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恆恆恆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恆毅力筆記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Page 2: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目錄▸ 前言▸ Part I 恆毅力:被低估的成就必要條件▸ Part II 培養恆毅力 1:由內而外的四大驅動力▸ Part III 培養恆毅力 2:由外而內的三大環境力▸ 結語

Page 3: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前言

長遠來看,恆毅力可能比天分更加重要

Page 4: 恆毅力筆記

PART I 恆毅力被低估的成就必要條件

Page 5: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高成就者都是堅持不懈的人。在他們眼裡,自己永遠不夠好,從不自滿或安於現狀。然而,他們很滿意自己永不滿足的狀態。他們各自追求著自己自己熱愛又重要的事物,追求帶來的喜悅。‣ 極成功的人都擁有強烈的決心,他們的決心以兩種方式呈現:一是過人的堅毅與努力;二是他們打從心底認定,這是他們想做的。他們不只有決心,更有明確的方向。就是這種熱情與毅力的結合,使這些人出類拔萃。

Page 6: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達爾文認為:「我一直認為除了傻瓜以外,人類的智慧其實差異不大,只有熱情與努力有很大的差異。我仍然認為那是極其重要的差異。」‣ 哈佛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全世界的人都擁有大量的潛能,但很明顯的事實是,只有極少數的人會挑戰個人的極限。」

Page 7: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我們很多人有「天份偏誤」。即對天才的隱藏性偏好,以及對努力獲得成就者的潛在偏見。‣ 太專注於天份導致我們忽略了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努力。

Page 8: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一篇有關游泳健將的研究指出:「最頂尖的人類成就,其實都要無數元素匯集的成果,而每個元素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都很平凡無奇。」‣ 卓越的表現,其實是由數十種小技巧或活動融合而成。每一種都是經過反覆的鍛鍊,變成習慣,持續地以和諧一致的方式呈現。那些行動都沒什麼超凡之處,只不過有人能持續不斷地精準呈現,一切平凡行動結合起來,創造了卓越。

Page 9: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尼采:「當一切都很完美時,我們不會追問這一切是怎麼來的。我們滿心歡喜的沉浸在其中,彷彿一切都像變魔術一樣湧現。」‣ 尼采:「只要把天才視為奇蹟,我們就沒必要拿自己去跟天才相比,發現自己的不足 ...... 當我們稱某人是『奇蹟』時,也就表示『沒必要跟其相比了』。」

Page 10: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創造卓越的人是「專注於一個方向,竭盡所能,充滿熱情地觀察自己與他人,在所有事物中洞察各種模式和動機,不斷整合各種可行的方法。」

Page 11: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作者列出兩個簡式說明天份到成就的過程:‣ 天份 x 努力 = 技能‣ 技能 x 努力 = 成就

‣ 天份是指你下功夫努力以後,技術與能力進步的速度‣ 成就是你開始運用你習得技能‣ 天份 (技能進步的速度 ) 當然很重要,但是努力加倍重要 ( 它被乘了兩次 ),努力可以培養技能,也可以讓技能更有效力 (productive)

‣ 註:這裡不討論其他外在因子,如運氣

Page 12: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很多人似乎都放棄得太早,或是放棄得太過頻繁。比起一天之內投入多少心力,對恆毅力高的人來說,更重要的是他們隔天以及後續的每一天,都準備好繼續跑下去。‣ 技能和成就不一樣。不努力的話,你的天份只不過是尚未開發的潛力。經過努力,天份才會轉變成技能,同時,持續努力也會讓技能創造出成果。

Page 13: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恆毅力由兩個部分組成:熱情 (passion)與毅力

(perseverance)。‣ 熱情不是指你對目標有多熱切,而是你對目標的堅持有多長久。‣ 熱情其實比較像羅盤,它需要時間打造,校準,直到你找到正確的方向,在前方漫長蜿蜒的一條路上,指引你到達想去的地方。

Page 14: 恆毅力筆記

文字

人生目標以階層表示

Page 15: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把人生目標以階層方式想像:‣ 底層是最具體,明確的目標,也就是待辦清單的短期任務。它們是「達成目的的方法」‣ 目標層級愈高,目標本身愈接近最後目的,而不只是達成目的的方法‣ 目標頂層不是達成目的的方法,它就是「目的本身」

Page 16: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我所謂的熱情,不只是你在乎的某件事而已,而是持久關注同樣的終極目標,始終不渝。你大多數的行為,都可以回溯到你對終極目標,也就是你對人生哲學的執著。‣ 你確立了人生輕重緩急的順序

