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1919---1949 1919---1949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主主 主主主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主讲:徐成发.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学习要求 1 、了解五四期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意义。 2 、了解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及其发展。 3 、了解壬戌学制的情况。 4 、了解 1929---1937 年间中国文学的成就。 5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对文化的“围剿”情况。 6 、了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及其意义。 7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就。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第十四讲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Page 2: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学习要求

1 、了解五四期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意义。2 、了解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及其发展。3 、了解壬戌学制的情况。4 、了解 1929---1937 年间中国文学的成就。5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对文化的“围剿”情况。6 、了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及

其意义。7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就。8 、了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

主要内容及其意义。9 、了解中共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活

动。

Page 3: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 1919----1927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Page 4: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1 、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五四时期是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到一个新时期的开端。

报刊大量出版,其中,学生报刊蔚为可观,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指导和努力下,这些学生报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打破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万马齐喑的那种局面,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由此,宣传新思潮的报纸杂志风行一时。其中,学生报刊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五四时期,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支持下,北京大学学生非常活跃,积极创办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受此影响和鼓舞,在全国的其他大中城市中,高等和中等学校大多都有自己的报纸,有的地方甚至连小学生都出版报刊。据统计,全国各地出版的小型革命报刊多达 4000 余种。

Page 5: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1 、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比较有名的有:( 1 )北京北大学生( 1919 年元旦创办):《新潮》杂志 ---- 以学术文艺为主,标榜“文

艺复兴”。 《国民》月刊 ---- 是偏重政治的综合性杂志。 在李大钊和鲁迅的支持下,两刊都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反帝反封

建的斗争。 (五四运动爆发后创办):《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北京学生(五四运动爆发后创办):《五七日刊》 ---- 作为五四运动的喉舌。全国学联:《全国学生联合会日刊》。

Page 6: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1 、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2 )上海学联《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 3 )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湘江评论》。 毛泽东为主编, 1919 年 7 月 14 日创刊。在湖南长沙发行,每期销售四五千

份,京、沪、粤、川都有其读者。它热情歌颂十月革命以来的世界革命,并用这个观点观察世界形势,把中国的五四运动看成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是当时政治思想最激进的刊物之一。李大钊高度评价:它是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一种刊物。

( 4 )天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周恩来主编。《南开日刊》。( 5 )武汉学联《学生周刊》。恽代英是主要撰稿人。( 6 )广州学联《广州学生联合会报》。( 7 )浙江学联《浙江学生联合周刊》。《杭州学生联合会报》。《芜湖生旬刊》。

Page 7: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2 、共产党的早期的报刊中共最早的一批领导人中有不少人办过报刊,不仅有办报经验,而且也

深知报刊的重要作用。( 1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上海: 1920 年 9 月将《新青年》改组为党的机关刊物。 11 月 7 日,又创办《共产党》月刊,由李达主编,秘密出版,最高

发行量达 5000 多份。 两个刊物互相配合,着重宣传关于共产党的知识,为中共的成立作

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1920 年 8 月 15 日,又创办《劳动界》周刊。北京: 1920 年 11 月 7 日创办《劳动音》。广东:《劳动者》。 这些刊物多是通俗刊物,主要是向工人进行阶级教育,对于扩大马

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Page 8: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2 、共产党的早期的报刊( 2 )党的一大中共成立时通过了关于中央和地方组织出版日报和杂志的决议,确定了党对报

刊的领导权原则。中共一大后,创办了《劳动周刊》作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1922 年夏,中共中央又将北京党组织办的《工人周刊》转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

部的机关报(该刊于 1924 年 2 月又被转为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 3 )党的二大中共二大专门讨论了报刊的宣传工作,决定停办《共产党》月刊,创办全国性

的政治刊物《向导》。 1922 年 8 月 13 日,《向导》在上海创办,蔡和森为主编;后迁至武汉, 1927 年 7 月 18 日停刊。

《向导》高举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旗帜,集中力量宣传反帝反封建、建立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思想。读者称赞《向导》是“惊醒一般迷梦”的木铎,是在“黑暗的中国给人民一个很光亮的道路”的明灯,是中国“二千年来历史上破天慌的荣誉作业。”

( 4 )党的三大中共三大决定将已停刊一年的《新青年》杂志改为季刊,作为党中央的理论刊

物。 1923 年 6 月 15 日复刊,瞿秋白为主编; 1926 年 7 月,因忙于北伐战争而停刊。

1923 年 7 月 1 日,中共在广州创办《前锋》作为机关刊物。1925 年 6 月 4 日,中共在上海创办中共历史上第一个日报《热血》,旨在加强

对正在爆发的五卅运动的领导,瞿秋白任主编。

Page 9: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2 、共产党的早期的报刊

各地党组织还创办了一些地方性的机关刊物,如北方区委:《政治生活》。广东区委:《人民周刊》。湖南区委:《战士》周报。湖北区委:《群众》。豫陕区委:《中州评论》。江西党组织:《红灯周报》。浙江党组织:《火曜》。福建党组织:《革命先锋》。

Page 1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3 、国共合作的报刊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共两党在报刊出版上的合作也开始了。( 1 )国共合办报刊1924 年 1 月,毛泽东担任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大批共产党员帮

助国民党办报刊,中央宣传部内还成立中央通讯社,报刊因此有很大发展。由毛泽东任主编、 1925 年 12 月 5 日创办于广州的《政治周刊》,是国共合作时期最著名的报刊,它击败了西山会议派的宣传攻势,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起到了重大作用。

( 2 )工农兵报刊北伐战争前,京汉铁路总工会创办《工人日报》,上海印刷总工会创办《印刷

工人》,中国海员工会创办《中国海员》等。北伐战争开始后,各省市总工会出版的报刊大量增加,形成了一个报刊网。影

响最大的是: 1924 年 10 月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工人》,中华全国总工会于 1925年 5 月成立后又成为“全总”的机关刊物。 1925 年 在广州创刊的《工人之路》,是地方工会报刊中比较著名的刊物。

Page 11: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3 、国共合作的报刊

( 3 )农民报刊1926 年 1 月国民党二大通过了农民运动的决议后,各地农民协会也纷纷创办了

面向农民的报刊:广东:《犁头》旬刊。湖北:《湖北农民》。湖南:《农友》。江西:《江西农民》。陕西:《耕牛》。山东:《山东农民》。影响最广泛的是: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于 1926 年元旦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农

民》,毛泽东任主编。北伐开始后,农民部又创办《农民运动》周刊。( 4 )国民党军事机关报刊在中共的帮助下,国民党中央军事机关、国民革命军的各级政治部及军事院校

也创办了一些军人刊物,仅广东地区在北伐前出版的军人报刊达 30 多种。如《中国军人》、《革命军》、《青年军人》、《黄埔潮》《前敌》等。其中, 1925 年2 月创办于广州黄埔军校、由王一飞任主编的《中国军人》,办得生动活泼,颇有影响。

Page 12: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4 、民族资产阶级的报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和办报经验得到进一步在中国广泛传

播。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有较大发展。1920 年 9 月,上海圣约翰大学正式成立报学系。资产阶级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成为华北地区影响较大的报纸。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系统包括日、晚、画三报。《世界晚报》创刊于 1924

年 4 月 1 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分别创刊于 1925 年 2 月 1 日、 10 月1 日。三报因得段琪瑞政府资助,曾为军阀政府说话。段琪瑞政府于 1926 年制造三一八惨案,成舍我对段政府有所指责,《世界日报》的声誉随之提高。 8 月 7日,段政府以“恶毒反奉,勾结冯玉祥,与为国民党宣传”三大罪状,将成舍我逮捕(后被营救)。

1927 年,成舍我到南京创办《民生报》,因言论触怒当局,报纸被迫停刊,他被拘留 40天。

1931 年 3 月,成舍我考察欧美各国新闻事业归国后,在上海创办《立报》。抗日战争时期,成舍我与人合资创办《重庆日报》。成舍我创办的所有报刊中,以《世界日报》影响最大。他为了抬高该报的威信,

一方面比较大胆地刊登一些进步倾向的新闻和文章,另一方面,又刊登批评和揭露当局错误的文章。这样,就赢得了一些进步读者的好感,《世界日报》被称为“粉红色”的报纸。

Page 13: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广播与电影事业的兴起

1 、中外合营广播电台的创办自 1906 年无线电广播发明之后,到 1920 年前后,世界先进国家就出现了实用

广播电台。我国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设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中国《大

陆报》两家合办的。 1923 年 1 月 23 日晚 8 时在上海正式广播新闻与音乐节目。技术顾问由公司经理奥斯邦全权负责,《大陆报》设有广播编辑。由于发射机质量不好,播音不清楚,影响到收音机的销路,加之北洋军阀政府不准外国人在中国设立无线电台,奥斯邦公司勉强支持 3 个月后宣布倒闭,电台停播。不久,美商新孚洋行又在上海创办一座广播电台。播音几个月后,又因广播器

材销路不好,经费发生困难而停播。1924 年 5 月,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创办的广播电台在上海法组开始播音。开

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扩大影响。一是和报社合作,增加新闻节目;二是邀请名演员到电台播唱节目;三是组织听众点播节目;四是增加商情的报道。但仍因营业收入不好,最后于 1929 年 10 月停播。

Page 14: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广播与电影事业的兴起

2 、官营和私营广播电台的设立在外商电台的影响下,北洋军阀政府也开始酝酿筹建广播电台。 1922 年 9 月 2

8 日,东三省保安军整理处代表中国政府,收回了由中东铁路局苏俄人节制的无线电台,改名为东三省无线电台,由东三省护路军总司令部直辖。次年 2 月 10 日,开始试办东三省无线电新闻通讯业务,首次把电报通讯从军用中解放出来,开创了电讯新闻的新阶段。 1926 年 10 月 1 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广播。这是我国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

