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工作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林鴻鵬 社工師 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工作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林鴻鵬 社工師 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Page 2: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社會排除� • 定義:社會排除是個人或特定社群被系統化剝奪或全然拒

於享有各種權利、機會和資源的過程(但其他群體能享有之),例如住宅、就業、醫療、公民參與、民主參與等,因而未被排除的群體得享有社會整合的結果。

• 社會排除所導致的權利剝奪或異化/疏離(disenfranchisement or alienation),可能源自個人社會階級、種族、膚色、教育程度、兒時經驗、生活狀態、個人特質等。任何人顯然不同於特定群體的標準,都可能或多或少遭受到排除經驗。

• 社會融入:社會排除的反義詞,是改造(可能)導致社會排除的環境與慣習的的肯認行動。世界銀行定義為藉著增進弱勢者的能力、機會、尊嚴以參與社會的過程。

Page 3: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兒少安置的父母經驗:排除、傷害� • 遭體系背叛:求助卻孩子被帶走 • 被評斷是無可就藥,而非去意識到他們過往多重的困境 • 只看孩子的安全風險,忽略安置導致的情緒創傷 • 缺乏尊重的互動 • 用權力監控與脅迫家長,而非合作 • 與孩子漸漸失聯 • 與孩子失去情感依附 • 讓孩子失去原有的血緣、文化連結

“I need assistance, not this upheaval”

Page 4: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政策思維:兒少權法裡的兒少、父母� • 家庭主義(familism):兒少權法列舉對兒少行為

的規訓、對父母監督與懲處—個人責任。對實務工作者的影響?

• 修法沿革: p  替代性到支持性與補充性—2003年新增安置後追

蹤輔導、家庭處遇計劃 p  2011每三個月提出計劃更新、社政獨斷到跨部門

分工主管(宣誓重於實質)。 •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vs.《家庭暴力

防治法》,兒少保社工的權能。

Page 5: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法源依據:兒少權法§64� • 兒童及少年有第四十九條或第五十六條第一項各款

情事,或屬目睹家庭暴力之兒童及少年,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列為保護個案者,該主管機關應於三個月內提出兒童及少年家庭處遇計畫…。�

• 前項處遇計畫得包括家庭功能評估、兒童及少年安全與安置評估、親職教育(§102應命接受4-50小時)、心理輔導、精神治療、戒癮治療或其他與維護兒童及少年或其他家庭正常功能有關之協助及福利服務方案。�

• 處遇計畫之實施,兒童及少年本人、父母、監護人、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或其他有關之人應予配合。

Page 6: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法源依據:兒少權法施行細則§10� •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三條第一

項第九款(不適宜在家教養或逃家)、第五十六條第一項(緊急安置)或第六十二條第一項規定(重大變故)安置兒童及少年,應循下列順序為原則:�

• 一、安置於合適之親屬家庭。� • 二、安置於已登記合格之寄養家庭。� • 三、收容於經核准立案之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

構。� • 四、收容於其他安置機構。�

Page 7: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兒少安置的爭論� • 安置處所:選擇或被選擇? • 誰被安置:是否有特定族群容易進入兒少安置系統? • 安置影響:過度機構安置對情緒、心理、教育及行

為發展的負面影響,例如分離創傷、失依、心理發展、學業、離院後的自立能力、再次進入系統

Page 8: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兒少安置的爭論(續)� • 安置期程?安置太久又離院後自立困難,如早婚、

用藥、進入司法系統 • 自立生活 • 兒少發展需求:親屬及文化持續聯結

(permanency)

Page 9: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家庭參與模式 (FAMILY INVOLVEMENT MODEL)�

Page 10: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定義� • 家庭參與(family involvement/engagement)是具

有倫理、有效的兒童福利實務。家庭參與是優勢觀點取向、家庭為中心及團隊決策的必要元素,鼓勵家長在開案後即有意義地參與在服務過程,涉入在評估、處遇計畫擬定、安置及永續計劃中,極大化動員自然資源與親屬連結,以達到兒少處遇共識。透過此過程,強化親職能力、照顧適任與家庭(族)功能,達到處遇共識,作符合兒少 佳利益之決策。

• 區辨家庭為中心的實務(Family-centered practice)�

Page 11: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價值� • 兒少有與親屬及所屬文化保持連結的權利 • 兒少福祉及安全立基於家庭系統脈絡 • 兒少及家庭屬於更大的家庭系統,此系統有滋養

(nurturing)之責 • 家庭熟知家庭史,為發展照顧計劃的基礎 • 積極的家庭參與有助於兒少發展的結果

Page 12: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目標� • 有意義的參與計劃與決策:不再是過去家長與社工

的關係,家庭成員(包括延伸親屬)在服務過程中參與決策,強化家庭關係。

• 所屬文化社區資源的回應:提升原社區網絡加入兒少及家庭的處遇計劃,強化家庭與社區資源的連結。

*社會福利非社政獨尊(殘補式福利)* • 兒少的永續計劃(permanency planning):需求

導向,在接獲通報起即給予必要資源,讓孩子在安全前提下盡可能留在原生家庭,減少不必要安置,或儘早執行同步計劃(concurrent planning)決定其永久照顧安排。�

Page 13: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服務資源階序�

兒少福祉� 目的:兒少人身安全、住所穩定、較佳發展�

社區支持� 社工、專家介入� 法定處置�

家庭資源(原生家庭、可近親屬)�

安全監督、親職功能的延伸�

Page 14: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兒少保護服務板塊�

家庭處遇計劃 (case planning)�

家內服務:支持性、補充性 (in-home service)�

家外服務:替代性 (out-of-home service)�

永續計劃 (permanency planning)�

同步計劃(concurrent planning)�

家庭重整服務 長期安置 改定監護 收出養 �

家庭維繫服務�

較不侵犯�

較為侵犯�

家庭參與�

Page 15: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保護服務操作模式翻轉� 分析向度� 傳統模式

(Traditional)� 家庭參與

(Family Involvement)� 社工角色� 專家� 教練� 服務對象� 案主、施虐者等有「問題者」� 家庭有「需求者」、延伸家

庭、社區成員等「使能者」� 服務關係� 專業關係� 合作關係� 決策權� 個別/專家決策� 團隊決策�

分析的視角� 個別、夫妻、親子、家庭� 同左、家族系統(間)�

資源運用� 專家資源為主� 自然支持、輔以專家資源� 參與程度� 低或不被重視� 重視�

服務的本質� 服務供給� 服務輸送、供給並重� 服務內容� 統一裁量標準(裁定處罰)� Case by case(需求導向)� 服務的目標� 減少風險因子� 增加保護因子� 資訊公開� 較不透明� 合理地透明�

Page 16: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理論基礎�

家族/系統觀�

修復正義

優勢觀點

後現代

敘事�

文化敏感�

任務中心�

反壓迫實務�

Page 17: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不同階段的(家庭)參與� • 調查評估階段 • 擬定服務計劃 • 服務輸送、處遇 • 案件檢視 • 結案

Page 18: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家庭參與的實例� • Family Group Conferencing (FGC) 紐西蘭 • Family Group Decision Making (FGDM) 英 • The Family Inclusion Network (FIN) 澳 •  Improving Child Welfare Outcomes through Systems of Care 美國兒童局2003的五年計劃

• Child Protection Meditation (CPM) 美 • Family Team Decision Making (FTDM) 美、加 • Family Team Meeting 美 • Point of Engagement (POE) 美 • Team Decision Making (TDM) 美

Page 19: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團隊決策會議 (TEAM DECISION MAKING, TDM)�

Page 20: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定義� • 當兒少福利機構進行兒少家外安置或照顧安排等決

策時,採取的家庭參與決策的合作取向實務。一旦主責社工欲進行上述相關決策時,即召集案件的相關家屬、社區人士及專家與會討論。會議時間約1-2小時,由會議主持人引導各方代表充分發表觀點,廣納符合家庭文化脈絡的意見,促進自然支持資源的動員,讓原生家庭獲得充分支持,社區資源充分協同合作,以利進行攸關孩子的重要決策時,作出有利於兒童福祉的 佳決策。

Page 21: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文化合適性—跨世代的集體議題� • 戲劇理論:前臺、後臺 (家庭之間、公私之間/系

統界域的界面)-- 全然接納與開放的態度 • 家族—是資源?或絆腳石?經過篩選 • 兒童、少年發展的詮釋權 • 面子 • 家庭秘密/隱私– 需要私人時間嗎? • 公私的角力/關係,對公部門的想像?也可以是轉

機。 • 權力配置與照顧供給者:父權主義、母職實踐

Page 22: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團體作為媒介� p  定位 • 補充個別工作的不足 • 不同開會時間點的平台意義 p  改變 • 於會議中再現(representation)家庭劇本、動力 • 鬆動權力控制—賦權消聲者 • 權力資源的再配置—社工如何佈置系統互動 • 照顧安排、兒少福祉的協商—留意文化敏感、倫理兩

難 p  存續 • 見證家庭劇本的改變

Page 23: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示範帶 Team Decisionmaking: Involving Family and Community in Child Welfare Decisions �

Annie E. Casey Foundation (2013)�

Page 24: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邏輯� • 兒少為焦點(child-focused)、家庭為中心

(family-centered)、社區為基礎(community-based)

• 家庭參與的合作取向 • 團隊決策 • 危險保護因子並重的平衡決策 • 方案忠誠度(program fidelity),業務說明會、公

聽會?

