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藏人独创的美学法则 - paper.kbcmw.compaper.kbcmw.com/page/1/2018-06/08/06/2018060806_pdf.pdf · 准;菩萨、诸女神的脸型为美丽的蛋卵形和芝 麻形;而饿鬼、食肉恶魔的脸型为丑恶的方形

支援红军贡献最大的藏区第一州

甘孜藏区人民为支援红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历史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在康区

留驻和经过的丹巴、到孚、炉霍、甘孜、新龙、雅江等地区人口不足 10 万,年产粮食不足 1 亿斤。红四方面军 4 万余人在这一地区停留了 5 个月,红二方面

军从入境到离开约 2 个多月。如果以最低标准每人每天消耗 1 斤粮食计算,红军约需消耗粮食近 900万斤。也就是说,康北几县的人民,人平为红军供应

了约 90——100 斤粮食。这里还不包括牛羊、酥油、肉食、盐、糖等其它物资。红军北上后,甘孜人民又为保护留下的红军伤病员做出了最大努力。1950 年,老

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高度评价甘孜藏区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指出甘孜藏区人民对“保存红军尽了最大的责任。”

红色记忆之红军在甘孜甘孜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了红色文化的十四个第一甘

孜档案

有朋友曾向我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藏区、祖国内地和日本都流布的是佛教大乘教派,为什么其佛教绘画差别那么大?为什么藏传佛教绘画中会有那么多千奇百怪恐怖的形象?”这还真得从藏传佛教的独特性说起。佛教的根本教义是“诸法无我”,宇宙万物无非都由“因缘所生”罢了。从此立场出发,佛教是彻底的无神论,当然这仅仅是指原生初始的佛教而言。佛祖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由于对其教义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派别。其中大乘教派不单把佛陀神化,而且还制造了其它许多佛。

大乘引进了一种菩萨信仰,认为在宇宙中有许多菩萨存在,予人以幸福快乐。总而言之,自从大乘佛教兴起后,佛教遂变成了多佛、多菩萨以及多鬼神的“多神”崇拜。

藏区原是信仰自然崇拜的苯教。当佛教从印度、尼泊尔传入西藏时,一开始遭到了吐蕃社会权贵们的极力抵制反对。佛教为了在西藏扎根、生存、发展,采取了各种办法。其中最让人称道的是,从乌仗那迎请来的莲花生大师在印度密教的基础上吸收西藏本土苯教驱邪镇魔的许多仪轨,并将苯教的众多神灵降伏,吸纳为佛教的护法神,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从此,藏传佛教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藏人面前,受到藏族社会的欢迎。由此,藏传佛教所崇拜的万神殿自然便显得比内地和日本大乘佛教崇拜的更是复杂多端了。

那么,藏传佛教美术程式化形象造型就一种模式吗?不,问题不是一句简单的程式化就能说清楚的。我们在欣赏藏传佛教美术作品时,发现佛陀、菩萨、护法、乃至动植物、山石、建筑等许多物象造型,都是画师们善于认真观察物象,对物象由如实描写到删减不必要的细节,紧紧抓住对象的基本形态,进行概括、提炼、抽象而造型的。这是一种艺术家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深化和把握过程。其结果,这类物象通常只以一些局部的改变而成为具有较稳定和固定形态的类型化形象。

它们一旦成型,便恒常不变。即使有所变化也非常缓慢,而且不会远离基本常形。这类程式化形象造型在藏传佛教绘画中比比皆是。如佛陀造像中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之标准;菩萨、诸女神的脸型为美丽的蛋卵形和芝麻形;而饿鬼、食肉恶魔的脸型为丑恶的方形和球形等均是突出基本常形的程式化样态。至于历代的高僧大德、吐蕃赞普、后妃、名臣、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的造型也都中规中矩,比例得当,勾勒匀整。只不过这类人物造型写实成分更多而已。

在藏族绘画、雕塑、金属造像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密宗造像,其形象在现实中难以寻觅,它们并非客观的实在物象,而是人们在头脑中虚构和臆想出来的理想化的物象。这类形象旨在表现某种特定的主观观念和理想,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藏传佛教教义认为,佛陀、菩萨皆有二轮身,一种是正法轮身,即真实身;另一种是教法轮身,受大日如来的教令,由大悲而转呈出威猛愤怒相,以此来降魔敌,醒愚顽。佛的教法轮身,因降伏魔鬼而无坚不摧,故称金刚;醒愚顽而使修行者、信众开悟,故叫明王。这些金刚、本尊、护法、明王因其神性而常见多面、多臂、多足;有的面孔常具三眼,并且身材粗短、壮实以示伟力。常见的还有牛头、马面等各种动物形象。这种虚幻、怖畏的造型,其目的就是为了寄托人们的一种理想,起到一种祈求镇伏邪恶,降伏观者心魔的作用。

