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槐香十里响水河 - zgsybepaper.zgsyb.com/page1/1/2017-04/09/02/2017040902_pdf.pdf2017/01/01  · 2 TEL:(027)82767376 文 化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CHINAWATERTRANSPORT 责编

2 TEL:(027)82767376 文 化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CHINA WATER TRANSPORT

责编 美编 王敏

路过,便是心灵的洗礼□ 佟晨绪

午后,一杯香茗,一本古书,我匆匆路过五千年历史这片浩如烟海的天地,采撷数枝,藏入书卷。

路过长江,我读懂了那份执着的信念。吴越争霸中,勾践兵败,苟且偷生地做了吴国的俘虏,沦为马夫。每天的工作便是喂马劈柴,受尽他人的侮辱。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雪耻,卧薪尝胆,蓄势待发,为越国的再次兴盛而甘心为夫差使唤。终于,

“ 苦 心 人 , 天 不 负 , 三 千 越 甲 可 吞吴”,勾践熬到了洗国耻的那一天,浩浩荡荡的越军将吴国夷为平地。勾践胜利了,这胜利注定是属于他的,他那种执着的信念让我震撼。

路过黄河,我想起了那份久违的豪放。命令高力士为其脱靴、杨贵妃为其磨墨,李白的豪放不羁,即使喝

醉了酒也不减毫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 臣是酒中仙”。最终,虽遭贬谪,却以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扬长而去,一丝留恋之意都不曾显露。何等的洒脱,何等的清高!李白洒脱飘逸的不朽诗篇和不羁人格让我折服。

路过花荫下,我感受到了相思之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相思之苦,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三言两语间被表达得淋漓尽致。那份在花荫下细数相思、等待丈夫归来的急切尽在我们眼中。那个才华横溢的小女子,定是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才哀思如此。“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易安的柔情似水让我感动。

路过零丁洋,我感受到了爱国将士

的尊严。零丁洋上,宋朝著名将领文天祥在船上凭栏眺望,若有所思:“如果现在投降敌方,可能不会身陷囹圄,兴许还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不,我是宋朝将士,怎能因贪图富贵而苟活于元兵旗下?这不是吾辈所为!”于是,胸中爱国之情翻滚的文将军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誓死不向敌人低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坚守着高尚的气节,最终与零丁洋一起流芳百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的壮烈牺牲让我敬仰……

茶已尽,而书才翻了寥寥数页,但这些路过的风景却已然让我受益匪浅。

其实路过,便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拐湖瀑布□ 刘启才

井冈山有一处瀑布,景色不逊于国内许多知名的瀑布,只是处在深山老林之中,没有开发,很多地段没有路,有一定的危险性,以致“养在深闺人不识”,这就是大陇镇的拐湖瀑布。

我们一行是听家住大陇的同事文的介绍,才决定去看。听文说,曾有外地人请了个当地人做向导去探寻拐湖瀑布,但向导后来自己都迷了路,可见拐湖瀑布的难寻。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文两年前随人去过拐湖,为了保险,在上山之前,他还向村里人细细打听路怎么走,但走着走着有时也有些迷惑。文后来干脆叫我们下到河边,溯游而上。费尽千辛万苦,我们才得以到达目的地,亲睹拐湖瀑布真容。

一股巨大的水流从高高的山顶飞奔而下,气势如虹,声震如雷。水注跌落在崖壁上,形成万千细流,飘飘洒洒,水汽弥漫,如烟似雾。潭水深不可测,清澈无比。有一大石如拐棍插进宽阔的潭中,所以人把这里取名为拐湖。

这是个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的清静之地,但明朝永宁 (后改为宁冈,宁冈后又与井冈山合并) 知县费广竟也来过,还留诗一首 :“石拐谁投湖水西,未能龙化且蟠泥。山峨叠嶂遮苍黛,泉落平沙映碧蹄。飞鸟不知林远近,归樵自识路高低。有时出岫为龙去,肯使商民若望霓。”费广,字孟博,明代监察御史。天顺二年(1458 年),因上疏弹劾权臣石亨,被贬为永宁知县。费

广不幸,但偏僻的永宁小县因此才有机会迎来才学渊博,风骨凛然的他,何其有幸。美景因美文而添韵,拐湖因此也有了文化气息。感谢费广的生花妙笔,让当地人自此可以想起有个拐湖,唤起探幽寻胜的好奇心。时间一晃就是五百多年,因为这里没有任何人为干预,所以景色依旧。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昔日费广所看到的。想象宽袍大袖的费广在这儿的情景,我们不禁感慨良多。

