个性化体验与解读 专题活动 促进 深度 阅读. 一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共读模型. 一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即 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每天固定一个阅读时间(如午自习时间),由教师读或学生读,其他学生听的方式完成选定书目的初次阅读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王金荣黑龙江省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

2014.6.4

Page 2: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反思回读

集体研读

个性化细读

共同初读

Page 3: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共读理念

主体参与,快乐阅读

协同合作,分享阅读

尊重个性化体验与解读

专题活动促进深度阅读

Page 4: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共读模型

Page 5: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即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每天固定一个阅读时间(如午自习时间),由教师读或学生读,其他学生听的方式完成选定书目的初次阅读。

“共同初读”能保证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而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共读共听的方式可以降低其阅读难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共同初读

Page 6: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案例( 共读《动物远征队》):

I. 教师导读开启学生阅读期待,了解书籍内容“ 初读的第一节课,我并没有让学生们急匆匆的打开书去读第一个故事。而是让他们先找到作者的名字,看看他来自哪个国家,并轻轻的说出来,同桌比赛看谁很快背下作者的名字和所在的国家,在这个契机,我又告诉孩子们,作者……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说说封面的图画上都画了哪些动物,他们仔细辨认着,都为自己能说出一种大家都没发现的动物而兴奋不已,就在孩子们一一数万动物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些动物生活在一起不合适,会有危险。“对”!我大声说。就是这样原本不能生活在一起的动物,组成一支远征的队伍,就要远征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他们为什么远征?’‘要去哪里?’……”

Page 7: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II. 每天固定时间共同读书准备工作:每一次和孩子们读故事之前,我都先自己读一遍,给生僻的字注上音,书中出现连自己也不知道的事物先上网查一查,有启发的话语画出来做上标记。记得读第二个故事的时候,所有的动物都回忆起他们的家园原本是多么美,树林周围有一片茂密漂亮的石楠树。如今由于人类的砍伐以不见了踪影。石楠树是什么样的树?我把事先搜集到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们看,那是开着鲜艳的红色花朵的灌木丛,多美呀!难怪动物们一说起他们原来各自的家园都滔滔不绝,无限惋惜。我还随时让学生画出故事中有启示的语段……不仅如此,在读完每一个故事时,我就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故事会发生什么事情,看看谁的猜测更接近故事内容,有时候故事读到一半,我们也放下书,让学生以故事中人物的身份去说说,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

Page 8: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III. 初读完后布置小任务初读结束后,我让学生们以《我爱动物远征队》写了第一篇读书笔记,画了一张远征队的线路图。在孩子们的笔下,把初读这本书留下的印象,感受,喜爱之情描述出来。

Page 9: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教师出示设计好的专题任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切入,独立自主地对整本书进行再次阅读、思考与品味,并将所读所感表达出来,初步完成专题任务。

“个性化细读”将阅读的自主性还给学生,学生以阅读专题为把手,深度理解、挖掘文本意义及潜藏于文本背后的情感、道德、价值,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提高阅读力。

个性化细读

Page 10: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案例( 读《动物远征队》):

I. 准备专题的设计: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其主题往往是复调的,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话题,然后将这些话题归类、提炼,制作成一个个专题。每一个专题是切入文本阅读的一个视角,尽量覆盖学生能领略的作品的主要维度。围绕《动物远征队》一书我制作了 5 个专题,即“精神品质”、“人与自然”、“团队意识”、“角色讨论”、“写法”。(评:专题内容不错,但命名更活泼更儿童化一些会更好)专题子任务 / 支架的设计:可以是问题、表格、续写或写读后感或小文章、画路线图 /概念图等形式,各子任务难度递增,一步步引导学生实现该专题下深入的阅读理解与体验。

