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牛艺伟百米长卷向“七一”献礼 晋国称霸160年探密epaper.sxycrb.com/ycrb/misc/1/2018-07/05/06/2018070506_pdf.pdf · 史书《左传》记载晋国事件占全书五分之一多;

文 化 责任编辑 赵卓菁 校对 郝鹏飞 黄冠轶2018年 7月5日 星期四

E-mail:[email protected]

山西省简称“晋”,足以说明晋国是山西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一页。在长达 294 年春秋时期(前 770—476),诸侯林立,群雄逐鹿,战事纷呈,世事跌宕。其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王“春秋五霸”相继登场,主持霸业。按时间顺序排列,最早称霸的齐桓公仅限于生前的 36 年,薨时因未选好接班人而导致国家内乱,几个公子置父君遗体于不顾,互相争位,数月未下葬,蛆虫爬满尸床。第二位霸主宋襄公,齐桓公薨后,企图乘机称霸,被楚国打败遭掳,次年带领军队讨伐郑国,在泓水与楚国交战,因楚军渡河未进攻而坐失良机,惨败于楚军,有其心而无其实。第四位霸主秦穆公虽然雄心勃勃,屡次兴兵,但势力范围始终未越过黄河,只好把主要精力放到函谷关以西地带,“兼国十二,开地千里”,充其量称霸西戎十余年。第五位霸主楚庄王乘晋国中军将郤缺亡故之际,暂胜晋国,出现了“晋楚共霸”局面。未过几年,晋悼公当政,楚庄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晋国迅速崛起,重现霸业,含恨而薨。而称霸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属晋国。自前 632年晋文公指挥城濮大战、消灭楚军,被周襄王策命为“侯伯(霸主)”,“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至晋出公二年(前 473),周元王命勾践为“伯”,历襄、灵、成、景、厉、悼、平、昭、顷、定、出 11位国君,时间长达 160年。

作为霸主国家,晋国忠实履行周王室赋予的“霸主”权力,为保持王室权威、维护政治秩序,捍卫社会正义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晋国称霸期间,数次调停周王室内部和诸侯之间的龃龉和矛盾,召集齐、鲁、宋、卫、郑、曹、杞等十多个诸侯国会盟 35 次,组织各诸侯国联军征讨王室叛乱、不守盟约或侵犯他国的诸侯国及异族 20 余次,演绎出“城濮大战”、“鞍之战”、“麻遂之战”、“鄢陵大捷”、“车辕之役”等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主宰春秋时期 55%的时光。难怪我国第一部记事体史书《左传》记载晋国事件占全书五分之一多;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国语》记载的 243 篇史实中,《晋语》竟达 127 篇;我国 5000 条成语中,源于晋国的竟达上千条。

笔者参阅《左传》《国语》《史记》《晋国通史》等,以考古成果为佐证,对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探密。

扩张疆域,壮大实力

晋国为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给其弟唐叔虞的诸侯,初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史记·晋世家》),后叔虞子燮父改唐为晋。据考证,当时晋国的疆域仅为现在的绛县、曲沃、翼城、侯马、襄汾一带,四面均为异族所据。直到第 19位国君献公当政后,修筑绛城、扩疆拓域,史称

“并国十七、服国二十八”,其子文公励精图治,出兵勤王、城濮大战、践土会盟,使晋国疆域进一步扩张,后景、悼等国君当政时,版图又有所拓展。据芮城李尚师先生《晋国通史》记载,晋国称霸晚期,疆域包括今山西省的绝大部分;今河北省西、中、南大部,北起蔚县的代王城,向南而有完县,向东的河间县、晋县,再往南直到山东省西端的冠县、山东与河南交界的范

县;河南省黄河以北的绝大部分以及黄河以南的豫西北部、黄河南岸的偃师等地,东北大约从周王室居住的洛阳向西南的伊川、汝州、平顶山往西直到淅川县西南丹江之南一线;陕西省大约包括陕南商州东部的武关、秦岭以北的华县、大荔、澄城、韩城,向北至龙门一线以东到黄河的一长条地区;另外,还包括山东省西北端冠县一线以西的一小部分,疆域范围至少相当于现在山西省国土面积的 2.5 倍,南北长约 800 公里,东西约宽 500 公里,总面积 40 万平方千米,是除楚国外春秋时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为晋国称霸提供了先决条件。嗣后,在战国七雄中,由晋国分出的赵、魏、韩占其三。

