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鎮江金山寺 China golden mountain temple 深度走入歷史 01 李常生 E ddie Lee T aipei leechangsheng5555@gmail. com 1 Music: Arland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 Upload
    foonkok

  • View
    1.002

  • Download
    3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鎮江金山寺China golden mountain temple

深度走入歷史 01 李常生 E ddie Lee Taipei [email protected]

1Music: Arland

Page 2: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我用的文字都是文徵明字體或唐隸書,如果您不能見著這兩種字體,那表示您的電腦沒有裝設這兩種字體,抱歉哦!如果您覺得配西洋音樂不好聽,您就自行改配其它音樂,沒關係,喜歡就好。

2

李常生 201 1 /6/1 3 台北

Page 3: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金山寺真是美極了Golden temple is really beautiful.

3

Page 4: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你有沒有看過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所寫的小說《金閣寺》?

4

Page 5: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 《金閣寺》小說的故事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新聞事件。

• 1 950 年,京都名剎金閣寺在深夜時分陷入一片熊熊大火。這座完工於1 397 年,表面敷貼金箔的木造建築霎時毀於火海。縱火者是寺內一名年輕僧侶,他毀滅這棟屹立五百餘年的傳世建築的理由是:「我對金閣寺的

美感到嫉妒。」

5

Page 6: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金山寺真是美極了,我去看過好幾回,都有一種衝動,想放火把她燒掉。

李常生攝影6

Page 7: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宋代的長江,當時金山是在江中吧!

長江北移以後,金山就在陸地上生根了。長江是會南北搖擺的。7

Page 8: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世業鎮

征潤洲

漸成形的沙洲

生態濕地

江心鎮

焦山

象山

北固山蒜山

金山

鎮江臨江現況圖 李常生2005/01/20

8

Page 9: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從瓜洲渡眺望在長江中的鎮江金山寺 ( 早期金山寺是長江中的一個江心島。

9

Page 10: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長江北移以後,瓜洲渡一半被長江給吞噬了。從此金山就停留在陸地上了。

10

Page 11: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 鎮江位於大運河與長江交會處,歷代來往的名人,在渡江前都會在鎮江停留數日,而金山必然是眾所必至之處。金山寺始建於東晉時代,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原名澤心寺,唐朝時稱金山寺,宋天禧年間,因皇帝夢遊金山寺,又賜名龍遊寺,到清朝康熙皇帝登臨金山時,見長江四周景色,江天一色,故親筆賜名「江天禪寺」並沿襲至今,雖然金山寺名稱多變,但自唐以來,人們都通稱金山寺,金山寺在佛教禪宗寺廟中有著顯著的地位,與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並列為中國的四大名寺。

11

Page 12: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 康熙皇帝可來過吧!還留下了〈江天一覽〉四個大字。底下照片所示是現代人給皇帝製

“ ”做的 御碼頭 ,表示他老人家確實來過吧。

12

Page 13: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蘇東坡的玉帶可是輸在這裡的。

13

Page 14: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蘇東坡的玉帶現在到底放在哪哩,我可就是不知道了,聽說以

” “前擺 假 的展覽,都被偷過三次。

李常生攝影14

Page 15: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金山寺玉帶換袈裟• 熙寧四年( 1 701 )。蘇東坡到杭州出任通判時 ,路過潤州 ,便特地上金山寺去看望老朋友、該寺的住持佛

印禪師。• 那天上午 ,東坡身穿官服 ,腰繫神宗皇帝賞賜的玉帶 ,拾級登山。他遠遠望見佛印禪師 ,正高坐在法座上講

經說法。那佛印看到東坡上來 ,也不讓座 ,只高聲問道 :“學士從哪裏來 ? 這兒可沒有您坐的地方 ?意思是 :

這裏沒有你的歸宿 ? ”。 東坡聽了 , “ ”知是 禪機 ,也開玩笑說 :“既然沒有坐處 ,何不暫借大師的四大(佛教指地、水、火、風為四大)用作禪床 ?”佛印見他班門弄斧 ,便有意難他說 :“貧僧有一佛語上聯 ,學士如能對出 , 當從所請 ;若對不上 ,請留下腰間玉帶 , ”永作鎮山之寶。 東坡自恃對佛學頗有研究 , 就欣然答應 ,並隨即解下玉帶 , 放在香案上面 , 說 :“請出句罷 ?”佛印笑嘻嘻地高聲念道:“四大皆空,五蘊非有,學士哪

”里坐! 東坡一時語塞 ,答不上來 ,佛印忙命小和尚 :" 把玉帶收起 ,永鎮山門。 "又讓人取來一件袈裟 , 回贈東坡 ,並賦詩兩首 ,暗示東坡應穿上衲衣 , 離開仕途。