这里的景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柳宗元写的 《小石潭记》。只是柳宗元说:“四面竹树环合,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而我们来的人多,又是为快乐而来,所以不愿沉浸在古人愁思中。大家找景点不停地拍照,让相机把这美好在记忆的长廊里定格。欢闹的场面会驱散凄凉和寂寥,明媚阴郁的心情,大家是乐不思归。在这返朴归真的大自然里,有人大喊,有人尖叫,有人长啸,有人高歌,似乎想把平时郁积的情绪无拘无束的发泄出来。瀑布盖住了我们的声音,大山更像个慈祥的长者,由着我们孩子般的任性,不动声色地把我们的喜怒哀乐一一接纳。想着若是炎炎夏日来这避暑,何其快哉。在这里游个泳,吃个烧烤,举杯而乐,更是如同神仙了。

是的,旅行不一定要去远方,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家门口。一个人走可能会有忧伤,但跟着一群人行走在远离尘嚣的山水间,你会忘掉烦恼,忘掉忧愁,生活的一切都会变得云淡风轻。

槐香十里响水河□ 逯玉克

槐花里藏有童年的记忆?槐花开出了山野的静谧?槐花收藏着最后的春色?反正,想去看槐花了。

山下的槐花落尽了,我们相约,到响水河。平原地带的槐花总零星在沟沿村头,只有响水河的

槐花漫山遍野连片成海花开如云。响水河蜿蜒在洛阳万安山的褶皱中,万安山和嵩山峰峦相连,但它却是秦岭的余脉。

一道山谷曲径通幽不知深浅,一条小溪淙淙而鸣不知其源,不由浮想,逆流而上,是否能寻出一个桃花源?响水河流水叮咚,这大约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但我感觉叫响水溪更贴切些,因为那河实在太小了。但小有小的曼妙,一路伴你而行,没有滔滔的喧嚣,没有如雷的轰鸣,汩汩的水声若断若续,和着细碎的鸟鸣,似一曲舒缓的背景音乐。

两岸满目苍翠,以槐树居多。五月初,平原地带的槐花已纷披凋零,洛阳城的锦绣牡丹也大都绿肥红瘦风韵不再,而这里,无边的槐花却繁盛如云,洁白似雪。成群的蜜蜂,来赴这场槐花的约会。一树树的槐花,欣然开出飞翔的姿态,把一年的思念酿成槐蜜,回馈蜂蝶优雅的亲吻和缠绵的耳语。

帝都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开在游人如织的红尘中,洛阳的牡丹太过喧闹富贵,而响水河的槐花,恬淡、娴静、慵懒、悠闲,不为炫耀,不为逢迎,无欲无求,野舟自横,自家女儿般让你惬意怜爱,陶然而醉,心静如水。

河谷很静。溪水在乱石间不停地变幻着流动的身姿,水草无声的摇曳,螃蟹静静地游移;林间小径,偶有松鼠一闪而过,追着你温软细语的是那几只多情的蜜蜂;草木森森的崖壁,不时有山鸡嘹亮的鸣叫在烟云间回荡,恍然一种“人家在何处?云外一声鸡”的诗情禅意;喧闹的只有我们开心的说笑,恣意的只是阵阵袭来的槐花香。

一路流水淙淙,一路槐花似雪,一路香气扑鼻,响水河就这么小桥流水小鸟依人地婉约着,偶尔也乱石穿空地豪放一次。距山顶不远处一块巨石,刀砍剑劈般豁然开裂,仅容一人的一线天里寒气逼人。石上“山崩石裂”四个字让我们遐思,响水河谷是怎么形成的?地壳变动石破天惊的杰作?浅吟低唱精雕细刻的流水冲刷?

再往上走,居然是一道绝壁飞瀑,水量不大,但飘逸、秀美,是响水河这首小诗中最出彩的佳句吧。

迂回攀到上面,却发现山顶不是水穷处,响水河的源头不知隐在哪片乱石杂树中。山顶也不是我想象的孤峰插云,而是一片天苍野茫的开阔山野,但我仍然有一种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真想伸开双臂,仰天长啸。

还真的听到一声长啸,浑厚悠长,呵呵,那是牛的鸣叫。我大为惊奇,这么高的山,牛是怎么上来的?循声而望,漫山遍坡的槐树林中,几只牛在悠闲地吃草,却不见牧人何处。平日腻烦了刺耳的车笛声,此时,在山野,在林间,牛的鸣声和先前山鸡的啼叫嘹亮成一首归去来兮,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田园牧歌。

就这样,你的心事被槐香融化了,你的烦恼被流水冲走了,往日浮躁的心,被满眼的野趣抚慰得响水河般澄澈明净,你真想在此结庐而居,一醉经年。遗憾的是,我们只是匆匆过客——你可以让响水河流在你心上,你可以让槐花香飘在你梦中,但你却无法朝朝暮暮,我们终将带着依依眷恋,重回凡尘。

