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积压的鲜活农产品出村进城 · 专业采藕人搅活一池春水——...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专业采藕人搅活一池春水———

白嫩嫩的莲藕不愁销文 / 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朱民

3 月 16 日, 江陵县六合垸农场白湖分场窑台队,采藕人打破了连片藕塘的寂静,一条条小木船穿梭水面,忙碌而有序。

来自湖南永州 30 多岁的李秋凤戴着口罩,身穿雨裤,手持高压水枪顺着藕秆伸入水底,一阵扫射,一支支白白嫩嫩的莲藕浮出水面。 半晌工夫,他身后小木船的莲藕越堆越高。

李秋凤是专业采藕人。 这次随同他一起在六合垸农场作业的都是湖南老乡,来了 10 条船,有 12 人,其中 5 对夫妻档。

这批采藕工是荆州白湖莲藕生态有限公司请来的。 公司经理汤泽珍介绍,一个采藕工一天可以采 2000 斤藕,平均每天工钱达到 700 元。“夫妻档两口子在外采藕,一年满活可做 10 个月,收入 30 多万元。”汤泽珍说,“采藕是技术活, 赚的也是辛苦钱, 一般人做不了。 ”

荆州白湖莲藕生态有限公司在六合垸农场种有 2600 亩莲藕。 受疫情影响, 公司今春采藕时间比往年推迟 40多天,直到 3 月 15 日才开工。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为了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尽快复工复产,六合垸农场积极向上级指挥部汇报情况,为业主办理“疫情防控保供通行证”。 六合垸农场白湖分场场长王建场介绍,从 3 月6 日开始,农场组织专车一周内接送了62 名来自湖南、 广西、 安徽等省外工

人, 工人先到农场卫生院免费体检,体检合格后才准予复工复产。

随着专业采藕人的到来, 白湖莲藕产业链终于连通。 3月 16 日,在白湖莲藕加工厂,莲藕从藕塘运来后,25名工人忙着清洗、分拣、包装,然后进入冷库保鲜。

荆州白湖莲藕生态有限公司生产的莲藕部分出口海外。“开工两天一共生产莲藕 20 多吨,这批货 3 月 19 日将运往广东报关,出口国外。 ”汤泽珍说,除了出口,剩下的运到天门、汉川加工成藕粉、藕片。

据了解,“白湖莲藕”系“荆楚味道

好年货上榜品牌”。 该公司年产莲藕4550 吨,70%出口欧美, 创汇 2000 多万元。

疫情挡不住扩大生产步伐。 今年,荆州白湖莲藕生态有限公司又承包了江北农场 2000 亩藕塘, 种藕目前正陆续栽下塘。

品种由“6 选 3”扩大到“13 选 3”

武汉“特价蔬菜包”日投 20万份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先宏、通讯员高祥勇)3 月 17 日,记者从武

汉市商务局获悉,在保持 10 斤售价 10 元不变情况下,武汉市加大“特价蔬菜包”投放力度,力争日投放总量达到 20 万份,选择品种由原来的“6 选 3”扩大到“13 选 3”,进一步丰富防疫期间市民“菜篮子”。

武汉市已将“特价蔬菜包”投放任务分解落实到武商超市、中百仓储、中商超市、家乐福、沃尔玛、永旺、大润发、麦德龙、北京华联、悦活里、丽红、武汉农村电商等 12 家大型商超企业,明确各商超“特价蔬菜包”每天投放计划,力争每天投放 20 万份。同时,优化“特价蔬菜包”品种结构,选择品种由原来的“6 选 3”扩大到“13 选 3”,并定期对品种进行更新。

据介绍,原“6 选 3”方案,是从白萝卜、胡萝卜、土豆、大白菜、卷心菜、莴苣等 6 种蔬菜中选择 3 种以上品种。 现“13 选 3”方案,从土豆、白萝卜、胡萝卜、上海青、卷心菜、西芹、西红柿、黄瓜、冬瓜、生菜、油麦菜、大白菜、菠菜等 13 种蔬菜中选择 3 种以上品种。

2 月 24 日开始,武汉市推出“特价蔬菜包”惠民政策。 截至 3 月15 日,全市已累计投放 240 余万份。

省内超市逐步恢复对个人开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艾红霞

“昨天去了两家超市,买了 200 多元的蔬菜水果,另外还买了些生活用品。”3 月 17 日中午,家住宜昌市西陵区的王女士正准备做午饭,灶台上放着剥好的青豆就是超市购。