Page 11: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II. 实施将专题及其子任务发布在学习元平台上学生自主读,初步完成专题任务:学生根据时间自定读书计划,或课余时间,或放学后,自己找时间细读一部分内容,读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登录学习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环节,学生还需要建立自己的学习元,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读书感受随时发表在学习元上。教师跟踪抽查,及时调整专题任务:我每天都抽查几名同学的留言,发现有些专题的支架不够合适,就及时进行了修改。如“角色讨论”专题中的子任务 4 是“读了这本书,你认为对你影响最深的是哪个动物?为什么?”,学生回答时谈得不够深刻,只一句话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于是 改成“请你以《我喜欢……》为题,写一篇文章”。

Page 12: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即在学生对作品形成个性化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群体内部沟通协作,通过线上线下、课外课内的交流研讨,以实现对作品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与体验。

“群体研读”是对个性化细读的拓展与提升,个体之间交流情感、碰撞观点,激荡出更深更远的思想火花,体验阅读乐趣,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

群体研读

Page 13: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案例( 读《动物远征队》):

I. 互访学习元学生互访学习元,我把学习元引用在一起,便于学生互相浏览留言。学

生们先在组内 (选择同一个专题的自成一个小组 )互访,通过留言等方式交流、讨论、评价,也可以小组自发组织非正式讨论。(注:互访学习元实际就是学生互相阅读、了解别人的专题思考,然后通过批注、留言的形式与别人交流观点和情感,如抒发与别人的共鸣、提出疑义等。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性评论批注或规范评论内容等方式,引导学生走出“你写得真好”“你写得有点少”这样的浅层评价,而进行较深层次的有实质内容的交流)

Page 14: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II. 班级读书交流会学生互访学习元结束,就开始进行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本专题的组长或小主持人组织。由组长抛出话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发言。交流汇报结束后,我和同学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无论是进行哪个专题研究的同学,在专题汇报结束后,都对这本书的内容掌握更透彻,因为他们都用相同的故事讲述不同的专题。(注:教师也需要从旁引领;另,要有交流记录,最好还能将交流过程录下来)

Page 15: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在自主细读品味、群体交流赏析后,个体回归与文本的再一次亲密接触,在更开阔的视角中将文本与生活与自身联系起来,升华原有的体验,并形成多样化的阅读成果。

反思回读是个体升华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回读、反思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过程中联结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是师生共读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反思回读

Page 16: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案例( 读《动物远征队》):

形成多样化阅读成果让学生回顾阅读《动物远征队》的整个过程,思考:自己从这本书中受

到什么教育?怎样建议身边的人都这本书?有的同学写一篇读后感,有的同学给自己喜欢的故事画个插图或用个性化的手法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有的同学给动物远征中遇到的困难画个路线图,标注出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有的同学搜集地球上关于濒临灭绝动物的种类,数字等,给周围的人们以警示的作用,号召人们保护动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在学习元上发表收获。(注:让学生回顾整个阅读过程,总结该过程中阅读方法、习惯方面的收获和该本书给你的收获,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深层次任务,形成多样化的阅读成果,如读书报、角色评论等)

Page 17: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反思回读

集体研读

个性化细读

共同初读

一、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

Page 18: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准备工作1. 选择书目

教师应广泛涉猎,选择经典

选择原则:经典 /优秀的儿童的难易适中的教师有感觉的……

书籍类型:想象力(幻想文学,如《绿野仙踪》、《爱丽丝》)、

爱(母爱,感动、温暖;父爱,责任、成功)、

成长的过程与烦恼(如《木偶奇遇记》、《草房子》)、

冒险探索故事(高年级)、亲近自然、走进科学(如《昆虫记》)……

Page 19: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准备工作1. 选择书目2. 教师共读,设计方案

研讨专题设计• 形式:儿童的、有情趣的• 内容:诠释性、有创意、开放性1.可以检索学生对作品内容整体把握的话题;2.可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话题(如有明显变化的角色)3.涉及作品主要精神内涵的话题4.能够连接学生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话题

(张学青 .点亮阅读之灯——师生共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实践 [J].人民教育, 2009.9 : 32-36)