• 東坡也步他的原韻 ,和詩兩首 , 其一云 : 病骨難堪玉帶圍 ,鈍根仍落箭鋒機 ;欲教乞食歌姬院 , 故與雲山舊衲衣。但東坡終於沒有聽從佛印的勸告 ,脫卻官袍 ,披上袈裟 ,棄官出家 ,仍然正視現實 ,追求理想的實現。

• 那條玉帶 , 長約二尺 ,寬約二寸 ,帶上綴著一塊一塊米色的玉石 , 有長方形、圓形、心形 ,共有二十塊 ,精美絕倫。九百多年來 , 一直儲存在金山寺中 ,供人觀賞。

15

Page 16: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唐代武則天的侄孫靈坦出家後,任金山寺方丈,相國裴休的兒子出家後,也曾任金山寺方丈。宋神宗把高麗金缽賜給金山方丈作佛印。元代皇帝在此舉辦水陸大會,賞賜甚豐。明代釋澈法師任金山方丈時,曾為萬人開堂傳戒,皇帝賜錦緞袈裟一件。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多次遊金山寺,題字作詩,贈送藏經珍品。如今金山寺還珍藏

“著最為著名的文物 金山四”寶 :蘇東坡的玉帶、諸葛亮的戰鼓、文徵明繪的金山圖以及周鼎。

李常生攝影16

Page 17: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巷當泉眼石波清。迢迢遠樹江天曉,藹藹紅霞晚日晴。遙望四山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蘇東坡寫金山

李常生攝影17

Page 18: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正逢中秋夜,東坡與眾文人夜宿金山,有歌女吟唱東坡所著水調歌頭 ( 早期為思念蘇轍所寫 )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聽完後,眾人皆泣,誰又能獨歡?

李常生攝影18

Page 19: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南宋名將岳飛被秦檜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臨安時“,岳飛路過鎮江,拜訪金山寺道月禪師云: 昨夜

營宿瓜洲時,夢見兩條狗講話之事,未知此行吉凶如何 ?” “道月回答: 二犬對言,是一獄字,此去恐

”怕有牢獄之災,務必謹慎。 臨別時,道月贈詩曰“: 風波亭下浪滔滔,千萬留心把舵牢 !謹備同舟

”人意歹,將身推落在波濤。 岳飛到了臨安後,果然被秦檜害死在杭州風波亭下。岳飛在被害前歎息

“ ”: 悔不聽道月之言。 秦檜得知,即令何立拘捕道月。何立到了金山,道月正在堂上說法,口中念念

“有詞: 吾年四十九,是非終日有,不為自己身,只為多開口。何立自南來,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

”大,幾乎落人手。 說罷,就地坐化而逝。秦檜未拿到道月,又聽說金山有七峰嶺,是一風水寶地,每代出高僧。盛怒之下,遂派人將七峰嶺削平。後人為了紀念愛國忠臣岳飛和愛國僧人道月而在此建閣,名曰七峰閣。之後屢經興廢,改建為七峰亭。

李常生攝影19

Page 20: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七峰亭

李常生攝影20

Page 21: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宋代王安石曾在《金山》詩中讚道:「樓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忽見鳥飛平地上,始驚身在半空中。」

21

Page 22: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妙高臺離地約有 30米,上面有閣,亦叫曬經台,歷來是中秋賞月最佳之地。相傳梁紅玉擊鼓戰金山的風流佳話,也發生在這裏。公元 1 1 30 年,韓世忠狙擊金兵于江心時,韓夫人梁紅玉在妙高臺親擂戰鼓助陣,宋軍士兵士氣振奮,戰敗金兵。

22

Page 23: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佛印禪師李常生攝影

23

Page 24: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北宋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號。名了元,字覺老,三歲能誦《論語》,五歲能誦詩三千首,被稱爲神童。住雲居四十餘年。與蘇東坡友善,軾謫黃州,佛印住廬山,常相往來。

李常生攝影24

Page 25: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

… …切苦厄

李常生攝影25

Page 26: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爲民間傳說《白蛇傳》。說是有一條白蛇修煉成人,即美麗善良的白娘子,嫁給青年許仙,曰子過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這事,就遊說許仙出家,並把許仙誆藏寺中。白娘子來尋夫與法海打鬥起來。白娘子施法術,霎時大水滾滾,蝦兵蟹將成群,一齊漫上金山去。

李常生攝影26

Page 27: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法海又使法術將白娘子鎮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後來,青蛇擊倒雷峰塔,與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進螃蟹腹中。白娘子與許仙又恩愛地生活在一起。

西湖雷峰塔

李常生攝影

27

Page 28: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水滸的 第一百一十一回:

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 “潤州城 裏也有描述: 話說

這九千三百里揚子大江,遠接三江,卻是漢陽江,潯陽江,揚子江。從泗川直至大海,中間通著多少去處,以此呼爲萬里長江。地分吳楚,江心內有兩座山:一座喚做金山,一座喚做焦山。金山上有一座寺,繞山起蓋,謂之寺裏山;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回裏,不見形勢,謂之山裹寺。這兩座山,生在江中,正占著楚尾吳頭,一邊是淮東揚州,一邊是浙

”西潤州,今時鎮江是也。

李常生攝影28

Page 29: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東坡以回文寫《題金山寺》,正過來、反過來都如行雲流水﹕正讀如下﹕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睛。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反讀如下﹕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李常生攝影29

Page 30: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秦少游《金山遠眺》﹕西津江口月初弦 ,

水氣昏昏上接天 ;

清渚白沙茫不辨 ,

只應燈火是漁船。

李常生攝影30

Page 31: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前面這個廣場做錯 (規劃錯了 ) 了,不倫不類,也沒人上去看。

李常生攝影31

Page 32: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王陽明十歲那年隨祖父來到金山,賦詩一首﹕

金山一點大如拳 打 破維揚水底天 醉依

妙高台上月 玉簫吹徹洞龍眠

李常生攝影32

Page 33: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張祜寫金山寺:一宿金山頂,微茫水國分。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雲。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因悲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李常生攝影33

Page 34: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笵仲淹所寫的詩送識上人游金山登頭陀岩

空半簇樓台 紅塵 安在哉 山分江色

破 潮帶海聲來 烟景諸嶺斷 天光

四望開 疑師得仙 去 白日上蓬萊

李常生攝影34

Page 35: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司馬光寫金山寺

秀刹冠嵯峨,松門路薜蘿。風清塵不到,岸闊鳥難過。欲雨江聲怒,新晴海氣多。行舟未搖棹,四望隔煙波。

李常生攝影35

Page 36: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王安石寫金山寺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

天末海門橫北固,漸中沙岸似西興。已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臺只見燈。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吹水雪崩騰。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扶桑恨未能。

李常生攝影36

Page 37: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許多現代科學家 (U FO 迷 ) 都說蘇東坡當時在金山寫這首詩時,是因為看到了不明飛行物: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李常生攝影

37

Page 38: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 ”黃庭堅 金山懷古

星隕高岡勢若浮,上擎青殿寶香樓。裴公托迹開神秘,真廟頒名紀夢遊。東際雲航來越國,北邊煙樹認揚州。笑看郭璞墳前水,激石淘沙幾日休。

李常生攝影38

Page 39: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岳飛題金山 第一泉頭過九日 黃花猶帶客重來 男兒有意扶中國

不斬樓蘭不易回

李常生攝影39

Page 40: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陸遊寫金山觀日出

繫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觀。日輪擘水

出,始覺江面寬。遙波蹙紅鱗,翠靄開金盤。光彩射樓塔。丹碧浮雲端。詩人窘筆力,但詠秋月寒。何當羅浮望,湧海夜未蘭。

李常生攝影40

Page 41: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文天祥

揚子江心第一泉 南金來北鑄文淵 男兒斬卻樓蘭首

閑品茶經拜羽仙

李常生攝影41

Page 42: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耶律楚材過金山

金山萬豁鬥聲清,山氣空蒙弄晚晴。我愛長天漢家月,照人依舊

一輪明。金山前畔水西流 ,

一片青天萬里秋。 明月團團上東嶂,翠屏高挂水晶

球。

李常生攝影42

Page 43: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趙禹圭折桂令(題金山寺)

長江浩西來,水面雲山,山上樓台。山水相輝,樓台相映,天與安排。詩句就雲山動色,酒杯傾天地忘懷。醉眼睜開,遙望蓬萊,一半煙遮,一半雲埋。

李常生攝影43

Page 44: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關漢卿

大德歌 雙漸蘇卿

綠楊堤 畫船兒 正撞著一帆風趕上水

馮魁吃的醉醺醺 怎想著金山寺壁上詩

醒來不見多姝妹 冷清清空載月明歸

李常生攝影44

Page 45: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文徵明

金山寺追賦白髮金山續舊遊 ,

依然紺,宇壓中流。沙痕滅沒潮侵磴,

帆影參差日映樓。江漢東西千古逝,

乾坤高下一身浮。謫仙故,自多愁緒,更上留雲望帝州。

李常生攝影45

Page 46: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

在玉壺。

李常生攝影46

Page 47: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李常生攝影47

Page 48: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李常生攝影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8

Page 49: 深度走入歷史01 鎮江金山寺

我前後上去金山共五次,還應該會有第六次。江山真美。

李常生攝影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