归途中蓦然发现,花开正盛,满树蜂飞,却偶有白色的花瓣恋恋飘落,我知道,那是响水河和我们惜别的眼泪。

挥挥手,我们和槐花、和仅存的春色作别。山下,夏日的潮水已悄然淹没了平原的村庄。

游淄博记□ 刘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诗和田野在他乡,去年秋天我就有了一场远方的旅行。

我去的是齐鲁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历史文化名城——淄博,此地人杰地灵,曾孕育出无数煊赫一时、名耀青史的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浩繁,博物馆众多,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走马观花逛了几个博物馆,不是附庸风雅,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全在里了。让我感叹的是古人的聪明才智,不管是生产工具,还是生活用具,都匠心独运,工艺精湛。

我平时在外不爱和陌生人说话,可奈何是个方向感不强的路盲,这就少不了问路。那次问路,一个小伙子热心地告之我往前东拐再南转的时候,我的眼里太阳已然在南方升起,转向了,可我又不好意思说没明白。小伙子可能看出了我的窘态,帮我提着笨重的行李,一直送我到宾馆。还有一回,我坐公交车零钱不够,一个大姐主动帮我刷卡解围,下车时特意又送了我一元硬币,让我转车时用。最有意思的是,我在市博物馆门口想照张相,只得请一个小伙子帮忙。人少偌大博物馆只有我和小伙子他们一行四人。博物馆里昏暗不清,看着文物便有些阴森森的感觉,我便与他们一行相伴游玩。待一起游了两个博物馆后已到饭点,我和小伙子挥手作别,他们却相邀我一起吃饭,敌不过他们的热情,便和他们一起去吃饭、喝茶。一行人山东、江苏、四川、山西的,五湖四海,边吃边聊,度过了一个悠闲自在的下午。一趟旅行,既是看风景也是结识新朋友,在我,确是难得的经历。

在淄博,周村古商业街幽深的街道,纯朴的居民、颇有姜太公遗风的商户,处处给人宁静舒适的感觉,哪怕是市中心都没有喧嚣闹腾的景象。古城人民风纯朴、民心纯良,给了我很多感动。

原来,生活中的诗情画意一直在,只待我们细心发现……

走过北洋小集□ 征国军

这么多年,城市东北隅的北洋小集镇,因新洋港天堑而身在深闺,难为更多人所知。随着盘步路新洋港大桥的建成开通,昔日两县区交界边陲的旮旯,一下子像个大姑娘揭开尘封的面纱,吸引了不少眼球。

其实,北洋是个村,因隔新洋港与亭湖区南洋镇而望,曾分别被称作北洋岸、南洋岸。此处历史上形成有较大规模的集市,故人们常茶余饭后津津乐道。据资料显示:清末该集市上有 5 大盐商和 8 家中盐商,分别位于东西 2 条大街上;1912年称之为北洋市,时有 11523户 56414人;1932年北洋市有大型商店 8户,中型商店 38户,茶食店21 家,米行 24 家,客栈 24 户,浴室 4 所及其他店所。其时的市井繁华热闹程度可以想见。可惜 1938年,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放火烧毁了民房店面 1200余户 3900余间,满眼集市顷刻间燃为灰烬,令人愤慨扼腕。

北洋不但有过繁华的街市,还是一方英雄的土地。1948年 5月底,当时盐东县委书记胡特庸 (湖北大冶人) 和战友程步凤在北洋岸过渡前往县委,船至新洋港河心偏南,发觉同乘者有异,随即跳入河中,不幸被伪装的国民党黄百韬部开枪击中,英勇牺牲。后来为了纪念胡特庸,把他牺牲地所属永丰区改为特庸区,其地名一直延续至今。

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走过悠远的红色北洋,放眼一华里余的东西主街道两旁,到处充满生机活力。一幢幢楼房比肩而立,百货商店、药房、母婴用品店、生鲜净菜超市、饭店、车行等应有尽有,五颜六色的门市广告牌把街道衬托得亮丽多姿。街西头的白色商住楼好像一位迎宾大使,热情地向行人敞开胸怀。其后几幢联排白色别墅楼依水而落,在河边金黄油菜花的映照下,和西北角的古老拱桥相映成趣。院内摇尾小黄的一两声犬吠,顿时让别墅小区变得安静祥和,温馨和谐的氛围益发令人向往。