1927 年,北洋政府又先后在天津、北京等地开办广播电台。 5 月 15 日、 9 月1 日,天津无线广播电台、北京无线广播电台分别开始播音。

1927 年,中国私营广播电台开始创办。 3 月,上海新新公司建立了广播电台,主要播放唱片并转播游艺场所的南方戏曲。年底,北京也创办了一座商办燕声电台。

Page 15: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广播与电影事业的兴起

3 、影片公司的创办中国自古有灯影戏,因而,电影传入中国后最初被称为“西洋影戏”。 1896

年 8 月 11 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

1909 年美国电影商布拉斯基在中国开办了亚细亚影戏公司,并在沪、港两地拍片。该公司于 1913 年聘请中国人张石川为顾问。张又拉上热衷于戏剧的好友郑正秋,合组了新民公司,以承包亚细亚公司的全部制片工作,美商只管出钱和发行。1913 年 9 月,由郑编剧并与张联合导演的电影《难夫难妻》在上海首映。这是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

1922 年 3 月,张再度与郑合作,并约请周剑云等人组成了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 1923 年底成功地推出了电影《孤儿救祖记》,曾轰动一时,既使摆脱了经济上的困难,又使郑提倡电影民族化的主张得以继续贯彻。此后数年内,明星公司拍了数十部电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映,在中国电影界暂露头角。

Page 16: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文学的蓬勃发展

1 、各种文学团体及其刊物五四运动后,新文学的创作开始兴盛,文学团体和各种刊物也“蓬勃滋生”。

存在时间长、影响较大的文学社团有:

( 1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是沈雁冰、郑振铎等, 1921 年 1 月在北京成立,后迁上海。它在文学

思想上提出“为人生”的目的和要求,在创作方法上提出写实主义的主张。它改造了原先由鸳鸯蝴蝶派把持的《小说月报》,使之成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此外,它还先后创办了《文学旬刊》(后改名《文学周报》)、《诗》月刊、《戏剧》月刊等。

文学研究会拥有阵容强大的作者群,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中作出巨大的贡献。

( 2 )创造社由郭沫若等人于 1921 年 7 月在上海成立。次年 5 月起,《创造季刊》、《创

造周报》、《创造月刊》等十多种刊物先后出版。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是该社的中坚力量。创造社追求唯美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属于浪漫主义流派。他们强调作家的个人才能,重视文艺的社会使命, 1926 年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Page 17: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文学的蓬勃发展

( 3 )语丝社1924 年成立于北京。它创办的《语丝》周刊是当时具有进步倾向的文艺刊物,

内容注重于社会批评。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刘半农等。( 4 )新月社成立于 1923 年。成员大多是英美留学生。前期主要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徐志

摩等。 1928 年创办《新月》杂志。此外,还有鲁迅主持的未名社、莽原社,冯至等人创办的沉钟社等较小的文学

社团。台湾于 1920 年后也产生了本地区的新文学和新文学家,并成立了白话文研究会。

Page 18: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文学的蓬勃发展

2 、中国新文学的兴起中国新文学的真正奠基之作是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等和郭沫若的新诗《女

神》。鲁迅的小说:五四前后,鲁迅所写的小说先后组成《呐喊》和《彷徨》两个集

子,共有 20 余篇。其中,( 1 )《狂人日记》:借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白,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

罪恶,具有巨大的批判力量,发挥了振耳发聩的作用。( 2 )《阿 Q正传》: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高超的艺术价值,成为闻名世界的

佳作。( 3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使人读

了触目惊心。此外,还有《明天》、《一件小事》、《风波》、《祝福》、《在酒楼上》、

《伤逝》、《离婚》等。鲁迅在短篇小说艺术上的创造,在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影响了一批文学青

年。郭沫若的诗集: 《女神》, 1921 年写成,充满了对黑暗的旧社会的叛逆精神,充满了对美

好理想的热烈追求,充满了爱国主义的炽热感情,充满了革新和创造的磅礴气势。喊出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它所显示的鲜明的时代色彩,独创的艺术风格,澎湃的感人力量,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Page 19: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文学的蓬勃发展3 、二十年代的散文二十年代的散文创作,成绩斐然,不仅散文作品数量多,而且出现了一些散文大家和

不少优秀散文作品。鲁迅:兼有杂文、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之长,先后出版了《华盖集》、《华盖续编》、

《坟》、《而己集》等杂文集和《野草》、《朝花夕拾》等散文集。《野草》实际上是散文诗集,它显然是受到外国文学中散文诗的影响,在当时是一种

新的尝试,可以说是开了中国散文诗的先河。《朝花夕拾》所表现的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所蕴涵的则是成年人的思考与见识,而且

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周作人:出版了多种散文集,如《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泽

泻集》、《谈虎集》、《苦茶随笔》等。其特色是用平白无华的语言,随意而谈,营造出幽隽淡远的意境。朱自清:散文《绿》、《荷塘月色》、《背影》等,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感情朴

素真挚著称,广为传诵。冰心:以抒情为主,文字清淡、自然、凝练,《寄小读者》是代表作品。郭沫若:以自叙性散文为主,记述自己的童年和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多收在《橄

榄》、《水平线下》等集子中。郁达夫:多是描写飘零生活,收在《鸡肋集》、《奇零集》、《敝帚集》等散文集中。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是两本别具一格的通讯散文集,而且已初具报

告文学的形态。重要的散文家还有:徐志摩、俞平伯、陈西莹、废名、林语堂、丰子恺、钟敬文等。

Page 2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1 、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于 1912 年(壬子年)正式公布了新的学制。之后

又连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法令。 1913 年(癸丑年)将上述学制与法令总合成“壬子癸丑学制”,即:初等小学 4 年,为义务教育,学生年龄 7—10岁;高等小学 3 年,学生年龄 11—13岁;中学 4 年,学生年龄 14—17岁;大学或专门学校:预科 3 年,本科 4 年,学生年龄 18—24岁;小学以下的蒙养园和大学以上的大学院都不计年限。除了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或专门学校的普通教育外,还有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另外还有补习所、专修科及小学教员养成所,都作为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这三个系统中的各种特设或附设的学科。

“ 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华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与清末学部颁布的“壬寅、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的改革与进步,是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反对封建旧教育的一次重大胜利。该学制受到日本教育影响较多,而且在课程设置方面保留了许多封建主义的东西。

Page 21: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1 、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1921 年 10 月,由沈恩孚、黄炎培等人发起和组织的“全国教育会联合

会”在广州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新的学制系统。次年 9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在济南召开学制会议,对此进行讨论。 11 月 1 日,略加修改的新学制,以大总统徐世昌令的形式公布为“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该学制系统大致以儿童身心发展时期为依据,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制,即:小学6 年(其中初小 4 年,高小 2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年;与中学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大学 4—6 年。该学制还对特殊情况的人作了较为灵活的规定:“( 1 )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年限及教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 2 )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与缺陷者,应施以相当之特种教育。”

“ 壬戌学制”继承并发展了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成果,具有很多优点,不仅基本稳定与统一了全国的教学秩序与教学内容,而且对之后的民国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基本规定一直沿用到 1949 年。

Page 22: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2 、国共两党的教育思想及实践中共一大提出在开展工人运动时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成立劳工补习学校,

作为组织产业工会的一个准备。二大具体地提出了中共的教育纲领,即“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能够、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和“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

中共积极开展了对职工、农民与干部的教育工作。在职工教育方面,先后办起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上海小沙渡劳动补习学校、安源路矿学校和各地形式多样的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工人俱乐部、阅书报处和图书馆等。在农民教育方面,广东开展得最早。彭湃曾作过海丰教育局局长。他在组织海丰总农会时,专设了教育部,创办了“农民学校”。毛泽东在湖南办的韶山农民夜校也很著名。大革命高潮到来后,鄂、赣、苏、皖、川等省的农民教育也逐步开展起来。在干部教育方面,中共成立后即着手开办了培养干部的学校,比较著名的有:

Page 23: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湖南自修大学:中共湖南区位毛泽东等人于 1921 年 8 月在长沙创办。该校后来被湖南军阀封闭。中共组织于 1923 年 11 月又创办了湘江学校。平民女学:中共中央于 1921 年 10 月在上海创办的旨在培养妇女革命干部

的学校。中共早期活动家李达、沈泽民、沈雁冰、陈望道等人担任教员。该校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实行半工半读,课程有《共产主义 ABC 》等。

国民党的教育政策也有所改进。 1924 年 1 月发表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通过教育来推动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之斗争”,教育“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非少数人多得而私”。《宣言》规定:“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厉行教育之普及,以全力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整理学制系统,增高教育经费,并保障其独立”;“施行军队中之农业教育及职业教育”等。 1926 年国民党二大通过的决议案又一次指出:“注意教育之革命化与平民化,并平民学校之扩充”。国民党二大后,广东过政府专门设立了教育行政委员会,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当时,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党化教育”。广东国民政府还建立了中山大学,创办了各式各类革命学校,其中最著名

的是 1924 年创办的簧埔军校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此前的 1922 年 10 月,国共还合作创办了上海大学,于佑任和邵力子先后任校长,共产党人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张太雷等人担任具体领导并授课;办学 5 年,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

Page 24: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3 、教会学校教育与收回教育权运动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建立了许多教会学校,如圣约