记者了解到,除武汉以外,省内各地市部分超市正逐步恢复正常营业, 市民在进场前都要经过测温和手部消毒, 并对进店人员进行“限流”。

一半以上消费者进店直奔生鲜区包菜每 500 克 0.79 元、芹菜每 500 克 2.58

元、黄瓜每 500 克 3.98 元、冬瓜每 500 克 1.38元……

3 月 17 日早上 8 时 30 分, 中商超市沙市店开门营业, 生鲜区域的货架上码满了各种品类的蔬菜, 不远处的玻璃水池里, 泥鳅游得正欢, 经过红外线测温和手部消毒的市民陆续进场后,大部分人直奔生鲜卖场。

店长鲁晓华告诉记者,门店是 3 月 14 日恢复对个人正常营业, 头两天进店人数约 1300人, 这两天到店人数约 1500 人,“恢复了约 8成。 ”

“生鲜销售占了一半。 ”鲁小华说,除了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等生鲜商品外,消费者买得较多的商品还有酸奶、薯片等食品以及醋、酱油等调味品。

沃尔玛宜昌三峡环球港店也是 3 月 14 日恢复对个人正常营业,店长雷其军告诉记者,每天有 2000 多人买商品,生鲜商品占一半以上。

“超市里可选择的商品还是多些,我们一次买足了一周的量。 ”3 月 16 日上午,家住宜昌市西陵区的王女士到家附近的南湖生活超市买了藠头、蒜薹等 19 种生鲜蔬菜,然后到江边的大润发超市买了洗碗用的海绵、肥皂等生活用品。

测温才能进场 门店一天三次消毒“恢复对个人营业前, 我们制定了预案,避

免人群聚集,做好疫情防控。 ”鲁晓华说,门店入口处有一台红外线热成像测温仪, 消费者进场前须测体温,且单次允许进入 50 人,并在门口贴有温馨提示,每人购物不超过 20 分钟。

鲁晓华说, 除了有专人在门口用酒精为顾客进行手部消毒外,超市还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全面消杀。

襄阳城区超市于 3 月 16 日开始恢复对个人正常营业。 据当地商务部门介绍,截至 3 月 17 日,已有 20 家面积在 2000 平方米的大型超市接待个人顾客,“全部采取扫健康码加测体温进场。 ”

在武商襄城购物广场,一楼入口处设有智能测温综合查验系统,实时测量进场人员的体温,现场还张贴有多个二维码,卖场负责人介绍,无论是顾客还是员工,一律扫码出入。

沃尔玛宜昌三峡环球港店营业面积超过 6000 平方米,店长雷其军介绍,门店 2 月 17 日只接受社区团购至今天,一直坚持定期开始消毒工作,恢复对个人营业后,门店坚持一天三次消杀,并要求登记时间、留存照片。 此外,门店严格限制购物人群,现在每天同时在场人数不超过 80 人,“高峰时段,采取出一位客人再准入一位客人,场外等候我们还准备了间隔桩,让客人保持 1.5 米的间隔距离。 ”

记者从中百仓储超市公司了解到,中百除武汉外,省内门店也在相继恢复对个人营业。

千方百计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寻找渠道 拓展销路 解决困难

让积压的鲜活农产品出村进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湖北是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粮油、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畜牧、水产等产业独具特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受疫情影响,近期我省部分农产品出现一定程度的积压。

农产品销售,事关农民增收,事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全省各地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想方设法寻找渠道,拓展销路,帮助农户和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部分农产品销售有困难

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乡村道路的封阻、物流运输的困难、劳动力复工的不便……种种原因导致一些农产品出现了滞销。

汉川麻河镇光明村村民周志成是一名莲藕种植户, 规模种植了 2600 亩莲藕,以往均销往华南、西南等地。 因为受疫情的影响, 今年莲藕还积压在塘中。 周志成担心,随着气温升高,鲜藕容易腐烂。

与周志成一样焦急的, 还有京山的蛋鸡养殖户、宜昌的柑橘种植户等。农户急,企业更急。 从春节开始,宜昌誉福园公司总经理朱道鹏每天要接无数个电话,都是秭归果农询问“何时进山收橙”,原料收不进来,生产线开不了工。