推行改革,发展经济

晋国称霸后,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扶摇直上,“天下莫强焉”,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究其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推行改革,发展生产。晋文公根据长期流亡中对各国实地考察而积累的治国经验,开改革之先河,实行“弃债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生”(《国语·晋语四》)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建立起“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的社会分工秩序,很快取得“政平民阜,财用不匮”(《国语四》)的效果,为晋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开辟出坦途。历代国君步其后尘,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使晋国在农业、畜牧、冶炼、营建、制革、车船制造、纺织、制陶、酿酒等方面均得以长足发展,远远居于全国前列。二是依托资源,聚集财富。晋国境内富蕴食盐、煤炭、铜铁、蚕桑等丰富的资源,晋国主政者充分认识到其价值所在,实行垄断经营,源源不断地获取天下财富。以人类生活必需品食盐为例,晋国境内的河东盐池是几十万年前天然生成的内陆盐湖,远古时,黄帝与蚩尤为争夺盐湖曾展开大战,尧舜禹曾在附近建都,晋国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食盐资源,委派官吏,组织生产,开辟盐道,换回大量钱财。史书载,晋国的富商“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国语·晋语》),经济强而百业兴,为晋国修筑巩固边疆、招募军队、发展武备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扩充军队,彰显霸气

军队是国家强盛与否最重要的标志,谁拥有强大的军队,谁就有话语权。周王室规定,诸侯国只允许建立一军(约 12500 人),但随着王室削弱,诸侯中的强国谮越规定,扩充军队,齐、楚、秦等国之所以能够称霸,主要原因就是有较强的军队。献公为了向外扩张,于十六年

(前 661),在原一军的基础上始“作二军”,凭借武力,先后灭掉霍、耿、魏、俪戎、虢、虞、倗、霸等国,一跃成为北方强国。文公当政第二年(前635),率“二军”开赴中原勤王,平息了王子带乱,从而获得周襄王赏赐的“南阳八邑”,把晋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中原。四年(前 633),晋国在“二军”的基础上,“作三军”“蒐于被庐”实行

军政合一,任命上、中、下三军将佐为执掌国政的“卿”。次年,文公亲率三军南下中原救宋,在攻占曹、卫两国的基础上,“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在城濮(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与楚军决战,一举消灭了当时天下最强大的楚军,一战而称霸天下。同年,在“二行”基础上做“三行”以御戎。八年(前 629)秋,文公又“蒐于清原(今闻喜县)”改“三行”为上、下新军。景公十二年(前588),景公为巩固霸主国家地位,“作六军”,使晋军成为编制最大、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劲旅。相关史料显示,晋国军队不仅数量多,而且装备先进,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常规武器——兵车达千乘以上,且兵卒待遇丰厚,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斗中所向披靡。查相关史料,除邲、栎之战外,少有败绩,胜仗占 90%左右。如“崤之战”。前 627 年,秦军乘文公刚薨,兵发中原,袭郑灭滑,襄公听从元帅先轸力谏,率兵在秦军返回的必经之崤山设伏,以极小的代价消灭了秦军,活捉其孟视明等“三帅”,使秦军一蹶不振。

惟才是举,治国有道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自文公始,晋国取消公族,不拘一格降人才,各类拔尖人才像一颗颗璀璨的亮星熠熠生辉在历史的天空,保障了晋国的长治久“霸”。文公起用狐偃、赵衰、介之推等贤士谋臣,在外流亡 19 年,历尽磨难,回国为君,开创了一代霸业。当政期间,为进军中原,起用满腹经纶的郤谷为帅。救宋途中,郤谷因病而亡,文公破格越四级提拔下军佐先轸为主帅。先轸不负众望,指挥“城濮大战”,一举消灭楚军。又不计前嫌,起用罪臣郤芮德才兼备的儿子郤缺。灵公时,郤缺先被任为上军主将,后取代赵盾升为正卿。之后的国君大都仿效文公。“惟才是举”成为晋国当政者 的 基 本 国 策 和 传 统 习 惯 。平 公 十 四 年(前544),悼公夫人宴请为其娘家修筑杞城的民工,官吏们看见来自绛县的老者,好奇地问他的年龄。那位老者以甲子纪年法答之,在场的人均算不出他的年纪,后询问朝里的乐师师旷,才知道对方活了 73 岁。正卿赵武知得知此事后,佩服老者学识,诚恳地聘请他为绛县师