翰大学( 1894 年)、东吴大学( 1901 年)、长沙雅礼大学( 1902 年)、岭南大学( 1904 年)、华北协和女子大学( 1905 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1906 年)金陵女子大学( 1913 年)、金陵大学( 1917 年)、齐鲁大学( 1917 年)、燕京大学( 1919 年)等,都是美国基督教会学校。上海震旦大学( 1903 年)则是天主教会所办大学的代表。据统计, 1917 年,外国创办的初等学校占中国同类学校总数的 40%,中等学校占 11%,高等学校占 80%。教会学校分布全国各地,以闽、粤、齐、苏为最多。 1926 年全国各教会学校的大学生人数达 8404人之多,约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 19. 45%。这些学校是“辅助传教而设”,是“养成牧师教师之基础”,目的是为“将来化中国为基督教国民之士女……创造一适合基督教义之社会制度”。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教会学校就公然禁止学生纪念国耻和参加运动。

Page 25: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3 、教会学校教育与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国人民反教会教育的斗争,自五四运动时就发展起来。 1922 年,北京、

上海、南极等地先后组成“非基督大同盟”和“非宗教学生同盟”,开展了破除宗教迷信、解放国民思想的非基督教斗争。到 1924 年,随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教育界的“非基督教运动”发展为“收回教育权运动”。各教会学校的爱国师生用罢课、游行示威,甚至全体退学来抗议外国教会,并在运动中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 1924 年 7 月,广州学生成立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提出了收回教育权办法。接着,中华教育改进社、全国教育联合会等教育团体,也通过了有相同内容的决议或提案。国共两党主办的《民国日报》、《向导周报》也不断发表文章,及时指点方向,在运动中起着向导作用。到 1925 年五卅运动前后,“收回教育权运动”达到了高峰。广东国民政府于 1925 年 9 月召集了收管教会教育会议,着手接管教会学校。 12 月,北洋政府也公布了《外国人捐资设立学校认可办法》,规定外国教会在华设立学校须想教育官厅请求认可,校长须为中国人,教学须按统一课程标准进行。 1926 年 1月,岭南大学终于收回自办。北伐的胜利进军,更使全国的教会学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收回教育权运动”持续数年之久,迫使外国教会不得不同意“将学校逐渐交还中国人管理”。

Page 26: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五)、科技与学术研究

1 、“整理国故”和“新红学”1919 年下半年,胡适打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帜。所谓整理国故,就是用考据的方法从校勘、训诂、考证等方面去整理古籍,

然后进行系统的著述。对于学术研究,这是必要的方法。胡适的考证,在一定范围内提供了前人和同时代人未曾提供的学术成果。

但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驱使许多青年跟着他向故纸堆里钻,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在“整理国故”的口号下 ,胡适用实验主义的考证方法考证小说。 1921 年,他对《红楼梦》作了考证,写成《红楼梦考证》。之后俞平伯写了《红楼梦辨》,顾颉刚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提出了“新红学”的概念。从此,“新红学”就成了用实验主义方法研究《红楼梦》的新学派。新红学研究《红楼梦》是有成绩的,但也暴露了它的唯心主义倾向。胡适把《红楼梦》说成是“平淡无奇的自然主义”,是作者的“自叙传”。这就否定了这部杰出的古典现实主义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典型性和它反封建主义的社会意义。

Page 27: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五)、科技与学术研究

2 、考辨古史20 年代,中国史学界盛行一股疑古辨伪的风气。其代表人物是胡适、钱玄

同和顾颉刚。胡适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强调“尊重事实,尊重证据”,

不受儒家经典的束缚。顾颉刚提出了一个“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反对把古代史看成

黄金世界,对有关古史的荒谬传说起了廓清作用。在疑古辨伪精神激励下,顾颉刚等人在考订中国古代史料上取得了很大成

就,为中国古代史研究做了大量的奠基工作,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他们的考辨古史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片面性,认为“所谓很有荣誉的四千历史,精密的考来都是伪书的结晶。”

Page 28: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 1927----1937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Page 29: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和出版1 、国统区的新闻机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新闻事业网,以

《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党政军报业网和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网。中央通讯社创办于 1924 年 4 月 1 日, 1927 年随北伐军迁至汉口, 1928 年

蒋汪合流后迁往南京。 1932 年在南京建立总社,装社了当时最新式的收发报机,向全国各地播发新闻稿。中央社除在上海、汉口、北平、天津、广州、香港、西安、南昌、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开设分社外,还在其他省会及重要城市派驻了30 多个通讯员,形成了一个全国通讯网。其后,中央社又与路透社等外国通讯社订立购买了新闻稿的合约。

1927 年 2 月,国民党在汉口创办机关报《中央日报》。 1929 年 2 月 1 日迁往南京出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叶楚伧( CHEN )兼社长。在各地发行地方版,如重庆版等。接着,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属的《华北日报》、《武汉日报》、《西京日报》等先后创刊。 1936 年,国统区报刊共有 1736家,其中国民党的报刊约占三分之二。

1928 年 8 月 1 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正式播音。广播时,赣、粤、豫、京、津等省市党部派专人收听抄录,供当地报纸采用。这只中国“记录新闻”之始。 1932 年又新建一座 75千瓦电力的发射台,中央广播电台成为亚洲发射电力最大的广播电台。

30 年代初,国统区还出现了一批民营广播电台,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上海。可分为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三种类型。 1937 年 6 月,国统区官办、民办广播电台已有 70 余座。

Page 3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和出版2 、苏区的新闻机构中共历史上最早的通讯社是 1931 年 11 月 7 日在瑞金诞生的红色中华通讯社

(简称红中社)。它一开始就用无线电收发报装置首发新闻。 1933 年春,红中社新闻电台正式成立。这就在各个互相分割的革命根据地之间架起一座“空中桥梁”。也在红中社诞生时,《红色中华》报在瑞金创刊。红军长征开始后,它们都

停播、停刊。 1936 年 1 月《红色中华》报在陕北瓦窑堡复刊,次年月 29 日更名为《新中华报》,成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同时,红中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

在苏区,各军区、军团都有自己的报纸,其中销量最大、期刊最长的是《红星报》。它与《红色中华》同时创刊,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红三军团于 1930 年在长沙出版了《红军日报》。此外,中央苏区还办有《青年实话》和《斗争》周刊,其他苏区也出版了一些报刊,如广西的《右江日报》,鄂豫皖苏区的《红旗报》、《鄂豫皖苏维埃报》,湘鄂西苏区的《红旗日报》、《工农日报》,湘赣苏区的《湘赣红旗》,湘鄂赣苏区的《红旗》、《苏维埃》、《新浏阳》等。

Page 31: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和出版

3 、进步人士创办的抗日报刊一二 ·九运动爆发后,各地救亡团体纷纷成立,全国创办的救亡报刊不下余

种。北平:《学联日报》、《觉民报》等。天津:《救国半月刊》。广州:《存亡旬刊》。西安:《大路周刊》。太原:《突击月刊》。上海:报刊最多。主要有:《生活》周刊,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报。 《大众生活》周刊,邹韬奋。 《立报》,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申报》。 《大公报》。

Page 32: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和出版

4 、出版事业的发展1927----1937 年,中国出版事业进入发展时期。国民政府建立了官方出版机

构正中书局,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支持,使出版物种类和数量不断上升。正中书局与商务、中华、世界、大东和开明等 5家民营书局一起形成了一个出版系统,控制着全国教科书和图书出版的发行。商务印书馆: 1897 年创办于上海,素以出版学校教科书,古籍、科学、文

艺、工具书和期刊为主要业务而著称于世。该馆自爱国出版家夏梓芳(又名瑞芳)、张元济接办以来,业务不断发展,至 30 年代已达全盛时期,出版了《万有文库》、《四部丛书》、《二十四史》等,对中国古籍整理、翻印作出了贡献。

中华书局: 1912 年元旦创办,是辛亥革命的直接产物。其创办者陆费逵是一个具有爱国和民主思想的人。该局在古籍和工具书出版方面成就突出。 1921年开始刊印的《四部备要》是一部内容比较完备的大型古籍丛书。 1934 年开始影印《古今图书集成》,至 1940 年全部完成,世称“中国百科全书”。工具书方面以《中华大字典》和《辞海》等比较著名。

此外,还有生活、读书、新知三大书店。抗战胜利后,三家合并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age 33: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1 、“左联”的成立及其刊物大革命失败后,一批革命的文化工作者来到上海,以创造社和太阳社( 1927

年由蒋光慈、钱杏 P309 等人创办)等为依托,致力革命文学运动。 1928 年 1月以创造社的《文化批判》创刊为标志,左翼文化运动在国统区兴起。加强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倡导无产阶级文学是运动的两项重要内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由此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但创造社和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时,由于对当时中国社会性

质、革命任务等问题认识不清楚,犯了“左”的错误,一度把批判矛头对准了鲁迅和茅盾等人,引起了新文学阵营内部历时一年有余的论争。在此基础上,为了共同进行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推动革命文学事业的发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 1930 年 3 月 2 日在上海成立。发起者除鲁迅外,还有沈端先(夏衍)、潘汉年、阳翰笙、郁达夫、蒋光慈、钱杏 P309 等(郭沫若、茅盾当时不在国内,征得他们同意也列为发起人)。

Page 34: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左联”成立后,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国际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它除将鲁迅主编的《萌芽》和太阳社主办的《拓荒者》作为机关刊物外,还先后出版了《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前哨》(后改为《文学导报》)、《北斗》、《十字街头》、《文学》、《文学月报》等刊物。在“左联”的领导下,左翼作家以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同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对法西斯的“民族主义文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艺思想进行了批判。在斗争中,无产阶级的文艺事业不断得到发展。这是文化跟深入的一个重要表现。

Page 35: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2 、长编小说的繁荣茅盾、巴金、老舍等在 30 年代创造了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批长编小说,