‣ 恆毅力高的人中層目標和底層目標通常都和頂層目標有關

Page 17: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一些缺乏恆毅力的情況:‣ 有頂層目標,但沒有中層和底層目標支持著‣ 心理學家厄廷根稱其為「樂觀幻想」,一味的樂觀,沈溺在美好的未來願景,卻沒有實際思考達成目標的方式,也沒有預先思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礙,這種模式只有短期效益,長期必須付出代價

‣ 許多中層目標,卻沒有連結到一致的頂層目標‣ 相互競爭的目標層級,彼此之間毫無關聯

Page 18: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所有行動都依據單一個頂層目標,是非常理想化的狀態,即使是最有恆毅力的人可能也無法做到‣ 透過簡化,根據對終極目標的重要程度,把大量的中低層目標濃縮到剩下幾個最關鍵的目標

‣ 目標階層愈統一,一致,協調,效果愈好

Page 19: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巴菲特對確認優先要務的秘訣‣ 第一步:寫下 25個職業生涯目標‣ 第二步:深入思考反省,從中選出 5個最優先的目標‣ 第三步:認真看一遍其他 20個目標,那些都是你無論如何都要避開的目標,它們只會讓你分心,佔用你的時間和精力,讓你無法專注更重要的目標

Page 20: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巴菲特對確認優先要務的秘訣背後‣ 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成功的人要決定「要做什麼」,必要先決定他「不做什麼」

‣ 作者最巴菲特的指引提供多一個步驟‣ 問自己,這些目標中還有哪些共同目的?‣ 你的目標愈集中同一個目標階層,你的熱情就會愈專注

Page 21: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恆毅力並不是不計代價,永無止盡追求清單上每一個底層目標‣ 你可能會放棄你現在非常投入的事,因為它們不見得都會有成果‣ 如果那些事只是達成某個更重要目標的一個方法,你其實不必把自己逼到絕境,非得完成不可‣ 要以過人的毅力堅持達到最終的頂層目標,其實必須對較低層級目標保持彈性

Page 22: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一旦你累積足夠的生命經驗,確立的最高層目標,像用鋼筆寫下目標;而較低層級的目標則是用鉛筆寫的,可以被修改,刪除,被新目標取代‣ 目標層級愈高,愈應該堅持下去

Page 23: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考克斯研究過高成就者特質,發現超級成就者和普通成就者的差異,他把這四個指標合稱為「動機的持久性」:‣ 以下兩項可以視為熱情:‣ 為遠大目標奮鬥的程度,而不只是爲了糊口。為未來人生積極準備。朝著明確目標努力‣ 不因可以改變就輕言放棄。不會一味追求新鮮感。不會總是想要改變。

‣ 以下兩項可以視為毅力:‣ 意志力或堅持不懈的程度。打定主意就堅持到底的決心。‣ 不因挫折就輕言放棄。堅持,不屈服,韌性頑強。

Page 24: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人類每項特質同時都受基因和經驗影響 (包含恆毅力 )‣ 各式各樣的天賦都受到遺傳的影響,但是天賦不完全是基因造成的,我們培養任何技能的速度也受到經驗的影響。‣ 倫敦研究人員讓英國兩千多對十幾歲的雙胞胎做了恆毅力量表,發現毅力的遺傳性是 37%,熱情的遺傳性是

20%。這些估計值和其他性格特質差不多。簡單來說,這表示大家在恆毅力上的差別,有些歸因於遺傳,有些可以歸因於後天經驗。

Page 25: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恆毅力的遺傳性不是受單一基因影響。許多研究顯示,幾乎所有人類特質是由多基因支配。‣ 遺傳性的估計值說明每個人和平均值的差異。但是沒有解釋平均本身也改變的事情。 (例如身高 )‣ 這點很重要,因為它證明了我們的成長環境確實有影響,而且影響很大

Page 26: 恆毅力筆記

文字

恆毅力量表分數的年齡差異

Page 27: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恆毅力量表分數的年齡差異觀點:‣ 恆毅力受到我們成長的文化背景影響‣ 年紀愈大,恆毅力愈高,因為隨著時間,變得更成熟

‣ 無論是哪一種觀點,恆毅力不是固定的,就像心理特質的各種面向

Page 28: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培養恆毅力的四種方法 (由內而外 )‣ 興趣‣ 探索,培養,強化興趣