(见《左传·襄公三十年》)。

海纳百川,锦上添花

晋国称霸后,成为天下的实际领导者,人流、物流、信息自然向晋国流动,为本来就非常殷实的晋国经济锦上添花。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收取纳贡。李尚师先生所著的

《晋国通史》 记载:“平公九年 (前 548),晋国因历来对各诸侯剥削太重,接受郑子产的建议,减轻各国的负担。”从这一事件中,可以洞悉到,晋国称霸后,各诸侯国必须每年例行为晋国缴纳一定数量的钱财,受晋国领导的有齐、秦、宋、卫、陈、蔡、郑、许、曹、杞等十多个诸侯国,这些进贡的钱财加在一起,应该非常可观。二是讨伐所得。晋国称霸期间,组织联军讨伐诸侯国 20 多次,每次取胜后,被讨伐者为求谅解,不得不倾其所有献给晋国,促使晋国的经济更加强盛。

晋国称霸160年探密■刘玉栋 刘剑翔

近期,读了由运城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选的刘纪昌同志的《扶贫纪事》和

《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先进典型事迹选编》两本书。《扶贫纪事》一书,没有夸大的渲染,没有离奇的情节,只有一个个真实而朴实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我的脑海里久久萦绕。跟着双定去卖菜、好人樊锁义、杨有道当了“牛队长”……这一幕幕鲜活的场景让我真实触摸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些具体细节。

刘纪昌同志是运城市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发展中心的办公室主任、市作协副主席。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他有车有房,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适,本可以轻轻松松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刘纪昌同志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这选择意味着压力,意味着责任。他把干部驻村帮扶,看成是与打过仗一样光荣、像插过队一样难忘。刘纪昌是幸运的,他把大吕村作为一个新的舞台,既实现着自身价值,也创造着社会价值。

“跟着双定去卖菜”的感人情景尤其令我难忘。双定很勤快,卖菜的生意也很好,可就是赔钱,依然是个贫困户。“村干部说,‘全世界都知道,王双定卖菜,只赔不赚,根本不挣钱’。”刘纪昌他们为探究竟,半夜 3 点起床跟着双定从购菜到卖菜扎扎实实走了一趟,回来后“头发炸得乱

七八糟,眼皮黑黄、胡子拉碴……”但终于弄清了“只赔不赚”的原因了。我也曾有过这样一些经历,许多次早早起来去蔬菜批发市场购菜,着实辛苦,但现在想来,与整日在脱贫一线的刘纪昌他们相比,那根本算不上个啥。还有,他们为失去亲人的又又办理手续,让她继续享受党的优惠政策 ;帮 助 一 心 想 脱 贫 的 杨 有 道 当 上 了“ 牛 队长”……就是这点点滴滴的辛劳渗透着驻村干部的责任,渗透着奉献,他们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和担当。

如今干部积极下乡是去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任务,是去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模式,是为广大农民带去致富春风。我想,只有深入农村,具体了解情况,才能实现“精准施策”,坐在办公室是永远做不到的。《扶贫纪事》让我们看到,有一大批像刘纪昌这样的驻村帮扶干部,他们讲政治、讲大局,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真情奉献,执着坚守,辛勤努力,正在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懈努力,我也相信,这场仗一定能够打好打赢。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抓的第一民生工程,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我必须亲自参与,亲自见证这一伟大工程的胜利完成。”书中这句话令我很受触动,我为有这样的共产党员身怀如此的奉献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用一生去思考和学习。

用“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读刘纪昌《扶贫纪事》有感

■何大海

饸饹面古称“河漏”,是民间传统面食小吃。

据说清朝康熙年间,皇帝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摸底统计,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一天,康熙按图索骥寻找名吃,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遂命人依法炮制,吃后对其独特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于治理河道不利,遂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饸饹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独特的风味名吃,街头摊点比比皆是。而孙吉的荞面饸饹以其制作工艺精细、用料考究、风味独特而成为众多饸饹面中的佼佼者。

荞麦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降低血糖、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抗菌消炎的功效。

孙吉饸饹以荞麦面为原料,分为凉拌饸饹和热饸饹。

凉拌饸饹好吃,就好吃在筋道上。压饸饹原本都是用饸饹床,得手工压,俗

称“压饸饹”。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机械饸饹床。拽一块大小合适的荞麦面团,揉成光皮,放进饸饹床,机器一开动,一条条粗细均匀的饸饹就从机器中自动被挤压至锅中,锅中的饸饹面宛如蛟龙在沸水中翻滚,盖上锅盖焖三五分钟,待煮熟后就可以出锅盛碗了。

