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劉美慧處長

本處主要任務

師資培育

• 幫助想當教師的學生 順利成為中學教師

就業輔導

• 幫助想去業界的學生 發展就業競爭力

師資生

遴選

職前教育

課程

實習導入

就業輔導

專業成長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師資培育課程組

實習輔導組

地方教育輔導組

就業輔導中心

3

師資培育

5

休閒健康 (Recreative health)

R

科學思辨 (Scientific discrimination)

S

科技使用 (Technology use)

T

美感人文 (Aesthetics & humanities)

A

Click to add T 1 學科知識 (Subject matter)

S

Click to add 2 教學轉換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T

Click to add 1 熱愛教育 (Adoring education)

A

Click to add 2 反省增能 (Reflective empowerment)

R

STAR2 Teacher

培育目標-未來教師

6

師資生類型

7

夫子之路- 四 課(師資職前教育課程)

教育實習 課程

專門課程 教育專業 課程

普通課程

通常以大學畢業證書來證明已修畢

依教育專業科目及學分表修畢教育專業課程學分數並完

成實地學習54小時

依各學系規畫之任教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修

畢專門課程學分 (學分數依各學分表而有不同)

修畢普通課程、專門課程及教育專業課程(含完成54小時實地學習)後,得申請半年全時

教育實習

8

中等學校合格教師之培育歷程

9

5

教育實習 1

實習輔導

2

3 公費生/卓獎生在校輔導機制

4

海外教育實習及見習

5 師資生安心計畫

偏遠地區教育實習補助

6 師資生競賽

10

公費生在校輔導機制

養成階段

•學業總平均成績,不得連續二學期未達班級排名前30%且成績未達80分(GPA3.38)。

•日常生活應表現良好,且不可有記過以上處分。

•畢業前取得符合「歐洲語言學習、教學、評量共同參考架構」B1級以上英語相關考試檢定及格證書。

•畢業前修習且通過本校服務學習課程。

•每學年義務輔導學習弱勢、經濟弱勢或區域弱勢學生課業或教育服務工作72小時,其中至少有40小時為補救教學之服務時數。

•原住民籍公費生畢業前須通過原住民族語言能力分級認證考試中級。

•原住民籍公費生畢業前須於部落服務實習達八週。

實習導入階段

•受領公費期滿一年內,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課程並取得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

11

卓獎生在校輔導機制

培育階段

•每學期學業總平均成績達班排名前30%或85分(GPA3.76)以上,或學期總平均成績達其學系(所)排名前40%。

•每學年須取得一項由政府機關、師資培育之大學核發或民間團體核發之教學基本能力檢定合格證明。

•大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結束前,需取得「歐洲語言學習、教學、評量共同參考架構」B1級以上英語相關考試檢定及格證書。

•日常生活應表現良好,且不可有記過以上處分。

•義務輔導學習弱勢、經濟弱勢或區域弱勢學生課業或教育服務工作,每學期至少36小時,每學年至少有36小時為補救教學之服務時數。。

•畢業前修習且通過本校服務學習課程。

•每學年參加校內外研習至少12小時。

實習及檢定階段

•完成教育實習課程,成績應達80分以上。

•畢業後一年內通過教師資格檢定考試。

12

偏遠地區教育實習補助

申請對象 • 本校實習學生。

實習地點 • 教育部列為偏遠、山地、離島之學校。

獎勵措施

• 補助辦理學生平安保險。

• 補貼交通費(上限5,000元)。

• 實習期滿成績及格者,將全數退還所繳實習輔導學分費。

13

師資生安心計畫

為協助本校師資生(含清寒實習學生)能提早完備2年後參與教育實習課程之準備,或於教育實習歷程中獲助學金以順利完成教育實習課程。

每學期受理1次,依辦理單位公告。

師資生工讀申請:提供多元適切的工讀機會。

清寒實習學生助學金:每位申請者補助6,000元整。

目的

申請時間

實施方案

14

師資生競賽 •為促進師資生熟悉教學專業知能,提升規劃、設計、表達

、合作能力,特辦理師資生教學專業知能相關競賽,以激勵師資生優質與創意表現。

五力競賽(綜合) 板書能力 教學表現力 課程設計能力 教材製作能力 合作能力

動態活動競賽 一、教具製作競賽(個人) 二、班級經營個案競賽(團體) 三、教學單元PPT設計比賽(個人) 四、TPCK教學演示競賽(個人或團體)