开创了长编小说的繁荣局面。茅盾:在 1927 年后 10 年里先后写作了《蚀》三部曲、《虹》、《路》、

《三人行》、《子夜》、《林家铺子》及“农村三部曲”等小说。其中,长编小说《子夜》于 1933 年 1 月出版后震动了中国文坛。它形象地真实地表现了 20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成功地塑造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从而展示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是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大成就。巴金: 1931 年写了著名的长编小说《家》。它描写了五四以后一个官僚地

主封建大家庭的没落。通过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面崩溃的现实。它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残暴,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反抗斗争。这部小说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老舍: 1936---1937 年写成了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它以旧中国的北京为

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活动为主线,展示了北方城市的社会风貌。这部小说有其广泛的社会意义。

Page 36: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其他作家在长编小说的创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李颉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叶圣陶:《倪焕之》。柔石:《旧时代之死》。丁铃:《韦护》,《一九三 0 年春在上海》。张天翼:《鬼士日记》,《一年》。肖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肖红:《生死场》。张恨水:《啼笑因缘》。

Page 37: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3 、话剧艺术的成熟1929 年秋,夏衍、郑伯奇等在上海组织了上海艺术剧社,在中国首次提出了

建立“新兴戏剧”的口号。田汉、洪深、夏衍等对左翼戏剧运动作了重大贡献。田汉在 1929 年创作的《名优之死》,洪深 1930 年写成的独幕剧《五奎桥》,夏衍 1937 年创作的《上海屋檐下》,都是当时戏剧运动中的杰作。曹禺是此期出现的著名作家。他创作的《雷雨》和《日出》在文学史上享有

盛名。 1933 年写成的《雷雨》,以 20 年代的旧中国为其社会背景,作者把家庭的和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巧妙地安排在一天之内展现出来,使全剧结构紧凑,情节紧张,人物形象鲜明,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雷雨》是这个时期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

Page 38: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3 、诗歌散文的成就由于思想倾向不同,此期的诗歌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

表的是新月派,他们的新格律诗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代之而起的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他们突破了新月派的格律束缚,丰富了新诗的表现手法。郭沫若1928 年写的诗歌集《恢复》,开创了此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先声。此后,表现工农斗争题材的政治抒情诗突起于诗坛。“左联”青年殷夫写的诗被称为红色鼓动诗。 1932 年,中国诗歌会成立于上海,这是一个积极的现实主义诗派。他们的作品,内容大多侧重反映在灾难中斗争的农村,以“农民诗人”著称的臧克家所写的乡土诗《烙印》等在 30 年代也很有影响。田间和艾青分别写有《中国牧歌》和《大堰河 ----我的保姆》等名篇。富有农村乡土气息的乡土诗,为 30年代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自然的新诗风。

此期的散文也风格各异。首先是杂文。鲁迅的杂文所暴露和批判的政治社会现实是非常广泛的,涉及政治思想战线上的一系列斗争。他的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读来耐人寻味,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艺术的丰碑。其次是报告文学的兴起和旺盛。 1932 年阿英编辑出版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我国第一部报告文学专集。 1936 年,报告文学取得了硕大的成果,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魏东明的《四个降兵》、洪深的《天堂里的地狱》等是代表作。特别是茅盾主编的报告文学集《中国的一日》,在报告文学由欧化到民族化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再次是散文中的抒情小品、随笔、游记等,更是白花纷呈,千姿百态。何其芳、李广田善写抒情散文,冯至和沈从文的游记给人以美的享受。

Page 39: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4 、国民政府的文化“围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加紧对苏区发动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在国统区

进行旷日持久的文化“围剿”。文化“围剿”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颁布各种法律、条例,严厉查禁进步书刊。( 2 )直接采用暴力手段,捣毁进步文化机关,绑架、拘禁、杀害左翼文化

人士。( 3 )搜罗文化特务和反动文人,开书店,办刊物,著书撰文,“围剿”进

步文化。

Page 4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5 、救亡文艺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亡国灭种的危机迫在眉睫,社会责任感驱使作家

把视线投向岌岌可危的民族命运。小说作品中,肖军的《八月的乡村》,肖红的《生死场》,端木蕻良的《憎

恨》,是较早的以抗日斗争为题材的作品。音乐借助于电影、广播、唱片等新式传播工具,其流行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

文艺作品。黄自的《九一八》,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任光的《打回老家去》,阎述诗的《五月的鲜花》,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等,都是当时唱遍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的优秀歌曲。

Page 41: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1 、国民党的教育方针及其对教育的控制1927 年 8 月,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党化教育”的教育方针草案。“党化教

育”在一些地方得到了积极推行。 1928 年 5 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废止“党化教育”而代之以“三民主义”的议案。次年,国民党三大正式制定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并规定了 8条实施方针,大意是:三民主义教育应贯彻到所有课程之中;普通教育要养成“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道德;社会教育要“使人民认识国际情况,了解民族意义”;“大学及专门教育必须注重实用科学”;师范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本源”;“男女教育机会平等”;各类教育“应一体注重发展国民之体育”等。 1931 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使教育方针更加具体化。

国民政府为将教育纳入其一党专制的轨道,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行了严密的控制。

( 1 )在组织上,运用行政高压手段掌握与控制了各公立学校的领导权。这些学校校长非国民党员者皆罢免,由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另派国民党员充任。

( 2 )建立训育制度,厉行思想控制。在中等以上学校设训育主任、生活指导员、党义教员,由经过审查的国民党员充任。

( 3 )防范学生的革命活动。( 4 )在学校开展新生活运动和尊孔读经活动。( 5 )对中共占领的红色区域实施特种教育,旨在消除革命影响。

Page 42: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2 、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和苏区的各种教育中共在各革命根据地贯彻了一系列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以保证工农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实施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 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并指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整个苏区的教育工作正是围绕这三项中心任务展开的。主要类型有:

( 1 )工农业余教育。( 2 )小学教育。( 3 )干部教育。

Page 43: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1 、国立中央研究院的设立及其活动1927 年以前,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中,官办的仅有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民

办的只有中国科学社,它是 1915 年中国留美学生赵元任等在美国成立的,后来社址迁回国内,社员中大多数是国内或国外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工作有成绩的人,其中不少是中国近代自然科学中各学科的创建众人、带头人;到 1949 年有会员 3776人;它对我过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7 年 5 月国民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央研究院,次年 6 月正式成立,蔡元培为院长。它是当时国家最高学术机关,在 1927---1930 年初,共成立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九个研究所和一个自然博物馆,共有专任、兼任、名誉、特约研究员 91人,助理员 64人,初步形成了一支有许多专家学者在内的科研队伍。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桢等分别担任了地质、气象等研究所的所长。到 1949 年,研究所增加到 12 个。

在中央研究院之外, 1929 年还成立临国立北平研究院。 1935 年,该院已拥有 8 个研究所和 5 个研究会,成为地方最大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机构。清华、北大等高校和实业界也相继设立了一批研究所。

Page 44: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2 、李四光等人的科研活动与成就20 年代即致力于蜓科化石研究的李四光,是第一个系统从事该项科学研究的

中国人。后来他写的《中国北部之蜓科》一文,切实地掌握了北部煤炭资源分布及其规律。他还是在中国华北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第一个中国人。 1927 年后,他除继续进行对蜓科和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外,又选择地壳运动这一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他创立了一门新兴学科 --- 地质力学,所著《地质力学概论》和《中国地质学》为地质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据此理论预测在中国东部可能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侯德榜是建树了开创性业绩的化工专家。他领导建设的塘沽缄厂( 1934

年)、南京硫酸铵厂( 1936 年),为中国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 1932 年他在纽约用英文出版的专著《纯碱之制造》,被美国化学家 E. O.威尔逊称之为“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他在 1941 年研究成功的联合制缄法,被国际上命名为“侯氏制缄法”。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1934 年 11 月领导修建钱塘江大桥。他用“射水法”、

“沉箱法”、和“浮运法”解决了技术上的种种难题,终于在 1937 年胜利完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写下新的一页。

1929 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头骨和大量古生物化石。 1928---192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殷墟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地下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文。上述两次发现都是轰动世界的大事。 1934 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在南京紫金山建立天文台,开始了中国人自己的天文观测工作。

Page 45: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3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内部曾就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发生争论。这场争论影响

到中共党内也在 19929 年夏开始了争论, 1930 年春,论战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全面展开。参加论战的主要有新思潮派和动力派。

新思潮派(因该派的文章以《新思潮》月刊为阵地而得名)以王学文、李立三等为代表。

动力派(因该派的文章主要发表在《动力》杂志上而得名)以严灵峰、任曙为代表。

论战主要是围绕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这三种社会势力的相互关系而展开的。争论的核心是当时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

动力派认为,帝国主义的入侵绝对地破坏了中国的封建经济,推动着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华洋资本应不分彼此,一视同仁,,两者加起来足以压倒封建经济。他们由此断定,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

Page 46: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

新思潮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研究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他们认为,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经济起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但另一方面却竭力维护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从一开始就步履艰难,没有充分发展的可能性,而封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却仍占着极大的优势。这种情况规定着中国经济只能是一种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封建半封建经济。

论战的结果,新思潮派对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大体正确的认识,对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33 年后,吕振羽等比较确切地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科学概念。

在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联系到以往历史的探求,于是从 1932---1933 年,中国思想界以王礼锡主编的《读书杂志》为阵地展开了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争。这个论争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一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性质问题;二是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奴隶制的问题;三是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通过论争,肯定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存在,初步理出中国从原始社会经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脉络,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问题和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Page 47: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四)、科技与学术研究

4 、史学研究的新成就在中西交通史研究方面,陈垣和向达的影响较大。陈垣对元史、中西交通史、中国宗教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等方面均有精深造

