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提升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 - ylrbszb.ylrb.com/page/1/2017-06/23/A2/20170623A2_pdf.pdf · 2011年至今年4月份全县累计申请专利1165件,已 授权专利79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3件,培育省级

YAOWEN责编/呼东荣 编辑/申亚美 王丹 美编/贺晓瑜 校检/王涛 黄燕2 要 闻 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本报通讯员杨崎筠摄影报道 6月16日,绥德鹏祥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80亩苹果园内套种的油菜花已盛开,引来不少游客前来观花留影。

近年来,绥德县积极实施产业扶贫,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目前全县苹果面积达到16万亩。同时,绥德县农民还在苹果园内探索发展套种模式,在苹果幼树期间套种花生、豆类以及油菜花等,达到既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收入,又促进苹果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

套种模式拓宽绥德农民脱贫路

一直到现在,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和强调人的主体性等思想主张仍不过时,其所昭示的人格力量和文化定力具有唤醒人文精神和点燃理想之光的积极意义。

知行合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动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修养论与道德实践论,但从现代拓展的意义而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具有借鉴作用。现在一些干部知行

分离,说一套,做一套,败坏了党风政风,也失信于民。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有必要提倡“知行合一”。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这对启迪官员的道德良知,遏制贪腐之风,推行廉洁政治,执政为民,取信于民,都有积极作用。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是放在“行”上。当前,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知行合一”,担当奉献。

“知行合一”之我见高庆平

本报记者魏丽娟报道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吴堡县结对,以教育扶贫为主攻方向,以吴堡县172名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为主要对象,通过智力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项目扶贫等手段,通过教育提升该县困难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遏制贫困代际传递。

从2015年开始,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向吴堡县愿意就读该学院的贫困家庭子女实行学费减免政策,并

通过设立专项帮扶资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措施减轻其家庭负担;向该县具有大学学历以下未就业的贫困家庭子女开展 3—6 个月的短期培训,利用学院的学科体系、师资力量和合作企业的技术条件,对其开展挖掘机、装载机等实用技术培训,并根据考核情况向合作企业推荐就业;向该县具有大学学历未就业的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为期一年的培训,由吴堡县政府根据本县需求

选送,主要培养畜牧兽医、园艺、学前教育、医疗护理等农村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期满考核合格者由吴堡县政府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目前各类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所有学员学习成绩优异,将于9月底毕业,其中138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学员将获得公益性岗位工作,其他学员被推荐到合作企业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同时,紧紧围绕吴堡县山地苹

果、红枣、核桃三大特色产业,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主攻对象,以点带面,辐射全体农业从业人员,加强农村劳动力特色产业生产知识和管理技术培训,使受训群众切实转变观念,真正掌握山地苹果、红枣、核桃种植培育技术,提高科技脱贫致富能力,为吴堡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切实把高校服务社会职能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强继霞摄影报道6月 21日,榆林市妇女手工艺术文化精品展在市科技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共展出涉及剪纸、刺绣、编织、雕塑、面捏、书画6大类1630件作品,展区分为剪纸、刺绣、石雕、手工艺品四大区域。

展区里,《正月十五闹元宵》是郭佩珍体现陕北民俗文化的剪纸作品;作品《敦煌》,以西夏故事为题材,用剪纸的形式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的号召;十字绣《清明上河图》以及石雕、石板、炭雕、编织、串珠、靖边柳编等手工艺作品琳琅满目,让参观者赞不绝口。西安市妇女手工艺者联盟会会长吕养芹说:“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展览非常震撼,体现了当代榆林女性的智慧和创造力。”

据悉,本次展览活动将于6月25日结束。

本报通讯员谢凯夫报道 为了扎实做好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靖边县出台多项举措。

为移民(脱贫)搬迁工程手续办理开“绿灯”。靖边县政府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脱贫攻坚责任书中明确的工作任务,负责办理涉及本单位的移民工程及扶贫类工程的相关手续及竣工验收等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和项目投入使用。

想方设法提高移民搬迁入住率。由县国土局移民(脱贫)搬迁办公室、扶贫办负责,各相关部门和镇(便民服务中心)、张家畔街道办事处、新桥农场全力配合,从简从快办理海则畔移民二区及枣刺梁移民社区项目建设相关手续,并抓紧完善移

民社区基础设施配套,确保搬迁群众早日入住。

加快推动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由县国土局移民(脱贫)搬迁办公室负责,启动建设海则畔移民二区两条市政道路、社区服务中心(含就业培训中心)等工程项目及海则畔移民二区临时市场设置的落实问题。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枣刺梁移民社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问题。