‣ 練習‣ 養成有紀律的習慣

‣ 目的‣ 培養使命感和人生意義

‣ 希望‣ 自己常常懷抱希望

Page 29: 恆毅力筆記

PART II 培養恆毅力1由內而外的四大驅動力

Page 30: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英國記者萊西訪問兩百多位超級成功人士,從中她發現,他們一再提到「我熱愛我做的事」。‣ 研究興趣的科學家指出:‣ 我們做有興趣的工作時,工作滿意度遠高於其他情況‣ 對工作有興趣時,工作表現也比較好

‣ 當然你沒辦法找到一個工作會讓你只做你愛做的事‣ 慾望,熱情,興趣的強度是預測投入任何事物表現高下的關鍵

Page 31: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作者認為多數年輕人並不太需要被鼓勵去追隨熱情,因為他們本來就會去做。重點是他們要先找到他們熱愛的東西‣ 熱情不會從天而降。恆毅力典範大多告訴我,他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探索不同的興趣,現在令他們廢寢忘食的工作並非一見傾心,第一次發現時,並沒有發現那是一生的志業

Page 32: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心理學教授史瓦茲認為很多年輕人無法發展出認真的職業興趣,是因為抱持不切實際的期望;另外,他們也會認為愛上某個職業是很迅速,突然的感覺‣ 很多事物的微妙及令人滿意之處,是堅持投入一段時間,深入摸索才會感受到。很多東西在你開始做之前看似無趣膚淺,但做了一陣子你會發現很多面向是你一開始不知道的,你永遠無法完全解決問題或完全了解那個領域,諸如此類的,都需要堅持才會有所體會。

Page 33: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關於興趣的科學研究:‣ 工作的熱情來自於一點點的發現,加上大量的培育發展,以及一輩子的深度耕耘‣ 興趣不是經過內省,而是透過和外界互動時被激發的‣ 發現興趣的過程是隨機,偶然,不會很有組織,很有效率,你也無法光憑意志力去喜歡某些事情

‣ 發現興趣後,接下來是更漫長也更需要積極投入的發展階段‣ 成功發展興趣需要一群支持者的鼓勵,例如家長,老師,同儕

Page 34: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貝佐斯:「有些人試圖強迫自己喜歡上某個興趣,這是天大的錯誤」‣ 矛盾的是,初次和自己的熱情邂逅時,當事人通常沒察覺。因此如果才剛投入全新的事物,不需要每隔幾天就問自己那是不是熱情,因為一切言之過早

Page 35: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最頂尖的專家,一開始也都是四處摸索的新手。這時候最重要的是,體驗人生各種樂趣‣ 心理學家布隆姆發現技能的培育有三個階段,每一階段各持續數年‣ 第一階段是興趣挖掘和培育‣ 第二階段是練習‣ 第三階段關於目的

Page 36: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發現技能的早期階段:‣ 鼓勵非常重要‣ 這個階段的指導老師通常比較親切,溫暖,願意給初學者很大的支持‣ 對於技能培育的自主性也很重要‣ 自己選擇興趣

‣ 忽略此階段並不好

Page 37: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一個人恆毅力愈高,轉換職業生涯次數愈少‣ 即使接觸某個事物一陣子後感到厭倦很常見,但不是無可避免‣ 恆毅力典範不只發現自己喜愛的事物,發展成興趣,他們也會繼續強化興趣

Page 38: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想要學習新事物,探索世界,尋求新奇,注意變化與多元性的慾望,其實是最原始的動力‣ 那麼恆毅力典範如何興趣持久?‣ 關鍵在於對初學者來說,新奇是從未遇過的事物;對專家來說,新奇是細微的差異變化

Page 39: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尋找熱情的方法‣ 問自己:我喜歡想什麼?腦海中常浮現什麼?我在乎什麼?什麼東西對我最重要?我喜歡花時間做什麼事?我對什麼事難以忍受?‣ 走出去,真正做點事情‣ 去實驗!去嘗試!總比什麼都不做學到更多

Page 40: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尋找熱情的方法 (續 )‣ 從最有把握的答案開始填‣ 無論你興趣是什麼,你應該會知道你自己討厭做什麼事情

‣ 別怕用猜的‣ 興趣一定是在嘗試與犯錯中摸索出來的

‣ 別怕擦掉不適合的答案‣ 在你確定人生頂層目標之前,選擇可以保有彈性

Page 41: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威廉詹姆斯:「真正吸引人的是新事物裡蘊含著的熟悉元素,也就是老調中見心意」‣ 總之,「追隨夢想」這個建議並不壞,但更實用的建議或許是先了解如何培養熱情

Page 42: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有些人有二十年經驗,有些人只是將一年經驗重複了二十年‣ 「超級成功人士」都有明顯的持續進步傾向,想要超越自己已經很驚人的事業成就‣ 和自滿相反,那是一種正面的心態。他們並不是對過去的表現感到不滿意,而是向前看,想要持續成長