省农业农村厅调研显示,疫情致使我省滞销的农产品,主要以蔬菜、柑橘、

鸡蛋等品种为主,集中在宜昌、孝感、荆门、荆州、咸宁、襄阳等地,每个地方和区域滞销的品种不一,滞销程度也不一样, 交通不便的地方滞销情况相对严重。

在 3 月 13 日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上,省政府有关部门与各市州进行春季农业生产视频会商,会上,宜昌、襄阳等地负责人坦言,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相关复工复产措施的出台,农产品销售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滞销现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会议明确提出,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多措并举调度货源,畅通运输,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让更多农产品出村进城。

症结在哪里,发力点就在哪里

“政府刚出台了政策, 我们的鸡蛋有销路啦! ”2 月 24 日一大早,京山市石龙镇兰音村几名养鸡大户兴奋地奔走相告。

这条好消息就是,湖北对鲜鸡蛋实施收储补贴政策,企业每收储一吨鲜鸡蛋按 250 元给予收购运费、 电费补贴,缓解鸡蛋积压滞销局面。

几天后,京山本土企业湖北神地公司派人进村收储,仔细检查鸡蛋的品质后,以每箱 180 元的价格收购,村民们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从滞销苗头一开始出现,就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省农业农村厅成立

专班, 负责收集各地农产品滞销情况,发布“菜篮子”产品供货信息,联系省内电商、超市、批发市场等,帮助农户想方法出主意。

农产品销售,运输畅通是关键。 省防控指挥部为鲜活农产品运输开辟绿色通道,物资保障专班专门负责涉农运输车辆电子通行证审核。蔬菜大县嘉鱼在武深高速潘家湾镇高速出入口开辟蔬菜专用绿色通道,每天调往武汉市场及省外的蔬菜不少于 4000 吨,“中国脐橙之乡” 秭归出台措施, 外地客商及车辆、 空载货车全程对接办理通行证, 1 月 24 日以来已销售脐橙 3.1 万吨。

销售新模式兴起, 让藏在深闺中的农产品走出大山。 京东、 拼多多、淘宝、 长江严选等知名电商平台踊跃行动,推出“湖北农产品特卖”“抗疫农货”等专区, 免费为农企开通基地直播,为湖北农产品“带货”。

一边是积压在田里的农产品,一边是急需保障的老百姓“菜篮子”,助农,也是一种抗疫。 武汉白沙洲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门组织爱心购活动, 与嘉鱼、云梦等蔬菜生产基地对接,按略高于成本价购买蔬菜 60 吨,全部捐赠给医院、学校和社区。

八方援手,架起爱心桥梁

“请大家多购买湖北的优质农产品。” 在上月召开的一场全国农产品产

销对接活动上, 农业农村部负责人的一句呼吁, 温暖了荆楚农民的心。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农业农村部两次组织农产品产销调度会, 鼓励大型采购商点对点采购湖北农产品,在关键时期拉湖北一把。 疫情期间,在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农业农村部将给予奖励。

湖北是茶叶大省,“一片叶子”关乎500 万农户增收致富。 八马、福茗等多家外省茶企通过分布在全国的连锁店,带动“恩施玉露”等鄂茶的销售,并公开承诺:对湖北茶叶不压级压价、不欠款。所言所行,尽显浓浓情谊。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沟通对接,将嘉鱼 3 月 9 日起塘采挖的第一批 20 吨莲藕成功运抵广东佛山,随后装柜销往美国。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更加牵动人心。 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计划举办多场针对贫困地区的产销对接活动,还将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大型展会设立扶贫专区,对未摘帽县免除展位费、搭建费。

多方共同努力下,湖北农产品卖难问题得到一定纾解。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努力协调建立跨地市联动机制,引导省内“菜篮子”产品积压滞销区和供应偏紧区对接,调出区适当补贴采收费用,调入区适当补贴运输物流费用,共同促进产销平衡。

2020.3.18�星期三主编:刘蜀鄂 版式:刘峻峰 责校:吴峥嵘06 ······保保保保保保障障障障障障

3 月 16 日,来自湖南的专业采藕人在江陵县六合垸农场采藕。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