全力做好移民(脱贫)搬迁后续保障工作。由县国土局移民(脱贫)搬迁办公室负责实施海则畔移民二区产业开发项目,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筹建产业开发公司,整合各相关部门项目、资金,确保搬迁户“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靖边县为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开“绿灯”

本报通讯员张海军摄影报道 6月16日,省地方电力物资有限公司榆林分公司组织党员到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梁家河村史展馆内,一幅幅图片、一篇篇文字,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发展生

产、一心为民的感人故事和为民情怀。大家认真看、仔细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触动灵魂深处的体验,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深刻领悟了“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省地方电力物资公司榆林分公司到梁家河参观学习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绥德县

打造山地有机苹果示范园

本报记者闫景摄影报道 6月11日,绥德县赵家坬山地有机苹果产业园区内机械轰鸣,一辆辆挖掘机和大型卡车往来穿梭,园区土地整理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据了解,绥德县赵家坬山地有机苹果产业园区位于该县艽园便民服务中心赵家坬村,距离县城9公里。园区将计划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绥德山地有机苹果区、高品位休闲观光区、规范化畜禽养殖区、高质量农副产品加工区四大板块,建成集种、养、加一体化的休闲观光旅游、美丽乡村田园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其中苹果产值9600万元以上,将带动精准脱贫378户900人。

神木县

被确定为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本报通讯员刘鹏飞 王铁林报道 省知识产权局日前在神木县调研时,认为神木具有较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发展潜力大,知识产权工作积极性高,符合陕西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相关规定,确定神木为陕西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据了解,近年来,神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知识产权政策,积极推动全县知识产权工作。2011年至今年4月份全县累计申请专利1165件,已授权专利79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3件,培育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家。今年,神木知识产权

“贯标”企业由1家增加到5家,其中北元化工通过了“贯标”验收并取得了证书,三江煤化工和通海绒业通过了“贯标”审核,天元化工和富油公司启动了

“贯标”工作。神木民营企业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低温煤干馏方炉”专利获陕西省专利奖一等奖,“低温煤干馏生产工艺”专利获陕西省专利奖二等奖。该公司的SJ系列低温干馏方炉,在榆林地区及周边鄂尔多斯市被广泛推广,SJ-Ⅲ型干馏炉成功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填补了榆林市技术、设备出口的空白。神木专利权人李海岗的实用新型专利“半地下两面坡双弦架节能日光温室”,在榆林得到大力推广。

通过教育扶贫遏制贫困代际传递,榆林职院与吴堡县结对帮扶——

提升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

6

大类1

630

件手工艺品,榆林妇女—

﹃巧手手﹄编织美丽

向参观者介绍面捏作品和编织作品程序向参观者介绍面捏作品和编织作品程序

(上接第一版)

推行台账精简制度强化“简”出高效率

按照市委组织部“四个一”工作要求,靖边县通过合并同类项、去粗取精,简化流程、提升质量,对各类软件台账进行了整合规范,为全县基层党组织免费印制发放了6本最基本的台账,避免了基层党务工作者整日疲于在表山帐海中挑灯夜战,确保各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能够轻装上阵。在数量精简的情况下注重工作质量,实现了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变,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有操作性、更有生命力。

推行“四个一”宣传制度强化“浓”出好氛围

为营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该县县委按照“文化引领、媒体助力”的要求,旗帜鲜明地叫响

“一抓二促三必须”就是常态化、制度化“两学一做”的有力载体,围绕“一道一路、一厅一院、一街一口、一网一栏”,即:围绕高速路、国防道路、省道,县乡道及通村道路;便民服务大厅、政务大厅,党政办公场所院落;县城、乡镇主要街道,十字路口;运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做到宣传工作全覆盖,实现政策精神群众早知道,营造浓厚氛围。

推行党建促发展制度强化“融”出新常态

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平行线”,是长期以来困扰党建工作的问题。靖边县将促稳定和促发展作为今年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党建促扶贫,抓住发展的底线;党建促增收,抓住发展的“中线”;党建促奉献,抓住发展的“高线”的促发展中的“三根线”被全县各党支部广泛推广、广泛应用,与中心工作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良好互促互动成为新常态,涌现出了东坑镇伊当湾村、黄蒿界镇马季沟村、张家畔街道办事处统万路社区等一大批以党建引领和带动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先进党支部,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注入新动力,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具新活力。

八项制度助“两学一做”常态化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