圆条形的细长面条,入碗后倒上适量米醋,撒些芥末、芝麻酱、咸盐等,最后浇上浓浓的油蒜麻椒,一碗凉拌饸饹就做好了。拿起筷

子轻轻搅拌,香味瞬间扑鼻而来,夹上一筷子放入口中,软而不黏、滑中有韧,嚼着筋道、回味悠长。摆在酒席宴上,让人一看就嘴馋,圆桌周围一圈的筷子都会伸向它。

热饸饹(羊肉饸饹)是极具特色的美食,它以“面筋滑爽口,汤味美鲜香,肉肥而不腻”闻名遐迩。

将秘密熬制的热羊汤和鲜嫩味美的熟羊肉浇在盛有饸饹的碗中,再加点红油辣子,撒上芫荽和葱花,色味俱全,香气四溢,一看就让你垂涎三尺。羊肉饸饹味道鲜美,香而不腻,加之汤上漂着油花儿,让你吃了饸饹,不由得也要把香喷喷、热乎乎的汤给喝完了。一碗羊肉饸饹,浓缩了羊肉和羊骨的所有精华,不仅能提供优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等营养,更有暖胃祛寒、保健防病的功能。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作为赶集上会的首选小吃、招待亲朋好友的特色美食和红白喜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佳肴,孙吉荞面饸饹味道独特,老少皆宜,百吃不厌。它的香味儿,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沉淀下来,传递着传统的厚重和人情的温暖……

孙 吉 饸 饹■尉高君

古魏新芮,星分昴毕。天赋神州,地当皇畿。北负首阳戴玄武,南临函谷跨凤鸾。西开华

岳通爽气,东阖虞门置闲田。东西南北,拱中山而号中国;泾渭洛汾,贯黄河而拥黄庭。山峙阴阳,掌华蹈襄;河络秦晋,同袍连襟。太峰水峪,天尊枕大王而仰天;华胥姜嫄,圣母履巨迹而诞圣。方岭九峰,渠潴顶头颅之昆仑,盎浆滋润;彩霞永乐,蛾眉展尾闾之窈冥,河车搬运。营子内经,毓秀钟灵;阳干颛顼,观天运星。巫祝图画,风陵始奠。三皇启蒙,三门树天地之坟典;五帝治世,五老献中华之河图。风上曰凡,范大河之蠖屈;风下为虫,像首岭之雄倔。域中三宝,天地与人。西侯圣火,人猿相别,燧人氏燃烛暗之炬;匼河灵石,阴阳互根,伏羲氏划开明之卦。人母女娲,补天立极。盐卤慈乳,哺育万世。蚩尤姓风,后裔皇娲。煮鹾为盐,制作芮戈。神农姜姓,沃壤经营。播谷尝草,炎帝是称。轩辕舟车,四海通途。黄帝一统,天人合符。阪泉之战,炎帝南载;浊卤之役,蚩尤渤解。采首山之铜,铸鼎中原;成三祖之业,开疆宇寰。颛顼段干,德基高阳享神庥。共工争帝,怒邀洪水触不周。爰及唐尧,接踵帝喾;上射九日,尧天是祷。孝子重华,鸟种象耕;牛郎织女,娥皇女英。天命尔躬,复旦南风。大禹治水,阳城立宫。九州始奠,夏朝乃

兴。殷契商汤,东迁盘庚。伯夷叔齐,采薇隐憩。后稷文武,成周虞芮。天赐毕万,魏风伐檀。老子归宗,著道德以玄览;文侯兴国,师卜商而轼段。秦望蒲阪,祀女娲于风关。汉礼首山,化黄金自昆田。魏武屯兵,破韩马而定鼎三足;玄宗重色,铸铁牛而求仙独头。张睢阳节烈忠义,气吞逆贼;吕洞宾神通玄灵,法度群生。商隐隐玉溪,诗踪太白通灵犀;弘济济重阳,道贯祖师树纯阳。张四维礼义廉耻,力挽狂澜于既倒;壮八百忠义仁勇,敢灭日寇于甚嚣。诗仙吴莲洋,碧波万顷映天真;国老景耀月,赤胆千秋照直臣。

