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幸福相遇的 25 種態 作者 / 古倫神父 攝影 / 張德謙 譯者 / 吳信如 南與北文化出版社 25 HALTUNGEN ALS WEG ZU GELINGENDER BEGEGNUNG 一場美好的相遇會帶來身心的轉 變。這場相遇會讓我們判若兩人 ,我們將如獲至寶。 |新書介紹| | 音樂:《德國管風琴靈修音樂小品》南與北文化 |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幸福相遇的 25 種態度

作者 / 古倫神父 攝影 / 張德謙 譯者 / 吳信如

南與北文化出版社

25 HALTUNGEN ALS WEG ZU GELINGENDER BEGEGNUNG

一場美好的相遇會帶來身心的轉變。這場相遇會讓我們判若兩人,我們將如獲至寶。

|新書介紹|

| 音樂:《德國管風琴靈修音樂小品》南與北文化 |

Page 2: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耐心 保羅在他的書信中不斷強調「忍受與耐心」。希臘文的耐心就是 hypomone,意思是:堅持、忍受、耐心。這對我來說有兩種意涵。如果我有足夠的耐心,我就能夠扶持他人。那麼,我對別人來說就像是可以依靠的支柱。因為我支持著他們,所以他們就能站立得穩,我的耐心使他們堅強。 耐心的美德要我們學會等候。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耐心已經不再是理所當然。我們總是希望能夠立即得到解答。然而,我們應該對自己和別人都有足夠的耐心。我們無法立即自我轉變,而別人也需要時間,才能轉變自己的某些部分。

Die Geduld

Page 3: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注視 我們應該祈求上帝讓我們學習「注視的藝術」,互相協調如何做到適當地彼此注視。這項藝術將邀請我們,不斷重新注視對方。它也要教導我們應該如何注視對方。我們不是目瞪口呆地盯著人看,也不是用評斷的眼神來看,更不是用貪婪、佔有、論斷的眼光來看,而是用一種讓對方能夠「做自己」的接納眼光,並在他身上看到上帝尊嚴的奧祕。 聖本篤要我們在每個弟兄姊妹的身上都應該看到基督。我們不該用我們的眼光將對方定型,而是應該把眼光穿過他的表象,看進他的內心。用信仰的眼睛,我們可以看見每個人良善的核心。

Das Anschauen

Page 4: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感恩 感恩首先要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思考自己與他人的事。德文的「感恩」 (danken)源自於「思索、考慮」(denken)這個字。真正懂得思考的人,才會懂得感恩。曾經認真思考自己生命的人,就知道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感謝

上帝賜予他生命中的一切。「感恩」就是「內心的思考」。懂得感恩的人,就是懂得用心思考的人。 我們祈求上帝賜給我們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可以看見生命中寶貴的事物,同時也在我們的朋友與伴侶身上,看見他們寶貴的一面。感恩會轉變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用全新的眼光看待生命。

Die Dankbarkeit

Page 5: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微笑 上帝教導我們微笑的藝術,是要讓我們用微笑來與他人相遇。如果我對某人微笑,就表示出我的友善與親近。我不評斷他,也不取笑他,更不會使他成為笑柄。 微笑的藝術是要我們學習,用其他的反應來面對困境。微笑的藝術也要我們學著,對那些敵對或者封閉的人微笑。我不會讓他人的封閉性來撕裂我,導致我也同樣憤怒不平地回溯以往。相反地,我會對那些封閉的人微笑,有時候這會將他們砌建的牆推倒。孩子們就有這樣的能力。他們會對憤世嫉俗的老人微笑,於是,老人一下子就會變得友善。

Das Lächeln

Page 6: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溫柔 上帝要讓我們學習溫柔的藝術,用溫柔的態度面對人、自然與一切事物。讓我們溫柔、體貼地對待我們所愛的人。我們不會侵犯他們,也不會強迫他們說出一切的祕密,我們會用溫柔、細心的態度來接近他們。 在這種溫柔的生活文化中,愛就會在彼此間流動,這是一種不會緊抓、不會要求佔有和承諾的愛,也是一種可以放手、願意尊重、渴望探求對方奧祕的愛。

Die Zärtlichkeit

Page 7: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分享當人們願意彼此分享所有時,群體生活才可能存在。聖本篤從修道院團體中領會到這個道理。他提醒修士們,必須分享一切,並放棄所有私人財產。他的經驗是,如果拒絕與弟兄分享,就表示彼此不夠開放。分享的態度讓我們不再害怕匱乏,不害怕放棄,並讓我們願意彼此分享我們的愛、我們的利益、我們的時間和我們的未來。如果我們願意這樣做,我們就能夠經驗到更深刻的愛與團體關係。

Das Teilen

Page 8: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距離 成功的婚姻取決於親密與距離之間的調整。如果伴侶或夫妻間只想一直感覺到親密,他們就很容易彼此狹制,甚至會導致關係破裂與分手。太過於親密,會強化相互關係中的攻擊性。攻擊性其實就是為了調整出合宜的親密與距離。當我們覺得自己的攻擊性愈來愈強時,就表示彼此之間的親密與距離關係失衡了。有時候我們不敢與伴侶保持一點距離,或者,當我們想要享受獨處時光時,我們會有罪惡感。我們會要求自己,必須一直守護在對方左右,回應對方的需求。 這時候,我們就必須懇求上帝教導我們,有勇氣與對方保持一些距離,為自己留些空間與時間。

Die Distanz

Page 9: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渴望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著愛與護祐、滿足與幸福、成就與成功的生命。但是,我們同時也經驗到,沒有任何人或任何成就,可以讓我們內心的渴望真的獲得完全的平靜與滿足。我們對於人的渴望,其實就是上帝埋藏在我們內心的足跡。我們不容易直接經驗到上帝。但是,我們卻可以察覺到「渴望」,也就是上帝隱藏在我們內心的足跡。在對上帝的渴望中,上帝就已經在當中。在對愛的渴望中,愛也已經在其中。