在藏传佛教美术中,象征性无处不在,这是造型艺术的又一种表现形态。所谓象征形象,是指以最大的概括性和表现力表现某一种思想、某一现象的造型形象。实际上,在造型艺术中,象征造型往往只起到一种符号作用,它离不开特定的象征寓意。

藏传佛教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程式化象征性形象造型是曼陀罗。曼陀罗,梵文意为“坛”、

“坛城”。印度密教在修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破坏修法,在修法地点划一圆圈,或修一土城,有时在上面画上佛、菩萨像。此修法处便称为曼陀罗。曼陀罗传入西藏后获得了很大发展。作为一种古老的象征符号,它的造型是程式化的。坛城的构图为圆形,外面三——四层,分别是护法火焰墙、金刚杵墙、八大寒林墙、莲花墙;和圆形相连接的是方形建筑,一般六层,用白、兰、黑、黄、红、绿六色表现护城河与建筑的装饰结构;再里是圆;在金刚墙包围之中居住着本尊和它的眷属。其它一切空白处布满花草、法器、吉祥物。

很显然,坛城就是用这种秩序严密和高度集中的几何图形构成基本的空间结构,表现其密宗理想世界的平面结构,从而被当作整个宇宙与人心的象征物。在藏传佛教美术中,我们还经常见到的“八吉祥徽”图案,也是一典型的程式化象征性图案。其右旋法螺象征佛音远播;吉祥结象征佛教教义在大千世界中贯穿始终;宝伞象征佛法能庇护万法;法轮象征法轮永转,佛法永布世间;胜利幢象征佛法之力量无敌不灭;宝瓶象征佛教宝藏无尽;双金鱼象征佛法能给众生自由与解脱;莲花象征佛教清净而不染尘俗。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藏 族 生 命 美 学

◎扎西次仁

高秀清 摄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849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

青衣江穿城而过,将雅安市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大片区。雅安又因青衣江的点缀梳装更显得恬静、俊美、秀丽,而名扬海内外。一支康巴欢乐队活跃在青衣江两岸,更增添了青衣江的秀色、韵味和多姿多彩。这支欢乐队就是由康巴十八个县退休出来的藏族同胞组成,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工作单位和亲人,定居在青山绿水、风景优美的青衣江两岸,以青衣江为伴,融入青衣江,同青衣江朝夕相处,欢度晚年,觉得潇洒浪漫,心满意足了。他们穿的是一色的藏袍,女同胞穿无领罩衫、长袖,花花绿绿,颜色缤纷,一眼就看得出来像个民族歌舞团。加之他们不加粉饰,开朗乐观的性格,谈笑风生,笑声朗朗,已经吸引了一路游客的目光。

康巴欢乐队已成立十来年了,他们有召集人,有领队,有演员。每逢初五、十五、二十五是他们约定的活动日,玩遍了青衣江两岸所有的农家乐和茶园。休闲时只要领队站出来,男女立即各列一排,紧腰放袖就舞起来了。这是藏族人民的天性,“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2002年2月藏历年,藏族同胞在青衣江畔的两棵树茶园聚会,饭后二三十个男男女女习惯地跳起圈圈舞,吸引了很多观众,有的汉族同胞竟跟在后面甩手踢脚,亦步亦趋地跳了起来,好不热闹。茶园女老板喜滋滋乐得合不拢嘴,又是搬凳子,又是倒茶。是啊,小小茶园哪有条件请宣传队、歌舞队为其助乐呢!可这批藏族同胞既是消费者,又是观众,亦是舞蹈演员,他们也是自寻其乐欢度晚年啊!于是从这天起正式打出了“康巴欢乐队”的旗号。后来被甘孜州驻雅安老年协会正式列为舞蹈三队,经常应急出场参加各种联欢活动、庆祝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这支康巴欢乐队共有60余人,年纪大的70来岁,最小的42岁,都是爷爷奶奶级别的人物了。他们既不需要化装,也无须道具,只要有一部收录机,几盘藏歌磁带就行了。收录机一响,人们随音乐声翩翩起舞,一遍又一遍,转一圈又一圈地跳起来了。乐曲一般都是弦子舞曲或酒歌曲调,只有舞步轻重缓急不同,队形始终不变,人数可多可少。下面列举两种舞曲内容,以窥一斑:

弦子舞曲:今天我们在一起,跳起欢乐的锅庄,格桑啦。

祝我们大家幸福哟,祝我们大家扎西德勒学。

祝酒歌曲:闪光的酒杯,高高举起,这酒中盛满了情和意,祝朋友吉祥如意,祝朋友一帆风顺;