从商住楼向南约摸十步远,可见东北—西南向的一段老街,即为当年繁华的东西大街,虽然失却了往日的热闹,却仍可觅得那份悠远古朴的街貌。东之尽头有保存较好的一处茅草屋,中间偌大的红砖长房子早已歇业,大门生满了锈迹。沿街的房屋大都装上了防盗门,在春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街西尚可见到老式剪头行当,店面陈旧,毫无装饰,一如飘来的咿咿呀呀的淮调,让人生出几分古韵联想。南行东折,当年被日本鬼子一把火烧光的三元禅寺正在兴建中,废弃学校改作佛堂的门前,三元禅寺大钟庄严地悬着,上面刻着“风调雨顺”和一众善男信女的名字,佛堂里传出悠扬悦耳的诵经声:南无阿弥陀佛……禅音缭绕在低空,人的心境一下子变得澄澈起来。

我们身边不乏北洋这样的小集市,它们往往曾是十乡八村的商贸中心、交通要道和信息中转站,对人们生产生活有过重要影响。然而,时过境迁,很多农村小集市由于没有得到好的保护和开发,愈发显得安静冷落。我想,无论农村城市化进程,还是打造农家乐园、乡村风情游,这些小集市都是不可多得的载体。保留遗存,找到定位,推陈出新,定会让一个个小集成为绽放在乡村沃野的美丽之花!

春花烂漫婺源行□ 钟芳

春暖花开,芳草吐绿的时节,远离城市喧嚣,驱车来到江西婺源,踏上古徽州这片宁静而美丽的土地,犹如来到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婺源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在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走进婺源,但见青山逶迤,峡谷深秀,林木葱郁,候鸟群集,溪泉沿流,山花烂漫,粉墙黛瓦,古风淳朴,天人合一,相映成趣。这里是一个美丽的乡村童话,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

每年春天,是婺源最美好灿烂的时节。这里莺飞草长,万物复苏,春风吹绿了山川原野。放眼望去,一片蔚蓝之下,村庄与村庄间的石板路旁、河溪边、山坡上、幽谷里、老屋旁、公路边,雪白的李花、梨花,粉红的桃花、樱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五彩斑斓的玉兰、杜鹃、马蹄莲、金盏菊以及不知名的花,争先恐后,摇曳出姹紫嫣红,陶醉着四面八方的赶花游人。就像辛夷坞在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 里所写的情景:

“三月四月,棵棵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点缀在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使得每一个逃离纷繁城市的人都能找到归宿。夜宿农家,煮一壶醇香的米酒,炒两个平常的小菜,十几元钱就能把你带到人生最高的境界……”

最美季节走进婺源,感受江南花海的美景。婺源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油菜花观赏地自然就是江岭了。江岭位于婺源县城东,海拔 1000 米左右,层层叠叠的梯田如链似带,高低错落,水面映着蓝天和古树,被誉为中国四大油菜花海,与云南罗平、贵州安顺、青海门源齐名。沿山路而上,路两侧俱是一道道金黄的油菜,青翠的田埂一垄垄,花儿在微风的吹拂下舞动,翻滚起伏,泛起层层金色细浪,缕缕花香袭入鼻翼,沁人心脾。站在山顶观景台上,只见群山的拥抱中那一波又一波金黄色的油菜花,似海的气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蔚为壮观、气势开阔,让人顿生豪迈之气。在那平整开阔的田野上,油菜花一层层、一波波、一叠叠地热烈绽放,绵延开去,视线所到之处都是金黄。那种排山倒海、铺天盖地的气势和那张扬璀璨的金色,美得让人震撼,美得让人惊心动魄。花海中,牛儿低头吃草,孩童嬉戏打闹,农人拉犁耕作,再加上几处徽派建筑的点缀,更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下山后漫步在乡村的石板路上,穿过溪河的石拱桥,村里清一色的灰瓦白墙房屋掩映在层层叠翠、沁人心脾的青山绿水之间。小溪水清澈见底,溪岸边,桃花杏花也迫不及待地纵情开放,一些蜜蜂在枝头间嘤嘤地闹着,给静谧的山野带来不少情趣。走进村庄,游客可以随意走进每一间屋舍,家家户户的大厅都是敞开着的,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去躲雨、乘凉,或者倒茶喝,随意而自在地穿行于厅堂、走廊,甚至厨房。村民们也对纷至沓来的观光者似乎习以为常,常常露出善意的微笑,以示欢迎。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静谧秀美的婺源古村就像一幅清雅隽秀的水墨画,意境优美;又像一颗莹润透明的明珠,恬静地闪烁在江南山麓水畔之中,让我们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烟雨江南。 苗青 摄

春江水暖。 朱文杰 摄

飞流直下。 李海波 摄

行走的风景

行走的风景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