Die

Seh

nsuc

ht

Page 10: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愛 祈求上帝教導我們愛的藝術,不只是讓我們享受被愛的幸福,或者讓我們可以愛上某個人而已,而是讓我們整個人成為愛」。 人的原始渴望就是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愛」。如果可以成為愛,你就會愛周遭的事物,你就會用愛來與人相遇,並且用愛來喚醒他們的生命。透過愛的藝術,上帝要帶領我們進入愛的奧祕當中,讓我們接觸到湧流於自己內心的那個愛的泉源。但這股泉源通常會被我們受傷的情緒所掩埋或混濁。所以,我們必須細心地呵護這份愛。不能對愛有所苛求,它只能轉變那些你所願意付出與表達的一切。

Die Liebe

Page 11: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信任 我經常聽到伴侶或朋友之間抱怨說:「我覺得你不信任我,所以我也無法信任你。」我們不難了解對方為何無法信任別人。或許是因為他從小就無法獲得原始信任,他所付出的信任常令他感到失望,所以他就很難信任別人。 信任是必須逐漸培養的。這需要與他人有正面的互動經驗。但是,我自己也必須試著勇敢地信任對方。我知道上帝扶持著我。上帝的本質就是信任,他會陪我們走這條信任之路,鼓勵我們,讓我們信任自己,也勇於信任別人。因為我被上帝對我的信任所扶持,所以我不受侵害。

Das Vertrauen

Page 12: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放手 為了讓我們擁有成功的伴侶和友誼關係,我們就必須學習「放手」的藝術,它會讓我們瞭解各種放手的方式。有時候,我們會緊抓著對方過去曾加在我們身上的傷害不放,於是,我們就永遠無法脫離他們對我們的傷害。放手的意思就是:放掉過去,埋葬過去的傷害,不要一再回溯過往,也不要一直將對方當成眼前責備的對象。但是,放手的意思也是放掉自己的心結。有些人會試著絞盡心力,企圖改變自己。但就心理學的原則來說:唯有我能夠真心接納的事物,我才能夠真正放手。只有當我能夠接納它,我才能夠放手,並在當下擺脫它的糾纏。

Das Loslassen

Page 13: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原諒 如果沒有原諒,就無法建立任何成功的關係。不管是否符合我們的意願,我們都會傷害彼此。如果我們不斷數算著彼此的傷害,就會形成一種傷害的惡性循環。但是,如果我們刻意視而不見,也會產生悲苦與攻擊性,這些負面情緒一有機會,就會藉由責備、批評與不滿而發洩出來。等到有一天,我們就會報復對方,加罪於對方。 「原諒」不是要我們壓抑自己的感受。要做到真正的原諒,我們必須允許自己,先去感受別人的傷害所帶來的痛。我們可以祈求上帝,教導我們原諒的藝術,讓關係中的傷口不再成為彼此的重擔。「原諒」,可以淨化彼此的關係,使愛得以活潑綻放。

Das Verzeihen

Page 14: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獻身 所謂的獻身,就是願意放下自我,不再因為害怕失去自我而緊抓自己。你可以放棄自己、失去自己,因為你知道,藉由獻身,你其實是躺進一雙愛的臂膀裡。「獻身」是愛的最高表現。如果愛對方,你就想要陪伴對方、扶持他,甚至捨棄自己,為他獻出一切,因為他是你的一切。今天,有很多人覺得「獻身」實在太難了。他們比較想要操控一切,他們既無法獻身於上帝,也無法獻身於愛。這時候,你就可以祈求上帝,讓你經驗到獻身的精神與意願,讓你有能力為所愛之人、為上帝獻身。 「獻身」其實會讓你的生命更豐富,結出更豐盛的果實。耶穌就是最好的典範,所以他曾說:「因為那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要喪失生命;那為著我喪失生命的,反要得到生命。」Die Hingabe

Page 15: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敏銳

感情敏銳的人是勇於表達出自己情感的人。敏銳這個德文字源自於「 Sensus」,也就是感官。敏銳的人就是擅於運用感官的人;他能觀察仔細、認真聆聽,能嗅出感動他人的事物,也能散發出美好的味道,因為他嚐得出自己的味道。敏銳的人也懂得如何感動對方、接觸對方、與對方相處,而不會咄咄逼人。在彼此的關係中,敏銳就是相互關注。如果一方過於魯頓、粗心,那麼另一方就會常常感到受傷,於是,他也沒興趣,再繼續提醒對方重視他的感受。所以,我們必須祈求上帝,賜給我們敏銳的態度,讓我們可以敏銳地察覺對方的感受與情緒。

Die

Se

nsib

ilitä

t

Page 16: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團契 我們都渴望與他人形成美好的團契關係。但我們卻經常無法與別人好好相處。在家庭、教會或公司中,這都是司空見慣的現象。路加告訴我們如何形成這樣的團契。我們必須把內心的「天與地」連結在一起,我們應該完全接納,我們是屬於地上的人,但是我們也為屬天的奧祕開放自己,為信仰之事打開心胸。我們也應該像馬利亞一樣,把所有感動我們的事物聚集在一起,也把我們內心與周遭的各種力量連結在一起。 如果一切都能取得共鳴與和諧,我們就能夠讓關係與團契中各種天差地遠的性格共譜和諧的樂章,如此一來,低音與高音、強音與弱音就不再彼此衝突,反而能夠奏出動人心弦的旋律。

Die Gemeinschaft

Page 17: 幸福相遇的25種態度

The End

http://www.sn-publishing.tw 請上網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