欢聚的时刻,虽然这样短暂,友谊的花朵,却开在我们心里,幸福的回忆,却留在我们心里。

2007年5月,甘孜州驻泸定县老年协会宣传队30余人路过雅安,曾同康巴欢乐队在乡水荷鱼庄联欢,两个家乡的宣传队异地相逢,倍感亲切,说不完道不尽的乡音乡情。最后,泸定县宣传队跳起了踢踏舞、藏舞,康巴队独唱《一个妈妈的女儿》、《圣洁美丽的地方》、《康定情歌》等歌曲,有的同志感动的眼睛湿润了。最后大家手挽手跳起圈圈舞,直跳到晚上6点钟,吃了晚饭才依依惜别各自回到住处,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记 忆 康 藏

活跃在青衣江畔的康巴欢乐队

◎刘述义

程式化

藏人独创的美学法则

藏族服饰特点鲜明,雍容华贵,既有唐代遗风,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其它任何少数民族均有较大差异。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人们多着长袖大襟皮袍

“楚巴”。华丽的“楚巴”外面是大紫大绿的缎面,袍子的下摆及领口、袖口镶有水獭皮、豹子皮,有的甚至还镶有老虎皮,镶的这些动物皮越宽越显富贵。牧民平时只穿无面子的羊皮“楚巴”,白天作衣裳,夜晚当被褥,出门是口袋。女子虽然也穿“楚巴”,但主要的装束是黑色无袖的长坎肩,内着色彩鲜艳的长袖短身内衣,腰系横条图案围腰“邦典”。按传统的着装仪式,只有已婚妇女才腰系邦典,而现在邦典则多成为一种装饰。男子衣着宽大,腰束丝线编制的腰带,常常袒露右臂,这样既方便做事,又能显示出男人豪放粗犷的性格。

在很多地方,藏族男女有蓄长发的习惯,特别是康区一带的男子常把油黑的头发梳成辫子盘

在头顶,并用一些红丝线把辫子挽起来,扎成一个红色的“英雄结”,显得威武雄壮。女子的发型变化则随着区域的变化而变化:有的把辫子盘在头顶上,有的把头发梳成许多根细细的长辫披在两肩和身后:也有的梳一根粗大的独辫,再在辫子里编进各色毛线,并将毛线续于发梢后。

藏族喜爱戴帽,夏季多戴呢毡大盘礼帽,既可遮阳,又可挡雨;冬季多戴野兽毛皮制成的藏式“金花帽”,高高的帽沿,加上制作精美的其它饰料,极富民族特色。从帽子的不同往往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地域和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藏传佛教的僧帽,一般在帽尖上伸出象牙似的尖顶,看去象只昂首的飞鹰。人们从僧帽上就可分辨出其所属的宗教派别,本教戴黑帽,宁玛派戴红帽,格鲁派戴黄帽。因此,也就有了红帽系,黄帽系,黑帽系的说法。佛像也戴帽子,有的保护神或金刚力士,还戴有人头骷

髅或鸟兽形的帽子。虽然藏族服饰变化多样,千

差万别,但佩带的饰品均多以金、银、铜和珠宝玉器等制作而成,造型时而粗犷厚重,时而细腻明快。女人们头缀红珊瑚和绿松石,顶上挂着用琥珀、玛瑙、翡翠、九眼石等串成的项链,再加上耳环、手镯、戒指等各种首饰,浑身上下珠光宝气,光彩照人。其中,康巴妇女的服饰特别华贵,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盛典节日里你可以看到有的藏家女子头上缀着茶碗般大小的银饰,耳朵上戴着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大金耳环,前胸和腰际还挂着比碗口还要大的嵌金银饰──嘎乌,走起路来叮当着响,甚是好听。安多服饰显得繁复多彩,花样百出,常以金银丝刺绣,华丽而不雍肿,富足而不掩清丽。总之,凡在藏区生长和对藏民族较为熟悉的人,凭借一个人的装束打扮,就能知道其所在地区了。

五 色 台 历

日欣贡嘎拉,是名山贡嘎的主峰,康人就这么叫他,他高。山麓海拔一千三百米,山顶海拔七千五百五十六米,从山的脚底到山的颅顶,凭肉眼直观打量贡嘎通堂大体的净落差,绝对是触目惊心的。在木雅,人人相信,贡嘎神山是取的坐姿,要是他站将起来,地球会变成个圆锥形。这世上少有的极高峰,让首次光顾康巴的西洋地理考查者惊惊诧诧,沾沾自喜着误以为自己发现了超过珠峰的地球之巅。近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邀请公众对大山评名次,结果,贡嘎他首屈一指,应属绝非意外的必定。

贡嘎是条北南向的山脉,大渡沫水与雅砻若水的分水岭。主峰四周,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帽子,就多达二十几坐。近六千米的群巅,比比皆是,没人去计较得,难怪汉语直接称其为大雪山,可不就是日欣吗。而日欣又有着雪山恒古不息的宇宙历史感。