Page 25: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平衡化決策模式�

Page 26: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會議目的� • 兒少安全為首要目標 • 家庭參與 • 儘快決策兒少的長久處所(permanency),減少

變動�

Page 27: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召開的先決條件� p  兒少人身安全有相當程度把握 p  有適當的家庭或社區資源可動員 p  未有下述狀況: • 主要關係人的參與能力有限,例如嚴重精神疾病、

長期藥酒癮 • 家內性侵害 • 家庭暴力世代傳遞—篩選合適對象 • 家庭暴力嚴重且持續發生

Page 28: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會議成功的前提� • 為達到兒少人身安全,提供可直接獲取的資源訊息 • 讓原生家庭也意識到自身的安全風險因子� • 幫助原生家庭了解到滿足兒少安全所需的服務� • 為達到兒少留在家中安全及發展福祉,充分表達家

庭優勢及限制之所在� • 藉由會議共識,提升安全計劃的可行性及較佳的處

遇策略� �

Page 29: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會議階段�

籌備布局�

會議準備�

討論溝通�

協商決策�

執行追蹤�

Page 30: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零:籌備佈局� • 基礎建設 • 招募甄選 • 分門別類,依據延伸親屬的功能 • 系統劃位,家庭成員或社工替身? • 職前訓練 • 粉裝登台,是否在會議上有扮演角色? • 在職訓練 • 退場機制

Page 31: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一� • 準備規劃 • 擬定召開TDM的討論問題(安全計劃) • 邀請原生父母、家屬親友、社區專業人員,與原生

父母討論人選。兒少是否參加? • 決定會議主持人、訊息溝通 • 決定會議地點—家裡?家外?

Page 32: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一:決定時間� • 依據安全計劃可行性 p  緊急安置 • 先TDM 後+ 緊安安置 • 緊急安置 +一週內再TDM p  委託安置 • 先TDM 後+ 委託安置 • 先TDM 後+(兩週觀察安全計畫執行狀況) +再委

託安置

Page 33: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一:決定類型� • 家外安置(removal) • 可能安置(considered removal) • 轉換安置(change of placement, COP) • 家庭重整或長期安置、停親出養會議

(reunification or permanency) • 非傳統會議(non-traditional),例如追蹤會議決

議執行概況、安全計劃會議

Page 34: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一:邀請與會人� • 家族親屬:原生父母、領養人、親屬、青少年個案 • 家族友人:朋友、非親友照顧者、照顧者友人、寄

養父母、鄰居 • 專業服務人員:社區社工、醫護專業人員、心理師、

校方師長、安置機構人員、身心障礙者服務人員、藥酒癮服務人員、(法定)局監護人、專家證人/程序監理人、觀護人等

• 兒少保人員:調查社工、主責社工、督導等

Page 35: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二� • 討論溝通 • 資訊蒐集:多元觀點下危險/保護因子的平衡考量。 • 安全評估:討論為何需評估家外安置,擬定安全計

畫。 • 是否需要家庭私下討論時間(private time)?

Page 36: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二:主持人的角色� • 非屬本案件直接關係人 • 會議開始前了解與會者特質、關係動力 • 具備文化敏感度的溝通技巧 • 協助聚焦於問題討論、達成會議共識 • 謹記TDM要素:團隊決策、達成共識、積極家庭

參與、熟於催化、實際的安全計畫、優勢為本的評估、需求導向的服務、讓社區資源成為長期夥伴。

Page 37: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二:社工督導的角色� • 堅持兒少人身安全為要的原則 • 適時肯定服務需求與社區資源的連結 • 平衡與社工的角色形象 • 協助評估照顧/安全計畫的可行性 • 促進服務關係的進展

Page 38: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二:社工的角色� • 陳述事實 • 提出安全風險評估 • 接受家庭成員能表達主觀想法 • 兒少意見的代言人、兒少 佳利益 • 留意與會人員的發言、關係系統 • 注意團體動力消長,適時與督導、主持人溝通

Page 39: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二:家庭成員的角色� • 了解家庭問題與需求的專家 • 自主表達 • 具體提出家庭的困難?支持? • 討論照顧計畫 • 主持人可以列舉優勢能力 • 是否需要私人的家庭討論時間? • 不願列席不影響會議召開

Page 40: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二:社區人士的角色� • 輔佐、支持家庭,立場介於公私之間的橋梁 • 提供立即可得的資源訊息 • 提供有關兒少安全風險的評估 • 協助讓家屬意識到服務需求 • 提供有關照顧的建議 • 家屬相關人提供情緒心理支持 • 單純就與案件係屬關係提出意見,不左右決定�

Page 41: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階段三、四� • 階段三、協商決策 • 安置決策:留在家中執行安全計畫、或家外安置。 • 是否家庭成員與專業人員都接受? • 主管機關具有 終決策權 • 階段四、執行 • 資源可配合?追蹤執行狀況

Page 42: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TDM的益處� • 證據為基礎的 佳實務 • 先苦後甘 • 安置處所的比例趨穩 •  適資源 • 風險分攤 • 社區協力

Page 43: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執行面的挑戰� • 親友是否願意參加 • 開會vs.家庭參與的權衡� • 資源是否足備 • 督導跟社工是否支持 • 社工服務思維的轉換、分化議題(differentiation of self)

• 兒少福利機構的組織文化 • 新管理主義管考壓力

Page 44: 家庭參與兒少保護實務 (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