靜態審查競賽 一、教案設計競賽(個人或團體) 二、單元評量設計競賽(個人或團體) 三、活動規劃競賽(個人或團體) 四、學習檔案競賽(個人)

15

•教師檢定輔導

每年辦理教檢讀書會、教檢輔導班、教檢模擬考試競賽,並建置師培

2020行動學習APP,提升本校師資生教檢通過率。

•教師甄選歷屆試題彙編

每年固定蒐集考題,上傳至本處網站,供本校師生及校友下載使用。

•教師甄選經驗分享專文徵稿 每年固定徵稿,透過學長姐成功考取教師甄選之經驗分享,期許傳承良

好經驗,更家提高本校教甄錄取率。

為協助本校師培生、實習學生(教師)、畢業校友蒐集教

師甄選考試資訊,提升教職競爭力,提供以下輔導及服務:

教師甄選輔導及服務

就業輔導

17

願景/目標

願景

精進跨領域人才就業力,前進全球職場

目標

1. 培育具關鍵職能與實務能力的多元人才

2. 強化學職轉換能力,縮短學用落差

3. 建構學生職涯發展機制,強化學生職涯意識

4. 整合職涯資源,提升服務效能

5. 加強與企業合作關係,扭轉師大畢業生皆從事教職的刻板印象

18

學生職涯發展輔導機制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進入職場

職涯導航

•職涯資源導航(伯樂大學堂)

•職涯探索適性測驗

職能養成

•企業參訪

•延攬產業師資

•職涯銜接講座

•職場實習

•創業補助計畫

職涯活動

•職涯銜接活動

•企業說明會

•就業博覽會

•國考獎勵

•就業大師平台

就業追蹤

•畢業生流向調查

•雇主滿意度調查

職涯諮詢/就業大師

19

職涯探索-

伯樂大學堂攤位服務: •職涯服務內容介紹

•職涯適性測驗介紹

•臉書按讚宣傳活動

•職涯服務需求問卷調查

•國考資訊/就業工具相關文宣

測驗工具 適用對象

職業興趣探索 建議大一新生進行

共通職能診斷 建議大二以上學生參加

職業適性診斷測驗

建議大二以上學生參加

職涯適性測驗: 團體測試:由專責導師以系所為單位提出團體測驗申請。 個人或結伴測試:學生個人或結伴向就業輔導中心提出測驗申請。

職涯諮詢 諮詢方式:一對一或小團體方式進行 諮詢内容:中英文履歷、職務說明與職能對應解說、職涯發展解析等

20

職能養成 企業參訪:教師結合課程,帶領學生走入企業,體驗企業文化與實地瞭解工作環境,以促進學生思考自我專長及可學以致用之處。

延攬產業師資:鼓勵系所延攬擅於實作或具實務經驗之產業師資,建立協作或輔助教學機制,培育具有實務優質專業人才,以達學用合一。

職涯銜接講座:邀請具有業界實務經驗之校友或企業人士,進入課堂與學生互動,協助學生建立職涯意識,瞭解各類職務所需之職能及如何強化自我能力。

職場實習:鼓勵各系所開設跨領域實習課程,使學生具被業界所需之專業能力及熟悉職場生態,以縮短學用落差,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21

徵件→入選

實作∕工作坊

成果發表/決選

職能養成-創業補助計畫

22

職涯活動-

職涯銜接活動:履歷準備/面試及簡報技巧

企業說明會:邀請企業至本校進行企業簡介及人才需求說明

就業博覽會:

23

2016就業季「勇闖職涯系列活動」

24

就業情報-就業大師平台

• 可查詢公部門或企業相關實習機會,並提供國內、外實習機會。

• 可查詢學校、公部門或企業就業職缺,並可直接投遞履歷應徵。

• 針對有志投入教職之學生,提供完整之教甄考古題與解答下載服務。

• 除在校生外,校友線上註冊後,亦能享受平台的服務。

• 平台採人性化設計介面,使用者透過「新手上路」與「常見問題」便可輕鬆上手。「最新消息」更進一步提供職涯活動、講座、政府資源等就業資訊服務。

25

就業追蹤- 畢業生流向調查

就業追蹤- 雇主滿意度調查

•每三年進行一次調查

•調查對象:

學校:發文至各縣市大專院校、高級中學及國民中學等

企業:寄送紙本問卷

•調查形式:線上問卷與紙本問卷並行

103級畢業後一年就業狀況調查

確定志向

認真學習

多元探索

堅持選擇

夢想

實現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