Page 20: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准备工作1. 选择书目2. 教师共读,设计方案

读书交流会• 设定目标(要立足于深化阅读感受、提高阅读能力)• 选择场地• 决定读书会时间• 工作分配(组织领导者、会长、会务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 预定实施过程(确定讨论话题,设计引导问题,创设宽松、自由、平

等的交流氛围)• 做好反思(岳乃红 .班级读书会ABC[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

Page 21: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四、共读实施准备工作1. 选择书目2. 教师共读,设计方案

支架设计• 专题支架▫ 问题▫任务▫……

• 活动支架▫ 组织、引导

Page 22: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四、共读实施准备工作1. 选择书目2. 教师共读,设计方案3. 培训学生学习元平台的使用

• 培训学习元的一般使用(注册、登陆、个人空间、创建 / 编辑 / 浏览 / 查询 / 批注 / 评论学习元、上传资源等)

• 利用学习元平台共读前设计一些小任务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元

Page 23: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准备工作1. 选择书目2. 教师共读,设计方案3. 培训学生学习元平台的使用4. 建立相应知识群、学习元

Page 24: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实施过程

反思回读

集体研读

个性化细读

共同初读

导读激趣形成共读共听的规范,营造良好的共读氛围

全体参与

Page 25: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实施过程

反思回读

集体研读

个性化细读

共同初读

学生自主保证“阅读时间”

平台上记录阅读体会、专题思考

教师跟踪,及时调整,留言引导

Page 26: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实施过程

反思回读

集体研读

个性化细读

共同初读

师生共同参与,注重回帖质量,先组内后组间

尊重不同观点,平等友善交流

读书交流会,全班讨论

Page 27: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实施过程

反思回读

集体研读

个性化细读

共同初读

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鼓励、帮助多样化成果形成(电子小报、数字故事、插图插曲、摘录、心得、改编续编等)

Page 28: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各阶段学习元平台相关内容建立情况:

Page 29: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 建立相应知识群、学习元

《书名》共读前

补充材料

共读前

专题 1个性化细读前

支架 /任务 1个性化细读过程中

支架 /任务 2个性化细读过程中

……个性化细读过程中

专题 2个性化细读前

……个性化细读前

教师篇

备注: 矩形框为知识群、椭圆为学习元,后同 所有知识群、学习元可在共读开始前一次性建立,但在

不同阶段告知学生,具体时间小矩形框中已标明。

根据各任务顺序和时间安排依次给出

Page 30: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我读《书名》

共读前

我的《书名》阅读成果

共读前

读书笔记

共读前

其他成果

共读前

“**专题”思考个性化细读前

支架 /任务 1思考个性化细读过程中

支架 /任务2思考个性化细读过程中

……个性化细读过程中

二、共读实施

备注: 在小矩形框内所示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建立知识群 /学习元,

注意命名规范,便于查找索引 学习元建立后在整个共读过程中学生可持续完善学习元内容

建立相应知识群、学习元

学生篇

Page 31: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书名》

补充材料 专题 1

支架 /任务 1

支架 /任务 2 ……

专题 2 ……

我读《书名》

“**专题”思考

支架 /任务 1思考

支架 /任务2思考 ……

关联学习元

关联学习元

关联学习元

加入知识群关联知识群 备注:

个性化细读阶段,学生建的学习元是彼此独立的,以保证其自主对思考

群体研读阶段,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各学习元 / 知识群之间建立关联

专题研讨会结束后,建立个专题研讨记录学习元,加入到专题的知识群

专题 1研讨会记录

Page 32: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二、共读实施实施后

学生 :

• 阅读心得• 个人 / 小组成果• 研讨记录

教师 :• 共读活动方案• 研究数据 /材料整理(如课例视频、学生反馈与变化)

• 共读活动反馈(策略、原则、建议等)

• 活动心得

成果整理

Page 33: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 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

谢谢倾听!请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