贡嘎的水光山色,可谓四大部洲的共构,灵妙造化。朝东,海螺、燕子几条冰川排列牵起,说是现代的,说是低海拔的,因兹而奇。面西,雅充、阿太众庄寨匿隐其间,分明一处处胜境好地方

“香格”最为可贵的“尼拉”。复杂的褶皱极高山地貌,完美的动植物生态苑,令人称绝。往北,塔公、达舍的牛场坦荡布开,水草萋迷,沁心沁肺的草地,风生云起。向南,仁宗海子、草科坪步步成景,林岚森嶷,拂开亚热带到寒带立体植被壮丽气象。

冰峰雪岭怀拥高山湖泊,放大光明。湖,阔卓的,如伍须、木

格,泛五色七彩圣光,蕴仙鶴瑞莲逸气,自启瑶台密境,是雪山寄魂湖,是苍天的镜子。湖,细巧的,是瑟瑟海,是莲花湖,作百千数,如散落的翡翠,成串,拈起来就是佛的念珠。山间地热丰富,温泉沸泉,矿泉药泉,平地涌湥。泉边凝固出钙华秀石,琳珑中也沉着大山的精魂大湖的灵性。

贡嘎,奥古风水中,聚精汇粹,百宝深藏。阴阳盈仄间,千种禽兽,万类草木,皆各各逞显珍稀奇异,还尽都彰示自由和谐。人进了贡嘎,心性犹为坦荡,大有唯我独存于世的安宁和空寂。好长一阕年辰中,这儿深匿幽隐,山下人迹罕至。偶然入山的山民,若意外地遭遇到同类于这烟火界外,竟然会因陌生而大惊失色,双边齐叫:有人。碰到人,比碰到神怪还难料想。本来,人不开发这山,而这山最是养人护人。贡嘎存于天界,属于天民。

贡嘎四方胜境,更添四季气色。春,淡滗葱茵,于料峭中萌动新生。夏,浓绿荡野,渲染得青云能铺成跳舞的毯子。秋,硕果累累间,花仍不败地开,落叶缤纷,恰似漫卷天地的龙达。冬,冰天雪地,最是贡嘎的气色,纯洁,不屑剔透晶莹,就一味的干干净净。日月通鉴,晨曦夕晖,抹得冰峰象赤金铸就,象古璧包浆。天下幽,天下秀,天下雄,天下险,贡嘎占全。末了,归于苍厥,归于灵宵,很难得染缠红尘黄泉的,淡然且一派空明。

这里,地貌多重,生物多样之余,尤其人境多元,文化多意。小千大千,‘地脚’康巴层出不穷,罟笮、麽嶲,独蜀、乌粟,鄂羌、卢汝,

点不过来,又以牦牛木雅为主。老大一段山脉的千里脊梁,叫牟尼芒欣,叫木雅热岗,即木雅子民的祖祉。这山和阿尼玛欣山成舅甥关糸,表征着康巴与安朵的世袭姻亲。今天的木尼洛、木勒、木雅、木茹,古老的白木雅、黑木雅、阴木雅、阳木雅,远徒的北木雅、南木雅、上木雅、下木雅,都把贡嘎主峰当祖祀。于是这山成就为木雅贡嘎。贡嘎以圜,东麓雅嘉埂、摩岗岭,西麓次梅梁子、莫溪沟,北麓俞林贡、俞林河,南麓木尼洛、乌觉,珍藏着多少历史的秘密,遗留下多少民生的典故,萦绕着雅日甲牦牛国的不息精灵,厘不清也挥不去。贡嘎是木雅的精神,木雅的标志。

贡嘎山脉,处民族大走廊,五湖四海的,稀奇古怪的,最遥远的事情,都能齐齐攒到贡嘎这儿来。最贴近的物什,却又袅袅无息,传向天方天朝,延及北辰南冥。让康蜀风情涵化,藏羌文化交融,汉族彝族纳西族,同存共处,难别彼此。如是,贡嘎出落为康巴喀弥超凡的神圣康山,历时,永久万年。历空,至高无上。历心,洁白无瑕。

环贡嘎是处生生不息的人窝窝,潜沉着无限人文脉息。周围本来是个大巴戈尔,巴戈尔是绕圆纳祥,大巴戈尔是绕若大个圆纳莫大个祥。时下的环贡嘎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意欲免去过余的俗气和过度的功利,应依什么来打造,方会更佳呢?若要环贡嘎这圈儿,当得起木雅绕山转成的巴戈尔,看来真有待超越时空,往人文深处开拓才是。

康 藏 随 笔

◎泽仁多吉

藏族服饰的特点

存于天界属于天民

◎骞仲康

责任编辑:唐闯 图片监理:边强 组版:陈相

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康藏人文

净化心灵的生命家园 天人合一的生存家园 和谐幸福的生活家园 人类未来的理想家园6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