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是研究佛教史的必备目录书。《史讳举例》的成就超过了前人。《校勘学释例》是中国校勘学史上带有总结性的著作。《中西回史日历》(简本称《二十史朔闰表》)是中国中西回历合编的最早著作,为这三种历法的纪年提供了确实可靠的换算工具。顾颉刚称它是“一部最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西交通史的开山之作”。向达在 30 年代相继出版了《中外交通小史》、《中西交通史》和《西学东渐

史》,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和推论。姚从吾、李思纯、杨志玖、韩儒林等人也先后在元史和中西交通史研究方面

崭露头角。在宋辽金史方面,首推金毓黻,主要著作有《渤海国志长编》、《辽海丛

书》等。明史方面,谢国桢、孟森等也取得一些成就,有《晚明史籍考》、《清朝前

纪》等书出版。地理沿革史方面,有刘钧仁、王念伦等人的《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华民

国疆域沿革录》等著作问世。顾颉刚、谭其骧、冯家升等人在北平创办禹贡学会,出版《禹贡》半月刊,

系统研究地理沿革。方志学方面,宋士嘉有《中国地方志综录》。在史学迅速发展之时,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开始问世。

Page 48: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

早在 1924 年,李大钊出版了《史学要论》,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郭沫若从 1928 年开始,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卜

辞之古代社会》等论文, 1936 年收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出版。他的这些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来阐明中国古代史,首次把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理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初步系统。尔后,他对甲骨文、金文及各种文献作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振羽于 1934----1937 年出版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

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等书。华岗写成《 1925----1927 年中国大革命史》。何干之于 1936 年发表《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此期的史学著作,尽管当初不尽成熟,以后在研究中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改,

但代表了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其开拓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Page 49: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 1937—1945 年间的文化与科学

Page 5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出版1 、爱国报刊的创办八一三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救亡报刊蓬勃兴起,紧密配合当时的抗日斗争。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上海失陷后,它移往汉口出版。8 月 24 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救亡日报》在上海出版(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李公仆等社会名流、作家都为该报写稿,当时被称为新闻界的一朵奇葩。

上海、武汉失陷后的武汉一时成为抗日报刊宣传活动的中心。中共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先后在这里创刊。周扬、夏衍等主编的《自由中国》、《战斗旬刊》、《抗战文艺》,邹韬奋与李公仆共同主编的《全民抗战》,胡绳主编的《救中国》等,也在此出版。当时在武汉出版的报刊有七八十种之多。广州除了《救亡日报》外,还出版了《大众生活》和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抗日路线》。长沙有田汉主编的《抗战日报》和《观察日报》。开封有范文澜办的《风雨》五日刊。杭州有邵筌麟主编的《战斗》周报。西安有《青年战线》周刊和《西北》周刊。成都出版了《星芒报》。

Page 51: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出版武汉、广州失陷后,桂林一读成为国统区进步报刊的中心,被称为“文化

城”。 1939 年 1 月,上海《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国民公论》由武汉迁桂林出版,是当时影响较大的综合性时事政治刊物。熊佛西主编的《文学创作》是桂林文化城重要文艺刊物之一。郭沫若的历史剧《孔雀胆》,田汉的《黄金时期》,老舍等合写的《王老虎》,茅盾的许多小说都发表在这个杂志上。田汉主编的《戏剧春秋》曾刊登过郭沫若的《高渐离》、田汉的《岳飞》、洪深的《回到祖国》等剧作。沦陷区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国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出版抗日报刊,仅天津、

上海两地大约出现了 100 多种抗日报刊。日本占领上海不久,一批爱国报刊便以外商的名义进行出版,主要有《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文化报》从 1938 年 1 月创刊起就冲破洋商报严守中立的界限,热情歌颂抗战,反对投降卖国。由于日伪的屡屡破坏,终于在 1939 年 5 月被迫停刊。

Page 52: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出版

2 、中共的报纸和电台中共 1938 年 1 月 18 日于汉口创刊的《新华日报》是其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

第一张机关报。社长潘汉年,总编华岗。该报的创刊,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重视,各国政府以及各种政治势力,都是通过它来了解中共的政治主张的。在周恩来、董必武领导下,《新华日报》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中共在国统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一面旗帜。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说,它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

《解放日报》是《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后于 1941 年 5 月 16 日在延安创刊的中共中央大型机关报。社长博古,总编杨松(后为陆定一)。它创刊不久即投入延安整风运动,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它不仅在中国革命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经验。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毛泽东就提出要在延安建立无线广播电台,以打破

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新闻封锁。 1940 年 3 月,周恩来从莫斯科治病回延安时,克服重重困难带回一部广播发射机。经过近一年的奋斗,克服了诸多困难,终于在年底建成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2 月 30 日首次广播。广播的主要内容有: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国际国内重要新闻及名人讲演、科学常识、革命故事等,另外,还有文艺节目,播唱抗日进步歌曲。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始广播,这是中共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Page 53: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出版

3 、国民党对进步报刊的审查和摧残从 1938 年 7 月开始,国民党对进步报刊实行了严格的审查和压迫。他们公

布了《修正抗战期间图书杂志审查标准》,将批评国民党的言论列为“反动言论”。 1940 年又公布了更为苛刻的《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实行愿稿审查制度。审查官可以任意删改原稿,甚至加入违反作者原意的词句、段落,也可以任意禁止稿件刊登。从 1941 年到 1944 年,国民党又公布了 7 个新闻法令,进一步剥夺了新闻出版事业的一切民主自由。在法令之外,还颁发了 200 多种临时性指示、规定。这些指示甚至对报刊使用的名词都作了具体规定,如“抗日政权”、“国共合作”等一律被当作“谬误名词”,不准使用。

国民党还采用收买、强占、查封报社,监视、监禁、屠杀报人,捣毁报馆,限制发行,扣留报刊,统制出版物质等各种办法,从各方面扼杀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1938 年封闭了长沙《观察日报》。 1941 年封闭了《救亡日报》、《全民抗战》、《国民公论》等进步报刊和生活书、新知书店等进步出版发行单位。1942 年又封闭了《世界知识》、《文艺阵地》等多种报刊。 1943 年 6 月至 9月,仅桂林一地就封闭了 10 多种刊物。 1944 年又封闭了桂林的《戏剧生活》、《野草》,昆明的《朝报》。 1940 年 4 月,国民党特务暗杀了成都《时事新刊》编辑朱亚凡。国民党还派人强行“改组”了重庆《新蜀报》、《国民公报》。南洋、印度、南美等地 10 多种华侨报纸就是被国民党当局派去总编辑把持的。

Page 54: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出版

4 、战火中的出版业战开始后,宁沪等地出版社相继内迁,设备遭到破坏,而内地新设之印刷条

件十分有限,因此,自然科学著作很少排印。内迁和新办的出版单位出版了大批有关抗战和马列主义的书籍。如读书出版社迁到武汉、重庆后,先后出版了周恩来、叶剑英等的论著和郭大力、王亚南合译的《资本论》等书,还出版了期刊《抗战文艺》、《战地青年》等。新知书店、海燕出版社、北们出版社曾出版了“世界文学译丛”和《保卫察里津》等。 1938 年,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了《鲁迅全集》(共 20卷)。

1938 年中共在武汉创办的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同年,延安创办了解放出版社;印发了《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及毛泽东、张闻天的一些论著。

Page 55: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艺术1 、“文协”的成立及其活动淞沪战事后,大批作家艺术家汇集到当时的临时政治军事中心 ---武汉。在中

共领导和推动下, 1938 年 3 月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议选出郭沫若、茅盾、夏衍、田汉等 45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决定以《抗战文艺》为会刊。“文协”是一个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它的成立,建立了全国作家通讯网,在成都、昆明、延安、香港等地建立了分会,广泛团结各地文艺界抗日力量,进行抗日斗争,号召“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推动和组织作家深入农村和前线,宣传抗战,为抗战服务。 1939 年,“文协”曾派遣作家战地访问团和抗战文艺工作团分赴中原等抗日战场进行访问和写作。“文协”还提倡文艺大众化,号召写通俗文学,以便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抗日斗争。

2 、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 文协”成立后,戏剧界、音乐界、电影界、美术界也纷纷成立了全国性的

抗敌协会,仅武汉一地,在抗战初期成立的抗敌文化团体就达 100 多个。 1938年 4 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立了第三厅主管文艺工作,郭沫若任厅长。在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领导下,第三厅除在武汉大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外,还组建了 10 个抗敌演剧队, 4 个抗敌宣传队和孩子剧团,深入前线和后方各地宣传抗日。大批文化界人士和青年学生,在“文协”和第三厅的推动下奔赴前线和各抗日根据地,使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更大的发展。陕甘宁边区也相继成立了西北战地服务团、抗战文艺工作团、实验剧团、歌咏团等团体。

Page 56: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艺术3 、国统区的文学创作在沸腾的战斗生活中,国统区抗战文艺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 1 )小说。短篇小说中著名的有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姚雪垠的《差半

车麦秸》、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艾芜的《荒地》等。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有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茅盾的《第一阶段的故事》,沙汀的《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等。

( 2 )诗歌与散文。诗歌在抗战中是非常活跃的一种文学形式,出现了五四以来自由体诗的第二个高潮。艾青的《向太阳》是轰动战时诗坛的一首抒情长诗。田间因有诗集《给战斗者》,被称为“擂鼓的诗人”。散文方面,抗战初期主要是报告文学的勃兴。丘东平写了许多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如《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等。骆宾基的《东场别动队》,碧野的《太行山边》,肖乾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何其芳的《七一五团和大青山》等都是当时比较著名的作品。茅盾的《白杨礼赞》是 40 年代的优秀散文名篇。抗战后期,杂文发展起来,影响较大的有冯雪峰、林默涵等人的杂文集。