Page 43: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恆毅力不只攸關投入興趣的時間多寡,也攸關投入時間的品質。也就是說,不只投入更多的時間在任務上,也更妥善地運用那些時間。‣ 隨著技能精進,進步速度跟著減緩,所有人皆是如此‣ 專家除了累積的練習時數比較多,更重要的是,專家練習的方式不一樣。專家進行的是所謂的「刻意練習」 (deliberate practice)

Page 44: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刻意練習的方法‣ 設下挑戰目標,鎖定整體表現的某個特定面向,針對尚未突破的特定弱點,有意識地挑戰他們尚未駕馭的部分‣ 很多人都是沒人監督下自發挑戰

‣ 盡快尋求別人對自己表現的意見回饋,專家更感興趣他們哪裡做錯了‣ 除了尋求立即回饋,積極處理意見也一樣重要

‣ 獲得回饋後,重複練習直到達成最初設定的挑戰目標‣ 從「自覺不足」 (conscious incompetence) 到「不自覺地游刃有餘」

(unconscious competence)‣ 達成挑戰目標後,從頭開始設立新目標

Page 45: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即使是最複雜,最需要創意的人類能力,也可以細分成幾項技能,每個技能都可以透過再三練習,不斷進步‣ 測驗有很多學習效用,其中的一項功能是讓你知道你以為你已經懂了,但其實還不熟的東西‣ 為了投入更專注,更有效率的刻意練習,先做測驗可能是必要的

‣ 刻意練習通常會產生極度辛苦的感受,證據顯示,全神貫注精進技巧十分耗費心力

Page 46: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恆毅力高的人做比較多的刻意練習,也體驗到較多次的心流‣ 刻意練習是一種行為;心流 (flow)是一種感受

(渾然忘我的專注境界,一種不費吹灰之力的感受 )‣ 刻意練習和心流沒有必要同時發生,作者認為對多數專家來說,兩者很少同時出現

Page 47: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刻意練習的主要動機是為了精進技能,刻意設定一個超出目前技能水準的挑戰目標,處於「解決問題」模式‣ 回饋通常是告訴你哪裡做錯

‣ 心流狀態本質是愉悅的,當下你不在乎是否精進了技能的某個面向,而是自然而然享受著你熱愛的事‣ 回饋通常是正面

Page 48: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科學證據顯示,當我們的努力獲得鼓勵時,主觀的努力體驗,也就是勤奮努力時的感覺會改變。‣ 目前沒有足夠研究顯示,刻意練習能否體驗到輕鬆自如的心流狀態‣ 作者認為刻意練習是一種更上層樓的快感‣ 完美演出的忘我境界 (心流 )是另一回事

Page 49: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刻意練習的四個基本要求:‣ 明確定義的挑戰目標‣ 全神貫注,全心投入‣ 即時,實用的意見回饋‣ 不斷檢討,不斷進步

Page 50: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把刻意練習變成習慣:‣ 找出什麼時候,在哪裡做刻意練習對你來說最自在‣ 困難的事情一旦變成例行公事,就會習慣成自然‣ 許多研究顯示,養成每天同時同地練習的習慣,你幾乎不需要多想,就可以自然而然開始

Page 51: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改變你體會刻意練習的方式‣ 重點在於當下的自我覺察,而非自我評斷‣ 嬰幼兒大部分時間都在嘗試他們不會的事情,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一點都不會尷尬或焦慮

Page 52: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興趣是熱情的一個來源,目的,也就是造福他人的意向,則是另一個來源‣ 對有些人來說,目的比興趣早出現‣ 恆毅力典範追求的東西是有目的的,是比單純的「企圖」 (intention)更深層‣ 不只目標導向,目標本質也是特別的

Page 53: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目的的根本概念:我們做的事情對其他人有利 (利他主義,他人導向目的

(other-centered purpose))‣ 目的是造福他人的意念 (the

intention to contribute to the well-being of others)

Page 54: 恆毅力筆記

恆毅力筆記

重點‣ 亞里斯多德提出追求快樂至少有兩種方法‣ 「心理幸福」 (eudaimonic),與個人「良善的」 (eu)「內在精神」 (daemon)和諧一致‣ 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欲望

‣ 「享樂」 (hedonic),鎖定當下自我中心的正面經驗‣ 以追求快樂為原則的原始動機

‣ 某種程度來說,每個人先天都會追求享樂體驗和心理幸福,只是我們賦予兩者的相對比重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