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海外华文媒体翻译与写作 - harianbaru.com被廖建裕教授认为不准 确传达总统的信息和精 神。 从事新闻工作 50多年,我一向写重要 新闻都采用综合意译,

公元2018年3月30日(星期五) 7

海外华文媒体翻译与写作

海外华文媒体,特别是印尼的华文媒体,主流社会重要新闻都是靠翻译而取得,原因是, 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派专业记者采访.因此,翻译成为印尼华文媒体当地官方资讯的主要来源,而翻译的水平和质量,就决定了媒体的地位。 谈到翻译,这里要谈谈一些印尼文翻译的趣事。 在独立前近百 年 , 历 史 记 载 , 印 尼的报纸传媒是由在当地出生致富的华裔商家所创办的,他们办的是马来文报,不是华文报,而当时的巴刹马来文,参进了一大批闽南语,如 “ 马 车 ” 呌 B e c a ” , 房间叫“pankeng”, 面条称”Bakmi”, 豆腐叫“tauhu”,后来1910年最大报纸〈新报〉出

版 马 来 文 版 时 , 更 广泛 使 用 闽 南 语 在 新 闻报道中,因此,到1928年10月28日全国各地青年大集会宣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语言”时,印尼语中已渗入 一 千 多 个 中 国 语 文(98%是闽南语),今天 , 印 尼 文 报 纸 还 经常 使 用 中 国 语 来 报 导新闻,如“.Perusahaan Cekak”,意思是企业贫困 没 有 钱 , 这 C e k a k 是闽南语“一角”,Cuan Besar, 意思是“大赚钱”,Cuan 又是闽南语;还有Cap go me, 是闽南语”元宵节”,印尼人家喻户晓知道华人的新春 节 日 , 他 们 还 有 美食“Lontong Capgome”, (元宵美食恙),如果不熟悉闽南语,很难译好这类新闻。 为什么有此特殊情况?原来, 过去四百

年 的 历 史 , 印 尼 首 都 雅加 达 是 由 华人 为 主 的 血泪 汗 水 和 来自 各 地 的 民众 所 兴 建 起来 的 , 荷 兰殖 民 统 治 者在1619年5月打 败 英 国 军队 而 佔 领 吧达 维 亚 ( 雅加 达 旧 名 )后 , 其 他 外地 族 民 都 逃之 夭 夭 , 只有400户中国

侨民协助荷兰统治者维持生活和进行建设,荷殖当局想方设法拉拢中国人为其服务,委任华人甲必丹、给予承建城堡、吉里翁河等重要工程 , 中 国人 , 当 时 主要是来自闽南地区的福建人成为荷殖的统治代理人,造成了在逐渐形成的巴刹马来语(即后来的印度尼西亚语)中有一千多个中国语文(闽南话占98%) 当前,印尼华文媒体的翻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名不统一,

如苏南苜府Palembang, 旧译“巨港”,现在有报纸用“巴连邦”.(2)人名不统一,如中国用“苏西洛总统”,新加坡或印尼,还有人用“尤托约诺总统”,海洋统筹部长,新加坡用“潘贾 丹 ” , 中 国 或 印 尼用“卢虎特”或“鲁胡特”等等。(3)语文不够通顺,带有印尼语化色彩,这是翻译不够水平造成。(4)对简称不理解,出现错误,如丅HHK,是“中华会馆”简称,Ganefo 是“新兴力量运动会”。还有苏

南、南苏也经常错译。(5)未达到信达雅的要求,如2018年春节印尼总统佐科维向华人祝贺阴历新年快乐、幸福,中国新闻社等的翻译,被廖建裕教授认为不准确传达总统的信息和精神。 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我一向写重要新闻都采用综合意译,就是参考几个不同印尼文报纸的报道,重新综合整理才写出报道,这样可以更准确和具体。不过,重要文件就必须认真准确,比如,2002年,印尼国会通过第四次 修 改 宪 法 ( 即 现 行1945年基本宪法),我就逐字推毃,全文翻译登在<国际日报>上,后来也编进新书内。2006

年国会通过第12号法令即<印尼公民权法令>,这是取消对华族歧视的国籍法,我也全文译成中文登在<国际日报>,后来也选进新书内。 由于人力资源关系,现 有 印 尼 华 文 媒 体 很少有出色的特写。2008年,印尼最大的印尼日报〈罗盘报〉举办一次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一位有正义感的新闻工作者,把他花了半年时间进行调查搜集1967年西加里曼丹发生的驱赶、追刹华人的悲惨事件所写出的报告文学寄去参

赛,题目是〈西加华人失去的一代〉,结果荣获冠军。该文写的有血有泪,令人十分感动,因此,我也努力意译,用一个月时间刊登在<国际日报〉印华论坛上,获得广大读者关注与好评。这篇报告文学已编进新书〈历史悲剧。寻求真相〉一书内。欢迎大家阅读指正。 要办好海外华文媒体,高水平的翻译和优秀的特写是绝对要具备的条件.目前印尼各华文媒体都难以实现,因此须要年轻一代努力学习和大力支持,并真心支持华文媒体继续发展,否则必将走向没落。

(李全)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