( 3 )戏剧。抗战前期,独幕剧、街头剧等最为活跃。田汉的《卢沟桥》,周扬、沙可夫的《血祭上海》,崔嵬、王震之的《八百壮士》,夏衍的《咱们要反攻》,陈荒煤的《打鬼子去》等都是好作品。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深受群众欢迎。皖南事变后,多幕话剧在国统区兴起。曹禺的《北京人》,宋之的的《雾重庆》和《祖国在召唤》,丁玲的《长夜行》,都是此期的优秀作品。抗战后期,为避免检查,国统区剧坛上出现了一个历史剧创作的热潮。其代表是郭沫若的《屈原》等 6部剧作,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阳翰笙的《天国春秋》,阿英的《碧血花》、《郑成功》,丁玲的《大明英烈传》等。

Page 57: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艺术

4 、解放区的文艺创作40 年代,解放区出现了工农兵文艺运动的新高潮。作家们深入农村和前线,

创作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 1 )小说。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 10 多部中短篇小

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的深刻变化,成为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的杰出代表。孙犁和刘白羽也是比较突出的中短篇小说作家,《荷花淀》和《无敌三勇士》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

( 2 )戏剧。解放区的群众秧歌运动,推动了专业戏剧工作。在新秧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产生后,新歌剧以其突出的成果而独放异彩。 1945 年鲁迅艺术剧院师生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在延安上演,反响巨大,标志着新歌剧改革的成功。传统戏剧的改革也取得成就。 1943 年新编平剧《逼上梁山》上演,轰动了延安城。毛泽东称赞这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

( 3 )散文。解放区群众的新生活和军民的英勇斗争事迹,是报告文学兴盛的源泉。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刘白羽的《环行东北》、《历史的暴风雨》,丁玲的《陕北风光》,华山的《窑洞阵地战》,周而复的《诺尔曼 ·白求恩片断》,韩希梁的《飞兵在沂蒙山上》,曾克的《挺进大别山》等。

Page 58: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艺术

4 、解放区的文艺创作( 4 )音乐。解放区的歌曲创作成就辉煌。音乐形象大抵分为两大类,一是

激扬雄壮,显示誓死抗敌的决心和人民军队的雄风,如吕骥的《武装保卫山西》、《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毕业上前线》,向隅的《打到东北去》,郑律成的《八路军军歌》等。另一类热情,表现抗日军民战斗生活的诸多侧面,如吕骥的《开荒》,张达观的《军队和老百姓》,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冼星海的《二月里来》,郑律成的《延水谣》,马可的《南泥湾》,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解放区还有《东方红》、《绣金匾》、《军民大生产》、《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新民歌出现,使传统民歌焕发出活力。冼星海是解放区乃至全国音乐界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他短暂的一生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1938 年春,他在武汉谱写了《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歌曲。 1939 年在延安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创作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这部声乐作品包括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气势浩瀚,使人听后热血沸腾,在昆明、桂林、重庆等国统区城市上演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和聂耳在 30 年代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宝库中的宏伟史诗,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血与火的时代所铸成的不朽篇章。

Page 59: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艺术

5 、毛泽东“讲话”的发表1942 年 5 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这篇重要的革命文献。《讲话》首次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系统地解决了中国现代文艺

运动中长期争论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在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的源泉及文艺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上,《讲话》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文艺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传,批判地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关于文艺与革命事业的关系和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讲话》指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过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两者的关系是前者第一、后者第二。我们要求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讲话》提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路线,推动了解放区工农兵文艺运动的空前发展,开辟了中国革命文艺的新阶段,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Page 6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1 、国民党的教育政策抗战时期的 1937 年 8 月,国民政府颁布了《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

领》,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办理教育的方针,“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其宗旨”,否决了教育界一部分人主张变更教育制度以配合抗战需要的合理要求,仍然奉行“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教育体系。 1938 年 4 月国民党制定了《抗战救国纲领》,关于教育方面有四条内容: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以应抗战之需要;训练青年,使其服务于战区及农村;训练妇女以增加抗战力量。后又据此颁行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共九大方针与十七要点,分别为:三育并进,文武合一,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重,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以科学方法整理发扬我国固有的文史哲艺,自然科学要应国防及生产之需要,整理社会科学,学校教育力求目标明确、义务教育限期达到普及、社会教育要有计划地实施;“对现行学制大体仍维现状”,“彻底整理教材”,“制定各级训育标准,行导师制”,“对于管理应采严格主义”等。

Page 61: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2 、“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与国定教科书的编辑1940 年,国民政府颁布《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取消了战前普及四年小学的

义务教育制,改为实施“国民教育制度”,把儿童的义务教育与成人的补习教育合而为一。这其实是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规定:乡镇设中心学校,保设立国民学校,分别又乡镇、保长担任校长。所有学校分为小学与民教两部分,分别对儿童实施义务教育和成人实施补习教育。

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教育的控制,还对教科书实行“国定”,由国民党当局规定内容,组织人员编辑成书,命令各级学校必须采用。“国定教科书”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封建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它甚至把国民党员的“十二守则”列为公民教材和国文教材的内容。国民政府企图用政权直接控制教育,用教育来巩固政权。

Page 62: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3 、重要高等学校的内迁抗战以前,全国高等学校有 108所(包括专科学校),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沿江地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后,东南地区迅速沦陷, 90 多所学校遭到破坏,其中 25所被迫停办。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被摧毁与被占领、被利用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匆忙命令沿海各高校哪迁。高校哪迁持续了 8 年,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 1937 年至 1939 年。东南沿海各高校除燕京、辅仁等教会学校未

迁外,其余都迁往西南西北,或就近迁入山区。如北大、清华与南开大学,先迁长沙,后迁昆明组成西南联大。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与北平师范大学迁到西安,合组西安临时大学,后改名西北联大。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东吴大学、金陵大学等 31所高校迁到四川各地。浙江大学先迁浙西天目山,又迁江西、广西、最后到遵义。中山大学迁往滇南。上海交大等迁入英美租界。

Page 63: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3 、重要高等学校的内迁第二时期: 1940 年下半年至 1943 年春。原来迁上海租界与云南等地的高校

再次迁徙。如上海交大、沪江大学等由上海迁往重庆。滞留北平的燕京大学迁到成都。原来迁滇南的中山大学迁往粤北。迁到昆明的上海医学院、北平艺专、同济大学等内迁四川。第三时期: 1944 年至 1945 年。因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与黔南战役,使原来

内迁分散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高校如华侨工商学院、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等再次内迁到四川。

抗战时期,迁入四川的高校有 48所,占战前国统区高校总数的 44%,且多集中在重庆与成都。昆明也集中了不少高校。在高校内迁的同时,国民政府还建立了 34所国立中学,以安顿救济沦陷区中等学校的流亡师生。

Page 64: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4 、中共的教育方针与抗日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抗战爆发不久,毛泽东即提出了建立“国防教育”的口号。他要求“根本

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不急之务和不合理的办法,一概废弃”。 1937 年 8 月,中共制定了著名的抗日救国纲领,其中教育纲领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 1938 年又进一步具体地提出各项文化教育政策:“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等。

为抗战服务的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在抗日背景下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它立足于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经济落后的现实基础之上,要求教育不能排除在生产劳动之外。

教育工作走群众路线,也是抗日根据地的又一教育政策。要求学校的大门向一切赞成抗日的青年敞开,不论他们的阶级、党派、民族和地区。

抗日割据地的文化基础很差。陕甘宁边区在抗战前仅有小学 120所,文盲占总人口的 98%。在八年抗战期间,各抗日根据地依据自身条件,采取不同方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绩。

Page 65: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 1 )高等教育。包括各种干部学校,是根据地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影响较大的干部学校有: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原名抗日红军大学,其前身是 1933 年在中央根据地成立的红军大学,长征到陕北后建校于瓦窑堡,后迁延安。简称“抗大”。校长林彪,后由徐向前接任。总校设在延安,后在各地设立 12所分校。它是干部学校的典范。八年抗战期间共培养 20 多万抗日军政干部。陕北公学。 1937 年成立于延安,校长成仿吾。该校培养一般抗战干部,在

干部学校中影响较大。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 1938 年成立于延安,以培养文艺干部为主。中国女子大学, 1939 年成立于延安,专门培养妇女干部。泽东青年干部学校, 1940 年由安吴青训班发展而成,培养青年运动干部。延安大学, 1941 年成立,是一所比较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此外,还有中共中央党校、民族学院、白求恩卫生学校、抗战建国学院、江

淮大学等。

Page 66: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 2 )中等教育。主要是培养小学师资和地方干部。它在各根据地发展不平衡:在华中、山东等地有一定数量的中学,而在陕甘宁边区,中学较少,中等教育主要是师范学校。 1937 年,陕甘宁边区设立鲁迅师范学校。次年又建立边区中学。各根据地还有少数职业学校,如陕甘宁边区在 1941 年开办了医药专门学校、边区职业学校、妇女职业学校等。

( 3 )小学教育与社会教育。各根据地对贫苦儿童与烈军属子弟给予入学困难补足,小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社会教育分为识字组、识字班、夜校、半日校、冬学、民教馆等六种形式。

Page 67: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学研究1 、中央研究院的内迁与科研活动 1937 年秋,南京陷落之前,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陆续

西迁,辗转至昆明、重庆等地。虽然西迁千里,交通又十分缺乏,但由于组织得好,故个所的仪器、设备、图书、研究资料等未受到太大损失。这对于后来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继续坚持科学研究,是很重要的。