新中国雄起,旧山河英挺。风陵渡铁桥,长虹卧浪通赤县;大禹渡电灌,巨龙腾空洒甘泉。书画节,传永乐之精神;黄河游,汲根祖之氤氲。大唐电厂,动力光波辉宇宙;亚宝药业,祖宗医术护裔胄。生态文明示范,福地洞天,花果飘香;仙乡建筑典型,琼楼瑶阁,星辰耀光。纯阳梵宫,再献金丹玉液;寿圣宝塔,又映佛灯禅月。条山深隧通达,龙腾玉宇护中华;芮邑巨帆起航,虎啸黄河壮国家。百姓人民,道德雍和奔小康;万里山河,锦绣忠诚向太阳。

大哉!和谐新社会,民族乃复兴!孝道为特色,本根聚芮城。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诸君勉力,万世其隆!

芮 城 赋■李安纲

本报讯 退休干部杜贵海历经三年主编的《杜家营村志》近日推出,永济地方志相关专家肯定该志书“是目前永济一流的村志”。

《杜家营村志》共 525 个页面,23 章,35 万字,366 张图片,采用记、述、志、传、录、表、图、照片等,真实记录了杜家营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程、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该村志既是杜家营村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永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2015年退休的杜贵海,怀着对家乡的情怀,抱着“上承先祖,下惠子孙”的思想,开始义务编写《杜家营村志》。在村“两委”的重视和村民的鼎力支持下,杜

贵海历时两年,80余次穿梭于永济市区和杜家营之间,对在永济工作和定居永济的32户180余人在外工作人员、203名在外求学的大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253名村干部、80名党员;对92名复转军人、86名能工巧匠;对35个80岁以上和4个90岁以上老人;对历年在本村任教的157个老师等1300余人次逐一进行了采访。《杜家营村志》2016年 9月底完成初稿,至2017年12月共完五稿,并顺利通过永济市志办终审。

“党中央一直号召开展乡村记忆文化、传承文化和历史文化工程。我认为文化就是一个村的灵魂,产业是一个村的招牌,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杜贵海说。 (本 通)

退休干部杜贵海 历时三年编村志

本报讯 (记者 刘 杰) 7 月 1 日,运城市书法爱好者牛艺伟将自己书写的“十九大报告百米书法长卷”正式对外展示,向党的 97 周岁生日献礼。

牛艺伟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音乐系,同时又是一名书法爱好者。牛艺伟平常非常勤奋刻苦,主要以临曹全、礼器碑帖为主,书法作品曾多次获奖,在运城书画界人气很高。去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时,对新时代怀着感恩之情的牛艺伟全程收看,她不仅被习总书记长达 3 个小时的站立演讲感动,更被习总书记高瞻远瞩、胸怀天下的报告内容所震撼,于是就产生了用

书法抄写十九大报告的想法。十九大一结束,牛艺伟就怀着虔诚、激动的心情,开始用隶书一笔一画地抄写长达 3 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全文 , 这 一 写 就 是 3 个 月 , 经 常 一 写 就 是 一 整天。2017 年年底,牛艺伟终于完成了这幅鸿篇巨制。

7 月 1 日,牛艺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太原滨河公园开阔的草坪上,打开了刚刚装裱完成的宽 50 厘米、长百余米的作品。3 万多个舒展超逸、隽永灵动又不失庄重典雅的小字整齐排列,惊艳了观者。省电视台的记者还特意用航拍记录下这幅来之不易的作品全貌。

牛艺伟百米长卷向“七一”献礼

⬅近日,几百名群众在新绛县乐楼前的衙坡上等待绛州皮影戏开场。

绛州皮影戏是历史上流传于山西民间的传统地方戏曲,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对中国戏剧乃至电影的发展都有过重要影响和贡献。

2009 年,绛州皮影戏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作有传统武戏《武松打店》《火焰山》《穆桂英破三关》,传统小戏《兰子卖母》,童话故事《鹤与龟》《猪八戒背媳妇》等。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对此次演出进行了录制。

特约摄影 宋 磊 摄

⬆7 月 2 日,市民在市群众艺术馆展厅内观看油画作品。

当日,山西省首届青年油画提名展在我市群众艺术馆开展,37 名青年油画家的 42 幅佳作面

向我市群众开放。此次展览为期 8 天,作品充分展现了我省青年油画家极富创造力的艺术语言、多元化的艺术探索、敏锐的艺术视角。

本报记者 金玉敏 摄

Recommended