随着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内迁,昆明、重庆、成都成为战时中国三大科研中心。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迁到昆明后,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部第一个天文台。 1941 年 7 月,所长张钰玺率领远征观察队,携带各种仪器从昆明出发,历尽艰辛,到达甘肃临洮,对 9 月 21 日这次中国四百年来罕见的日全食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记录,为中国近代日全食科学观测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中央研究院教学研究所 1941 年在昆明开始筹建。它的专任、兼任研究员有姜立夫、陈省身、陈建功、华罗庚、苏步青等人,都是知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完成于 1941 年, 1946 年由苏联科学院出版,其中有些结论被认为是经典的。陈省身发表的关于微分几何学方面的论文被国外评论为“使微分几何进入一新时代”的杰作。

Page 68: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学研究

1 、中央研究院的内迁与科研活动

化学研究所迁昆明后,研究员黄鸣龙在防空洞进行立体化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944 年他去美国做研究工作,改良了有机化学的一个还原法,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被称为“黄鸣龙还原法”,并被编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他同 1941 年发明“侯氏制缄法”的侯德榜,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化学界最耀眼的双星。

物理学研究方面涌现了吴大 329 、张宗燧、郭永怀、钱学森、王329昌、周培源等一批造诣很深、出类拨翠的专家。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地质学家李四光、黄汲清,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植物学家秦仁昌、汤佩松,生理学家蔡翘,气象学家涂长望,地球物理学家兼气象学家赵九章等,都在抗战时期作出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Page 69: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学研究 2 、延安自然科学院的设立与科研活动

为了克服陕甘宁边区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于 1939 年 5月 30 日创办了“自然科学研究院”,由财政部长李富春兼任院长。 12 月,财政经济部召开了“自然科学讨论会”。会议决定把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既从事科研实验,又大力培养新的科研生力军。

1940 年初,筹建工作开始进行。在延安当时已具备了办自然科学院的师资条件。一批爱国的、进步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已经云集。还从抗大、女子大学、陕北公学等学校抽调一些教育干部和教师。国际友人和国内知名人士也大力支持自然科学院的成立。周恩来从后方搜集了大批课本,购置了几批物理化学仪器和化学药品送到延安。 1940 年 9 月 1 日,延安自然科学院正式成立,院长徐特立。学院分本科(大学)、预科(相当高中)、补习班(相当初中)撒部分;学制二年(后来改为三年)。

学院的科研和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学院的多数教师参加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 1940 年 2 月 5 日在延安成立)。 1941 年 8 月,自然科学研究会在科学院科学馆召开了第一次年会,到会学者和研究人员 300 多人,自然科学研究会在《解放日报》上开辟了《科学园地》,先后发表 190 多篇论文。自然科学院还为开展西北制糖业作出贡献,帮助建起制糖厂。著名的南泥湾“粮仓”,也是自然科学院考察队经过艰苦劳动发现的。

Page 7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学研究 3 、历史学的发展抗战时期,历史学得到了相当的发展,相继出版了一批较重要的史学著作。通史方面: 张荫麟著有《中国史纲》。该书内容起于商代,终于西汉末,语体流畅,颇

受欢迎。 剪伯赞的《中国史纲》第一、第二卷先后于 1943 年和 1946 年出版。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分上、下册分别于 1941 年和 1942 年出版。后经

校正、修改于 1947 年再版。范书首次用马列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叙述中国历史。断代史方面: 1940 年出版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专史方面: 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和《国史大纲》。 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朱东澜的《张居正大传》。 肖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 金毓黻的《东北通史》和《宋辽金史》。 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垣的《明季滇黔佛教考》。 郭沫若的《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 侯外庐的《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和《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 杜国痒的《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和《先秦诸子思想概要》等。

Page 71: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 1945----1949年间的文化与教育

Page 72: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

1 、国民党新闻机构的膨胀

日本宣布投降不久,国民党抢先空运一批接收大员到原沦陷区的一些大城市,接收了全部敌伪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及其他新闻事业。 1945 年 9 月 10 日,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在南京复刊。同年 11 月 12日,《扫荡报》改名为《和平日报》,除在重庆、昆明、兰州等地发行外,又在南京、上海、汉口等地出版。次年 5 月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都由重庆迁到南京。据统计, 1946 年国统区已登记的报刊共有 984家,发行量共 200 万份。 1947 年 12 月,国统区共有广播电台 129 座,其中由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所管辖的就有 42 座,其余为各省市公营、私营广播电台。这样,国民党在短暂的时间内建起了庞大的新闻事业网。

Page 73: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

2 、国民党对进步舆论的压制

随着新闻机构的空前膨胀,国民党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新闻界的控制。虽然它在进步新闻界“拒检”运动的推动下被迫于 1946 年 10 月宣布废除了“原稿审查制度”,但到 1947 年 10 月国民党修改了“出版法”后,对禁止报刊登载的内容及限制的事项却越来越多。 1947 年 12 月,发布《危害国家治罪条例》,其中第六条规定:以文字、图画或演说为“匪徒宣传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949 年 6 月 21 日,颁布《惩治叛乱条例》,其中第七条是“散布谣言或传播不实之消息足以伤害治安或煽动人心者,处无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民党恢复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检查制度,控制新闻发布,破坏进步报刊,迫害进步报人。一些民主党派和地方的进步报刊,在此期间都被迫停办,据统计,自 1946 年 1 月12 日到 8 月 8 日,北平、上海、广西、西安、昆明、重庆几个城市,有 195家报纸、杂志、通讯社、印刷所、民营广播电台被封,两家报纸被勒令停刊,两家报纸被停止邮寄, 9家报纸被特务捣毁, 20 多名新闻记者被逮捕、 3 名新闻工作者被杀害。许多新闻工作者纷纷转移到香港。 1947 年 2 月,国民政府关闭和谈大门后,《新华日报》、《群众》周刊也被迫停刊,撤离全部工作人员。从此,中共在国统区便不再有公开出版的报刊。

Page 74: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

3 、国统区的进步报刊

中国民主同盟于 1946 年 2 月 1 日在年个 2 创办了《民主报》,发行人是张澜,社长罗隆基,总编马哲民。巴金、陈白尘、徐迟、藏克家等是经常撰稿人。郭沫若、马寅初、陶行知等是社论委员。该报刚创刊,就发表了民主同盟代表要求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的消息,还发表了的《打倒官僚资本》的社论,受到民族资本家和广大群众的欢迎,成为轰动一时的话题。较场口事件后,《民主报》又发表了《抗议!抗议!抗议!》的社论。闻一多被害后,《民主报》连续发表《杀的教育》、《血债要用血来还》等通讯及社论。当国民党发动大规模内战后,《民主报》连续发表社论,如《不要把人民作炮灰》、《拿出人民的力量,制止祸国殃民的内战》等。《民主报》鲜明的民主立场,激怒了国民政府。 1947 年 2 月,国民党特务捣毁了它的全部印刷设备,《民主报》被迫停刊。

Page 75: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

3 、国统区的进步报刊

在抗战胜利后,上海先后出版了《周报》、《文萃》周刊、《民主》周刊、《消息》半月刊等几家进步报刊。《周报》于 1945 年 9 月 18 日创刊,唐 332 、柯灵主编,夏衍、茅盾、马叙伦、吴晗、周而复、郑振铎、叶圣陶等是撰稿人。 1945 年 12 月 1 日,昆明学生集体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被反动军警打死打伤几十人。国民党企图封锁这一消息,《周报》以《血的控诉》一文披露了事实真相,激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全国内战爆发后,《周报》发表了不少号召人民反对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文章,如吴晗写的《论打手政治》,警告国民党政府“打人者人亦打之”。 1946 年 8 月 24 日被国民党查禁。

在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暴涨、民不聊生、民主呼声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文汇报》、《新民晚报》也开始转变,支持人民群众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政府恼羞成怒, 1947 年 5 月勒令《文汇报》永远停刊。

Page 76: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

3 、国统区的进步报刊

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国民党严密控制新闻的情况下,用巧妙的方法“合法”地于 1948 年 5 月 1 日创办了周刊。该刊大胆揭露国民党军事上的惨败和政治上玩弄和平谈判的阴谋。第一期出版后即遭警告。出版不到半年,其负责人之一浦熙修便被逮捕。 1949 年 3 月 19 日,国民党当局终于查封了该刊。两个月后上海解放,该刊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复刊了。

此期进步报刊还有上海学生联合会的《学生报》,复旦大学的《中国学生导报》、燕京大学的《燕京新闻》等学生报纸。这些学生报纸在全国学生反对内战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Page 77: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

4 、中共的新闻广播事业 抗战胜利结束后,新华通讯社进行了改组,扩大了机构,加强了设在延安的

总社编辑部的力量,廖承志任新华社长,余光生为总编。接着,在各个新解放区增设了分社。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新华社的地方组织日益增多,曾在国统区的北平、重庆、南京以及香港、英国伦敦等地设立分社。 1947 年 3 月中旬,胡宗南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时,新华社撤到瓦窑堡(后又撤到太行山)。 3 月 27 日,延安《解放日报》撤至瓦窑堡后停刊。从此,新华社担负了通讯社、广播电台、报纸三项工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1949 年春天迁进北平以后。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3 年春因设备损坏而暂停播音。 1945 年 8 月中旬恢复广播。 1947 年 3 月 21 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播音。 1949 年 3 月 25日又改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Page 78: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

4 、中共的新闻广播事业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解放区又陆续办起新的广播电台。 1947 年 9 月,华北地区有 3 座,东北地区有 8 座,初步形成了以陕北台为主的全国广播网。除陕北台外,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是邯郸台和设在佳木斯的东北台。陕北台迁到河北平山后,东北、华东和西北三大解放区相继建立起本地区的中心广播电台。新解放区充分利用国民党的广播设备,先后建立了南京、杭州、武汉、上海、南昌、福州、兰州、西宁等城市人民广播电台。 1949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将原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至 1949 年 9月,全国各地已建立起人民广播电台近 40 座,一个遍及全国的人民广播网开始形成。

Page 79: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艺术

1 、国统区进步作家的创作

40 年代后期,随着国民党政权的日益腐败和没落,在国统区诗坛上兴起了政治讽刺诗。影响教大的是著名诗人藏克家,他写下了许多讽刺诗,收在《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里。

国统区的话剧创作在抗战胜利后继续发展。茅盾的《清明前后》、田汉的《丽人行》等都在剧坛引起反响。最著名的是陈白尘的讽刺剧《升官图》。全剧通过两个强盗的黄粱一梦,揭示了“官即是匪,匪即是官”的政治主题,上演后轰动一时,被誉为“新《官场现形记》”。

在长篇小说方面,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写苏州一家巨富的没落,有一定的特色。钱钟书 1947 年出版的《围城》曾被誉为新的《儒林外史》。张恨水的《五子登科》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朽。

1946 年 9 月,史东山编导了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田汉称赞它“替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了一个基石,挣到了一个水准”。次年 10 月,由蔡楚生、郑君里联合编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

Page 8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艺术

2 、解放区的文艺创作

40 年代后期,解放区文艺创作最突出的成就,便是 1948 年出版的两部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优秀小说: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它们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根本变化,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因而双双获得斯大林奖金。反映当时生活和斗争的小说还有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刘白羽的《战火纷飞》、《火光在前》,柳青的《种谷记》等。还涌现了传统章回小说形式出现的新传奇小说,如马烽、西戎合著的《吕梁英雄传》,袁静、孔厥合写的《新儿女英雄传》,都很受群众欢迎。

民歌体的叙事诗,在解放区诗坛成就最高,成为五四以来白话诗运动的一个突破。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是影响最大、广为传诵的杰作。

Page 81: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艺术 2 、解放区的文艺创作 40 年代后期,解放区文艺创作最突出的成就,便是 1948 年出版的两部反映

土改运动的长篇优秀小说: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它们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根本变化,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因而双双获得斯大林奖金。反映当时生活和斗争的小说还有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刘白羽的《战火纷飞》、《火光在前》,柳青的《种谷记》等。还涌现了传统章回小说形式出现的新传奇小说,如马烽、西戎合著的《吕梁英雄传》,袁静、孔厥合写的《新儿女英雄传》,都很受群众欢迎。

民歌体的叙事诗,在解放区诗坛成就最高,成为五四以来白话诗运动的一个突破。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是影响最大、广为传诵的杰作。

新歌剧的优秀作品,继《白毛女》之后,西北战斗剧社集体创作了歌剧《刘胡兰》,还有柯仲平的《无敌民兵》、阮章竞的《赤叶河》等。话剧有战斗剧社的《九股山的英雄》,李之华的《反翻把斗争》,陈其通的《炮弹是怎样制成的》等作品。

音乐方面,郑律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一首著名的军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延安、晋察冀、东北等解放区相继建立了电影制片厂,除拍摄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片外,还先后拍摄了《赵一曼》、《中华儿女》等有显著教育意义的故事片。

Page 82: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艺术

3 、“文联”的成立及其活动

1949 年 1 月,在平、津相继解放,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夕,解放区和国统区被隔离了多年两支文艺大军会师北平。 3 月,郭沫若在文艺界的一次会议上倡议召开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成。接着,成立了筹备委员会。7 月 2 日,全国文代会在北平胜利召开,会议代表工 800 多人。这是新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盛况空前的大会。这次大会产生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大会结束后,全国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舞蹈各部门协会以及戏曲改革协会、曲艺改进会等组织相继宣告成立。这就从组织上为新中国文艺的发展作了准备。

Page 83: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1 、国统区教育事业的衰落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立即开始对其统治区教育的复原(内迁教育机关及学校迁回原地)、接收(对收复区日伪教育的接收)和整顿。国民政府因忙于备战,故其新的教育方针并没有随着新时期的到来而出台,仍然沿用抗战建国纲领指导下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的是,面对国统区日益高涨的学生民主运动,它更加强化了学校和教育在中的特务控制,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更加严密。

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用于教育的经费更少,办教育的人员也为战争困扰而不能专心致志,于是,教育问题越来越多。这样,没有饭吃的学生只好“向炮口要饭吃”;工薪微薄的教员抵挡不住物价飞涨的势头,只好站出来“反饥饿,求生存”;有识之士则自发组织起来拯救教育危机,要求国民政府支持和赞助教育事业。结果,使国统区民众完全绝望,纷纷走上反蒋反内战的道路。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教育自然成了国民政府的包袱。教育机关一撤再撤,终于随政府撤到了台湾。以“一个党、一个主义”为宗旨的“三民主义”教育,随着国民政府的撤退,在大陆上消失了。

Page 84: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2 、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与解放区教育的发展

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与各级人民政府在教育上继续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的精神,并随着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而不断改革和调整。

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在七大指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对于旧文化工作者、旧教育工作者和旧医生们的态度,是采取适当的方法教育他们,使他们获得新观点、新方法,为人民服务”。这些指示,成为各个解放区制定文化教育方针政策的依据。

1946 年秋,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了战时教育方案,规定必须提高社会教育

的作用;注重时事教育。东北行政委员会规定:东北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是中等教育重于小学教育,而中等教育主要是办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和地方干部训练班;群众冬学首先是时事政策教育,其次是识字教育。 1947 年,东北区和陕甘宁边区先后都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必须配合土地改革运动的指示。

Page 85: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2 、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与解放区教育的发展

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后, 1948 年东北解放区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各种知识分子,以应建设的需要。同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中学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和师范学校实施办法,突出了培养合格人才的主题。接着又在《 1949 年华北区文化教育建设计划》中规定了大中小学校及社会教育的发展方针:整顿个大学和专门学校,并家以适当扩充;大量培养各级学校师资;建设普通中学;恢复、整顿和发展小学教育;继续加强社会教育。同时,“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仍然是此期各解放区一贯的教育方针。

Page 86: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此期解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 1 )开办了大量各级各类干部学校,为土地改革、解放战争培养了大批干部。解放区饿干部学校主要有:

华北区:华北联大、白求恩医大、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晋冀鲁豫边区军政大学、新华大学等。 1948 年 8 月,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副校长范文澜、成仿吾,教职工 3000 多人,拥有大批著名学者和干部。

华中区:山东大学、苏中公学、华中大学(后改为苏南公学)、苏北建设学院等。

西北区:延安的抗大、医大等校在抗战胜利后相继迁往东北解放区。 1948 年在临汾成立西北军区人民军政大学,贺龙兼校长。还有西北医专、妇女职校、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绥蒙区建国学院、雁门公学、吕梁公学等。

东北区:因解放较早,大专学校较多。延安抗大迁东北后改名为东北军政大学,在几十年中培养了几万名军政干部。另有东北公学、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

全国解放前夕,各大行政区均设立了以吸收与改造知识分子思想为目的的人民革命大学。仅 1949 年一年中就有 20 多万人结业分配到各条战线的工作岗位上。

Page 87: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此期解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 2 )对新解放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接收与改造。一是保护学校、教育机关不受侵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约法八章》中明文规定:“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凡在一切公私立学校工作的人员,“均望照常供职,人民解放军一律保护,不受侵犯”。二是维持现状,逐步改造。对原有课程、不切合目前需要的,酌情减少或改为选修,如国民党党义等一些课程一律取消;取消反动的训导制;解散原有的国民党、三青团等组织;对原有教职工除少数反动分子外,都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

在全国解放前夕,各解放区逐步建立了各级学校的正规制度:小学六年,四、二分段;中学为普通教育,改变过去的干部训练性质,学制仍用三三制,建立入学与毕业考试制度及各种教学制度,加强文化学习,重视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工、农、兵、医等学院四年,社会科学及文艺学院三至四年,专科修二年;还规定了甄别学生、改变学生待遇、整顿与充实教学内容、精简整编、改进管理方法、适当加强政治教育等具体办法。

Page 88: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此期解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 3 )在社会教育方面:随着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工人阶级的教育问题日益重要,各解放区纷纷进行新的探索:一是举办各类工人业务教育机构,如工人补习学校,业余技术培训班、识字班、工人夜校等。二是建立工人学校,包括政治大学、职业学校和工人子弟学校三类。此期的工人教育,适合形势的需要,把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方法得当,效果良好,工人的智慧和才能以及热情得到高度发挥,形成了建设新中国的巨大创造力。

Page 89: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基本参考书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1----4卷,人民出版社, 1991 。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 1981 。3 、王维礼主编:《中国现代史纪事本末》,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4 、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5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6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7 、戴逸主编:《中国近代史通鉴》,红旗出版社, 1997 。8 、章伯锋、李宗一著:《北洋军阀》,武汉出版社, 1990 。9 、彭明著:《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 1984 。10 、王宗华主编:《中国大革命史》,人民出版社, 1990 。11 、郑德荣主编:《国共政权十年对峙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12 、郭金平、赵金山主编:《中国抗战与民族振兴》,新华出版社, 1996 。13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人民出版社, 1991 。1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一辑、第二

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9 、 1981 。1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

Page 9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第十四讲 1919---1949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湘江评论》 《向导》 世界日报系统 文学研究会 《狂人日记》 壬戌学制 7“整理国故” “左联” 《雷雨》 李四光 《新华日报》 “文协” “文联”

二、问题分析

1 、中共在 20世纪 20 年代的教育思想与实践。2 、 20世纪 20----30 年代国民政府对文化实行“围剿”的内容。3 、 20世纪 20----30 年代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及意义。4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文学艺术的成就。5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是中共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

军。6 、 20世纪 20----30 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及其意义。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